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治疗糖尿病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降血糖最好的一味中药在糖尿病日益常见的今天,人们对于控制血糖的方法和药物充满了关注和探索。
在中药的宝库中,有一味中药被认为在降血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那就是——黄连。
黄连,这味古老的中药,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黄连之所以能降血糖,主要得益于其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
黄连素,也就是小檗碱,是黄连中最为关键的活性成分之一。
研究表明,小檗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是体内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对于将血糖转运进细胞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时,细胞能够更好地摄取和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其次,黄连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糖异生。
糖异生是指在身体缺乏葡萄糖时,通过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抑制糖异生可以减少体内新生成的葡萄糖,有助于控制血糖的升高。
再者,黄连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肠道菌群与血糖代谢密切相关,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黄连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改善了血糖的代谢。
在实际应用中,黄连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例如,与知母、天花粉等配伍,能够增强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更有效地降低血糖。
然而,使用黄连降血糖并非毫无禁忌。
由于其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过量使用黄连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此外,虽然黄连在降血糖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潜力,但不能单纯依靠它来替代现代的降糖药物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黄连或其他中药进行辅助治疗时,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药的疗效往往是综合性的,不仅仅取决于单一的成分,还与整体的方剂配伍、个体的体质差异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除了黄连,中医在降血糖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中药可供选择和应用。
但无论选择哪种中药,都需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的用药。
龙源期刊网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作者:陆建灿邹大进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0年第07期黄连素(盐酸小檗碱) 是常用的抗菌药物,主要用于肠道感染、菌痢、胃炎等病症。
近年临床研究证明,黄连素对2 型(非依赖型) 糖尿病有良好效果,并对降低血脂和血压有效。
黄连素治疗非依赖型糖尿病已有大量报道,临床验证:黄连素降血糖有效率达90%以上。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证实:黄连素兼有磺酸脲类和胍类降糖药的特点,并且不影响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
每次0.3~0.5克,1日3次,每疗程1~3 个月,一般连服20多天即可见效。
可使糖尿病的“三多”(多尿、多饮、多食) 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研究表明,黄连素对降低血清胆固醇、脂蛋白及甘油三脂也有良好作用,每次口服0.5克,每日4 次,连服10 天,经临床观察其疗效优于烟酸肌醇脂。
黄连素的主要成分是小檗碱,具有扩张血管作用。
实验证明,给高血压患者注射小檗碱可使血压下降,下降多少取决于剂量大小。
有报道称,中老年高血压者服用小檗(黄连素) 治疗也同样有效。
黄连素价格低廉,且毒副作用小。
有报道称,长期服用也未见有明显的副作用。
所以,无论单纯糖尿病者,还是糖尿病兼有高血脂和高血压的病人,不妨选用黄连素一试。
用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开始每日3次,每次10片(0.1克/片),半个月后检查尿糖,若尿糖为阴性则改为每日3次,每次7片。
一个月后再检查尿糖,若为阴性则改为每日3次,每次5片。
再经尿糖检查,仍为阴性则改为每日3次,每次3片。
可较长期维持服用,因为黄连素或黄连的副作用很低,据记载一次口服黄连素 2克或煎服黄连100克,未见任何副作用。
目前研究发现黄连的药理作用很广泛:有抗微生物及原虫的作用、降血压作用、利胆作用等。
然而,对其能影响内分泌代谢系统,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尚缺少研究。
我国本草学具有丰富的内容和中药价值,需要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用高科技的手段研究本草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用途,研制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造福于人类社会。
黄连素能治糖尿病吗
一、黄连素能治糖尿病吗二、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三、糖尿病吃什么水果好
黄连素能治糖尿病吗1、黄连素能治糖尿病吗
黄连素是没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黄连素用于治疗糖尿病,仅仅有报导,还没有被广泛承认,因此临床上尚未正式应用。
抗菌消炎药黄连素,主要用于痢疾、肠炎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2、治疗糖尿病的药有哪些
2.1、磺脲类药物
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的控制,适当的运动,降低患者体重等治疗之后,如果疗效尚不满意的患者都可以使用磺脲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因降糖机制的主要是刺激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较好的。
2.2、胰岛素增敏剂
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
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
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2.3、双胍类降糖药
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
3、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
3.1、饮食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饱
