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技术推广:现代化密闭鸡舍自动化控制技术

新技术推广:现代化密闭鸡舍自动化控制技术

新技术推广:现代化密闭鸡舍自动化控制技术
新技术推广:现代化密闭鸡舍自动化控制技术

现代化密闭式鸡舍(蛋鸡)自动化控制技术

随着养殖户养殖规模的扩大政府对养殖行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建设标准的密闭式鸡舍,从粗放式饲养向科学化饲养转变,这也就要求养殖人员更多的掌握全方位的饲养管理知识。

作为沙湾区蛋鸡行业第一品牌的明仕工贸公司,在如何让农民养好鸡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对公司多年来形成的经验和技术进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从鸡舍建筑、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实用的阐述,形成了一套能指导养殖户健康养殖工作的教材,这也是是公司近年来的重点工作,是公司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环节——“推广健康养殖”

下面就现代化密闭式鸡舍自动化控制技术做详尽阐述,望能给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一、密闭式鸡舍(蛋鸡)的概念

中国蛋鸡养殖基本上都是笼养,在一个鸡舍里饲养5000-50000只鸡,有的更多,但单舍饲养量过大效果不好,建议每鸡舍饲养16000左右最为合适,采用4列3层阶梯式笼养,喂料、饮水、光照、清粪自动化或设备化,采用自动环境控制系统。

对鸡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闭、保温性能优越,即在鸡舍建筑中采用保温材料,对建筑物之间的缝隙要进行密闭处理,如果用聚苯保温板,容重必须达到15公斤/立方米以上;鸡舍除必须的通风换气口以外,尽可能少的又开口和缝隙。鸡舍建筑结束后可用一下办法测量鸡舍的密闭性:

关起所有的门窗,启动一台122厘米(48英寸)的抽风机或者两台91.5

厘米(36英寸)的抽风机,密闭性良好的鸡舍内的负压可达到或超过406帕-508帕。

如果负压低于170帕(0.05)就显示房舍至少有15平方英尺的漏风。

如果负压是接近339帕(0.1)就显示房舍至少有10平方英尺的漏风。

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构成要素

1、保温、密闭性好的鸡舍;

2、运行安全可靠的环境控制仪(能对排风系统、进风系统、降温系统、卷帘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

3、性能优越的排风系统(主要是抽风机48英寸抽风机排风量38000立方米/小时以上);

4、科学的进风系统(主要是通风小窗,在鸡舍侧墙每隔3米1个,还有自动控制小窗关启的电机等);

5、降温系统(主要是水帘,要求厚度在15厘米以上,面积按后面公式计算);

6、卷帘系统(主要是控制水帘进风面积的卷帘及电机系统);

7、其他设备包括负压控制仪、温度接触头等附属设施。

三、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行原理

在冬季和春秋季节:主要运用风机和通风小窗进行鸡舍内的换气。原理首先是根据天气和鸡只需要用温度控制风机的运行个数和时间;其次是根据鸡舍内的负压改变来控制小窗的开启大小;从而达到鸡舍内空气的清洁和温度的稳定。

在夏季(温度超过26度):主要利用风速产生的风冷效应和水帘产生的直

接降温来达到鸡只温度的降低和空气的置换。原理是关闭小窗,根据温度控制风机运行个数,完全启动纵向通风系统,启动水帘幕帘通风,原理是负压控制水帘的进风面积,达到一定的风速;当温度达到32度时,可启动水帘运行,达到降低进入鸡舍内空气温度的目的。

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点及注意事项

1、通风系统(包括进风与排风系统)

1)风机

风机的选择要点:一定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选择机械推开扇叶的风机;选择带张紧系统的风机,以防风机“丢转”;风机的关键部位是转轴和扇叶;风机必须做动平衡。

风机个数的选择:在寒冷的冬季和气温多变但不会很高的春秋季,由于保温和控制温度相对平稳的要求,风机数量并不是很重要,最为重要的是炎热的夏季,要求足够的风机来达到需要的风速,来降低鸡体的体感温度,有很多算法,但最为简单的算法就是1分钟内换完鸡舍内的污浊空气(算出鸡舍的体积和风机排风的最大效果的85%,就可以计算出所需风机的个数),举例:密闭式鸡舍,长90米,宽12米,脊高2.7米,顶高1.5米,鸡舍体积:90*12*2.7+90*12*1.5*0.5=3726立方米;

风机额定排风量:38000立方米/小时,630立方米/分钟;

需要风机数:3726/630=6

因为风机在自动环境控制中十分重要,也可以考虑增加1-2个。

2)进风口

目前多采用鸡舍侧面可控小窗进风,夏季采用正面山墙水帘进风。

小窗的选择要点:要封闭性好、保温性能好;小窗的核心部分是弹簧,必须选择不锈钢的;选择带滑轮系统的小窗,降低绳子的磨损;小窗的连接装置选用圆钢,以防拉伸。

小窗个数的选择:小窗主要用于冬季和换季通风,按照进风口和排风口面积不小于2:1的关系即可确定风机的个数,一般情况下按照开启一半风机计算。举例:

4个风机的排风面积:3.14*0.66*0.66*4=5.5平方米

小窗的面积:0.26*0.56*0.75=0.1平方米,

共需要小窗:55个。90米鸡舍除去前后按3米一个安装。

小窗位置的确定:小窗位置在鸡舍通风系统中十分重要,位置过高会造成进风撞在房顶后返回鸡笼,一般造成第一列和第四列内侧鸡群出现问题,尤其是顶笼的鸡只,也不能是横向进风达到鸡舍中间的最好效果;安装过低,会直接吹到鸡只,导致第一、四列鸡只受到影响。根据鸡舍通风原则,确定小窗的安装位置及注意事项。

