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NREM 或REM睡眠期。
正常睡眠脑电图
潜伏期(思睡期):清醒状态时α波幅降低, α 节律解体,低波幅θ波,阵发θ节律.
浅睡期(Ⅰ期):在α解体的基础上出现顶尖 波.
轻度睡眠期(Ⅱ期):α波消失,出现12--14Hz睡眠纺锤波,以额、中央区为主.
中度睡眠期(Ⅲ期):2Hz以下高波幅δ波占 20%---50%,仍有睡眠纺锤波.
5---7个月开始出现。
纺锤波:
是NREM睡眠Ⅱ---Ⅲ期特征性波形,为双 侧额、中央、顶区为主12---14Hz梭形节 律。
明显的14Hz纺锤波最早见于1.5---2个月, 3个月时最明显, 持续时间很长,5个月 时持续时间缩短。
1岁时非同步性纺锤波应消失。5岁时增加 有12Hz纺锤波,持续到十几岁。
2.5---4.5Hz中高幅慢活动,非恒 定地出现于某一侧α节律中。
后头部孤立性慢波:
枕区α节律中插入的单个慢波。
儿童后头部慢波与异常慢波鉴别
对睁闭眼试验的反应 不出现在其他部位、其他状态 出现的年龄
(二) 正常睡眠期脑电图
思睡期慢波活动 顶尖波 纺锤波 睡眠期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 觉醒反应
小儿脑电图简介
脑电图定义:
脑电图是从颅外头皮或颅内记 录到的局部神经元电活动的总和。 即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及其顶树突 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脑电图在儿科的适应症:
鉴别儿童各种发作性症状的性质,特别 是癫痫与癫痫综合征的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脑功能损伤的判断 指标
在新生儿窒息、脑病中对脑损伤程度的 评价及判断预后
发作期脑电图:
在临床发作对侧大脑半球中央—中 颞区频繁棘波节律或低电压快波活动,随 时间延长波幅逐渐增高,频率逐渐减慢, 扩散至同侧或对侧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