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及展望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及展望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及展望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及展望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提出未来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设施农业的发展,必将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对策;发展趋势

1 设施农业的概念和特征

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1]

设施农业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它除具有农业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下列显著特征。[2-4]

1.1 抵御风险的能力强设施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及环节,都进行人为的干预和控制,使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储藏不再受到自然的限制,从而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1.2 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大设施农业是科技含量及集约化程度非常高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自然要求有大量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1.3 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设施农业是先进的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高度集成,是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通信、自动控制、环境、栽培、管理与经营等学科领域的系统工程。

1.4 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性设施农业系统是典型的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首先,设施农业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控制,使农业生产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和反季节的规模生产,产量高品质好,生产周期短,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其次,设施农业可为人们提供新鲜、健康、安全的农副产品,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取得社会效益。第三,设施农业可使农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并改善农业环境,从而取得生态效益。

2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蔬菜、花卉的温室栽培记载,但是直到近20年来才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2002年底,我国设施农业面积为200万hm2,占世界设施栽培总面积的50% 以上,总的设施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等相关领域取得的新的突破,我国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化设施农业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虽然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虽居世界首位,但是以简易类型为主,设施内环境因子可控水平与程度比较低,因此导致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低下,严重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2 ) 我国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效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只有1 /100。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3 ) 发达国家的现代设施农业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而我国还是分散经营,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工艺水平较低。尤其在环境因子控制设备的研究和制造方面,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限制了栽培水平的提高。4 ) 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设施农业机械配套水平低,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播种、微量灌溉、施肥、环境监控等绝大部分工作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5 ]

3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我国的设施农业的发展已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以下是我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3.1 强化政策扶持,完善保障措施

政策扶持是设施农业的根本保证。[ 6]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推动,调动广大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同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加大配套补贴,满足设施农业对关键生产环节机械设备的需求,做到装备数量快速增长和设施结构优化升级同步。

3.2 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成果转化

加大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科研开发力度是促进设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及经济效益优势。[ 7 ]建立成果推广应用长效评价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成果应用转化率,提升设施农业科技发展含量。

3.3 搞好教育培训,提升推广能力

加大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培训是提高设施农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的重要途径。加强设施农业交流合作,把设施农业操作人员培训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分层次、有类别、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切实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建设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示范基地,建立设施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新装备新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3.4 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的现代设施农业确有独到之处,其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我国应适当引进,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域条件差别大,经济、技术、市场条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必须重视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8 ]

3.5 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只有形成相当规模才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形成生产一加工一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设施农业产业链。[6]

4 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农业环境工程技术的突破,集成了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设施农业,其内涵越来越丰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具体地说,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呈现以下显著的趋势。

4.1 无土栽培技术在现代设施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无土栽培技术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生产实践证明,无土栽培不仅可获得高产,而且可向人们提供健康、营养、安全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绿色食品。营养液的循环利用节省投资,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土壤污染,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防止连作障碍。

4.2 设施农业生产向植物工厂发展

植物工厂是目前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现代设施农业,它能够完全摆脱大田生产条件下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应用现代先进设备,完全通过人工控制工厂内的环境条件,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最佳生长条件,全年均衡供应农产品。

4.3 设施农业向精细农业体系发展

精细农业也叫精准农业是20 世纪80 年代初国际农业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学科新兴综合的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该体系利用“3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系统,实现水、肥、气、药等农业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应用,最大限度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实现农业的生态功能。

4.4 设施环境监控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

设施农业的核心是对设施内环境能够有效地调控,营造适于生物生长发育及农产品储藏保鲜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此,许多学者对控制器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9-12]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空间技术等不断应用于设施农业领域,这些技术的有机整合,使得设施环境监控系统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4.5设施生产向节能方向转移

由于能源危机,导致设施农业能源成本不断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降,削弱了与露地生产的竞争力。因此,世界各国发展设施农业的重心开始向节能方向转移,主要途径是[13 ]: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及工业余热利用技术;改善温室结构与覆盖材料、小气候控制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针对大型温室夏季室温过高的问题,对其结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研究,已开发通风换气效率高的温室,并获得推广应用。

5 结语

尽管世界设施农业取得巨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不断改进设施农业环境监控系统的性能和精度,降低其建设、维护与运行成本,提高设施农业的效益;积极寻求设施农业生产新能源,减少各种农业设施、设备的能量消耗,实现节能降耗;深入探索并推广无土栽培技术、温室生物防治技术、营养液及设施农业用水的净化处理与重复利用技术,从而持续增强设施农业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

与设施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设施农业处于后发展阶段。因此,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和模式,包括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做法、高效的农业研究方法和科技管理方法等,从而推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实践,促进中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 1 ] 王双喜.设施农业工程技术概论[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 2 ] 张乃明.设施农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工业出版社,2006:1-17.