A、小窗的低沿在不低于顶笼上沿的基础上越低越好,但考虑到安装光照系统的要求,比笼顶高出10厘米为最优。

B、小窗在鸡舍两侧安装必须要求对称。

C、小窗上沿必须安装导风板,用于调整在小窗开启最小时进风口的风向,使其能达到进风达到鸡舍中央的最好效果。导风板的角度在安装时十分重要,安装要领如下:

从屋顶到小窗上沿拉一条线,导风板的角度和拉线的角度等同。

导风板切忌水平安装,不然会造成两侧鸡群严重的伤害。

小窗的其他注意事项:

A:小窗最小开启距离不能小于2.5厘米;

B:小窗进入的风速必须达到3-4米/秒,否则不能达到中央;

C:在寒冷的冬季,如果开口达到2.5厘米是不能保证温度,可以间隔一个关闭一个;

D、开启纵向通风时必须关闭所有侧面小窗,如进风面积不够,可开启鸡舍最前端的几个小窗。

2、降温系统

通风、降温的一些基本常识:

a当温度上升时鸡只的散热能力就开始下降,温度达到32度以上时,风冷效应急剧降低,达到35度时,风速已对鸡只不能产生风冷效应。

b强的风速能有效的降低鸡只的体温—风冷效果。

c水蒸发系统(湿帘和喷雾)能有效地降低温度,有助保证鸡只的正常生长和表现。晚间维持较低的温度有助于鸡只抵抗白天的酷热。高湿度在夏天和冬天都会造成问题。

1)风冷效应

当温度不超过30度时,不用启动水帘系统,调节风机和进风口提高鸡舍界面风速即可达到降温的目的,尤其在湿度很高的时候,更应利用风冷效应,但当温度达到32度以上时,必须先降温,启用水帘系统。

2)水帘系统

A水帘降温的幅度和原理:

水帘系统启动时可降低5-10度的舍温,前提是过帘风速达到标准:10厘米水帘1-1.5米/秒;15厘米水帘1.5-2米/秒.

原理是空气通过有流动水的水帘,带走部分热量直接达到降温的目的。

B水帘的安装

安装水帘时首先要考虑密闭性、平整性;各部件要严密贴合,杜绝跑冒滴漏;水池要有过滤网;潜水泵不要放在底部,悬挂在侧壁。

C水帘的使用

当温度达到30度以上时使用水帘系统,同时关闭其它进风口,保证过帘风速达到1.8-2.0米/秒(注意:风速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腹泻等条件性疾病),并使鸡舍内的温度保持在26度以上。当温度降至26度以下时适当关闭部分湿帘,温度升高到32度以上时再打开。

高温高湿对鸡群的影响很大,在湿帘打开时,如果湿度大于70% ,且舍温达到35℃以上时,应关闭湿帘,开启全部风机,开启鸡舍前半部进风口(进风口面积是出风口面积的2倍),并舍内用消毒泵对着鸡冠用冷水进行喷雾降温,每1小时一次,每只鸡喷水80-100mL。

水帘可全自动使用,使用原理是负压控制,设定参数即可使用幕帘达到自动控制水帘降温的目的,保证鸡舍环境的稳定。

3、自动控制仪与计算机控制

这两项技术目前都能容易实现,利用软件和计算机即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不多赘述。

以上就是对密闭式鸡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一些理解,还有一些具体的参数根据需求设定,安装时即可实现,不需要太深掌握。

现代自动化装备控制技术

《现代自动化装备控制技术》的认识 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制造业等工业技术方面也得到了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自动化仪器被应用到了多重领域:现代建筑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国防工业、以及农业和交通业等多方面均涉及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其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自动化装备控制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自动化装备控制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与其他行业有着紧密地联系,共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化装备控制技术的概念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然后对自动化装备控制控制技术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案进行研究,最后总结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发展。 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介绍 自动化控制技术,就是指在没有人员参与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特殊的控制装置来使得被控制的对象或者过程自行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的一门技术。它是以数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利用反馈原理来来自动的影响动态系统,使得输出值接近或者达到人们的预定值。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大量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工作质量,改善了人员的工作环境。 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大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产业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工业计算机系统行业已经形成。目前,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先进控制技术的研究。图1,给出了现代工业网络化的结构。

