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报警探测器详解

各类报警探测器详解

各类报警探测器详解
各类报警探测器详解

各类报警探测器详解

报警探测器详解

报警探测器是用来探测入侵者的入侵行为。需要防范入侵的地方很多,可以是某些特定的点、线、面,甚至是整个空间。探测器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在入侵探测器中传感器是探测器的核心,是一种物理量的转化装置,通常把压力、震动、声响、光强等物理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电压、电流、电阻等)。信号处理器的作用是把传感器转化的电量进行放大、滤波、整形处理,使它能成为一种能够在系统传输信道中顺利转送的信号。

一、红外报警探测器

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温度低于1725℃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而任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

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

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

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

㈠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

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我们之所以称为被动红外,即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不见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峰值波长约为10μm,正好在范围以内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ared Detector,PIR)根据其结构不同、警戒范围及

探测距离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波束型和多波束型两种。单波束PIR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这种方式的探测器境界视场角较窄,一般在5°以下,但作用距离较远,可长达百米。因此又称为直线远距离控制型被动红探测器,适合保护狭长的走廊、通道以及封锁门窗和围墙。多波束型采用透镜聚焦式光学系统,目前大都采用红外塑料透镜——多层光束结构的菲涅尔透镜。这种透镜是用特殊塑料一次成型,若干个小透镜排列在一个弧面上。警戒范围在不同方向呈多个单波束状态,组成立体扇形感热区域,构成立体警戒。菲涅尔透镜自上而下分为几排,上面透镜较多,下边较少。因为人脸部、膝部、手臂红外辐射较强,正好对着上边的透镜。下边透镜较少,一是因为人体下部红外辐射较弱,二是为防止地面小动物红外辐射干扰。多波束型PIR的警戒视场角比单波束型大得多,水平可以大于90°,垂直视场角最大也可以达到90°,但作用距离较近。所有透镜都向内部设置的热释电器件聚焦,因此灵敏度较高,只要有人在透镜视场内走动就会报警。

红外光穿透力差,在防范区内不应有高大物体,否则阴影部分有人走动将不能报警,不要正对热源和强光源,特别是空调和暖气。否则不断变化的热气流将引起误报警。为了解决物品遮挡问题,又发明了吸顶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在顶棚上向下360°范围内进行警戒,只要在防护范围内,无论从哪个方向入侵都会触发报警,在银行营业大厅,商场的公共活动区等空间较大的地方得到广泛使用。

被动式报警探测器由于探测性能好、易于布防、价格便宜而被广泛应用。其缺点是相对于主动式探测误报率较高。

㈡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组成。分别置于收、发端的光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光学透镜,起到将红外光束聚焦成较细的平行光束的作用,以使红外光的能量能够集中传送。红外光在人眼看不见的光谱范围,有人经过这条无形的封锁线,必然全部或部分遮挡红外光束。接收端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会因此产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主动式红外探测器遇到小动物、树叶、沙尘、雨、

德国博世报警系统联动模块

德国博世报警系统联动模块,DSR-32C总线继电器输出板 DSR-32C是一个总线继电器输出板包含有32个继电器输出终端,它们的报警输出(短路或开路)可以通过设置内部的跳针来控制当DSR-32C连接到一个主机上,这些输出可以由主机来控制,而且可以设置为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 品牌:博世BOSCH 型号:DSR-32C ◆直接连接DS7400xi报警主机.实现警报联动输出。 ◆直接连接DS7240报警主机。实现警报联动输出。 ◆连接运行CMS7000或M下SW软件的PC。实现警报联动输出。 ◆连接MT 系统.使用MTSW软件.实现继电器输出控制。 ◆功能1,或功能2, 或功能4可以和功能3同时使用。 ◆使用上述1 .2, 3功能时.可设定一对多或多对一的联动方式。 规格: ◆产品名称32路继电器模块 ◆工作电源电压DC12V-15V ◆输入电源电压AC100V-240V ◆电器功耗MAX: 15W, MIN: 0.5W ◆继电器触点负载(阻性) 1 A 240V AC,触点接触电阻(l00mΩ) ◆工作温度0 C-50 ℃ ◆产品重量2.85KG ◆产品尺寸432*180*52mm(不包含继电器输出端子和RS232接口) ◆产品结构金属外壳 ◆可以应用在DS7400Xi-CHI和DS7240控制主机上 ◆一个电源LED指示灯和32个继电器LED指示灯 ◆自动或手动继电器复位 ◆输出 ◆电流(220VAC时)电流为1A ◆接点电阻< 100mW ◆电源要求

◆功率< 30W ◆电压(输入)220 ± 10%VAC 主营产品: RS485总线制联网报警、TCP/IP网络联网报警、110电话联网报警、RS485总线制温湿度报警控制器、TCP/IP温湿度报警控制器、迷你型温湿度报警探测器、外置式温湿度报警器、可控制降温/除温/加温微开关变送器、机房服务器声光告警系统、机房断电报警系统、博世(BOSCH)防盗报警系列、周界报警系统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壁挂/吸顶/双鉴被动式红外探头、报警一系列配件。

