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第一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3.81 MB
- 文档页数:44
没有胃病就不得胃癌?胃癌来临前的四大征兆,你得了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癌症”两字让人们闻之色变,尤其是“胃癌”更是人们所知最多也是危害最大的癌症。
但是,有许多人缺乏对癌症的正确了解,认为自己没有胃病就不会患上癌症,而这种认知显然是不正确的。
那么,胃癌究竟是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又该如何判断胃癌发生的征兆呢?什么是胃癌?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尤其是在我国的各类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中高居榜首,因此成为了人们谈之色变的疾病之一。
胃癌这一疾病在癌变之前的症状相对隐匿而且没有特异性,因此很难在早期发现,而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大部分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在了中期或晚期,进而导致胃癌这一疾病在我国占据了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
一般来说,胃癌这一疾病可以在任何年龄的患者身上出现,但一般以40~60岁左右的患者最为常见,这些患者的胃癌大多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再加之胃癌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让医生与患者误判,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引发胃癌的原因1.环境因素在现代医学界对胃癌这一疾病的研究过程当中,发现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不尽相同,而这使一些医学专家认为胃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着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受到不同地区饮食的差异影响最大。
根据研究发现,过量摄入盐分、腌制食物、熏制食物与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是引发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摄入含有真菌霉素的发霉食物、附着有滑石粉的加工大米以及自身营养素的失衡也被认为与胃癌这一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2.遗传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外,胃癌这一基本还被认为与遗传因素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
根据医学调查显示,胃癌这一疾病往往会在某一个家庭族群中广泛出现,而胃癌患者的亲属发生胃癌的概率甚至可达正常人的4倍以上。
此外,部分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生与血型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中A型血人群发生胃癌的概率要在一定程度上高于O型血人群。
3.免疫因素在医学界对胃癌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免疫因素也被认为是可能引发胃癌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一些免疫力相对常人而言较低的人发生胃癌的概率会更高,而一些每日坚持运动、保持平衡饮食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强的人患胃癌的概率就相对更低。
胃癌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1、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①低级别上皮内肿瘤:粘膜内腺体结构及细胞学形态呈轻度异型性,与周围正常腺体比较,腺体排列密集,腺管细胞出现假复层,无或有极少粘液,细胞核染色浓重,出现核分裂相。
②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粘膜内腺体结构及细胞学形态呈重度异型性(腺上皮原位癌),与周围正常腺体比较,腺管密集,腺管细胞排列和极向显著紊乱,在低级别上皮内肿瘤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共壁甚至筛状结构,缺乏粘液分泌,核分裂相活跃,可见灶状坏死,但无间质浸润。
③粘膜内癌:即粘膜内浸润癌,不规则的腺上皮细胞团巢或孤立的腺上皮细胞浸润粘膜固有层间质,局限于粘膜肌层以内。
④粘膜下癌:即粘膜内浸润癌继续向深层浸润,侵透粘膜肌层达到粘膜下层,未侵及胃固有肌层。
⑤早期胃癌(T1N0/1M0):包括粘膜内浸润癌和粘膜下浸润癌,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
2、病理类型。
①早期胃癌大体类型。
Ⅰ:隆起型Ⅱa:表面隆起型Ⅱb:平坦型Ⅱc:表面凹陷型Ⅲ:凹陷型②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
隆起型:肿瘤的主体向肠腔内突出。
溃疡型:肿瘤深达或贯穿肌层合并溃疡。
浸润型:肿瘤向肠壁各层弥漫浸润,使局部肠壁增厚,但表面常无明显溃疡或隆起。
③组织学类型。
A.WHO分类:目前最为常用的胃癌组织学分型方法(附件2)。
B.Lauren 分类:肠型、弥漫型、混合型。
3、辅助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2009年第二版胃癌诊治指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制订2009年第二版2009年第二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成员外科:王亚农师英强周烨朱惠燕傅红吴江宏赵广法杜春燕蔡宏徐宇龙子雯内科:李进王碧芸印季良陈治宇王佳蕾罗志国朱晓东吕方芳郭伟剑首席专家:李进副首席专家:王亚农影像:彭卫军许玲辉内镜:沈俊张召珍放疗科:病理:章真李桂超杜祥盛伟琪2009年 第二版第一部分 诊断与评估第二部分 手·评估: ·病史及体检 ·血常规 ·CEA/CA19-9 ·血生化全套 ·腹部增强CT ·盆腔增强CT/超声(女性)·胸部CT·GI ·内窥镜检查(推荐超声胃镜) ·PET/CT扫描(复发转移可能者推荐) 局限性 (M0) 身体状况良好,肿瘤可以切除身体状况良好, 肿瘤无法切除 身体状况差 IV 期(M1) 内科 治 疗根治性 手术治疗身体状况良好, 肿瘤可以切除身体状况差, 肿瘤无法切除内 科 治 疗2009年第二版第二部分手术治疗原则根治术前评估:对T3-4患者,建议多学科讨论确定手术或新辅助治疗。
有梗阻出血倾向建议手术。
