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环境保护20XX年第24期政策导航 Policy

Navigation《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以下简称《意见》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提高环保监督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求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总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准确把握时代要求担起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重任环境影响评价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项重要环境管理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联。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做好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动力做好环境保护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保障。严格执行环评制度既是从决策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要求。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强化污染减排与治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化污染减排与治理是应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举措。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重要“门槛”通过严格环境准入标准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持续创新应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能耗物耗。“十二五”时期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压力加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坚定发挥“控制闸”效能能够把总量控制指标落实到重点区域和行业的发展规划中统筹区域发展深入贯彻《意见》精神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文 /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与环境保护统筹行业发展与污染控制统筹“增量”控制与“存量”调整保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能够把减排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建设项目中以改扩建项目环评为抓手促进“以新带老”治理污染实现“增产不增污”力争做到“增产减污”。严格执行环评制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土空间优化开发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空间开发结构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环评制度有效发挥“调节器”功能能够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国土空间优化开发促进经20XX年第24期环境保护

9Policy Navigation

政策导航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中长期生态安全相协调有效防范布局性环境风险和结构性环境隐患。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以环境友好为导向促使资源要素跨行业、跨区域合理配置统筹解决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环境问题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同步。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多次指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重大民生问题环评工作成效得失直接关系公众环境权益与社会和谐稳定。严格执行环评制度通过建立起政府、专家、社会团体、项目建设单位与普通公众的沟通渠道表达民意、倾听民声。严格执行环评制度遏制落后产能和污染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城市向乡村蔓延可以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充分发挥“杀手锏”作用坚决叫停严重损害群众健康的建设项目对不能达标排放或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规定的企业集团和有关地方实行“区域限批”或“行业限批”可以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集中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坚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十一五”期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拓展工作领域、强化服务意识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宏观战略层面预防环境问题成为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主渠道

全面推进规划环评促进了重点区域的科学合理布局和重点产业的结构升级调整。努力探索战略环评完成了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试点探索了破解区域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主动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抓手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形势下对有利于扩大内需、符合环保准入条件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项目做好环评审批服务有效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对822个“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环评文件做出不予受理、暂缓审批或不予审批等决定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火墙”涉及投资3.18万亿元为国家宏观调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严格环境准入标准成为污染减排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保障

提高新建项目的准入门槛推动结构减排促进工程减排和落实管理减排努力控制污染物“增量”。通过“上大压小”、“以新带老”治理老污染推动区域综合治理大力削减污染物“存量”。国家环保验收的1473个建设项目累计实现削减化学需氧量13.22万吨/年二氧化硫125.49万吨/年。严格执行生态功能区保护的法律法规优化项目布局和选址选线。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管推动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创新环保管理机制取得了开创性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成为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途径

率先制订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明确公众参与作为环评审批的必要条件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环评审批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严重影响居民正常健康生活、社会反响较大的项目一律叫停。对于环境影响复杂、与公众环境权益关系密切的项目采取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征询公众意见。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构建了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的畅通渠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10 环境保护20XX年第24期政策导航 Policy

Navigation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治污减排、环境质量改善、防范环境风险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作为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既要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又要防范易发多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必须适应新形势、新目标和新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实现理念、机制和管理上的重要转变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创新理念努力实现一个转变

环境问题已经日益与群众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直接关系到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要求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局限于单纯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必须统筹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给出综合性的评价结论从过于单纯注重环境问题向综合关注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转变。为此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现工作理念上的新突破逐步探索建立包括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的综合性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依法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任重大、面临的形势复杂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要正确处理好把关和服务的关系既要主动服务紧跟中央决策又要严把准入关保证节能减排的目标顺利完成。要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着眼长远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发展后劲。要正确处理好效率和质量的关系既要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加快环境影响小、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尽快实施又要保证审批质量确保通过的项目经得起检验。要正确处理好宏观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