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奥数读本15移多补少

小学奥数读本15移多补少

15移多补少

有这样一个问题:哥哥比弟弟多6块糖,哥哥给弟弟几块后,两人的糖就同样多?显然,哥哥只能出比弟弟多的一半,也就是6÷2=3(块)。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简称为“移多补少”。“移多补少”看起来容易,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容易出现错误,小朋友在做题时可要细心些呀!

例1.有两堆棋子,第一堆10个,第二堆6个,从第一堆中拿几个放在第二堆后,两堆棋子数同样多?

分析与解答:第一堆○○○○○○○○○○

∣∣∣∣∣∣

第二堆○○○○○○

如图,第一堆有10个棋子,第二堆有6个棋子,第一堆比第二堆多4个。只有把多出的出4个棋子平均分成两份,把其中的一份放入第二堆后,两堆棋子就一样多。

10-6=4

4÷2=2

答:从第一堆中拿2个放入第二堆后,两棋子就一样多。

?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

例2.二(1)班同学排成两队做操,第一队有31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2人到第二队,两队的人数就同样多。第二队原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题目中告诉我们,如果从第一队的人数就同样多,说明原来第一队比第二队多2×2=4(人)。再用第一队的人数减去4就能得到第二队的人数了。

2×2=4(人)

31-4=27

答:第二队原来有27人。

?想一想:你会用别的方法解答吗?

例3.芳芳和明明两人集邮,芳芳给明明4张邮票后,芳芳还比明明多2张。芳芳比明明多几张邮票?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芳芳给明明4张邮票后两人张数同样多,那第芳芳比明明多4×2=8(张),但题中已知芳芳给明明4张后,还比明明多两张,说明芳芳原来比明明多8+2=10(张)。

4×2=8(张)

8+2=10(张)

答:芳芳原来比明明多10张邮票。

例4.小明和小亮各有24块积木,小明送给小亮几块后,小亮就比小明多8块。求小明现在有几块积木?

要知道小明现在有多少块积木,就要知道小明给小亮几块。从图中可以看出:现在小

明比小亮多8块,说明小明给小亮8÷2=4(块),困此,用24-4块就得到小亮现在有几块积木了。

24-8÷2=20(块)

答:小明现在有20块积木。

例5.大篮和小篮里一共有20个鸡蛋,从大篮里拿出6个放入小篮里,两篮鸡蛋的介数就同样多了。原来小篮里有多少个鸡蛋?

分析与解答:困为从大篮里拿出6个放入小篮里,两篮鸡蛋个数就同样多,所以,后来每篮都装有30÷2=15(个)鸡蛋。面小篮中有6个是从大篮中拿出来的,所以,原来小篮中有15-6=9(个)鸡蛋。

30÷2=15(个)

15-6=9(个)

答:原来小篮里有9个鸡蛋。

例6.妈妈买了两袋苹果,甲袋有54个,乙袋有22个,每次从多的一袋中取出4个放到少的一袋里,拿几次才能使两袋里的苹果的个数相等?

甲袋有苹果54个,乙袋有苹果22个,甲袋比乙袋多苹果54-22=32(个)。从32个苹果里取出一半放入乙袋:32÷2=16(个)。16个苹果,每次取4个,取的次数是16÷4=4(次)。

(54-22)÷2÷4=4(次)

答:取4次才能使两袋的苹果的个数相等。

例7.小林家有大、小两个鱼缸,两个鱼缸里金鱼条数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4条放到大鱼缸里,这时大鱼缸里的条金鱼数是小鱼缸的2倍,小鱼缸里原来有多少条?

原来大、小两个鱼缸里鱼的条数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4条给大鱼缸,这时大鱼缸里的鱼比小鱼缸里的鱼多4×2=8(条)。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以后大鱼缸里的金鱼条数是小鱼缸里的2倍,也就是比小鱼缸里的金鱼条数多1倍,而这1倍数正好是8条。所以,现在小鱼缸里的鱼的条数是8+4=12(条)。

4×2=8(条)

8÷(2-1)=8(条)

8+4=12(条)

答:小鱼缸里原来有12条。

例8.甲乙丙三个同学集邮。甲、乙的,邮票合起来是90张,甲、丙的邮票合起来是82张,乙、丙的合起来是86张。甲、乙、丙三人食物中毒有邮票多少张?

分析与解答:90+82+86是2个甲、2个乙、2个丙的和,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的和,再分别减去乙丙、甲丙、甲乙的和,就可以求出甲、乙、丙三人各有多少张邮票。

90+82+86=258(张)

258÷2=129(张)

129=86=43(张)

129-82=47(张)

129-90=39(张)

答:甲有43张邮票,乙有47张,丙有39张。

练习十五

1.小明有18个贝壳,小红有14个贝壳。小明再给小红几个贝壳,两个人的贝壳数就会同样多了?

