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隧道工程技术总结(doc 102页)

地铁隧道工程技术总结(doc 102页)

地铁隧道工程技术总结(doc 102页)
地铁隧道工程技术总结(doc 102页)

.11号线南段大直径地铁隧道工程技术总结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南段工程从浦东新区的龙阳路站至滴水湖边的临港新城站,线路走向为:浦东新区龙阳路站-沿罗山路、罗南大道-规划航三公路-人民西路-拱极路-穿川南奉公路、远东大道-折向平行浦东铁路东侧南行-跨越大治河-临港大道-至临港新城站。线路长约58.962km,其中地下线路长约13.741Km,高架路线长约45.221km,设11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座,高架站9座。最大站间距10.601km,最小站间距2.699km。

本次招标工程内容:临港明挖段~1#风井~2#风井两段区间圆形盾构推进(含管片),盾构明挖区间、盾构工作井及1#风井、2#风井土建工程。

本工程范围内的构筑物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盾构工作井安全等级为二级,其余土建工程安全等级均为一级。

工程施工重点与难点:

1.工程规模宏大、工期十分紧张。

本工程总工期625天,类似规模的工程工期一般三年左右,因此本工程工期十分紧张。同时本工程涵盖了深大基坑开挖、结构施工、大直径泥水管道隧道施工等众多工程,且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结构“口”字件同步施工,工艺十分复

2.开挖深度超超深,土体垂直运输困难,开挖进度难保证。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达到28.15m,支撑较密,加上井内布置较多的降水井,造成土方开挖困难。特别是开挖最后几层土时由于深超深,基坑开挖进度受到极

大的影响,如不解决开挖速度问题将引起基坑较大的变形,对基坑带来风

险。

3.盾构施工难点

盾构出洞施工中,盾构顶覆土最小8.27m,深度不足1D。盾构在浅覆土状态下掘进时,易发生地面沉降大、管片碎裂、隧道横鸭蛋等问题,且易出现地面冒浆、切口水压无法建立、工作面土体塌方等施工险情。

4.复杂地层盾构推进

盾构推进过程中沿线部分区段隧道穿越粉土层(②3号灰色砂质粉土),易产生机头偏斜、扭转、盾构设备受损等情况,且粉土在水动力作用下,又极易产生流砂、坍塌等现象,导致掘进面不稳定,对隧道盾构的施工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5.防水工程

地下工程施工缝、连接缝较多,地表水的下渗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地下防水施工质量的优劣,其中钻孔灌注桩表面防水由于格构柱的安装施工复杂是施工的一大难点。

①基坑情况

1.1、临港明挖段~1#风井区间

自临港大道两港大道路口西侧的明挖段盾构工作井,沿临港大道中间绿化带下方一路东行,分别下穿南白龙港、大四灶港、两港大道、人民塘随塘河后至临港大道上的1#中间风井。区间全长1886M,隧道覆土厚度为8.87~17.75M。全线设置了一段平曲线,半径为2002.65M。纵坡为“V”型坡,最大纵坡12‰,最小纵坡4‰,设置了四个竖曲线,半径均为10000m。盾构穿越的土层主要有②3灰色沙质粉土层、④灰色淤泥质粘土层、⑤1-1灰色粘土层、⑥1暗绿色粉质粘土层和⑥2草黄色粉质粘土层。

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管片内径10.4m,外径11.36m,厚480mm,环

宽1.5m,错缝拼装。隧道内设“口”字型预制件和中隔墙,其中,口字型构件采用同步施工的方案实施,中隔墙采用贯通后现浇结构的方案实施。选用盾构机需满足管片外径要求。

1.2、1#风井~2#风井区间

自临港大道上的2#中间风井,沿临港大道中间绿化带下方一路西行,分别下穿随塘河、沪城环路、军民河后至临港大道上的1#中间风井。区间全长1885m,隧道覆土厚度为14.49~18.15m。全线设置了三段平曲线,半径分别为2002.65m、1202.65m和2002.65m。纵坡为“V”型坡,设置了三个竖曲线,半径均为10000m。盾构穿越的土层主要有②3灰色沙质粉土层、④灰色淤泥

质粘土层、⑤1-1灰色粘土层、⑥1暗绿色粉质粘土层和⑥2草黄色粉质粘土层、⑦1-2草黄色~灰色砂质粉土层。

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管片内径10.4m,外径11.36m,厚480mm,环宽

1.5m,错缝拼装。隧道内设“口”字型预制件和中隔墙,其中,口字型构件采用同步施工的方案实施,中隔墙采用贯通后现浇结构的方案实施。选用盾构机需满足管片外径要求。

1.3、明挖区间

明挖区间(里程SDK51+991.500~SDK52+680)沿临港大道中央绿

化带走行,敞开段和暗埋段分别位于Y2路、临港大道两侧,总长度约560m,其

中敞开段长为392m,暗埋段长为168m。其中敞开段埋深0m~10.5m,暗埋

段基坑深10.5m~17.9m,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形式分别采用搅拌

桩重力式挡墙、Φ600桩孔灌注桩+双排Φ700搅拌桩、Φ800桩孔灌注桩+双排Φ700搅拌桩、600厚地下墙、800厚地下墙作围护,坑内设1到砼支撑+1~5道钢支撑。基坑安全保护等级取为二级。

明挖段结构型式采用钢筋混凝土U型结构,结构内净宽15.3m。底板厚

度0.5~1.3m,侧墙厚度0.5~1.3m;暗埋段结构型式采用二孔钢筋混凝土箱

型框架结构,结构内净宽15.3m。顶板厚度0.6~1.0m,底板厚度0.9~1.1m,内衬墙厚度取0.4~0.6m,考虑地下墙与内衬共同受力,按复合墙计算。1.4、盾构工作井

盾构工作井基坑深22.72m,采用1000厚,41m长地下墙作围护,明挖顺筑法施工,坑内设4道砼支撑+1道钢支撑。基坑安全保护等级取为二

级。

盾构工作井结构型式采用二孔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结构内净宽16.5m。顶板厚度0.7m,底板厚度1.4m,内衬墙厚度取0.8m,考虑地下墙与内衬共同受力,按复合墙计算。

1.5、1#风井及2#风井

1#风井及2#风井中心里程分别为SDk54+600、SDk56+520,内净尺寸分别为18.5m×32m、18.5m×38m,结构埋深约28m。风井采用厚1.2m、长51m的地下连续墙,明挖顺筑法施工,设六道支撑(五道钢筋砼支撑和一道钢支撑)及一~二道临时钢支撑。基坑安全保护等级取为一级。

1#风井及2#风井为地下三层结构,顶板厚700mm;地下一层设置了小通风机房、0.4kv开关柜、35kv开关柜室等设备用房,地下一层板厚50

0~600mm,内衬厚600mm;地下二层内设置了通风机房,地下二层板厚为600mm,内衬厚600mm;地下三层为轨道交通运行层,层内还设置了废水泵房及设备用房,底板厚为1600mm,内衬厚800mm。

②深基坑的降水、开挖、支撑情况

工程设计概况

钢支撑与砼支撑分部情况、施工现场地下结构与围护结构的联结方式

中间风井1:位于临港大道的绿化带内,中间风井1中心里程为SDK5

4+600.000。两个风井的外包尺寸同为49m×22.5m,均采用1.2m厚、深48米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单个中间风井地下连续墙共32幅。中间

风井1基坑开挖深度均为28.15m,属于超深基坑,保护等级为一级。基坑施工

时采用明挖施工,共设6道支撑,其中第一、二、三、四、五道为钢筋混凝土

支撑,第六道为Ф609(t=16mm)钢支撑。第一至第五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截面