不吃过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严禁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烟习惯的要在一年内慢慢把烟戒掉,不要。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黄连作为中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黄连具有明显的抗糖尿病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从分子层面上揭示其具体的分子作用模式。
黄连中的活性成分多种多样,包括黄连素、苦参碱、蒲公英素、丁香酚、薄荷醇等。
其中,黄连素是黄连中最主要的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抗菌和抗糖尿病作用。
黄连素可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等多种方式发挥其抗糖尿病作用。
黄连素可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胰岛素。
研究表明,黄连素可通过抑制外泌素的产生,增加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和活性,提高胰岛素的招聘和结合能力,使得胰岛素释放增加。
此外,在β细胞体内,黄连素还可直接作用于KATP通道,增强胰岛素的分泌。
黄连素可抑制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会变得不敏感,导致胰岛素不再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研究发现,黄连素可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改善组织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抗性。
黄连素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加速胰岛素的信号传导。
研究表明,黄连素可调节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和转位,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
此外,黄连素还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葡萄糖的消耗和酵解,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
在分子层面上,黄连素还可与多种靶点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其抗糖尿病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我们发现黄连素与NF-κB、AMPK、p38MAPK等多个靶点相互作用,从而参与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的调节。
此外,黄连素还能与多种药物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黄连素作为黄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抗糖尿病作用机制和广泛的分子作用模式。
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可深入揭示黄连素抗糖尿病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黄连素治疗II型糖尿病80例疗效观察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及其他含小檗碱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最近研究发现它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针对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黄连素的临床应用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标签:中药黄连素II型糖尿病临床应用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及其他含小檗碱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能抑制多种致病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致病力,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的功效。
最近研究发现它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习惯发生改变,我们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亿糖尿病患者,且还有继续升高趋势。
本院自2010年9月~2012年12月应用黄连素治疗II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级8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31~72岁,其中男47例,女33例。
全部病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II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严格执行糖尿病包含及运动治疗。
对服用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维持以往合用的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同时予给予黄连素0.3 g/次,3次/d,进行治疗第lO、15、20、30天各查1次清晨空腹血糖。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的标准是:血糖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好转的标准是:血糖明显下降大于2.0mmol/ L,临床症状改善。
无效的标准是:未达到上述标准。
2 结果80例患者中显效41例,占51.8%;好转31例,占38.2%;无效8例,占10%。
总有效率占90%。
3 讨论根据中医理论,消渴的病机在于阴液亏虚,燥热内盛,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涉及五脏,以肾脏为主,津液输布不畅与脾失健运有关,津液停聚体内蕴湿生热,湿热内蕴导致消渴病的发生,治则当以清热化湿、湿去热清则消渴诸症皆除。
黄连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摘要】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需要长期接受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治疗。
血糖长期不稳定所带来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不规律导致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递增,黄连素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因其可促进胰岛细胞再生、促进细胞修复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关键词】黄连素;2型糖尿病;治疗引言:黄连和黄柏中提取出的有效物质称为黄连素,在临床上作为广谱药物菌被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消炎效果。
近年来发现黄连素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它可在降低血糖的前提下降低胰岛素的抵抗力,并有效修复糖尿病患者长期受损的细胞,现阶段在临床应用广泛。