图1 工业网络化结构 二.现代工业自动化的控制系统 1.以PLC 为主控器的先进控制系统 长期以来,PLC始终处于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化控制设备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案,与DCS和工业PC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是PLC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基于PLC自动化的早期,PLC体积大而且价格昂贵。但在最近几年,微型PLC(小于32 I/O)经出现,价格只有几百欧元。随着软PLC(Soft PLC)控制组态软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安装有软PLC组态软件和PC—based控制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得到增长。 2.面向测控管一体化设计的DCS 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问世于1975年,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美、日、德等国。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首先由大型进口设备成套中引入国外的DCS,首批有化纤、乙烯、化肥等进口项目。当时,我国主要行业(如电力、石化、建材和冶金等)的DCS基本全部进口。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同时,开始了研制国产化DCS的技术攻关。 小型化、多样化、PC化和开放性是未来DCS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小型DCS 所占有的市场,已逐步与PLC、工业PC、FCS共享。今后小型DCS可能首先与这三种系统融合,而且“软DCS”技术将首先在小型DCS中得到发展。PC-based控制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中小规模的过程控制,各DCS厂商也将纷纷推出基于工业PC 的小型DCS系统。开放性的DCS系统将同时向上和向下双向延伸,使来自生产过程的现场数据在整个企业内部自由流动,实现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的无缝接,向测控管一体化方向发展。 3.现场总线(FCS)新的工业系统发展趋势 现场总线是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使测控设备具备了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提高了信号的测量、传输和控制精度,提高了系统与设备的功能、性能。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在经历了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以及集散控制系统(DCS)后,将朝着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方向发展。虽然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FCS发展很快,但FCS 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统一标准、仪表智能化等。另外,传统控制系统的维护和改造还需要DCS,因此FCS完全取代传统的DCS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同

鸡舍环境控制系统

标准化鸡舍环境控制系统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畜禽产品的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提出了强烈要求,对畜禽养殖环境的改善和疾病的控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以往的养鸡经验中,养殖者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使用疫苗和用药控制鸡群发病上,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虽然鸡群没有发生暴发性的疾病,但整体生产性能也不很理想,经济效益低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兴起,标准化或半标准化鸡舍的硬件操作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养殖场效益高低的重要环节。人们逐渐认识到,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要想取得好的生产效益,要想健康养鸡——养健康的鸡,必须把舍内环境控制运作好,而鸡舍的通风、温度和湿度管理又是环控的最主要内容。应该说,不论是鸡场管理人员,还是饲养员,还有兽药技术员了解和掌握标准化鸡舍的日常操作管理,主要是了解和掌握通风、温度和湿度的人工可控状态,使鸡舍局部小环境维持在符合鸡群生长、生产的目标范围内。鸡舍环境控制的要

素也就是温度、湿度、鸡舍气流的流向和速度,空气中的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氨气含量等等看似简单的几项,关键是使环境要素处于合理的组合以便挖掘在不利天气条件下环境控制潜力。 1、上海昊玄实业公司研发的欧德·西电系列环境控制 系统,是利用微电脑程序控制为核心的智能化产 品,它把温度、湿度、风机运行参数、水泵运行参数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实时的显示在主控机上,使人一目了然,并根据相应的数据自动开起或停止排风、加湿等各种控制环境的设备,使禽类每一分钟都处于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控制主机可以通过 GPRS无线传输系统把禽舍的数据传送到我们或业 主的控制中心,能够使相关人员快速准确的了解禽舍的工作状况,大大地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节约了饲养成本,增加饲养者的利润。 控制框图如下: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浅谈【论文】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浅谈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各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于工业自动化而言,自动化技术在科技进步下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对于工业自动化技术而言,自动化仪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控制最为重要的基础,掌握和提高自动化仪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将推动我国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和进步。通过对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仪表和控制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为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向前推进和制造水平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化控制 1自动化技术分析 1.1工业自动化仪表 工业自动化仪表是指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各项工艺流程中的精度指标进行检测和记录为技术人员的数据观察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支持,工业自动化仪表所记录的参数也是作为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指标。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仪表主要作用为检测、控制和显示。检测仪

表能够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参数变化,如设备温度、工件压力、传送带传输速率,通过对应感应传感器来进行检测并接收。在实际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于电脑编程程序指令冲突之处,因此控制仪表的作用在于通过仪表数据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来对程序指令进行调整,实现更高效率的生产工作。而显示仪表的作用则在于能够将生产线中生产设备的故障情况反映给生产技术人员以将故障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障生产线上的产品高质量的完成。 1.2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手段对生产设备生产操作预先设定,免去传统人工对机械设备生产的繁琐工艺,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制造精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现能够将工业生产进行系统化控制,相较于传统人工机械加工生产,自动控制技术下的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同时智能自动化的工业生产还能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生产操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然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发展成熟较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较少,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自动化控制还未被全面普及,一些自动化生产线还保留着大量现场技术人员进行调控检测。

