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剂书上没有的方歌

方剂书上没有的方歌

?二陈平胃散:二陈汤+苍术 厚朴

清金化痰汤:【方歌】清金化痰黄芩栀, 桔梗麦冬桑贝加 ,瓜蒌橘红茯苓草 ,痰火犯肺咳嗽止。 黄芩、山栀子各12克,知母、桑白皮、瓜蒌仁各15克,贝母、麦 门冬、橘红、茯苓、桔梗各9克,甘草3克。

黛蛤散:青黛30g 蛤壳300g

沙参麦冬汤:【歌诀】沙参麦冬扁甘桑,竹粉甘寒救燥伤,证或热兮定或咳,脉然无汗嗽痰凉 【组成】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

射干麻黄汤:[方歌]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菀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 组成]射干9克(三两); 麻黄9克(四两); 生姜9克(四两); 细辛3克(三两); 紫菀6克(三两); 款冬花6克(三两); 大枣3枚(七枚); 半夏9克(半升); 五味子3克(半升)。

越婢加半夏汤=越婢汤+半夏 【方诀】金匮要略越婢汤,麻黄石甘与枣姜;发汗解表与利水,善治身肿风水伤。 麻黄10克,石膏30克,生姜6克,甘草6克,大枣12克,半夏15克

厚朴麻黄汤:【组成】厚朴9克 麻黄12克 石膏9克 杏仁10克 半夏10克 干姜6克 细辛6克 小麦30克 五味子6克

平喘固本汤:平喘固本是验方,陈皮半夏款磁党,五味苏子冬虫草,脐带桃肉沉香帮 组成】党参15克,五味子6克,冬虫夏草6克,胡桃肉12克,灵磁石18克,沉香、坎脐、苏子各15克,款冬花12克,法半夏12克,橘红6克。水煎服。(注释:坎脐--脐带)

金水六君煎:金水六君用二陈,再加熟地与归身。别称神术丸苍术,大枣芝麻停饮珍 当归6克 熟地9~15克 陈皮4.5克 半夏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生脉地黄汤。即六味地黄汤加生脉汤

麻黄汤合华盖散: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方中加术治湿痹,去桂加薏亦能医。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 三拗只用麻甘杏,泻肺平喘痰立通。 【组成】紫苏子(炒) 麻黄(去根、节) 杏仁(去皮,尖) 陈皮(去白) 桑白皮 赤茯苓(去皮)各30克甘草15克(炙)

桑白皮汤:桑白皮汤苏子灵,芩连栀子泻火行,半夏贝母燥润痰,杏仁下气咳喘宁 【组成】桑白皮 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山栀 黄芩 黄连各2.4克

五磨饮子: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四味浓磨煎温服,实邪枳实易人参。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饮子白酒斟。 【组成】木香 沉香 槟榔 枳实 台乌药各等分

补肺汤:补肺五味与参芪,熟地紫菀配桑皮,肺气虚损喘嗽汗,益气固表莫迟疑。 【组成】桑白皮 熟地黄各60克 人参 紫菀 黄耆 五味子各30克

参附汤:参附固脱救亡阳,休克血脱

有神方,头晕气脱汗自淌,脉微肢冷快煎汤! 人参15克 附子(炮,去皮、脐)30克

黑锡丹:黑锡丹用硫和铅,附桂故起芦巴添, 茴沉木蔻川楝子,镇纳浮阳温下元【 处 方 】沉香(镑) 附子(炮,去皮、脐) 葫芦巴(酒浸,炒) 阳起石(研细,水飞) 茴香(舶上者,炒) 破故纸(酒浸,炒) 肉豆蔻(面裹,煨) 金铃子(蒸,去皮、核) 木香各30克 肉桂(去皮)15克

月华丸:月华百部獭肝煮,二冬二地与怀薯,沙参云苓广三七,阿胶贝母桑菊伍【组成】天冬(去心,蒸) 生地(酒洗) 麦冬(去心,蒸) 熟地(九蒸,晒) 山药(乳蒸) 百部(蒸) 沙参(蒸) 川贝母(去心,蒸) 真阿胶各30克 茯苓(乳蒸) 獭肝 广三七各15克

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超【组成】柴胡 鳖甲(去裙襕,酥炙,用九肋者) 地骨皮各30克 秦艽 当归 知母各15克