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同时,白色念珠菌、阴沟肠杆菌会上升,削弱胰岛素降低血糖能力,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1 黄连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目标肠道的细菌数量并非一直不变的,微生物及菌群数量与人类饮食和机体健康水平关系密切,不同的年龄的水平菌群的数量、种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血红蛋白升高有关。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上升血红蛋白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双歧杆菌大量减少,白色念球菌和阴沟肠杆菌大量增多,说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糖尿病病情加重具有显著相关性。
本次研究目的:黄连素调节肠道菌群使肥胖型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更高。
生物波电子检测技术是利用外在物质和体内物质波形相互共振来探测的一种新技术,可通过电子生物反馈技术对受损组织进行反馈,生物波电子检测技术是迄今为止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损伤,它最大的优势是传播速度比光速更快,且能快速检测受损组织。
本次实验研究主要采用生物波电子检测技术检测各种年龄段2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肠道菌,分别是:白色念珠菌、阴沟肠杆菌、同时分泌性免疫球蛋白下降,选择黄连素双向菌群调节剂,干预肠道菌群失调,血糖达标更快,配合二甲双胍片取代胰岛素治疗半年,胰岛素抵抗改善。
盐酸小檗碱片(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癌病盐酸小檗碱片(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癌病黄连素片治疗黄连素作为一种老药,在临床上治疗菌痢、肠炎、胃炎、胃溃疡、腹泻等病症,已为众所周知,然而,黄连素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癌病等病症的作用,许多人还知之不多,这里作一介绍。
1、治疗高脂血症:用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明显。
治疗一个疗程(20天)后,体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及脑血管病具有较好作用。
且对人体无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降脂药物。
2、治疗高血压:黄连素的降压作用令人满意,多数中老年患者服用黄连素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该药物还能改善血液动力状态,减少对心脏及肾脏的损害,即使长期服用,也无明显不良反应。
有关研究证实,黄连素中含有小蘖碱等化学成分,这种化学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使血管舒张而起降压作用。
3、治疗心律失常:中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往往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心肌炎、二尖瓣病变等。
口服黄连素,每次0.,每日4次,连服7-12天,便可使心悸、气短、胸闷不适等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使心律失常得到控制。
黄连素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从而可以降低因冠状动脉梗塞而引起的心律失常。
4、治疗糖尿病: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表明,黄连素可以降低血糖和尿糖,每次服用黄连素0.,每日4次,1-3个月后可使血糖,尿糖下降。
还能较好地防止发生糖尿病并发症。
5、防治癌症:黄连素防治癌症的作用,也与其富含小蘖碱的化学成分有关。
实验证明,小蘖碱在动物体内能增强白细胞以及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于细菌毒素以及癌细胞具有明显的解毒效应。
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提高机体抑癌、抗癌能力。
因此,患有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肠道憩室、食道炎等疾病的中老年人,经常服用黄连素,既可治疗上述各种病症,同时还可防止癌变的发生。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武雪扬1,崔德芝2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3;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摘要:2型糖尿病因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
由肥胖、氧化应激反应、机体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黄连素是一种天然的五环异喹啉生物碱,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具有多重药理作用。
黄连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肠道菌群可能是其多药理作用的靶点。
黄连素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有调节血糖、改善血脂紊乱、抗氧化应激、抗炎、调节肠道菌群。
关键词:黄连素;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胰岛素抵抗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1.01.026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1)01-0106-04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及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相对和(或)绝对不足,可以导致机体广泛的神经、血管病变。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最新数据(第9版)显示,2019年全球20~79岁成年人中约有4.63亿罹患糖尿病,占全部人口的1/11,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1]。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T2DM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和口服降糖药[2]。
由于长期皮下注射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现有口服药物的潜在毒性和不良反应(如体质量增加、骨质流失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研发有效、低毒的T2DM治疗药物对于糖尿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黄连素又名盐酸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天然产物,具有多重药理作用。