2.姐姐比妹妹多6支铅笔,姐姐给妹妹几支铅笔就和妹妹的铅笔数相等?

3.甲笼里有28只兔,乙笼里有6只,怎么调整才能使两笼兔子的只数相等?(兔子总数不变)

4.王晶有24朵野花,王宁给王晶8朵后,两人野花朵数就相等,王宁原来有几朵野花?

5.姐姐有50元钱,给妹妹10元后,两人钱就同样多了,妹妹原来有多少钱?

6.有两盘桃,从第一盘里拿3个放入第二盘后,两盘桃就同样多了,已知第二盘原有8个桃,第一盘原来有几个桃?

7.两堆西瓜,从第一堆中拿16个放入第二堆后,还比第一堆多8个,原来两堆西瓜相差多少?

8、一个书架有两层,如果从上层取10本放到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15本,原来上层比下层多几本书?

9、学校有两只鸽棚,甲鸽棚里的鸽子比乙鸽棚的鸽子多21只,从甲鸽棚里种几只鸽子放入乙鸽棚后,甲鸽棚就比乙鸽棚多3只鸽子?

10.甲、乙两人各有10只铅笔,甲给乙4只后,乙就比甲多几只?

11.两堆木材,每堆50根,从第一堆中拿几根放入第二堆后,第二堆比第一堆多10根,现在第一堆有多少根木材?

12.二年级两个班各有48人,从二(1)班调了几个女生到二(2)班后,二(1)班就比二(2)班少4人,现在二(2)班学生有多少人?

13.甲、乙两筐西瓜共28个,从甲筐取3个放入乙筐,两筐西瓜个数相同。原来乙筐中有多少个西瓜?

14.两层书架上共有56本书,从下层取20本放到上层,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原来上层有几本书?

15.甲筐里有15个瓜,乙筐里有27个瓜,爷爷又摘回20个瓜放进这两个筐,怎样放才能使两个筐瓜的个数同样多?

16.小华有两盒糖果,甲盒有糖78粒,乙盒有糖38粒,每次从甲盒取5粒糖放到乙盒,取几次两盒糖的粒数谅同样多?

17.小朋友做操,第一队有15个同学,从第二队调3人到第一队以后,第二队的人数比第一队的人数少6人,第二队有多少人?

18.如果从甲班调一名学生到乙班,甲、乙两班人数相同。如果从乙班调一名学生到丙班,丙班就比乙班多2人,甲班和丙班相比,哪个班人多?多几人?

19.哥哥和弟弟集邮,原来两人的邮票张数相等,如果哥哥给弟弟8张邮票,则弟弟的邮票张数是哥哥的2倍,哥哥、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20.数学考试中,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7,丙丁的成绩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他们四人分别考了多少分?

21.有4个数,每次取3个数相加,和分别是22、24、27、20,这4 个数分别是多少?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之移多补少取平均数

小学奥数趣味知识点学习 ——之移多补少取平均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几个杯子,里面的水有多有少。要想使杯中的水一样多,就得把水多的杯子里的水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里。反复几次,直到几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这就是我们经常驻遇到的“移多补少”……也就是求平均数问题。 一、例题与方法指导 例1.小刚有5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图书多少本? 思路导航:分析:如果要求平均每个抽屉里的图书,就是把5个抽屉的总数除以5。 (33+42+20+53+32)÷5=36(本) 或取较为中间的一个数,如35作为基数,再把每个抽屉中的书本与35的差算出来。将这些差相加减,多出的为加数,不足的为减数,所得的数除以5,再加上基准数35,得出的就是要求的平均数。 提出总数,份数,平均数 5个抽屉书本书的总合就是“总数”,5个抽屉式“份数”。得到关系式:

平均数=总数÷份数由此关系式可得出 总数=份数×平均数 份数=总数÷平均数 例2. 小名参加了四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通过一次语文测验,讲5次的平均成绩提高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多少分? 分析1:知道前四次的语文平均成绩后可以求出前四次的总成绩题目中要求是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70分,那么可以求出5次的总成绩,再用五次的总成绩减去四次的成绩,得到的就是第五次最少应考多少分。 思路导航: 68×4-70×5=78(分) 前四次平均为68分,要求平均分为70分,前四次一共差了(70-68)×4=8(分)那么第五次至少要考70+8=78(分)例3.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香皂,甲拿走了12块乙拿走了8块,回家后甲补给乙4元,每块香皂多少元? 思路导航: 因为甲乙两人带的是同样多的钱,两人的钱也已经全部用完,甲乙两人平均买了(8+12)÷2=10(块)香皂,而实际甲多拿了12-10=2(块)香皂,2块香皂是4元,则一块香皂是4÷2=2(元)二、巩固训练