保真汤:保真治痨功不小,二冬八珍川芎少,莲心知柏骨陈皮,柴胡朴芪五味枣[组成]当归 人参 生地黄 熟地黄 白术 黄耆各9克 赤茯苓 白茯苓各4.5克 天门冬 麦门冬各6克 赤芍药 白芍药 知母 黄柏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各6克 甘草 陈皮 厚朴各4.5克

补天大造丸:补天大造肺痨险,鹿角河车败龟板,参芪苓术归芍地,杞枣山药志用远【组成】 紫河车1个(头生男胎者,用米泔水洗净,再入长流水洗,以砂锅内碗盛蒸烂,石臼内杵烂,入药),鹿茸(炙)2两,虎胫骨(炙)1两,大龟版(炙)2两,生地(酒炒,蒸1日,杵烂)、山药4两(炒),丹皮3两,泽泻3两,白茯苓3两,山萸肉4两,天冬3两,麦冬2两,五味子3两,枸杞子4两,当归4两,菟丝子3两,破故纸(酒炒)2两,牛膝3两,杜仲(酒炒)3两,肉苁蓉3两(酒浸,去鳞甲)。

安神定志丸:定志丸中参菖蒲,二茯远志加白术,麦冬朱砂和蜜制,专制心怯神恍惚【组成】 远志6克,石菖蒲5克,茯苓15克,朱砂2克(冲服),龙齿25克(先煎),党参9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歌: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桂枝6g甘草12g牡蛎12g龙骨12g

桃仁红花煎:桃仁红花煎四物,理气青皮与香附,祛瘀丹参和元胡,闷痛正在心前部【组成】红花 当归 桃仁 香附 延胡索 赤芍 川芎 乳香 丹参 青皮 熟地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加黄连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组成】陈皮(醋炒) 柴胡各6克 川芎 枳壳(麸炒) 芍药各4.5克 甘草(炙)1,5克 香附4.5克

涤痰汤:清心涤痰汤效灵,补正除邪两收功,参苓橘半连茹草,枳实菖枣星麦冬【组成

】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2.5克 枳实(麸炒) 茯苓(去皮)各6克 橘红4.5克 石菖蒲 人参各3克 竹茹2.1克 甘草1.5克

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荣即十全,除却川芎五味联,陈皮远志加姜枣,脾肺气血补方先 党参 白术 炙黄芪 炙甘草 陈皮 肉桂心 当归各30g 熟地黄 五味子 茯苓各22g 远志15g 白芍90g 大枣8g 生姜6g。

交泰丸:交泰丸将心肾交,引来心火命门烧,黄连网桂六一配,失眠怔忡此方保【组成】生川连15克 肉桂心1.5克

通窍活血汤: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归芎黄酒赤勺药,表里通经第一方【组成】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9克(研泥) 红枣7个(去核) 红花9克 老葱3根(切碎) 鲜姜9克(切碎) 麝香0.15克(绢包)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组成】香附子(炒香,去毛) 紫苏叶各120克 甘草(炙)30克 陈皮60克(不去白)

清中汤:清中汤中黄连栀,半夏茯苓豆蔻施,陈皮甘草和胃气,理气清热又化湿。 【组成】香附 陈皮各4.5克 黑山栀 金铃子 延胡索各2.4克 甘草(炙)1.5克 川黄连(姜汁炒)3克

丹参饮:[方歌]丹参饮中用檀香,砂仁合用成妙方,血瘀气滞两相结,心胃诸痛用之良。〖组成〗 丹参 一两[30g] 檀香 砂仁 各一钱半[4.5g]

芍药甘草汤: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阳旦误投热气灼,苦甘相济即时伸。配方:芍药30克甘草10克白糖30克

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

小半夏汤:小半夏汤配生姜,降逆化痰基础方,主治痰饮与呕吐,若加茯苓效更强.【组成】半夏18克 生姜15克

四七汤:半夏厚朴苏苓姜,加枣方名四七汤; 咽中如有炙脔用,调气降逆化痰方【组成】半夏150克 茯苓120克 紫苏叶60克 厚朴90克

正气天香散:绀珠正气天香散,香附干姜苏叶陈,乌药舒郁兼除痛,气行血活经自匀 组 成:乌药、陈皮、苏叶、香附、干姜

少腹逐瘀汤:少腹逐郁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赤勺蒲黄脂,经暗腹痛快煎尝。【组成】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