腹腔镜可用于评价是否有腹膜播散情况,以决定是否适合根治性手术。
手术方式:·上1/3:(包括贲门):根据情况选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
·中1/3:根据肿块大小和位置行近端、远端或全胃切除。
·下1/3:(包括胃窦):首选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
·脾脏、胰体尾及联合脏器切除:脾门淋巴结转、胰体尾及结肠受累,酌情联合脏器切除。
推荐留空肠营养管。
·建议切除的近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5cm,贲门癌食道切缘>3cm,切缘可疑者,应术中切缘冰冻病理检查。
·切缘有3种情况:R0:切缘阴性;R1:切缘镜下阳性;2009年第二版R2:切缘肉眼阳性。
不同部位胃癌的各组淋巴结分站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胃癌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肿瘤,对于胃癌的分期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UICCTNM分期第8版变动(胃癌部分)前记上期我们总结了第8版TNM分期中结直肠癌部分的改动,本期我们来介绍新版中胃癌部分的改动,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1. 胃⾷管交界部癌的归属问题;2. 解剖亚区的⼩变动;3. 新版中区分了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期;4. 病理学分期的改动。
1. 胃⾷管交界部癌的归属问题原第7版TNM分期中对于胃癌分期的适⽤范围有如下表述:“对于肿瘤中⼼位于⾷管胃交界处5cm内且向⾷管内扩展的肿瘤,以⾷管癌归类和分期。
其他肿瘤中⼼位于胃内且距⾷管胃交界处⼤于5cm,或者肿瘤中⼼位于⾷管胃交界处5cm以内未向⾷管部扩展的肿瘤,均应以胃癌分期。
”新的第8版TNM分期对胃⾷管交界部癌的划分采⽤⽬前较为通⽤的Siewert分型。
将Siewert Ⅰ/Ⅱ型归类为⾷管癌,按⾷管癌分期;将Siewert Ⅲ型归类为胃癌,按胃癌分期。
具体翻译如下:“对于肿瘤中⼼位于贲门下2cm以内的累及胃⾷管结合部(OGJ)的癌(Siewert Ⅰ/Ⅱ型),按⾷管癌分期。
对于中⼼距胃⾷管结合部2cm以远的癌,即使胃⾷管结合部受累,仍采⽤胃癌的TNM分期。
”2. 解剖亚区的⼩变动第8版TNM分期的解剖亚区在原来的“胃底”、“胃体”、“胃窦以及幽门部”基础上增加了“贲门”。
3. 新版区分了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期原第7版TNM分期尚未提出临床分期的概念,⽽第8版TNM分期⾸次对胃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期进⾏了区分。
新提出的胃癌临床分期具体如下:4. 病理学分期的改动虽然在第7版TNM分期中N3被细分为N3a和N3b,但在总的病理学分期中N3仍然作为⼀个整体来进⾏分期划归;⽽在新的第8版TNM分期中N3a和N3b被当作两个独⽴组别进⾏分期划归。
另外,T4aN2M0、T4bN0M0和T4bN2M0的病理学分期在新版中也有所调整。
以下是第8版TNM 病理学分期的改动汇总:第8版TNM分期中胃癌完整的病理学分期具体如下:(本⽂为“钱塘论胃肠”原创⽂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来源)。
胃癌的治疗胃癌根治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胃癌及其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生物学特性等有关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加之胃镜、B超、CT等新技术的发展,使早期胃癌和发展期胃癌的诊断率大为提高,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降至5%以下,并发症已见减少,五年生存率也已明显提高。
胃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及术式已日趋标准化。
手术适应证也日益明确。
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参照日本胃癌规约,把胃癌根治术分为根治Ⅰ式(R1)、根治Ⅱ式(R2)和根治Ⅲ式(R3)三种基本术式。
对某些早期胃癌,即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做R1手术,清除胃周第1站淋巴结即可达到治疗要求。
对于一般进行期胃癌,R2手术可作为基本术式,须清除第2站淋巴结。
对某些已有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应施R3根治术以争取相对性治愈切除。
所谓胃癌根治术,其根治性亦是相对而言的,其效果取决于胃癌的分期、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生物学特性等因素。
因此手术术式也据此而作决择。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扩大根治术获得了更好的疗效,因而以R3为基础的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或联合脏器切除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胃癌的手术种类根治性切除术:也称为治愈性切除。
即将胃癌的原发病灶,连同部分组织及其相应的区域淋巴结一并切除,临床上不残留任何癌组织。
又因其区域淋巴结清除的范围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四种根治术:未将第一站淋巴结完全清除的称R。
术式:将第一站淋巴结完全清除为R1术式,同样清除全部第二站或第三站淋巴的,称为R2或R3术式,又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程度与淋巴结清除范围的关系,区分为绝对根治与相对根治二种,绝对根治是指淋巴结清除超越转移淋巴结第一站以上,如第一站淋巴结有转移,施行R2或R3根治,即谓绝对根治。
如仅作R1手术,虽然临床上也无残存转移淋巴结,但只能认为是相对根治。
一般根治性胃大部切除的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在内的胃近侧或远侧的2/3~3/4、全部大小网膜、肝胃和胃结肠韧带及结肠系膜前叶、十二指肠第一部分以及胃的区域淋巴结。
胃癌的手术切除与保留胃技术比较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发展程度,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保留胃技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进行比较,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一、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目前胃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通过切除癌组织和相应的淋巴组织来根治胃癌。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胃大部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和胃远端切除术。
