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发情与超数排卵的区别及联系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1月下摘 要:奶牛的生殖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奶牛的机理及发情周期对牛的生殖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群牛中每头牛的发情周期处于不同的阶段,这种分散的发情周期不利于育种培养和管理。
为了使牛的生殖活动达到统一标准的管理,需要采用生殖激素控制就的发情周期,使群牛同期发情。
在本文就来探讨不同生殖激素对奶牛同期发情的调解效果及应用。
关键词:生殖激素;奶牛生殖;同期发情;调解激素;卵泡0 引言奶牛的生殖活动是通过体内的生殖激素协调作用引起的发情、排卵、生殖细胞生长、胚胎附殖、妊娠、分娩等复杂的过程完成的,控制奶牛的发情期使群牛同期发情在现代奶牛的生殖活动中有助于提高受孕率和遗传优良基因的重要作用,同时同期发情能够使奶牛同时生育牛犊,便于牛犊的统一哺乳和管理,因此同期发情对奶牛的生殖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同生殖激素控制奶牛同期发情,关键在于奶牛的下丘脑激素激素、胎盘激、垂体激素、性腺素及前列腺激素之间的协调作用。
1 奶牛生殖激素的分类及调解效果奶牛的生殖激素主要有下丘脑激素、胎盘激、垂体激素、性腺素及前列腺激素等。
下丘脑激素是影响奶牛发情周期的主要激素,能够分泌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的释放,从而促进奶牛超排卵数和提高胚胎着床率。
垂体激素包括促黄体素、促卵泡素、促乳素,是由奶牛垂体前叶所分泌。
因为垂体能够分泌催产素,因此该激素对于促进奶牛分年和泌乳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促卵泡素具有促进奶牛卵泡生长、发育的作用,是同期发情过程中用于超数排卵的主要激素;促黄体素能够促进孕酮的分泌,是调解奶牛同期发情中黄体期及控制黄体寿命的主要激素;促乳素与雌激素协同作用具有促进乳腺管系统与乳腺泡系统维持正常的分泌,有助于同期发情生殖活动中奶牛泌乳和哺乳牛犊。
性腺激素是由卵巢和睾丸所分泌,主要包括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能够促进奶牛生殖器的发育,增强性欲,是控制奶牛卵泡期和黄体期发情周期的重要激素。
胎盘激素是奶牛妊娠反期间为母牛与胎体建立生理联系的主要激素,在控制奶牛同期发情中应用的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一、名词解释1 动物繁殖学:研究动物繁殖现象、本质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技术,调整和控制繁殖的过程,以充分发挥动物的繁殖潜力,提高繁殖力的学科。
2 初情期(puberty):公畜初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的年龄,即为公畜初情期;母畜初次发情和排卵的时期。
3 性成熟(sexual maturity):是继初情期之后,青年公畜的躯体和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具备正常生育能力的生理状态。
指母畜初情期后的一段时间,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但其他组织器官仍在发育。
通常公畜性成熟比母畜晚。
性成熟是生殖成熟的标志。
4 血—睾屏障:血液和淋巴液不能直接进入精细管,使发育中的生精细胞免受血液化学变化的影响,是靠精细管外周的肌细胞和足细胞间的特殊连接来完成,这种结构称为血—睾屏障。
5 精子获能(sperm capacitation):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离开雄性生殖道时,还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它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某些变化,机能进一步成熟,才具备释放水解酶和受精能力,这一过程即为精子获能。
6 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获能后的精子,在受精部位与卵子相遇,顶体结构的囊泡形成和顶体内酶的激活与释放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7 诱发发情:人工引起发情,指在母畜乏情期内,利用外源激素或其他方法引起正常发情并进行配种,缩短母畜的繁殖周期,提高繁殖率。
8 超数排卵:指母畜发情的适当时间,用促性腺激素处理,是卵巢有比自然条件下较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的方法。
9 糖酵解:在不需氧,也即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精子可以把精清(或稀释液)中的果糖(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10 胎向: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方向。