报警探测器的接线方式

报警探测器的接线方式 一个防盗报警系统其主要部件是由报警主机板、前端探测器和警讯发送装置(联网报警通讯和现场声光报警)组成的。前端探测器包括了被动红外、红外加微波双鉴、红外对射、红外护栏、手动报警、火宅探测、玻璃破碎等等,根据不同的功能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前端探测器是报警系统的传感器,报警系统对外界警情的侦测就是通过前端探测器来完成的。就前端探测器和报警主机间的联系、信号传递,说到底就是一个开关量信号的传送和接收过程。所谓开关量信号,就是一个电气回路的开路和短路过程。以常规报警系统一般采用常闭工作模式为例,系统加电正常工作时,如果探测器失电或被警情触发,探测器内的继电器发出动作,将触点由闭合状态改变为断开状态,当报警主机侦测到对应防区端口的这一变化时,就会根据当前的状态设置采取相应的反应(包括忽略、报警、信号输出等)。 就目前的报警主机,针对前端探测器传递的信号通过编程,可以有三大类处理方式,第一类是常规的报警信号处理,报警主机接到这类信号时,如果报警系统处于布防状态,则将根据所编程的模式类型发出相对应的警情触发,而如果报警系统处于撤防状态,则系统不会对这类信号作出报警触发;第二类是那些经过报警主机编程设置为24小时响应或手动紧急报警的模式,当属于这些模式的探测器传递了报警信号,则不管是否处于布防状态均会发出相对应的警情触发;而第三类则是线路损坏、设备拆动、破坏的报警信号处理,这类信号的传递是为了加强报警系统的自我防范,一旦接收到这类报警信号,报警主机不管是否处于布防状态均会发出设备被拆动的警情。而探测器防拆报警功能的启用与否,与探测器的接线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探测器接线采取了无防拆方式接线,报警主机就无法探测自身系统设备的安全,如果接线方式采取了有防拆接线,或者采取了单线末接线方式、双线末接线方式,则系统就具备了探测自身系统设备安全的功能。当然,如果探测器按照以上三个之一的方式进行接线,那么报警主机在编程时就一定要将涉及这些设备的防区编程为对应的防拆防区、单线末防区或双线末防区,如果设置方式和接线方式未能一致,报警系统将一直认为设备处于破坏状态而不断报警无法正常工作。 那么探测器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达到不同的防拆功能的呢,这就是本篇要重点谈的问题。前端探测器的引线端口一般有六个:电源+(一般标记为+)、电源-(一般标记为-)、报警信号常闭输出(一般标记为NC或ALARM)、报警信号公共端(一般标记为C或ALARM)和两个拆信号输出口(一般标记为T或TAMPER),通过不同的线路接线和电阻配接,共有四种主要的方式,在这里我们以Pyronix XS双元被动红外探测器为例说明: 1.无防拆接线不启用探测器的防拆功能,报警系统无法感知探测器是否遭到破坏,这种方式的接线在报警主机不设置单独的防拆防区或防拆设置,探测器的信号线材只需四芯。其接线方式最为简单、可靠,但安全性差。在这种接线方式下,报警主机只能感知探测器是否被警情触发,而无法探测到其它诸如盒盖被打开,线路被破坏(当线路被短路报警系统依然认为探

BOSCH-DS7240简易说明书

DS7240简易说明书 一、键盘编程进入、退出、恢复出厂设置 (1)进入安装编程模式: 系统在撤防状态(所有分区) 输入安装员密码(出厂值为9876) 按#41,键盘显示功能菜单 按8,进入键盘编程模式,键盘显示软件版本DS7420 Revision V2.1,并自动跳到地址0000的位置,显示Adr.0000 D=0 按7240# 1*进入高级编程状态 (2)退出编程模式 按#持续3秒,退出编程,数据不保存 按*持续3秒,退出编程,数据保存 (3)恢复出厂设置 在高级编程状态下,输入2944# 1* 二、操作说明 出厂用户1的密码为1234 日期时间设定:#45,输入时间和日期(DD/MM/YY HH:MM),每次断电后重新上电要重新设定时间 全部布防:输入密码+按布防键 强制布防:输入密码+按布防键2次 撤防/解除报警:输入密码+按撤防键 旁路防区:按旁路键,输入防区号(1-40)+*进行旁路,按#退出

查看报警记录:#40进入查看,按#退出 查看系统故障:#42进入查看,按#退出 查看防区故障:#48进入查看,按#退出 系统测试:按41进行测试,按#退出 重置系统:#47或长按复位键 三、键盘编程 进入高级编程状态后操作,每一个编程地址由4位数字组成(0-9999),每个编程地址都有一个编程值(0-15)。 (1)设置中心电话号码第一中心:0000-0031,0032-0063(以87504321八位号码为例)

第二中心:0066-0097,0098-0129 (2)设置接收机报告格式(需与接警中心确认具体报告格式,以下以Contact ID格式为例) 设置接收机1报告格式:0064# 2* 设置接收机2报告格式:0130# 2* [说明] 格式代码定义:1:保留;2:Contact ID;3:SIA 300;4:Basec Pager;7:个人拨号格式;11:SIA 300(带文本) (3)设定用户编号(需与接警中心确认具体用户编号,以下以1204为例)

红外报警探头

红外报警探头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 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泥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1、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2、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3、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4、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 1、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3、抗灯光干扰:探测器在正常灵敏度的范围内,受3米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不产生报警。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红外线热释电人体传感器只能安装在室内,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和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正确的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 1、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应离地面2.0-2.2米。 2、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远离空调, 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 3、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探测范围内不得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 4、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不要直对窗口,否则窗外的热气流扰动和人员走动会引起误报,有条件的最好把窗帘拉上。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也不要安装在有强气流活动的地方。