高新技术六大技术领域

高新技术六大技术领域 一般认为,高技术包括六大技术领域,12项标志技术和9个高技术产业。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六大高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它们将在本世纪获得迅速发展,并通过广泛的实用化和商品化,成为日益强大的高技术产业。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核心;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前导;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设计的新材料为标志的新材料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支柱;以航天飞机、永久太空站为标志的空间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以深海采掘、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 六项高技术领域中的12项标志技术,是已经萌发但还远未成熟的前沿技术。本世纪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缩小,但由于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强制性渗透改造了这些传统产业部门,因此这些产业的绝对产量和产值不会萎缩。 (一)信息技术领域 信息技术是六大高技术的前导。主要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信息技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当前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 (1)集成电路。目前世界上1兆位和4兆位的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已得到广泛应用,16兆位的芯片也已产生。此外,光子集成电路和生物集成电路的研制开发也已获得重大 进展。 (2)电子计算机。目前世界上计算机的装机台数超过一亿,超巨型计算机速度已超过100亿次。现在的计算机,类似人的左脑进行逻辑思维方面的工作。而形象思维方面的工作则要通过人的右脑完成。为解决形象思维问题,人们正在研制神经计算机和模糊计算机。神经计算机从微观上以自底到顶的方式接近人脑,而模糊计算机则是从宏观上,以从顶到底的方式接近人脑。 (3)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技术组成,即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创新、传播和应用等环节的运行,将以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为前提。 软件技术是各类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或编辑技术的总称。目前软件技术主要有四大类: ①根据计算和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为计算机设计成编辑指令性语言程序的软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动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7-11-03T16:38:49.5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作者:孔德磊[导读] 摘要:自动控制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自动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指出自动控制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以及集成化等方面发展,自动控制技术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 454000)摘要:自动控制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自动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指出自动控制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以及集成化等方面发展,自动控制技术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一、目前我国自动控制技术的现状分析就目前我国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自动控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及比较广泛地实际应用,但是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自动控制技术水平及应用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想要提高自动控制技术的水平,就必须加大投资与科研的力度,对新型的生产线要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自动化的设计及未来发展的预设,要特别注重自动化信息流的作用,从而提升我国自动控制水平及应用,进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目前我国自动控制技术在应用领域中的作用来看,主要是为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根据我国发展的具体情况,研制开发自动控制技术,从而避免研制自动控制技术的盲目性。但是,还是存在自动控制技术在研发过程中缺乏宏观层面上的明确指导,在投入实际生产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比较低的现象,在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设备上还存在精确度比较差、可靠性比较低以及实用性比较差的现象。随着手工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逐渐丧失了优势地位,自动化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日益显示出其生产操作简单、产品质量高及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成为企业生产中的主要模式。在我国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平衡的,大部分生产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还非常低,例如,玩具、服装等。 我国想要提高自动控制水平并不是很容易,这即需要对新的自动控制技术的研发,也要对原有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可以通过数控技术等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原有机械设备,提高传统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生产率。在机床上通过控制技术的改造,充分发挥计算计技术的优势,实现设备及生产线的自动化的改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二、我国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一)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水平的发展是现代化生产不断推进的动力和基础力量,在自动化生产的开始阶段,控制系统比较简单,控制规律也很简单,因此,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就可以完成作业。智能化是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更高水平,智能化主要表现在控制的功能多样化和用途多样化,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生产的发展方向逐步向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应用的趋势。人工智能理论向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的渗透,不但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是新的发展途径,为智能化的自动控制技术,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能够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对系统采取更为有效的控制。在目前许多生产领域都采用了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于生产系统中,智能化控制技术的水平和应用程度关系到企业现代化生产自动化水平及程度的高低。(二)网络化、微型化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从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自动控制技术都是在工业生产领域内进行的。自动控制技术为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提供了可靠性及性能都非常高的控制设备。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领域之间都不是独立发展进行的,而是相互借鉴促进甚至结合发展成为新的发展领域。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对其他领域的借鉴与冲击,其中来自工业PC的影响最为严重。网络化及微型化是将来自动控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发展的初期,其形态非常的大而且价格又非常的高。自动控制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必然也离不开网络化,网络技术在现代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生产过程中信息数据的传递以及分析起到了关键作用,对自动控制系统发现安全问题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预防故障的发生等都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到现在它与以前相比已经改变了很多,正在向微型化发展而且在价格上也在逐步的下降。随着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软件的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未来能够安装控制系统软件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呈上涨趋势。(三)综合化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自动控制技术领域中已经建立模糊控制、智能控制及专家系统等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方向自动控制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综合性。这些特殊方向性的控制系统都是以自动控制技术理论为基础,从而对整个设备或流程进行综合控制。其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多,不在是单一的自动控制技术知识,还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等等。自动控制技术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从而适应并促进社会的进步,就必须把自动控制技术与相关技术相结合进而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方向,这样才能够给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注入新鲜养分与活力,才能提高自动控制技术的可靠性、精确性与高效性。不断发展各项自动控制技术,例如,各种控制系统、专用计算机等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技术,不断引进多个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对原有的自动控制技术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新技术对其进行补充,更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普通工人以及经验与技能的要求会越来越低,而对知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层次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动控制技术的相关工作。当自动控制设备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后,会因为技术及管理上的原因,使得产品的废品率比较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设备的问题而是工作人员素质的问题,所以要大力培养适合自动控制设备工作的新型技术人才,这需要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各种与自动控制设备的新方法、新原料以及操作方法等。在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只有拥有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或相关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才能够实现对自动控制技术的有力推广,从而提高我国自动控制技术的水平。参考文献:

鸡舍的环境要求怎样控制鸡舍环境

鸡舍的环境要求怎样控制鸡舍环境? 鸡舍的环境对鸡的生长起到其重要的影响,鸡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鸡的健康,制造良好的鸡舍环境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来看看鸡舍的环境要求,怎样控制鸡舍环境? 鸡舍的环境要求,怎样控制鸡舍环境? 一、鸡舍外部环境的控制 鸡舍的外部环境直接喊胁着鸡群的健康,恶劣的环境会给疾病传播创造条件。因此,要想养好鸡,首先应该控制好舍外环境。 1、保持鸡舍外周围环境清洁 保证鸡舍外周围环境无垃圾、杂物、杂草,无残留羽毛、粪便,病死鸡只等。 2、废物不乱丢弃 接种疫苗后的疫苗瓶不能随意乱扔乱放,剩余的疫苗液不能随意倾泄在舍内;每次接种疫苗后,要把全部的瓶子包括瓶内的疫苗液集中用消毒水浸泡半小