指胎儿的纵轴和母体纵轴的关系。
11 胎位:胎儿在母畜子宫内的位置。
即胎儿的背部与母体背部的关系。
一、填空:1.果糖酵解指数指无氧,109个精子在37℃条件下,1小时分解果糖的毫克数。
1、反刍--进食时粗糙,饲料未经仔细咀嚼即吞咽入胃。
休息时,在瘤胃中经浸泡的食团刺激瘤胃前庭和食管沟的感受器,兴奋传至中枢,引起瘤胃逆蠕动,食团通过逆呕反送到口腔,再咀嚼,混入液,再吞咽,这一过程称反刍。
2、嗳气(Eructation):由于瘤胃中寄居的大量细菌和原虫的发酵作用,使瘤胃内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多种气体(CO2、CH4、NH3等),导致胃壁张力增加,兴奋压力感受器及嗳气中枢,瘤胃由后向前收缩,压迫气体移向瘤胃前庭,部分气体由食管进入口腔吐出,这一过程称为嗳气。
3、食管沟反射(OesophagealgYoovreflex):食管沟始于贲门,延伸至网瓣胃口,它是食道的延续。
收缩时呈一中空闭合的管子,可使食团穿过瘤网胃而直接进入瓣冒。
哺乳期犊牛,吸吮乳汁时,引起食管沟闭合,称食管沟反射。
这样可使乳汁直接进入瓣胃和真胃,可防止乳汁进入瘤网胃而引起细菌发酵和消化道疾病。
在一般情况下,哺乳期结束的育成牛和成年牛食管沟反射逐渐消失。
4、体质:是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产性能+抗病力+对外界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等协调性的综合体现。
外貌:是结构的外部表现,内部器官发育是基础。
个体的体质外貌表现是其遗传基础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5、牛的产奶指数(Milkproductionindex,MPI)是描述一个品种牛或一群牛在成年时(一般为5岁以上或产第3胎犊牛以后)1年(1个泌乳期)的产奶量(kg),与其平均个体活重(kg)的比值。
6、牛肉用指数(BeefPurposeIndex,BPI)是描述一个品种或一个牛群体在成年时(一般为5岁)的平均活重(kg)与其体高(cm)的比值。
值越大,肉用性能越好。
该指数的生产学意义是单位体高承载的“肉量”,而活体与胴体重、净肉量等有高的正相关7、体尺测量:是测量鉴别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计算体尺指数和估测活牛体重的基础性工作,它能准确反映牛主要部位的发育情况,弥补肉眼鉴别的缺陷。
动物繁殖学: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加强畜禽品种改良、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动物科学或畜牧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科学之一。
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副性腺功能:冲洗尿生殖道;稀释、营养活化和保护精子;运送精子;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供应精子能量)。
睾丸功能:精子生成:精子由曲精细管生殖上皮的生殖细胞生成;激素分泌:位于精细管之间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雄激素能激发公畜的性欲和性行为,刺激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和副性腺的发育和功能,维持精子发生和附睾中精子的存活。
卵巢功能:卵泡发育和排卵;激素分泌。
激素:是由有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微量信息传递物质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外激素:由动物机体内分泌释放到体外,并可引起同类动物出现行为和生理反应的一类化学物质。
生殖激素:在激素中,与动物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的发生和发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胚胎发育、分娩、泌乳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激素。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源下丘脑,十肽,作用:促进腺垂体释放LH和FSH。
OXT(催产素)下丘脑,九肽,作用:促进子宫收缩,乳汁排出,并具溶解黄体作用。
FSH(促卵泡素)来源腺垂体,糖蛋白,作用: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精子形成。
LH(促黄体素)来源腺垂体,糖蛋白,作用:促进排卵和黄体的形成及雄激素、孕激素的分泌。
T(雄激素)来源睾丸,类固醇,作用:促进精子发生,第二性征和副性腺的发育及性行为的发生,并具同化代谢的作用。
