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五大公开学院的有关规定 粤考委(2010)37号文件

广东省五大公开学院的有关规定 粤考委(2010)37号文件

广东省五大公开学院的有关规定 粤考委(2010)37号文件
广东省五大公开学院的有关规定 粤考委(2010)37号文件

粤考委…2010?37号对《关于试行加强开放(公开)学院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方案的请示》的复函

华南理工大学公开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开放学院、汕头大学开放学院、湛江师范学院开放学院:

你们报送的《关于试行加强开放(公开)学院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方案的请示》(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开放(公开)学院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粤考委[2010]15号)的精神,我委原则同意你们提出的工作方案。

二、各开放(公开)学院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规范操作,坚持自主办学,特别是要在招生、教学和管理等重点环节实行统一管理,确保工作方案的顺利实施。在工作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及时反映新问题,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工作方案。

三、请各学院在2011年1月中旬前将在校学生的名单报送省考办备案。凡未备案的考生不能参加课程学业综合评价。

本工作方案从2011年1月起实施。

此复。

附件:关于加强开放(公开)学院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方案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复函

抄送:有关主考学校自学考试办公室。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 2011年1月5日印发

附件:

关于加强开放(公开)学院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公开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开放学院、汕头大学开放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开放学院

(试行)

一、加强专业教学计划管理

(一)专业计划申报。根据市场变化和人才培养需要,合理开设自学考试专业。每年3月向省考委申报招生的专业和人数。学生被录取入学后,开放(公开)学院建立学生的考籍管理档案,并于当年10月底前造册上报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考试计划申报。每年按省考办要求申报下一年1月份和7月份开放(公开)学院所开设专业的国考课程和省考课程的考试计划。

(三)教学计划制定。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制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增设综合素质课程、职业技能培训等课程,体现自学考试开放性和灵活性特点,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技术型、应用型的合格人才。

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一)教师备课。任课教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

学进度、重点和难点,要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课,做好教案设计、作业设计和习题库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辅导。

(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风范,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以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确保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堂考勤。教师是课堂教学组织的直接责任人,要认真实施课堂考勤,务求准确、及时,实事求是,对缺课的学生及时提出诫勉并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反馈。

(四)工作纪律。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师德师风修养,为人师表,准时上、下课。

(五)作业布置。任课教师根据各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布置作业,对学生的作业应及时批改或讲评。同时,每门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应安排教师辅导、答疑,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外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指导。

(六)教学监控。学院通过师生座谈会、听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检查和教学巡查等检查措施,逐步完善教学监控制度。多渠道掌握教师授课情况,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并制订改进措施。

(七)教学研究。教学研究列入学院的科研工作计划,对自学考试的特点、规律、专业建设和发展等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进行教学研究。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大

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

三、严格学生日常管理

1、学院根据学生的数量配备辅导员(或“班主任”,下同),由辅导员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加强诚信教育,杜绝考试违规舞弊行为。

2、辅导员参与教学活动,抓好学生的出勤率、作业率、参考率、合格率。

3、辅导员要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反映教学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4、辅导员要及时向学生解读或传达自学考试的政策和信息,协助学院做好自学考试各项工作,并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5、学院重视学生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把就业指导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建立用人单位信息跟踪和反馈制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试行课程学业综合评价

在开放(公开)学院各专业中试行课程学业综合评价。试行学业综合评价的课程的总成绩由统考成绩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组成。学习过程考核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30%,统考成绩占70%。学习过程考核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方面。

(一)学习过程考核原则

学习过程考核是一项严肃、细致、经常性的工作,各学院要严格抓好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客观、公正、科学地开展学习过程考核,确保成绩的客观、真实和准确。

(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评定办法

学习过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由任课教师根据课堂考勤、测验、作业和课堂表现四个方面综合评定。其中课堂考勤占30%,测验占40%,作业占20%,课堂表现占10%。

1、课堂考勤成绩占30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进行评定。学生每旷课一次扣2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

2、测验成绩占40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测验成绩,每学期不少于二次平时测验和一次期末考试。

3、作业成绩占20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定。学生未交作业一次扣2分。

4、课堂表现成绩占10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以及遵守课堂纪律等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定。

5、每学期单门课程总缺勤超过该门课程学期总学时数三分之一的,该门课程学习过程综合考核成绩计为0分。

(三)学习过程考核成绩的报送与处理

1、学生每门课程的过程考核成绩于统考结束后十天内通过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上报给省考办,每门课程只上报一次。

2、学习过程考核成绩在学生学习周期内及学习周期结束后的3年内有效,逾期作废。

3、学习过程考核成绩与统考成绩合并计算后,合并成绩低于统考成绩时,该门课程总成绩以统考成绩为准。

(四)学习过程考核成绩评定要求

1、教师应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定学生的成绩,严禁徇私舞弊。

2、各学院应妥善保存学习过程考核成绩评定原始记录,以便需要时查询。

3、成绩一经提交,任何人不得更改。

五、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

各开放(公开)学院必须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评估指标体系。省考办将定期对各开放(公开)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指导进行综合评估。对不符合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停止招收新生。整改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开放(公开)学院办学资格。

