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电影片名的翻译【关键词】电影片名;功能对等;翻译方法on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chen li-li(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234000, china)【abstract】movies, as a kind of important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pularity of the movie. this paper, based on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puts forward to translation methods of movie titles. it is concluded that some methods like literal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should be flexibly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arget audience’s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key words】movie title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methods0 introduction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is considered as a crucial and creative job, for a good or bad translation willdefinitely affect the popularity of the foreign movies, and the movie title is the first step that makes the audience be aware of movies. many scholars, such as, nin zhishou[1], lin qun[2], he ying[3] have focused on this topic and put forward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however, the studies have more or less shortcomings and those methods seemed so general that they could not include all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nd other approaches on the movie titles translation were ignor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is field, this paper, firstly indicates some problems of the movie titles translation, then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and at last, based on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provides three main approaches, including literal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1problems of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currently,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is that a movie possesses several translated titles, which causes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in a state of disorder. since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environmen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mode of thinking, there are different versions in translating movie titles betweenthe mainland, hong kong and taiwan. for examples, sound of music is literally translated into《音乐之声》in the mainland, 《仙乐飘飘处处闻》in hong kong, and《真善美》in taiwan; also, american beauty is respectively translated into《美国丽人》、《美国有罪》、《美国心玫瑰情》in the mainland, hong kong and taiwan respectively.。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在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和文化媒介,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连结在一起。
对于那些具有文化差异的电影,为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传播影片的主题和情感,片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和挑战,并举例进行分析。
功能翻译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克里斯滕森(Hans J. Vermeer)和纽卡斯尔翻译研究中心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作为交际行为的特殊性和目的性。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目的是达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也应该追求这样的目标,使得观众能够通过片名准确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在翻译英语电影片名时,需要考虑片名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以及市场传播的效果等因素。
有时候,直译片名可能会使得目标文化受众无法理解或失去兴趣。
因此,译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是意译。
通过意译可以使得片名更加符合目标文化的审美和语言习惯,同时又能传达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电影《Gone with the Wind》的字面意思是“与风共赴”,但中国的译名是《乱世佳人》。
虽然直译片名也可以传达电影的主题,但中国观众更习惯于使用《乱世佳人》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译名,更加准确地表达了电影的内涵。
此外,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并触发他们的好奇心,片名也经常采用词语游戏和谐音的翻译策略。
例如,电影《TheShawshank Redemption》的译名《肖申克的救赎》采用了谐音的方式,使得片名更加易于记忆,并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通过这种策略,“肖申克的救赎”这一译名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除了意译和词语游戏之外,适当运用直译策略也是翻译片名的一种方式。
有些英语电影片名,由于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直译时并不需要太多的改动。
- 236-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功能对等论视角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三亚学院外语学院/章成成【摘要】电影字幕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情节,有助于获得最佳的观影感受。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电影字幕影响广泛,肩负重任,但该领域内的研究却远远未跟上其发展的速度。
本文以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两个中文字幕翻译版本为例,论证了在字幕翻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和策略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为了实现功能对等应该运用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字幕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策略引言电影字幕是指以文字形式显示电影作品中的对话等非影像内容,也泛指影视作品后期加工的文字,一般出现在屏幕下方。
好的电影字幕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情节,有助于获得最佳的观影感受。
字幕翻译还可以起到传递文化价值,帮助树立国家形象和民族典型的作用。
随着电影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字幕翻译研究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电影字幕肩负重任,甚至对一部外国电影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该领域内的研究却远远未跟上其发展的速度,影视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翻译学科存在只有短短50年左右,数量和质量上都急需进一步发展(钱邵昌, 2000; Cintas, 2004)。
纵览已有的关于字幕翻译的研究,不难发现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已有的研究大部分针对的都是西方国家语际之间的翻译,如英语与意大利语之间的翻译,或法语与英语之间,又或丹麦语与英语之间。
中英语之间的字幕翻译研究少之又少,还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
本文以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两个中文字幕翻译版本为例,论证了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和策略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为了实现功能对等应该运用的翻译策略。
一、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1964年最初提出的时候称为动态对等或灵活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浅析中英电影片名翻译作者:史庆右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9期摘要:在全球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电影的门楣——电影片名的精确翻译不仅体现出电影的文化风味,同时也将增加商业吸引力。
如今各类字幕翻译研究日益增多,而电影片名翻译这一领域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笔者将借助奈达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对中英电影片名翻译原则和方法的讨论,对这一领域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方法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电影作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已成为一种文化引入另一种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作为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之一,电影在我们时代的所有视觉艺术中,是最直接,敏感和吸引人的艺术形式。
自问世来,电影深受各年龄层观众喜爱,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娱乐活动。
