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4、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小学五年级数学各单元重点知识点

轴对称

1.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时的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

2.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重点知识点: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重合。

旋转 1.旋转的意义: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旋转。

2.图形旋转方向: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成为顺时针旋转;反之,称逆时针旋转。

3.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度数,相对应的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相等。

4.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 1.设计图形的基本方法:利用平移、旋转或对称,可以设计简单而美丽的图案

2.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形;(2)确定平移的距离;(3)确定平移方向;(4)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运用平旋转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形;(2)确定旋转点;(3)定好旋转角度;(4)沿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

4.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1)选好基本图形;(2)定好对称轴;(3)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小学五年级数学怎么提升

1、上课时专心一致

上课时要全心投入课堂活动,这项要求是老生常谈,却是学好数学最简单的途径。孩子有时会自恃数学能力很好,或许是在补习班已学过相关的课程内容,或许是挑战权威,认为老师不够专业,解题能力不比自己厉害,也或者受到其他同学的干扰或自己主动与同学交谈,以致未跟上课堂的学习,更忽视了老师的讲解,这种行为实在是不太聪明。因为上课不专心通常会遭到老师的指正,若再答不出老师问的问题,可是大大的失了面子;若是因不专心而漏失应学而未学的重点,可就连里子也失去了。

2、下课后认真习写题目并检视解题方法

五年级的数学题目不但题目难度提升,计算亦较复杂,计算能力不佳的孩子,会发现自己常常计算错误,在教学经验中还常发现孩子连九九乘法都背错,例如:8×4=36等。

要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及速度,适度的练习是必要的,所以孩子应每日准时完成功课,老师通常会考量孩子们的需求,分派数学功课让孩子回家写,孩子应积极完成,并建议习写完后,自行检视自己的解题方式是否又快又好?若不然,则尝试其他的解题方式。如此一来,不仅可透过写作业,加强解题的熟练度,更可透过多一次的尝试,练习不同的解题方式,活化自己的思考。

3、遇到问题勇于发问

五年级孩子常因好面子或怕自曝其短,而不愿主动询问师长,不耻下问是学习知识的方式之一,更何况是不耻“上”问;请孩子勇于发问,课堂上遇到不懂之处则问;习写作业时,不懂则问;遇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懂则问;问师长、问爸妈、问同学,多询问可触发思考,有时在问答的过程中,灵机一动,困难的数学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何乐而不为?

4、多涉猎有趣的数学问题

数学学习不应局限于教科书中,在生活中,可以尽量增加孩子接触数学问题的机会,有许多儿童书籍、儿童杂志或数学网站中呈现了经典又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河内塔问题、渡河问题等,不仅可以让孩子多方尝试不同的数学题目,从解题中得到乐趣,而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将解题做为亲子之间共同的任务,让解题也变成家庭乐趣来源之一!

5、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

五年级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也开始了重视同学多于重视师长的阶段。若能透过班级、社团或营队,让孩子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不仅可以透过对话与讨论,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深化彼此的数学思考,也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受折或成绩不理想时,凭借友谊的力量,减低沮丧感,增加挫折忍受力,更可透过良性竞争,激发孩子主动向上的学习意愿,可谓好处多多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

到大家,谢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期中考前指导--学生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期中考前指导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 1.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a.等式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b.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 程。 3.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4.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与区别: 方程的解指的是一个数,它表示未知数等于的多少时使方程中等号的左右两边相 等。例如,当x=80时,20+x=100的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而方程的解是指求出这个未知数的演算过程。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些求未知数的题 目,实际上就是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过程中的一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注意: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 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解已知数量甲比数量乙的几倍多(或少)几和数量甲,求数量乙的实际问题,可设数量乙为x,根据数量乙×倍数±几=数量甲,列出形如ax±b=c的方程进行解答 形如ax±b=c的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解题,具体解题方法及书写格式如下: 解: ax=c±b x=(c±b)÷a 2.用形如ax÷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类方程的具体解题方法及书写格式如下: 解: ax÷b×b = c×b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负数的初步认识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3.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南(+)、北(-);上升(+)、下降(-) 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 -10 ℃比-5 ℃低5 ℃, 6 ℃比-6℃高12℃。 第二章多边形的面积 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如下图: △ADE、△BDE、△BCE面积相等,都是平行四边形BDEC的一半;△AOD与△BOE的面积相等。 4.①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 ②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

