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来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未来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未来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未来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未来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着重于认识自然世界,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能力;21世纪科技将更多地着眼于认识人类自身,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在21世纪里,就制造业来讲,发明和发展了汽车、机床、机器人、飞机、火箭、芯片、计算机、电视机等成千上万的机电产品,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展望未来,21世纪将更加伟大、更加辉煌。制造业将出现更多意想不到的奇迹。生产的汽车不仅会跑,可能还会飞;制造的飞机将更快、更安全;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将飞驰在祖国的原野;智能仪器装备和智能机器人将按照人们的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地制造产品;微型机器人将能进入血管清理“垃圾”、修补心脏;人们可用分子组装技术组装出理想性能的微器件;掌上工具可能是计算机、可视电话、电视、音响和网络的集成,等等。

未来机械工程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将是交叉、综合化;柔性、集成化;智能、数字化;精密、微型化;高效、清洁化。智能机器人及仪器设备、微型机电系统、高效柔性、智能自动化制造技术将日趋成熟,并被市场所接受;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和适合我国的制造模式将得到完善和发展;在机构学、摩擦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等领域我国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将不是天方夜谭。制造业在制造科学技术的武装下将全面现代化,国家由于制造业创造的财富而更加昌盛繁荣。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裕潇洒。

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纳米科学、管理科学和制造科学将是改变21世纪的主流科学,由此产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将改变世界。与以上领域交叉发展的制造系统和制造信息学、纳米机械和纳米制造科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学、制造管理科学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等是21世纪机械工程科学的重要前沿。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机械工程科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前沿、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诸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使得被人们称作“夕阳产业”的机械制造业不断涌现新的希望,唤发新的活力。从起初“规模型”、“成本型”到“质量型”,再到现在的“快速响应型”无不展示其适应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勃勃生机。

围绕着以满足个性需求为宗旨的新产品开发与竟争,一场以大制造、全过程、多学科为特征的新的制造业革命正波澜壮阔地展开。这是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新时代下制造业的趋势,同时也预示着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

高技术改变制造业

当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展现出了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前景。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的突飞猛进与相互交织影响,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样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提升和改造的作用。高技术对制造业的改变是全面的和连续不断的,包括影响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重心领域、科技前沿、核心要素等,这里就几个重大方向问题做些说明。

一、高技术改变制造业——尺度向下延伸

尺度向下延伸促使制造业的重点前沿转移。

在人类文明的几千年历史中,人们在认知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制造行为的范围大体上是在公尺上下三个数量级(即由千米到毫米)之间,这也大致相当于几千年人类作到的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的范围,同时也是人类“制造”活动的范围。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掌握进一步向下延伸,逐步进入了微米、纳米和原子分子级范畴,相应发展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需求推动和拉动了精密、微细制造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制造业的领域迅速向微米、亚微米领域进展,正在推向纳米级制造。高技术,首先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制造技术向下延伸的推动力是十分巨大和迅猛的,世界装备制造业前沿积极转向微纳制造的趋势十分明显。

制造业重心尺度向下延伸,将研发前沿转向微纳制造的意义还在于“小”对“大”的深化作用。认识“小”,是认识物质自然规律、解释物理化学现象、掌握物质行为机理、创立新产品全新原理的必由之路。制造业未来的核心技术、难点、高增值潜力越来越多地寓于微小之中。由于大型设备的技术竞争往往最终归结到核心器件的竞争,体现在专用芯片、控制器件、微传感器、智能控制、新型材料等,有远见的企业在生产制造中尺度和大尺度机械产品的同时,把改进生产方式和不断提高产品水平的未来越来越寄托在微纳技术上。用“微小技术”发展“重大产品”,充分体现了高技术发展对机械制造业发展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二、高技术改变制造业——产品智能化功能仿生、拟人化

智能化预示着全新一代机械产品的诞生。

高技术为机电一体化注入了新的含义和活力,使最初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实现向高技术升级,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在不断扩展中成为多元技术的集成,或如有的专家描绘的“机电光声热化生一体化综合集成技术”。而机电一体化产品五要素(结构、运动、检测、控制、驱动)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实现充分的融合和集成,机械产品自此真正成为智能化产品。