积分别为800mm×1000mm、900mm×1200mm、1100mm×1200mm、1100

mm×1300mm、1300mm×1300mm。第四道支撑下采用旋喷抽条加固。

盾构工作井后接暗埋段和敞开段:位于临港大道的延伸段的拟建绿化带内,

周边为农田。盾构工作井的外包尺寸为21.6 m×20.1m,开挖深度为22.83米,基坑保护等级为二级,采用1m厚、深为39米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由于暗埋段与基坑工作井开挖深度的差异设置一道厚0.6m、深12米的地下

连续墙与暗埋段区隔。暗埋段和敞开段基坑宽度为14.1m,明挖区间总长64

1.5米,其中暗埋段长度为270m,敞开段长度为371.5米,最深的挖深为17.49米,由暗埋段向敞开段开挖深度由深向浅过渡。暗埋段根据开挖深度的

不同分别采用地下连续墙、SMW工法桩加止水帷幕作为围护结构;敞开段根据

深度的不同分别采用灌注桩加止水帷幕、格栅型水泥挡墙作为围护结构。盾构井、暗埋段和敞开段均采用明挖基坑顺做结构,其中盾构工作井采用4道钢筋

砼支撑,一道Ф609、壁厚为16mm钢支撑,基坑内无加固措施。暗埋段里程

SDK52+680.000~SDK52+625.825采用5道Ф609、壁厚为16mm的

钢支撑;在地面至开挖面采用搅拌桩抽条弱加固,加固区强度qu≥0.5MPa;坑底

以下3米采用搅拌桩抽条加固,加固区强度qu≥1.0MPa。暗埋段里程S

DK52+625.825~ SDK52+410.000,第一道支撑为砼支撑,其余的采用Ф609、

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由深向浅,由4道钢支撑向2道钢支撑过渡)。敞开段

里程SDK52+410.000~ SDK52+355.00,第一道支撑为砼支撑,剩余的各道为

Ф609、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敞开段剩余的需要支撑的部分,均为Ф609、

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里程SDK52+680.000~里程SDK52+482.400的敞

开区间坑底以下采用3m采用搅拌桩抽条加固,加固区强度qu≥1.2MPa。

(2)围护体系情况概述

a、地下连续墙

暗埋段根据开挖深度的不同分别采用地下连续墙、SMW工法桩加止水帷幕作为围护结构;敞开段根据深度的不同分别采用SMW工法桩加止水帷幕、格栅型水泥挡墙作为围护结构

b、立柱桩(钻孔灌注桩、格构柱)

中间风井1:本风井内共有格构柱5根,为一桩一柱式。格构柱顶至第一道钢筋砼支撑梁,底部插入钻孔灌注桩3.6m,钻孔桩直径Φ1000,桩长33m。每根格构柱长度30.93m。

盾构工作井后接暗埋段和敞开段:格构柱施工范围位于盾构工作井1根,暗埋区间段3根,共计4根,支撑立柱采用钢格构柱,且格构柱以Φ800钻孔灌注桩为基础,在地表钻Φ800mm孔,桩长约为30M和20M。格构柱插入立柱深度为3M,明挖区间段钻孔灌注桩(基础抗拔桩)150根,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压桩)56根,桩径:800;桩径600的24根;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0.

c、支撑系统

中间风井1:沿基坑深度方向设置六道支撑,其中第一、二、三、四、五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六道为Ф609(t=16mm)钢支撑。

盾构工作井后接暗埋段和敞开段:第一道支撑为砼支撑,其余的采用Ф609、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由深向浅,由4道钢支撑向2道钢支撑过渡)。敞开段里程SDK52+410.000~ SDK52+355.00,第一道支撑为砼支撑,剩余的各道为Ф609、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敞开段剩余的需要支撑的部分,均为Ф609、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

d、土体加固、坑外止水

中间风井1:第四道支撑下Φ1000二重管旋喷桩抽条、裙边加固施工及Φ800三重管旋喷桩地下连续墙坑外止水施工。第四道支撑下加固标高在-13.

65m~-16.65m, 旋喷抽条厚度3m;坑外高压旋喷桩地基加固主要为地下连续

墙接缝处设置三根止水,标高在-15.70m~-43.90m,桩长28.2米;以上加固水泥掺量25%,水泥用量450kg/m3,水灰比1:1;要求加固后28天强度指标qu≥1.2Mpa。

盾构工作井后接暗埋段和敞开段:采用裙边 + 抽条的加固方式,本次施工:基坑~轴位置Φ850三轴搅拌桩抽条加固施工;工作井坑外Φ800二重管旋

喷桩防渗施工及基坑暗埋段Φ1000二重管旋喷桩坑底抽条加固施工。

其中~○,3轴位置Φ850三轴搅拌桩抽条加固施工共布设Φ850三轴搅拌桩287幅,搅拌桩从基坑底面以下至开挖面以上为弱加固区,水泥掺量为10%(180kg/m3);基坑开挖面以下3m为强加固区,水泥掺量为20%(360kg/m3);搅拌桩相临两桩搭接长度为250mm,水灰比为1.6。

工作井坑外Φ800二重管旋喷桩防渗施工共布设Φ800二重管旋喷桩276根,水泥掺量为20%(360kg/m3);旋喷桩相临两桩搭接长度为200mm,水灰比为1.0。

基坑暗埋段Φ1000二重管旋喷桩坑底抽条加固施工。共布设Φ1000二重管旋喷桩1743根,加固深度为基坑坑底以下3m,水泥掺量为20%(360kg/m3);旋喷桩相临两桩搭接长度为250mm,水灰比为1.0

坑外止水主要对地墙接缝处进行注浆止水。

e、降水系统

本工程基坑降水主要为坑内疏干井及坑内外降压井相结合。

本工程基坑开挖采用作业面液压挖掘机水平挖送土,50t吊车以及伸缩长

臂液压挖掘机垂直运输相结合的方法。

基坑开挖采用流水作业,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掌握好“分层、分段、

分块、对称、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段、先中间后两侧、抽槽支撑,先支后挖”的原则,做好随挖随撑,尽量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基

坑坑底素砼垫层要求随挖随撑。

1.基坑开挖

本工程明挖段基坑属于对撑的长条形基坑,整个基坑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段开挖和浇筑素砼垫层与钢筋混凝土底板,每段开挖中又必须按照分层、分小段、分块,并限时完成每小段的开挖和支撑。

基坑开挖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分层、分段、分块挖土。每层厚度控制在3

-4m;在各道支撑的土层开挖中,每小段长度应控制在3m左右,小段土方要在

8小时内完成,随即在8小时内,安装好该小段的支撑,并施加预应力,每层土

方开挖面不低于相应支撑中心以下50cm。同时严格控制每次分段开挖时两头的纵向土坡坡度在1:3以上,确保土坡稳定以及基坑的安全。

雨季施工,或由于其他原因每段基坑开挖之间间隔时间较长时,坡表面采用钢丝网,并用M10砂浆抹面,减少雨水渗入,确保土坡稳定。

基坑开挖时,采用先开挖基坑中间土方,两侧预留土堤,以抵抗外侧土体主动土压力,防止基坑变形过快过大;然后抽条开挖支撑下方土体后,安装支撑,最后进行该层范围内土体的全面开挖。

对于1#中间风井和2#中间风井,第一道~第五道支撑为砼支撑且支撑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也需要分层开挖。为了减少开挖后土体的暴露时间,需要加快砼支撑的制作速度,并且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早强混凝土,减少基坑开挖的风险。

(1)基坑开挖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基坑开挖前联系并进场土方挖掘设备;2台1立方反铲挖掘机、2台

0.25-0.4立方小挖掘机、伸缩臂一台,50T履带吊一台;

(3)衬砌支撑进行质量验收,在地面产生继续拧钢支撑的方式拼装,检验其平整度;

(4)降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提前20天降水并从观察孔测得水位,确保水位在基坑底以下1m)

2.基坑开挖方法

(1)第一道支撑施工前土体(第一层土方):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施工,以“后退式”施工抓去表层土,开挖至支撑面标高时,用“抽条法”施工,完成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的浇筑