所以电影在文化传播和媒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电影片名不仅可以向观众呈现电影的主要内容和信息,还可以唤起观众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为电影带来广告效果。
因此,标题翻译的好坏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一部电影的票房。
本文将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以及汉语电影片名英译两个主要层面进行相关探究。
二、理论选择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为使目的语和源语转换存在标准,根据翻译本质并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该理论中,他强调翻译应用最自然、恰当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他指明翻译不仅只是词汇意义对等还包括文体、语义和风格的对等,在翻译时既要传达表层词汇信息也应传达深层文化信息。
他认为动态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以及文体对等。
其中他认为这四个方面中最重要的是意义,其次是形式。
因此,根据奈达的理论,本文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通过实例来描述中英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以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浅谈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电影《金陵十三钗》字幕英译为例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形式,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使我们能够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作品。
然而,对于非母语观众来说,理解电影对话的难度在所难免。
电影字幕翻译则成为跨越语言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纽马克(Eugene Nida)于1964年提出的。
它的核心理念是,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要传达原始文本的意义和目的。
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将源语言信息合理转换为目标语言,以实现文本的相对等效、即同样的功能。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也被广泛应用。
二、电影《金陵十三钗》字幕英译的功能对等《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改编自苏童同名小说的中国电影,讲述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故事。
在翻译过程中,字幕翻译需要兼顾保留原作的情感和故事线索,同时又要适应目标语言观众的文化背景。
以下是该电影字幕英译的实例,以功能对等为出发点进行分析。
1. 保留情感表达在《金陵十三钗》中,主人公们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挣扎,他们的情感经历也体现在对白中。
例如,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他已经爱上小玉了”(He's fallen in love with Xiaoyu)表达了一个角色对另一个角色的感情变化。
为了保留这种情感的表达,字幕翻译可以将其翻译为“他爱上了小玉”(He hasfallen in love with Xiaoyu),以准确地传达原文意思,并使观众能够体验到情感的转变。
2. 文化转换电影中的细节和背景不可避免地与源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
在《金陵十三钗》中,有一幕是主人公们在一家传统的茶馆中享受茶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让目标语言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茶文化,字幕翻译可以将其翻译为“they are enjoying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ea culture”(他们正在享受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以使受众对于电影情节和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2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3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4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6 圣经典故的翻译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8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9 A Research on V 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10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1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12 从狼人电影解析狼文学1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nne of Green Gab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al Aesthetics14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15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16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17 影响英语词汇发展的言外因素18 从谈判风格看中美文化差异19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20 An Analysis of Vampire Image in Fevre Dream by George Martin21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22 论加里·斯奈德诗歌的生态意识23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24 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以x市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25 论《少奶奶的扇子》中的扇子26 从文化角度研究中英礼仪模式差异27 自救或被救: 小说《红字》分析28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29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30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 of Senior High School31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32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33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34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35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36 走出迷茫,寻回丢失的信念——富兰克林给毕业者的条忠告37 翻译中的性别--《简•爱》几个中译本的女性主义解读38 艾米丽•狄金斯诗歌死亡主题分析39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40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41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42 On C-E Translation of Neolog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 Eq uivalence Theory43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glish Songs44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45 善,还是恶――《我弥留之际》中安斯性格分析46 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47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式人物的刻画48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人物关系49 佩克拉的忧伤--解读《最蓝的眼睛》50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51 哈克贝利•费恩对“文明世界”的适应52 商务英语广告中比喻的翻译53 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54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55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56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57 《暮色》两中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58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59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60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61 英语广告语篇中名物化的研究62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63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64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65 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悲剧成因66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67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68 双关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9 透过中西谚语的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异同70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71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72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73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研究74 论例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7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分析76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77 Mother Tongue Influence on the Learning of a Foreign Language78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79 商业英语广告的劝说功能与修辞分析80 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Surroundings:an Analysis