生物工程正在成为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加工和为生物技术提供仪器设备成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体、柔性体的处置加工成为与加工金属体和刚性体同样普遍的制造方式。而生物领域的巨大发现和生物工程的应用大大加快了制造产品领域仿生技术、拟人化技术的开发应用。例如蛛丝这样的自然材料在纳米技术的配合下将成为在制造领域有影响的重要仿生产品。

生长型制造的比重正在迅速提高。高技术在分子生长领域的成就将在微制造领域推动“从下而上”制造方式的开发掌握和合理应用,使传统的制造模式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

纳米技术与仿生学的结合可以使生物物理学家仿照生命过程的各个环节制造出用于各种各样目的的纳米机器人。

国外有一项“先进安全车(ASV——Advanced Safety Vehicle)”计划,目的是利用电子技术等高技术进一步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实现汽车的高度智能化。这里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安全预防技术和事故避免技术。其中如防困警报系统,打算利用高技术来达到:当车辆偏离车道上标记的行驶路线时发出警报(仪表板上的摄像机监视驾驶员面部表情、眼睛睁开程度、眼皮眨动频率,在打瞌睡早期予以识别,发出警报或释放

薄荷醇气味和空调冷气,进一步则自动启动制动系统)。此外还有轮胎气压过低警报系统、夜间目标检测与警报系统、汽车导行系统、车距警报系统、冲击吸能系统、行人保护系统、碰撞识别通报系统(自动呼叫救援调度中心并发出数据)等,这些都将建立在应用高技术的基础上。

高技术正在使机器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机器人的遥控和全自控操作已经成为现实,机器人的使用面正在日新月异地扩大。

“生物钢”( B i o- S t e e l)是根据蜘蛛丝蛋白仿制的生物材料,这种人造基因蜘蛛丝的硬度是钢的4~5倍,既坚硬又柔韧,因而首先在军事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在未来也将使工业设计制造产生重大的改变。

基于有机电子学的新型有机材料将彻底改变电子线路和显示技术,将出现可到处悬挂的、轻便的、可卷叠的OLED显示屏,取代笨重的阴极射线管,使多种机械产品的控制显示和输出方式发生巨大的改观。

纳米材料的应用对制造业的革命性影响估计得再大也不会过分。由于物质粒径在10纳米以下,将迅速增加表面原子的比例。当粒径降到1纳米时,表面原子数比例达到90%以上,晶界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使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大提高,同时对光、电和机械应力的反应完全不同于微米或毫米级的结构颗粒,这些都使得纳米材料在宏观上显示出许多奇妙的特性。例如晶粒尺寸在50纳米以下的纳米陶瓷,具有高硬度、高韧性、低温超塑性、易加工等传统陶瓷不具备的优点,使其在切削刀具、轴承、汽车发动机部件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纳米材料改变制造业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高质量碳纳米材料成为新型储氢材料的前景。

在传统机械制造设计和工艺领域,新材料的应用同样意味着巨大的创新。例如最基本的机械传动和摩擦磨损,由于纳米材料、智能材料、梯度材料、新型陶瓷材料、新型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涂层及自修复材料等的应用,对机械传动和摩擦副的性能、功能,以及设计方法、标准、数据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在大型高速旋转机械和传动系统中采用电流变、磁流变等智能材料来控制系统的刚性,可实现减振降噪和降低高峰应力。而采用新型表面工程的纳米涂层技术和仿生以及智能表面自诊断、自修复技术,将可能实现各类摩擦副表面性能的主动控制和寿命的大幅度延长。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把立足点转移到“自下而上”的自组装,对于制造业的影响更是翻天覆地的。自装配技术源于分子间有选择的自发性组合,在胚胎学、形体起源学和超分子化学等领域都已有广泛的应用。高技术的前沿之一,正是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中多种材料如蛋白质、乳胶、金属分子的自组装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这里,自组装所依赖的驱动力有毛细作用、范德瓦尔斯力、亲水(疏水)作用以及重力等,目前已能实现毫米量级的小组件在液-固界面和液-液界面的自组装。

五、高技术改变制造业——应用新能源改变动力配置

能源领域的高技术是影响机械设计制造的重大因素之一,新能源与新装备密不可分。

高技术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光伏转换效率的提高使太阳能取热系统、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汽车越来越走向实用化。除了太阳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应用优势外,太阳能飞机的设想也在积极推进中。