不换金正气散:平胃苍术湿浊克,陈皮川朴草须锉,藿香半夏不换金,柴平胃苓从此扩【处方】苍术、橘皮、半夏曲、厚朴(姜制)、藿香,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治少阴,烦躁不寐脉数频,舌尖如梅是的候,芩连芍胶黄搅匀。黄连3克、阿胶9克、黄芩9克、鸡子黄2枚、白芍9克。水煎2次,阿胶烊入,用生鸡子黄调入药汁,分2次温服。

驻车丸:驻车丸方出千金,湿热久郁而伤阴,阿胶干姜归黄连,止痢要求寒热均【处方】

黄连360g 炮姜120g 当归180g 阿胶180g

真人养脏汤:〖方歌〗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组成〗 人参 [9g] 当归去芦[6g] 白术焙 [9g] 各六钱 肉豆蔻面裹煨,半两 [6g] 肉桂去粗皮 [3g] 甘草炙 [6g]各八钱 白芍药一两六钱 [15g] 木香不见火,一两四钱[4.5g] 诃子去核,一两二钱 [12g] 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15g]

六磨汤。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四味浓磨煎温服,实邪枳实易人参。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饮子白酒斟。加入大黄名六磨,气滞便秘服之顺【用法】木香9g,积壳9g, 乌药6g,槟榔12g,大黄6g,乌梅30g,黄连9g, 每日1剂,水煎服

半硫丸:半硫丸方医癖痃,久泻便秘因冷寒,硫黄半夏为细末,姜汁同熬饼为丸组成】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 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黄芪汤:金匮书中黄芪汤,黄芪为君虚秘良,陈皮理气蜜麻润,气虚便秘无不痊

润肠丸:润肠丸用归羌活,大黄桃麻两仁合;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确 桃仁:200g;羌活:100g;大黄:100g;当归:100g;火麻仁:200g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组成】 当归(9~15克) 牛膝(6克) 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 泽泻(4.5克) 升麻(1.5~3克) 枳壳(3克)

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末+ 五苓散【药物组成】茵陈 4g,白术 9g,赤茯苓 9g,猪苓 9g,桂枝 6g,泽泻 15g。

犀角散:犀角千金名为散,急黄神昏最凶险,山栀升麻与川连,茵陈蒿可清肝胆药物组成】:犀角,黄连,升麻,山栀,茵陈。

茵陈术附汤:茵陈术附寒湿伤,乃是四逆巧梳妆,肉桂加之热更壮,此治阴黄不粗伧【组成】茵陈3克 白术6克 附子1.5克 干姜1.5克 甘草(炙)3克 肉桂(去皮)1克

芎芷石膏汤:芎芷石膏汤芎芷,石膏藁本菊羌使,疏风散邪清里热,风热上犯头痛止 川芎、白芷、石膏、藁本、羌活、菊花

天麻钩藤饮:〖方歌〗 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宁。〖组成〗 天麻 栀子 黄芩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 [各9g] 川牛膝[12g] 钩藤 后下 [12g] 石决明 先煎 [18g]

加味四物汤:【方歌】加味四物治赤痢,川芎当归共生地,酒炒黄芩合川连,木香白芍调成剂。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元气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死藏【组成】人参少则用3~6克,多则用20~60克 山药(炒)6克 熟地少则用6~9克,多则用60~90克 杜仲6克 当归6~9克(若泄泻者去之) 山茱萸3克(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6~9克 炙甘草3

~6克

真方白丸子:真方白丸半夏附, 南星天麻与川乌, 全蝎木香枳壳合, 祛风化痰通经络大半夏(汤泡7次)1两,白附子(洗净,略泡)1两,天南星(洗净,略泡)1两,天麻1两,川乌头(去皮尖,略泡)1两,全蝎(去毒,炒)1两,木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解语丹:潜阳宁神夜交藤,枣柏远志连茯苓;龙骨牡石玄生地,阳入于阴心神宁【组成】白附子(炮) 石菖蒲(去毛) 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十沸) 天麻 全蝎 羌活 白僵蚕(炒) 南星(牛胆酿,如无,只炮)各30克 木香15克

麻黄连翘小豆汤:麻黄连翘小豆汤,梓白杏仁枣草姜。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胃苓汤=平胃散+五苓散 胃苓汤有五苓散,平胃苍朴陈草攒,夏秋不慎伤湿冷,祛湿和胃功独擅 原料:苍术:10g,厚朴:10g,陈皮:5g,甘草:5g,白术:10g,桂枝:5g,猪苓:10g,泽泻:10g,生姜:10g,红枣:10g