E(雌激素)来源卵巢,类固醇,作用:—促进发情行为的发生,第二性征,雌性生殖道,子宫腺体及乳腺管道的发育,刺激子宫收缩,并对下丘脑和垂体有反馈调节作用。
P(孕激素)来源卵巢,类固醇,作用:与雌激素协同作用于发情行为,抑制哺乳动物的排卵和子宫收缩,维持妊娠,维持子宫腺体和乳腺泡的发育,对促性腺激素分泌有抑制作用。
羔羊超数排卵研究进展1 超数排卵的作用机理超数排卵,即指在雌性动物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注射外源激素,从而使血液中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使卵巢上更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
自然条件下,雌性动物卵巢中含有大约300,000 个左右的卵泡,但自然情况下仅有1%能发育成熟而排卵,约有99%的卵泡会发生闭锁退化。
卵泡是位于卵巢生殖上皮、包裹卵母细胞或卵子的特殊结构。
卵泡细胞分为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
卵泡细胞从初级卵泡开始到发育为成熟卵泡时要经历三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即征集、选择及优势化阶段。
征集阶段是指生长卵泡池中一群小卵泡开始迅速生长,引起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卵泡发育受到激素FSH 的调控。
选择阶段是指只有部分被征集的卵泡继续发育,以至最终确立优势卵泡的过程。
优势化阶段是指优势卵泡迅速发育而其它同时被征集的卵泡生长和发育受到移植。
这主要是因为发育起来的较大的卵泡能够分泌大量的雌二醇和抑制素,然后又可通过负反馈抑制垂体分泌FSH,从而使FSH 浓度降低,使其只够维持较小卵泡发育。
而当这些较大的卵泡中有一个或几个发育为优势卵泡时,这个优势卵泡就开始分泌一些抑制因子,来抑制其它小卵泡的发育。
在此阶段,卵泡的发育主要受到LH 的调控,且由于这些卵泡内的E2 浓度较高,在与FSH 共同作用下可使得颗粒细胞上的FSH 受体和LH受体增加,从而来维持这些优势卵泡的发育。
但LH 的脉冲模式决定了这些优势卵泡最后能否成熟排卵,当LH 的脉冲模式较强时,就使颗粒细胞产生大量的E2 来促使这些大的优势卵泡成熟排卵。
若LH 脉冲模式较弱时,颗粒细胞就不能产生足量的E2,也不能使排卵前LH 出现高峰。
在下一个发情周期到来之前优势卵泡加速生长,利用了几乎所有的促性腺激素,致使那些小卵泡发生闭锁退化。
家畜在发情期间促黄体素排放频率加快,可使优势卵泡逐渐增加雌二醇的分泌。
当优势卵泡成熟时,它所分泌的雌二醇产生正反馈作用导致垂体大量释放促黄体素。
激素:又称荷尔蒙,是细胞与细胞间相互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通工具,从进化上讲,其合成部位无严格的局限性。
生殖激素:直接影响动物生殖机能的激素。
发情周期:是指从前一次发情开始至下一次发情开始之前一天的这一段时间。
胎儿干尸化(木乃伊胎):胎儿死亡,未被排出,其组织中水分及胎水被吸收,变为棕黑色,类似干尸。
新生仔畜窒息:又称假死,是指刚出生的仔畜发生呼吸障碍,或无呼吸动作而仅有心跳的状态。
生产瘫痪:又称低钙血症,中医又称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
以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为特征。
CMT(加利福尼亚乳房炎检测)法:是利用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烷基或烃基硫酸盐破坏乳中的体细胞,释放其中的蛋白质,蛋白质与试剂结合沉淀或凝胶,从而判断是否有乳房炎的方法。
内分泌学:研究内分泌系统各种激素分泌活动变化规律及其对机体有关器官、组织调节作用的科学。
妊娠:在动物生殖器官中,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胎儿所经历一系列复杂生理变化过程。
妊娠期:理论上指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发育成熟到分娩为止这一段时间。
在生产上按动物最后一次有效交配日到产仔日来计算。
分娩预兆:随着胎儿成熟和分娩临近,母畜全身状况、精神状态、生殖器官及骨盆部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排出胎儿及哺乳仔畜的需要的这些变化。
胎膜也叫胎儿附属膜:是从母体内吸取营养给胎儿,将胎儿产生废物运走,维持胚胎发育并保护其安全的一个重要结构或暂时性器官。
胎盘:是尿膜绒毛膜与子宫粘膜发生联系所形成结构。
由胎儿胎盘(尿膜绒毛膜)和母体胎盘(子宫粘膜)两部分组成。
流产:指母畜在妊娠期内由于胎儿或母体异常,或胎儿与母体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而导致的妊娠中断。
胎儿浸溶:指妊娠中断后,胎儿死亡,软组织被分解,变为液体流出,而骨骼留在子宫内。
阴道脱出:指阴道壁一部分或全部突出于阴门之外。
难产: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母畜分娩过程发生异常或障碍,母体难于或不能排出胎儿。
胎衣不下:分娩过程中,母畜排出胎儿后,胎衣不能在正常生理时限内排出,又可称胎膜滞留。