奥数平均数“移多补少法”讲解

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解题-平均数应用题 一、平均数问题中,平就是拉平,均就是相等,即几个不相等的数,在“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多的给少的,最后变的相同,这个相同的数就是平均数。 既然和不变,最后几个数又要变得相同,很自然地就得出了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这个式子深刻说明:首先“和”即总数不变,所以要把每一个数相加;最后要取得平均,所以要除以总的份数让它们变相同。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这个公式,并能进行运用,但往往忽略了平均数的原始来源是通过“移多补少”最后把它们变一样的思想。如果能掌握这一点,很多不直接求平均数的难题都能够轻松解出。 先看一道基本题目: 1.小强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要想使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跳几下? 解:因为平均成绩是移多补少后得出的相同量,也就是总共比80多的要和比80少的相同 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多的和少的一样,前两次总共少了17,所以第三次要多出17来才能到平均分80 所以:第三次:80+17=97下 2.某校参加某数学竞赛的选手平均成绩为75分,其中男选手10人,女选手15人,而女选手平均成绩为80分,则男选手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解:女选手比所有选手的平均成绩总共高出(80-75)×15=75分 根据平均数的内涵,男选手总共应该比平均成绩少75分

所以每个男选手应该比平均成绩少75÷10=7.5分 所以男选手的平均成绩是:75-7.5=67.5分 二、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1、东方小学六年级同学分两个组修补图书。第一组28人,平均每人修补图书15本;第二组22人,一共修补图书280本。全班平均每人修补图书多少本? 2、有水果糖5千克,每千克2.4元;奶糖4千克,每千克3.2元;软糖11千克,每千克4.2元。将这些糖混合成什锦糖。这种糖每千克多少元? 3、要挖一条长1455米的水渠,已经挖了3天,平均每天挖285米,余下的每天挖300米。这条水渠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4、小华的期中考试成绩在外语成绩宣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0分。外语成绩宣布后,他的平均分数下降了2分。小华外语成绩是多少分?

【小学一年级奥数讲义】 移多补少——典型案例及解析

【小学一年级奥数讲义】移多补少-教师版【专题导引】 如果有两组数量不同的物体,怎样才能使它们同样多呢?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哪组多,多几个,然后把多的一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补给少的那一组,这样两组物体的数量同样多,这样做就是移多补少。 在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时,要弄清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变得同样多,这里要移走的数量实际就是相差的数量的一半,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典型例题】 【B1】比一比,哪一行的★多?怎样移才能使两行★的颗数同样多? ★★★★★★ ★★★★ 解答:第一行★多,把第一行一个★移动到第二行,两行一样多。 【试一试】想一想,怎样移,两行○的个数同样多? ○○○○ ○○○○○○○○ 解答:第二行2个移动到第一行,两行一样多。 【B2】移一移: (1)从第一行拿1个爱心放到第二行,两行爱心的个数同样多,第二行应摆几个?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2)从第二行拿2个爱心放到第一行,两行的爱心个数同样多,第二行应摆几个?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试一试】移一移: (1)从第一行拿1个○放到第二行,两行个数相等,第二行应该摆几个?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2)从第二行拿2个○放到第一行,两行个数相等,第二行应放几个○?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B3】妈妈买了两袋牛奶糖,第一袋有10颗,第二袋有4颗,要使两袋颗数相等,应该怎么办? 解答:第一袋中拿3颗放入第二袋中,两袋7颗相等。 【试一试】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12人,第二队有6人,要使两队人数相等,应该怎么办? 解答:第一队3个人到第二队去,两队9人相等。 【A1】妈妈拿出2袋糖分给两个小朋友,一袋有8颗,一袋有6颗。妈妈又买来4颗糖,怎样分,才能让两个小朋友糖的颗数同样多? 解答:给第1袋的小朋友1颗,给第2袋小朋友3颗。两人分别有9颗相等。 【试一试】幼儿园小班1班有6个小朋友,2班有7个小朋友。现在又转来5个小朋友,怎样安排,才能使两个班有同样多的小朋友? 解答:3个小朋友到1班,2个小朋友到2班。两个班分别有9个小朋友。

小学奥数移多补少教案

小学奥数移多补少教案 【篇一:移多补少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课外活动 思维训练 【篇二:一年级移多补少教学设计】 《移多补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书(五.四制)青岛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智慧广场(二)《移多补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经验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拔河课件)小朋友准备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拔河规则(板书:同样多)比赛怎么还没开始。(板书:左4人右8人)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拔河比赛——动手摆 谁有办法让比赛开始? 如果老师不想改变人数的多少那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利用学具一起摆一摆。 师领摆,学生用学具操作并移动学具,使两部分同样多。请学生说操作过程。(板书:多4移2) 师:像刚才这样把多的移给少的,使两部分同样多,在数学中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关于移多补少的的问题。 2.移大象——摆推引画 (1)摆一摆 师:(出示大象课件)先让学生巩固刚才摆的方法完成。(板书:摆)学生独立完成摆的过程(优生交流)