大。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移动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2倍,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0.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万平方米=1000000平方米。 11.表示一个社区、校园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为单位;表示一个国家、省市、地区、湖泊的面积是就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12.农村地区常使用“亩”和“分”作土地面积单位,1亩=10分≈667平方米,1公顷=15亩。 13.面积单位换算进率: 14.面积计算公式: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圆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圆 一、圆的概念和性质 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相同点:圆和多边形都是平面图形;不同点:多边形由线段围成,有顶点;圆由曲线围成,没有顶点 2、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都可以画无数条,也就是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的也相等。 3、用圆规画圆的过程:1、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2、有针尖的脚要固定在一点上;2、最后旋转成圆,旋转圆规时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4、在同一个圆里(或相等的圆),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 =d÷2) 5、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直径不是它的对称轴,画对称轴用点划线。 6、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7、正方形里最大的圆。联系:边长=直径(a=d);圆的面积=π×(边长÷2)2即S=π×(a÷2)2 画法:(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8、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b=d) ,S=π×(b÷2)2 画法:(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宽为直径画圆。 9、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最长的是直径。 二、圆的周长 10、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每分前进米数(速度)=车轮的周长×转数 11、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 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π>3.14 大约1500年前,我国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使用刘徽的方法算出圆周率π大约在3.1415926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2020年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和常考题型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2020年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和常考题型总结 一、知识点梳理及典型例题 1.认识负数: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比任何的负数都大。 (1)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上升为正,下降为负;零上为正,零下为负;海平面以上为正,海平面以下为负。有些是相对的,比如:如果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就为负。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先定一个基准,然后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高于或低于基准的那一部分。比如:把某次考试成绩90分作为基准,超过的分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分数用负数表示。 题目1、 莉莉在银行存入100元,记作 元;那么-200元表示 . 题目2、天气预报报告:“某地今天气温0℃-5℃,明天气温-2℃--4℃.”明天气温比今天( )了. A .上升 B .下降 题目3、在8,-6,0.17,-15,+23,5 3 ,-30中,非负数有( )个. A .5 B . 4 C .3 D .2 2、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字母公式: S = a h (2)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字母公式: S = a h ÷2 (3)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 S = (a + b ) h ÷2 (4)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题目1、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为14厘米和16厘米,它的一条高为15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105 B .210 C .224 D .240 题目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为12厘米,则平行四边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9、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0、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小)。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 14、(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 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 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 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①旋转中心; ②旋转方向; ③旋转角度。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用字母表示:a÷b= (b≠0)。 4、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5、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

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6、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7、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公因数。 8、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9、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1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1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13、特殊情况下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①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②互质的两个数,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14、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1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 1、某厂打算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省用煤( )吨。 2、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个字。 3、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 4、依据运算定律写出: 9n+5n=( + )n= a×0.8×0.125=( ×) ab=ba运用( )定律。 5、试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盼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186+a表示( ) 6、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有4.2公顷,它的长是420米,它的宽是( )米。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3厘米,底是19厘米,它的腰是( )。 8、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是( );乙数是( )。 二、推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