1. 胃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是指切除病变区域以及附近淋巴结的手术。
此手术可以保留部分胃组织,有利于术后胃功能的恢复。
然而,由于胃大部切除术保留了一部分胃,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2. 全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是将整个胃、食管和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
此手术对于胃癌较为广泛的患者适用,可以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然而,全胃切除术术后需要进行消化系统重建,可能对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3. 胃远端切除术胃远端切除术指的是切除胃部远端病变及相应淋巴结的手术。
与全胃切除术相比,胃远端切除术可以保留一部分胃组织,减少术后的饮食限制和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胃远端切除术只适用于胃癌的早期病变。
二、保留胃技术保留胃技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胃癌治疗方式。
它通过切除病变组织,但保留部分胃结构,利用胃组织的弹性和功能来维持消化功能。
1. 胃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胃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胃内镜将肿瘤周围的粘膜下层组织完整剥离,保留了整个胃的功能。
这种技术对于早期胃癌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对于深浸润性胃癌效果有限。
2. 胃肠血运重建术胃肠血运重建术是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将胃组织与小肠相连接,以保持胃的功能。
这种技术需要较高的外科技术水平,并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手术切除和保留胃技术都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方式。
手术切除能够根治胃癌,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影响;保留胃技术能够保持胃的功能,但适用范围较窄。
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详细的术前沟通和风险评估。
摘要: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发生肠转移。
胃癌肠转移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胃癌肠转移一线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胃癌肠转移概述胃癌肠转移是指胃癌细胞通过淋巴途径、血行途径或直接侵犯途径转移到肠道。
胃癌肠转移是胃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患者预后较差。
胃癌肠转移的发生率约为10%-20%,其中以血行转移为主。
二、胃癌肠转移一线治疗方案1. 化疗化疗是胃癌肠转移一线治疗方案中的主要手段,旨在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氟尿嘧啶类:如5-氟尿嘧啶(5-FU)、替加氟等。
氟尿嘧啶类是胃癌化疗的基石,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2)铂类:如顺铂、卡铂等。
铂类具有细胞毒性,与氟尿嘧啶类联合应用可增强化疗效果。
(3)紫杉类: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等。
紫杉类具有抑制微管聚合和干扰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与氟尿嘧啶类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4)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如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干扰DNA复制和转录,发挥抗肿瘤作用。
2. 放疗放疗是胃癌肠转移一线治疗方案中的辅助手段,适用于局部转移或复发患者。
放疗可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效果。
生物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
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效果。
(2)单克隆抗体:如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
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诱导细胞凋亡。
(3)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等。
细胞因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效果。
4.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胃癌肠转移一线治疗方案中的关键手段,适用于局部转移或复发患者。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年轻人对胃癌的防治已成为了我国未来胃癌检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恶性肿瘤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癌灶局限在粘膜内或粘膜下层的称为早期胃癌,侵犯肌层以深或有转移到胃以外区域者称为进展期胃癌。肉眼或胃镜观察胃癌有多种形态,如表浅型、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溃疡癌(为慢性胃溃疡癌变)。