六、本方案从2011年1月起实施。

附件:

开放(公开)学院学习过程性考核成绩评定表

教学部门:班级:第学期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任课教师:填写时间:年月日

国家50条惠农政策

1.种粮直补政策 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3.良种补贴政策 2014年,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并对马铃薯和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试点。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马铃薯一、二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方式,具体由各省(区、市)按照简单便民的原则自行确定。 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014年,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农民合作社和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机具种类涵盖12大类48个小类175个品目,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市)可在12大类内自行增加不超过30个其他品目的机具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一般机具单机补贴限额不超过5万元;挤奶机械、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5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25万元;甘蔗收获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20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可提高到25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30万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提高到40万元。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 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2014年继续在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新疆、宁波、青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同步实施。报废机具种类主要是已在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登记,并达到报废标准或超过报废年限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按报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类别确定,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元到1.1万元不等,联合收割机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分为3000元到1.8万元不等。 6.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政策

16大以来惠农政策的历史回顾

十六大以来惠农政策的历史回顾 一、“三农问题”及“惠农政策”的由来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进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诸如户籍制的城乡分割政策,且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工农业“剪刀差”,这些因素综合使得我国城乡发展逐渐呈现出鲜明的“二元经济”格局。在市场无法自动调节,缩减城乡二元经济格局时,就需要国家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对这种不均衡的发展进行调节,而惠农政策,顾名思义,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优惠政策,是对我国城乡分割状态日益鲜明,“三农”问题日益严峻的政策支持。 在我国,惠农政策大多以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来颁布。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工作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连续的4个中央关于农业政策(1983、1984、1985、1986年)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二、十六大以来的惠农政策 (一)2004年的“一号文件” 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意见共九项二十二条,指出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内部和农村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2。意见从粮食生产、农业产业结构调调整等角度,全面提出实现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的具体策略。 (二)2005年的“一号文件” 2004年宏观调控,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格局。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粮 1《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简称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林业惠农政策

林业惠农政策 一,天然林自然保护政策 目前每年每亩林地补贴7.5元。补贴金额可随林业政策逐年提高,为永久性政策。 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补贴对象:公益林所有者。 补贴标准:权属集体和个人的公益林,每年每亩补助10 元,其中:兑现给公益林所有者的管护补助9.75 元/亩,支付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公共管护0.25 元/亩。 申领所需材料:公益林管护合同(权属集体的还需提供村集体管护补助支出使用方案和村集体当年管护补助支出公示材料)。 三、退耕地还林补助政策 1.退耕地还林原有政策补助 补助期限:还生态林补助8 年,还经济林补助5 年。 补助对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退耕农户)或退耕还林者。 退耕农户自行退耕还林的,补助对象为退耕农户;退耕农户委托他人还林或者与他人合作还林的,其利益分配等问题由双方协商解决,合同约定。 补助标准: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现金210 元;每亩退耕地每年生活费补助20 元;一次性给予种苗造林补助费每亩50 元。注:(此政策一期已于20 06年底结束。二期可能于近期启动) 四、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补助政策 补助对象:所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业主。 补助标准:从2011 年起,一次性给予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乔木)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每亩300 元,封山育林一次性给予补助每亩70 元。

五、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后续产业造林补助 补助对象:退耕农户。 补助标准:按不同林种、树种一次性给予补助,其中:用材林每亩补助420元、水果类经济林每亩补助720 元、食用香料类经济林每亩补助480 元、中药材厚朴每亩补助600 元、中药材金银花每亩补助300 元、低效林改造每亩补助300 元、退耕还林工程(包括退耕地还林和配套荒山荒地造林)补植补造每亩补助50 元。 六、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政策 补贴对象及范围:当年有该项目计划任务的县(市、区)。实施森林抚育的国有林、集体林或个人林所有者,具体补贴对象视国家当年下达的计划任务而定。 补贴标准:补贴100 元/亩。 办理程序:①林权所有者提出书面申请;②乡镇林业站或县级林业部门核实林分和面积;③符合条件的纳入项目设计范围;④预付40%的抚育补贴资金;⑤抚育后提出验收申请;⑥经自治区级验收合格;⑦出具验收清单给财政部门;⑧由财政部门拨付余下60%的补贴资金。 七、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政策 贴息对象: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 贴息原则:实行先付后贴的原则,即项目单位必须凭贷款银行开具的利息支付清单向财政部门申请贴息。 贴息范围:原则上为基本建设贷款安排的中央级大中型在建项目。大中型项目的划分标准仍按照原国家计委确定的项目审批标准执行,即经营性项目总投资在5000 万元以上(含5000 万元)、非经营性项目总投资在3000 万元以上(含3 000 万元)为大中型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