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贷发布】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2019年3月刊
- 格式:docx
- 大小:76.16 KB
- 文档页数:6
金融行业的贷款和信贷了解贷款和信贷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金融行业的贷款和信贷: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金融行业的贷款和信贷业务日益重要。
贷款和信贷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之一,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贷款和信贷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对金融行业和经济的影响。
一、贷款市场的现状贷款市场是金融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规模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金融行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目前,贷款市场的总体情况如下:首先,贷款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需求的增加,贷款市场的总体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贷款市场规模达到XX万亿元,比上年增长XX%。
其次,贷款市场结构逐渐优化。
过去,贷款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但近年来,金融改革的推进和监管政策的引导,使得贷款市场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合理化的特点。
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领域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贷款市场的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
最后,贷款市场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金融风险一直是贷款市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但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我国贷款市场整体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良贷款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信贷市场的现状信贷市场是金融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一部分,它是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
当前,信贷市场的总体状况如下:首先,信贷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之一,信贷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各类金融机构增加了信贷投放,信用卡、车贷、房贷等信贷业务快速发展。
据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信贷市场规模达到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
其次,信贷市场利率逐步市场化。
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使得信贷市场利率逐渐趋于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央行通过降息和改革利率机制等手段,推动信贷市场利率进一步市场化。
【好贷发布】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2018年9月刊2018.09好贷央行发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8月社融表现如何?新一届金稳委多次工作会议是否对改善信贷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会给9月以后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好贷信贷月报9月刊为你带来解读。
目录一、债券融资环境有所改善表现抢眼 (2)二、人民币贷款增幅减缓 (4)三、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意愿不强企业中长贷未出现放量 .. 5四、金稳委能否打通宽信贷最后一公里 (5)五、好贷总结 (6)一、债券融资环境有所改善表现抢眼央行公布《2018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据初步统计,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76亿元。
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674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44亿元,同比多减12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207亿元,同比多减1125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88亿元,同比多减1831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779亿元,同比多减102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376亿元,同比多增223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1亿元,同比少512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整理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出,8月新增社融总量1.52万亿,比上月多增4799.7亿元,其中8月对实体发放贷款和企业债券同比增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回暖。
再从同比增速上看,如下图所示,4月、5月、6月,新增社融同比增速分别为24.50%、-24.33%、-27.26%,7月为-10.65%,8月更是收窄至-2.41%,好贷认为说明新增社融的下降趋势有所缓解。
来源:好贷研究整理就此,好贷总裁封立鹏认为,8月社融数据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债券融资同比多增2239亿元,表现抢眼,成为主要支撑,说明企业债融资环境较此前有所改善。
【好贷发布】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2019年9月刊2019.10好贷10月15日,央行公布最新的金融统计数据,9月和前三季度社融、人民币贷款表现如何?表外业务有何变化?对实体融资情况有怎样的影响?好贷信贷月报9月刊为你带来解读。
目录一、社融、信贷双双超预期,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优化 (2)二、贷款结构转好 (4)三、M2同比增速回升,灵活稳健的政策需继续发扬 (6)四、好贷总结 (8)一、社融、信贷双双超预期,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优化央行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8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811亿元,同比少减1102亿元;委托贷款减少6454亿元,同比少减513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078亿元,同比少减358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224亿元,同比少减156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39万亿元,同比多695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2.17万亿元,同比多470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343亿元,同比少756亿元。
从结构看,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4.2%,同比低8.6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占比-0.4%,同比高0.8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3.4%,同比高4.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6%,同比高2.4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2.8%,同比高1.6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2.8%,同比高1.8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比11.6%,同比高0.6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1.3%,同比低0.7个百分点。
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7万亿元(如下图所示),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2550亿元和1383亿元,普遍高于市场预期。
【好贷发布】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2018年10月刊2018.10好贷央行发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前三季度社融表现如何?地方政府专项债纳入社融后有何影响?第四季度又有怎样的预期?好贷信贷月报10月刊为你带来解读。