2、5x表示5个x相乘。( ) 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假如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1。( ) 4、一个三角形,底a缩小5倍,高h扩大5倍,面积就缩小10倍。( ) 三、解以下方程。 3.5x=140 2x+5=40 15x+6x=168 5x+1.5=4.5 13.7—x=5.29 4.2×3—3x=5.1(写出检验过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学问点 【学问点概念】 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有挨次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4.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 5.数对的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6.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 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负数的初步认识 在数学中,像+20、+8848、+3260这样的数都是正数,而像-20、-155、-422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以上和零℃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等等。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数轴初步认识负数,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左边的数都是负数,-2和2到的距离相等,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 二、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我们可以通过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再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a×h,其中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我们还可以通过拉伸和平移来改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同时,等底等高的两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2.三角形的面积 我们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观察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相同,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相同。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其中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等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同时,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等面积、等底(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具有相同的面积,其中三角形的高(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来求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因此,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a+b)×h÷2.另外,一 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而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则应以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常用的面积单位。1公顷等于边长1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即平方米;1平方千米等于边长1000米 的正方形的面积,即100公顷、100万平方米或xxxxxxx平方米。面积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如mm2、cm2、dm2、m2、hm2、km2之间的进率为÷100、÷100、÷100、÷、÷100、÷1.重 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而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 点总结(共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①、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③、设未知数,一般是把问题中的量用X表示。④、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⑤、解方程。⑥、检验。⑦、答。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9.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反映物体的变化趋势情况。作图时要注意描点、写数据、连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10、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11、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2、2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2、4、6、8;5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或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3、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14、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16、两个质数(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及习题

学习必备 精品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方程 知识点: 1、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的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②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 、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 、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 、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 表示。D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 、解方程F 、检验G 、作答。 练习: 1、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 )里画“√”。 X+18=36 ( ) x+2﹥10 ( ) 72-x ( ) x=3 ( ) 2、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后面( )里画“√”。 X+18=36 ( ) x+2﹥10 ( ) 72-x ( ) x=3 ( ) 3、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3+x=12 ② 3.6+x ③ 4+17.5=21.5 ④48+x ﹤63 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方程 X-97=145 1.15+x=6.8 128-x=42 3x=3.9 x ÷3=2.1 5x+25=130 x-21=4 1 13.5-x=8.2 5、吴兵买了1本练习本和3枝铅笔,张红买了同样的7枝铅笔,两人用去 的钱同样多。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 )枝铅笔的价钱。 6、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150本,比下午多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 (2)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卖出的3倍多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 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L=1dm31m=1cm3)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排水法的公式:V物体=V现在-V 原来也可以V物体=S×h现在-h原来V物体=S×h升高

×进率 8、【体积单位换算】大单位小单位 ÷进率小单位大单位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相邻单位进率1000)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注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 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4/22/201*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进率 【单位换算】大单位小单位 ÷进率小单位大单位

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相邻单位进率10) 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平方相邻单位进率100)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就是把什么 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负数的初步认识 负数的初步认识(一) 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像+20,+8848,+3260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像-20,-155,-422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的初步认识(二)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像零℃以上与零℃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2.初步认识数轴:(1)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 (2)-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二)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公式推导: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再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 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a×h。 2.平行四边形拉伸和平移问题: (1)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3.两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等底等高的两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三角形的面积: 1.公式推导: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观察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相同,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相同。 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果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a×h÷2。 2.两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3.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等面积、等底(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 梯形的面积: 1.推导公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典型习题系列】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典型习题系列之期中复习基础篇(原卷版)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 期中复习基础篇(原卷版) 编者的话: 《2021-2022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期中复习基础篇。本部分内容考察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内容的应用,题目综合性较强,建议作为期中复习基础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十五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列方程解应用题。

【方法点拨】 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在于找到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来列方程,问什么设什么,直接设未知数。 【典型例题1】 学校买回大米250kg,食用油4桶,每桶食用油售价78元,共用去1512元。每千克大米多少钱? 【典型例题2】 化肥厂三月份用水420吨,四月份用水380吨,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水费60元,这两个月各付水费多少元? 【典型例题3】 修一条长360米的路,每天修80米,修了若干天后,还剩40米,已修了多少天? 【典型例题4】 甲厂有钢材148吨,乙厂有112吨,如果甲厂每天用18吨,乙厂每天用12吨,多少天后两厂剩下的钢材相等? 【典型例题5】 有两袋大米,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大米的3倍,如果再往乙袋大米装5千克大米,