(2)画一画 师引导: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学具,那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板书:画) 请试着把我们刚才摆的过程画下来。 在画图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或一个△等简单图形来表示一只大象, 强调上下对齐,先找出多的部分。(好学生做展示交流) 3.移小花——找规律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画的方法,你能用画一画的方法独立解决这个 问题?(播放小花课件)同学们可以选用您喜欢的△或○等简单图形 代表小花。 请一位学生黑板演示,其他同学们在答题纸上完成,画完后可以与 你同桌交流交流你的想法。 请板书的学生说想法(板书:多6移3) 师总结:多4移2,多6移3,多2移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感受并找出规律(移的都是多出来的一半) 师:移多补少也就是把多出来部分的一半移给少的部分,使两部分 的一样多。那如果多10只小狗就移几只,多12只呢?就移几只, 多20个呢,多100个呢?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试试这个好办法吧。(播放圆片课件) 师:第一行摆11个,第二行摆3个,移几个两行就同样多?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一步移过去吗? 第一行: 第二行: 个 找一个同学画(直接移四个) 师总结,学会了这个方法我们就不用一个一个地移了,就可以把多 的一半一下子移过去,这样就能又快又对的解决问题了! 四、梳理思路,强化方法 的问题不管使用摆,还是画的方法,首先要找出多的部分,多出几 个就移它的一半,最后使两部分结果同样多,就叫(移多补少), 通过今天的学习既学会了移多补少的方法,还发现了解决这样问题 的规律。 五、课后实践,应用升华

小学一年级奥数移多补少

移多补少 1.小华有10张画片,小红有4张画片,小华给小红多少张画片后,他俩的画片数相等。 2.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10人,第二队有4人,要使两队人数一样多,应该怎么办? 3.天空中飞来了两排大雁,前排有6只,后排有10只,怎样才能使两排大雁的只数相等? 4.丁丁有7朵红花,给当当2朵后两人同样多,当当原来有几朵红花? 5.明明有12块糖给妹妹3块后,两人的糖就一样多,妹妹原来有几块糖。

6.小白鸭有8条鱼,小灰鸭有11条鱼,鸭妈妈又买来5条鱼,怎样分两只小鸭才有同样多的鱼? 7、小猴送给小兔9个桃,这时他们的桃同样多,原来小猴比小免多几个桃? 8、有两桶水,第一桶水有15千克,第二桶有7千克,从第一桶水里倒入多少千克水到第二桶,两桶水才一样多? 9、姐姐比妹妹多6支钻笔,姐姐给妹妹几支铅笔就和妹妹的铅笔数相等? 10、小红有50元钱,给小明10元后,两人的钱数就同样多,小明原来有多少钱? 11、小红和5个同学修桌椅,后来又来了6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1、有两桶油,第一桶倒出来8千克就跟第二桶同样多,第一桶比第二桶原来多()千克。 2、有两桶油,第一桶倒给第二桶8千克,两桶油就同样多,第一桶比第二桶原来多()千克。 3、有两篮苹果,第一篮15个,第二篮7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数相等? 4、小美今天从第10页读到第18页,请问:小美今天读了多少页?小美明天从第几页开始读? 5、小刚读一本书,昨天读到第6页,今天从第7页读到第19页,小刚今天一共读了多少页? 6、小明和小红都集邮票。小明给了小红6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小明的邮票比小红的多多少枚?

三年级奥数-移多补少问题

移多补少问题 1.第一行摆29个圆,第二行摆15个圆,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个,第 一行移几个到第二行,两行个数同样多? 2.两行相差14个,移动几个,两行个数同样多? 3.三年级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多16本图书,第一小组借给第二小组几 本,两组的图书同样多? 4.三年级参加写字兴趣班的有48人,如果从写字兴趣班调8人到美术 兴趣班,那两班的人数相等,美术兴趣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5.小明有16个贝壳,小红有12个贝壳,小明给小红几个贝壳,两人贝 壳树就一样多了? 6.一班有28人,二班有36人,如何调整使得两班人数相同? 7.小华给小强2支铅笔,两人铅笔数同样多,原来小华比小强多几支铅 笔? 8.一班有60名小朋友排队做操,第一队调4人到第二队,两队人数同 样多,原来一队比二队多几人? 9.哥哥有22张邮票,他给弟弟4张后,两人邮票同样多,弟弟原来有几 张邮票? 10.小英做了15多纸花,她给小明3朵后,还比小明多3朵,小明原来 有几朵纸花? 11.小红1~4单元数学测试成绩分别为90、82、95和93,求小红4次 单元测验平均分是多少? 12.小明期末英语和数学共得了186分,语文92分,这三门课的平均分

