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倾听花开的声音

倾听花开的声音

倾听花开的声音
倾听花开的声音

倾听花开的声音

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看学生的周记,看着桌上一摞摞的周记本,我有种说不出的兴奋,迅速拿出红笔开始阅读起来,真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这是谁呀?什么态度?满满的一页竟然会用圆珠笔涂得严严实实的,连一下页的纸上都粘了墨痕,态度也太不端正了,得把他找来好好地教训一顿才行。”我心里恨恨地想着,不由得合上了本子,一看,原来是他——小川的。他不过我们班的“问题学生”,一年前因为父亲的突然去世,使得本来就内向的他更加沉默寡言,上课总是埋着头,下课后呆呆地坐着,我也要求班上同学主动邀他一起游戏,可同学们的热情丝毫没能让他忘却痛苦。想到这些,我又重新打开他的周记本,将他涂了的那一页对着阳光,借着圆珠笔写字在下页留下的痕迹,看了又看,依稀看出了一些“烦”。我知道他肯定又有心事了。但从他写下又涂掉的本子上,我知道他还有顾虑。如果此时我去找他,他肯定不会如实说出,说不定会更加不信任我。经过考虑,我决定实行一次家访,看看能不能从他母亲那儿找到一些答案。(为了孩子的问题,我和他母亲交流过很多次,比较熟。)

一进他家门,他母亲就拉我坐下,说:“张老师,你不知道,我正想去找你呢,请你帮帮忙,现在这孩子就听你的话。这几天跟我较着劲儿呢!几天了,都没跟我说过一句话。”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到底什么事儿呢?原来,有好心人觉得他孤儿寡母的过日子挺难的,就帮她介绍了个对象,哪知这孩子特反感,那天晚上他妈妈跟他开玩笑,

问他想要什么让叔叔替他买,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他就重重地摔门而去,接下来,几天不和妈妈说话,见着面像敌人似的。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他的周记写了又涂掉了,我庆幸自己没那么鲁莽,将他找来狠狠地批评一顿。我跟他妈妈说了周记的事儿,我劝她:“凡事都有个过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孩子有情绪,慢慢来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谈了很久,觉得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关心,父母要多找时间跟他沟通,老师多开导,让他觉得虽然爸爸离开了,但他并不孤独。

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我心情特沉重,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遇事过度敏感,自我保护色太重,特像一只小刺猬,遇到问题爱拳成一团,用刺去对付这个世界,结果刺伤了别人也刺痛了自己。父母和孩子虽然天天生活在一起,空间距离很近,但心理距离太遥远,对于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愿敞开心扉,如果长此下去,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必须打开他那扇紧锁的心门。

回到学校,我又打开了小川的周记,我在他的日记下方写下一行批语:有空我们聊聊,好吗?很想听听你的故事。我在耐心地等待着,终于有一天,小川主动找到我,我们实行了一次深谈,这次谈话以后,也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做着,他在周记中这样写道:“今天,他又来了,不过,今天看到他不那么讨厌了,但就是不愿意和他说话”,后来又写道:“今天,他主动跟我说,他在临走时,我叫了声叔叔,他显得特别高兴。”“我知道叔叔人很好,但“爸爸”这两个字我怎么也叫不出口,我知道他们都在等我开口,特别是今天,他和妈妈对我特好,

越是这样我心里越不是滋味。”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将老师的话想了又想,觉得有道理,爸爸和叔叔是同一个人,喊叔叔是他,喊爸爸还是他,只不过称呼不同而已,我试着叫叔叔叫了声爸爸,我们大家都很高兴。”

看到他的周记,我的眼睛湿润了,其实孩子是好孩子,仅仅面对环境家庭的突变一时转不过弯儿来,如果此时学校老师和家长能即时沟通即时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坎儿”孩子是很容易跨过去的,怕的是老师和家长漠不关心,任其发展,说不定孩子的心灵就会被扭曲,造成恶果。只要学校、家庭、社会给孩子多一些关爱,孩子是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的。此时我们再“对症下药”帮孩子渡过那个“敏感期”。

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倾听那花开的声音,我们面前一定是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