进口和国产激素处理杜泊羊的发情和超排效果比较田秀娥;王永军;付明哲;赵彦儒;崔瑞贤【摘要】为研究国产激素和进口激素对杜泊羊的发情和超排效果的影响,选用体况健康的成年杜泊母羊18只,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国产和进口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试验组使用国产阴道栓,注射300单位国产促卵泡激素(FSH),对照组使用进口孕激素阴道栓(CIDR),注射200 mg进口FSH.观察统计两组羊的发情情况、黄体数及胚胎回收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情率均为94.44%;试验组绵羊羊均黄体数14.11枚,高于对照组的10.63枚,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羊均可利用胚胎分别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43,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与进口产品相比,国产产品成本低,超排效果较优,性价比高,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用于杜泊羊的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年(卷),期】2018(039)010【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杜泊羊;激素;进口产品;国产产品;超数排卵【作者】田秀娥;王永军;付明哲;赵彦儒;崔瑞贤【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庆阳市肉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甘肃庆阳7452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5胚胎移植是良种家畜快速扩繁常用的技术手段。
供体同期发情与超数排卵是胚胎移植的一个重要环节。
超排效果好则可望得更多的卵子或胚胎,对充分发挥优秀母畜的繁殖潜力和提高胚胎移植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该项技术的试验与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仍然存在超排效果波动较大,影响因素较多的问题[1]。
如供体年龄、重复超排次数[2]、供体发情周期的阶段、产后时间长短、卵巢功能、季节[3]、激素种类与用量[4]、激素来源与卵巢状态[5-8]等。
名词解释(校园交达电脑最新版)1、繁殖:动物产生与自身相似新个体的过程2、分娩:当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雌性动物将胎儿及其附属膜从子宫内排出体外的生理变化过程。
3、诱导发情:对处于生理或病理状态下乏情的母畜,施以激素或其他措施,使之出现正常的发情、排卵的技术。
4、胚胎移植:将处于某一发育阶段的早期胚胎移植到与其发育阶段想对应的同种母畜生殖道内,使之受孕并产仔的技术。
5、精子活力: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占总精子数的比率。
6、繁殖力: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生殖繁衍后代的能力。
7、生殖激素:那些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的,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的激素。
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的激素8、初情期:是指雄性动物第一次能够排出精子或雌性动物第一次出现发情表现并排卵的时期。
9、精子活率:精液中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所占百分率,与精子受精能力直接相关,是评价精液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10.、顶体反应:精子和卵子相遇时,精子顶体外膜与精子质膜发生多处融合,形成很多的混合膜通道,释放顶体内容物的过程。
这一反应有利于精子穿透放射冠和透明带。
11、妊娠识别:妊娠初期,孕体能产生信号(激素)传递给母体,母体能产生一定反映,从而识别胎儿的存在,使孕体和母体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
12、初配适龄:是指雄性动物基本上达到生长完成的时期,各种器官组织都已发育完善,是配种的最佳时期。
13.、超数排卵:用较高剂量促性腺激素(Gn )促使排卵数量多于正常数的技术14、精细管上皮周期:精子发生过程中,在精细管任何一个断面上都存在着精子发生系列中不同类型的生精细胞,这些细胞群中的细胞类型是不断呈周期性变化的,称为精细管上皮周期。
15、受精:两性配子(精子和卵子)相互作用,结合产生新个体即合子的过程。