(2)第二、三、四、五道支撑施工前,以及至离设计坑底标高30cm范围内土体,开挖在基坑两侧分别配备一台KH-180五十吨履带吊吊配1立方抓斗以及一台伸缩臂挖机并结合0.25-0.4立方小挖机进行挖土。在挖机够不到的死角采用人工配合修土方式取土。在分别开挖至)第二、三、四、五道支撑面标高时,用“抽条法”施工,完成各道支撑的架设。

(3)当挖至离设计坑底标高30cm时,采用人工挖土修坡的方法平整基坑,不得超挖与扰动基底土,挖到设计坑底高程后,及时分块分段浇捣砼垫层

以减少坑底土体回弹,并对地下墙围护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减少地下墙的水平

位移。

(4)同时在每天的基坑开挖后的第一时间内,安排凿毛班将支撑两端的

预埋钢板凿出,以供支撑班作业施工。

3.工作井基坑开挖方法

工作井基坑开挖与暗埋段相连处的两根支撑,再挖斜撑部位,在中间留土。斜撑挖出并安装好后,再挖中间的留土。挖斜撑时,应从基坑角点沿垂

直于斜撑方向向基坑内分层、分块、限时开挖并架支撑。

工作井各层土体开挖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分层,每步开挖和支撑在规

定的时间内完成;若斜撑长度大于12m时则采取“盆式”开挖,即先挖中间,后挖两端,在斜撑范围内土方完成、支撑安装后方可进行余土方开挖。每块开挖至基底后及时浇筑素砼垫层、封闭基底,减少回弹隆起及地墙脚趾位移。

围护结构的变形报警出现阶段、报警点的发生部位(深度部位、平面位置),报警情况产生的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包括专家评审)等。

1.2011年3月28日,监理组收到编号2010-CB-044监测日报表,

据报表反映处在A10区域的Z2-6、Z3-6本次钢支撑轴力分别为1585KN、

1304KN,分别超出警戒值385KN和304KN,编号为P21-P25的围护体侧

向位移已超出累计报警值,分别超出警戒值(7.8-30.5mm),监理组认为此情况对基坑已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监理组下发了JL-047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督促施工单位引起高度重视。(1)会同监测

人员认真核实分析监测数据(2)巡视路搜狐安排在A10区域加撑等措施,密切关注后续监测数据,确保基坑安全。对此事件,施工单位进行了原因分析。于2011年3月29日对通知单回复。(1)施工单位会同监测人员认真核

实分析监测数据,召开监测会议,得出现阶段基坑安全的结论。(2)已落实

在A10区域加支撑,并密切关注后续监测数据,确保基坑安全。

2.2011年3月29日,关于A10支撑轴力、围护体侧向位移监测报警事宜。考虑到A10区域的Z2-6、Z3-6钢支撑轴力及编号为P21-P25的

围护体侧向位移监测值均已超出累计报警值较大。

现通知总包单位:(1)撤销047#监理通知单所要求的整改时限,调整提

前至2011年3月29日15:00前整改完成。(2)迅速按照上午业主领

导的要求落实安排在A10区域加撑等措施,密切关注后续监测数据,确保基

坑安全。对此监理组下发了JL-048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督促施工单位引起高度重视。对此事件,施工单位进行了原因分析。于2011年4月1日对通知单回复。接到监理通知单后,施工单位已按照要求

分别在A10区域内泵房东西向和电缆线通廊南北向加设了H3-9和H3-8两根钢支撑。后续监理确认加钢支撑内容,监理通知单销项。报警解除。

3.2011年8月30日,关于中间风井-1沪城环路区间监测数据报警事宜。因近期周边地表监测点B685、B690、B695、B700连续出现单次报警,最大地表沉降累计已达-31.08mm,且每天以7-8mm呈大幅下沉趋势,大大超出规定范围,监理组本月28日已发出监理工作联系单,但迟迟未见有明显辩护。现要求你部二天内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该区域地表沉降问题,确保隧道区间施工质量、安全以及周边环境安全并以书面整改报告上报监理组,若该区域再次发生报警、盾构应暂时停止推进,待查明原因作出处理稳定正常后,再恢复推进,上述问题请你部高度重视。对此监理组下发了JL-048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此事件,施工单位进行了原因分析。于2011年8月31日对通知单回复。对于监测点B685、B690、B695、B700连续出现单次报警情况,施工单位与轨一项目部一同经过分析找到原因,并且与8月30日白班和晚班的掘进过程中放慢掘进速度,在沉降超标位置进行补浆。从8月31日早晨的地面监测数据可以看出,之前沉降报警点已经消失,并且之后的沉降均在合格范围内。在之后的掘进过程中,为了确保隧道区间施工质量、安全以及周边环境安全,轨一项目部会对班组的掘进速度和注浆量进行严格把关,杜绝此种情况再次发生。

③地基加固情况

1.1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土建工程9标盾构工作井后接暗埋段和敞开段,位于临港大道的延伸段的拟建绿化带内。盾构工作井的外包尺寸为21.6 m×20.1m,开挖深度为22.83米,基坑保护等级为二级,采用1m厚、深为39米

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暗埋段和敞开段基坑宽度为14.1m,明挖区间总长641.5米,其中暗埋段长度为270m,敞开段长度为371.5米,最深的挖深为17.49米,由暗埋段向敞开段开挖深度由深向浅过渡。其中盾构工作井采用4道

钢筋砼支撑,一道Ф609、壁厚为16mm钢支撑。暗埋段里程SDK52+680.000~

SDK52+625.825采用5道Ф609、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暗埋段里程SDK5

2+625.825~ SDK52+410.000,第一道支撑为砼支撑,其余的采用Ф609、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由深向浅,由4道钢支撑向2道钢支撑过渡)。

敞开段里程SDK52+410.000~ SDK52+355.00,第一道支撑为砼支撑,剩余的

各道为Ф609、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敞开段剩余的需要支撑的部分,均为Ф609、壁厚为16mm的钢支撑。

本次施工:基坑~轴位置Φ850三轴搅拌桩抽条加固施工;工作井坑外Φ

800二重管旋喷桩防渗施工及基坑暗埋段Φ1000二重管旋喷桩坑底抽条加固

施工。

其中错误!~轴位置Φ850三轴搅拌桩抽条加固施工共布设Φ850三轴搅拌

桩287幅,搅拌桩从基坑底面以下至开挖面以上为弱加固区,水泥掺量为

10%(180kg/m3);基坑开挖面以下3m为强加固区,水泥掺量为20%(360kg/

m3);搅拌桩相临两桩搭接长度为250mm,水灰比为1.6。

工作井坑外Φ800二重管旋喷桩防渗施工共布设Φ800二重管旋喷桩276根,水泥掺量为20%(360kg/m3);旋喷桩相临两桩搭接长度为200mm,水灰比为1.0。

基坑暗埋段Φ1000二重管旋喷桩坑底抽条加固施工。共布设Φ1000二重管旋喷桩1743根,加固深度为基坑坑底以下3m,水泥掺量为20%(360kg/m3);旋喷桩相临两桩搭接长度为250mm,水灰比为1.0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2.1 地形、地貌、地面标高

拟建场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4.1m左右。

2.2地基土层特征

经勘探揭示,拟建场地为正常沉积及古河道沉积区。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为7个大层。其中①层为近代人工堆填,②~⑤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沉积层,⑥~⑦层为第四纪上更新世Q3沉积层。浅部②3层分布稳定,厚度较大;⑥、⑦层分布稳定;⑦层厚度较大。