未来氢能的应用将革新所有现在应用的机械产品。采用氢能源将对许多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产生巨大影响,

而氢能的安全生产、运输、存储、转化和使用,也将需要大量全新的装备仪器和元器件,包括燃料电池、氢燃料发动机、涡轮机等。

使用燃料电池对于未来机械装备的改变将是巨大的。从仪表供电、汽车动力到热电联产装置,都将由此产生难以预见的变化。

美国近期出台了《美国向氢经济过渡的2023年远景展望报告》,认为氢能是美国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要走以氢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发展道路。

光子技术将改变制造业的未来。光加工、光化学加工、光电加工正在变得如此重要,而制造技术变得如此离不开光科学。专家们认为:如果说电子技术引起发生于20世纪的第一次信息革命,那么光子技术必将在21世纪初叶掀起第二次信息革命。

作为光子产业第一阶段的光电子产业,包括了基于光子技术的光信息产业和基于光力技术的光能量产业。

光子产业的第二阶段将产生新的全光产业。

光子时代并不遥远,而且已经在可以不计工本的领域开始研究和应用,例如美国研究以激光为动力推进航天飞行器,已经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而各国在光子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开发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大功率激光发生器将首先在军事上取得突破,并逐步扩展到民用工业上。

我国2003年9月召开的以“激光制造与未来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主题的第210次香山科学会议,中心议题是

“激光制造寻求大发展”。专家们认为,激光制造时代正在来临,激光制造以激光光子作为能量的载体,在焊接、切割、打孔、刻槽、标记等十几种应用上迅速取代传统加工方法。1998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布的哈里森计划指出“除了成功应用在信息领域外,激光技术对经济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制造业和加工业。”从激光加工市场比较来看,2002年的国际产值为30亿美元,而国内仅为10亿元人民币,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六、高技术改变制造业——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催生多姿多彩的机械产品

▲ 制造业走向高技术

新时期世界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一个新的特点和规律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产业技术间的结合互动。制造业和高技术相辅相成,新工艺和新装备集成创新,成为必然的潮流。

制造业走向高技术,体现在:制造业应用高技术成就、制造业为发展高技术提供条件、制造业与高技术结为一体融合创新。

一、制造业走向高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广泛应用高技术

要不要在机械制造业广泛应用高技术,早已不存在争议,问题是在重点选择和实施方针上。当前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 制造企业信息化。

2020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一、2019年设备更新需求增长,核心企业利润超预期 受下游基建需求拉动、存量设备更新等因素驱动,工程机械行业龙头2019年年度业绩普遍超预期。2019年三一重工归母净利润为112.07亿元,同比增长88.23%;2019年中联重科归母净利润为43.71亿元,同比增长116.42%;2019年徐工机械归母净利润为36.21亿元,同比增长76.89%。 二、2020年3月开始工程机械行业释放旺季需求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1-4月,纳入统计的25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共销售挖掘机114056台,同比增长10.5%;其中国内104648台,占整体市场销量的92%;出口9408台,占整体市场销量的8%。 2020年1-4月,纳入统计的23家装载机制造企业共销售各类装载机40943台,同比下降7.04%。中国内市场销量32805台,占总销售量80%;出口销量8138台,占总销售量20%。 三、基建投资加码有望促进工程机械行业销量 展望全年,工程机械行业成长逻辑未变,基建投资加码有望促进