博世红外对射调试说明

常用调试说明 报警主机的编程并不是很复杂。在编程之前,敬请用户必须先详细地阅读安装使用说明书,(再次敬请用户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清楚的知道你所需要的功能,根据所需列出编程表,这样方便于编程。 编程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正确的接好连线。(正确接好连线是编好程序的前提)。如果是第一次使用DS7400主机,在编程完成前,建议安装技术人员不要将探测器接入主机,只需要将线尾电阻和扩展模块接在主机上就可以,将主机调试好后,在将探测器接入防区,这样如果系统有故障,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判断是主机系统故障还是探测器故障。 1. 正常布防:密码(1234)+“布防”键。 2. 撤防和消警:密码(1234)+“撤防”键。 3. 强制布防:密码(1234)+“布防”键+“旁路”键 4. 防区旁路:密码(1234)+“旁路”键+XXX(防区号,且一定是三位数,如008) 5. 进入编程和退出编程:进入编程是9876#0(密码+#0),退出编程是按“*”四秒钟, 听到“嘀”一声表示已退出编程。 6. 如何填写数据:DS7400主机的编程地址一定是四位数,地址的数据一定是两位数。进 入编程后,键盘的灯都会闪动,LCD显示:Prog Mode 4.05 Adr=DS7400 Adr=后面的就是要写上去的四位数的地址。输入地址后,接着输入21# 则会交替显示该地址上的两位数据;或者按“#”则可以出现数据1;再按“#”则可出现数据2。(出厂值,可以通过编程改变的),然后自动跳到下一个地址。如果需要对某些地址编程,则需连续按两次“*”则可以回到Prog Mode 4.05 Adr= 7. 确定防区的功能:(地址是0001—0030),所谓防区功能就是该防区是延时防区、即 时防区、24小时防区等等。其中01代表延时防区;03代表即时防区;07代表24小时防区。(此项一般不用编写,用出厂值即可) 8. 确定一个防区的功能:(地址是0031—0278),0031代表第一防区,0032代表第二 防区,如此类推………如果想把第八防区设定为即时防区,即可以把地址0038中的数据改为03 ,再按“#”确认就可以了。(注意:此项一定要编写) 9. 防区特性的设置:(地址是0415—0538),0415代表第一、二防区,0416代表第三、 四防区,如此类推………。数据1代表前面一个防区,数据二代表后面的一个防区。 此类表示防区使用那种扩充模块。如果使用的防区是主机自带防区和DS-7457I的扩充防区则需把数据设定为0 ;如果使用的防区是DS-7432的扩充防区则需把数据设定为1。 10. 分区编程:DS7400可分8个分区,并可以自由设定每个分区包含那些防区。 11. DS7400把系统分区:(地址是3420),其中数据1表示使用多少个分区,输入0代 表1个分区;输入1代表2个分区……….输入7代表8个分区。出厂值是0;数据2表示有无公共分区,出厂值是0。(如果系统不分区,此项不用编程) 12. DS7400确定防区属于那些分区:(地址是0287—0410),0287代表第一、二防区, 0288代表第三、四防区,如此类推………。数据1代表前面一个防区,数据二代表后面的一个防区。数据1、2可以设定为0—7,代表着1分区到8分区。(如果系统不分区,此项不用编程) 13. DS7400键盘的分区管理:DS7400主机可以支持15个键盘,1个键盘可以管理1个 分区,但每个分区可以由1个或几个键盘来管理。地址(3131—3138)代表着键盘号,3131代表第一、二号键盘,3132代表第三、四号键盘,如此类推………。数据1、2表示键盘的功能。0表示不使用;1表示LCD键盘;2表示LED键盘;3表示LCD键盘并为主键盘。(如果系统不分区,此项不用编程)

探头重要参数详解

探头重要参数详解 1探头带宽同示波器带宽定义一样,探头带宽的定义也是正弦波经过该探头后幅值下降到-3dB 的频率点,选择探头带宽和选择示波器带宽方法也一样,探头带宽应该和根据待测信号所选的示波器带宽相匹配。 2探头负载之输入阻抗探头输入阻抗相当于在被测电路上并联了一个电阻,对被测信号有分压和增加负载的作用,选择不当会影响被测信号的幅度和直流偏置。另外还需要注意输入阻抗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下降。3探头负载之输入电容探头输入电容相当于在被测电路上并联了一个电容,对被测信号有滤波的作用,影响被测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测量结果以及传输延迟,通常输入电容是越小越好。4探头衰减比由于示波器或者探头内部电路耐压限制,很多探头在测量信号时先把信号等比例衰减到耐压范围内,示波器显示波形时再同比例放大信号,这个比例系数称为探头的衰减比,高的探头衰减比能够提高探头的最大可测电压,但是同时也会给测量结果带来更多的噪声。因此,衰减比同时决定着测试的最高灵敏度,比如是德科技示波器拥有最高灵敏度1mV/div,使用1:1探头时,能够达到最大灵敏度1mV/div,但是在使用10:1探头时,灵敏度就会降低10倍,变为10mV/div. 在选择探头时,耐压,带宽等规格满足测试要求的情况下应选择

最小的衰减比。5输入动态范围输入动态范围是指探头所能测试的在示波器屏幕中心线上下的电压范围,比如±2.5V动态输入范围的探头,只能测量示波器屏幕中心线上下2.5V 范围内的电压,如果输入信号波动超出这个范围,反映在测量波形上来说就是波形被削波,测量的幅度偏小。6偏置范围±2.5V输入动态范围,并不代表探头只能测试小于2.5V 的信号,因为探头还有一个指标叫偏置能力,偏置能力是指能够把0V电压基准线调整到和示波器屏幕中心线电压差的能力,根据信号的直流分量设置合适偏置,可以把具有直流分量的动态信号调整到示波器屏幕中心线附近,以满足探头动态输入范围的要求;下面图片是使用±2.5V动态输入范围的探头1130A(通道一,黄色),与BNC线缆同时测量一个含有4V直流分量2V电压peak的正弦波信号所显示的结果:▲ 1130A 探头不设置偏置,因为信号(通道一,黄色)超出示波器屏幕中心线上2.5V,因此信号失真,远小于BNC 测试结果(通道三,蓝色) ▲ 根据信号直流分量设置通道一偏置,因为通道一信号没有超出示波器屏幕中心线上下2.5V范围,因此信号没有失真,测试结果和BNC通道(通道三,蓝色)一致。