疏凿饮子:【方歌】疏凿饮子风湿肿,外发内利陆秦羌,椒目木通赤小豆,苓皮大腹泽槟榔【组成】羌活 槟榔 大腹皮 茯苓皮 椒目 木通 泽泻 商陆 赤小豆各5克

石苇散:石苇散将结石锤,榆皮车前配冬葵,木通赤苓与瞿麦,甘草滑石小便遂处方】芍药、白术、滑石、葵子、瞿麦,各三两;石苇(去毛)、木通,各二两;王不留行、当归(去芦)、甘草(炙),各一两。

沉香散:沉香散将结石摧。橘皮白芍滑石飞。甘草冬葵各石苇,当归不留谁还追组成】沉香(不焙) 石韦(去毛) 滑石,王不留行 当归(炒)各15克 葵子(炒) 白芍药各23克 甘草(炙) 橘皮各7.5克

萆薢分清汤:萆薢分清石菖蒲,萆薢乌药益智俱,或益茯苓盐煎服,通心固肾浊精驱。〖组成〗 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乌药 各等分(各9g)

无比山药丸:无比山药起沉疴,石脂都气丹皮割,苁蓉菟丝巴戟肉,牛膝杜仲煮汤喝【处方】山茱萸(15g)、泽泻(20g)、熟地(20g)、茯苓(15g)、巴戟天(10g)、牛膝(15g)、赤石脂(10g)、山药(25g)、杜仲(15g)、菟丝子(20g)、肉苁蓉(15g)。

清肺饮:证治汇补清肺饮,黄芩栀子桑白群。苓麦木通车前子,功在上清下利因

代抵当丸:代抵当丸大黄硝,生地肉桂甲归桃,证治准绳奇方出,通瘀散结利水道。【组成】大黄(川产如锦纹者,去皮及黑心)120克 芒消30克(如欲稳,以玄明粉代) 桃仁(麸炒黄,去皮、尖,另研如泥)60枚 当归尾 生地黄 穿山甲(蛤粉炒)各30克 桂9~15克

春泽汤:春泽汤方可化水,水便不出精神萎,气短语低小腹坠,五苓加参治在北【处方】泽泻(三钱) 猪苓(二钱) 茯苓(二钱

) 白术(二钱) 桂心(一钱) 人参(一钱半) 柴胡(一钱) 麦门冬(一钱半)

赞育丸:赞育淫枸杞,鹿蛇韭巴戟,仙苁杜地归,人术附子桂。

启阳娱心丹:四君归芍远志蒲,砂仁神曲药橘红;柴胡菟丝山药枣,启阳娱心平惊恐。药物组成:人参2两,远志4两,茯神5两,菖蒲1两,甘草1两,橘红1两,砂仁1两,柴胡1两,菟丝子8两,白术8两,生枣仁4两,当归4两,白芍6两,山药6两,神曲3两

茜根散:茜根散方真好记,阿胶芩草干生地; 苔黄脉数血鲜红,侧柏颜色要翠绿【组成】茜根 黄芩 阿胶(蛤粉炒) 侧柏叶 生地黄各30克 甘草(炙)15克

泻心汤:泻心汤将心火降,芩连大黄热邪荡,吐衄皆因血妄行,治疗痈疡也一样【组成】大黄10克 黄连 黄芩各5克

地榆散:地榆散可止便血,山栀芩连冷若雪,云苓薤白紫茜根,此方可将邪热解【组成】地榆2钱,当归4钱,白芍4钱,黄芩2钱,黄连2钱,栀子(炒黑)2钱,犀角(镑,磨汁)2钱,薤白4钱。

槐角丸:槐角丸将肠风却,枳壳苓连柏皮叶,生地地榆当归尾,防风还须加荆芥【组成】槐角子30克 枳壳(麸炒) 当归尾 黄芩 黄柏 侧柏叶(各酒洗) 黄连 荆芥穗 防风 地榆各15克

消渴方;消渴方可将阴补,藕汁姜蜜鲜牛乳,花粉地黄鸡瓜连,益血润燥把火侮由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汁(或牛乳)、藕汁、生地汁、姜汁、蜂蜜组成。