[ 3 ] 平英华,胡进鑫,何生保.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体系建设构想[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7(3):42-44.

[ 4 ] 李文荣.论设施农业的创新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7(8):183-186.

[ 5 ] 胡建,现代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农机化研究,2012,7:245-248.

[ 6] 徐希春,初江,高晓惠.设施农业的发展分析[ J].农机化研究,2008 ( 8 ):237 —240.

[ 7] 孙忠富,曹洪太,杜克明.温室环境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优化解决方案,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 ( 3 ):270 — 273.

[ 8 ] 高翔,齐新丹,李骅.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1): 3453- 3454.

[ 9] TAMAKI K. Agriculture and robot-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J]. J Agric Sci,2006,50(4):83-94.

[ 10] HEMMINGIS,BOTGPA. Simple greenhouse climate model as a design tool for greenhouses in tropical lowland[J].Biosys Eng,2007,98(1):79-89.

[ 11 ] LUKASSELJS,DE KRAMER-CUPPEN J E,V ANDER VOORT A J. A physical model to predict climate dynamics in ventilated bulk-stor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e[J]. Intern J Refrig, 2007,30(1):195-204.

[ 12 ] 王建军,武秋俊.机器人在农业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7(7):174-176.

[ 13] FAISALMSA,DESA A,ABDULRMS,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for tropical greenhouse cooling[J]. Am J Appl Sci,2007,4(6):386-389.

Present State of China's 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 Present stat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were briefly analyzed, and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hina s agriculture were discussed, its development trend and def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were also pointed out. And it w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also·

Key words:Agricultural facilities; Present state;Countermeasure;Development trend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2.8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发展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五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及时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等新情况,做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克服了新阶段农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近年来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3.4%下降到46.2%,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广大中国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走中国特

现代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2

现代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胡建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摘要: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修建的设施,通过可调控的技术手段,对室内环境因子进行全方位调控,形成摆脱自然条件约束的全新技术体系,可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为此,从设施农业的内涵以及特征出发,分析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现代设施农业正朝着智能化、工厂化和节能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2)07-0245-04 0引言 传统农业也称为固定农业,是从铁器工具的使用到工业化以前的农业,经历了2000年多时间,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农业[1]。其主要特点是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对外部自然环境的依耐性较强、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和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的分工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市场化、商品化的农业。其内涵更加广泛,包含安全农业、无公害农业、机械化农业、企业化农业、技术化农业、知识化农业、商业化农业和资本化农业等方面[2]。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光辉的前景。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必要保证。 1设施农业内涵及特征 1.1设施农业内涵 设施农业是在不适宜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维护结构设施,把一定的空间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系统,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人为地创造生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养分等环境条件,实现高 收稿日期:2011-09-07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9ZA063) 作者简介:胡建(1979-),男,重庆人,讲师,硕士,(E-mail)hjsicau @126.com。产、高效和优质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设施农业从广义上讲可分为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种类型[3]:设施栽培主要是指蔬菜、花卉及瓜果类等作物的设施栽培,设施包含各类塑料棚、温室、人工气候室以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养殖主要是指家畜、家禽、水产品和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设施包含各类保温、遮荫棚舍和现代集约化的饲养畜禽舍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设施农业从狭义上讲主要包括塑料大棚、温室和植物工厂3种不同技术层次的设施类型,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其中,节能日光温室为我国独创,其节能栽培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在北纬32? 41?甚至43?地区的严寒冬季,能够在不用人工加温或者仅有少量加温条件下进行黄瓜等喜温性蔬果的生产。节能日光温室目前已发展到40万hm2,栽培种类也由蔬菜扩展到花卉、观赏木本植物及草莓、葡萄、桃等园艺植物。 1.2设施农业特征 设施农业是一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具有下列显著特征: 1)科技含量高,抗灾能力强。设施农业是先进的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机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高度集成,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通信、自动控制、环境、栽培、管理与经营等学科领域的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与此同时,设施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人为的干预和控制,使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储藏不再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增强了抵御灾害的能力。 2)反季节生产成为可能。设施农业能够根据不同生物种类或者同一生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需求进行人为的控制,使其完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论文题目: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多 样化的农业模式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多样化的农业模式 摘要:现代化农业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高效,但它遗留下的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让人们不断反思现代化农业的弊端。“绿色”“健康”“有机”等词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开来并被人们熟知。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是要健康的、安全的、环保的农业。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单一的农业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未来农业的发展,于是多样化的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多样化农业模式未来农业 在未来,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来讲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以保证社会持续发展与稳定。未来的农业模式一定是多样化的,就像生态系统一样。农业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提供足够的食物以及在各种农业模式中取长补短,加快发展。 1当代农业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力也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从而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在传统农业对现代化发展中不能满足其强大的后勤保障时,人们便开始使用以大量的化肥、农药、薄膜、灌溉、机械、设施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保证粮食的供应。石油农业便应运而生。高投入、高效益、高产出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高污染的弊端也开始凸显出来。现代化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健康、安全和环保这方面的要求。于