博世CMS7000报警系统用户手册

目录 一、操作员登录 (3) 二、基本操作 (3) 1、使用步骤: (3) a、增加报警主机并设置参数 (3) b、查看报警主机通讯 (4) c、增加用户组并设置参数 (4) d、增加用户及防区 (4) e、用户/防区地图定位 (5) f、状态监控 (5) g、撤/布防 (5) h、报警处理 (6) 三、C M S7000启动与操作员登录 (6) 1、软件启动 (6) 2、操作员登录 (6) 3、CMS7000用户界面 (7) 4、CMS7000基本操作 (8) 四、参数设置 (9) 1、C M S7000操作员权限管理 (9) 2、权限说明: (9) 3、CMS7000防区类型定义 (10) 4、CMS7000系统参数设置 (12)

五、报警主机管理 (13) 1、报警主机参数设置 (13) 2、主机参数说明 (14) 六、用户及防区管理 (16) 1、用户组管理 (16) 2、用户管理 (16) 3、用户属性设置 (17) 4、防区管理 (17) 七、报警监控管理 (19) 1、报警监控 (19) 2、报警处理 (20) 3、报警历史记录管理 (21)

一、操作员登录 操作员名称:系统管理员 口令:(无初始口令) ●系统正式工作时务必将口令设置正确。 ●可以在操作员权限管理中修改所以口令,也可以在登录管理中修改当前操作员的口 令 ●如果需要关闭每次操作的口令检查,可以在菜单“参数设置”中 “系统参数设置”下选择“登录后不再检查口令”项有效并保存。 ●软件运行时不允许插拔软件加密锁,软件锁的安装与卸除必须关闭计算机电源。 二、基本操作 所有功能可在系统菜单中选择,也可使用窗口下方的工具栏。单击鼠标右键可弹出操作菜单,双击某些表格将显示详细资料。 参数设置时可单击参数设置向导工具栏按钮。 1、使用步骤: a、增加报警主机并设置参数 激活报警主机窗口,增加报警主机并输入报警主机名称,选择串行口编号及设置连接参数(与报警主机实际设置对应),输入报警主机最大防区范围,输入报警主机最大分

报警系统探测器接线方式

报警系统探测器接线方式 红外对射分发射器与接收器发射只有电源一般DC12V左右接收器一般五个端子二个DC12V电源端子一个信号线公共端一个常开端一个常闭端、电源就无所谓了都并联在一起就行信号线首先您要弄清您就是接常开还就是常闭一般接常闭报警断开并且碰到人为破坏啊线断了导致信号回路断开都会报警信号线接法一般标准接法就是一个接收器接报警解码器的一个端子但假如一个解码器的容量不够了就要把多的几个接收器的信号线串联起来就就是从这个接收器常开进从常闭出再到另外一个接收器的常开再从常闭出来多个这样后再回到报警解码器 一个防盗报警系统其主要部件就是由报警主机板、前端探测器与警讯发送装置(联网报警通讯与现场声光报警)组成的。前端探测器包括了被动红外、红外加微波双鉴、红外对射、红外护栏、手动报警、火宅探测、玻璃破碎等等,根据不同的功能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前端探测器就是报警系统的传感器,报警系统对外界警情的侦测就就是通过前端探测器来完成的。就前端探测器与报警主机间的联系、信号传递,说到底就就是一个开关量信号的传送与接收过程。所谓开关量信号,就就是一个电气回路的开路与短路过程。以常规报警系统一般采用常闭工作模式为例,系统加电正常工作时,假如探测器失电或被警情触发,探测器内的继电器发出动作,将触点由闭合状态改变为断开状态,当报警主机侦测到对应防区端口的这一变化时,就会根据当前的状态设置采取相应的反应(包括忽略、报警、信号输出等)。 就目前的报警主机,针对前端探测器传递的信号通过编程,可以有三大类处理方式,第一类就是常规的报警信号处理,报警主机接到这类信号时,如果报警系统处于布防状态,则将根据所编程的模式类型发出相对应的警情触发,而如果报警系统处于撤防状态,则系统不会对这类信号作出报警触发;第二类就是那些经过报警主机编程设置为24小时响应或手动紧急报警的模式,当属于这些模式的探测器传递了报警信号,则不管就是否处于布防状态均会发出相对应的警情触发;而第三类则就是线路损坏、设备拆动、破坏的报警信号处理,这类信号的传递就是为了加强报警系统的自我防范,一旦接收到这类报警信号,报警主机不管就是否处于布防状态均会发出设备被拆动的警情。而探测器防拆报警功能的启用与否,与探测器的接线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探测器接线采取了无防拆方式接线,报警主机就无法探测自身系统设备的安全,如果接线方式采取了有防拆接线,或者采取了单线末接线方式、双线末接线方式,则系统就具备了探测自身系统设备安全的功能。当然,如果探测器按照以上三个之一的方式进行接线,那么报警主机在编程时就一定要将涉及这些设备的防区编程为对应的防拆防区、单线末防区或双线末防区,如果设置方式与接线方式未能一致,报警系统将一直认为设备处于破坏状态而不断报警无法正常工作。 那么探测器就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达到不同的防拆功能的呢,这就就是本篇要重点谈的问题。前端探测器的引线端口一般有六个:电源+(一般标记为+)、电源-(一般标记为-)、报警信号常闭输出(一般标记为NC或ALARM)、报警信号公共端(一般标记为C或ALARM)与两个拆信号输出口(一般标记为T或TAMPER),通过不同的线路接线与电阻配接,共有四种主要的方式,在这里我们以Pyronix XS 双元被动红外探测器为例说明: 1、无防拆接线 不启用探测器的防拆功能,报警系统无法感知探测器就是否遭到破坏,这种方