工程机械行业销量进一步增加,预计二季度以及全年行业将恢复增长,主机厂和核心配套企业全年收入和利润仍有望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工程机械行业专题研究:工程机械行业旺季多视角看行业 工程机械需求解析 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包括基建、房地产投资、更新、出口。基建项目都有,目前钱从哪来的问题也已经解决。其中预算内资金:上调赤字率到3.6%、自筹资金:专项债3.75万亿元、国内贷款:下调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整体来看,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为10%;房地产投资增速为2%;更新部分在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继续保持高强度;出口受疫情影响增速下修到15%。整体测算今年工程机械行业增速能够达到10%。 挖掘机 全球挖掘机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挖掘机销量为25.65万台,同比增长8.8%。全年销售趋势来看,预计Q2迎来最强旺季销量同比增速达45%,其中5月份增速50%。产品结构从月度来看,大挖占比有所提升;但是从年度来看,小挖占比提升是趋势。从市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10-2 任课教师:李胜强姓名:吴灿森学号:10044040235 成绩: 摘要:土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实质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 通过一个学期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学习,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土木工程涵盖的广泛,体味了前人取得的成就,也领悟了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的重大责任。当然,我们不能沉浸于现已取得的辉煌成就,止步不前。我们还应当与时俱进,去挖掘,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在此,作为一名中国未来的土木工程师,我想结合土木工程的历史,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形势,谈一谈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引言纵观人类文明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木工程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功能、造型和相应的建筑技术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所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结构技术和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节能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态技术等日益与建筑相结合,建筑业和建筑物本身正在成为许多新技术的复合载体。而超高层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桥梁及作为大型复杂结构核心的现代结构技术则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在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2对土木工程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认识 2.1对土木工程的现状的认识 现今的土木工程,正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紧密结合。 公共和住宅建筑物要求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燃气、供电等现代技术设备日益结合成为整体。 工业建筑物则要求恒温、恒湿、防微振、防腐蚀、防辐射、防火、防爆、防磁、防尘、防高(低)温、耐高(低)湿,并向大跨度、超重型、灵活空间方向发展。 另外,高层建筑大量兴起,地下工程高速发展,城市高架公路、立交桥大量出现,并逐步实现交通运输高速化、水利工程大型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已具备更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条件,如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型水利工程。 2.2对土木工程未来发展的认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面临一个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伴随着国民经济飞跃的土木工程大发展的大好时期。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西方国家的急切关注。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这一大好形势为我们提供了空前难得的施展才干、向国际水平冲击的良好机遇。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合作”与“竞争”交织、“创新”与“循旧”相争的时代,如何把握世纪之交时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是对我们跨世纪一代人的严峻挑战。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 [关键词]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土木工程材料(简答题含答案)讲课讲稿

简答题 1.简述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发展方向。 (1).主要类型:①土木工程材料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承重材料、围护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材料和装饰材料等5种;②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等3种。 (2).发展方向:①从可持续发展出发;②研究和开发高性能材料;③在产品形式方面积极发展预制技术;④在生产工艺方面要大力引进现代技术。 2.简述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基本特征。 ①建材生产尽量少使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②采用低能耗、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③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不得使用铅、镉、铬及其化合物制成的颜料、添加剂和制品;④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⑤产品具有多功能,如抗菌、灭菌、除霉、除臭、隔热、保温、防火、调温、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功能;⑥产品可循环和回收利用,废弃物无污染排放以防止二次污染。 3.简述石灰的主要特点及用途。 (1).特点:①可塑性和保水性好;②硬化速度慢,强度低;③耐水性差,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2).用途:①配制石灰砂浆和灰浆;②配制石灰土和三合土;③生产硅酸盐制品;④制造碳化制品; ⑤生产无熟料水泥。 4.简述建筑石膏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1).特性:①凝结硬化快;②硬化时体积微膨胀;③硬化后孔隙率较大,表观密度和强度较低;④防火性能好;⑤具有一定的调温、调湿作用;⑥耐水性、抗冻性和耐热性差。 (2).应用:①制作石膏抹面灰浆;②制作石膏装饰品;③制作各种石膏板制品。 5.简述水玻璃的主要特性及应用。 (1).特性:①黏结性能良好;②耐酸腐蚀性强;③耐热性良好;④抗压强度高。 (2).应用:①涂刷建筑物表面;②用于土壤加固;③配制速凝防水剂;④配制水玻璃矿渣砂浆;⑤配制耐酸、耐热砂浆及混凝土。 6.简述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①孔隙率越大材料强度越低、表观密度越小;②密实的材料且为闭口孔隙的材料是不吸水的,抗渗性、抗冻性好;③粗大的孔隙因水不易留存,吸水率常小于孔隙率;④细小且孔隙率大、开口连通的孔隙具有较大的吸水能力,抗渗性、抗冻性差。 7.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哪些?各性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 (1).基本性质:①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填充率、空隙率、间隙率;②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比强度、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徐变、脆性、韧性、硬度、耐磨性;③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④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导热性、热容量、温度变形;⑤材料的耐久性;⑥材料的安全性。 (2).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空)