17、人工授精:利用合适的器械采取公畜的精液,经过品质检查、稀释或保存等适当的处理,再利用器械把精液适时地输入到发情母畜的生殖道内,以代替直接交配而使其受孕的方法18、妊娠:雌性动物所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卵子受精结束到胎儿发育成熟后与其附属膜共同排出前的复杂的生理过程,合子形成至分娩之前母体复杂的生理过程。
关于母猪同期发情激素使用的探讨摘要同期发情又称同步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进行。
母畜同期发情使用的激素是孕激素或前列腺素,根据母畜的发情机制和同期发情机制,对母猪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关键词:同期发情黄体孕激素促性腺激素一、母畜的发情机制母畜到了性成熟以后,就会出现发情周期。
发情周期的发生主要是在母畜本身的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进行的。
丘脑下部某些神经纤维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沿着垂体门脉循环至脑下垂体前叶,调节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进入血液运输至卵巢,刺激卵泡发育,同时促黄体素(LH)也由垂体前叶分泌到血液中,与促卵泡素协同作用,促进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
这些雌激素就由血液循环到大脑皮质,引起母畜发情。
雌激素对丘脑下部和垂体具有正的和负的反馈作用,以调节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当雌激素分泌大量时,一方面通过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另一方面又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黄体素,促黄体素在排卵前分泌量达到最高峰,由于促黄体素的作用,引起卵泡的破裂排卵。
排卵后,即使促黄体素分泌量不大,但仍起重要作用,它能使卵泡的颗粒层细胞转变为分泌孕酮的黄体细胞而形成黄体。
当孕酮分泌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于丘脑下部和垂体前叶有负反馈作用,它能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以致卵泡不再发育,母畜也就不发情。
如母畜发情配种未孕或未配种,则经过一定时期,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破坏黄体组织,使黄体逐渐退化萎缩,于是孕酮分泌量急剧下降,垂体由于脱离孕酮的抑制作用,从而又开始分泌促卵泡素,于是又刺激卵泡开始发育,随着黄体的完全退化,垂体不再受孕酮的抑制,因而又分泌大量的促卵泡素,刺激卵泡继续发育,雌激素分泌量大增,于是母畜又再发情。
正常的发情周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二、同期发情机理由母畜发情机理可看出,卵泡的发育是在黄体退化,孕酮分泌下降后开始的,因此可以通过使用一定的激素人为缩短或延长黄体期,然后使卵泡于同一时间开始发育,最终使母畜于同一时期发情,卵巢、子宫处于同一生理状态时期。
动物繁殖学相关复习内容名词解释1___睾丸下降:指家畜等哺乳动物雄性个体在出生前后,睾丸从腹腔内经腹股沟管降入阴囊内的生理过程。
2___适配年龄:指种畜适于开始配种繁殖的年龄。
3___母畜的诱发发情: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使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的母畜出现正常发情,也叫催情。
4___同期发情:让一群母畜同步发情5___超数排卵:使母畜在一次发情中超常规地发育更多的卵泡,增加排卵数——提高多胎率、生产用于移植的胚胎6___精子发生:指精子在睾丸内产生的全过程,也叫精子生成。
7___精子发生周期:指精细管上皮细胞出现的精子发生序列,即由A1型精原细胞分裂开始,直至精子细胞变成精子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
8enter精细管上皮周期:在曲精细管同一部位或横断面上出现两次相同细胞群的时间间隔。
9___精细管上皮波:精细管上皮波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生精细胞群沿着曲精细管的纵长排列的状态。
10___射精量:是指公畜一次射出精液的多少,以毫升数表示。
11___精子密度:指单位容积的精液内所含有的精子数目,通常用亿/ml表示。
12___精子活力:指精子运动的能力。
13___精子活率:指在显微镜视野内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数占精子总数的百分比,但有时也可与“精子活力”通用。
14___精子的“冷休克”(cold shock):是指精子在缺乏抗冷保护的条件下,受到急剧降温造成的低温打击后,不可逆地丧失正常活动力或生活力的现象。
15___自发性排卵指发育成熟的卵泡自然地发生破裂而排出卵子的哺乳动物排卵类型。