是多少? 13.一个书架有两层,如果从上层取出10本到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5 本,原来上层比下层多几本书? 14.方方和圆圆有一些糖,方方给圆圆5块后,方方比圆圆少了1颗, 原来方方比圆圆多几颗糖? 15.小林有一个两层文具盒,上层比下层多4支笔,如果从下层拿2支到 上层,这时上层比下层多几支笔? 16.甲乙两堆萝卜,甲堆比乙堆多8个萝卜,如果从甲堆拿5个萝卜到 乙堆,这时哪堆萝卜多?多几个? 17.甲库存粮比乙库多18吨,要使乙库存粮比甲库多4吨,要从甲库取 出多少吨放入乙库? 18.小强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要想使 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跳几下? 19.某校参加某数学竞赛的选手平均成绩为75分,其中男选手10人, 女选手15人,而女选手平均成绩为80分,则男选手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20.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如果 2个纸箱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问每个木箱装几双球鞋? 21.有37名同学要坐船过河,河边有一条能载5人的空船,他们全部 要过河,最少要渡几次?

小学奥数~移多补少(一)--相差型

解:两部分的差的变化量是从一部分移给另一部分的量的两倍。 现在哥哥仍然比弟弟多6元,原来哥哥比弟弟要再多15×2=30(元), 所以,哥哥原来比弟弟多30+6=36(元) 解:两部分的差的变化量是从一部分移给另一部分的量的两倍。 现在第一队还比第二队多4人,原来第一队比第二队要再多8×2=16(人), 所以,原来第一队比第二队多16+4=20(人) 解:两部分的差的变化量是从一部分移给另一部分的量的两倍。 现在小猴还比小熊多2块,原来小猴比小熊要再多10×2=20(块), 所以,原来小猴比小熊多买20+2=22(块) 解:两部分的差的变化量是从一部分移给另一部分的量的两倍。 现在大桶比小桶水还多3千克,原来大桶比小桶水要再多7×2=14(千克), 所以,原来大桶比小桶水多14+3=17(千克) 解:两部分的差的变化量是

解:两部分的差的变化量是从一部分移给另一部分的量的两倍。 现在甲校仍然比乙校多10名,原来甲校比乙校要再多48×2=96(名), 所以,原来甲校比乙校多96+10=106(名) 解:两部分的差的变化量是从一部分移给另一部分的量的两倍。 现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11个,原来第一堆比第二堆要再多26×2=52(个), 所以,原来第一堆比第二堆多11+52=63(个)。 解:两部分的差的变化量是从一部分移给另一部分的量的两倍。 现在大班还比小班多14张,原来大班比小班要再多27×2=54(张), 所以,大班和小班原来相差54+14=68(张)。 解:两部分的差的变化量是从一部分移给另一部分的量的两倍。 现在第一筐的苹果数比第二筐还多9个,原来第一筐的苹果

奥数平均数移多补少法讲解

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解题一平均数应用题 一、平均数问题中,平就是拉平,均就是相等,即儿个不相等的数,在“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多的给少的,最后变的相同,这个相同的数就是平均数。 既然和不变,最后儿个数又要变得相同,很自然地就得出了平均数的求法: 平均数二总数量一总份数 这个式子深刻说明:首先“和”即总数不变,所以要把每一个数相加;最后要取得平均,所以要除以总的份数让它们变相同。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这个公式,并能进行运用,但往往忽略了平均数的原始来源是通过“移多补少”最后把它们变一样的思想。如果能掌握这一点,很多不直接求平均数的难题都能够轻松解出。 先看一道基本题目: 1.小强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要想使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跳几下? 解:因为平均成绩是移多补少后得出的相同量,也就是总共比80多的要和比80少的相同 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多的和少的一样,前两次总共少了17,所以第三次要多出17来才能到平均分80 所以:第三次:80+17=97下 2.某校参加某数学竞赛的选手平均成绩为75分,其中男选手10 人,

女选手15人,而女选手平均成绩为80分,则男选手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解:女选手比所有选手的平均成绩总共高出(80-75) X 15=75分 根据平均数的内涵,男选手总共应该比平均成绩少75分 所以每个男选手应该比平均成绩少75^10=7. 5分 所以男选手的平均成绩是:75-7. 5二67. 5分 二、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儿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 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十数量的个数二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X权数)的总和* (权数的和)二加权平均数。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一小数)三2二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一总份数二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一总份数二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1”,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2” 总数量宁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X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m平均数=总份数 1、东方小学六年级同学分两个组修补图书。第一组28人,平均每人修补图