是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农业模式的理念被大家所接受并大量应用于实践生产中。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先锋,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运用到生活生产里。 2多样化的未来农业模式 2.1精准农业 未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精准农业就是这样高科技的产物。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1] 精准农业无疑在技术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其他农业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但是显然它的优点也变成了缺点。技术的高要求以及前期的高投入就令许多人望而却步。所以,精准农业一般在平原地区或者大规模机械化地区比较实用,它将覆盖中国所有的粮食主要产区。在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精准农业是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现代农业发展与展望

***乡现代化农业发展与展望 *** 摘要: 3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农业经济无论从政府层面、村级层面还是农民本身都已发生根本转变,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我乡农村改革还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组织性不强,标准化不高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行供给侧改革和科技兴农等战略,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科技兴农产业融合可持续 农业进过3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取得一定成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谈谈农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一、农村改革 30 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门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二是全面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三是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办法,按每亩 109.5 元的标准发放到户,到位率达100%。 2、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村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了土地延包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合理流转,以经营大户为龙头带动流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

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是改革涉农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县直涉农部门及各基层农技站所及其技术人员与农户签订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调动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变农技人员的“被动应付式服务”为“主动热情服务”。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们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 2003 年开始启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强化了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三是对乡镇实行“职能分设、机构独立、定编定岗不定人”的人事管理制度。四是逐步对从事经营性的基层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按市场经济规则独立运行。 2、农村工作“村为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将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强化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是我门工作改革的一项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改革总的原则是对村级工作实行“县指导、乡领导、村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村为主”进一步加强农业,稳定农村,推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密切党群干部关系。 二、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门在农村改革上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深化农村改革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智力因素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智力因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据调查,我乡的农村劳动力总数有 8000 多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 6.5%,低于全国 9.1%的平均水平。在 2007 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 8.3%,低于全国 18.6%的平均水平。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影响了先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且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一、智慧农业简介概述 智慧农业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从培育社会共识、突破关键技术和做好规划引领等方面入手,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排在世界前列,但代价不菲。一是化肥农药滥用、地下水资源超采以及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二是粗放经营,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出现农业增产、进口增加与库存增量的“三量齐增”现象,越来越多低端农产品滞销。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大力发展以运用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智慧农业。