两袋大米就一样重,原来两袋大米各有多少千克? 【典型例题6】 用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使长是宽的2倍,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考点二】列方程解倍数问题。 【方法点拨】 以倍数关系作为等量关系来列方程,设小不设大。 【典型例题1】 超音速飞机每秒飞行500米,是火车每秒行驶路程的20倍,火车每秒行驶多少米? 【典型例题2】 学校有一些兴趣小组,其中合唱队有36人,比舞蹈队人数的2倍多4人。学校舞蹈队有多少人? 【典型例题3】 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共595千克,其中大米是面粉的2.5倍,买来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典型例题4】 小强妈妈的年龄是小强的4倍,小强比妈妈小27岁,他们两人的年龄各是多少?解析:

【期中讲义】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20-2021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章节复习

期中复习讲义(苏教版) 2020-2021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互联网 知识导航

知识点一: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最大的分数单位是 1/2。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 3/7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7 份,表示这样的 3 份;还表示把 3 平均分成 7 份,表示这样的 1 份。 3/7 吨表示把 1 吨平均分成 7 份,表示这样的 3 份;还表示把 3 吨平均分成 7 份,表示这样的 1 份。 知识点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a/b(b≠0) 2.4 米的 1/5 和 1 米的 4/5 同样长。 3.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方法:是(占)前面的数除以后面的数写成分数。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4/3。 知识点三: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2.真分数小于 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3.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4.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4/3 就可以看作是 3/3(就是 1)和 1/3 合成的数,写作 1⅓,读作一又三分之一。 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 1。 知识点四: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基本知识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就是说整数被分成了三类:负数、0、正数。0是负数和正数的分界线,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相对应的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友情提醒】 在看温度计上的温度时,一定要看清楚每一小格是多少度,有时一小格表示2度,有时一小格表示1度。 【经典例题】 下面4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 A.-1.5 B.-2 C.+3 D.1.6 ☆☆☆最接近0的数不是挑其中最大的数,而是看哪个数在数轴上和“0”最接近,应该选“A”。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基本知识点】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S=ah。这里的“底×高”是指对应的“底”和“高”。因为平行四边形有两种不同长度的高,分别对应两条不同长度的底,所以,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对应关系。例如:如图所示,底BC(或AD)与高AF是对应的,底CD(或AB)与高CE是对应的。而底BC(或AD)与高CE、底CD(或AB)与高AF是根本没有关系的。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注意:这里一定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或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不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只能保证面积相等,而面积相等又有

无数种情形。另外,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也就是说如果将AB看作底,那么BC就是高;如果将BC看作底,那么AB就是高。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其实,我们只要知道梯形的两底的和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要分别知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数据才可以求面积。例如:用50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一块菜地(如图所示),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们将50-15=35(米),“35米”便是两底之和。 【友情提醒】 1.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时要特别注意除以2。反过来,在知道面积和底(高),要求高(底)时,因为我们还没有学方程,更要注意先将面积乘2,再除以底(高),求出高(底)。例如:梯形的面积是20,两底之和是8,求高。可以这样计算,20×2÷8=5。也可以这样写:8×高÷2=20,即8÷2×高=204×高=20高=5,或者依次倒退还原也能得到结果:8×高÷2=208×高=40高=5。遇到三角形的情况也同样来解决。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都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都相等,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 3.在进行面积计算时,我们要注意单位是否相同。一旦发现单位有所不同,就要做好记号,然后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计算。 4.在计算梯形的面积时,如果两底之和是偶数,可以先除以2,再乘高就是面积;如果高是偶数,可以先除以2,再乘两底之和便是面积。例如,可以将(9+10)×10÷2想成(9+10)×5;再如,可以将(14+16)×3÷2想成(14+16)÷2×3,即15×3。这样计算的话,是不是方便了许多? 【经典例题】 下面几句话中,()是正确的。 A.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B.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