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知识点

音乐知识点

音乐知识点
音乐知识点

音乐基本乐理知识归纳班级:姓名:

1、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 o l、6l a、7si。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10、音符: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

附点全音符:1- - - - -

附点二分音符:1- -

附点四分音符:1.

附点八分音符:1.

附点十六分音符:1.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全休止符:0 0 0 0 附点全休止符:0 0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附点二分休止符:0 0 0 四分休止符:0 附点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0 附点八分休止符:0. 十六分休止符:0 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11、变音记号有五种:

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还原记号(ヰ)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12、西洋大小调

大调音阶:CDEFGAB

简谱:1234567

小调音阶:abcdefg

简谱:6712345

判断调式:乐曲的结束音,大调一般结束在“1”上,小调一般结束在“6”上。

13、拍号及强弱规律

14、民族调式

民族调式是指以宫、商、角、徵、羽五声构成的五声调式及以五声为基础的六声和七声调式。宫、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关系相当于唱名1、2、3、5、6的相互音程关系。古时候只集中使用四个偏音,它们是清角、变徵、变宫、闰。七声音阶有下列三种:

清乐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宫。

雅乐音阶: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宫。

燕乐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闰、宫。

15、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1)rit 渐慢String渐快a tempo 原来的速度

(2)力度分基本力度和变化力度两种:

基本力度标记f 强p 弱

强音标记“f”越多音越强。弱音标记“p”越多音越弱。

mf 中强mp 中弱

2.变化力度标记

Cresc或渐强

dim或渐弱

以上力度标记用于作品的某个段落。对于个别音上的力度标记有;

sf 特强fp 强后即弱> 强音记号∧倍强音记号

在力度标记中,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

“mp”比“p”要强;“mf'’比“f”要弱。不要搞颠倒了。

16、五线谱知识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

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

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又名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

18、管弦乐队常识

(1)西洋管弦乐队又称交响乐队,其中的乐器大都起源于欧洲,早在几个世纪以前,管弦乐队就已经初具规模了,那时,一般用于演奏宫廷音乐。开始,乐队只是用了些弦乐器,后来,又逐渐加进了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一般来说,西洋管弦乐队是由键盘乐器、木管乐器组、弦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以及其他一些特性乐器组成的。人声大体上可分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基本声部。这些乐器组也可分为四种。例如在弦乐组里,就有小

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组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铜管

组有小号、圆号、长号、大号。具体分类:键盘乐器:钢琴、古典钢琴、管风琴、手风琴、电子琴

中国音乐史重点

1学堂乐歌 清末明初时期我国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及其教唱歌曲,西方乐歌的先进性就在于新的新文化思想理念,它的主题有:“富国强兵”、“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振兴实业”“提倡女权”“主张共和”等等方面,它的主要创作方法是“依曲填词”。 2秧歌剧 秧歌剧是利用秧歌形式表演故事,形成的一种新的歌舞剧——秧歌剧。“秧歌剧”主要指小场的秧歌,一般只有两、三个角色,可表演一些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小戏,秧歌剧的音乐大多是采用当地的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音乐等。 3沈心工 我国近代学堂乐歌作者,著名的启蒙音乐教育家,曾编写大量乐歌作品,特点大多是为儿童所写,能够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来创作,词意浅而不俗,意味深长,词曲结合得较好,很容易上口,例如【男儿第一志气高】、【革命歌】、【竹马】,作为音乐教育家,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民国唱歌集】(4集),又重新修订并精选了82首歌曲,汇编成【心工唱歌集】,【新编音乐唱歌集】对我国近代作用。 4【毕业歌】 【毕业歌】是聂耳1934年为电影【桃李劫】创作的主题歌。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歌词是自由体新诗,音乐采用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多段体结构,情绪发展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号召力,在影片中出现在青年学生毕业前夕大家欢聚在一堂时唱出,影片结束由此唱出,表达了我国的青年学生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爱国热情,为我国广大青年学生所喜爱,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5黎锦晖 他是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为改革学校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而热心从事儿童歌舞创作。20年代他共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部儿童歌舞表演曲,以及数量众多的歌曲、舞曲等,特别是他的儿童歌舞音乐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可怜的秋香】等,这些作品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其后的数十年一直在全国广泛地流传着,为我国歌剧音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6王光祈 政治活动家,音乐家,是中国在欧洲第一个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音乐家。王光祈的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是他的“少年中国”的社会理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音乐学领域的具体实践。最早运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欧洲音乐进化论】、【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千百年间中国与西方的音乐关系】等