目录一、修改社融口径依然难掩增速放缓趋势 (2)二、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下滑居民房贷有所回升 (3)三、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利率下降新增量超去年 (4)四、小贷公司业务进一步收缩 (5)五、好贷总结 (5)一、修改社融口径依然难掩增速放缓趋势央行公布《2018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据初步统计,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32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1.34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913亿元,同比多减160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16万亿元,同比多减1.84万亿元;信托贷款减少4652亿元,同比多减2.25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6786亿元,同比多减1.14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9万亿元,同比多1.4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7万亿元,同比多143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099亿元,同比少2918亿元。
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1万亿元,比上月多276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97亿元。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整理央行解释,今年8月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对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有明显的接替效应,因而需将该接替效应返还到社会融资规模中,故自9月起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融统计。
好贷总裁封立鹏指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9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近7400亿元,同比多增4900亿元,是导致9月社融新口径下同比多增最大的一项。
而如果看一下不含专项债的旧口径社融,9月新增只有1.47万亿,同比实际少增了约5000多亿,而且无论新老口径,社融存量增速均延续了放缓趋势。
【好贷发布】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2019年2月刊2019.02好贷央行已经发布了1月份的相关统计数据,那么新的一年社融是否有新气象呢?表外融资又有什么新的变化?让好贷信贷月报2月刊为你解读。
目录一、社融增量超出预期,表外融资回暖 (2)二、人民币贷款创新高,信贷触底反弹 (3)三、居民存款大增,带动M2增速回升 (4)四、票据融资较高,需要持续发力 (5)五、好贷总结 (5)一、社融增量超出预期,表外融资回暖据央行公布的《2019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
如下图所示。
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整理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57万亿元,同比多增881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43亿元,同比多增77亿元;委托贷款减少699亿元,同比少减1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45亿元,同比少增5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786亿元,同比多增234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990亿元,同比多376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088亿元,同比多108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3亿元,同比少207亿元。
1月社融增量超出预期,人民币贷款仍为支撑社融增速的主力。
其次,表外融资止跌回升,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回暖,二者1月共下降 354 亿元,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继续高增,1月新增3786亿元,同比多增2349亿元,在表外业务中表现抢眼。
此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高达1088亿元,为社融增量贡献较大。
好贷研究以为,1月份社融数据整体表现较好,既有季节因素,也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撑,加之表外业务边际宽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增强,助力2019年实体经济发展。
二、人民币贷款创新高,信贷触底反弹据央行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
2023年银行信贷业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银行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是银行提供融资服务的核心业务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银行信贷业务市场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丰富,竞争日益激烈。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业务模式、监管政策等方面介绍银行信贷业务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近几年,中国银行业信贷业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整个银行业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共达到1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其中公司贷款余额为84.4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个人贷款余额为62.7万亿元,同比增长15.9%。
这显示出中国银行业信贷业务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二、业务模式银行信贷业务主要包括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两大类。
企业贷款主要分为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投资银行和贸易融资等;个人贷款主要包括消费贷款、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
以消费信贷为例,这是中国银行业信贷业务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人均消费贷款余额为1.1万元,同比增长22.15%。
其中,线上贷款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90%,线下贷款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
这表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消费贷款业务的市场规模和业务模式都在不断创新和优化。
三、监管政策随着银行信贷业务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
近几年,中国银监会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信贷管理办法和金融稳健性监管措施,以规范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和风险防范。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
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要根据不同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资产负债情况、生产经营状况等因素来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应对措施和风险管理方案,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的监督机制,实现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全面管理和监管。
总体来说,银行信贷业务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包括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两大类。
【好贷发布】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2019年6月刊2019.07好贷7月12日,央行公布最新的金融统计数据,6月和上半年社融、人民币贷款表现如何?表外业务有何变化?对实体融资情况有怎样的影响?好贷信贷月报6月刊为你带来解读。
目录一、社融增量超预期 (2)二、新增信贷弱于市场预期,贷款结构仍待修复 (4)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需进一步疏通 (5)四、好贷总结 (7)一、社融增量超预期央行发布《2019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3.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8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02万亿元,同比多增1.2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97亿元,同比多增222亿元;委托贷款减少4933亿元,同比少减307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28亿元,同比多增281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89亿元,同比少减23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46万亿元,同比多438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19万亿元,同比多825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05亿元,同比少1306亿元。
