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代尔_总体史观_中的环境问题意识_重读_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_
- 格式:pdf
- 大小:154.62 KB
- 文档页数:4
在西方历史研究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以布罗代
尔为代表的年鉴学派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以崭
新、鲜明的总体史观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赢得社会
的注目和承认,形成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史学流
派。其总体史观和问题意识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史学
界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而在总体史观的指引下,
布罗代尔对地中海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人们
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的影响都有广泛的关注,从环
境史学的角度来看,布罗代尔的著作无疑向我们揭
示了人与环境互动和牵制的双重关系。
一、布罗代尔总体史观和环境问题意识的产生
布罗代尔史学的基本特征非常明显,翻开其代
表作《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下
称《地中海史》)的目录,便能看到文本结构合理,层
次分明,内容丰富,问题突出,表现了布罗代尔从宏
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史学实践。
首先,布罗代尔的写作是想告诉人们,他理解的
历史和历史学是怎样的,他选择了地中海历史来
考察,但是如何理解更合理?如何不同于其他的相关
历史研究?布罗代尔认为地中海提出的问题在人类
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丰富含义,因此“我怎么能够
逐一研究大批醒目的档案资料,而对地中海千姿百态和生动活跃的生活视而不见呢?”[1](上卷P8)“历史通
常只关心危机,只关心缓慢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剧变,
然而,危机事前都经过长期的酝酿,事后又产生无穷
的后果。”[1](上卷P109)于是,布罗代尔以总体史的眼光来
审视地中海历史,在他看来,总体史应该表现历史的
不同层次,而每一个层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
互重叠、牵连,共同构成总体历史。为了实现总体史
设想,《地中海史》便成了其思想的实验地。他的想法
是:“把历史事实按照三种具有连续性的记载来写,
或者说按照三种不同的‘楼梯平台’来写。我更愿意
说是按照三种不同的时间计量单位来写。这样写的目
的在于抓住过去所有不同的、彼此之间有最大差别
的节奏;在于提出它们的共存、互扰、矛盾以及多种
深广丰富的内容。”[1](下卷PP975-976)总体史观的视野促
使布罗代尔提出了系统的时段理论与问题史学意
识。布罗代尔将历史时间区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
短时段三种,分别划分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
时间。在不同时段的舞台上,分别上演着结构史(地理
环境演变史)、情势史(社会史)和事件史(政治、军事
史)。布罗代尔认为,结构史擅长定性,情势史擅长定
量,而事件史不过是燃烧着激情的历史。[1](上卷PP8-9)在
布罗代尔看来,看似时间静止的长时段历史对总体
史具有决定性作用。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如陆地、海布罗代尔“总体史观”中的环境问题意识
———重读《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吴倩华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是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杰出巨作,在此书中,作者
从总体历史的思想出发,努力把16世纪后半期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在位时期(1556-1598年)的地中海作为
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总体史观和问题意识贯穿始终。该书重视环境的作用,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
示了人与环境互动和牵制的双重作用,对环境史学的启示显而易见。
关键词:布罗代尔;总体史观;问题意识;环境史学
中图分类号:K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14(2010)04-0036-04
收稿日期:2010—05—11作者简介:吴倩华(1974—),女,苗族,贵州凯里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世界史、中西关系史研究。2010年8月长治学院学报Aug.,2010第27卷第4期JournalofChangzhiUniversityVol.27,No.4
