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及其结构和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育目的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体现于教育在人的培养质量规格、身心素质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所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换言之,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是广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具体如下:

教育目的(国家统一制定的,或是教育家理想中的)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实际制定的)

学校教育目的的结构各育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德、智、体等各育目标)

教学目的(根据各育目标制定的教学结果的总设想)

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在各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

课时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同课时的具体要求)

目的是制定目标的依据,是目标的具体化;而目标是目的实现的保证,具有可测定性和可操作性。

这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工作期望的理想归宿,是落实教育任务、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手段、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具体来说,教育目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

(2)教育目的预定教育的理想结果,对教育活动起指导、支配作用。(3)教育目的是国家或阶级、政党人才利益的集中体现,能全方位地规范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是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部门确定教育内容,指导、检查和评估学校教育教工作的依据。

(4)教育目的为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提供了努力的方向(5)教育目的有利于教育行政机关、学校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端正教育思

想,促进教育改革。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要求、设想或规定。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实际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方针,在一些国家、政党或某些时期也称之为“教育大旨”(如日本)或“教育宗旨”(如我国清末至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它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行动指针。它是制定各项教育政策的根本依据。

从三者的区别来看,教育目的是基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结果预期,既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特点,又具有主观性和超前性(理想性)的特点,教育目的一般指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其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政策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学术性概念,而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政治性概念。此外,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具有一般性。培养目标则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具有特殊性。

“三者相对来说,教育目的具有核心指导性、概括统一性;教育方针具有指令性、政治指向性;教育目标具有具体多样性、实践操作性。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相互联系、结合,共同构成国家的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

三、教育目的的制定

(一)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身心发展状况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1.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等的制约

3.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4.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理论和研究水平的制约

(二)教育目的的预设

教育目的是在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及规格的总体规划和设想。它同样具有主观性、超前性、指向性、参照性和强制性等特征。

(三)教育目的的生成

杜威是最早否定教育目的预设的先驱。

他反对在教育过程之外预设好的目的,提出教育目的应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的教育过程。皮亚杰也反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中,以“教育即解放”为口号,对传统教育目的观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透视与检讨。

该书认为更应关注教育的过程,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自主建构,向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价值系统和信仰,培养他们对多元化的认识、开放与宽容的心态以及自主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这样的关注是传统教育目的较少涉及到的。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重要有以下几种:

一、个人本位目的观和社会本位目的观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就是围绕如何看待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在教育中各自的地位及关系而形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观,它们是教育目的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坚信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就是真善美的体现.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儿童的本性,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目的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福禄贝尔等。

其中,卢梭的“自然教育说”在近代教育目的观上开了“个人本位”的先河。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受社会的制约,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促使个人社会化,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符合国家根本精神的有用公民。

社会本位论否认个人的存在和价值,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认为个人只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看到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但否认了教育目的同时也受个人兴趣、爱好等制约的可能性。

19世纪下半叶是社会本位论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德、迪尔凯姆、纳托尔普、凯兴斯坦纳等。

“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和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从理论上讲,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片面过激的一面。两者各执一端,孤立地、片面地看待个人发展要求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把他们机械地割裂并对立起来,是有失偏颇的。在现实生活中,纯粹和绝对的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都是不足取的。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受社会的影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与个人自身兴趣、爱好、才能的发展是统一的,因此,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才是科学的,制定教育目的应反映出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

二、人文主义目的观与科学主义目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