ds7400博士报警主机说明书

Dx7400常用调试说明 DX7400报警主机的编程并不是很复杂。在编程之前,敬请用户必须先详细地阅读安装使用说明书,(再次敬请用户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清楚的知道你所需要的功能,根据所需列出编程表,这样方便于编程。 编程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正确的接好连线。(正确接好连线是编好程序的前提)。如果是第一次使用DX7400主机,在编程完成前,建议安装技术人员不要将探测器接入主机,只需要将线尾电阻和扩展模块接在主机上就可以,将主机调试好后,在将探测器接入防区,这样如果系统有故障,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判断是主机系统故障还是探测器故障。 一、正常布防:密码(1234)+“布防”键。 二、撤防和消警:密码(1234)+“撤防”键。 三、强制布防:密码(1234)+“布防”键+“旁路”键 四、防区旁路:密码(1234)+“旁路”键+XXX(防区号,且一定是三位数,如008) 五、进入编程和退出编程:进入编程是9876#0(密码+#0),退出编程是按“*”四秒钟,听到“嘀”一声表示已退出编程。 六、如何填写数据:DX7400主机的编程地址一定是四位数,地址的数据一定是两位数。进入编程后,键盘的灯都会闪动,LCD显示: Prog Mode 4.05 Adr=DX7400Adr=后面的就是要写上去的四位数的地址。输入地址后,接着输入21# 则会交替显示该地址上的两位数据;或者按“#”则可以出现数据1;再按“#”则可出现数据2。(出厂值,可以通过编程改变的),然后自动跳到下一个地址。如果需要对某些地址编程,则需连续按两次“*”则可以回到Prog Mode 4.05 Adr= 。 七、确定防区的功能:(地址是 0001—0030),所谓防区功能就是该防区是延时防区、即时防区、24小时防区等等。其中01代表延时防区;03代表即时防区;07代表24小时防区。(此项一般不用编写,用出厂值即可) 八、确定一个防区的功能:(地址是 0031—0278),0031代表第一防区,0032代表第二防区,如此类推………如果想把第八防区设定为即时防区,即可以把地址0038中的数据改为03 ,再按“#”确认就可以了。(注意:此项一定要编写) 九、防区特性的设置:(地址是 0415—0538),0415代表第一、二防区,0416代表第三、四防区,如此类推………。数据1代表前面一个防区,数据二代表后面的一个防区。此类表示防区使用那种扩充模块。如果使用的防区是主机

大家一起看 报警探测器的种类有哪些

报警探测器是用来探测入侵者的入侵行为。需要防范入侵的地方很多,可以是某些特定的点、线、面,甚至是整个空间。探测器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在入侵探测器中传感器是探测器的核心,是一种物理量的转化装置,通常把压力、震动、声响、光强等物理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电压、电流、电阻等)。信号处理器的作用是把传感器转化的电量进行放大、滤波、整形处理,使它能成为一种能够在系统传输信道中顺利转送的信号。报警探测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红外报警探测器 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温度低于 1725℃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而任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一般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红外报警探测器又分为被动红外探测器和主动红外探测器。 被动红外探测器,即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组成。分别置于收、发端的光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光学透镜,起到将红外光束聚焦成较细的平行光束的作用,以使红外光的能量能够集中传送。红外光在人眼看不见的光谱范围,有人经过这条无形的封锁线,必然全部或部分遮挡红外光束。接收端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会因此产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主动式红外探测器遇到小动物、树叶、沙尘、雨、雪、雾遮挡则不应报警,人或相当体积的物品遮挡将发生报警。 二、微波探测器 微波探测器分为雷达式和墙式两种。雷达式是一种将微波收、发设备合置的探测器,工作原理基于多普勒效应。微波的波长很短,在1mm~1000mm之间,因此很容易被物体反射。微波信号遇到移动物体反射后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即经反射后的微波信号与发射波信号的频率会产生微小的偏移。此时可认为报警产生。 微波墙式探测器利用了场干扰原理或波束阻断式原理,是一种微波收、发分置的探测器。墙式微波探测器由微波发射机、发射天线、微波接收机、接收天线、报警控制器组成。微波指向性天线发射出定向性很好的调制微波束,工作频率通常选择在9至11GHz,微波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相对放置。当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之间有阻挡物或探测目标时,由于破坏了微