音乐欣赏选修课

1. 音乐欣赏要求欣赏者具有一种能够适应它的感知心理。音乐欣赏的心理要素包括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认识理解。 音响感知是对音乐音响及其艺术组合----音乐形式因素的总体知觉; 感情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 想象联想是把由描绘性的音乐所引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称作“联想”,而把由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象称作“想象”; 理解认识是音乐乃至整个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心理要素。 1、背景介绍 2、大体曲式结构 3、曲式图 4、分段分细进行分析 5、总结 2. 交响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由交响乐团演奏的乐曲,同时也涉及相关的一些其他音乐体裁。可以说交响乐是对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交响诗、组曲等音乐的统称。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套曲。是由海顿确定下来的一种固定音乐体裁,通常为四个乐章,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当然近现代的作曲家已经突破这种形式,写了一些形式更新的交响曲。 交响乐(SYMPHONY)和交响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响乐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而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套曲。 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序曲是歌剧、舞剧等大型作品的目前曲,最早只是为等待观众入 场而演奏的简短音乐段落。属于交响曲 3. 交响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弦乐组是一个提琴的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等;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组则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锣、排钟等。 鸽子:长笛 鸭子:双簧管 猫:单簧管(黑管)

大学音乐鉴赏部分知识点总结2

梆笛和曲笛的区别:中国传统竹笛一般分为曲笛和梆笛两种。梆笛短小,曲笛粗长,梆笛多演奏北方民歌,因为多为梆子戏,所以称为梆笛,曲风欢快,音色明亮,多用花舌,吐音,垛音等技巧;曲笛主要演奏江南丝竹音乐,因为多演奏昆曲,所以称为曲笛,曲风以悠扬,抒情为主,音色低沉。技巧多用打音,颤音,震音。曲笛主要用于昆曲伴奏以及中国南方各种地方乐的合奏,故又称昆笛。南方曲笛音乐的一般风格特点为音调丰厚圆润,,柔美流畅,旋律往往呈波浪式起伏,旋律往往呈波浪式起伏,节奏较为舒展平稳。乐曲情绪顿挫有致,抒情委婉,赋予歌唱性。《金蛇狂舞》: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乐曲是三段体结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第一段。乐曲一开始,就以明亮上扬的音调不断地呈现出欢乐、昂扬、奔放的情绪,让人耳目一新;第二段。由两小节打击乐器音响引出的更加热情昂扬而且流畅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满生机而富有生命之活力;第三段。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加之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使情绪逐层高涨,直至欢腾红火的顶点,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喜庆时巨龙舞动、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气息。全曲以激越的锣鼓伴奏,更渲染了热烈欢腾、昂扬激奋的气氛。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刚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单乐章奏鸣曲式结构,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 中国民族音乐特点: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音乐在音高方面的特点是声可无定高,如很多民族音乐中都有吟、揉、滑等指法,使声音产生波动,余音袅袅独具韵味。具有本土性,面积宽广,本土特征浓郁;具有民族性,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体现民族的音乐特点,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鲜明的民族个性。传统民族器乐曲都有标题,分标名和标意两类。创作中各种变奏技法被广泛运用。 维也纳古典乐派背景: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这个时期正值欧洲社会大变革,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欧洲社会的变迁都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当时正值欧洲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思维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博爱”、“平等”、“人权”、“理性”等新兴口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也大大受到了这场思想运动的洗礼。 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各国相继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资产阶级取代贵族势力,夺取政权,使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成为新的政权形式。同时也将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灌输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时的音乐创作中也不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状态的体现。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这样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创作出与社会进程密切相关的音乐艺术,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一片繁荣的欧洲,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增强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已经不满足原有的艺术形式,而开始追求更高雅的艺术氛围,这也就从客观上促进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和发展。音乐家们利用较从前更有利的物质条件,得以创作出更加顺应社会发展和听众思维需求的独具特色的新音乐派别。 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了他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贝多芬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贝多芬是一位颇具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他给音乐带来的变化中有许多已经产生了流芳百世的效果。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他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他扩大了管弦乐队的规模,增加了交响曲的长度,扩大了它们的领域。他证明了钢琴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为使它成为第一流的乐器做出了贡献。贝多芬代表了音乐从古典式向浪漫式的转变。他的作品给许多富有浪漫色彩的乐曲带来启迪。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多采用扩充的奏鸣曲形式,他的创作构思宽广、宏伟,思想深邃,形象对比鲜明,丰富多样,在曲式的处理上都达到了作品整体上的高度统一,在创作之中把原交响曲中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改为谐谑曲,把歌剧中对人世间矛盾冲突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戏剧性表现手法运用到交响曲中,在第九交响曲中甚至加入了合唱,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