【小学一年级奥数讲义】移多补少——典型案例及解析

【小学一年级奥数讲义】移多补少-教师版 如果有两组数量不同的物体,怎样才能使它们同样多呢?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哪组多,多几个,然后把多的一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补给少的那一组,这样两组物体的数量同样多,这样做就是移多补少。 在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时,要弄清在怎样的情况下才变得同样多,这里要移走的数量实际就是相差的数量的一半,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典型例题】 【B1】比一比,哪一行的★多?怎样移才能使两行★的颗数同样多? ★ ★★★★★ ★ ★ ★ ★ 解答:第一行★多,把第一行一个★移动到第二行,两行一样多。【试一试】想一想,怎样移,两行O的个数同样多? O O O O OOOOOOOO 解答:第二行2个移动到第一行,两行一样多。 【B2!移一移: (1)从第一行拿1个爱心放到第二行,两行爱心的个数同样多, 第二行应摆几个? 第一行摆:口□□口 第二行摆:□ □ (2)从第二行拿2个爱心放到第一行,两行的爱心个数同样多, 第二行应摆几个? 第一行摆:口□□口 第二行摆:□□口□□口□口 【试一试】移一移:

(1)从第一行拿1个O放到第二行,两行个数相等, 第二 行应该摆几个? 第一行摆:ooooo 第二行摆:OOO (2)从第二行拿2个O放到第一行,两行个数相等, 第二 行应放几个O? 第一行摆:ooooo 第二行摆:OOOOOOOOO 【B3】妈妈买了两袋牛奶糖,第一袋有颗, 10颗,第二袋有4 要使两袋颗数相等,应该怎么办?解答:第 一袋中拿3颗放入第二袋中,两袋7颗相等。 【试一试】小朋友排队,第一队有12人,第二队有6人, 要使两队人数相等,应该怎么办? 解答:第一队3个人到第二队去,两队9人相等。 【A1】妈妈拿出2袋糖分给两个小朋友,一袋有8颗,一袋有6颗。妈妈又买来4颗糖,怎样分,才能让两个小朋友糖的颗数同样多? 解答:给第1袋的小朋友1颗,给第2袋小朋友3颗。两人分别有9颗相等。 【试一试】幼儿园小班1班有6个小朋友,2班有7个小朋友。现在又转来5个小朋友,怎样安排,才能使两个班有同样多的小朋友? 解答:3个小朋友到1班,2个小朋友到2班。两个班分别有9个小朋友。 【A2】小丽有6本课外书,如果她送1本书给小君,两个人的课外书就同样多。小君原来有多少本书?

(完整word)二年级奥数:移多补少(含解析答案)

第十一讲移多补少 【专题简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相等的情况,如姐姐有10支铅笔,弟弟有8支铅笔,两人的支数不相等。有时为需要,要把不相等转换成相等,应该怎么办呢? 要把不相等转换成相等,就要移多补少,也就是把多出来的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补给少的,这样就一样多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多出来的部分全部给少的,否则又不相等了。 【例题1】 开心超人有14张纪念邮票,甜心超人有10张纪念邮票,要使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开心超人应给甜心超人几张邮票?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用下图表示题中的条件。 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心超人邮票的张数比甜心超人多14-10=4(张),将多出的4张邮票平均分成2份,4÷2=2 (张),把开心超人的2张邮票给甜心超人,那么,他们两个人的邮票张数就同样多了。 解:14-10=4(张) 4÷2=2(张) 答:要使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开心超人应给甜心超人2张邮票。 练习1 1.二(1)班有24个足球,二(2)班有16个足球,要使两个班的足球数量相同,二(1)班应给二(2)班几个足球? 2.小红有10枝铅笔,小军有6枝铅笔,小红给小军几枝铅笔后,两人的铅笔数就一样多了? 3.姐姐和妹妹做红五角星,姐姐做了22个,妹妹做了10个,姐姐给妹妹几个,两人的红五角可以一样多?

【例题2】 姐姐和妹妹各有一些糖块,姐姐比妹妹多8块,要使两人的糖块一样,姐姐应给妹妹几块糖?思路导航: 根据题中条件“姐姐比妹妹多8块”,把“多的8块”平均分成2份,8÷2=4(块),即把姐姐的4块给娃娃,两人就同样多了。 解:8÷2=4(块) 答:要使两人的糖块一样我,姐姐应给妹妹4块糖。 练习2 1.小红和小明各有一些铅笔,小红比小明多6枝,要使两人的铅笔一样多,小红应该给小明几枝? 2.男同学和女同学排队,男同学比女同学少10名,要使两队人数同样多,应该调几名女同学到男同学的队里? 3.小刚和小军各有一些纸风车,小刚比小军多6架,要使两人的纸风车一样多,小刚应给小军几架? 【例题3】 欢欢把自己的3枝铅笔给飞飞后,两人的铅笔枝数就同样多了。欢欢原来比飞飞多几枝铅笔?思路导航: 根据题意,“欢欢把自己的3枝铅笔给飞飞,两人的铅笔枝数就同样多了”,可以得出,“移动数”为3,要求“相差数”是多少,我们只要把“移动数”扩大2倍就可以了。所以,原来欢欢比飞飞多3×2=6(枝)。解:3×2=6(枝) 答:欢欢原来比飞飞多6枝铅笔。 练习3 1.一个书架有两层,王老师把上层的4本书放到下层,两层的本数正好同样多,原来上层比下层多几本书?