博世报警主机调试安装简单全

Dx7400简单实用调试手册 DX7400 报警主机的编程并不是很复杂。在编程之前,敬请用户必须先详细地阅读安装使用说明书,(再次敬请用户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清楚的知道你所需要的功能,根据所需列出编程表,这样方便于编程。 编程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正确的接好连线。(正确接好连线是编好程序的前提)。如果是第一次使用 DX7400 主机,在编程完成前,建议安装技术人员不要将探测器接入主机,只需要将线尾电阻和扩展模块接在主机上就可以,将主机调试好后,在将探测器接入防区,这样如果系统有故障,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判断是主机系统故障还是探测器故障。 1、正常布防:密码(1234)+“布防”键。 撤防和消警:密码(1234)+“撤防”键。 2、强制布防:密码(1234)+“布防”键+“旁路”键、 3、防区旁路:密码(1234)+“旁路”键+XXX(防区号,且一定是三位数,如 008) 4、、进入编程和退出编程:进入编程是 9876#0(密码+#0),退出编程是按“*”四秒钟,听到“嘀”一声表示已退出编程。 5、、如何填写数据:DX7400 主机的编程地址一定是四位数,地址的数据一定是两位数。进入编程后,键盘的灯都会闪动,LCD 显示:Prog Mode Adr=DX7400Adr=后面的就是要写上去的四位数的地址。输入地址后,接着输入 21# 则会交替显示该地址上的两位数据;或者按“#”则可以出现数据 1;再按“#”则可出现数据 2。(出厂值,可以通过编程改变的),然后自动跳到下一个地址。如果需要对某些地址编程,则需连续按两次“*”则可以回到 Prog Mode Adr= 。 6、、确定防区的功能:(地址是 0001—0030),所谓防区功能就是该防区是延时防区、即时防区、小时防区等等。 24 其中 01 代表延时防区;代表即时防区; 03 07 代表 24 小时防区。(此项一般不用编写,用出厂值即可) 7、、确定一个防区的功能:(地址是 0031—0278),0031 代表第一防区,0032 代表第二防区,如此类推………如果想把第八防区设定为即时防区,即可以把地址 0038 中的数据改为 03 ,再按“#”确认就可以了。(注意:此项一定要编写) 8、、防区特性的设置:(地址是 0415—0538),0415 代表第一、二防区,0416 代表第三、四防区,如此类推………。数据 1 代表前面一个防区,数据二代表后面的一个防区。此类表示防区 使用那种扩充模块。如果使用的防区是主机自带防区和 DS-7457I 的扩充防区则需把数据设定为0 ;如果使用的防区是 DS-7432 的扩充防区则需把数据设定为 1。 9、、分区编程:DX7400 可分 8 个分区,并可以自由设定每个分区包含那些防区。 10、、DX7400 把系统分区:(地址是 3420),其中数据 1 表示使用多少个分区,输入 0 代表 1 个分区;输入 1 代表 2 个分区……….输入 7 代表 8 个分区。出厂值是 0;数据 2 表示有无公共分区,出厂值是 0。(如果系统不分区,此项不用编程) DX7400 防区旁路编程:(地址是 2721—2724),具体编程请参考说明书 P26—P27。(注意:如果防区需要旁路,则此项一定要编写) DX7400 强制布防和接地故障:(地址是 2732)数据 1 表示可以强制布防多少个防区,数据 2 表示系统是否检查接地故障,出厂值是 1,如果接地有问题排除不了,则可把数据 2 修改为 0。DX7400 修改编程密码:(地址是 7589)可以输入 4—6 位数的密码 DX7400 修改主操作密码:(地址是 7592)可以输入 4—6 位数的密码 11、用户编号:(地址是 3429—3159)详细操作见说明书 下面将列一些大家最常见的情况作一些简要说明。首先第一条件,不管是不是拿来的新机或用过

各种探测器介绍说明资料讲解

报警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简单的报警系统由前端探测器、中间传输部分和报警主机组成。大一些的系统也可将探测器和报警主机看做是前端部分,从报警主机到接警机之间是传输部分,中心接警部分看做是后端部分。 报警系统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可分哪几种? 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从探测器到主机之间可分为有线和无线2种。从主机到中心接警机之间也可分为有线和无线2种,其中有线系统还可分为基于电话线传输和基于总线传输2种类型。 探测器分为哪几种类型?市面上常见的有哪些类型? 红外、微波、震动、烟感、气感、玻璃破碎、压力、超声波等等。其中红外探测器还可分为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烟感还可分为离子式和光电式。市面上常见的有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对射、栅栏(主动红外)、双鉴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红外发射器发射一束或多数经过调制过的红外光线投向红外接收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没有遮挡物时,探测器不会报警。有物体遮挡时,接收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探测器报警。 被动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2个关键性元件,一个是菲涅尔透镜,另一个是热释电传感器。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o)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不同温度的物体释放的红外能量波长也不同。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别。当人体移动时,这种差别的变化通过菲涅尔透镜被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从而输出报警信号。 微波探测器工作原理? 微波探测器应用的是多普勒效应原理。在微波段,当以一种频率发送时,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固定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不变,即f发=f收,探测器不会发出报警信号。当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移动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就会发生变化,即f发≠f收,此时微波探测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什么是双元红外探测器?什么是四元红外探测器?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入侵探测器的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设计、制造入侵探测器及各类入侵探测器技术条件的基本基础。 本标准适用于防盗报警系统中使用的各类入侵探测器,也适用于防盗、防火复合系统中的入侵探测器。 2.引用标准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6833.1 电子测量仪器的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 GB6833.3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GB6833.4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电源瞬间敏感度试验 GB6833.5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敏感度试验 3.术语 3.1 入侵探测器intrusion detectors 用来探测入侵者的移动或其他动作的电子及机械部件所组成的装置。 3. 2 电路high voltage circuit 交流电压有效值大于30V、直流电压大于42.4V,且交流电压小于600V并具有过压限制的电路。 3. 3 压电路low voltage circuit 交流电压有效值不大于30V,直流电压不大于42.4V,且输出功率不大于100W的电路。 3.4 安全电路safety circuit 用来避免引起火灾、触电或因无意碰到活动部件而发生危险的电路。 3.5 警戒状态standby condition 入侵探测器接通电源后,能探测到入侵者并转入报警状态。 3.6 报警状态alarm condition 输出信号表明入侵已经发生的状态。