我国胃癌高发区为:与饮食习惯有关山东、辽宁、福建、甘肃、青海、宁夏、吉林、江苏、上海等地;与地质水质有关的如祁连山内流河系的河西走廊、黄河上游、长江下游、闽江口、木兰溪下游及太行山南段等地。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0余万,中国占42%,死亡约80万,中国占35%,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资料显示[1]:2007年,在我国前10位癌症中,(1)胃癌发病率为第二位,死亡率为第三位;(2)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男女之比均为2比1;(3)农村的发病率是城市的1.6倍、农村的死亡率是城市的1.9倍;(4)死亡/发病比率(相当于患病后的病死风险)为第八位。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80岁,但已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胃癌中19~35岁患者的比例40年来已从1.7%升至当前的3.3%。
及早的发现胃癌对于胃癌的治疗是非常有利的,而X线钡餐检查就是最近新兴的一种 X线钡餐检查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常用的检查方法有气-钡双重对比法、压迫法和低张造影技术等,增加钡粉的浓度,可更清楚地显示黏膜结构,有利于发现微小病变。
早期胃癌可表现为小的充盈缺损,边界比较清楚,基底宽,表面粗糙不平;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龛影,前者凹陷<0.5cm,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集中的黏膜有中断、变形或融合现象。气-钡双重造影或加压法检查时,可见较浅的层钡区,表现为不规则的小龛影。检查过程中应仔细,对于X线征象不明显但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要仔细寻找微小病变,避免漏诊。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年9月第42卷第9期1173 [文章编号]1000-2200(2017)09-1173鄄03 •临床医学.不同部位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闻静[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对62例经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肿瘤 发生部位分为胃上部癌组(U组,26例)、胃中部癌组(M组,16例)和胃下部癌组(L组,20例),分析比较3组病人性别、年龄、预警症状、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早期诊断率、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和远处转移发生率等。
结果:不同部位的 胃癌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 P < 0. 01)。
U组病人在吞咽困难预警症状、高中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发 生率均明显高于M组、L组(P <0.01)。
结论:胃癌发生部位不同,临床及病理特征也不同,尤以胃上部癌临床病理特征较为 典型。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中图法分类号]R 735.2[文献标志码] A D O I:10. 13898/j. cnki. issn. 1000-2200. 2017. 09. 006 Analysis of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gastric cancer in different locationsWEN Jing(Department o f Gastroenter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40, China)[A bstract ] O bjective :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gastric ca n ce r(G C)in different locations. M 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2 GC patients treated with oper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w-enty-six cases in upper stomach (group U) ,16 cases in middle stomach ( group M) and 20 cases in low-er stomach ( group L) were identified. The gender, age, alar^n symptoms,pathological typ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Bomnann type, early diagnosis rate, rat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between three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sex and age in different locations GC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5 to P < 0. 01).The early warning symptoms of acataposis, high differentiation degre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rate in group U were significanthy higher those in group M and group L( P <0. 01).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gastric cancer are different, especially for in the upper stomach cancer, its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are more prominent.[Ke y w ords ] gastric neoplasm;pathology胃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于 恶性肿瘤第四位,占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2]。
胃癌淋巴结分组、分站标准将胃大弯和胃小弯分别三等分,连接其对应点后将胃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以U(上部)、M(中部)、L(下部)表示位于不同部分的胃癌,以E(食管)和D(十二指肠)表示胃癌向上或向下浸润。
如肿瘤范围达到或超过两个部分时,则以主要部分在前为原则以多个字母表示。
