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郭兴福教学法PPT模板共38页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38
郭兴福教学法纪录片观后感看了郭兴福教学法的纪录片,那可真叫一个带劲啊!一开始,我就被郭兴福那种认真的劲头给吸引住了。
你看他在训练场上,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发动机,带动着整个训练的节奏。
他那教学方法可真是与众不同,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让人打瞌睡的方式。
郭兴福特别注重细节,就像一个超级细心的工匠雕琢艺术品一样对待战士们的训练。
在纪录片里,看到他纠正战士的一个小小动作,可能就是手臂抬起的角度或者脚步移动的分寸,这让我想到,哇塞,原来这些小细节堆积起来就能让一个士兵从合格迈向优秀啊。
这就好比做菜,放那么一小撮盐、一滴酱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可就是能改变整道菜的味道。
而且他特别善于激发战士们的主观能动性。
他不是在上面喊着“你们给我练”,而是让战士们自己去思考“我要怎么练才能更好”。
这就像是给战士们的脑袋里装了一个小马达,让他们主动地去琢磨战斗技巧。
就像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如果只是按照别人教的固定套路玩,那多没意思,自己摸索出独特的玩法才更带感,战士们在训练场上也是这样的心理。
还有啊,他强调的实战化训练理念特别酷。
不是那种花架子,在训练场上看起来漂亮,到了战场上就抓瞎的那种。
而是真真正正从实战出发,让战士们在训练中就感受到战场上的紧张和残酷。
这就好比你学游泳,不是在浅水区划拉两下就行,而是直接扔到深水区,让你在接近真实的危险环境里学会游泳的真本事。
郭兴福教学法还体现了一种浓浓的团队精神。
战士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鼓励,在纪录片里看到他们那种默契的眼神交流和无缝的动作衔接,就觉得这一群人组合在一起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就像一群好朋友一起打篮球,不需要太多言语,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要做什么,这样的团队在战场上肯定是无往不胜的。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就觉得这种教学法不仅仅是适用于军事训练,放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适用啊。
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如果老师也能像郭兴福这样注重细节、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那学习肯定会变得超级有趣,而且效果肯定倍儿棒。
2019.5.上李德生上将祖国李德生同志与“郭兴福教学法”的产生和推广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理论指导下,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军长的李德生同志总结出了“郭兴福教学法”,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称赞,并于1964年1月由中央军委号召在全军学习推广,为提高人民解放军的训练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5月8日,是李德生同志逝世8周年纪念日。
在此纪念日到来之际,本刊特地撰文回忆李德生同志上个世纪60年代总结出的“郭兴福教学法”的详细过程,以飨读者———与2连副连长郭兴福长谈1961年初,第12军军长李德生带着军、师、团联合组成的工作组,到军的训练先进连———34师100团2连蹲点,去摸第一手材料。
到了部队后,看到战士练兵热情很高,而问题却在领导机关,在干部身上。
教学中,缺乏灵活性,搞模式化,或马马虎虎走过场,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射击训练时,干部检查预习忙得团团转,战士趴在那里半天只能瞄几枪,说是“练射击,磨肚皮”。
对战术作业编的顺口溜是:“走起来一条线,卧倒一大片”“进攻满山跑,防御没事干”。
训练中,无章法无目标。
为了训练有“好成绩”,有的连队在实弹射击时,专选无风无雨的天气打靶;练战术则挑无障碍无坡度的平地进行。
这样练出来的兵,怎么能拉到战场上去打仗?必须让干部战士清醒过来!一天,李德生在34师100团2连进行了一次检验性的带战术背景的实弹射击考核,事先不打招呼。
考核的内容是:敌人在离营区5公里以外的三角山“空降”,2连的任务是立即紧急集合,跑步前去“消灭空降敌人”。
2连全副武装跑了5公里以后,李德生又命令:改变方向追击敌人!一路上,这个连队翻了十多个山头,过三道河流,来到了三角山下,这时,全师的连以上干部都已集合在这里看2连的动作。
部队刚一到,李德生立即命令:全连对准36个靶子,进行实弹射击,8分钟内射击完毕。
结果,这个在军里被认为训练好的连队,才打了个“及格”,成绩很不理想。
这次实弹射击考核后,李德生把2连负责训练的副连长郭兴福找来,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郭兴福:我军军事训练史上的英雄人物
张鹏
【期刊名称】《军事史林》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他在解放战争中作战勇敢,他在大练兵运动中誉满全军,他在十年动乱中饱受摧残,他在拨乱反正中重获新生,他就是郭兴福——郭兴福教学法的主要创立者。