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趋 势预测 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市场运营状况与进展趋势推测报告 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名目】 第1章: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投资背景分析 1.1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1.1.1 行业概念及定义 1.1.2 行业要紧产品大类 1.1.3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统计标准 1.2.1 行业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1.2.2 行业要紧统计方法介绍 1.2.3 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绍 1.3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下游需求市场分析 1.3.1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增速分析 1.3.2 采掘行业投资规模与增速分析 1.3.3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增速分析 1.3.4 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与增速分析 1.4 建筑工程机械增长行业融资环境分析 1.4.1 我国信贷环境分析与推测 1.4.2 社会融资总额与结构分析推测 1.4.3 地点政府城头债发行规模分析推测 第2章: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整体运营状况分析

2.1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景气指数分析 2.1.1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景气指数分析 2.1.2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预警指数分析 2.1.3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产值指数分析 2.1.4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需求指数分析 2.1.5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2.1.6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税金总额分析 2.1.7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资产增加额分析 2.2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经营进展状况分析 2.2.1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2.2.2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2.2.3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2.2.4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2.2.5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进展能力分析 2.3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2.3.1 行业经济效益要紧阻碍因素 2.3.2 行业要紧经济指标分析 2.3.3 不同规模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3.4 不同性质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3.5 不同地区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4 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供需平稳分析 2.4.1 全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供给情形分析

2020工程机械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工程机械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

目录 1.工程机械行业前景趋势 (4) 1.1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稳步发展,再制造逐渐成为行业成熟的标签之 一4 1.2基建工程开工回暖带动需求,环保要求提升加速更新释放 (4) 1.3智能化趋势 (5) 1.4电动化趋势 (5) 1.5自动化趋势 (5) 1.6模块化设计趋势 (5) 1.7人机交互趋势 (6) 1.8延伸产业链 (7) 1.9需求开拓 (7) 2.工程机械行业现状 (7) 2.1工程机械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7) 2.2工程机械市场规模分析 (9) 2.3工程机械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9) 3.工程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 (12) 3.1物流装备数字化基础薄弱 (12) 3.2企业容灾备份能力不足 (12) 3.3生产制造精益化程度不高 (12) 3.4产业链协同水平过低 (13)

3.5行业服务无序化 (14) 3.6供应链整合度低 (14)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4)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5) 4.工程机械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4.1工程机械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4.2工程机械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7) 4.3工程机械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7) 4.4工程机械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5.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分析 (19) 5.1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分析 (20)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1)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1) 5.2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2) 5.3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2) 6.工程机械产业投资分析 (23) 6.1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3) 6.2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投资风险 (23) 6.3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投资收益 (24)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土木工程材料,功能要求多样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工程快速化,工程设施大型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土木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与机遇,因此,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也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重大工程项目奖陆续兴起;土木工程将向太空、海洋、荒漠开拓;工程材料向轻质,高强,多功能化发展;设计方法精确化,设计工作自动化;信息和智能化技术全面引入土木工程,还有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等等。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多功能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立体化 一、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1、在土木工程材料方面,从早期使用的砖、瓦、砂、石、灰、木材到近代使用钢材,水泥,混凝土,直到现代的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就是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极细的活性颗粒渗入混凝土,使它们在水泥浆中的细微孔隙中水化,减少和填充混凝土的毛细孔,达到增密和增强的作用。)、高性能混凝土(超高的强度、低渗透性、良好的结构性能、优越的耐久性、可观的经济效益、环保性,有关常规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亦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而有所提高或改善。)、纤维混凝土(在混凝土加入合成材料纤维丝成钢纤维,是由纤维和水泥基料,如水泥石,砂浆成混凝土,组合的复合材料的统称),纤维混凝土能增强塑性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显著降低其塑性流动和收缩微裂纹。这种减少或消除塑性裂纹使混凝土获得其最佳的长期整体性。这些纤维呈各向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混凝土,使混凝土得到辅助的加强,以防止收缩裂缝。在随处都有纤维的混凝土中,亦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受力状态下混凝土可能出现裂缝的宽度和长度。 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少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是:建材生产尽量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采用低能耗,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其成果有以粉煤灰、空心砖、以磷石膏,脱硫石膏等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目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工艺学目前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姓名:罗亚宁 班级:12机本一班 学号:20120663146 [摘要]机械制造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级未来发展趋势对策。 【关键词】制造行业;发展趋现状;发展趋势 1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