二、托普云农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 托普云农升级生产领域,由人工走向智能。在种植、养殖生产作业环节,摆脱人力依赖,构建集环境生理监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准调节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改进农业生产工艺,进行农产品差异化生产;在食品安全环节,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过程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并能通过食品识别号在网络上对农产品进行查询认证,追溯全程信息;在生产管理环节,特别是一些农垦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农场等单位,智能设施与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农业测土配方、茬口作业计划以及农场生产资料管理等生产计划系统,提高效能。 托普云农升级经营领域,突出个性化与差异性营销方式。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打破农业市场的时空地理限制,农资采购和农产品流通等数据将会得到实时监测和传递,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一些地区特色品牌农产品开始在主流电商平台开辟专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自营基地、自建网站、自主配送的方式打造一体化农产品经营体系,促进农产品市场化营销和品牌化运营,预示农业经营将向订单化、流程化、网络化转变,个性化与差异性的定制农业营销方式将广泛兴起。所谓定制农业,就是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特定需求而专门生产农产品,满足有特别偏好的消费者需求。此外,近年来各地兴起农业休闲旅游、农家乐热潮,旨在通过网站、线上宣传等渠道推广、销售休闲旅游产品,并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和农村经济新业态。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设施农业作为新型产业在我国得到前所为有的发展,它是现代生物及时和工程技术的集合,是多领域,多学科的庞大系统程。结合我国设施农业的实际情况,简要的分析了我国的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设施农业今后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为我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趋势;对策。 设施农业是运用现代话工业技术成果和方法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可以认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环境条件,使光、热、水、土、气、肥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植物或动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从而更加有效地保证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 质生产规模 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我国审视农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设施农业正成为我国农业的创新产业,它的发展给我国传统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给现代农业带来了强大动力和发展前景。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相当规模和多种类型。设施农业装备与结构经历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 放到集约的发展历程。 1.1我国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渐提高。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保护地栽培技术是简易的设施农业.技术含量低,经营规模小,经营粗放。60年代末。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才初步形成了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111。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由日本引入中国,并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得到发展,形成了以塑料大棚为主,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将我国传统的设施栽培提高到崭新阶段阁。尤其是高效节能型目光温室,它适应了当时我国农村的经济技术水平.在黄河中下游的黄淮平原、辽东半岛、京津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在上述地区冬季寒冷条件下不用加温,可以生产出喜温的蔬菜和果菜,在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园艺产品的花色品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90年代.我国大规模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也以生产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园艺作物为主。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达到210万公顷。其中节能型日光温室达20万公顷阁。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达25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5%。年产值达到2 000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1引言 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重要历史阶段。随着科技的 不断发展和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 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实现的,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显著,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环境问题[1~4]。化肥、农药的使用对提高农业 生产率以及产量,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危机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化肥和农药的广泛应用 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生态环境问题,这种 依赖于消耗大量森林、湿地、动植物资源为代价的高产出农业模式以逐步受到人们质疑,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上取得的 成就,生态农业结构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不完备、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5]。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最早兴起于欧洲,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得到 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步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 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初步探索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 各国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6~8]。最早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的国家 是英国,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有针对性的生产某种产品。此理论是由英国农学家 A.霍华德提出的。但这时的生态农业发展过于保守,大多的形式为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 环生产模式,而且尚未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发展较为缓慢[9]。在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工业化发展的持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加剧,农 业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威胁,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欧美快速兴起了保护农业生 产的生态农业新浪潮,在此形势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立。197 5年在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许多发达国家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有机农业在欧美得到了 广泛的接受和发展[9]。日本生态农业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侧重点在于减 少农田的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等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9]。东南亚地区菲律宾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9]。菲律宾的 玛雅农场是国际生态农业的典范,大规模结合农工生产企业,最大限度降低从外部购买生 产资料却能保持高额效益,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废料和污染[10]。进入20世纪90年 代以后,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全球所接受。可持续农业的地位得 到了确立,该阶段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无论是在发展规模、推进速度还是在发展 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和人均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使得其生态农业发展着重追求生态效益,不再将农业的产量作为终极目标,发达国家生态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展望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展望 标签:自然农业生态环保康泊庄园杂谈 作者所在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贵州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文章认为,应当充分估计在城市化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面临的危机,并采取系统的、综合的措施予以有力的保护和支持。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具有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有了农业这个行业才有了农民这个职业,而农业的生产空间和农民的生活空间也就形成了农村。因而可以说,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发端,也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 一、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过去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口虽然增加了2.4倍多(从1949年的5.4亿增加到2006年的13亿),但农业的生产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使得食物的可获得性得到很大的改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亿多t,增加到1998年的4.9亿t以上,增产粮食近4亿t,年均增产800多万t;1952年,粮食人均产量仅有288kg,1978年为319kg,1998年达到400kg以上。同时,人均食物能量摄入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7117kJ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10 885kJ,营养不良人口总数从1990--1992年的1.93亿下降到1997~1999年的1.16亿,农村贫困人口也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0年的2148万,创造了用占世界1/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人口的奇迹。事实上,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已经变成农产品净出口国,到90年代中期,中国已成为粮食的净出口国。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是中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1949年中国粮食亩产水平(1亩=l/15hm,下同)只有68.6kg,到1998年全国粮食亩产达到300kg。这期间粮食作物亩产增加231kg,增长3.4倍,而这期间粮食播种面积只增长了3.5%。据研究分析,2O世纪80年代,中国粮食亩产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效用;在80年代中期之后,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39%。此外.国家的价格政策和市场改革对农业生产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至今,农业向工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积累。自1953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据专家测算,在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取得51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789亿元,扣除财政支农支出1 577亿元,政府通过征收制度提取农业剩余净额4500亿元,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获得的资金净额在155亿元左右。1979--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取得了大约150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总额1755亿元,各项支农支出3769亿元,政府通过农村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986亿元,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流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资金高达8ll亿元。 中国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逐步转移。1952年,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达87.5%,直至1981年这一比重才降至80%以下(79.84%);2000年农村人口比重降至63.8%,2006年进一步降到了56.1%。虽然仍比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略高,但差距大大减少了。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3.6元,1994年首次突破千元大关(1 221元)。1996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年增长率达到了9%。到2005年,