一、中国古代乐律学 1.三分损益法 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三分益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再就徵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三分损一),即得高五音的商音;把商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低四度的羽音;就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可得角音。 2.周代“十二律吕” 十二律吕是周代律学的名称。它是用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 3.京房六十律 京房(前77~前37)西汉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他因为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中仲吕不能回到黄钟律,因而继续推算下去,成为“六十律”。京房同时觉察到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提出“竹声不可度调”的认识,并制作了十三弦的“准”。 4.荀勖笛律 西晋律学家荀勖(?~289)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每笛适吹一律。 荀勖的“管口校正”之方法为:他作的笛有六个按孔,前五后一。后面一个按孔离吹口最近,作为商音。前面五孔依次由吹孔向下排列为宫、变宫、羽、徵、变徵;六孔全按为角音。5.何承天的“新律” 何承天,南朝宋时郯(今山东郯城县)人,武帝时(420~422)曾为尚书祠部郎,文帝时做过御史中丞:后因故免官,死于家中。他在乐律学史上,第一次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的理论。其方法是:先以黄钟本律之数(9寸)减去由仲吕所生黄钟2之数(8.8788寸),得差数为0.1212,再将此差数平分为十二等份。即 0.1212÷12=0.0101,然后将此数依次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何承天的这种“新律”,不但完全解决了古律仲吕还生不能得黄钟本律的问题,而且还缩小了古律大、小半音之间的差距,己接近十二平均律,是乐律史上一大贡献。 6.蔡元定“十八律”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建阳人,南宋律学刮虱理学家。在《律吕新书》中提出了十八律的理论。其十八律是以古代“三分损益法”十二律为基础,而于黄钟、太簇、姑洗、林钟、南吕、应钟六律后,各增加一个比本律高一“古代音差”的变律而成。各变律亦系用“三分损益法”从仲吕继续推舞誓卜次而得。蔡元定增加六个可选择的变律,就頁可比较妥当地解决旋宫的问题,但增加律数仍不够理想。 7.朱载堉及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字伯勒,安徽凤阳人。毕生写下了大量关于乐律学、音乐史及数学、历学等方面著作,并编订了供实际应用的《乐舞全谱》,改编创作了《豆叶黄》《金字经》等歌舞作品。他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最初发表于《律历融通》(书前有1581年序言)。而在1584年定稿的《律学新说》一书,称它为“新法密率”,随后又在另一著作《律吕精义》(约1596)中详细阐述这种“新法密率”的计算方法,并列出了全部的计算结果。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与现代计算的十二平均律的频率完全相同,只是前后次序正好颠倒,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计算。 二、中国古代主要的记谱法 1.声曲折 是汉代出现的记录歌或诗歌演唱所用的一种弯弯曲曲的、表示声音高低的一种记谱法。

【精品】高中音乐鉴赏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1.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吴祖强等作于1972年,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 2.【俄】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下苦闷彷徨不知所措的思想情绪。 3.长江之歌,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王世光曲,胡宏伟填词,《话说长江》主题音乐,歌词: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 4.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5.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要素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6.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旋律:也称作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旋律。 7.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主音)为中心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或自高至低的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8.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弦进行”。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 9.曲式:音乐材料的排列形式,也就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布局。 10.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及横向结合关系) 11.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之分。人声音色又可分为童声、女声、男声等;乐器音色的区别更是多种多样。 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

大学选修课流行音乐与鉴赏论文 《论中国流行音乐》

论中国流行音乐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 纵观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国流行音乐似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流行。在这一时期,中国流行音乐歌曲创作领域以传统的抒情歌曲为主,港台流行音乐开始传入内地,同时,校园歌曲也成为了当时的一道靓丽风景。这一时期可谓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巅峰时期。 这一时期诞生的大多数情歌都比较高质量,歌曲歌词简单平淡却又真实深刻的折射了人生,曲调悠缓动听并且总能直达人的内心深处,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歌手,例如王菲,陈奕迅,张雨生等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如今仍在乐坛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同时还有很多经典的歌曲,诸如《红豆》之类的经典情歌至今风可以在大街小巷听到……而校园歌曲大多成了永恒的经典流传下来,像《同桌的你》,《想把我唱给你听》……这些歌曲每在毕业之际几乎都可以听到。 以上是对中国流行音乐全胜时期的一个简述,这个时期的大多数音乐都成为了经典,但现在的乐坛情况却不尽人意。如今的乐坛出现的歌手一批又一批的,却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少有歌手能长久屹立不倒,由此可见经典的歌曲更是少之又少。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感觉,似乎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一种形式的音乐成为流行,随后这种音乐中好的就会成为经典流传下去,而不好的就会被遗忘被另一种代替,依次类推下去。在前几年,这种感觉依旧很强烈,一提到当时的流行总能很快的想到几首歌,而当这个时期过去,就会有几首歌被人们所铭记;但现在,我却不清楚这个时代的流行在哪里?似乎音乐的世界变得很复杂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几乎将它染得看不见原有的颜色了。以前提起流行就很自然地将它与好的经典的联系在一起,而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提起流行我们想到的总是一些恶搞的歌词很恶俗的或根本没有内涵的歌,而这些歌人们却甘之如饴。像《爱情买卖》,这首歌的曲调算是不错的,歌手