of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81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82 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8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84 论商务名片英译——以功能对等为指导85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86 A Study on Develop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87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杨氏夫妇《聊斋志异》英译本个案研究88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West-Eastern Business Negotiations89 口译中的简化与增补90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91 On the Death of Francis Macomber92 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93 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94 “误译”现象的合理性探析95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96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97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98 从文化适应角度看中外广告翻译99 科技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与翻译100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101 《飘》—斯嘉丽女性主义意识的成长历程解读102 王尔德家庭道德观在《认真的重要性》中的体现103 从关联理论看鲁迅作品《孔乙己》中的反讽104 英汉语广告的词汇比较研究105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106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107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108 以超验主义视角对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分析109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110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111 奥巴马演讲词中的委婉语研究112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113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114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115 玛丽•巴顿的女性意识116 论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耶稣形象117 影响英语阅读理解效率的非语言因素118 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孤独灵魂——评《觉醒》中的爱德娜119 从中西文化对比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120 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享乐主义121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122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123 浅析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中的象征主义124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125 (日语系毕业论文)浅谈中日饮酒艺术126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127 中美大学课堂文化比较研究128 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129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130 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131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132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133 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华兹华斯和雪莱的比较研究134 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135 从历届美国总统访华演说探讨其对中国所传递的价值观136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Group Work in Oral English Class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137 A Comparison between Emily Dickinson’s and Walt Whitman’s Poems on Their Modernity 138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etic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o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139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140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141 On Metaph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142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143 形名组合Deep+Noun之认知研究144 政论文的英译特点145 中国高校名的英译146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147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148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149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150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151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152 中美面子观比较及其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启示153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154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155 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156 A Study of Narrative V oice in Jodi Picoult’s My Sister’s K eeper157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158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159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160 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161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162 从文化的角度看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差异163 从美学角度浅析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首》——“意音形”三美论164 虽不起眼,但不可或缺:从《洛丽塔》中的小人物看亨伯特悲剧的必然性165 An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Uncle Tom’s Cabin166 从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67 试析《珍妮姑娘》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168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169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170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171 永恒的精神追求—《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分析172 文化视阈下英汉数字“九”的对比研究173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创造性叛逆原则174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书信研究175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176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77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Jo Rejects Laurie’s Proposal of Marriage in Little Women 178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17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乐时代的新潮女郎180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181 《紫色》后殖民语境中耐蒂的觉醒182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183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184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185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186 商务英语书面语语言特色的语用分析187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188 跨文化交际中的母语文化研究189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19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191 A Study of the Human Relations in Sons and Lovers192 《简爱》与《名利场》中家庭女教师形象与命运的对比研究193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194 An Analysis of Life and Death in Mrs. Dalloway195 阿法——《多芬的海》中的加勒比人196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197 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看女性身份的遗失和找寻198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199 “白+动词”的语义及其英译200 The Pursuit of Freedom and Love in E.M. Forster’s A Room with a View。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在国际化沟通日益频繁的今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和文化媒介,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连结在一起。