2018年互联网+智慧农业的六大趋势发展

2018年互联网+智慧农业的六大趋势发展 智慧农业是需要与物联网相结合,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在全国各地,从大田作物到设施蔬菜,从种植业到养殖业,智慧农业以智能、精准、科学的生产方式的变革,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社实现飞跃发展。下面随着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云里物里一起来看下这六大趋势。 1、设备低成本,简易操作 目前想要购买一套全面的智慧农业设备的成本一般至少几十万或者上百万,这是普通农民难以承受的,因此,低成本的智慧农业设备将成为智慧农业的趋势之一。 智慧农业的根本是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所以要想做到让农民更快的与智慧农业接轨就必须要要把系统做的易操作、易学。 2、专家参与生产,农民与专家协作加强 专家可以通过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直接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这是智慧农业为传统农业带来的一大改变。不管专家们是否在办公室,农户都可以向他们请教。 智慧农业将会让分工更加明确。农民把该办的事情做好,其他事情由专家来处理,当然,这些需要农民与专家之间的互相配合。 3、可视化占主流 现在的消费者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农田生产表示不放心,智慧农业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出农作物产品生产的过程,所以,智慧农业可视化将成为一种趋势。 4、垂直智慧农业成为发展方向 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壮大,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智慧农业的垂直行业也会发展开来。智慧农业将会更加精准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5、智慧农业相整合,发力营销 不可否认的讲智慧农业从深度、宽度都会与其他行业存在交叉点,比如都市智慧农业、旅游农业,所以智慧农业的发展将会走向整合。智慧农业将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互联网上,这对于帮助智慧农业解放生产力有着很大的帮助,让产品卖的更快、农民更快的致富。 6、智慧农业先进技术不断更替

智慧农业云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云应用的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云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云应用的解决方案 一、农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1.农业1.0时代(原始农业):以人力为主,辅以简单的生产工具实现劳作。 2.农业2.0时代(机械农业):以大型农机具替代人力生产,提供效率。 3.农业3.0时代(现代农业):以自动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养殖)增产增效。 4.农业4.0时代(智慧农业):以物联网为依托,结合移动互联网实现大数据和云应用,通过精准把控风险、监管过程、追查结果来实现智慧农业的平台化战略。 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 二、智慧农业云平台基本架构: 托普云农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基础设备、核心技术、平台服务、服务范围和终端用户实现整体平台的假设。 1.基础设备包括物联网传感器、控制器、数据存储和通信单元实现对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的假设。 2.核心技术包含标准化接口平台、数据安全加密传输存储、数据建模应用和服务器端、web端、PC端、手机端的客户端应用。 3.平台服务包括管理服务(种植管理、行政管理、加工管理、专家坐堂、决策分析)和监控服务(远程监控、自动化监控)。 4.服务范围包括种植业、林业、水利、畜牧业、渔业等。 5.终端用户包括行政管理端、生产种植端、产业链和消费端。