七味白术散:七味白术小儿良, 四君葛根木藿香。 口渴腹泻脾气降, 钱氏此散宜煎尝。四君子汤加木香4.5克、藿香9克、葛根9克

中和汤:中和汤法骨槽风,日久不消欲溃脓,芷桔参煮藿桂草,术芎归芍麦门冬。白术120克 黄橘皮 厚朴 人参 茯苓 甘草各75克

七福饮——七福参术草地归,杏仁远志益神髓组成】人参6克 熟地9克 当归9克 白术(炒)5克 炙甘草3克 枣仁6克 远志5克(制用)

加味四物汤=四物汤+甘草、菊花、蔓荆子、黄芩

加味四君子汤:【药物组成】人参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炙)半两,黄耆(炙)1两,白芍药1两,白扁豆(制)1两。

养心汤:养心汤能养心神,二茯芎归半夏寻,桂草参芪北五味,远志酸相功更纯组成】黄耆 蜜炙、 茯苓、茯神、当归 酒洗、 川芎、半夏麴 一两 ,甘草 炙 一钱 ,柏子仁 去油 、酸枣仁 炒 、远志 去心炒、 五味子、人参、肉桂 二钱半

益胃汤〖方歌〗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麦冬生地同煎服,温病须虑热伤津。北沙参15克 麦冬15克 生地15克 玉竹5克 冰糖15克

补肝汤:补肝汤用番木瓜,麻木拘挛头昏花,麦冬枣仁甘草炙,四物补血根基扎【组成】生地 当归 白芍 枣仁 川芎 木瓜 炙甘



保元汤:保元汤补真元气,脾胃虚弱服更宜,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姜枣共黄耆。组成】桂枝6克 白术 人参各3克 黄誊2.5克 当归2.5克 生附子2克

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桃牡丹,赤勺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组成】灵脂6克(炒) 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防风汤:防风汤中用麻黄,归桂秦艽葛根姜, 茯苓杏芩草枣配,祛风通络行痹方【组成】防风 甘草 当归 赤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炒熟) 官桂各30克 黄芩 秦艽 葛根各9克 麻黄(去节)15克

乌头汤:乌头汤须蜜调均,历节疼痛难屈伸,麻黄解外芪固表,芍药甘草可舒筋【组成】麻黄 芍药 黄耆 甘草各9克(炙) 川乌6克(哎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乌头)

薏似仁汤:薏苡仁汤治中风,芍甘桂枝当归呈。麻黄苍术苡生姜,祛风燥湿可止痉。【处方】薏苡仁(一两) 当归(一两) 芍药(一两) 麻黄(一两) 官桂(一两) 甘草(炙.一两)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挫炒.一两)

宣痹汤:宣痹汤是温病方,己杏苡滑半夏帮,栀翘蚕砂赤小豆,风湿热痹服之康【组成】防己15克(五钱); 杏仁15克(五钱); 滑石15克(五钱); 连翘9克(三钱); 山栀9克(三钱); 薏苡15克(五钱); 半夏(醋炒)9克(三钱); 晚蚕沙9克(三钱); 赤小豆皮(取五谷中之赤小豆,凉水浸,取皮用)9克(三钱)。

双合汤:双合桃红四物,二陈白芥姜竹沥。 药物组成: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生地黄1钱,陈皮1钱,半夏(姜汁炒)1钱,茯苓(去皮)1钱,桃仁(去皮)8分,红花3分,白芥子1钱,甘草3分。

补血荣筋丸:补血荣筋天苁膝,地瓜鹿菟配五味。【组成】肉苁蓉 牛膝 天麻 木瓜 鹿茸 熟地黄 菟丝子 五味子各等分

导痰汤:二陈汤+南星、枳实

二妙丸:妙黄柏与苍术,湿热痿痹此方主,若云三妙加牛膝,四妙薏苡再加入。【处方】苍术(炒)500g 黄柏(炒)500g

虎潜丸: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龟版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熟地六钱、当归四钱、锁阳四钱、牛膝三钱、虎骨八钱、龟板八钱、黄柏二钱、知母二钱、白芍三钱、陈皮钱半、净瘦羊肉四两。用五碗水,煎取一碗,饭后服。

圣愈汤:四物汤+人参 黄芪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方歌〗 肾著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 伤湿身重与腰冷,亦名甘姜苓术汤【组成】甘草 白术各6克 干姜 茯苓各12克

身痛逐瘀汤: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血力量雄。【组成】秦艽

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没药6克 当归9克 灵脂6克(炒) 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龙6克(去土)