音乐鉴赏

第一节、音乐的表现特征与欣赏心理、风格和流派 一、音乐的抒情性特征及欣赏《二泉映月》 二、音乐的描绘性特征及欣赏《十面埋伏》 三、音乐的功能 娱乐功能:夫乐者乐也。 美育功能:孔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列为“六艺”之一。 实用功能:音乐治疗、保健作用、商业运用等。 四、风格:风格的多样性和一致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五、西方音乐历史时期及流派 中世纪时期(公元476~1453) 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0~1600) 巴洛克时期(公元1600~1750) 古典时期(公元1750~1825) 浪漫时期(公元1820~1900) 现代音乐时期(公元1900~) 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结构规整,乐句之间、段落之间长度大体相当,较匀称、平衡,具有高 度的形式美。 浪漫乐派:代表人物舒伯特、韦伯。本能超越理智,想象超越形式,感情超越理性,追求“美的崇高境界”。 六、爵士乐(Jazz)源于美国的一种流行民间音乐。

第二节、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法、结构 一、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 官能欣赏、感情欣赏和理智欣赏 二、基本表现要素 1.旋律:悠长、宽广、起伏大的旋律,适于表现辽阔、深远的意境和 深情、奔放的情绪。 级进、小跳为主的旋律,一般表情细腻、婉转,适于表现优 美抒情的生活小景。 连续上行的旋律,适于表现明朗乐观的情绪和向上的力量。 连续下行适于表现悲痛、忧伤或深沉、肃穆的感情。 2.调式调性: 3.和声《怒吼吧黄河》《保卫黄河》 4.节奏、节拍 二拍子:强弱均匀 三拍子:律动较缓、柔和流畅,给人一种摇曳的感觉。 四拍子:宽广、稳健 5.速度:快速适于激情、兴奋、紧张、欢快、活跃。慢速适于安详、 忧愁、沉思、宁静。 6.音区:高音区明亮悦耳,中音区坚实稳重,低音区浑厚暗淡。 7.力度:《伏尔加船夫曲》 8.音色:《动物狂欢节》《彼得与狼》 9.织体:音乐中纵向和横向的关系和平衡方式称为织体。分为单声部

最新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

2014中国音乐通史复习资料(三) 简述题 1、简述贾湖骨笛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 答:我国见诸文献记载的原始乐器种类很多,有箫、苇龠、笙、骨笛、土鼓、埙、陶钟、铃、磬等乐器。它们是古人智慧之结晶,是华夏音乐文化之灿烂的充分证明。众多乐器在考古上也得到了证明。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有一百余件骨哨,大约据今有7000年左右;河姆渡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年代最久的埙,呈橄榄形,无音孔,只有一吹孔,据今约7000年。青海、甘肃等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有公元前2600年左右用陶土制作的鼓。山西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夏代的一件鼍鼓,其鼓腔用树干挖成,鼓面原蒙以鳄鱼皮。河南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陶钟,约为公元前3900至公元前3000年之遗物。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迄今所见最早的石磬,据今约4400余年。在我国目前出土乐器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贾湖骨笛的发现。它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1986至1987年间,考古学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多支新石器时期的七音孔、八音孔骨笛。根据碳同位素14C测定和树轮校正,考古学家认定这批骨笛的产生年代距今约8000年之久。这批由鹤骨制成的骨笛一般长二十厘米,直径一厘米左右,它们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形式固定,制作规范,骨笛一侧有规整的圆形音孔,大多为七孔,每孔间隔距离基本相等;二是其中有些笛孔旁另外钻有用于调音的小孔,说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确的音高观念;三是有些骨笛留有刻划的标记,显然是先刻好等分,然后再钻孔,说明制作者对各音孔之间的距离曾有精确的计算。专家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支骨笛进行了测音,结果显示,它能发出较为完整的七声音阶,并可以吹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贾湖骨笛的发现,使世界音乐史学界对我国史前音乐艺术的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对贾湖骨笛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为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也将对古老贾湖文明的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简述曾侯乙墓编钟的音乐价值 答: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战国初期的大批乐器,包括了编钟、编磬、十弦琴、五弦琴、瑟、笙、笛(或篪)、排箫、建鼓、小鼓等,有些乐器尚属首次出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有价值的一次考古发现。这次考古活动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曾侯乙编钟的发现,它的出土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被誉为世界古代文明史奇迹之一。曾侯乙编钟共有六十四件,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最庞大的编钟。它分三层悬挂在曲尺形钟架上,上层纽钟三组,共十九件;中下层甬钟各有三组,共四十五件。全套编钟重量约2500公斤以上,其中最小的钟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最大的钟通高153.4厘米,重203.4公斤。钟架位于墓室的西面和南面,中下层的立柱为六个英武的青铜佩剑武士。除纽钟和甬钟外,还有一件铜鎛,是楚惠王送给墓主的礼物。铜鎛的铭文显示该鎛制作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曾侯乙编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制作之精美、数量之众多、保存之完好均为现代