由此可以计算得出,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5.8%,同比低11.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0.1%,同比高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3.7%,同比高4.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7%,同比高2.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0.3%,同比高2.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1%,同比高0.8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比9%,同比高5.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0.9%,同比低1.6个百分点。
而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6万亿元(如下图所示),比上年同期多7705亿元,远超预期,其中主要贡献来自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较同比少减约4800亿元,以及地方专项债同比多增约2500亿元。
我国信贷发展现状我国信贷发展现状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努力,信贷环境逐渐完善,信贷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以下将从信贷规模、信贷结构、信贷风险以及信贷改革等方面对我国信贷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从总额来看,截至2020年末,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达到280.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其中,近几年来信贷的增长速度较为平稳,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信贷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其次,我国信贷结构逐渐优化。
传统上,我国信贷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银行,而近年来,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推进,信贷市场逐渐多元化,出现了一大批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金融支持。
此外,个人消费贷款也成为了信贷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消费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再次,信贷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尽管我国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但信贷风险整体可控。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且不良贷款覆盖率逐步提高。
此外,信贷风险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进一步稳定信贷市场。
最后,我国信贷改革不断深化。
自2003年开始,我国展开了信贷市场化改革,推动了银行业和信贷市场的发展。
此外,在普惠金融方面,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和农村居民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普惠性。
总之,我国信贷发展现状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风险可控以及改革深化的态势。
然而,也应该看到我国信贷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贷资源不够优化配置、信贷风险集中等。
因此,在推动信贷发展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信贷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展现状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展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进展,因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展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展背景,明确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展中存在的五个问题,并结合商业银行和行业进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个进展对策。
关键字: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危险AbstractThe quality of credit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redit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clarifie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purposes, puts forward fiv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puts forward fiv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industries.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Personal finance risk management Credit business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方法 (1)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信贷申请中虚假证明较多 (2)2.2 缺乏完善的征信治理系统 (2)2.3 我国信贷相关的法律政策不完善 (3)2.4 银行缺乏高素养的信贷危险治理人才 (4)2.5 商业银行缺乏良好的信贷危险控制环境 (5)3 优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策略分析 (6)3.1 完善与信贷相关的法律政策 (6)3.2 加强对商业信贷申请的审核 (6)3.3 完善征信治理系统 (7)3.4 积极引进高素养的危险治理人才 (8)3.5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的危险控制环境 (9)4 总结和建议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进展,银行信贷业务也逐步进展壮大。
本期导读继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较1月几乎腰斩之后,3月信贷数据受到广泛关注。
多位业内专家预测,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在10000-17000亿元区间内。
明显感受到市场内调整信贷结构、降低贷款增速的味道。
随后,央行公布3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22万亿元,同比少增3856亿。
其中,3月新增1.02万亿元,符合市场低值预期。
而这些数据背后,和国内银行业收紧监管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接下来又会对信贷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呢?目录一、处罚+新政成3月主旋律 (3)二、一季度监管处罚力度一波更比一波强 (3)三、政策发文给银行业机构加“紧箍咒” (4)1.10类风险需谨慎防范 (5)2.三项金融套利要求资金用到实处 (6)3.不得不提的房贷连阴雨 (7)四、银行业新生力量开始有所作为 (9)1.投贷联动还需科技创新 (9)2.民营银行初登场 (9)五、好贷观点 (11)六、简介 (12)一、处罚+新政成3月主旋律进入3月以来,曾就任过证监会主席、山东省省长的郭树清,接替已到退休年龄的尚福林,正式出任银监会主席一职。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10月起,在郭树清就任证监会主席的506天时间里,他共推出70项新政,平均每7天就推出一项新举措。
参照这样的新政推行节奏,银监会在今年或将新政不断,从3月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郭树清的“首秀”就可见一斑。
会上,郭树清强调,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银监会是监管经营风险的部门,必须增强同风险赛跑的意识,并且要跑在风险的前面,还提出坚决惩处内外勾结、监守自盗、利益输送、“吃拿卡要”等违规违法违纪行为。
就此,市场纷纷预测,2017年将是银监会“强监管、强问责”的一年。
随后,银行加强监管和推出新政有序进行。
二、一季度监管处罚力度一波更比一波强进入2017年,监管处罚工作取得有效推进。
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做出行政处罚485件,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职资格,禁止11人从事银行业工作。
【好贷发布】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2018年3月刊2018.03好贷2月金融统计数据出炉,人民币贷款继1月放出新高之后,是否平稳回归?表外业务有何新的变化?实体融资情况如何?请随好贷信贷月报3月刊一起来看一看。