时,然后在远离鸡场的地方进行深埋处理,在深埋过程中注意用生石灰粉覆盖。使用药物后剩下的空药袋、空药瓶,可视作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但要注意检查是否尚有剩余的药物残留其中,特别是容易引起中毒的药物,切勿被个别鸡只啄食而引起中毒。 3、保证道路清洁 雏鸡、饲料与粪便运输的通道要分开,每天消毒一次,鸡舍的四周5米内每周要用3%火碱和0.1%季铵盐消毒剂喷洒消毒。用药量:1千克消毒液/平方米,防止交叉感染。 (1)鸡舍附近要挖积粪池,大小为每两千只鸡7立方米,位置应选在距鸡舍30米以外的下风向。每天将所清除的粪便放入池内,池上用塑料布盖好以防粪便散落和发酵。 (2)对鸡舍较多,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的地方,为控制交叉感染,要防止农户散养畜禽接近鸡舍和人员窜动,搞好舍户隔离。 二、鸡舍内部环境的控制 1、空气环境调节

商品肉鸡的饲养密度较大,每天产生大量的废气(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硫化氢、甲烷等)。为了排出水分、有害气体和补充氧气,并保持适宜温度,必须加强鸡舍通风,降低鸡舍异味和有害气体浓度,改善肉鸡生长环境。冬季进行通风换气时,要避免贼风,可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鸡舍结构、不同的鸡龄、不同的体重,采用由上至下的方式,选择不同通风量。 2、重视防疫消毒 注意加强日常消毒工作。这是养户经常忽视的问题。经常性的消毒能直接杀死病原体,减少其在饲养环境中的数量,减少感染机会,从而降低肉鸡的发病率。在鸡群发病后,更要重视消毒。用药治疗只能杀灭鸡体内的病原体,但环境中的就必须靠消毒来尽量减少,使其数量控制在能引起鸡发病的范围外。 3、改善鸡舍设施 要维持肉鸡生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必须注重改善鸡舍设施。肉鸡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3.5~24.5℃;相对湿度,除育雏前期要求65%~70%外,其余时期以保持55%-60%为好。天气变暖,开窗通风,把过多的热量排出;炎夏做好防暑降温,悬挂湿帘,安装电风扇、空调,使鸡舍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鸡舍顶部设置天棚,防太阳辐射热。鸡舍周围种植牧草、花草,以减少地面辐射热;冬季注意防寒,恶劣天气严防舍内忽冷忽热。

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电化分公司自动化仪表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管理工作,控制和优化工艺条件,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及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化分公司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管理。 第三条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等。 第四条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 (一)系统点检制度 1、仪表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系统的日常维护检查,根据系统的配置情况,制定系统点检标准,并设计相应的点检表格。 2、系统点检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主机设备的运行状态。 B、外围设备(包括打印机等)的投用情况和完好状况。 C、各机柜的风扇(包括内部风扇)运转状况。 D、机房、操作室的温度、湿度。 3、点检记录要字迹清楚、书写工整,并定期回收,妥善保管。 (二)系统周检制度 1、仪表设备管理部门(仪表保运单位)应根据设备保养手册的规定,制定周检项目、内容和合理的周期,并做好DCS(PLC)系统周检记录。 2、系统周检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A、确认冗余系统的功能和切换动作是否准确可靠。 B、清洗过滤网。 C、清洗CRT。 D、检查风扇及风扇的保护网。 E、定期清洗打印机。 F、清洗机房内设备的表面灰尘。 G、系统中的电池按期更换。 H、定期对运动机件加润滑油。 I、检查供电及接地系统,确保符合要求。

3、系统周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填写缺陷记录,并立刻组织人员处理解决。 (三)系统硬件管理 1、仪表设备管理部门应有专人负责保养,按规定进行点检、周检和维护。 2、建立系统硬件设备档案,内容应名细到主要插件板,并作好历次设备、卡件变更记录。 3、系统硬件的各种资料要妥善保管,原版资料要归档保存。 4、在线运行设备检修时,要严格执行有关手续,按照规定,做好防范措施。 (四)系统软件管理 1、系统软件和使用软件必须有双备份,并妥善保管在金属柜内;控制系统的密码或键锁开关的钥匙要由专人保管,并严格执行规定范围内的操作内容。软件备份要注明软件名称、修改日期、修改人,并将有关修改设计资料存档。 2、系统软件无特殊情况严禁修改;确需修改时,要严格按照申请、论证手续,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 3、使用软件在正常生产期间不宜修改。按工艺要求确需重新组态时,要有明确的修改方案,并由生产管理部门、工艺车间和仪表负责人共同签字后方可实施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4、软件各种文本修改后,必须对其他有关资料和备份盘作相应的修改。 5、由通用计算机、工业控制微机组成的控制、数据采集等系统,应执行专机专用,严禁任何人运行和系统无关的软件,以防病毒对系统的侵袭。 6、工艺参数、联锁设定值的修改,要办理联锁工作票后方可进行改动。 7、对重大系统改动时,要按软件开发程序进行,即建立命题,制定方案、组态调试、模拟试验、小样试运行、组态鉴定等过程。通过技术鉴定的软件,要做好文件登记并复制软盘,妥善保存。 (五) 机房管理 1、机房是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重要工作场所和核心部位,要认真做好安全工作,非机房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进入,进入机房人员应按规定着装。进入机房作业人员必须采取静电释放措施,消除人身所带的静电。 2、机房内应清洁无尘并确保满足以下条件: 温度18-24℃变化率<3℃/hr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要点)