16___诱发性排卵(也称刺激性排卵)指只有受到交配刺激或外源性排卵激素的刺激才发生排卵的哺乳动物排卵类型。
17___发情周期:从一次发情的开始(或结束)到下一次发情的开始(或结束)所间隔的时间。
18___液态精液:指未经冷冻而处于液体状态的精液,包括原精液(新采出的未经稀释的精液)、常温保存的稀释精液和低温保存的稀释精液。
19___冷冻精液:是在超低温条件下进行冻结和保存的固态精液。
名词解释:1.红体:成熟卵泡破裂、排卵后,由于卵泡壁塌陷皱缩,从破裂的卵泡壁血管流出血液和淋巴液,聚积于卵泡腔内形成血凝块。
2.黄体:卵泡内膜分生出血管,布满发育中的黄体,卵泡内膜细胞也移入细胞之间,由于吸取脂类而使颗粒细胞变成黄色。
3.睾丸下降:睾丸在胎儿时期存在于腹腔内,在动物出生前或出生后,睾丸才由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内。
4.隐睾:动物出生或成年后,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进入阴囊,任留于腹腔或腹股沟管内的现象。
5.卵泡发生波(卵泡波):雌性动物一个发情周期中,卵巢上有群体卵泡发育到三级卵泡及少数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大小时,发生闭锁退化或排卵的现象。
6.皮质反应:卵子激活后,胞质内皮质颗粒向卵质膜下移动,并且与卵质膜融合、释放内容物的过程。
7.透明带反应-透明带在皮质酶作用下,糖蛋白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精子无法识别和穿过透明带的现象。
8.卵黄膜反应(卵黄封闭作用):精子进入卵黄膜时,精子质膜与卵黄膜融合,卵黄膜立即发生变化表现为卵黄紧缩,卵黄膜增厚,并排出部分液体进入卵黄周隙。
这个反应也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
9.顶体反应:获能后的精子,在受精部位与卵子相遇,顶体结构的囊泡形成和顶体内酶的激活和释放过程。
10.情期受胎率:妊娠母畜头数占配种情期数的百分比。
11.卵丘:次级卵泡发育成三级卵泡,随着卵泡液分泌量的逐渐增加,卵泡腔变大,卵母细胞被挤向一边,并被包裹在一团卵泡细胞中,形成突出于卵泡腔的半岛。
12.精子获能: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离开雄性生殖道时,还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某些变化,机能进一步成熟才具备受精能力。
13.适配年龄:根据家畜自身发育情况和使用目的人为确定的用于配种的年龄阶段。
(一般晚于性成熟,体重达体成熟70%左右)14.胚胎附植:胚胎在子宫中定位后,便结束游离状态,开始与母体建立紧密的联系的过程。
(注:附植窗:子宫允许胚胎附植的时间段。
)15.胚胎分割:利用特制的玻璃针或显微刀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显微分割成2、4、8或更多等分,人工制造同卵双生或同卵多生的技术。
动科103班?动物生殖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精子:分头和尾两个要紧局部,外表有质膜覆盖,是含有遗1.传物质并有活动能力的雄配子。
卵子:通常将排卵后的卵母细胞称为卵子。
2.配子:包括精子和卵子········3.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获得合子的过程。
4.★适配年龄:据畜种自身发育情况和使用目的人为确定畜种5.用于配种年龄时期。
适配年龄一般比性成熟晚一些,体重应为其成年体重的70%左右。
★初情期〔公畜〕:公畜初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6.出完整性行为序列年龄即为公畜处情期,也称为青春期。
★初情期〔母畜〕:雌性动物在出生后当到达一定年龄和体重7.时第一次浮现发情并排卵的时期。
★精子活率:是指精液中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数占总精子8.数的百分比。
★冷休克:未经任何处理的精液急剧降温到10℃以下,精子9.因低温打击,浮现“冷休克〞,不可逆地丧失其生存能力。
为防止这一现象,精液处理中稀释液加卵黄、奶类等防冷休克物和采纳缓慢降温方法。
★发情周期:动物从一次发情开场至下次发情开场、或者从10.前次发情完毕到下次发情完毕所需要的时刻。
绵羊发情周期17d,山羊、黄牛、奶牛、水牛、马、驴和猪等动物发情周期21d。
卵母细胞成熟抑制因子:卵泡液存在抑制卵母细胞成熟因子11.为低分子热稳定性多肽环线苷酸或卵巢激素,表现在静止期。
卵母细胞促成熟因子:存在分裂爽朗细胞中,为细胞周期蛋12.白B与细胞周期操纵基因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其在未成熟前的卵母细胞无活性。
★超数排卵:指在雌性动物发情周期的适当时刻,注射外源13.促性腺激素,使卵巢中较在自然条件下有更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的技术。
★同期发情:人为操纵一群母畜在预定时刻内集中发情并排14.卵的生殖调控技术。
★植冰:在稍低于溶液冰点时强行冷却,可促使溶液结冰,15.防止过冷现象的产生,这种促使溶液结冰的方法成为诱发结冰或植冰。
.
'.