逍遥贝蒌散:(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瓜蒌,贝母,半夏,南星,生牡蛎,山慈姑)

二仙汤:二仙汤中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添,阴阳不足月经病,双补攻效两相兼【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

除湿胃苓散:除湿胃苓火丹疮,脾肺湿热白黄,胃苓汤用通栀子,滑石防风共作汤。【组成】苍术(炒) 厚朴(姜炒) 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 滑石 防风 山栀子(生研) 木通各9克 肉桂 甘草(生)各3克

凉血地黄汤:方歌〕凉血地黄心火盛,毛孔血溢不归经,黄连归草芩栀子,元参煎服效通灵
生地三钱 黄连 当归一钱五 甘草 栀子 元参各一钱

脏连丸: 黄连(研净末,八两) 公猪大肠(水洗净,肥者一段,长一尺二寸)【方歌】脏连丸用川黄连,研入猪肠煮酒煎,捣烂为丸温酒服,便血肛门坠肿痊

止痛如神汤:止痛如神诸痔疮,风湿燥热总能防,归柏桃榔皂角子,苍术艽风泽大黄 秦艽 桃仁 皂角子各3g 苍术2g 黄柏1.5g 当归尾 泽泻各1g 槟榔0.3g 熟大黄3.6g。

萆薢化毒汤:萆薢12g、当归10g、丹皮9g、防已6g、牛膝12g、木瓜6g、秦艽15g、薏苡20g

活血散瘀汤:川芎、当尾、赤芍、苏木、丹皮、枳壳、瓜蒌仁、桃仁各3g大黄6g槟榔3g 活血散瘀委中毒,皆因积热肿其处、归芍丹皮桃枳榔,栝蒌大黄芎苏木。

四妙勇安汤 【方歌】四妙勇安用当归,玄参银花甘草随; 清热解毒兼活血,脉管炎证此方魁。【组成】 金银花(90克) 玄参(90克) 当归(60克) 甘草(30克)

顾步汤:【组成】牛膝30克 金钗石斛30克 人参9克 黄耆30克 当归30克 金银花30克

黄芪鳖甲汤:人参 肉桂 苦梗 生地黄 半夏 紫苑 知母 赤芍 黄芪 炙甘草 桑白皮 天门冬 鳖甲 秦艽 茯苓 地骨皮 柴胡

红藤煎: 组成 红藤,银花,紫花地丁,连翘,乳香,没药,丹皮,元胡,甘草,大黄

透脓散: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黄耆12克 山甲(炒末)3克 川芎9克 当归6克 皂角针4.5克

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汤,补气摄血强,人参黄芪术,熟地当归姜
【药物组成】 大熟地1两(9蒸),白术1两(土炒焦),黄耆3钱(生用),当归5钱(酒洗),黑姜2钱,人参3钱。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减苁蓉菟丝子,熟地当归枸杞子,桑寄艾叶覆盆子,补肾益气血即止

二至丸:二至丸治月经病,妙用女贞旱莲草,滋养肝肾乌髭发,益阴止血疗效好

上下相资汤:上下相资治崩漏,

经行口糜三参冬,玉竹熟地五味膝,山萸车前共配伍 熟地1两,山茱萸5钱,葳蕤5钱,人参3钱,元参3钱,沙参5钱,当归5钱,麦冬1两,北五味2钱,牛膝5钱,车前子1钱。水煎服

清热固经汤:清热固经用黄芪,栀子生地骨皮共,陈棕龟甲草牡蛎,地榆藕节阿胶共 炙龟板8钱(研粗末,先煎),牡蛎粉5钱(包煎),清阿胶5钱(陈酒炖冲),大生地5钱,地骨皮5钱,焦山栀3钱,生黄芩3钱,地榆片5钱,陈棕炭3钱,生藕节5钱,生甘草8分。

逐瘀止血汤:生地大黄丹皮芍,桃仁龟甲归尾壳,逐瘀止血治崩漏,化瘀止血疗效好【药物组成】生地1两(酒炒),大黄3钱,赤芍3钱,丹皮1钱,当归尾5钱,枳壳5钱(炒),龟版3钱(醋炙),桃仁10粒(泡、炒、研)。

将军斩关汤方:将军失笑炮姜炭,茜草仙鹤益母草,三泄三七桑螵谢,苡仁黄柏滑石通。
熟军炭3克巴戟天9克仙鹤草18克茯神9克蒲黄炒阿胶9克黄芪4.5克炒当归9克白术4.5克生熟地各9克焦谷芽9克