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到东道国或其他国家。特点是:自己拥有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浅谈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浅谈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12-27T15:46:57.4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徐梅 [导读] 土木工程材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之一。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 摘要:土木工程材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之一。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无论在性能、质量还是经济方面,土木工程材料的使用对建筑物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人类文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材料也在不断进步与改善。因此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的发展状况、把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以及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与设想展开讨论。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新型材料;绿色 1 近代的土木工程材料 1.1水泥 水泥作为一种无机胶凝材料,是混凝土重要的原料之一,水泥的性质对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有重要影响。水泥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墙体材料。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和技术水平的优势以及对墙体材料产品的性能与使用要求较高,墙体材料的发展起步较早,且在短期内迅速的发展起来。纵观发达国家墙体材料的发展,总的特点是:产品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高层化;生产设备大型化、规模化;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水泥的发明带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和革新,使人类能够造出更高更好的建筑,时至今日,水泥在整个建筑领域都占据重要位置。但是水泥生产的能耗很大,对环境和能源都是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对水泥生产工艺的改革创新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2混凝土 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混凝土结构主要包括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具有整体性好,可灌筑成为一个整体;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其中预应力混凝土在原有基础上具有更好的强度,进一步拓宽了混凝土结构的适用范围。例如,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拉区不易产生裂缝,相应地提高了其耐久性和跨度。 1.3钢材 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目前钢的冶炼方法主要有氧气转炉炼钢、平炉炼钢和电炉炼钢三种,其中氧气转炉炼钢为现代炼钢的主要方法。按化学成分分类,钢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其中碳素钢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多;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四种。 2 现代土木工程材料 现代土木工程材料主要有沥青,沥青制品,玻璃,新型复合材料以及绿色建材。这些材料使土木工程的功能和外观发生根本的改变。高速公路不如说是沥青路,城市以建筑繁荣昌盛,而玻璃使建筑光彩照人。与其余的新型材料一起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完美。 3 我国土木工程材料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 3.1总体水平分析 我国土木工程材料就产量来说,可以称为世界大国。但无论是产品结构、产品品种、档次、质量、性能、配套水平,还是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等均与世界先进水品相差甚远,是一个“大而不强”,甚至是“大而落后”的典型产业。 土木工程装饰装修材料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因此,相对与其他几类材料而言,水平较高,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很突出。 在防水材料方面,虽然国际市场上现有的主要产品国内都有生产,但先进产品的量并不大,而且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十分落后。 在保温材料方面,无论就其产品结构还是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都很大。 3.2土木工程材料工业与世界先进年水平的差距 我国是墙体材料的生产大国,但又是粘土砖的生产王国,就整体而言,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产品落后,结构很不合理。装备陈旧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强度低、质量差。 4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筑工业发展的需要,一大批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应运而生,,而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及建筑业的发展,又对土木工程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今后一段时间内,土木工程材料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高性能化。将研制轻质、高强、高耐久性、高抗震性、高保温性、高吸声性、优异装饰性及优异防水性的材料,实现结构―功能(智能)一体化。这对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艺术性、经济性及使用寿命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现今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自重大(每立方米重约2500kg),限制了建筑物向高层、大跨度方向进一步发展。通过减轻材料自重,及尽量减轻结构物自重,可提高经济效益。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强混凝土、加气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砖、石膏板等材料,以适应土木工程发展的需要。 (2)智能化。所谓智能化材料,是指材料本身具有自感知、自调节、自清洁、自修复,实现构筑物自我监控的功能,以及可重复利用性。土木工程材料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人类社会向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降低成本的需要。 (3)复合化、多功能化。利用复合技术生产多功能材料、特殊性能材料及高性能材料,这对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经济性及加快施工速度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精编版

机械行业现状分析论文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中国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机械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它是其他经济部门的生产手段,也可说是一切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必须加速发展机械工业。 经过新中国60年的努力,中国的机械工业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有了显着的提升,显着机械工业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行业发展已进入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中国将逐步由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所迈进。 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

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关键词:行业环境发展需要基本现状行业发展 Abstract Machinery industry known as "industrial heart," said. It is other economic sectors means of production is the basis of all economic sectors. Its development level is measured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a country important symb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regions, must accelerate development machinery industry. After new China 60 years of effort, China mechanical industri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have markedl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achinery industry, is undergoing historic change,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n important stag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China will gradually by mechanic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s have to move forward. Today, the pattern of the world have and manufacturing is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Europe, Asia, America three cent world situation has been formed, the world economic barycenter began to shift to Asia, the signs have appeared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mode of production is in rapid reformation. All these also brings us a rare opportunity.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we should face reality,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 seize the opportunity,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revitalize an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浅谈现代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陈雄)