音乐赏析100分作业1

一、单选题 1. (5分) ? A. 汉代苏武 ? B. 唐代高适 ? C. 唐代文成公主 ? D. 汉代蔡文姬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2. (5分) ? A. 古琴曲 ? B. 古筝曲 ? C. 琵琶曲 ? D. 二胡曲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胡笳十八拍》据传是()所作。 《梅花三弄》是()。

答案A 解析3. (5分) ? A. 二 ? B. 四? C. 五 ? D. 三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 A. 变奏曲 ? B. 奏鸣曲? C. 序曲 ? D. 艺术小品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巴赫的《F大调勃兰登堡协奏曲》共分()个乐章 《牧童短笛》属于钢琴独奏体裁中的()。

5. (5分) 被誉为十七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百科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的作品。 ? A. 海顿 ? B. 贝多芬 ? C. 巴赫 ? D. 亨德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6. (5分) 琵琶是在秦代的()和西域的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的基础上演进的。 ? A. 阮咸 ? B. 弦鼗 ? C. 柳琴 ? D. 月琴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 ? A. 哨 子 ? B. 管子 ? C. 笛 ? D. 唢呐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音乐赏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8. (5分) ? A. 浪漫乐派 ? B. 民族乐派 ? C. 古典乐派 ? D. 巴罗克时期 纠错 乐曲《百鸟朝凤》最显著特征是,用()模拟了百鸟的叫声。 亨德尔是()的音乐家。

(完整)音乐史之最、第一。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学校 ★1919年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筹办的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是最早的专门培养艺术师资的中级师范学校,分高等师范和普通师范两科。 ★中国最早的一所由国家兴办的,较为正规的高等师范专业音乐系科是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与体育专修科成立于1920年,1924年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专修科。 ★北京大学音乐专习所建立于1922年,蔡元培兼任所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设本科、师范科、选科。 ★北京艺术专门学校于1926年成立于北京。 ★北京大学管弦乐队创立于1923年4月,是由中国人组建的第一个较正规的西洋管弦乐队。★我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是创办于1927年11月的上海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自办的体制和规模较为完备的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29年7月改称“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我国第一个大型的新式音乐社团是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师范学校是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19年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筹办) ★1929年7月成立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国立音乐院,创办人是萧友梅。 ★世界上第一所弱智儿童学校建于1816年。 ★世界上第一所聋童学校创立于1770年,学校设在巴黎。 ★在我国近现代,第一所盲校创办于1874年。 ★清政府正式将音乐列为学校的必修科,从而以“学堂乐歌”为特征的学校音乐教育起源是在1903年。 ★1938年4月10日正式成立与延安的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艺术学校—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抗战初期由毛泽东、林伯渠、周恩来、成仿吾、艾思奇、周洋发起,系主任先后由吕骥、冼星海担任。

网络选修课音乐鉴赏答案

2016年网络选修课音乐鉴赏答案 (注:本文档仅供参考,要想获取更多资料请访问要学习网https://www.doczj.com/doc/ed273539.html,)1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是因为音乐不具有:() A、视觉性 B、语义性 C、表达性 D、标准性 正确答案:B 2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 A、语义性 B、视觉性 C、非视觉性 D、美学性 正确答案:C 3 中国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基本以下列哪一项为核心:() A、音乐解说 B、音乐感知 C、音乐内化 D、音乐创作 正确答案:A 4 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 正确答案:× 5 听不懂音乐不一定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音乐细胞和音乐修养。() 正确答案:√ 音乐的艺术本质 1 《音乐通论》是下列哪一位音乐大家的著作:() A、廖辅叔