黄连素可以通过缓解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等来治疗T2DM,其机制与调节血糖、改善血脂紊乱、抗氧化应激、抗炎作用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有关。
黄连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肠道菌群可能成为其治疗T2DM的新靶点。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黄连素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一直被作为一种抗感染、抗炎症的药物用于胃肠道的疾病。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而这种活性已经被临床、动物以及体外细胞实验所证实。
黄连素发挥治疗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抵抗的机制主要包括: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以及胰岛细胞的再生;具有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的作用;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减少能量的产生;可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糖的代谢;通过调控和转录因子如PPARγ,C/EBPα,SREBP-1c,LXR等的表达,进而调控糖脂代谢;具有抗氧化并抑制还原反应的作用,从而抑制机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干预糖脂代谢的信号通路。
其作为调控糖脂代谢的药物在尽管已经从临床和动物实验获得大量的支持黄连素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的证据,但是,在循证医学的时代仍然需要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实验来评估黄连素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疗效。
标签:黄连素;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在中医中属于消渴的范畴,利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中药黄连以及它的主要成分黄连素在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
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经常被用于胃肠道感染。
它在黄连中含量约5.2%~7.7%。
黄连素的降糖作用首次在1988年被报道,是用于发生腹泻的糖尿病患者[3]。
在过去的30年中,大量的临床实验报道了黄连素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而且它在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肝病等都有治疗作用。
为了将来进一步明确黄连素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其在治疗糖尿病的潜能,笔者将近年来有关黄连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篇综述供研究者参考。
1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大量的国内临床研究报道了黄连素的降糖作用,尽管大多数实验设计需要完善,但研究表明其与二甲双胍具有相当的降糖效果。
至今,黄连素已经被应用于几个临床实验中。
多国研究称传统中药黄连有助降血糖治糖尿病制成中国传统中药的黄连根。
中新网8月1日电据澳洲星岛日报报道,中国、澳洲和韩国科学家合作研究证明,黄连素对治疗糖尿病有效。
澳洲科学家说,传统中药黄连根茎中的主要药用成份,将可能成为与澳洲患者日益增加的两种疾病作斗争的最新武器。
中医长久以来运用天然黄连产生的黄连素(小蘗碱)治疗多种疾病,包括帮助伤口愈合和治疗腹泻。
最近黄连素还被指可帮助二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而这两种类型糖尿病长期影响一百二十万澳洲人的健康。
由于生活方式变化,特别是肥胖者增加,饮食不健康和缺乏体力活动,导致这个国家的糠尿病患者急剧增加。
在悉尼GARVAN INSTITUTE研究所的糖尿病和肥胖症研究项目主任詹姆斯(DAVID JAMES)教授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结果,因为糖尿病日益成为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正寻求与之作斗争的新武器。
二型糖尿病是由于有太多葡萄糖在患者血液中和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激素却不能正常工作。
研究人员发现,黄连素令胰岛素能更好工作,令它能有效降低血糖幅度。
刊登在糖尿病研究杂志中的这项研究成果中,中、澳、韩三国科研人员发现,注射黄连素三周的老鼠和白鼠,血糖下降百分之五十。
詹姆斯教授告诉AAP:“这确实是相当大的改善。
我们运用传统的医药和现代化的科学观测方式进行这项试验,取得这一非常振奋的结果。
”他说,我们知道,黄连素进入对胰岛素正常响应的累细胞,产生良好结果,但我们还需要清楚是这些细胞中的哪些分子产生作用。
”如果这项研究取得进一步成功,黄连制成的产品,将成为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双胍类药物(METFORMIN)和胰岛素增敏剂(THIAZOLIDINEDIONE)的替代药物。
目前这两种药物由于副作用大,科学界和医药公司都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够好,迫切需要有新一代的替代药物。
(南峦)日期:2006年8月3日- 来自[糖尿病相关]栏目研究称:传统中药黄连有助降血糖治糖尿病中国、澳洲和韩国科学家合作研究证明,黄连素对治疗糖尿病有效。
盐酸黄连素片治疗1高血压2糖尿病3心律失常4高血脂临床研究表明:黄连素促进肝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其作用机理与西药他汀类药物完全不同,但降脂效果等同于他汀类药物,对病人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接受黄连素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口服黄连素3个月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20~28%。
结论:中国的黄连素是他汀类药物的理想补充。
由于黄连素比他汀类药物便宜,因此,黄连素降血脂作用的发现,对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黄连素功效1降血脂2降血压3降血糖4改善心肌供血5治疗早搏6防癌7脑缺血8抗凝(一)用黄连素治疗高血脂症一个疗程(每日3次,每次0.3克,连服20天)后,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对于因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有效。
(二)黄连素的降压作用也很好,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
这是由于黄连素中的小蘖碱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舒张血管作用。
(三)黄连素亦有降血糖、尿糖的作用。
糖尿病病人每日口服4次,每项次0.4克,服1-3个月后,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四)中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多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每日口服黄连素4次,每次0.4克,连服7-12天,能使心悸、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可缓解或纠正心律失常。