填空30 问答20 分析10 设计15 计算分析25 第一章: 什么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被控对象和自动化仪表(包括计算机)两部分组成。(被控参数,控制参数,干扰量f(t),设定值r(t),反馈值z(t),偏差e(t),控制作用u(t))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按结构不同:(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定值不同:(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顺序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根据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以下 单向性能指标:(1)衰减比(2)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3)参与偏差(4)调节时间、峰值时间和振荡频率 综合性能指标:(1)偏差绝对值积分IAE(2)偏差平方积分ISE(3)偏差绝对值与时间乘积积分ITAE(4)时间乘偏差平方积分ITSE 第二章: 检测误差的类型、怎样克服? 1、检测误差的描述 (1)真值所谓真值是指被测物理量的真实(或客观)取值。在当前现行的检测体系中,许多物理量的真值是按国际公认的公式认定的,即用所谓“认定设备”的检测结果作为真值。(2)最大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指仪表的实测示值x与真值x a的最大差值,记作△,即△=x-x a (3)相对误差δ=△/x a *100% (4)引用误差γ=△/(x max-x min)*100% (5)基本误差基本误差是指仪表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条件下使用时所出现的误差。 (6)附加误差附加误差是指仪表的使用条件偏离了规定的标准条件所出现的误差。 2、检测误差的规律性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对同一被测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按一定规律出现的误差。克服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负反馈结构。 (2)随机误差或统计误差当对同一被测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绝对值的大小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但就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通常将这种误差称为随机误差或统计误差。引起随机误差的原因很多且难以掌握,一般无法预知,只能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它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并设计合适的滤波器进行消除。 (3)粗大误差又称疏忽误差。这类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疏忽大意或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对于粗大误差,首先应设法判断是否存在,然后再将其剔除。 检测仪表的组成:传感器、变送器 检测仪表的基本特性 固有特性:(1)精确度及其等级(2)非线性误差(3)变差(4)灵敏度和分辨力(5)漂移(6)动态误差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_(1)

●自动化仪表指哪一类仪表?什么叫单元组合式仪表? 1答:a:是由若干自动化元件构成的,具有较完善功能的自动化技术工具.b:由具有不同功能的若干单元仪表按调节系统具体要求组合而成的自动调节仪表. ●2、DDZ-II型与DDZ-III型仪表的电压.电流信号传输标准是什么?在现场与控制室之间采用直流电流传输信号有什么好处? 答:在DDZ-I型和DDZ-II型以表中采用0~10mA直流电流作为标准信号,而在DDZ-III型和DDZ-S型仪表中,采用国际上统一的4~20mA直流电流作为标准信号.这两种标准信号都以直流电流作为联络信号.采用直流信号的优点是传输过程中易于和交流感应干扰相区别,且不存在相移问题,可不受传输线中电感.电容和负载性质的限制.采用电流制的优点首先可以不受传输线及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适于信号的远距离传送;其次由于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很多是采用力平衡原理构成的,使用电流信号可直接与磁场作用产生正比于信号的机械力.此外,对于要求电压输入的仪表和元件,只要在电流回路中串联电阻便可得到电压信号,故使用比较灵活. ●4、什么是仪表的精确度?试问一台量程为-100~+100℃.精确度为 0.5级的测量仪表,在量程范围内的最大误差为多少? 答:模拟式仪表的合理精确度,应该以测量范围中最大的绝对误差和该仪表的测量范围之比来衡量,这种比值称为相对百分误差,仪表工

业规定,去掉百分误差的%,称为仪表精确度.一般选用相对误差评定,看相对百分比,相对误差越小精度越高.x/(100+100)=0.5%x=1℃. ●1-1试述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工业上常用的测温热电偶有哪几种?什么热电偶的分度号?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补偿导线? 答:a.当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时,若两个接点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出现热电动势,并产生电流.b.铂极其合金,镍铬-镍硅,镍铬-康铜,铜-康铜.c.分度号是用来反应温度传感器在测量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为传感器电压或电阻值变化的标准数列.d.在电路中引入一个随冷端温度变化的附加电动势时,自动补偿冷端温度变化,以保证测量精度,为了节约,作为热偶丝在低温区的替代品. ●1-2热电阻测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热电阻要用三线接法? 答:a.在-200到+500摄氏度范围内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不需要冷端温度补偿,测温范围比热电偶低,存在非线性.b. 在使用平衡电桥对热电阻进行测量时,由电阻引出三根导线,一根的电阻与电源E相连接,不影响电桥的平衡,另外两根接到电桥的两臂内,他们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相互抵消. ●1-3说明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实现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在什么情况下要做零点迁移?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1: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步骤应为()。 1.先主环,后副环 2.先副环后主环 3.只整定副环 4.没有先后顺序 2:仪表的精度等级指的是仪表的() 1.误差 2.基本误差 3.允许误差 4.基本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3: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回路各有一个控制器。副控制器的给定值为() 1.恒定不变 2.由主控制器输出校正 3.由副参数校正 4.由干扰决定 4:用K分度号的热偶和与其匹配的补偿导线测量温度。但在接线中把补偿导线的极性接反了,则仪表的指示() 1.偏大 2.偏小