浅谈现代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 陈雄 摘要: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土木工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他学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观点新技术,必然的也会影响到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形式,未来的生活中更会得到大力的发展,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本文根据土木工程的意义与现状进行分析,浅谈出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状发展建筑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的实践和研究己取得显著成就,无论是结构的力学分析,还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结构的施工手段,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特别是近若干年,在高层、大跨结构和钢结构方面成绩尤其惊人。但展望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土木工程发展现状 为了明确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必须明确土木工程发展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出土木工程的特点。 (1)土木工程理论发展 土木工程发展由两方面组成,分为土木工程理论与设计,理论是土木工程的基础,设计是通过实际证明理论的过程,只有成熟的理论作为基础,才能使土木工程设计真正的得到进步。土木工程理论由力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组成,必须通过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确保土木工程理论的可靠性。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不断成熟,土木工程也进行了飞越式的提升,根据道路、桥梁、建筑等土木工程,分别开发了多种模拟施工计算软件,这些软件为土木工程设计的突破带来了很大支持。信息化进行不断加速,而土木工程的相关资料与技术可以快速传播与交流,我国土木工程通过网络吸收每个国家优势的理论与技术,并且在网络上交流先进的土木工程理论。 (2)土木工程设计发展 土木工程设计摆脱了传统设计的缺陷,全面分析了土木工程的环境、经济、安全等因素。新型材料、结构、工艺、施工方法不断出现,人类可以将土木工程的规模扩大化,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增长,超高层、超跨度复合结构体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土木工程设计逐渐向长、高、柔方向发展。土木工程设计建立在基础理论上,随着土建项目要求更加复杂,土木工程设计也需要更加多样化,只有及时吸收新技术,把握住新优势,才能使土木工程设计更加优秀。目前,土木工程设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受力、形式方面比较成熟。 (3)土木工程施工发展 施工发展主要体现在材料、设备、工艺这三个方向,其中材料中发明了复合高强钢材、碳纤维、玻璃纤维、双层玻璃、镁合金、镀膜玻璃、铝合金、节能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材料在许多建筑中得到应用,也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工程实施设备更加自动化、科学化、机械化,通过新型施工机械,可以使大规模土木工程得以实现,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设发展速度。在城市地下工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施工工艺,例如明挖、暗挖、盖挖、盾构、沉管、冻结、注浆等工艺技术,为地下空间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国土木工程在理论、设计、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成为机械工业中的一个门类齐全的独立行业,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具有18个大类、288个系列、2300多个类型、4300多个规格型号。目前该行业有企业近2000家(其中有17个集团公司,15个上市公司,合资、独资企业近200家)、员工38万人、工业总产值达1150多亿,为机械工业中第五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论文网,论文,职称论文发表,教育论文发表,财会论文发表,计算机论文发表,建筑论文发表 大行业,其规模与销售额仅次于电器、汽车、石化通用及农机。它与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建设、原材料工业建设、农林水利建设、工业民用建设以及国防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下面我应用相关理论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 我国已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的产销第二大国,但还不是强国。 由(表1)可知,我国工程机械的销售量已高于西欧(161199台),正向北美(217995台)不断接近,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工程机械产销大国;但销售额(170亿美元)却远远低于北美(420亿美元)与西欧(340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工程机械的价格还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只是工程机械大国而不是强国。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档次不高,质量、可靠性较差,还没有形成国际强势品牌。目前,国内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程度参差不一,不少引进产品由于关键零部件需从国外进口等因素,一时还未形成较大批量。供应市场的大部分产品还是20世纪70年代参照国外样机设计并经部分改进的老产品,水平不高,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一般只有200~400h,第一次大修期不到5000h;而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应在600~800h及1000h以上。80年代以来,国外在工程机械中广泛采用微电子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对产品的节能、安全、动力与传动系统最佳工况的匹配,进行监测和自动调控。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由于水平不高和质量不稳定,国产机器往往进不到重点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施工部位,所需的备品备件也只有从国外选购。 2.我国工程机械市场总体快速增长,但周期性波动显现。 一方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经济发展增快,国家为了实现城市化、现代化两个战略目标,把投资重点转移到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建筑、电力通讯及环保行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如近几年来,长江三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西电东送、上海世博、北京奥运、西部开发、振兴东北、开发环渤海等重大工程相继落实施工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土木工程的含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工工程具有专业性强、跨学科多、施工时间长、加工一次成型、投资高、价值 大的特点。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土木工程的发展贯通古今,它同社会、经济,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土木工程内涵丰富,而就其本身而言,则主要是围绕着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的。以17世纪工程结构开始有定量分析,作为近代土木工程的开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现代土 木工程的起点。 15世纪以后,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近代土木工程开始在理论上的奠基时期。17世纪中叶,伽利略开始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使土木工程成为有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以蒸汽和电力为动力的机械先后进入了土木工程领域,施工工艺和工具都发生了变革。近代工业生产出新的工程材料──钢铁和水泥,土木工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继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土木工程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土木工程的新特征是工程功能化、城市立体化和交通高速化等。土木工程在材料、施工、理论三个方面也出现了新趋势,即材料轻质高强化、