痛经方:痛经方用五灵脂,川芎枳壳当归身,制香益母生蒲黄,气滞血瘀功效强。

温经散寒汤:组成 :温经散寒配川芎,五灵金铃归葫芦,赤芍白术紫石英,香附延胡艾茴香清。当归 10克 ,川芎 10克 ,赤芍 12克 ,白术 12克 ,紫石英 20克 ,葫芦巴 6克 ,五灵脂 12克 ,金铃子 10克 ,延胡索 10克 ,制香附 12克 ,小茴香 6克 ,艾叶 6克

清热调血汤方歌:古今医鉴治痛经,牡丹黄连生莪附,桃仁红花调血热,延胡芎归芍药同
【组成】当归 15g 川芎10g 白芍药25g 生地黄20g 黄连10g 丹皮15g 香附15g 桃仁15g 红花15g 延胡索10g 红藤20g 败酱草20g 薏苡仁20g

银甲丸:银甲连翘两地丁,蒲黄升麻红藤青,琥珀茵陈桔椿皮,清热除湿止痛灵
金银花、连翘、桔梗、生黄芪各12 g,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 g,生蒲黄10 g,琥珀粉(冲服)3 g,砂仁9 g,蛇床子9 g

益肾调经汤:四物去芎益续断 巴戟艾叶杜仲尝 加入甘草调经血 乌药散寒痛经方【组成】杜仲 续断 熟地各9克 当归6克 白芍(炒)9克 益母草12克 焦艾 巴戟 乌药各9克

调肝汤:调肝汤中山药草,芍芋戟归阿胶找,冲任虚损经量少,补肾益肝攻效好【组成】山药15克(炒) 阿胶9克(白面炒) 当归9克(酒洗) 白芍9克(酒炒) 山萸肉9克(蒸熟) 巴戟3克(盐水浸) 甘草3克

内补方:内补潼白二蒺藜,二茸鹿茸与紫茸,黄芪菟丝肉苁蓉,肉桂桑螵制附从。鹿茸12克、菟丝子25克、沙苑子30克、黄芪30克、肉桂14克、紫苑18克、桑螵蛸20克、苁蓉25克、附子14克、白疾藜25克

止带方: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灵,车前芎柏栀牛膝,清热利湿带立停处方组成】
黄柏15克、

苍术15克、芡实15克、白果10克、茯苓15克、龙胆草12克、车前子15克、鸡冠花15克、薏苡仁30克、焦栀子10克、醋柴胡10克、淮山药12克,水煎服。15剂为1 疗程。
外洗方:蛇床子15克、苦参15克、百部15克、土大黄15克、苍术15克、川椒10克、艾叶10克、冰片1克(后溶),大青盐一撮。

小营煎:三物地芍与当归,山药枸杞紧相随,炙甘草也用其中,补血益精兼化瘀。【组成】当归6克 熟地6~9克 芍药(酒炒)6克 山药(炒)6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克

寿胎丸:补肾安胎寿胎丸,菟丝为如益肾精,寄生续断阿胶辅,滋养固摄安胎良。【组成】菟丝子120克(炒炖) 桑寄生60克 川续断60克 真阿胶60克

安奠二天汤:人参白术和山药,扁豆要炒共甘草,脾肾双补效堪全,安奠二天可安胎。【组成】人参30克(去芦) 熟地30克(九蒸) 白术30克(土炒) 山药15克(炒) 山萸15克(蒸,去核) 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 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

保阴煎: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组成】生地 熟地 芍药各6克 山药 川续断 黄芩 黄柏各4.5克 生甘草3克

清热安胎饮:药物组成:山药5钱,石莲3钱,黄芩3钱,川连1钱(或马尾连3钱),椿根白皮3钱,侧柏炭3钱,阿胶块5钱(烊化)。

当归散:四物汤中去生地,加入白术和黄芩,清热凉血兼养血,安胎妙药此中聚。【组成】当归 黄芩 芍药 芎藭各210克 白术105克

胎元饮:胎元饮出景岳书,人参白术炙草熟,当归白芍陈杜仲,补气养血胎可安。【组成】人参(随宜) 当归 杜仲 芍药各6克熟地6~9克 白术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2.1克(无滞者不必用)