3.7 故障状态failure condition 探测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状态。 3.8 误报警false alarm 没有入侵者,而由于入侵探测器本身的原因或操作不当或环境影响而触发报警。 3.9 漏报警leakage alarm 入侵已经发生,而入侵探测器没有给出报警信号。 3.10 参考目标reference target 体重为60±20kg的正常人或模拟物体。 3.11 探测范围area of detection coverage 由入侵探测器所防护的区域 3.12 探测距离detection range 在给定方向从探测器到探测范围边界的距离。 3.13 可探测速度detectable speed 探测器应能探测到的参考目标的移动速度,一般为0.3-3m/s。 4.技术要求 4.1.1 外观 入侵探测器的外壳尺寸应与图纸相符。塑料外壳表面应无裂纹、退色及永久性污渍,也无明显变形和划痕。金属壳表面涂覆不能露出底层金属,并无起泡、腐浊、缺口、毛刺、蚀点、划痕、涂层脱落和沙孔等。控制机构灵活,标志清晰。 4.1.2 外壳 4.1.2.1 外壳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的规定。 4.1.2.2 外壳和框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装与高压电路的外壳应能承受按5.2.3.2所规定的冲击强度试验而不产生永久性变形和损坏。 4.1.2.3 外壳应有防触电防护:处于暴露状态的部件不应有使人触电的危险。为连接外部天线的外接天线端子应有电阻连接到电源电路的地端,其阻值为5.1MΩ,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0.5W。

可燃气体报警器详解

可燃气体报警器详解 可燃气体报警器也称气体泄露检测报警仪器。当工业环境、日常生活环境(如使用天然气的厨房)中可燃性气体发生泄露时,气体报警器检测到的可燃性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器设置的报警值时,可燃气体报警器就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醒采取人员疏散、强制排风、关停设备等安全措施。且气体报警器可联动相关的联动设备如在工厂生产、储运中发生泄露,可以驱动排风、切断电源、喷淋等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经常用在化工厂,石油,燃气站,钢铁厂等使用或者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场所。可燃气体报警器即气体泄露检测报警器,是区域安全监视器中的一种预防性报警器。当工业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泄露时,当气体报警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或上限的临界点时,可燃气体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并驱动排风、切断、喷淋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可燃气体报警器,主要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常见的如氢气(H2)、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乙烯(C2H4)、丙烯(C3H6)、丁烯(C4H8)、乙炔(C2H2)、丙炔(C3H4)、丁炔(C4H6)、磷化氢等。按照使用环境可以分为工业用气体报警器和家用燃气报警器,按自身形态可分为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和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按根据工作原理分别为传感器原理报警器,红外线探测报警器,高能量回收报警器。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是传感器式报警器,高能量回收报警器由于成本太高,目前仍在开发研究中。工业用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由报警控制器和探测器组成,控制器可放置于值班室内,主要对各监测点进行控制,探测器安装于可燃气体最易泄露的地点,其核心部件为内置的可燃气体传感器,传感器检测空气中气体的浓度。探测器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气体浓度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缆传输到控制器,气体浓度越高,电信号越强,当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控制器设置的报警点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并可启动电磁阀、排气扇等外联设备,自动排除隐患。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为手持式,工作人员可随身携带,检测不同地点的可燃气体浓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集控制器,探测器于一体,小巧灵活。与固定式气体报警器相比主要区别是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不能外联其他设备。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也可以叫做燃气报警器,主要用于检测家庭煤气泄漏,防止煤气中毒和煤气爆炸事故的发生。 济南市长清计算机应用公司提示您,正确选择报警器的使用,可以为您的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常见入侵探测器的特点及安装设计要点

常见入侵探测器的特点及安装设计要点 ①开关式入侵探测器 a.磁控开关 主要用于各类门、窗的警戒,其安装设计要点: *注意所防护门窗的质地,一般普通的磁控开关仅能用于木质的门窗上,钢、铁门窗应采用专用型磁控开关。 *所选用磁控开关的控制距离至少应为被控制门、窗缝隙的2倍。 *滋控开关应安装在距门窗拉手边15cm 的位置;舌簧管安装在门.1 窗框上,磁铁安装在门、窗扇上,两者间对准,间距0.5cm 左右。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合最好采用暗装磁开关,引出线也要加以伪装。 *设防部位位于强磁场中,或有可能经常性遭受振动以及门窗缝隙过大或不易固定的场所,不宜使用磁控开关。 b.微动开关 *常用于放在被保护物体的下面(也可用于门、窗合页侧),物体被移开时发出 报警。 *可用于任意质地的物体,且防震性能好,但开关机械触点抗氧化、腐蚀及动作灵活程度较磁控开关要差。 c.水银触点开关. *可用于防范保险柜等大型物体被非法搬运。 d.用金属丝、金属箔等导电体的断裂代替开关 *绑扎在物品上,用于防范非法移动或取走物品。 *粘贴在门、窗、展柜等部位,用于防范非法开启。 *宜加以伪装,如经常活动部位应采取防护措施。 e.压力垫;通常放在窗户、楼梯和保险柜周围的地毯下面,形成通往 被防护目标通道上的一道防线。 ②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a.常用于室内防护目标的空间区域警戒。 b.主要特点: *功耗低、隐蔽性好(被动式)。 *同一室内可安装多台,探测区任意交叉互不干扰。 *灵敏度随室温升高而下降,探测范围也随之减小。 *探测区内有热变化或热气流流过易造成误报。 *x 红外线穿透性差,遇遮挡造成盲区。 c.宜含有如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自动温度补偿技术。 *抗小动物干扰技术。 *抗强光干扰技术。 *防遮挡技术。 d.安装设计要点: *壁挂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2.2m 左右,视场与可能入侵方向 最好成90 度角,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视防护区域覆盖要求确定。吸顶式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应水平安装。