三、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 1.行政管理端可供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使用,保护大数据采集监控平台,智能化控制平台。 2.生产种植端包括农业合作社、农户使用的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平台和农户智能管理服务平台。 3.产业链在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时使用的专家库云平台,政务管理服务平台。 4.消费端供渠道和消费者使用的农业溯源服务平台和移动可信查询终端。 四、托普云农智慧农业云平台的智能化控制: 1.实现对特定设备的接管。 2.通过阈值配置及预案管理实现全自动化。 3.声光电一体化异常触发警报。 五、智慧农业云平台的生产管理服务平台: 1.合作社间独立账户,信息安全保密,可实现产供销业务流程,降低手工记账风险。 2.农机调度系统可实现农机实时位置监控和历史轨迹查询,农机手与指挥中心实时通讯,机手、地块、农机、作业动态绑定,根据实际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六、农户智能管理系统: 1.农务信息自查。 2.常见病情回复。 3.疑难杂症会诊。 七、农产品溯源服务平台: 1.溯源(静态溯源、实施溯源)。 2.检验报告。 3.各类证书。 4.优质资源:水质、土壤监测数据。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

农业发展与展望 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取消了粮食准运证,粮食市场化经营平稳有序。二是全面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三是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办法,按每亩109.5元的标准发放到户,到位率达100%。 2、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我村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二轮土地延包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合理流转,以经营大户为龙头带动流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是改革涉农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县直涉农部门及各基层农技站所及其技术人员与农户或农业企业签订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

调动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变农技人员的“被动应付式服务”为“主动热情服务”。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们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3年开始启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强化了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实行乡镇“七站八所”“四权”(人权、财权、物权、事权)由县级下放到乡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是对乡镇“七站八所”实行“职能分设、机构独立、定编定岗不定人”的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七站八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四是逐步对从事经营性的基层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按市场经济规则独立运行。 2、农村工作“村为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将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强化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是我村工作改革的一项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改革总的原则是对村级工作实行“县指导、乡领导、村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村为主”,进一步加强农业,稳定农村,推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密切党群干部关系。一是改革农村工作管理方法,变农村工作“乡干部包打包唱”为“村干部唱主角”。二是改革村干部报酬兑现方式。提高“村为主”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建立和完善“村为主”村干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采取“基础工资+考核工资”的报酬兑现方式,加大考核力度,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村干部“被动管事”为“主动干事”,实现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综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

物联网发展趋势和农业应用展望

在科学发展史上,个人计算机(PC)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之一,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影响,几乎很少有其他能与之媲美。前者产生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而后者的普及应用则仅仅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近20年的时间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各个角落,进 入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IPv6”、“Cloud Computing”、“M2M”、“网格技术”、“WSN”、“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推出力,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研究,“物联网”已经成为未来高科技领域国际竞争的热点。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转变,网络信息化技术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同样成为当今各个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以欧美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利 用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农业网络信息化的步伐,利用“5S”技(GPS、RS、GIS、ES、DSS)、环境监测系统、气象与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等,对农作物生产进生产规模小、时空变异大、量化与规模化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行业性弱点。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使“电脑上也能把地种”的愿望变为可能,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管理调控理 念梦想成真。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建立中国传感信息中心的战略设想,物联网再度成为热点,也为发展“农业物联网”或“物联网农业”提供了契机和动力,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似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本文试图对网络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做简要回顾,并针对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和展望。 1基于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众所周知,互联网(Internet)可以说是上个世纪美苏二个超级大国冷战的产物。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研制抗核打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出“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计划。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此后随着该协议的不