黄连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功能,从而降低因冠状动脉梗塞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五)黄连素对于治疗频发的房性、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也有很好的效果,尤其对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其有效率可达90%以上。
黄连素对血管平滑肌a受体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减轻冠状动脉的收缩,改善心肌缺血,从而起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用法是:成人每次口服0.4克(0.1克/片),1日服4次,显效后继续服用5日,随后可减成维持量,即每次口服0.2~0.3克,每日服3次,一般4~6周为一个疗程。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摘要:黄连素是目前临床中主要用于肠胃疾病治疗的中成药,是一种从黄连、黄柏等药材成分中所提取的生物制剂,具有较强的消炎、抗感染作用。
近年来,随着黄连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范围的扩大,不断有相关研究结果指出黄连素人体血液内血糖、脂肪的代谢功能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够通过自身生物碱成分的释放,提升胰岛素细胞活性,促进胰岛素的生成和释放,对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能够起到较好的症状缓解和治疗作用。
因此,本文将对黄连素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方面的研究及文献予以概述,为黄连素在2型糖尿性实际治疗中的应用作以参考。
关键词:黄连素;2型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胰岛素2型糖尿病作为糖尿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的类型,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且近年来该病的发病概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的药物治疗方式配合生活习惯指导,以实现对患者体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虽然上述疗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良反应,限制此类治疗方法的推广发展。
在我国,中药疗法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已经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且有诸多研究表明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黄连素及其主要提取药材黄连也开始被不断地被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中,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其不仅对糖尿病具有治疗效果,对于各类心血管及肝脏等器官的并发症都具有一定的治疗和缓解作用[1]。
对此,本文将针对黄连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药理机制及治疗作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1、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现状自黄连素在糖尿病治疗相关研究中所具有的作用被发现、证实以来,已经具有了诸多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结论,尽管许多实验设计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但黄连素所具有的降糖作用已得到验证。
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每次0.5克,每天3次的剂量给予2型糖尿病新患者黄连素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在餐后2小时及空腹时的血糖水平,且相较于传统降糖类药物,在连续治疗13周后,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控制和降低。
黄连素治糖尿病,怎么解释日期:2012-08-13 作者:姜澎来源:文汇报黄连素治糖尿病,怎么解释通常用来防治腹泻的苦寒类中药黄连素,近年被发现了一种意外的功效:降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的团队历时4年研究,近日终于揭示了其中的机理:俗称黄连素的小檗碱,是肠道中175种“坏细菌”的“杀手”,而这175种“坏细菌”恰恰和糖尿病有关;同时,小檗碱能促进另外93种“好细菌”迅速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也就是说,小檗碱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而防治着糖尿病。
小檗碱治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医院的仝小林教授,在临床上大量使用黄连素治疗糖尿病。
他认为糖尿病起源于“肠道内热”,因此尝试用黄连等大剂量苦寒药,结果疗效显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的课题组则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小檗碱对糖尿病确有好的疗效。
但宁光教授在做完这一临床试验后非常困惑:在很多关于小檗碱作用机理的体外研究中,小檗碱的使用浓度都是毫克级;但大量的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小檗碱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很低——病人口服小檗碱后,有效成分并不进入血液循环,基本都以原药形式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血药浓度只是微克级。
按照西医药理学观点,一个药物如果不能进入血液循环则不能发挥作用,因为药物作用于细胞,需要通过血液输送到细胞靶点。
故而,虽然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小檗碱对代谢性疾病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对其作用机理颇多争议。
肠道菌群失调,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小檗碱的有效成分并不进入血液却有确切疗效的“不合常理”,让一些学者猜测:有些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结构失调有着密切关联,而小檗碱因为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而产生疗效。
但这一观点此前没有实验验证。
赵立平教授介绍说,2004年以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可能会造成内毒素进入血液,诱发慢性炎症,从而破坏胰岛素受体、损伤血管、干扰脂代谢过程,最终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黄连素片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作用:1. 抗菌作用:黄连素片含有丰富的黄连素成分,具有强烈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