示波器探头原理及种类详解

任何使用过示波器的人都会接触过探头,通常我们说的示波器是用来测电压信号的(也有测光或电流的,都是先通过相应的传感器转成电压量测量),探头的主要作用是把被测的电压信号从测量点引到示波器进行测量。 大部分人会比较关注示波器本身的使用,却忽略了探头的选择。实际上探头是介于被测信号和示波器之间的中间环节,如果信号在探头处就已经失真了,那么示波器做的再好也没有用。实际上探头的设计要比示波器难得多,因为示波器内部可以做很好的屏蔽,也不需要频繁拆卸,而探头除了要满足探测的方便性的要求以外,还要保证至少和示波器一样的带宽,难度要大得多。因此最早高带宽的实时示波器刚出现时是没有相应的探头的,又过了一段时间探头才出来。 要选择合适的探头,首要的一点是要了解探头对测试的影响,这其中包括2部分的含义:1/探头对被测电路的影响;2/探头造成的信号失真。理想的探头应该是对被测电路没有任何影响,同时对信号没有任何失真的。遗憾的是,没有真正的探头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通常都需要在这两个参数间做一些折衷。 为了考量探头对测量的影响,我们通常可以把探头模型简单等效为一个R、L、C的模型,把这个模型和我们的被测电路放在一起分析。 首先,探头本身有输入电阻。和万用表测电压的原理一样,为了尽可能减少对被测电路的影响,要求探头本身的输入电阻Rprobe要尽可能大。但由于Rprobe不可能做到无穷大,所以就会和被测电路产生分压,实际测到的电压可能不是探头点上之前的真实电压,这在一些电源或放大器电路的测试中会经常遇到。为了避免探头电阻负载造成的影响,一般要求Rprobe要大于Rsource和Rload的10倍以上。大部分探头的输入阻抗在几十k欧姆到几十兆欧姆间。 其次,探头本身有输入电容。这个电容不是刻意做进去的,而是探头的寄生电容。这个寄生电容也是影响探头带宽的最重要因素,因为这个电容会衰减高频成分,把信号的上升沿变缓。通常高带宽的探头寄生电容都比较小。理想情况下Cprobe应该为0,但是实际做不到。一般无源探头的输入电容在10pf至几百pf间,带宽高些的有源探头输入电容一般在0.2pf至几pf间。 再其次,探头输入端还会受到电感的影响。探头的输入电阻和电容都比较好理解,探头输入端的电感却经常被忽视,尤其是在高频测量的时候。电感来自于哪里呢?我们知道有导线就会有电感,探头和被测电路间一定会有一段导线连接,同时信号的回流还要经过探头的地线。通常1mm探头的地线会有大约1nH 的电感,信号和地线越长,电感值越大。探头的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组成了谐振回路,当电感值太大时,

常用入侵报警探测器的选型要求

常用入侵报警探测器的选型要求: 1,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 适应场所与安装方式:室内空间型(吸顶,壁挂) 主要特点:没有死角且成本低 安装设计要求:吸顶安装为水平安装,距地宜小于3.6m;壁挂安装为距地2.2m左右,透镜的法线方向宜与可能入侵方向成180°角 适宜工作环境和条件:警戒空间要有较好密封性 不适宜工作环境和条件:简单或密封性不好的室内;有活动物和可能活动物;环境嘈杂,附近有金属打击声、汽笛声、电铃等高频音响 附加功能:智能鉴别技术 2,微波多普勒探测器 适应场所与安装方式:室内空间型(壁挂式) 主要特点:不受声、光、热的影响 安装设计要求:距地1.5~2.2m左右,严禁对着房间的外墙、外窗。透镜的法线方向宜与可能入侵方向成180°角 适宜工作环境和条件:可在环境噪声较强、光变化、热变化较大的条件下工作 不适宜工作环境和条件:有活动物和可能活动物;微波段高频电磁场环境;防护区域内有过大、过厚的物体 附加功能:平面天线技术;智能鉴别技术 3,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适应场所与安装方式:(吸顶,壁挂,楼道,幕帘) 主要特点:被动式(多台交叉使用互不干扰),功耗低,可靠性较好 安装设计要求:吸顶安装为水平安装,距地宜小于3.6m;壁挂安装为距地2.2m左右,透镜的法线方向宜与可能入侵方向成90°角;楼道安装为距地2.2m左右,视场面对楼道;幕帘安装为在顶棚与立墙拐角处,透镜的法线方向宜与窗户平行 适宜工作环境和条件:吸顶壁挂和楼道的适宜工作环境相同为日常环境噪声,温度在15-25℃时探测效果最佳;幕帘安装为窗户内窗台较大或与窗户平行的墙面无遮挡,其他与上同 不适宜工作环境和条件:吸顶壁挂和楼道的不适宜工作环境相同为背景有热冷变化,如:冷热气流,强光间歇照射等;背景温度接近人体温度;强电磁场干扰;小动物频繁出没场合等:幕帘安装为窗户内窗台较小或与与窗户平行的墙面有遮挡或紧贴窗帘安装;其他与上同 附加功能:自动温度补偿技术;抗小动物干扰技术;防遮挡技术;抗强光干扰技术;智能鉴别技术 4,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安装场所与安装方式:室内空间型(吸顶,壁挂,楼道) 主要特点:误报警少(与被动红外探测器相比);可靠性较好 安装设计要求:吸顶安装为水平安装,距地宜小于4.5m;壁挂安装为距地2.2m左右,透镜的法线方向宜与可能入侵方向成135°角;楼道安装为距地2.2m左右,视场面对楼适宜工作环境和条件:日常环境噪声,温度在15-25℃时探测效果最佳道 不适宜工作环境和条件:背景温度接近人体温度;小动物频繁出没场合等: 附加功能:双-单转换型;自动温度补偿技术;抗小动物干扰技术;防遮挡技术;智能鉴别技术 5,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