2.3 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

根据已有勘察资料表明,沿线地下水主要有浅部粘性土、粉性土层中的潜水及深部粉性土、砂土层中的承压水,第⑦层为上海地区第一承压含水层。

(2)地下水水位

潜水位和承压水位随季节、气候、湖汐等因素而有所变化。浅部土层中的潜水位埋深,离地表面0.3~1.5m,年平均地下水位离地表面0.5~0.7m。地质勘察表明,场区地下水位埋深为浅部土层潜水水位,埋深0.5~3.0m,相应标高3.7~2.0m。潜水主要赋存于②3层砂质粉土,该层厚度为8.0~13.7m,为对开挖造成主要影响的土层。

(3)地下水参数

室内渗透试验:本次对各地基土层进行了室内渗透试验结果如下:

土层渗透系数成果表

勘察期间在勘察区及周围未见明显污染源,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呈中腐蚀性。

2.4 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现场开沟情况,风井区域潜水与周边河流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

工程场地揭示第⑦层粉(砂)性土,为第一承压水含水层,水位一般呈周期变化,据上海地区工程经验其水位埋深在3~11m,其水位水头呈年变幅1~3m 的季节性起伏变化规律。场地承压水水头约8.7m。中间风井基坑开挖已揭露承压水层,承压水头可能造成基坑突涌。具体地质勘探资料详见附表汇总。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坑内三轴搅拌桩设计参数:

3.1 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应小于20mm。

3.2搅拌速度及注浆控制

a、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下沉速度不大于1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2m/min,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如图1-3所示。

图1-3 搅拌时间和下沉、提升时间的关系图

b、制备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

对于靠近地下连续墙的两个加固区域,在施工现场搭建自动拌浆系统平台,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1.6,每立方搅拌水泥土水泥用量为360kg,拌浆及注浆量以每钻的加固土体方量换算,浆液流量以浆液输送能力控制。土体加固后,搅拌土体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影响Φ650三轴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加固的强度及抗渗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地基土层性质、水泥用量、搅拌水泥土的均一性、施工深度等。对于特定土层条件,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用量及水灰比,确保一定的泵送压力,合理选择下沉与提升速度,使得形成的搅拌桩复合桩体满足设计所规定的强度和抗渗要求,从而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施工中须加强下述各主要施工参数的控制:水泥掺入比:10%(20%)

供浆流量:150L/Min。

浆液配比: 水:水泥=1.6

泵送压力:1.5~2.5Mpa

下沉速度:<0.5~1m/Min

提升速度:<1~2m/Min

水泥浆的比重:1.34

以上各参数要求在现场必须做到挂牌施工,如果在施工中有变化的要做相应调整,比如,拌浆桶的大小变化,浆液配比变化等。

浆液配比见下表:

浆液配比表

二、细则编制及验收依据:

编制依据及主要规范、标准

(1) 《临港新城北站~临港新城站第二册矩形隧道第一分册明挖区间围护结构图》;

(2)《临港工作井~临港新城站第二册盾构工作井结构第一分册围护结构图》;

(3) 《基坑工程设计规范》DBJ08-61-97;

(4)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5)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6)设计变更单(S200922-S修JG-05);

(7)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T08-236-2006。

(8)《上海市高压旋喷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0)国家和上海市有关管线保护、管理、监督、检查的文件、通知等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2)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三.监理工作流程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4.1监理组根据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进行现场管理。

4.2质量检验标准和检查方法

地铁工程工作总结

地铁工程工作总结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去年12月12日正式开工。整个项目整体推进,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全体建设者紧紧围绕"质量、工期、造价、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五大控制目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 (一)前期工作扎实有效,为工程连续推进打下了基础 与国内其他城市开始地铁建设时的情况比较,南京地铁虽然起步晚,但基础工作比较扎实,进展相对较快。自××年12月30日拿到南北线一期工程开工报告后,我们并没有急于上马,而是借鉴了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严格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开工条件的9条规定逐项落实,认真细致地做好前期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市政府聘请了国内15位有理论、有实践、有一定知名度的地铁工程专家组成技术委员会。为了对整个设计工作负责,我们在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前增加了总体设计研究这道关,以尽可能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在抓紧设计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对沿线管线、场地征用拆迁情况的调查,施工、监理单位的招投标以及交通疏解和施工方案的制订。特别是施工前的交通疏解方案,指挥部是几经与有关部门反复协商,取得共识才付诸实施。为了保证地铁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制定了拆迁补偿安置规定。到目前为止,全线共拆迁房屋约28万平方米,拆迁居(农)民1557户,拆除居民房屋面积13.72万平方米,拆除企业近200

家、拆迁个体户约460户,基本完成了全线的征地拆迁任务。同时三山街试验站、盾构试验段的超前施工也为以后的施工积累了经验和科学数据。我们还吸取了1号线前期工作的经验,积极主动地做好项目储备,推进2号线的前期工作。目前2号线已通过了国家计委委托中咨公司召开的预可研专家评估,正在报国家审批。由于这些前期工作的及早开展,从组织上、政策上、技术力量和计划安排上保证了××年全年地铁建设工作的连续推进,并为1号线工程的施工高潮的到来,为2号线前期工作的展开和南京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招标工作规范有序,为保证工程质量选择了比较好的队伍 今年在地铁工程纪检小组的监督和市工程建设专治办及市招标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地铁工程招标工作始终严格按"一个原则、两个要求、三个做法"进行。一个原则,即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两个要求,即工作上不受干扰,经济上不受腐蚀;三个做法,一是公开资审条件,做到透明平等;二是明确招标程序,做到规范有序;三是严格评标工作,做到不受干扰。严格按照中央七部委的规定,确定综合得分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通过这些工作,选择到一批作风比较过硬、信誉比较好、管理比较严,有一定经验的队伍和设备物资供应商,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创造了先决条件。目前全线22个土建标、13个土建监理标已全部定标。工程所需的45万吨水泥、7.3万吨钢材以及大量防水材料已招标完毕。设备招标方面:我们吸取了其他城市车辆与信号招标衔接不上,导致车辆交货推迟的教训,先期启动了车辆和信号标招标工作。环控(BAS)系统28日已开标。电扶梯也将在元月8日正式发标。供电系统第一批公开招标项目资格预审工作和项目集成商招标工作已完成。车辆段、自动售检票(FAS)等系统的资格预

隧道施工个人工作总结

隧道施工个人工作总结 隧道施工个人工作总结: 我叫自从1月份到中交二公局lys—5标。来到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了解了隧道施工的过程以及工序,也真心的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单位的一名骨干人员,那样我会为自己感到自豪。我到lys—5标时仓园隧道已经进行到了中期了,由于我自己是第一次接触隧道施工所以不懂的东西很多,但是有各位领导对我的细心指导,讲解隧道各工序的施工规范要求,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场技术员。我个人了解在隧道施工方面主要控制隧道围岩的超前雷达地质预报、量测监控。要施做超前支护(如超前锚杆、注浆小导管、管棚等),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应力释放,从而在支护和围岩的共同变形过程中调整围岩应力重分布而达到新的平衡,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固有强度和利用其自承能力。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因为施工速度加快,施工单位施工常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我个人建议是: 1、掌握设计施工要求,把不合理因素和不合格的要素消除在工程施工之前,为隧道更好的进行施工。 2、经常巡视检查施工现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发现不符要求的,及时的进行整改。 3、加强对已完成工程项目和部位的检查验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杜绝不合格工程进入下道工序

施工,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数次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且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处罚错失,如遇到做的好的情况我们也可以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更好的让施工单位为我们的工程做出最佳最合理的施工。也保证了我们单位的施工质量。现今我分管的仓园隧道进口已进入后期,衷心希望我部隧道顺利贯通。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场施工经验,同时也有不少的工作失误。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与指导。

地铁施工年终总结

地铁施工年终总结 地铁施工年终总结1 一年的时间很快的过去了,回首这一年,不禁感慨万千,在这一年中,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是很充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领导和同事的积极帮助下,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在工区经理的带领下,能够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向领导汇报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在这一年中,感想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全程参与了从围护结构地连墙施工到进主体结构封顶的技术、质检、安全工作,并积极协助项目部的施工管理工作,对地铁车站施工的关键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工作之余,我还积极撰写技术论文并积极参加项目部组织的科技开发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一直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以求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施工现场的经验累积。 在现场施工中时刻总结各个工序施工应该控制的要点并及时的应用到现场施工中,在工人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跟踪、检