目录一、社融季节性回落表外融资锐减 (2)二、人民币贷款增量降幅超一半信贷水平仍属平稳 (3)三、居民消费贷款保持增长势头 (3)四、M2-M1剪刀差由负转正 (4)五、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旺盛 (5)六、好贷总结 (7)一、社融季节性回落表外融资锐减近日,央行发布初步统计数据,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28亿元。
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少增11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86亿元,同比少增282亿元;委托贷款减少750亿元,同比多减192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60亿元,同比少增40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02亿元,同比多增1821亿元;企业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为1101亿元,同比多1656亿元。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整理好贷认为, 2月新增社融1.17万亿元,和1月相比,大幅少增1.89万亿元。
受春节放假影响,2月各项融资中,除信托贷款有所增长以外,其他各项均下降明显。
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2月合计增加12亿元,较上月锐减1166亿元,继续维持表外转表内趋势,表内信贷占比达87%,和1月基本持平。
表外业务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环比少增最为明显,其次是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较1月微增;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同比少增明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1821亿元。
二、人民币贷款增量降幅超一半信贷水平仍属平稳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1.0199万亿,较之1月增量降幅超过一半,也低于去年同期。
不过考虑到春节的因素,通常合并1月和2月数据,与往年相比较更为合理。
因此,从1-2月合计新增规模来看,共新增3.7万亿元,则高于去年同期。
å本期导读:对于信贷行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月可谓有些煎熬,1月刚刚出现放贷新高,2月就在行业专家的预测中大跳水。
是受货币新政影响,还是市场需求导致?贷款投向又说明了哪些问题?本期好贷信贷月报,继续关注行业动态,瞄准行业热点,剖析行业动向,追踪金融机构、申贷主体的变化,从货币动态、最新政策、主要信贷金融机构信贷运营情况等几个部分,深挖相关数据背后的因果导向,解读行业趋势。
目录:一、货币市场动态 ------------------------------------------------------------------------------------------------------ 3二、人民币贷款增量较1月腰斩 ------------------------------------------------------------------------------------ 5三、社融表外业务大幅回落 ------------------------------------------------------------------------------------------ 6四、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占比扩大------------------------------------------------------------------------------------- 8五、好贷评:严控表外融资和房贷占比下月新增贷款压力山大--------------------------------------------- 9六、简介 ---------------------------------------------------------------------------------------------------------------- 10一、货币市场动态3月9日,央行发布2月金融数据,如图1所示,截止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8.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7.6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6.9个和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17万亿元,同比增长3.3%。
【好贷发布】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2019年7月刊2019.08好贷8月12日,央行公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社融、人民币贷款表现如何?表外业务有何变化?对实体融资情况有怎样的影响?好贷信贷月报7月刊为你带来解读。
目录一、新增社融增量环比腰斩 (2)二、新增人民币贷款缩量,企业贷款成主因 (3)三、M2增速出现回落 (4)四、好贷总结 (5)一、新增社融增量环比腰斩央行发布的《2019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据初步统计,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103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086亿元,同比少增4775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21亿元,同比少减552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87亿元,同比多减37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76亿元,同比少减52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563亿元,同比多减181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40亿元,同比多7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4385亿元,同比多253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93亿元,同比多418亿元。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整理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01万亿元,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出现回落,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值15000亿元,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表内信贷不及预期,二是表外融资持续萎缩。
由上述数据也可看出,在表内信贷方面,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4775亿元,这给新增社融造成的拖累是非常明显的;另外表外融资方面,表外融资主要涵盖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也有些出入,但是差距相对较小,对表外融资的影响力度也相对微小,而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1819亿元、环比多减3251亿元,是表外融资拉低社融数据的主要因素。
当然,好的一面是企业债、地方专项债和股票融资三项数据呈现稳定向上的发展态势,对当前社融企稳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大众商务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现状——以H银行为例姚科旭(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4402)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不断地改革,适应国家大政方针,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以商业银行为特色的大大小小的银行至少已经成立了300多家,而这些银行的主要业务就是围绕着信贷业务展开。
本文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银行——H银行,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用SWOT模型进行分析,总结H银行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及挑战。
最后根据H银行的案例,以小见大,对中小商业的信贷业务战略调整提出建议。
关键词:H银行;信贷业务;SWOT模型由于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我国经济在2020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国家放宽企业贷款政策,下调利率,帮助企业顺利渡过危机。
H银行作为一家2003年成立的商业银行,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是在全国设有18家一级分行,大小分支机构300多家,实现了各方面的高速增长。
所以以H银行为例分析中小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并给出建议,是值得业内参考和学习的。
一、H银行信贷风险弊端内部部门设置导致客户资源的不稳定性。
以H银行为首的商业银行获取信贷的客户的方式是比较传统的:通过市场部客户经理根据在自家开户的公户进行拜访,了解客户的贷款需求。
尽管这样的方式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就企业而言,如果开户银行不止一家,各家银行的具体贷款政策又不同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客户资源的稳定。
并且,企业与客户之间产生信赖依托习惯之后,客户经理一旦离职,对银行来说就是一种更大的损失。
贷前的调查工作和贷中的审查无法得到效率的保证。