浅谈我国温室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温室现状和发展趋势【寿光泽农温室】 来自互联网百度搜索 摘要: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主要以玻璃温室、塑料棚温室、塑料日光温室、活动屋面温室形式为主。我国温室未来的发展呈现出现现代化、精准化、多元化、都市型的特点。 温室的分类 1.玻璃温室 玻璃温室是以透明玻璃为覆盖材料的温室,透光率一般为60%-70%。这类温室的骨架为镀锌钢管,门窗框架、屋脊为铝合金轻型钢材。玻璃温室在设施栽培中,是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结构类型,但从引进温室使用情况来看,由于在我国气候适应性较差,成本较高,安装维护不方便,大部分经营亏损,经济效益差。在我国通常只有在晚秋和冬春季节用来栽培花卉、蔬菜育苗及农业科研上的作物种植和观赏示范,因此,玻璃温室在我国发展得很慢.玻璃温室包括单坡面玻璃温室、双坡面玻璃温室. 2塑料棚温室 塑料大棚又称塑料棚温室,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园艺设施类型.塑料大棚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以竹、木、水泥与钢筋混合柱(近年来又发展了镀锌钢管支架和金属线材焊接支架)为骨架材料的不加温单跨拱屋面温室.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冬季保温、夏季遮阳,用于冬季茄果类、瓜类等喜温性蔬菜育苗和蔬菜的秋延后、春早熟栽培.由于塑料大棚光照强度较弱,空气相对湿度过高,目前为一种季节性栽培设施而被利用. 3.塑料日光温室 塑料日光温室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温室,近年来发展迅速.与玻璃温室相比,其重量

轻、骨架材料用量少、造价低、结构件遮光率小、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益好、环境调控能力基本上可达到玻璃温室的同等水平,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为用户接受能力远远高出玻璃温室,几乎成了现代温室发展的主流.但是由于塑料薄膜透光性低于玻璃,这种温室存在春冬季采光不足,室内空气污染,夏季后墙挡风温度过高的缺点,与现代化温室相比,环境调控 能力和土地生产力水乎都比较低。 4.活动屋面温室 活动屋面温室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设施,在气候温和、无雪的地区使用较多.这种温室屋面采用高强度塑料薄膜或遮阳网,配自动左制拉幕系统,能根据室外条件的变化适时启动拉幕系统,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活动屋而三吕罗包括单层活动屋面开棚、单层活动屋面温室和两者兼顾的双层活动屋面温室. 我国温室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世界塑料大棚和温室面积约36.576万公顷,而我国面积最大,我国塑料大棚和温室的建设面积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40多公顷发展到现在近15.67万公顷,占世界42.8%.设施农业同普通农业相比,产业化程度高,效益好,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我国现有大型温室面积约200公顷,其中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约有50多公顷,从荷兰、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国引进的约140公顷(包括1995年引进的温室).在已确切统计的73公顷引进温室中,大多数为大型连栋温室,是近十几年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温室形式.其中大型的连栋塑料温室约占2/3以上,其余为玻璃温室.建设在南方的大型温室以生产花卉为主,北方的则以栽培蔬菜为主,少部分温室用于栽培苗木. 我国温室发展的特点 塑料大棚、中棚及日光温室为我国主要设施结构类型。其中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热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日光温室为我国所特有。1997年我国日光温室面积以超过近16.7万公顷。由农业部联合有关部门实验推广的新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每年每亩可节约燃煤约20吨。采用单层薄膜或双层充气薄膜、pc板、玻璃为覆盖材料大型现代化连栋温室,具有土地利用率高、环境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和便于机械化操作等特点。 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业技术人才的投入,提高了设施园艺的科技含量.现已培育出一批适于保护设施栽培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的设施专用品种.工厂化育苗、嫁接育苗、喷灌、滴灌、无土栽培技术、小型机械、生物技术和微电脑自控及管理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栽培作的声量和质量得以提高. 目前我国温室的骨架多采用热镀锌管(板),覆盖材料多为玻璃、双层充气膜、pc板等;还自行研制设计了各种环境调控系统和微机监控系统等:对于无土栽培、优良品种选育的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成果的应用还很有限;在温室内机械耕种方面,只有少量的育

2018年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8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前言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农民的基本印象。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弱国。智慧农业作为现代 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有望改变现有农业生产方式,驱动农业变革。 亿欧智库通过研究行业现状,着重探讨新技术如何驱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同时探讨如何解决 水资源短缺、化肥农药使用过量以及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等问题,改善农业“看天吃饭”的现状。 智慧农业涉及农业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三个环节。目前,智慧农业多应用于生产环节,即利用新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的精 细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亿欧智库从中国实际现状出发,详细列举说明了智慧农业四大典型应用,根据目前行业内存在 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智慧农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2