奥数平均数“移多补少法”讲解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奥数平均数“移多补少法”讲解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解题-平均数应用题 一、平均数问题中,平就是拉平,均就是相等,即几个不相等的数,在“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多的给少的,最后变的相同,这个相同的数就是平均数。 既然和不变,最后几个数又要变得相同,很自然地就得出了平均数的求法: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这个式子深刻说明:首先“和”即总数不变,所以要把每一个数相加;最后要取得平均,所以要除以总的份数让它们变相同。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这个公式,并能进行运用,但往往忽略了平均数的原始来源是通过“移多补少”最后把它们变一样的思想。如果能掌握这一点,很多不直接求平均数的难题都能够轻松解出。 先看一道基本题目: 1.小强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要想使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跳几下? 解:因为平均成绩是移多补少后得出的相同量,也就是总共比80多的要和比80少的相同 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多的和少的一样,前两次总共少了17,所以第三次要多出17来才能到平均分80 所以:第三次:80+17=97下 2.某校参加某数学竞赛的选手平均成绩为75分,其中男选手10人,女选手15人,而女选手平均成绩为80分,则男选手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解:女选手比所有选手的平均成绩总共高出(80-75)×15=75分 根据平均数的内涵,男选手总共应该比平均成绩少75分 所以每个男选手应该比平均成绩少75÷10=7.5分 所以男选手的平均成绩是:75-7.5=67.5分

三年级奥数-移多补少问题

移多补少问题 练习三 1、小华有10张画片,小红有4 张画片。小华给小红多少张画片后,她俩的画片张数相等? 2、哥哥和弟弟各有一些巧克力,哥哥比弟弟多8块,要使两人的巧克力一样多,哥哥应给弟弟多少块? 3、两棵树上各有一些小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出4只小鸟到第二棵树上,那么两棵树上的小鸟就同样多。第一棵树上的小鸟比第二棵树上的多几只? 4、小芳有15多花,她给小明3朵后,两人的花就同样多。小明原来有多少朵花? 5、甲、乙两筐都有一些西瓜,从甲筐中取出4个放入乙筐后,甲筐的西瓜还比乙筐多3个。甲筐原来比乙筐多几个西瓜? 6、甲、乙两筐都有一些西瓜,从甲筐中取出6个放入乙筐后,甲筐的西瓜还比乙筐少2个。甲筐原来比乙筐多几个西瓜?

7、一个两层文具盒,共放了12枝铅笔,从上层拿出2枝放到下层,两层铅笔的枝数就同样多,原来下层有多少枝铅笔? 8、红盒子里有52个玻璃球,蓝盒子里有34个玻璃球,每次从多的盒子里取出3个放到少的盒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盒子里的玻璃球的个数相等? 9、书架的上层有25本书,下层有27本书,爸爸又买回10本书,怎样放才能使书架上、下两层的书同样多? 10、甲、已两筐各有西瓜20个,从甲筐取几个放入乙筐中后,乙筐就比甲筐多8个,甲筐现有多少个西瓜? 11、两筐水果共50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出6千克放入第二筐中,那么第一筐还比第二筐多2千克,两筐原有水果各多少千克? 12、甲、乙两筐共有苹果91千克,从甲筐里取出4千克放到乙筐里,结果甲筐的苹果比乙筐少3千克,求甲、乙两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练习四 1、天空中飞来了两排大雁,前排有6只,后排有10只。怎样才能使两排大雁的只是相等? 2、两篮鸡蛋,第一篮比第二篮多16个,从第一篮拿出几个放进第二篮,两篮鸡蛋的个数就同样多? 3、爸爸买来两箱梨,第二箱比第一箱轻8千克,爸爸要从第几箱里搬出几千克到第几箱,两箱的梨就一样重了。 4、明明有12块糖,给妹妹3块后,两人的糖就一样多。妹妹原来有几块糖? 5、有甲、乙两堆萝卜。如果从甲堆拿9个到乙堆,甲堆还比乙堆多2个,原来甲堆比多几个?