查,发现未按或未完全按技术交底施工的工人,耐心的给予 讲解和指导,这样才能使分部分项工程做到位,避免返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质量。 经过现场实践操作多了,方法掌握了,经验有了,才得心应 手起来。比如说现场管理,重要的是要抓好其关键工作,个 人认为,管理关键性的工作是隐蔽工程的管理另外,拿技术 交底工作来说,并不是简单的把交底写完交给劳务施工队签 字就完成工作了,而是在书面交底工作完成后,地铁施工中,安全更是不容忽视的主要环节,根据一年的工地实际经验简 单谈谈安全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安全意识,首先在项目 部管理人员心中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只有项目 部管理人员从心底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用心做好这项 工作。如果项目部管理人员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这项工作,那在工程安全施工方面是致命的隐患。所以项目部管理人员 必须将安全工作从心底认识并付诸实施。对于劳务队,首先 要做的就是在工人进场以后要安排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同时 要对劳务施工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这些工作都做好后,就 是具体实施,项目部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争取将安全隐患在萌芽状态时就彻底消灭掉。很多时候,质量是安全的保证,质量不过关就很大程度上成为安全隐患。在安全方面特别注意的就是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人自身携带 或佩戴的安全设施等,要时刻督促和检查工人必须佩戴安全

隧道技术员工作总结(技术类别)

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 自来到**项目部以来,我一直担任**隧道技术员一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遵守公司及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维护集体荣誉,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工作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试验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20**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20**年既是忙碌又是充实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有困难也有收获,认真工作的结果就是既完成了个人职责,也加强了自身能力。现将这一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请各位领导指导与纠正: 一、工作职责 1、负责隧道各施工工序的自检及旁站,以及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2、负责隧道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与指导,以施工规范为准绳、以图纸为依据,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错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负责隧道施工内业资料的完善,包括施工日志、检验批的填写与整理,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等; 4、协助监控量测技术员做好围岩量测工作,准确的掌握围岩变形情况,安全有效地控制隧道施工; 5、负责隧道材料的监控,及时跟物资部门沟通; 6、负责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对现场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督促作业队限期整改,消隧道除一切安全隐患和质量通病。 二、工作成绩 1、*年*月底,隧道渗水严重,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三方密切关注隧道施工,隧道施工压力顿时倍增,停工整顿多达10天时间,

面对这种特殊情况,我们通过与设计方联系变更**同时加大自身监控力度; 2、*年*月中旬,隧道准备进入下锚洞及锚段关节施工,面对断面突然加大、地质条件差、施工人员得不到安全保障等压力,项目部驻地人员与一线施工人员一起共同度过,时刻关注施工情况; 3、*年*月*日上午*时*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4、*年*月中旬,***公司对隧道衬砌进行无损雷达检测,检测结果可控,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三、工作心得 1、勤奋与认真乃成功的两个最基本要素,要想自己能有所成就,这两者缺一不可; 2、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狠; 3、项目的成败取决于团队合作,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四、不足之处 1、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工程管理方面有些不能做到事前控制; 2、施工方案的编制不太熟悉,需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3、对技术规范掌握不全,需加强对规范、验标以及技术指南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欠佳,无法把事情完美的表达出来; 5、为人处事容易冲动,欠成熟; 6、现场监控不能面面俱到,存在材料超损太多甚至出现丢失现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7、接触面窄,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冷静处理,往往适得其反; 8、桥涵、路基施工技术涉足面不广,需继续加强学习;

某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总结

某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总结 南平联络线高速公路工程

隧 道 施 工 总 结2017年11月3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实施日期 (3) 三、施工组织 (3) (一)资源配置及辅助设施 (3) (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7) (三)洞身掘进施工 (7) (四)隧道施工支护 (14) (五)防水施工 (20) (六)排水施工 (23) (七)二衬砼施工 (23) (八)仰拱、路面施工 (25) 四、质量保证措施 (26) 五、安全保证措施 (27)

XXX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隧道起止桩号YK30+896~YK32+760,长1864m,其中右洞Ⅴ级围岩占本合同段隧道5.6%、Ⅳ级围岩占7.5%、Ⅲ级围岩占62.8%、Ⅱ级围岩占24.1%;左洞Ⅴ级围岩占本合同隧道6.5%、Ⅳ级围岩占7.5%、Ⅲ级围岩占59.3%、Ⅱ级围岩占26.7%。洞口Ⅴ级围岩采用CD法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拱墙设置钢拱架及超前φ50小导管加强支护,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拱墙设置钢格栅钢架加强支护,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隧道均采用复合式全断面衬砌;衬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设防水板及无纺布,衬砌背后一般地段每5-15m环向设一道φ50透水盲沟并引至路缘排水沟,有水地段加密布设,施工缝间设橡胶止水带;隧道内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及水泥混凝土下面板的复合路面;隧道弃碴全部弃至隧道进口左侧碎石加工场进行加工。 二、实施日期 XXX隧道为双洞分离式特长隧道,全长为4062m,其中本合同段长1864m。2013年12月5日正式开工,2015年11月10日全部完工,历时23个月。具体各阶段工期:洞口开挖与防护2013年12月5日~2014年1月10日;洞身开挖与支护2014年1月11日~2015年8月25日;二次衬砌2014年2月5日~2015年10月3日;路面2015年9月1日~2015年11月10日。 该隧道以Ⅱ、Ⅲ级围岩为主,开挖时平均每两天5个循环,平均每天掘进约6.5米,每月约200米。二衬单洞平均每三天浇筑两模,每月完成20模。 三、施工组织 3.1.资源配置及辅助设施 3.1.1 施工机械配置

地铁工程监理个人工作总结

地铁工程监理个人工作总结 S u m m a r y o f w o r k f o r r e f e r e n c e o n l y 姓名:XXX 职务:XXX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地铁工程监理个人工作总结 地铁工程监理个人工作总结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在这里要首先要感谢公司领导,同事对我一年来的工作关怀及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 进入盛泰公司,我走上了结构工程师的岗位。虽然有许多艰辛,但是伴着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关心,一步步充实着走了过来。在这里我们感觉到了家庭般的温暖,我们是家庭成员,公司就是我们的家。 站在专监的岗位,需要学习较强的专业技术和刚正不阿的良好品德。我们应该学习老前辈的工作经验,他们的工作特点,学习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协调。 我们应该不时的交流工作经验,利用具体事例,达到了预期目的。我们每一位监理人员,要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差距、不足,像优秀的监理人员学习;我们应以老同志的经验为基础,工作之初就高起点、严要求,来共同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树立我们的形象、拓展我们的发展空间。 下面是我从事监理工作学习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做人的道理; 我们从事的监理工作,遵守“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正逐步走向规范化,我们也要努力成长为一支敢打硬仗、团结向上的有机团体的一员。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工作中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的行为对社会对自己的危害,希望大家洁身自好。 在工作及生活当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更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向老工程师们学习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及做人的道理。 是关于监理人员工作方面的问题: 第 2 页共 4 页