H银行信贷部是要求以业绩为基础给客户经理算提成,这就会导致客户经理会对信贷审核的公平性和审查性造成偏颇。
审查人员不直接和客户接触,客户信息不对称,只看到客户有“良好”资质,无法完全掌控风险,审查效率会大打折扣。
贷后工作应付了事。
客户经理在完成信贷业务之后,按照模板要求撰写报告,应付了事,无法及时发现客户的贷后风险,这就会让银行承担客户不能及时还款的风险。
2023年信贷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信贷行业是指专门提供资金借贷和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股权融资公司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信贷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我国信贷行业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下面就对其市场分析现状做出以下阐述。
一、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新产品的推出,信贷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我国信贷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5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零售信贷占比较大,可以说信贷行业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之一。
二、竞争激烈,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当前,我国信贷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各大金融机构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了各种手段,如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推出优惠的贷款政策等。
同时,近年来,信贷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各种小额贷款公司、网络贷款平台等新型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给传统银行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
三、风险不容忽视,监管力度持续加强随着信贷行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多,行业风险也日益凸显,其中不良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成为主要的风险类型。
为了避免行业风险的扩散,各级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信贷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强风险管理、规范融资行为等。
四、金融科技加速发展,形成新模式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信贷行业已经呈现出了许多新模式,如P2P网贷、移动支付、虚拟货币等,这些新模式的出现不仅为传统信贷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行业的新机遇。
综上所述,我国信贷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激烈,企业数量增长迅速,监管力度持续加强,金融科技的发展加速了行业转型,这些都是当前我国信贷行业市场分析的主要现状。
【好贷发布】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
2019年3月刊
2019.03
好贷
央行近期发布了2月的相关统计数据,那么其具体的社融规模增量如何?表外融资有什么新的变化?好贷信贷月报3月刊为你带来解读。
目录
一、社融增量社融季节性回落,表外融资锐减 (2)
二、人民币贷款增加,信贷结构改善 (3)
三、剔除季节因素后,票据正常增长 (4)
四、好贷总结 (4)
一、社融增量社融季节性回落,表外融资锐减
据央行公布的《2019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2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3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847亿元。
如下图所示。
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整理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641亿元,同比少增2558亿元;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05亿元,同比多减191亿元;
委托贷款减少508亿元,同比少减242亿元;
信托贷款减少37亿元,同比多减711亿元;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03亿元,同比多减3209亿元;
企业债券净融资805亿元,同比多191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771亿元,同比多1663亿元;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19亿元,同比少260亿元。
好贷研究以为,2月社融数据虽大幅下降,但主要受季节因素影响,2月中有春节长假,而且综合前两月来看,社融规模增量为5.31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数据仍显著回升。
其次,表外融资方面,受严查票据融资的影响,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3209亿元,市场热度减退导致拖累社融,和信托贷款共同作用使表外融资再次转负。
二、人民币贷款增加,信贷结构改善
据央行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11万亿元,同比多增3748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919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19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3.4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3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2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85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165亿元。
2019年2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858亿元,同比多增465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减少7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2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83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8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12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69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221亿元。
由数据可见,2月人民币贷款虽较1月大幅下跌,仍比2018年同期多增3748亿元,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从结构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居民贷款受房地产销售影响大幅下滑。
2月新增企业贷款反映其活力继续增强,贷款结构延续1月趋势继续改善。
三、剔除季节因素后,票据正常增长
今年1月份,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增加了8946亿元。
其中票据融资增加5160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786亿元。
2月份,这一情况逆转,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下降1408亿元。
其中,票据融资增加1695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03亿元。
继1月份票据融资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均大幅增长之后,2月份票据业务量快速下降,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不宜以单月数据看待票据业务情况。
前两月累计,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增长7538亿元。
其中票据融资增加6855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83亿元。
因此,整体数据可见,前2月票据业务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改善。
四、好贷总结
整体来看,虽然2月社融数据表现不佳,难免受到季节性影响,但是合并1-2月社融数据来看,表现并没有预期那么差,但也暂未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需要进一步观测。
虽然1月和2月金融数据的波动较大,但前2月社融累计增速高于
2018年底。
2月M1企稳回升,M2增速再触历史新低,货币剪刀差有所收窄。
好贷集团董事长李明顺指出,进入2019年以来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与去年相比减少了“保持中性”四个字,虽然年初社融增量创出新高,但需要提醒有贷款意愿的企业及企业主,货币政策尚未出现转暖迹象,票据融资再遇审批趋紧,应提早规划贷款申请,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声明:相关数据因来源不同,难免有所出入,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