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7上-诗词诵读-注解翻译背景赏析-1-峨眉山月歌

部编版语文7上-诗词诵读-注解翻译背景赏析-1-峨眉山月歌

部编版语文7上-诗词诵读-注解翻译背景赏析-1-峨眉山月歌
部编版语文7上-诗词诵读-注解翻译背景赏析-1-峨眉山月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诗词诵读

1、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1.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半轮)半边,半个。

2.平羌(qiāng):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3.发:出发。

4.清溪:即青溪驿,在今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5.下:顺流而下。

6.渝州:今重庆一带。

【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

【赏析】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行。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进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而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楷体为百度得来,雅黑为课本原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