C、廖尚果 D、萨利埃里 正确答案:C 2 下列那哪部作品是青主先生的音乐专著:() A、《乐话》 B、《大江东去》 C、《我住长江头》 D、《清歌集》 正确答案:A 3 音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 A、视觉 B、语言 C、听觉 D、情绪 正确答案:D 4 音乐仅仅是听觉的艺术。() 正确答案:× 5 音乐可以细腻、微妙、直接、及时地表达人类情感。()正确答案:√ 音乐审美的基本观念 1 体验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方式是:() A、认真聆听音乐 B、参照解说体会音乐 C、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 D、学好理论知识 正确答案:C 2 哪一种方式可以描摹人类情绪的变化:() A、文学 B、语言 C、音乐 D、美术 正确答案:C 3 《鲍列罗舞曲》是哪位作曲家的著作:()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对诗词大意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如200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再如200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考查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查对语言的品味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国立音乐院:[笔记上:建立于1927年,蔡元培任校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1929年夏,该院改制为国立音乐专科学院,萧友梅任校长。该院主要教师:萧友梅(理论组曲)、朱英(琵琶)、王瑞娴(钢琴)、恩科(视唱练耳)、吴伯超(二胡),外教查哈洛夫,阿克萨柯夫等,出版学术性刊物《乐艺》、《音乐杂志》。] 1927年10月,萧友梅向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相当于教育部)院长的蔡元培,提出在创设音乐院的计划,得到蔡元培的支持,聘萧友梅为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和音乐院筹备员,于1927年11月27日,在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初由蔡元培兼任校长,萧友梅为教务主任主持一切,后由其代理院长,翌年12月27日正式聘为国立音乐院院长;1929年7月国立音乐院更名为国立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从国立音乐院到“国立音专”,设预科、本科、研究班,并附设师科与选课,成立了相当于系的理论作曲、有键乐器、乐队乐器、声乐和国乐等组,形成了两科一班五组的较为完备的专业设置。老师:萧友梅、黄自、朱英、青主、吴伯超、周淑安、应尚能、惟宁和原在后到音专的洪,以及以歌词作家参与创作的易韦斋、龙榆生、韦瀚章、廖辅叔等;学生:黄自“四大弟子”贺绿汀、田鹤、江定仙、雪庵为代表。 2、国乐改进社(乐会):[笔记上:1920年觐文成立于,以中乐为主①仿制和改革民族乐器;②组织当时最大规模的民族乐队;③改编演奏国乐曲,柳尧章改编了大型民乐合奏套曲《春江花月夜》。] 乐会子成立以来的活动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建树,成为当时国乐改进潮流的重要成果。乐会通过招收学员,聘名家施教,并辅之以相关的中西音乐课程,并以与音乐演奏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育了一批国乐人才,一些当时和以后知名于中国乐坛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都曾是该会成员和曾在该会受教。从“五四”前后开始的国乐改进活动,对于民族器乐的新创作有积极的影响。 3、《牧童短笛》:1934年在首次中国钢琴曲创作比赛中,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赢得头奖,以质朴优美的民歌风旋律,流畅自如的对位化写法,与中国风味曲调相谐的和声,以及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如同笔法简练的写意水墨画般地营造了中国式的诗情意境,被公认为是中国民族风格钢琴曲的奠基之作。 4、雪庵:①早期抒情乐曲《踏雪寻梅》、《红豆词》、《枫桥夜泊》; ②为郭沫若的话剧《屈原》谱写全部配乐和插曲;③抗战歌曲《出发》、中国空军军歌》、《中国海军军歌》、《我是军人》,最为激动人心的《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以及《长城谣》,《满江红》、《募寒衣》、《保卫大》等抗战歌曲近100首,还创作了一些钢琴曲和不少的电影主题曲和插曲。④抗战后至社会主义时期:《新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幸福长》、《雷锋组歌》。 5、马思聪:曾留学法国,回国后与洪创办音乐院,任院长,并教授小提

选修音乐鉴赏答案

音乐鉴赏 第一章 1、新石器时代,在劳动过程中的部分劳动工具成为了最原始的()乐器。 A、吹奏 B、打击 C、拉奏 答案:B 2、据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支陶埙不过()多岁。 A、9000 B、3000 C、5000 D、6000 答案:D 3、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以往认定的()6000多年前的笛子是世界上最早管乐器的结论。 A、希腊 B、开罗 C、意大利 D、雅典 答案:A 4、有确切的文物记载,中国音乐的历史要比西欧音乐的历史至少早()年以上。 A、6000 B、2000 C、2900 D、3000

答案:C 5、公元前1057年,周天子设立了(),就是中华民族第一个国家级的以礼乐教育等职能为主的音乐管理机构。 A、太乐 B、教坊 C、大司乐 D、少府 答案:C 6、1978年在西安半坡出土的战国初曾侯乙墓的编钟、编磬及其他乐器,是迄今所见最庞大的钟鼓之乐的乐队编制。 A、错 B、对 答案:A 7、自魏晋至隋时期,古代文人首先发明并确立了管色古琴文字谱。 A、对 B、错 答案:A 8、《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500对年间的各类音乐作品400篇,依照民间歌曲、宫廷歌曲和祭祀乐曲三类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A、错 B、对 答案:A 9、以下哪些是演奏新疆十二木卡姆的乐器? A、卡龙 B、热瓦普 C、冬不拉 D、考姆兹答案:ABCD 10、萨塔尔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乐器。 A、对 B、错 答案:A 第二章 1、以下哪个不是民族五声调式中中的声音: A、宫 B、闰 C、角 D、羽 答案:B 2、“学堂乐歌”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位? A、华彦钧 B、刘天华 C、聂耳 D、李叔同