·36·吴倩华布罗代尔“总体史观”中的环境问题意识
洋、气候等等,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提供了最初
的场地,同时设定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而人是这一
漫长历史的创造者。[1](上卷P64)随着人的活动范围的扩
大,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人口过剩、水的污染、粮食
的匮乏、疾病流行等等问题随之产生。这样,布罗
代尔的环境问题意识呼之欲出,表现出了他对人与
自然、人与地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观
照。布罗代尔强调的问题意识,表明其要使史学具
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不再沉迷于传统史学那种
对某些人的丰功伟绩或个别事件的简单描述。[2]年
鉴学派因此有别于19世纪的传统史学,而被称为20
世纪新史学的代表。布罗代尔对人与环境互动关系
的关注后来影响了被称为21世纪的新史学的环境
史学。有学者总结认为,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年鉴学
派,以及21世纪的环境史学,它们的一个共同方面
在于研究对象———“人”的角色及其活动的更新和丰
富。“他们认同将‘人’视为复数而非单数,都关注
‘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命。”[3]
由此看来,《地中海史》面对的根本问题并非只
与16世纪的地中海历史有关。文本中的地中海历
史更像是一种解释工具,意在促成史学思想上的破
旧立新,孕育了思维模式和研究方式的多元化趋向。
在此,布罗代尔想通过对地中海的描述,寻找到一
种超越短时段而理解生活的有效方式。问题意识在
方法论上的创新被突出地表现出来。只要有利于问
题的解决,研究就越过传统史学在时间、空间、研究
方法等诸方面界限,广泛采用地理学、社会学、经济
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各学科的方法和工具。而环
境、人至始至终都是布罗代尔关注历史、审视历史
的对象和主题。
二、布罗代尔环境问题意识的具体表现
在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下,三层次的时段理论
使时间和空间得到了统一,历史不仅成为特定立体
时空下的一个坐标,还成为自然、社会与个人合为
一体的“总体史”。在这种总体史中,人不仅是自然
的人,还是社会的人。环境也不单纯是自然的环境,
还是人活动下的环境。在布罗代尔看来,在具体的
历史阶段和客观规律制约下,人的能动性是有一定
限度的,而忽略了人的能动性仅从环境中寻找人类
活动动因更是不可取,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是一种
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因此,我们在布罗代尔的《地
中海史》中处处可以看到“人”的身影,以及他们的活动和对自然的改造及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在著作的第一个部分里,布罗代尔着力描述了环境的作用,
对地中海的地理概貌,气候特征,海域情况以及城
市与道路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叙述。象布罗代尔在
序言中说到的:“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
一种几乎静止的历史———人同他周围环境的关系
史。这是一种缓慢流逝、缓慢演变、经常出现和不断
重新开始的周期性历史”[1](上卷P8)看似静止的历史中,
地理环境在地中海人民的活动中显得十分重要,既
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从《地中海史》一书的具体论
断和观点来看,诸如对自然资源及其利弊,气候和
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口过剩问题,疟疾与瘟疫问题,
木材、粮食危机以及动植物之间的交流都反映了人
与环境互动和牵制的双重关系。对环境史学的启示
显而易见。
其具体表现在:
(一)对自然资源及其利弊的描述,布罗代尔认
为:“山区的生活也就是地中海最初的生活”,“山区
养育了地中海的整个历史”,[1](上卷P50)因此布罗代尔
用了较大篇幅描述了山区的资源,指出它并不像人
们早先设想的那么贫乏,那里也有茂密的森林,发
达的畜牧业,还有丰富的地下资源,但山区又有自
身的局限性,包括地势的险峭,土地的贫瘠,高寒的
气候等等。以小见大,这样的环境决定了地中海社
会生活的特质,也影响了地中海地区的历史进程。
“山地往往人口过剩,或者对它的财富来说,至少是
人口过多。在山区,人口的最佳密度很快就达到并
且超过,因此,山区必须周期性地向平原倾泻它过
多的人口。”[1](上卷P39)“在16世纪行将结束时,地中
海山区到处都因人口过多和受种种限制,突然挣脱
束缚,谋求解放。”[1](上卷P109)我们可能难以相信,15、
16世纪的欧洲正经历着真正的自然资源短缺。然
而,这个事实确实存在。大批的人对他们的生存前
景忧心忡忡,加之被战争,饥荒和流行病耗尽了一
切,他们正在寻找新的边疆。他们从山区向平原倾
泻,又被更复杂的环境困扰。而平原地区并非人们
想象中的富足,地中海人民对平原的征服更是付出
了艰难的努力,水利工程成为人们改造平原、征服
平原的重要方式。作者对地中海自然资源的描述,