对于那些具有文化差异的电影,为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传播影片的主题和情感,片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和挑战,并举例进行分析。
功能翻译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克里斯滕森(Hans J. Vermeer)和纽卡斯尔翻译探究中心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作为交际行为的特殊性和目标性。
依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目标是达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也应该追求这样的目标,使得观众能够通过片名准确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在翻译英语电影片名时,需要思量片名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以及市场传播的效果等因素。
有时候,直译片名可能会使得目标文化受众无法理解或失去爱好。
因此,译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依据详尽状况进行调整。
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是意译。
通过意译可以使得片名更加符合目标文化的审美和语言习惯,同时又能传达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电影《Gone with the Wind》的字面意思是“与风共赴”,但中国的译名是《乱世佳人》。
虽然直译片名也可以传达电影的主题,但中国观众更习惯于使用《乱世佳人》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译名,更加准确地表达了电影的内涵。
此外,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并触发他们的好奇心,片名也屡屡接受词语游戏和谐音的翻译策略。
例如,电影《TheShawshank Redemption》的译名《肖申克的救赎》接受了谐音的方式,使得片名更加易于记忆,并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
通过这种策略,“肖申克的救赎”这一译名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除了意译和词语游戏之外,适当运用直译策略也是翻译片名的一种方式。
有些英语电影片名,由于其奇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直译时并不需要太多的改动。
例如,《The Godfather》的直译译名是《教父》,且这个名称在浩繁语言中都得到了保留。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媒介,对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其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影在目标市场的接受度和影响力。
因此,对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电影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英语电影片名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我国电影片名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认为翻译应该根据目标语境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实现翻译的预期功能。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功能翻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首先介绍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常见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电影片名翻译的预期功能。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电影片名翻译的质量,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借鉴国外电影产业的成功经验,提高我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本文将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英语电影片名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我国电影片名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翻译学者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和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研究引言:电影字幕翻译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翻译形式,它要求翻译者在有限的空间中准确表达原文的信息和情感。
本文旨在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探讨《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中的策略和效果。
一、功能对等理论简介功能对等理论是由夏德曼-克思玛(Shlesinger-Kalmor)于1989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达到等同。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要求翻译者抓住原文的核心信息和情感,精确传达给观众。
二、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1. 简洁明了:字幕翻译要追求简短明了,避免过多文字,以便观众能够轻松阅读。
例如,在原文中“He's a kung fu master!”(他是功夫大师!),翻译成“功夫大师!”能够更好地凸显熊猫主人公的角色。
2. 合理分割:当原文句子过长时,字幕需要将其合理分割成多行,确保观众能够理解。
同时,要注意避免断句的不自然感。
例如,将原文中的“It's my time to shine. Just like you said, Dragon Warrior.”(现在是我大放异彩的时候了。
就像你所说的那样,龙之战士。
)翻译为“现在是我大放异彩的时候了。
就像你所说的那样,龙之战士。
”时,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分行,以保持阅读的流畅性。
3. 忠实于情节:字幕翻译需要忠实于原文情节,不可随意删减或增加内容。
同时,要兼顾观众对影片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例如,在原文中“I finally found my dad.”(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爸爸。
)贴合影片情节,可翻译为“终于找到了我的爸爸。
”以突出主人公的情感。
三、字幕翻译策略分析1. 文化转换:电影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字幕翻译需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并在目标语言文化中找到相近的表达方式。
例如,将原文中的“I feel all 'kung fu-ey'”(我感觉到了一股‘功夫’的力量)翻译为“我感觉到了一股‘武术’的力量”,能够更好地让中文观众理解角色的感受。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 2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3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主动语态在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功能 4 Strategy Research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oral English 5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 6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 7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 8 Developing University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9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 10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11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12 英语中无意歧义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13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14 商务合同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15 英文商务索赔信的人际意义功能分析 16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ontex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Reflected through Translation 1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8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人文主义爱情观 19 商务网站的英译策略 20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21 “自爱这罪恶占据着我的眼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恋情结 22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 23 试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24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25 女性主义视角下汤婷婷《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重生 26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27 An Analysis on Teacher Talk in EFL Classroom Context 2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29 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焦虑感控制的研究 30 《洛丽塔》的悲剧分析 31 On Eliza’s Independent Awareness in Pygmalion 32 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33 中学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分析 34 论《动物庄园》的反讽艺术 35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36 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规避 37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38 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39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 40 伊迪斯•华顿《纯真年代》中的新女性形象 41 文明的樊笼—解读《野性的呼唤》 42 