《音乐基础及鉴赏》知识点

音乐基础知识点: 音的4个基本属性 1、音的高低,简称音高。 2、音的长短,简称音值。 3、音的强弱,简称音量。 4、音的色彩,简称音色。 音乐的12个表现要素 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2.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的感受与听辨。 3.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 4.对音乐结构的感知。 节奏、曲调、和声、旋律、音色,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交响乐队由哪些乐器组组成?列举每组的乐器。 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队。交响乐队大约定型于19世纪20年代,并开始在欧洲及全世界流行。交响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弦乐组是一个提琴的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等;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组则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锣、排钟等。 列举、介绍几部歌剧、舞剧、音乐剧作品。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音乐鉴赏课结课论文(选修课)

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鉴赏课的感想 摘要: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学习完音乐鉴赏这门课程后,学到很多东西,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以及音乐的发展史。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对于音乐有些想法想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课堂。 关键词:音乐赏析感受 在音乐鉴赏课程中,老师主要讲了两大部分,前面一部分主要将一些乐器以及一些有名的音乐家。后期讲古典音乐,分时期介绍,并介绍一些时期的代表人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我对音乐的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我比较喜欢的几个人物。 一喜欢的音乐家 说两个喜欢的三个音乐家,一个是阿黛尔(Adele Adkins)最喜欢她的老师讲的时候放的她的这首歌,在格莱美颁奖的舞台上,这个格莱美奖的宠儿,喜欢她身上奔放自然地味道,现在还记得那几句歌词让整个班都沉浸在其中“There's a fire starting in my heart,Reaching a fever pitch and it's

bringing me out the dark,The scars of your love, remind me of keep me thinking that we almost had it all The scars of your love, they leave me breathless”。 第二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汪峰,感觉他特别有才,那次去KTV唱他的《北京北京》,以及老师上课放的音乐《我爱你中国》,他编曲、歌词、唱功都很好,喜欢他身上的特有的色彩,汪峰是一个伤感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敏感的诗人,是一个用歌唱来关注和面对现实的知识分子,但是,依然在路上。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歌手诗人,他的音乐,有抗争而不颓废,有呐喊而不尖叫,有挣扎而不自虐。在迷茫的人生意义路上,像一个孤儿,像一只麋鹿,却依然能够伴随着你走出困窘的天地。 第三个是日本的编曲家久石让,以前不太了解他。老师讲完课后又继续了解了一下。他与宫崎骏合作,他为《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片尾曲太好听了,与故事情节配合的完美无缺。他的音乐注入了灵魂,集所有的美妙于一体,我觉得这是作曲家与听众的沟通桥梁,通过他的音乐,表达他此刻的心情。或抑郁,或欣喜,或深沉,这些牢牢地将听众与作曲家联系起来,产生共鸣。 音乐鉴赏让我知道了以前好多不知道的作曲家,这只是其中的几个,以后也会继续关注。 二对音乐认识的改变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除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外,我们还学习一了些简单的乐器知识,如:古筝,笙,笛子等等,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老师也经常组织一些打拍子的活动,极大得调动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给我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我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

音乐理论知识重点

音乐 第一讲听赏训练 内容构成:怎么听,听什么,有怎么样的联想? 听音乐的基本方法: 步骤1: 构建心境,排除杂念 步骤2: 静心的聆听,抓住要素 欣赏:《命运》,《二泉映月》并说出乐曲中的感情色彩 音乐联想与表达 步骤1: 描摹性联想与表达 步骤2: 情节性联想与表达 请欣赏:《百鸟朝凤》,《梁祝》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歌曲内容表达的感情色彩,以更好的掌握歌曲情感的变化 自主训练与学习检测 自主听赏自己喜欢的乐曲,并说出所听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讲声乐任务 内容构成:音色听赏--语言听赏--润腔听赏 请看图:并结合平时的积累,分辨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 训练过程 项目(一):音色听赏 欣赏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并分辨其音色。 项目(二):歌词听赏 步骤1:歌词的“凝练美” 步骤2:歌词的“生动美” 步骤3:歌词的“真情美” 项目(三):润腔听赏 步骤1:喜乐型润腔 步骤2:哀伤型润腔 步骤3:愤怒型润腔 步骤4:诙谐型润腔 步骤5:宣叙型润腔 自主训练与学习检测 自主欣赏不同唱法的歌曲,并能准确分辨其唱法形式与特点。 第二讲器乐听赏 内容构成:器乐音色听赏,器乐描摹听赏,器乐抒情听赏,器乐配合听赏。 中国基本乐器的音色比较: 欣赏笛子乐曲《姑苏行》,唢呐乐曲《百鸟朝凤》,二胡乐曲《二泉映月》,琵琶乐曲《十面