(一)是注重集体学习和自己学习的统一。我们单位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其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多数监理人员来自纯技术或施工企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组织协调能力不足,缺少年富力强的骨干人才。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学习,到工地不说外行话,并能切实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建设单位出谋划策。早来的监理员要不断进取,起到带头作用,新来的人员要拼命学习,注重实践,干一点会一点,注重经验的积累,应尽快赶上。 (二)是注重工作方法,搞好关系协调。目前监理的形势要求我们监理人员,一是业务水平要高,一心一意靠在工程上。二是要搞好关系协调。监理是一种服务行为,我们是通过自己的专业劳动得到建设单位认可,取得报酬。我们到工地上,一定要摆正位置,不能以行家自居、以法律执行者的口气,告诉建设单位按照规范规程和法律法规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善于说明情况,让建设单位明白这样做的好处。对施工单位也不要以管理者自居,要把查出的问题说清楚,说清楚后要加强检查验收,确实无法解决的,要让建方、项目总监进行协调。否则关系弄僵,工作也干不好。对建设单位来说,如果我们只收费、不服务,那么结果只能是“为短期利益,出卖了自己的未来”。 (三)是严把质量关,对材料、验收批、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必须做到亲自检查,结论和实物必须相符。如果大家对工程的验收似是而非,检验不到位,走过场,凭相当然签字,那么早晚要出质量问题,出了问题你就要负法律责任。 最后,在公司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们会认真努力,为公司美好的明天做贡献。 希望公司蒸蒸日上,履创辉煌。 第 3 页共 4 页

隧道施工个人工作总结

隧道施工个人工作总结 我叫自从1月份到中交二公局lys—5标。来到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了解了隧道施工的过程以及工序,也真心的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单位的一名骨干人员,那样我会为自己感到自豪。我到lys—5标时仓园隧道已经进行到了中期了,由于我自己是第一次接触隧道施工所以不懂的东西很多,但是有各位领导对我的细心指导,讲解隧道各工序的施工规范要求,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场技术员。我个人了解在隧道施工方面主要控制隧道围岩的超前雷达地质预报、量测监控。要施做超前支护(如超前锚杆、注浆小导管、管棚等),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应力释放,从而在支护和围岩的共同变形过程中调整围岩应力重分布而达到新的平衡,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固有强度和利用其自承能力。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因为施工速度加快,施工单位施工常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我个人建议是: 1、掌握设计施工要求,把不合理因素和不合格的要素消除在工程施工之前,为隧道更好的进行施工。 2、经常巡视检查施工现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发现不符要求的,及时的进行整改。 3、加强对已完成工程项目和部位的检查验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杜绝不合格工程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数次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且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处罚错失,如遇到做的好的情况我们也可以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更好的让施工单位为我们的工程做出最佳最合理的施工。也保证了我们单位的施工质量。现今我分管的仓园隧道进口已进入后期,衷心希望我部隧道顺利贯通。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场施工经验,同时也有不少的工作失误。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与指导。篇二:隧道施工个人工作总结 隧道施工个人工作总结: 我叫自从1月份到中交二公局lys—5标。来到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了解了隧道施工的过程以及工序,也真心的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单位的一名骨干人员,那样我会为自己感到自豪。我到lys—5标时仓园隧道已经进行到了中期了,由于我自己是第一次接触隧道施工所以不懂的东西很多,但是有各位领导对我的细心指 导,讲解隧道各工序的施工规范要求,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场技术员。我个人了解在隧道施工方面主要控制隧道围岩的超前雷达地质预报、量测监控。要施做超前支护(如超前锚杆、注浆小导管、管棚等),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应力释放,从而在支护和围岩的共同变形过程中调整围岩应力重分布而达到新的平衡,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固有强度和利用其自承能力。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因为施工速度加快,施工单位施工常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我个人建议是: 1、掌握设计施工要求,把不合理因素和不合格的要素消除在工程施工之前,为隧道更好的进行施工。 2、经常巡视检查施工现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发现不符要求的,及时的进行整改。 3、加强对已完成工程项目和部位的检查验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杜绝不合格工程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数次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且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处罚错失,如遇到做的好的情况我们也可以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更好的让施工单位为我们的工程做出最佳最合理的施工。也保证了我们单位的施工质量。现今我分管的仓园隧道进口已进入后期,衷心希望我部隧道顺利贯通。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场施工经验,同时也有不少的工作失误。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与指导。篇三:桥梁与隧道初级工程师个人业务和工作总结项目技术工作总结

隧道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总结

隧道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总结 南涪高速公路LJ3施工 段分水岭隧道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总结 至2011年3月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关怀下,在总公司、分公司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广大施工人员的努力,分水岭隧道左洞于今年6月底完成贯通,右洞于10月底完成贯通,很好的完成了既定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对这一年多来的施工管理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坐一下简单得总结。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重点包括施工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投资控制、信息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和现场组织协调六个方面。 一、工程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施工项目按照合同工期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因此,首先应严格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持进行周会议,并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周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且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安排。其次,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督促协作队伍现场管理人员,对其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克服困难,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定要加强过程控制,及时消除隐患。在质量管理方面,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

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其次,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每一份施工用料,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要过质量关。对施工过程各个阶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质量验收,杜绝不合格品材料混入现场。技术员和质检员都要严格要求,负起责任,对施工中用料的配比进行严格把关,使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三、工程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及工程成本管理,现场管理人员应责任明确,将质量、进度、成本四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管理,并根据成本管理的目标与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明确责任与目标。其次,现场管理人员应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前期会议交底中所制定的工程量,把握现场施工工作量,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施工,对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和设计图纸有出入的地方,应提前分别向建设单位和施工设计单位进行反映,要求其出具施工变更依据。在施工中搞好阶段核算,分阶段对施工工程量和设计工程量进行对比,以便核实工程量,不断总结项目成本管理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四、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即现场工程资料的管理和资料信息总结上报,保证工程进展及现场施工情况及时反映到项目各个单位及负责人。作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按时上报,对工程数据进行跟踪并记录,保留好现场影像资料,尤其是对隐蔽工程,一定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制度,组织工程项目有关人员开展

地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总结

xxxxx股份有限公司 xxx1号线xxxx标项目部xxx分部 施 工 技 术 管 理 工 作 总 结 编制人: 编制日期:

xxxx1号线1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总结 时间似白驹过隙,眨眼间2012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也即将开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总结这一年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下面从施工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责任成本管理、施工进度与进度计划控制及加强管理人才培养5个方面对一年来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为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我部承建的xxxx北站及xxx站位于xxx大道西侧,且车站西侧分部有较多小区、公园等,造成现场施工场地相当狭窄。车站范围内地下管线、架空线均较多,这些不利因素对车站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确保工程正常顺利开展,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做好车站施工技术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1、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与完善 项目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是项目开展正常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其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方方面面,但由于车站拆迁的进度不确定性,机场建设过程中道路、施工用地的临时性等,导致车站施工的施工组织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因而及时、快速的调整施工组织,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需要就显得更加重要。 ⑴在车站开工之前编制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用于指导车站全局施工管理及组织协调。由于车站拆迁不到位、设计图纸未能及时到位,在前期编制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参数的说明与现场存在偏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根据拆迁进度、最新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内容,并对重点分部工程进行认真分析,充分调查施工队伍素质及人员储备情况,及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如基本每月都根据施工条件、环境进行施工组织讨论、调整,以确保现场施工组织处于最优状态。 ⑵在施工工期安排方面,我部结合成投公司下发的节点工期目标进行细化,并制定周、月、季度计划考核。 ⑶在编制总体施工方案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时,进行充分的方案比选及经济技术比较,选取既能满足施工质量安全,又满足进度、成本控制的方案。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时编制多个参考施工方案,对采取的不同施工方案作对比,比较可行性及经济指标等,做到方案优化和完善;深入施工现场,收集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信息,及时进行方案调整、优化,提高功效。如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我部都多次组织讨论、研究,并邀请公司领导及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最终确定综合最优的施工方案。 2、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组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技术交底可以确保工程施工人员能准确、及时的领悟设计意图,有效有预见性的组织施工生产,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⑴为保证施工技术作业交底详尽,便于接收和理解,我们在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现场施工时,多采用类似工程图片、照片及表格,并采用PPT方式交底等易于接收的形式进行,且在施工现场再次分小组进行交底,更具针对性,更加形象,易于落到实处。 ⑵在交底时,分工种进行分类交底,交底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保证工人清楚自己的操作内容及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并进行签字确认,做好详细的交底记录。 ⑶采用书面及口头交底相结合的方式。在交底后,在现场认真检查、监督和落实,收集相关施工质量、进度等信息进行技术优化,及时进行技术更新、交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工效,以便能更好、更快的进行施工生产。

