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研读报告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研读报告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研读报告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研读报告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研读报告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杜效明

自我国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标准(实验稿)》发布试行10年以来,师资水平逐年提高,英语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标准(修订稿)》保持了《标准(实验稿)》原有的总体结构框架和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以及附录部分均进行了修订。

一、修订的精神实质

修订稿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修订稿充分说明了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反映了世界各国在中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所取得的基本共识。明确指出了英语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修订稿更好地强调了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理念反映了国际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外语教育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重视对

学生外语学习策略的培养。对课程目标的定位采用多维度方式,体现了国际外语教育的理念,从关注语言知识学习转变到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在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上,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特别强调有效地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修订稿中的课程内容更好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体现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难度和容量适中,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修订稿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总体要求上进行了调整,并在个别技能要求上适当降低难度,更好地反映了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和发展需求。修订稿附录四话题项目表表中增加了关于“安全与救护”的话题;附录九的词汇表里补充了一些常用词汇,替换掉了一些不常用的词汇。

修订稿加强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修订稿明确了小学阶段对语法的要求,确定了小学阶段的400个左右的核心词汇,在附录七中独立撰写了小学英语技能教学参考建议,话题表和功能表中属于小学阶段所应涉及的部分,也在一、二级的目标要求表中分别列出。总之,从目标制定和具体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实施建议方面均体现了对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指导性。

修订稿中的教学建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具有指导性

和可操作性。修订稿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突出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同时,增加了对教材的使用建议,对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课程标准提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附录五提供的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学环节和步骤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指导。新增了附录八课堂教学用语,给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提供了支撑。

修订稿中的评价建议有利于教师立足课程标准,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成长。附录六中的评价方式与方法举例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部分呈现,在各自部分又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呈现,更突出了对小学和初中不同阶段的评价指导,可操作性较强。

修订稿在文字表述上更加简洁流畅、通俗易懂,措词方面更加严谨。修订稿对各部分均作了仔细的文字修改。例如,基本理念部分对小标题及内容的修改,使英语教育的特点一目了然,同时强调了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及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特点;课程目标的设计在文字和图表上强化了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区分与衔接,更加准确地体现了各级别间的差异和进阶关系;在内容标准中将一级语言技能的“玩演”要求“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

童话剧,如《小红帽》等”改为“能表演简单的英语短剧”等等,这些都更好地体现了表述的准确性。

二、主要变化

目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增加一、总目标二、分级目标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四、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增加附录6 课堂教学实例

附录7 评价方法与案例

附录七、词汇表顺序调至附录3 词汇表

附录五、技能教学参考表→附录8 技能教学参考建议

附录六、课堂教学用语→附录9 课堂用语

第一部分前言内容全部变化: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使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主要桥梁。同时,英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

建设和科技进步也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内容全部变化: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

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内容全部变化

(详见第2页-第4页)

三、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内容全部变化

(详见第5页-第7页)

*“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增加一、总目标二、分级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提出五个级别的目标要求”

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也提出了二级、五级和八级的目标要求→二级和五级删除“八级”

一、语言技能

删除六级-九级二、语言知识

删除八级

三、情感态度

删除八级

四、学习策略

删除八级

五、文化意识

删除八级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内容全部变化(九个小标题→八个,详见

第25页-第33页)

教学案例移至附录6

二、评价建议内容全部变化(八个小标题→九个,详见

第33页-第39页)

评价案例移至附录7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内容全部变化(详见第41页-第44页)

四、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

删除1. 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3. 思想性原则→(一)思想性原则

4. 趣味性原则→(三)趣味性原则

5. 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四)灵活性原则

附录

附录一语音项目表

说明移至小标题前

1.基本读音

删除“(2)元音字母a, e, i (y), o, u 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顺序调至(2)

(4)顺序调至(3)

(5)顺序调至(4)

(6)顺序调至(5)

(7)顺序调至(6)

附录二语法项目表

“注”内容全部变化:“二级的语法项目参见“内容标准”中的“语言知识部分”。”

2. 代词(5)不定代词→(5)不定代词(some, any, no)

11.被动语态→(7)被动语态①一般现在时②一般过去式③一般将来时

13.构词法(1)合成法(2)派生法(3)转化法(4)缩写和简写→10.构词法(1)前缀、后缀(2)转化(3)合成

14.句子种类(2)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意疑问句→11.句子种类(2)疑问句(一

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删除反意疑问句

删除15.句子成分

16. 简单句的基本句型→12.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17. 并列复合句→13.并列复合句

18. 主从复合句→14.主从复合句

(3)定语从句→(3)定语从句(能辨认出由that, which, who 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

删除(4)主语从句(5)同为语从句(6)表语从句

删除19.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20.省略、21.倒装、22.强调、23.虚拟语气

附录七、词汇表移至附录3

细分为二级词汇表及说明和五级词汇表及说明

所罗列词汇删除中文意思、词性、不规则变化动词的过去式形式和过去分词形式

删除单词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