一、胃癌淋巴结分组标准第1组(No.1)贲门右淋巴结第2组(No.2)贲门左淋巴结第3组(No.3)小弯淋巴结第4sa组(No.4sa)大弯淋巴结左组(沿胃短动脉)第4sb组(No.4sb)大弯淋巴结左组(沿胃网膜左动脉)第4d组(No.4d)大弯淋巴结右组(沿胃网膜右动脉)第5组(No.5)幽门上淋巴结第6组(No.6)幽门下淋巴结第7组(No.7)胃左动脉淋巴结第8a组(No.8a)肝总动脉前上部淋巴结第8b组(No.8b)肝总动脉后部淋巴结第9组(No.9)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第10组(No.10)脾门淋巴结第11p组(No.11p)脾动脉近端淋巴结第11d组(No.11d)脾动脉远端淋巴结第12a组(No.12a)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沿肝动脉)第12b组(No.12b)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沿胆管)第12p组(No.12p)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沿门静脉)第13组(No.13)胰头后淋巴结第14v组(No.14v)沿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第14a组(No.14a)沿肠系膜上动脉淋巴结第15组(No.15)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第16a1组(No.16a1)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a1第16a2组(No.16a2)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a2第16b1组(No.16b1)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b1第16b2组(No.16b2)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b2第17组(No.17)胰头前淋巴结第18组(No.18)胰下淋巴结第19组(No.19)膈下淋巴结第20组(No.20)食管裂孔淋巴结第110组(No.110)胸部下食管旁淋巴结第111组(No.111)膈上淋巴结第112组(No.112)后纵隔淋巴结二、不同部位胃癌的各组淋巴结分站标准*胃癌部位**淋巴结组别LMUMULMLUUMLLDLLMMMLMUUMU ****E+No.1 1 2 1 1 1No.2 1 ***M 3 1 1No.3 1 1 1 1 1No.4sa 1 M 3 1 1No.4sb 1 3 1 1 1No.4d 1 1 1 1 2No.5 1 1 1 1 3No.6 1 1 1 1 3No.7 2 2 2 2 2No.8a 2 2 2 2 2No.8b 3 3 3 3 3No.9 2 2 2 2 2No.10 2 M 3 2 2No.11p 2 2 2 2 2No.11d 2 M 3 2 2No.12a 2 2 2 2 3No.12b 3 3 3 3 3No.12p 3 3 3 3 3No.13 3 3 3 M MNo.14v 2 2 3 3 MNo.14a M M M M MNo.15 M M M M MNo.16a1 M M M M MNo.16a2 3 3 3 3 3No.16b1 3 3 3 3 3No.16b2 M M M M MNo.17 M M M M MNo.18 M M M M MNo.19 3 M M 3 3 2 No.20 3 M M 3 3 1 No.110 M M M M M 3 No.111 M M M M M 3 No.112 M M M M M 3。
胃癌lv期的lv表示什么意思,治疗方法胃癌lv期的lv指的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具体来说,lv期分为三个等级,即lv0、lv1和lv2,分别表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程度逐渐加重。
lv 期的判断对于胃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从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胃癌lv期的相关知识。
一、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对lv期的胃癌也是如此。
手术的目的是切除癌组织和淋巴结,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
对于lv0期的胃癌患者,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手术后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对于lv1、lv2期的胃癌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差,术后的生存率较低,因此需要结合其他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2.放疗治疗放疗对于胃癌lv期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联合手术治疗或在手术不能实施的情况下单独使用。
放疗可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降低癌细胞复发的风险。
但是放疗的副作用较大,通常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和全身衰竭等问题,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3.化疗治疗化疗是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药物作用来杀死癌细胞。
对于lv1、lv2期的胃癌患者,化疗通常是联合手术治疗或进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化疗的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不适症状。
4.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在胃癌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免疫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同时还能降低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
目前,免疫治疗在胃癌lv期的治疗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二、注意事项1.饮食调节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尤其是在手术后或化疗放疗后。
应该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同时还应该控制饮食量,适量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营养摄入。
2.身体保护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身体的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同时还需要注意身体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