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与血压控制的临床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与血压控制的临床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与血压控制的临床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与血压控制的临床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与血压控制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

法选取本院血液净化中心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之间接受长期维持性血液

透析治疗(≥6月)且每周血液透析3次(4小时/次)的尿毒症患者共68例,根

据患者血液透析后干体重是否达标,将患者分为干体重达标组(31例)与未达标

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与后的血压正常率。结果干体重达标组

透析前血压正常率高于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透析后两组血压正常率无

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干体重达标组血压控制较好。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干体重高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目的之一是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达到干体重。干体重是

指水平衡正常情况下的体重,即透析结束时希望达到的体重[1]。干体重设置过低

将会导致透析中的血容量下降过多,而发生低血压;相反,干体重设置过高将会导致

水潴留,而发生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和心衰等并发症[2]。Charra[3]等曾指出干体重

应为透析后能够使患者在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维持性透析间期血压正常(小于

130/80mmHg) 的体重。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着液体潴留状态的改善,逐渐达到理想干体重,血压同时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干体重达标与未达标组

患者的透析前、后血压正常率,探讨干体重达标与血压控制的相关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

选取本院血液净化中心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之间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

疗(≥6月)且每周血液透析3次(4小时/次)的尿毒症患者共68例,根据干体

重达标与否分为干体重达标组与未达标组。其中干体重达标组共31例(占

45.6%),原发病分布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肾癌1例。干体重未达标组共37例(占54.4%),原发病分布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1例,痛风性肾病1例。两组原发病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血压测量标准

首先,采集患者血液透析前平卧半小时安静状态下的血压,即血透前血压;

采集透析结束后患者平卧半小时安静状态下的血压,即血透后血压。其次,追踪

观察各患者血压共1个月,将各患者所取透析前、后血压值取平均数。最后,以

正常血压(BP<140/90mmHg且≥90/60mmHg)为标准,计数血压正常患者的例数。分析两组患者血透前、后血压的正常率。

1.3干体重评估标准

患者干体重以患者无水肿,透析中无不适症状及低血压为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全部统计采用

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透前血压的比较

在干体重达标组31例患者中,血透前血压正常共16例(占51.6%)。在干

体重未达标组37例中,血透前血压正常共7例(占18.9%)。干体重达标组血透

前血压正常率较干体重未达标组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透前血压正常率的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