这个曾经让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却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世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张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建立虚拟武器装备库,从基础践行科技兴训——浅探VRML技术在我军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2."郭兴福教学法"在提升基层军事训练质量中的应用
3.郭兴福教学法与郭兴福的命运
4.“科技兴训”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军军事训练发展的必由之路
5.运用郭兴福教学法持续兴起军事训练热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事体能训练教案课件
介绍
军事体能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军人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
课件旨在系统性地指导军事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帮助士兵达到优秀的体能水平。
目的
•提高士兵的爆发力和耐力
•增强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塑造士兵的意志品质和团队意识
内容
1. 体能测试
•俯卧撑测试
•仰卧起坐测试
•引体向上测试
•短跑测试
•立定跳远测试
2. 体能训练项目
•拳击训练
•格斗训练
•战术射击训练
•战地生存训练
•心理训练
3. 训练方法
•分组竞赛
•时间挑战赛
•环境适应训练
•专项训练
•实战演习
4. 训练计划
•固定时间、地点、内容的日常训练
•周期性的强化训练
•个性化训练计划
效果评估
•定期体能测试,评估训练效果
•反馈机制,调整训练计划
•典型案例分享,激发士兵训练的动力
结语
军事体能训练是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严格的训练
计划,可以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希望本教案课件能为广大军人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军事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和提升。
郭兴福教学法纪录片观后感看了郭兴福教学法的纪录片,那可真是让我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呢。
一开始啊,就被郭兴福那种认真到骨子里的劲儿给吸引住了。
他就像一个超级严谨又充满热情的工匠,在雕琢一件无比珍贵的艺术品,而这艺术品就是他手下的兵。
他的教学法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而是特别鲜活,充满烟火气的东西。
在纪录片里看到他教战士们战术动作的时候,那细节抠得啊,比我抠脸上的小痘痘还细致。
每个动作的分解,从怎么出腿到怎么挥臂,都有着严格的标准。
而且他不是那种只会在旁边喊“你这样做不对”的教官,他自己先做示范,那动作干净利落,像武林高手一样帅气。
战士们跟着他的示范,就像小鸭子跟着鸭妈妈学走路,一步一步地成长。
郭兴福还特别会调动战士们的积极性。
他就像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大哥哥,把那些战术、动作都和实际的战斗场景联系起来。
比如说讲到一个隐蔽动作的时候,他就绘声绘色地描述战场上敌人可能从哪个方向来,要是不做好隐蔽会怎样,一下子就让战士们意识到这个动作的重要性。
这可比我们在学校里老师只讲理论有意思多了。
要是我当年的体育老师也这么教我跑步和跳远,说不定我都能成为体育小达人呢。
还有啊,他对战士们的要求是真严格。
但这种严格可不是那种让人讨厌的严厉,而是一种带着期望的严格。
战士们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是都特别服气。
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游戏,要是有个特别厉害的大孩子带着我们玩,他虽然要求多,但是能让我们玩得更好,我们肯定都乐意听他的呀。
在他的教学法下,战士们之间的那种团结协作精神也特别感人。
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动作,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郭兴福教学法最厉害的地方,我觉得是它能够把每一个普通的战士都变成精英。
不管是身体素质好的还是相对弱一点的,在他的训练下都能有很大的提升。
这就像魔法一样,把平凡的石头变成闪闪发光的金子。
而且这个教学法不仅仅是训练战士的技能,更是在塑造他们的战斗意志和军人精神。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就在想啊,要是各行各业都能有像郭兴福这样的“师傅”就好了。
Review and Reflections on Guo Xingfu's Teaching
Method
作者: 陈赋斌
作者机构: 南京军区司令部编研室
出版物刊名: 军事历史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新中国军事史 军事训练 郭兴福教学法
摘要:郭兴福教学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由战争年代“以战教战”向和平时期“以训备战”战略转变及贯彻“以我为主”军事训练方针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它经历了萌芽培育、成形提高、推广普及三个阶段.郭兴福教学法科学地反映了军事训练的客观规律,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长久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郭兴福教学法,重在把握其精髓实质,着力解决运用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