3.可能大,也可能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5: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时得到的TS值是什么数值() 1.从控制器积分时间旋纽上读出的积分时间 2.从控制器微分时间旋纽上读出的积分时间 3.对象特性的时间常数 4.是4:1衰减曲线上测量得到的振荡周期 6:当高频涡流传感器靠近铁磁物体时() 1.线圈的震荡频率增加 2.线圈的电阻减小 3.线圈的电感增大 7:某容器控制压力,控制排出料和控制进料,应分别选用的方式为()。 1.气开式;气开式 2.气关式;气关式 3.气开式;气关式 4.气关式;气开式 8:准确度等级是仪表按()高低分成的等级。 1.精度 2.准确度

3.限度 9:不属于工程上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是() 1.动态特性法 2.稳定边界法 3.衰减曲线法 4.比较法 10:最常见的控制结构除了反馈控制结构外还有。() 1.串级控制 2.前馈控制 3.单回路控制 4.多回路控制 11: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结构形式与串级控制系统相同,它与串级控制系统有区别也有相同的地方。相同是() 1.系统构成目的 2.对主、副参数的要求 3.参数整定顺序、投运顺序 4.干扰补偿方式 12:工业现场压力表的示值表示被测参数的()。 1.动压 2.全压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生物与新医药 本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一医药生物技术 1.新型疫苗 新型高效基因工程疫苗、联合疫苗、减毒活疫苗研发技术;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治疗性疫苗技术;疫苗生产所使用新型细胞基质、培养基以及大规模培养生产的装备开发技术;疫苗生产所使用的新型佐剂、新型表达载体/菌(细胞)株开发技术;疫苗的新型评估技术、稳定和递送技术;针对突发传染病的疫苗快速制备和生产技术;其他基于新机理的新型疫苗技术。 2.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治疗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技术;基因治疗药物的输送系统技术;重组蛋白、靶向药物、人源化及人源性抗体药物制剂研制技术;单克隆抗体规模化制备集成技术和工艺;新型免疫治疗技术;新型细胞治疗技术;疾病治疗的干细胞技术;小RNA药物开发技术;降低免疫原性的多肽的新修饰技术;ADC抗体偶联药物研制及工程细胞株建库技术等。 3.快速生物检测技术 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快速早期检测与诊断技术;新型基因扩增(PCR)诊断试剂及检测试剂盒制备技术;新一代测序技术与仪器开发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 4.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 蛋白及多肽药物研究与产业化技术;细胞因子多肽药物开发技术;核酸及糖类药物研究与产业化技术等。 5.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 生物资源与中药资源的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基因工程与生物法生产濒危、名贵、紧缺药用原料技术;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制备、分离提取及纯化技术等。 6.生物分离介质、试剂、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 专用高纯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装置、介质和生物试剂研制技术;新型专用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置、新型发酵技术与装置开发技术;生物反应和生物分离的过程集成技术与在线检测技术等。 二中药、天然药物 1.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 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品系提纯复壮的新方法、新技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物种的种源繁育、规范化种植或养殖及生态保护技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或养殖技术;中药材饮片炮制技术等。 2.创新药物研发技术 新型天然活性单体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新药材、新药用部位、新有效成分的新药研发技术;能显著改善某一疾病临床终点指标的新中药复方研发技术等。 3.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 显著改善传统或名优中成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均匀性或能显著降低用药剂量、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疾病治疗成本的新工艺技术及新中药制剂技术;突破中药传统功能主治范围的新适应症研发技术等。 4.中药质控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标准物质研制技术;中药产品标准新型控制技术;新型有效质控检测方法技术;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等。 三化学药研发技术 1.创新药物技术 基于新化学实体、新晶型、新机制、新靶点和新适应症的靶向化学药物及高端制剂的创制技术;提高药物安全性、有效性与药品质量的新技术;已有药品新适应症开发技术等。 2.手性药物创制技术 手性药物的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拆分技术;手性试剂和手性辅料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技术;手性药物产业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新技术等。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简介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与电子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电气工程应用技术学科,随着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智能控制的飞速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它主要体现在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以及通信网络等控制技术上,并且通过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过去的电气控制主要是以低电压器件为主,不断形成新的继电为主的新型电气控制系统。近些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气控制系统从根本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先的继电器的控制系统发展到微处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我们也开始利用网络技术把它们结合起来,在一个控制网络系统上体现出来,最终形成一个开放性的网络化的控制系统。 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在当代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系统势必要引入电气自动化的成分以及智能化建筑,特别是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当今建筑界的主流方向。为了资源的人力的节省并能达到设备的合理利用于是就有了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建筑内有大量的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以及保安监控系统等及其相应的布线系统。 楼宇自动化控制一般采用的是计算机集散控制。直接数字控制器往往被大部分用作分散控制器,然后运用上位计算机来管理和监控主机屏幕;曲线、动画、数据库、各种专用的控件以及文本和脚本等等都可以作为手段来进行使用;楼宇自动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通风与空调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电力供应

鸡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鸡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鸡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专业: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号:XXX 姓名: X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针对目前中国雏鸡饲养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技术落后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传感器网络的雏鸡鸡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参数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控制模块3个部分组成,不仅能实现了对雏鸡鸡舍内温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控,还能根据检测的有害气体浓度自行启动清粪装置。经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温度控制的最大误差为2℃,湿度控制的最大误差为4%,有害气体浓度能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育雏养殖户提供操作简便、控制效果较好的智能养殖模式。 关键词:传感器网络;鸡舍;单片机;自动控制;清粪装置 1 绪论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鸡禽养殖业是中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国鸡禽养殖业经历了稳定快速发展,总产量大幅提高[1]。育雏是鸡禽生产中非常关键的养殖环节,鸡舍环境控制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因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保证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免疫力和成活率等,最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6]。中国现行育雏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即:立体笼养育雏和平面育雏[7-12]。中国鸡禽养殖业的育雏管理整体体现如下特点:养殖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人力劳动成本高;自动、智能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波动大,养殖安全隐患高[13-14]。中国的“立体笼养”育雏设施已较为普及,生产实际中以其高密度饲养、提高鸡舍空间利用率而被养殖户广泛采用,但多数设施只有加热、增湿和通风设备等基