2. 抗炎作用:黄连素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炎症反应,并减少组织的炎症损伤。
3. 抗病毒作用:黄连素片对多种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降糖作用:黄连素片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 抗氧化作用:黄连素片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害。
6. 调节免疫功能:黄连素片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
功能主治:1. 消化系统疾病:黄连素片对胃肠道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缓解胃肠道炎症,改善消化功能。
适用于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肠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2. 呼吸系统疾病:黄连素片对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减轻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炎症引起的症状,并缓解呼吸道痉挛。
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肺结核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3. 泌尿系统疾病:黄连素片对泌尿系统感染有较好的疗效,能够缓解尿路感染症状,抑制细菌生长,对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4. 皮肤疾病:黄连素片对痤疮、湿疹等皮肤炎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痒痛,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皮肤修复。
5. 其他疾病:黄连素片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肝炎、肾炎、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黄连素片还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保护肝脏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3片,一日3次。
•小儿用量请遵医嘱。
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忌烟酒及辛辣饮食。
4.久服影响白细胞计数,需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以上是关于黄连素片的作用和功能主治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并按照医嘱合理服用。
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32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联合组给予口服黄连素600 mg 3次/d 饭后服用;二甲双胍0.25 g 3次/d 吃第一口饭时服用。
单药组:二甲双胍0.25~0.5 g3次/d吃第一口饭时服用。
连用3个月后评定疗效。
结果32例可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患者中,联合组:显效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7.5%(14/16);单药组:显效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5.0%(12/16),联合组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2型糖尿病;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伴随终生,但可以控制的疾病。
我科自2005年7至2008年7月采用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入选患者糖尿病诊断参照WHO1999年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和/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均为肥胖型,年龄43~68岁,平均病程3.2~7.5年,无严重肝、肾、心、脑疾病;均为初诊患者,且未行正规糖尿病治疗。
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6例(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单药组16例(二甲双胍)。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联合组:口服黄连素600 mg,3次/d饭后服用;二甲双胍0.25 g,3次/d吃第一口饭时服用。
单药组:二甲双胍0.25~0.5 g,3次/d吃第一口饭时服用。
连用3个月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后(满3个月)随访、测定记录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7%,空腹血糖<6.0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为显效;糖化血红蛋白>8%<9%,空腹血糖>6.0 mmol/l <11.1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11.1 mmol/l,为有效;糖化血红蛋白>9%,空腹血糖>11.1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为无效。
黄连素作为抗糖尿病药物具有六大优势
通过汇总分析大量临床研究资料和众多患者的亲身经验,可以发现黄连素作为抗糖尿病药物,至少具有如下六大优势。
1 降糖作用平稳持久。
(平稳持久性)
不少研究者通过对比试验证明,黄连素与当前常用降糖药不同,其降糖作用平稳持久,不会大起大落,长期服用,效果也不会减弱。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朱红等【15】早在1998年就将22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黄连素组与糖适平组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的结果是:“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黄连素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0%,除3倒因胃病停药外,余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对合并的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也有治疗作用.进一步证明黄连素有确切的降糖作用,且作用温和而持久”。
杭州市拱墅区人民医院王晓新等【21】,自1992-2001年应用黄连素片广泛治疗2型糖尿病,并对其降糖作用、改善症状及用药安全性作了长期的观察,他们在报告中说:“总结我科应用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近10年的体会,该药使用中具有安全、方便、血糖稳步下降的特点,无论剂量大小,无一例出现低血糖反应,服药时间饭前饭后不限,病人如忘记服药随时可补上。