埋伏》,古筝乐曲《高山流水》。 比较与分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外国基本乐器的音色比较: 欣赏萨克斯乐曲《回家》,吉他乐曲《爱的罗曼斯》,单簧管乐曲《白骆驼》等。 比较与分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由教师随机放器乐乐曲音乐,让学生分辨是哪种乐器?并找出其音色特点。 在课下时,让学生听一曲交响乐和民乐合奏,并能分辨各种乐器。 第三讲曲艺与戏曲听赏 ·曲艺—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 ·曲艺和戏曲最能体现民族神韵的艺术表现方式:语言,唱腔,表演. 二训练过程 ·项目(一):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用北京话演唱,使其具有浓厚的京腔京韵.表演者在表演当中会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表演身份随机应变.大多数时候是表演者本人,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在讲述故事,但有时为了更加直观形象表现故事内容,表演者须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模仿剧中的某个人或事物. ·欣赏:骆玉笙<<重整河山待后生>> ·项目(二):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苏州方言说唱艺术.其表演形式为自弹自唱. ·欣赏:苏州弹词<<黛玉焚稿>> ·项目(三):昆曲 ·昆曲分南昆和北昆,以南昆为主.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中州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曲的语言风格:柔媚婉转,细腻流畅. ·昆曲以第一人称的代言体方式进行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歌唱与舞蹈结合巧妙和谐.以曲笛,三弦,鼓,拍板以主要伴奏乐器. ·欣赏:昆曲<<牡丹亭.游园>> ·项目(四):京剧 ·京剧的形成是多种地方戏曲的融合.由徽剧,汉剧合流而成.语言受湖广音和中州(河南)音影响甚重. ·京剧用程式化的歌舞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所谓的程式,就是相对固定的,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和表演方式. ·京剧程式的功能和审美可概括为四化:简约化,虚拟化,技艺化,泛美化. ·伴奏乐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以丝竹乐器为主,如京胡,三弦等.表现抒情场面.武场以打击乐器为主.如板,鼓等,表现武打场面. ·欣赏: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自主训练 ·学习检测 第四讲拓展训练 ·重点:旋律鉴赏.调式.调性鉴赏.和声鉴赏.曲式鉴赏. 项目(一):旋律鉴赏

中国音乐史自己总结1

中国音乐史为古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金辽—明清(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堂乐歌时期—20年代(1919年到1929年)—30年代—40年代 原始社会音乐 原始乐舞: 《葛天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8支歌,内容为《载民》《玄鸟》《逐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 1.《载民》是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 2.《玄鸟》是一首鸟图腾崇拜的歌谣 3.《逐草木》祝愿草木茂盛 4.《奋五谷》祈求五谷丰登 5.《敬天常》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6.《达帝功》歌颂天地的功能 7.《依地德》感谢大地的赐予地神的恩惠 8.《总禽兽之极》盼鸟兽繁殖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肉食皮毛 葛天氏之乐勾画人类的远古生活图景,反映了原始人的敬神意识,宗教信仰和生活愿望以及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的信仰,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作品 《朱襄氏之乐》:炎帝部落的乐舞。《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是说朱襄氏部族的生活环境,风沙很大,天气干旱,植物萎枯,有个叫“士达”的人造了一张五根弦的瑟,用来求雨,咦安定百姓生活。反映了原始人在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前以音乐娱神,祈求降雨的愿望。 《箫韶》: 1.舜时之舞,又名《韶虞》,以排箫为主奏乐器,乐舞有九个段落,所以又叫《九韶》,有 九次歌唱,又称为《九歌》,有九次变化,又称为《九辩》由此可见,《箫韶》内容丰富多变,为多段体乐舞 2.有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即演奏到第九段时,连神鸟凤凰也从天而降,可见乐 舞的高潮为第九段,并以鸟图腾为主要内容,将具体的鸟类崇拜抽象化为“神鸟”凤凰 3.《箫韶》的风格是“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具有高度抒情化的特色 4.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曾经亲眼观赏过《箫韶》的表演。因此,这是一部在 历史上真实存在了很长时间的乐舞作品。至汉高祖六年更名为《文始》 图腾:totem 是原始社会中最早出现的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人类群体和某种物种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的超自然的关系,将某种的动植物作为自己部族的祖先加以崇拜,这种万物有灵的思想,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化与精神文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