目录CONTENTS Part1.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综述 1.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05) 1.2 新技术助力中国农业发展 (09) 1.3 智慧农业概念的解读及应用 (14) Part2. 智慧农业四大典型应用场景 2.1 智慧农业四大应用场景 (21) 2.2 数据平台服务 (25) 2.3 无人机植保 (32) 2.4 农机自动驾驶 (37) 2.5 精细化养殖 (41) Part3. 智慧农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3.1 智慧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49) 3.2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52)

Part1.智慧农业发展背景综述 4

EO Intelligence 1.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5 Part1.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综述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发展研究所2002年论文题录 论文题目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挑战的应对杜晓山俄罗斯、中俄经济学家研讨会2002.6.20 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小额信贷杜晓山“中国农村经济”2002.8 天保工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李周《林业经济》2002.6 中国森林的变迁及其影响李周《林业经济》2002.1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李周《科技导报》2002.4 总论:迎接国际化的挑战李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改革以来的中国农村发展李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资源与环境差异李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改革党国英载《中国国情报告》解放军文艺 出版社 2002.11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回顾与展望党国英《2002年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缺口朱钢中国农村观察2002.2 乡镇财政:制度框架与政策改革朱钢中国农村经济2002.4

谭秋成中国农村观察2002.2 农村问题减负比增收重要谭秋成 中国大米政策分析李成贵中国农村经济2002.9 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理论评述李成贵中国农村观察2002.6 中国粮食安全与国际贸易李成贵国际经济评论2002.3 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评价李成贵改革2002.3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研究李成贵调研世界2002.11 农民增收重在体制创新李成贵河北学刊2002.1 关于粮改的认识与建议李成贵中国经济快迅2002.5 农民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李成贵南京社会科学2002.11 关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李成贵可持续发展研究2002.4 2001:中国农村改革评述李成贵载于本所《绿皮书》2002.4 关于大跃进的理解李成贵载于本所《发展报告》2002.4 China food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made 李成贵China and word economy 2002.4 Amorican farmbill threnten Chinese forms 李成贵China daily 2002.6.4 Flexibce grain pllicy needed 李成贵China daily 2002.6.14 入世后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调整李国祥《2002年绿皮书》2002.4

迁西县新店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迁西县新店村农业发展与 展望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学号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迁西县新店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姓名马建坤 专业乡镇企业管理 入学时间 2016秋 教学点唐山广播电视大学迁西分校 2018年6月1日 迁西县新店村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现代农村发展的视角 马建坤 摘要: 现代农业是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业,为消费者提供娱乐、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新型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对于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进一步拉动消费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农业旅游产业 一、迁西县新店村现状及特征 新店村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东南部,在县城东南公里处,隶属于罗家屯镇。是一个紧邻滦河和“新首钢”,有河、有山的富庶宝地。悠久的历史文化

积淀、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新店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内有小学一所、中学一所。在新店村有一庙,该庙已有300年的历史,庙内供奉的是青蛇白蛇,村内乃至周围县市的人对该庙都很信奉,并流传有很多的民间故事。该庙的特别之处在于,在北方几乎没有供奉白蛇的庙宇。村里是祥瑞花卉公司的所在地,五虎山景区的滦河漂流在村南,生态环境非常好,动植物资源丰富,仍保持着大面积的人工次生林,滦河是华北第二大河流,迁西县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地区丰宁县,于潘家口穿越长城进入境内。滦河在新店村南穿流而过,河道两岸景色秀丽,有很多野生动物,是科考人员的优良去处;另外滦河漂流有“华北第一漂”之美称。 二、农业发展现状 新店农业产业化进入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农业正朝着科学化、多元化、均衡化方向发展,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结构由过去的粮食“一头沉”转向经济作物、生态农业、养殖业协调发展。目前,“祥瑞花卉”已是新店的招牌花卉,村内的农业组织化程度日渐提高迁西县积极宣传土地流转政策,通过正确的指导、引领和服务,村里的蔬菜生产,农家乐逐步走上正轨。但是新店村的农户观念亟需改变,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小农意识、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户中根深蒂固,农户市场意识、规模意识不强,在种、养、加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和市场理念,优质高效农业意识淡薄,导致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同时由于近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户只耕种自然条件好的口粮田,自给自足,致使农田抛荒现象十分严重,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迁西县新店村现代农业发展建议 结合目前新店村发展状况,可以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多培养一下农家乐,农民还可以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新店村乡村旅游开发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