小学奥数读本15移多补少

15移多补少 有这样一个问题:哥哥比弟弟多6块糖,哥哥给弟弟几块后,两人的糖就同样多?显然,哥哥只能出比弟弟多的一半,也就是6÷2=3(块)。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简称为“移多补少”。“移多补少”看起来容易,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容易出现错误,小朋友在做题时可要细心些呀! 例1.有两堆棋子,第一堆10个,第二堆6个,从第一堆中拿几个放在第二堆后,两堆棋子数同样多? 分析与解答:第一堆○○○○○○○○○○ ∣∣∣∣∣∣ 第二堆○○○○○○ 如图,第一堆有10个棋子,第二堆有6个棋子,第一堆比第二堆多4个。只有把多出的出4个棋子平均分成两份,把其中的一份放入第二堆后,两堆棋子就一样多。 10-6=4 4÷2=2 答:从第一堆中拿2个放入第二堆后,两棋子就一样多。 ?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 例2.二(1)班同学排成两队做操,第一队有31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2人到第二队,两队的人数就同样多。第二队原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题目中告诉我们,如果从第一队的人数就同样多,说明原来第一队比第二队多2×2=4(人)。再用第一队的人数减去4就能得到第二队的人数了。 2×2=4(人) 31-4=27 答:第二队原来有27人。 ?想一想:你会用别的方法解答吗? 例3.芳芳和明明两人集邮,芳芳给明明4张邮票后,芳芳还比明明多2张。芳芳比明明多几张邮票?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芳芳给明明4张邮票后两人张数同样多,那第芳芳比明明多4×2=8(张),但题中已知芳芳给明明4张后,还比明明多两张,说明芳芳原来比明明多8+2=10(张)。 4×2=8(张) 8+2=10(张) 答:芳芳原来比明明多10张邮票。 例4.小明和小亮各有24块积木,小明送给小亮几块后,小亮就比小明多8块。求小明现在有几块积木? 要知道小明现在有多少块积木,就要知道小明给小亮几块。从图中可以看出:现在小

奥数平均数“移多补少法”讲解

一、平均数问题中,平就是拉平,均就是相等,即几个不相等的数,在“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多的给少的,最后变的相同,这个相同的数就是平均数。 既然和不变,最后几个数又要变得相同,很自然地就得出了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这个式子深刻说明:首先“和”即总数不变,所以要把每一个数相加;最后要取得平均,所以要除以总的份数让它们变相同。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这个公式,并能进行运用,但往往忽略了平均数的原始来源是通过“移多补少”最后把它们变一样的思想。如果能掌握这一点,很多不直接求平均数的难题都能够轻松解出。 先看一道基本题目: 1.小强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要想使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跳几下? 解:因为平均成绩是移多补少后得出的相同量,也就是总共比80多的要和比80少的相同 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多的和少的一样,前两次总共少了17,所以第三次要多出17来才能到平均分80 所以:第三次:80+17=97下 2.某校参加某数学竞赛的选手平均成绩为75分,其中男选手10人,女选手15人,而女选手平均成绩为80分,则男选手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解:女选手比所有选手的平均成绩总共高出(80-75)×15=75分 根据平均数的内涵,男选手总共应该比平均成绩少75分 所以每个男选手应该比平均成绩少75÷10=分 所以男选手的平均成绩是:=分 二、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小学数学奥数 移多补少

一年级移多补少 1、小红有 6 个皮球,小明拿 2 个球给小红后,两人皮球的个数同 样多,小明原来有皮球多少个?如果小红拿 2 个球给小明后,两人 皮球的个数同样多,小明原来有多少个? 2、小白兔买来两篮苹果,一篮重8千克,比另一篮轻4千克,两篮 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3、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1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小东的前面有9人,小东后面有几人? 5、14个同学站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张兵是第6个,从后数他是第 几个? 6 、16个同学排成一列,从最前面数到小军是第5个,小军后面是小伟。从后往前数,小伟是第多少个? 7、小明今年5岁,姐姐今年8岁,5年以后,他们两人相差几岁? 8、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

9、去年妈妈比小华大20岁,小华今年4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10、小华今年6岁,姐姐今年14岁。2年后姐姐比小华大多少岁? 11、书架的上层有 5 本书,下层有 9本书,爸爸又买回 10 本书,怎样放才能使书架上、下两层的书同样多? 12、甲笼子里有 12 只小兔,乙笼子里有 7 只小兔,又有 9只小兔要放到笼子里,怎样放,两只笼子里的兔子的只数同样多? 13、一组有 9个同学,二班有 12个同学。开学以后,又新转来 5 个新同学,怎样分才能使两个班的人数一样多? 14、一个两层文具盒,上层放了 12 枝铅笔,从上层拿出 2 枝放到下层,两层铅笔的枝数就同样多,原来下层有多少枝铅笔? 15、第一行摆 9 个圆,第二行摆 5 个圆,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个,第一行移几个到第二行,两行个数同样多? 16、三年级参加写字兴趣班的有 14人,如果从写字兴趣班调 8 人到美术兴趣班,那两班的人数相等,美术兴趣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