2019年地铁施工员工作总结

地铁施工员工作总结 地铁施工员工不断巩固专业知识,并积极参与各项技术学习及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下面是整理的地铁施工员工作总结,欢迎来参考! 一年的时间很快的过去了,回首这一年,不禁感慨万千,在这一年中,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是很充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领导和同事的积极帮助下,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在工区经理的带领下,能够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向领导汇报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在这一年中,感想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在、、、技术主管的工作。我全程参与了从围护结构地连墙施工到进主体结构封顶的技术、质检、安全工作,并积极协助项目部的施工管理工作,对地铁车站施工的关键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工作之余,我还积极撰写技术论文并积极参加项目部组织的科技开发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一直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以求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施工现场的经验累积。 在现场施工中时刻总结各个工序施工应该控制的要点并及时的应用到现场施工中,在工人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发现未按

或未完全按技术交底施工的工人,耐心的给予讲解和指导,这样才能使分部分项工程做到位,避免返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质量。 经过现场实践操作多了,方法掌握了,经验有了,才得心应手 起来。比如说现场管理,重要的是要抓好其关键工作,个人认为,管理关键性的工作是隐蔽工程的管理另外,拿技术交底工作来说,并不是简单的把交底写完交给劳务施工队签字就完成工作了,而是在书面交底工作完成后,地铁施工中,安全更是不容忽视的主要环节,根据一年的工地实际经验简单谈谈安全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安全意识,首先在项目部管理人员心中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只有项目部管理人员从心底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用心做好这项工作。如果项目部管理人员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这项工作,那在工程安全施工方面是致命的隐患。所以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将安全工作从心底认识并付诸实施。对于劳务队,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工人进场以后要安排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同时要对劳务施工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这些工作都做好后,就是具体实施,项目部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争取将安全隐患在萌芽状态时就彻底消灭掉。很多时候,质量是安全的保证,质量不过关就很大程度上成为安全隐患。在安全方面特别注意的就是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人自身携带或佩戴的安全设施等,要时刻督促和检查工人必须佩戴安全设施。在基坑开挖、支架搭设、模板安装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要求施工班组严格按照施

生地隧道工程施工总结知识讲解

生地隧道工程施工总结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生地隧道是云南国道214线香格里拉至德钦段内的一座单线隧道,起点里程为K223+643,止点里程为K225+492,隧道全长1849米,隧道平面位于直线及R=1500m的右偏圆曲线及直线上,纵面位于2.414%的纵坡上,隧道最大埋深335m。本隧道设计车速60Km/h,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5+2*3.5+0.5+1=10m,隧道建筑界限净高5m,地震烈度按VII度设防。全隧道采用曲墙(IV至V类带仰拱,III类无仰拱)复合式衬砌。全隧道均按新奥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锚喷支护及湿(潮)喷技术。全隧道设紧急停车带4个(左右各2个)。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 生地隧道隧址区属剥蚀构造高山地貔,地形起伏较大,山坡较陡,一般坡度约40~80度。局部陡壁陡崖,山体浑厚,沟系发育,多为“V”字型。海拔高程在2400~2550m之间,多为杂草、树。 1.2.2地质构造 生地隧道覆第四系全新统(Q al+pl)坡崩积体块石土,第四系全新统(Q dl+el)坡残积层:上部为灰色、灰黄色、棕黄色、灰色耕土、粘土、粉质粘土。下部为棕黄色、灰褐色、灰黄色、粉质粘土、含砾石粉质粘土多呈硬塑~坚硬,角砾土、碎石土呈稍~中密实状。第四系更新统(Q P l):紫红色、灰白色角砾岩、角砾结构,中厚层构造,呈钙质、泥铁质胶结,胶结性较差,成分以灰岩、硅质岩、砂质板岩、变质岩为主,含量占30~50%不等,锤击易碎,全隧道均处于褶皱(局部地段有水平岩层)、断裂带、岩溶裂隙发育(局部地段岩溶裂隙强烈发育,有溶洞)地段内。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岩溶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岩溶水及构造裂隙水较少。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根据国家标准《中国震动参数区划图》,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15g。 1.2.3气象 该区自然气候条件较为特殊,主要受西南季风气和南支西风急流的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6~10月,受西南暧风湿气流影响,阴雨天气多,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形成湿季。11~5月受干暧的南支西风急流控制,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0%,晴天多,光照足,蒸发量大,形成干季。县境山高谷深,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从海拔1503m的金少江东河谷到海拔5396m的哈巴雪山和海拔5545m的巴拉格宗山山顶,依次有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暧温带、山地温带、山地寒冷温带、高山亚寒带六个气候带。气候幅度宽气候带窄,形成“一山分季”的典型立体气候。本隧道地处于山地寒冷温带。

地铁项目通信施工技术总结

某地铁项目通信系统施工技术总结 某地铁二号线项目综合通信设计施工总承包 一、工程概况 某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HW至FZ段)作为某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东西向骨干线,先后途经XZ共建区、XX市Y区、L区、B区、J区、D区,线路全长25.360km。 某地铁二号线HW至FZ段设19个车站和XZ车辆段、BH停车场各1座。19座正线车站为:HW、SQ、ZH、ZY、HC、KY、LD、YX、SJ、BD、WL、CY、KF、TH、WS、CL、CH、BP、FZ。二号线工程与既有及将要建设的地铁线路有6个换乘节点,分别为ZH站与5号线换乘、BD站与2号线换乘、WL站与4号线换乘、TH站与3号线换乘、FZ站与6号线换乘、CH站与8号线换乘。 某地铁二号线已于2010年X月Q日开通试运营。 1、通信工程: 通信系统是某地铁二号线运营指挥、企业管理、服务乘客和传递各种信息的网络平台,它是一个可靠、易扩充、组网灵活、并能传递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通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出行服务;异常情况下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由专用通信、民用通信、公安通信三个部分组成。 专用通信系统主要由传输系统(包括光缆线路)、公务电话、专用电话、无线通信、视频监视系统、广播、时钟、通信电源和集中告警等系统组成。 民用通信系统是将公众移动通信引入地铁线路内的系统。本工程主要负责公众移动通信在地铁内的覆盖,并为相关移动通信运营商进场施工调试提供协助。由传输系统(含光缆线路)、移动电话引入系统、UPS电源和集中告警等系统组成。 公安通信系统包括公安传输系统(含光缆线路)、公安无线通信、公安视频监控、公安计算机网络、公安电话系统、公安通信电源和公安视频会议等系统。按照二号线地铁公安分局中心、派出所、警务站三级管理体系构成,并通过地铁公安分局中心设备与市公安局互联互通。 2、综合监控工程:

地铁施工员工作总结通用版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地铁施工员工作总结通用版 ——Summaring Experience, Carrying Over To Go Forward Striving for More Achievement 。

地铁施工员工作总结 一年的时间很快的过去了,回首这一年,不禁感慨万千,在这一年中,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是很充实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领导和同事的积极帮助下,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在工区经理的带领下,能够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向领导汇报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在这一年中,感想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在、、、技术主管的工作。我全程参与了从围护结构地连墙施工到进主体结构封顶的技术、质检、安全工作,并积极协助项目部的施工管理工作,对地铁车站施工的关键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工作之余,我还积极撰写技术论文并积极参加项目部组织的科技开发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一直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以求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施工现场的经验累积。 在现场施工中时刻总结各个工序施工应该控制的要点并及时的应用到现场施工中,在工人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发现未按或未完全按技术交底施工的工人,耐心的给予讲解和指导,这样才能使分部分项工程做到位, 避免返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质量。