(完整版)2018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四、新材料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业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

一、电子信息技术 (一)软件 1、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包括实时操作系统技术;小型专用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基于EFI的通用或专用BIOS系统技术等。 2、支撑软件 测试支撑环境与平台技术;软件管理工具套件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呈现、分析工具技术;虚拟现实(包括游戏类)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软件生成环境与工具套件技术;模块封装、企业服务总线(ESB)、服务绑定等的工具软件技术;面向行业应用及基于相关封装技术的软件构件库技术等。 3、中间件软件 中间件软件包括:行业应用的关键业务控制;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和面向Web服务及SOA架构的应用服务器;面向业务流程再造;支持异种智能终端间数据传输的控制等。 4、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Java 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层中的其他关键软件模块研发及生成技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嵌入式软件支撑平台(包括:智能手机软件平台、信息家电软件平台、汽车电子软件平台等)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等。 5、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 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包括:基于模型数字化定义(MBD)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及工艺软件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技术;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技术;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技术;具有行业特色的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技术等。 —2—

2016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专题

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专题 课程名称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专题 题目名称论工业自动化在纺织中应用 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2016年5月19 日

论工业自动化在纺织中应用 摘要现代纺织设备运用自动化等高新技术,实现了纺织生产过程中各种 参数的在线检测、显示、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实现了设备运行的自动监测、显示、超限报警等功能,保证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自动化,纺织工业,检测,自动控制,自动调节 引用格式论工业自动化在纺织中应用, 2017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 textile industry Abstract The use of high-tech modern textile equipment automation, realizes on-line detection, various parameters of textile production process display, automatic control and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monitoring, display, overrun alarm functions of equipment operation, to ensure and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product cost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Key words Automation, textile industry, inspection,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regulation Citation ZHANG Dong- Yang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 textile industry, 2017 自动化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下,机器设备或者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自动的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

标准化鸡舍环境控制系统

标准化鸡舍环境控制系统

密闭式鸡舍(蛋鸡)环境控制系统 随着养殖户养殖规模的扩大政府对养殖行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建设标准的密闭式鸡舍,从粗放式饲养向科学化饲养转变,这也就要求养殖人员更多的掌握全方位的饲养管理知识。 作为蛋种鸡行业第一品牌的峪口禽业公司,在如何让农民养好鸡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对公司多年来形成的经验和技术进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从鸡舍建筑、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实用的阐述,形成了一套能指导养殖户健康养殖工作的教材,这也是是公司近年来的重点工作,是公司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环节——“推广健康养殖” 下面就如何对密闭式鸡舍的环境控制做详尽阐述,望能给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一、密闭式鸡舍(蛋鸡)的概念 中国蛋鸡养殖基本上都是笼养,在一个鸡舍里饲养5000-50000只鸡,有的更多,但单舍饲养量过大效果不好,建议每鸡舍饲养16000左右最为合适,采用4列3层阶梯式笼养,喂料、饮水、光照、清粪自动化或设备化,采用自动环境控制系统。 对鸡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闭、保温性能优越,即在鸡舍建筑中采用保温材料,对建筑物之间的缝隙要进行密闭处理,如果用聚苯保温板,容重必须达到15公斤/立方米以上;鸡舍除必须的通风换气口以外,尽可能少的又开口和缝隙。鸡舍建筑结束后可用一下办法测量鸡舍的密闭性: 关起所有的门窗,启动一台122厘米(48英寸)的抽风机或者两台91.5

接降温来达到鸡只温度的降低和空气的置换。原理是关闭小窗,根据温度控制风机运行个数,完全启动纵向通风系统,启动水帘幕帘通风,原理是负压控制水帘的进风面积,达到一定的风速;当温度达到32度时,可启动水帘运行,达到降低进入鸡舍内空气温度的目的。 四、自动环境控制系统运行中的重点及注意事项 1、通风系统(包括进风与排风系统) 1)风机 风机的选择要点:一定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选择机械推开扇叶的风机;选择带张紧系统的风机,以防风机“丢转”;风机的关键部位是转轴和扇叶;风机必须做动平衡。 风机个数的选择:在寒冷的冬季和气温多变但不会很高的春秋季,由于保温和控制温度相对平稳的要求,风机数量并不是很重要,最为重要的是炎热的夏季,要求足够的风机来达到需要的风速,来降低鸡体的体感温度,有很多算法,但最为简单的算法就是1分钟内换完鸡舍内的污浊空气(算出鸡舍的体积和风机排风的最大效果的85%,就可以计算出所需风机的个数),举例:密闭式鸡舍,长90米,宽12米,脊高2.7米,顶高1.5米,鸡舍体积:90*12*2.7+90*12*1.5*0.5=3726立方米; 风机额定排风量:38000立方米/小时,630立方米/分钟; 需要风机数:3726/630=6 因为风机在自动环境控制中十分重要,也可以考虑增加1-2个。 2)进风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