《蒂凡尼的早餐》:从小说到电影 43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44 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45 从《灰姑娘》到《神谕女士》—浅谈反面母亲形象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46 A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to Chinese by Poetic Norms 47 语言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4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9 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到多丽丝莱辛:论女性主义的发展——对比两位作家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 50 Rabbit’s Predicament and Dreamland 51 浅谈商务活动中的语言 52 海明威的生态意识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53 浅析广告语及其汉译 54 从文化视角看部分英汉习语的异同 55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5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7 浅析文化差异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 58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词汇教学 59 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 60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 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 61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62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63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动画片对比 64 《吉姆爷》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65 Reconstructed Motherhood in Beloved 66 浅析奥利奥品牌在国际营销中的跨文化策略 67 网络语料库对英语词汇学习的辅助作用初探 68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69 论肢体语言在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70 哥伦布和郑和航海的对比研究——两次航海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71 浅析小学汉英双语教学 72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 73 消费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嘉莉妹妹》 74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 75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意义 76 When Chinese Tradition Meets Western Culture: Comparison between Qi Xi and Valentine’s Day 77 从思维模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78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79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80 81 《到灯塔去》的象征性隐喻分析 82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83 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不同内涵和使用 84 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 85 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 86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 87 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对文学的影响——以白衣女人为例 88 中英酒俗对比 89 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 90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91 《欢乐之家》孤独灵魂的自我发现 92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 93 《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 94 雅诗兰黛在中国成功原因的分析 95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96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 97 浅谈外贸英语的翻译标准 98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贝内特太太的代表性 99 美国梦的幻灭——追问盖茨比命运的悲剧性根源 100 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主义观点看《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形象塑造 101 Analysis of American Culture in Friends 102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103 浅析中英委婉语差异 104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声声慢》英译研究 105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106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07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s Viewed from Two Movies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108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 109 语境对翻译的限制 110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11 英汉“骨”与“血”的隐喻研究 112 从《人性的枷锁》看毛姆的人生观 113 解析《安娜与国王》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114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 115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 116 论多丽丝•莱辛小说《金色笔记》中的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 117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118 初中英语说写技能综合教学研究 119 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120 浅析中西饮食隐含的文化差异及其中式菜肴名称翻译策略 12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122 《永别了,武器》的存在主义解读 123 《抽彩》和《蝇王》的艺术魅力比较 124 《织工马南》中马南的性格 125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126 从凯特肖邦的“觉醒”中映射出的女性自由 127 试析文化语境对大学英语阅读的影响 128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美剧《越狱》字幕的翻译 129 The Self-image of Charles Dickens in David Copperfield 130 从空间语言的角度分析中美隐私观念的差异 131 论文学翻译中“原作之隐形”存在的必然性 132 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Surroundings:an Analysis of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33 试谈黑人英语在美国电影中的渗透 134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 135 浅谈商务合同 136 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37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 138 Psychoanalytical Study of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 139 浅析《格列佛游记》中的乌托邦主题 140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 14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2 中西方饮酒礼仪的比较 143 金融英语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144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145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46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147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148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149 论《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象征主义和意识流的运用 150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151 从USP理论角度论苹果公司的广告策略 152 An Analysis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Network Language 153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 154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155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156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解读《红字》中的清教主义 157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158 英语X-ful词的形态与认知构建 159 浅析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鸡蛋》中的象征意义 160 浅谈商务函电的写作 16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托妮•莫里森《宠儿》 162 论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 163 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 164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65 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166 论苔丝悲剧的根源 167 非语言行为在英语交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