通过多年观察,在黄连素组病例中个别病人在长期血糖稳定后,停服黄连素2~3年空腹及餐后2h血糖一直处于正常范围,这可能与黄连素促进胰岛8细胞的再生及功能恢复分不开。
”
2 没发现对脏器有严重伤害,副作用轻微。
(安全性)
在我们所收集的近百项关于黄连素抗糖尿病的现代临床研究报告中,无论服药时间长短(少则几个月,多则十年以上)都没有发现损伤肝肾等脏器的严重毒害作用、没有出现低血糖现象。
许多现代关于黄连素治疗心血管疾病、降脂、保肝、护肾等的临床研究也都得出了同样结论,即黄连素不仅不损伤脏器,反而对脏器有很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3具有多效优势,既降糖又防治多种并发症。
(多效性)
通过综合分析大量临床研究报告和众多糖友在网上交流的体会后就会发现,黄连素作为治疗糖尿病药物,其难能可贵之处,除了安全有效外,还在于它具有“多功能”的优势[65]。
不仅能平稳持久降糖,而且,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并发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神经末梢病变等多种疾病也能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使患者收到“一举多得”的效益。
这也是当前惯常使用的降糖药物所不具备的。
正如一些报告中指出的“黄连素对心血管系统还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降低血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而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及血黏度增高,黄连素的应用恰恰同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均有治疗作用,尤对防止这些疾病发生无症状性脑梗死更具有积极意义”【21】、“黄连索组治疗后90%的病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糖降至正常后无低血糖反应出现,且在l周后,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其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
而糖适平组虽然有93%的患者症状全部消失,但患者合并的高血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表现治疗前后无改善”【15】。
实际上,许多现代关于黄连素治疗心血管疾病、降脂、保肝、护肾等的临床研究【66】并不比针对糖尿病的少,也都得出了同样结论,即黄连素不仅降糖,而且降脂,具有保肝、护肾、治疗心血管疾病等预防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功能。
正如文献【67】所说,“黄连素是一种真正的全方位的有益治疗”。
虽然有关黄连素抗糖尿病的国外临床研究报告尚未见到,但是,有关黄连素治疗其他疾病的临床研究报告并不罕见。
McDevitt JT等1996年在‘抗菌剂和化学治疗的跨学科会议’(Interscience Conference o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评论说【68】:“黄连素是一种已被用于治疗包括原虫、真菌、细菌等感染的痢疾在内的多种疾病,已发表的在印度用这个天然产物治疗近900例患者的临床报告表明,黄连素预防许多GI病原体是安全有效的。
我们相信,这一化合物对于治疗常常折磨艾滋病人的急性痢疾是最好的选择”。
4 与其他药物协同作用好(协同性)
在所汇集的40多项临床黄连素联合用药的研究报告中,涉及到的联合用药对象有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以及中成药等,研究得最多的是与磺脲类及双胍类联用。
这些报告得出的一致结论是,黄连素与它们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联合用药后不仅提高了疗效,而且,降低了它们的毒副作用,减少了它们的用量,节省了患者的药费。
5 成分单一质量易控制(易控制性)
与常用降糖药(西药)相比,黄连素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与常用中药(多种复杂成分的混合物)相比具有(单一成分的化合物)质量好控制的优点。
6 价格低廉,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价廉性)
黄连素与目前临床常用抗糖尿病药物相比,价格比较低廉,这对于需要长期坚持用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节省药费,减轻经济负担,不能不说也是一大优点。
.以上所说黄连素的安全性主要是指口服而言。
黄连素的副作用比较小,但不等于说黄连素没有副作用,医学专家指出,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发现,黄连素主要有如下几种副作用:黄连素的主要副作用是味苦。
剂量过大时对胃有一定刺激,可使胃酸过多,即中医所说“苦败胃”。
黄连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大量应用后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及发热,停药后即可消失。
黄连素对心率的影响与剂量及给药方式有关,每日口服2克以下,对心率无影响;如静脉点滴,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引起心率减慢。
所以,临床上为了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对于溃疡病者,可饭后服药,或将每次剂量适当减少至0.3克;一般不静脉给药,口服剂量不要随意加大,最好不要超过2克。
虽然,黄连素对于糖尿病人是一种可以长期服用的安全有效药物,但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不辨证施治,尽管毒性不大,恐怕效果也不会百发百中的理想。
黄连素虽然是黄连的主要成分,但是,但并不仅仅是黄连的成分,虽然黄连素也是性味苦寒,但其性味归经,也不会完全等同于黄连。
可以预见,若能通过科研全面掌握黄连素的具体性味归经,按照中医理论,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用药,效果将会更佳!
服药后的感受和经验
(1)黄连素适应证的选择及剂量的调整:黄连素是纯中药制剂,它通过肠道吸收少而慢,故一直认为是肠道杀菌药。
而当长期大量服用后可吸收入体内,才能发挥其降糖、降脂、降压、调整心律不齐等作用,所以不能在血糖很高或急性发作时间时选用,它不像胰岛素类药的疗效那样快,当病情稳定后使用最好。
视体重和病性而定可长期服用并注意观察。
(2)服药后可出现反应及其食疗:①空腹服用可刺激胃,有人恶心伴有胃区不适,甚至呕吐,故应饭后使用。
其他注意事项见其说明。
②由于杀灭肠道细菌会发生肠燥,最好办法是每晚睡前服用酸奶一杯,来补充有益的肠道细菌增加营养,缓解肠道。
③为了提高疗效,每日饭后半小时,加服铬酵母或啤酒酵母复合维生素B(按说明服用)。
病情突变可按医嘱服药。
(3)血糖增高时可加服:荔枝核(干)、黄精、黄芪、甘草茶、各10g煎服,当茶饮,每日一剂,以帮助降糖抗病。
酵母片可辅助治疗糖尿病
酵母片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这是一种习惯性错误用法,因为本药不具有助消化作用。
本药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铬,是一种营养补充剂。
近年研究表明,本药中所含微量元素铬是糖代谢中一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分解蛋白质酶的组成成分;还直接参与血糖水平的控制。
铬对体内胰岛素有活化作用。
铬只能从食物中药取,但糖尿病人由于控制饮食,所以从食物中难以得到充足的铬。
根据专家建议和临床观察,证明常服酵母片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具体用法是:每日服酵母片8片,分三次服。
糖尿病患者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