同期发情与超数排卵的区别及联系
[日期:2012-06-13] 来源:中学生物学 2012年4期 作者:胡文斌 [字体:大 中 小]
1 发情和排卵的调节及控制原理
发情和排卵主要受神经内分泌和生殖激素的共同作用调节。当母畜生长发育到初情期时,下丘脑的某
些神经细胞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使脑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其
中促卵泡素可促使卵巢中的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引起母畜一系列的发情表现和生殖器官的相应变化。
同时,雌激素的分泌导致垂体分泌促黄体素的高峰,进而引起排卵,并在排卵的卵泡内形成黄体。此时,
黄体分泌孕酮;孕酮的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同时也抑制了卵泡发育和发情。如母畜未妊娠,
则经过一段时间后由子宫产生的前列腺素,可促使黄体迅速退化,从而使体内孕酮量下降。此时垂体因失
去了孕酮的抑制作用而又开始分泌促性腺激素,再次促使卵泡发育,引起发情和排卵。当母畜在发情期间经配
种而受胎时,则前列腺素促使黄体退化的作用受到抑制,因此卵巢中的黄体不消失,而转变为妊娠黄体,
一般继续存在到妊娠后期。
2 同期发情的理论依据
在群体中,母畜个体所处的发情周期阶段是随机的。由于黄体期的时间占了整个发情周期的大部分时
间(70%左右),即一群母畜中处于黄体期的个体数占了大多数。因此,控制个体母畜黄体的消长是控制
群体母畜同期发情的关键。同期发情的实质就是利用某些激素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
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和排卵。实践中常用前列腺素来提前消除黄体或用孕激素类药物来制造一个
人为延长的黄体期以实现群体母畜发情的同期化。
3 超数排卵的理论依据
在自然状态下,动物卵巢上约有99%的有腔卵泡发生闭锁而退化,只有1%的卵泡能发育成熟而排卵。
在每次发情期之前优势卵泡加速生长,其余小的有腔卵泡发生闭锁退化。超排的过程就是应用超过体内正
常水平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使将要转化为闭锁卵泡的有腔卵泡发育成熟,从而使卵巢比自然发情时有更
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
4 同期发情与超数排卵的区别及联系
4.1 同期发情与超数排卵的区别
所用的激素不同:应用于同期发情的药物根据其性质主要可分作两类:① 抑制卵泡发育的制剂,如
孕酮、甲孕酮等。它们能够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延长黄体期。② 溶解黄体的制剂,如PGF2α、氯
前列烯醇等,它们具有明显的溶解黄体作用,从而缩短黄体期。超排处理的试剂通常是刺激卵泡发育或促
进排卵的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如FSH、PMSG、LH、HCG等。
处理时期不同:同期发情处理的时期理论上可以在发情周期的任何阶段。但其中前列腺素法有一定缺
点,就是有些母畜不能同期发情,原因是前列腺素只对功能性黄体而不是发情后4~5 d的新生黄体起溶
解作用,所以处理后必须间隔一定时间后再用药一次,才能使群体发情达到高度同期化。超排处理时期应
选择在发情周期的后期,即黄体消退时期。此时卵巢正处于由黄体期向卵泡开始发育过渡的时期。
目的不同:通过同期发情处理可以节省发情鉴定的劳力,使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时间相同,使母畜集
中妊娠和产仔,利于集约经营。对母畜超排处理,利于获得更多早期胚胎进行胚胎移植;自然繁殖情况下,
经控制排卵来提高母畜的产仔数,使其达到产多胎的目的。
4.2 同期发情与超数排卵的联系
同期发情和超排都是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在使用同期发情药物的同时,如果配合使用促性腺
激素,可以增强发情同期化和提高发情率,并促使卵泡更好地成熟和排卵。
在自然情况下,母畜的发情周期长度并非恒定不变,不但个体之间有差异,而且同一个体各次发情周
期的时期也不一致,所以在发情周期的后期用药物作超排处理,不一定能和卵巢机能的转变阶段相吻合。
用药物处理的时间如果是在黄体尚未临近消退的阶段,或者是在黄体已经消退、卵泡已明显发育并开始出
现发情时,由于注射促性腺激素作超排处理的时间与卵巢机能发育的步调不相一致,效果往往不佳。在动
.
'.
物胚胎移植技术中往往采用同期排卵的方法,该方法是结合同期发情和排卵控制,使母畜于同一段时间内
发情,在发情时期的卵泡发育过程中,又促使发育的卵泡于同一段短时间内排卵,可大为提高超排的效率
和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