机械行业发展形势及自我职业规划

机械行业国内外发展形势及自我职业规划 1、机械行业国内发展形势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进步将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行业也快速发展。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如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当今,制造业的世界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欧、业、美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洲转移已出现征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也在迅速变革之中。所有这些义给我们带米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为已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使我国的机桃制造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三大方向: 1)机械制造的传统领域与高新技术正密切结合,展现出新的面貌;2)新的交叉技术不断涌现,出现了一些新兴学科分支,高端机械制造研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3)随着机械制造的数字化、微纳化发展,其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的支撑日显重要,其学科基础已经从“技术”为主转为“技术、科学”并重。在后工业化时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内容领域有了新的拓展,研究手段和方法在不断创新,它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技术之一。 2.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机械T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没,对比其他行业,机械T业的发展呈现出以F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共主干业务的投资

土木工程材料向绿色生态建材的发展

土木工程材料向绿色生态建材的发展 摘要:本文简介了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土木工程材料在生产、质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并阐述了绿色建材的的意义和优势。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绿色建材环境节约 古往今来,土木工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各种建筑的利用和需求也有所提高。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也出现绿色、环保的趋势。土木工程材料为土木工程提供物质基础,对土木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有决定性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在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制品。它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标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心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降低能耗,保护有限地球资源已成为维系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共识;低碳、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再生能源利用已成为世界性重大课题。我们应在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最高的建筑领域,开创性的研制出系列低碳型新材料,有力推动能效建筑、生态建筑、智慧建筑的发展,并以成品化的型建材促进住宅产业化进程。 1 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现状 作为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木材、石灰、水泥、沥青、混凝土、砌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等构筑了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础。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形成发展,土木工程材料性能和质量不断改善,品种不断增加,以有机材料为主的化学建材异军突起,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如绝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各种装饰材料、耐热防火材料、防水抗渗材料以及耐磨、耐腐蚀、防爆和防辐射材料等应运而生。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全球性资源匮乏和能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大量的建筑废弃物等待处理,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环保、生态、绿色、健康”,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主题。 因此,现阶段土木工程材料的使用,不仅要满足轻质、高强、耐用、多功能的优良技术性能和美观的美学功能,更要具备健康、安全、环保的基本特征。也

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o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延续了“十五”全面高速发展的好势头,无论是行业规模、产业结构、产品水平,还是国际竞争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产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 “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已超过9%;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从16.6%提高到20.3%;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万多家,比“十五”末增加了近5万家,从业人员数达到1752万人,资产总额已达到10.4万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2009 年,我国机械工业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 二、装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以来,在高速增长的需求拉动下,我国机械产品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机械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由2005的80%提高到了2010的85%以上,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了较大突破,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电力装备方面: 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已可批量生产60万及100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电设备最大单机容量已由30万千瓦升级到70万千瓦,机组效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已具备自主生产百万千瓦级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的能力,三代核电站装备的成套制造技术正在研发,并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兆瓦级风电机组已实现批量生产,5MW海上风电机组已研制成功,我国已进入世界风电设备生产大国行列;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和±800KV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研制成功,综合自主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60%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投入工业化运行的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