隧道工程技术员工作总结(范文)

隧道工程技术员工作总结(范文) 从20年月份开始在项目部见习工作,主要参加过测量和隧道施工工作,主要负责隧道施工开挖和初支技术工作,现在对隧道工程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本项目是国高网厦成线龙长线高速公路与长深线永武高速公路之间的便捷联络路线。全线总长约3 6、132公里,全线设下道湖枢纽互通连接龙长高速,经白砂互通,共分四个标段。所在的a1标段总长9公里,其中隧道一座,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合计平均长度108 7、5米,左线长1075米,最大埋深117米,右线长1100米,最大埋深117米。隧址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地貌,表层多为第四系残坡土,下伏燕山晚期花岗岩及其风化层,围岩级别为v 级,洞顶及侧壁稳定性差,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基岩中的孔隙-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隧址区有6条断裂层(f 6、f6a、f 8、f 9、f10、f11)横穿隧道轴线,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围岩级别有一定的影响。参加过测量和隧道施工,总体来说对隧道施工有一些比较深的了解,所以在此对隧道施工做一个总体的评价。 1、施工方案: (1)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洞口段地质条件较差的v级围岩地段,采用cd法开挖,施工支护采用复合支护,以锚杆、钢拱架、湿喷混凝土、

钢筋网、钢架和锚杆联合支护,并辅以大管棚或小导管等超前支护。洞口浅埋段钢筋砼衬砌应及时施作。施工辅助措施须在开挖之前施工。 (2)施工中左、右导坑掌子面之间在纵向须拉开不小于2d(d 为开挖跨度),导坑上下台阶在纵向距离应小于5米,并须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纵向距离,以确保隧道安全顺利施工。 (3)临时侧壁拆除应在临时支护内力及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每次拆除长度(纵向)不大于2倍的钢支撑间距,拆除过程中密切监控洞内变形等量测数据,如有突变立即停止拆除,必要时可采取措施对初期支护进行局部加强。 (4)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相关监测和通风。 2、洞室开挖: (1)隧道进出口成洞地质较差,隧道洞口宜选择在旱季施工。成洞时须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要严格控制进洞顺序,严禁洞口大开挖大刷坡,应在完成套拱和超前大管棚后,立即进行明洞主体模筑衬砌施工,成洞面须及时防护,进出口结合相关的施工辅助措施成洞。 (2)v级围岩宜采用机械挖掘或控制爆破开挖,掌子面应及时必要的支护。实、行钻爆作业时,钻爆前应定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和断面轮廓,标出炮眼位置,钻眼后进行检查记录,确保钻爆安全。实行掘进机开挖作业时,应根据围岩强度选择合适的机种,掘进机开挖时,要平整好场地,清除积水,创造良好的运转环境,开挖时,应密切注意开挖面的稳定,并尽量减少超挖。

隧道路面工程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隧道路面工程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机构组成 (2) 三、质量保证措施 (3) 四、施工概况 (4) 五、质量控制情况 (5) 六、施工记录情况 (8) 七、施工进度控制 (8) 八、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 (8) 九、施工中好技术、好材料、好工艺的应用情况 (8) 十、施工中的体会、经验及教训,提出改进方案 (9)

十一、首件工程技术参数指标、评述总结 (9) 十二、首件工程结论 (10) 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境)项目F施工合同段巴岳山隧道出口左线,里程K34+690~K34+890属于巴岳山隧道变坡里程段。 隧道洞内路面采用复合路面,面层为10cm阻燃沥青混凝土,其下为26cm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不小于5.0MPa,基层为12cmC20混凝土,无仰拱地段基层下设26~44cm厚C20混凝土整平层,基层和整平层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1.8MPa。 车行横洞路面结构为混凝土刚性路面,面层为24cm厚水泥混凝土,其设计抗弯拉强度不小于5.0MPa,基层为C25混凝土,厚17cm。人行横洞路面结构为10cm厚C25混凝土。 二、机构组成 1、施工劳动力组织 隧道路面工程施工人员,具体安排如下: 2、施工设备投入情况 路面工程施工,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如下: 2 3、施工管理机制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质部、计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环保水保部六个职能部门,并设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下设中心试验室和测量监控室,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材料试验与检验、工程测量、质量、安全、计划、财务、物资设备保障、环境保护、治安保卫、行政管理等工作,确保工程建设任务优质、高效完成。 三、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材料控制措施 采购的工程原材料和成品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半成品),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水泥、钢材等其它外购材料必须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使用。 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料。 现场设专业技术人员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出现场。 2、施工操作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者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操作者 3 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

地铁工作总结4篇

地铁工作总结4篇 我很荣幸能够通过面试,得到地铁集团建设公司实习的机会,通过两个多月的工 作实践,我感触颇多。在这段时间内,我参加了新员工入职培训;参与和主持了水电 报装、园林迁改、施工图设计管理等工作。接下来,我就针对各项具体事宜,结合我 的工作经验谈一谈我在工作中的体会,发现的不足以及一点建议。 一、新员工入职培训: 通过4天的新员工入职培训,让我们初步认知了地铁集团的企业文化、办事流程、职能分工、晋升渠道等内容。培训内容全面而广泛,包含了公司的各类事项,通过之 后的实习期的进一步学习和亲自实践,现在已经基本熟悉各项业务流程。入职培训美 中不足的是,形式过于单一,大家大部分时间在被动接受,建议可以采用部分更加形 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入职体验。 二、水电报装类工作: 在试用期内,我参与了洪山广场、梅苑小区的自来水报装。由于地铁建设任务紧张,线路建设时采用了很多非常规程序和手段,收尾工作很多没有完善,仓促收工撤场,导致有一些遗留问题,在物业开发时就体现了出来,如水电欠费,水电产权单位 的设施遭到破坏,未能修复,水表井压埋,电缆损坏等。这些问题不得到解决的话, 我们的后续工作往往就难以开展,这是难点。 以洪山广场为例,在以往施工过程中,由于当时公司和水务集团存在资金纠纷, 水务集团没有及时进行自来水施工,而后其他地铁站点施工又埋了部分水表井,没有 及时恢复,并存在水费拖欠,园林单位已经完成洪山广场地上园林施工,在资金纠纷 解决后,自来水施工需要对洪山广场局部进行重新挖掘,这就需要协调洪山广场管理处、城管局、园林局、地铁建设总部、水务集团等各家单位,推进自来水安装,在此 过程中,我们积极推进,争取了各项工作的交叉同步进行。

隧道施工技术方案总结

目录 1. 工程概况.............................................................................................................................................. - 1 -1.1. 位置交通................................................................................................................................... - 1 -1. 2. 地形、地貌............................................................................................................................... - 1 -1. 3. 地层岩性................................................................................................................................... - 1 -1. 4. 气象、水文、地震情况........................................................................................................... - 2 -1.5 主要技术标准............................................................................................................................... - 3 - 1.6.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 3 - 2. 施工准备.............................................................................................................................................. - 5 - 2.1. 前期施工调查 ............................................................................................................................ - 5 - 3. 施工测量.............................................................................................................................................. - 7 -3.1. 地表控制测量 ............................................................................................................................ - 7 -3.2. 洞内控制测量 ............................................................................................................................ - 7 - 3.3. 洞内施工测量 ............................................................................................................................ - 7 - 4. 施工方法 ........................................................................................................................................... - 8 -4.1. 明洞及洞门施工........................................................................................................................ - 8 -4.2. 开挖.............................................................................................................................................. - 9 - 4.2. 1. 中导洞开挖..................................................... - 10 - 4.2.2.正洞V级围岩段开挖.............................................. - 10 - 4.2.3. IV级围岩开挖 .................................................. - 11 -4.3. 支护............................................................................................................................................ - 12 - 4.3.1.超前支护....................................................... - 13 - 4.3.2. 中空注浆锚杆................................................... - 1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