对理解20世纪这个地区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很深的
启迪。
(二)对气候影响和自然灾害的描述,这也是布
罗代尔泼墨较多的地方,在谈到气候的单一性使地
中海地区的地理风貌和社会生活归于一统后,作者
笔锋直下,更多地描述了地中海严酷的气候条件,
·37·长治学院学报
分明的冬夏两季,降水量的不均匀分布,布罗代尔
从大量文献资料中指出“地中海确实在同根深蒂固
的贫困作斗争,环境使这种贫困更加严重。”[1](上卷P355)
当雨季来临,山区的雨水外流,一般汇集到平地。洪
水到达平地后,并不总是顺畅地流向大海,而是形
成了大量的沼泽。譬如1590年托斯卡纳的马雷马
洪水泛滥,毁坏了已经播种的田地。[1](上卷P65)
(三)对人口过剩问题的描述,布罗代尔用详尽
的数字介绍了地中海人口在16世纪上半叶的急
剧增长,指出“人口增长是普遍的运动,同时关系到
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关系到平原、草原和山区,关
系到所有的城市———无论大小———和所有的乡
村。”布罗代尔同时指出“增长同时造成了一个世
纪的胜利和灾难。在这个世纪里,人最初是卓有成
效的财富创造者,然后又慢慢地成了日益沉重的
负担”[1](上卷P586)布罗代尔运用统计的方法,罗列数
字,更好地让我们了解了几个世纪里人口数量的变
化和发展后带来的社会问题。人口增长造成了经济
的停滞,还是经济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增长?是我们
在阅读著作之后萦绕在大脑的一个问题,人与经济
是互动的,人口增加必然促进经济的活跃,但人口
超负荷也势必会迎来人类更大的灾难。
(四)对疟疾和瘟疫问题的描述在著作中反复
出现,包括平原地区因洪水排泄困难所带来的疟疾,
当雨季来临,洪水泛滥时,往往造就了广袤无边的
芦苇荡和草泽,由此产生了可怕的疟疾。“总之,这是
一种真正产生于地理环境的疾病。”[1](上卷P64)同时还
有气候影响所产生的夏季流行病,天气炎热使得鼠
疫从“春天起便开始成为灾害,一直延续到冬天到
来之前”,[1](上卷P376)布罗代尔用大量材料列举了16
世纪诸如威尼斯的鼠疫甚至流行在城市当中的性
病、“汗病”、百日咳、痢疾、伤寒等等疾病。[1](上卷P482)
这些疾病都极大地困扰了地中海人们的生活。布罗
代尔还在文本中提到了在疟疾史中往往被人忽视
的动植物传播疾病的可能,“通过远距离的交往,从
印度和中国带来的鼠疫,不管多么危险,在地中海
不过是来去匆匆的过客。”[1](上卷P64)“新发现的美洲给
地中海旧世界带来了梅毒螺旋体,同时也带来到那
时为止从未见过的热带疟疾或者恶性疟疾。”[1](上卷P65)
由于材料来源有限作品铺叙不多,但是,却实实在
在给现时的人类这样一个警示:人类在征服异族和
动物的同时,一些病毒也由动物传给了人类,病毒
自然会产生突变能力以适应不同环境,感染人类后
继续繁殖,引起重大疾病,再经由人与人接触彼此传染,最后引发大流行。
(五)对木材、粮食危机的描述,布罗代尔通过
大量威尼斯或西班牙的文献资料,指出15-16世纪
森林砍伐严重、木材短缺,尤其是在西西里和那不
勒斯地区制造船身用的橡木、杉木等木材日益匮乏。
虽然政府和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但是砍
伐现象仍然猖獗。因为木材的缺乏,地中海的造船业
逐步开始到远处去寻找本国森林所不能提供的木
材。“木材危机毫无疑问是地中海航海技术和海洋经
济演变的重大原因之一。”[1](上卷P192)而16世纪粮食
的匮乏和疫病始终沉重地打击着城市,[1](上卷P475)布罗
代尔列举了1521年的“大荒年”、1525年大旱之后
的粮荒、1528年的粮食骚乱以及持续到16世纪末
的缺粮灾难。同时,他又不遗余力地介绍人们如何寻
找解决粮食匮乏的办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
粮食危机的出现呢?布罗代尔没有展开说明,看来
我们只有从自然环境的潜在改变中找寻答案了。
(六)对动植物交流的描述,是著作中最引人入
胜的地方,“人旅行,文化财产也旅行,既有日常的旅
行,也有最料想不到的旅行。文化财产随着旅客的
不断流动,某年被某些旅客带到这里,下一年或者
一个世纪之后又被其他旅客从这里带走。”[1](下卷P171)
布罗代尔将包括植物群、动物群在内的文化财产纳
入研究的视野,他的描述是具体的,他要阐述的是
生命的历史,从萌芽、成熟、迁移到消亡的历史,揭
示它们的相互存在及相互作用,如来自澳大利亚的
桉树,已经征服了葡萄牙和叙利亚之间的整个地域,
还有来自原来是“中国山区居民后来变成伊朗山区
居民”的桃树、菜豆和马铃薯。[1](下卷P173)在欧洲,植物
因人而活跃起来,人在物的基础上又有所创造。在今
天地中海的餐桌上就有很多典型的原本外来的成
员。而来自中亚西亚的单峰驼和阿拉伯的双峰驼的
入侵或多或少改变了地中海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政
治格局。
三、小结
在布罗代尔总体史观和环境问题意识贯穿下
的文字中,地中海历史破茧而出,呈现在读者面前
的是宽广的视野和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对人与自
然的关注为后来的环境史学研究方法打下了基础。
甚至有学者认为,环境史学的学术渊源之一就是法
国年鉴学派。[3]环境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弄清大自
然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其
二就是要考察历史上人类是如何思考、利用和改变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