解毒活血汤:【方歌】解毒活血连翘桃,红花归壳葛赤芍,柴胡甘草同生地,吐泻良方用水熬。【组成】连翘2钱,葛根2钱,柴胡3钱,当归2钱,生地5钱,赤芍3钱,桃仁8钱(研),红花5钱,枳壳1钱,甘草2钱。

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组成】木香15克 紫苏叶 干葛(洗)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炒) 前胡(去苗) 人参 茯苓(去皮)各23克 枳壳(去瓤,麸炒) 桔梗(去芦) 甘草(炙) 陈皮(去白)各15克

桃红消瘀汤:【组成】丹参9克 土牛膝 归尾各6克 桃仁 红花各3克 乳香6克 蕺莱9克

毓麟珠:毓麟珠中八珍裁,菟丝杜仲椒鹿霜,气血两虚经为乱,或有不孕受此方。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芍药(酒炒)各60克 川芎 炙甘草各30克 当归 熟地(蒸,捣) 菟丝子(制)各120克 杜仲(酒炒) 鹿角霜 川椒各60克

温胞饮:温胞桂附巴戟杜,补骨菟药芡参术。组成:熟地12g 白术6g 当归9g 山药9g 肉桂3g 制附子9g 补骨脂9g

党参9g 菟丝子9g。水煎服。

开郁种玉汤:开郁种玉青主方,归苓术苓香附忙,妙用丹皮和花粉,肝郁不孕用之良。
【组成】白芍(酒炒)30克 香附(酒炒)9克 当归(酒洗)15克 白术(土炒)15克 丹皮(酒洗)9克 茯苓(去皮)9克 花粉6克

养精种玉汤:养精种玉女科方,归萸芍药熟地黄,血虚不孕经不调,滋肾养血冲任康。【组成】大熟地30克(九蒸) 当归15克(酒洗) 白芍15克(酒炒) 山萸肉15克(蒸熟) 四物汤去川芎加山茱萸肉而成

苍附导痰汤丸:化痰燥湿调经血,方用苍附导痰丸,茯蕉半夏陈术草,香附南心神姜壳。苍术、香附、半夏、茯苓、陈皮、胆南星、枳壳、甘草、生姜组成。

华盖散:华盖杏甘配麻黄,苏子陈皮茯苓桑,解表宣肺止痰咳,素体痰风寒伤
组成】紫苏子(炒) 麻黄(去根、节) 杏仁(去皮,尖) 陈皮(去白) 桑白皮 赤茯苓(去皮)各30克甘草15克(炙)

五虎汤:五虎汤治马脾风,麻黄蜜炒杏仁从,甘草石膏细茶叶,煎服之后喘自宁。组成]麻黄2.1克 杏仁(去皮、尖)3克 甘草1.2克 细茶(炒)2.4克 白石膏4.5克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大枣

人参五味子汤:[组成]人参3克 白术4.5克 云苓3克 北五味1.5克 杭麦冬3克 炙甘草2.4克 五味子汤准绳方,杏仁橘红大枣姜,人参麦冬五味子,敛肺止咳益气康。

参附龙牡救逆汤, 加入芍甘出验方 组成】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炙甘草。

牛黄清心丸:牛黄清心锁喉毒,茯轻冰麝参雄竺,珍倍荆防桔胆星,犀角归连热退速。

人参乌梅汤:组成]人参; 莲子(炒); 炙甘草; 乌梅; 木瓜; 山药

清胃解毒汤 : 三生两黄一丹皮, 治疗水痘毒重期.当归、黄连、生地黄、天花粉、连翘、升麻、牡丹皮、赤芍药。

柴胡葛根汤:方歌】柴胡葛根发表证, 腮肿痛或平形,石膏花粉黄芩草,牛蒡连翘桔梗升。【组成】柴胡天花粉干葛黄芩桔梗连翘牛蒡子石膏各3克甘草1.5克升麻0.9克

清瘟败毒饮: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温邪泻毒亦滋阴。组成:生石膏(大剂)180~240克(中剂)60~120克(小剂)24~36克 小生地(大剂)18~30克(中剂)9~15克(小剂)6~13.5克 乌犀角(大剂)18~24克(中剂)9~12克(小剂)6~12克 真川连(大剂)12~18克(中剂)6~12克(小剂)3~4.5克 生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鲜竹叶 甘草 丹皮
用法:石膏先煎十余分钟后,再入余药同煎,犀角磨汁和服,或研末,或先煎对入,分二次服。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裂,烦躁谵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者用大剂,沉而数者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