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52.01 KB
- 文档页数:1
油品顺序输送及其相关技术问题摘要:随着油品的广泛应用,油品运输方式及技术问题的探究被人们所重视,世界各国大多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我国也不例外,近几十年先后兴建了贯穿华北、华东、东北的运输管道网,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石油炼制及运输网络。
油品的顺序运送工艺也涉及了很多技术问题,管道运输之所以被大家所接受是因为它具有油气消耗低、无噪音、运费低、运行稳定受气候影响小等优势。
但运送同时应注意界面检测、界面隔离、混油段切割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输油管道工艺设计顺序运送混油量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石化、石油工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对于管道运送来讲,建设成品油的管道运送和进口油上岸后的运输就应得到重视。
对于之前的运用的一条管道只运送一种油或者一条管道混输性质接近的油品这种情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随之对隔离技术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以尽最大的能力减少混油量和混油段,来满足用户对油品安全和油品性质的要求。
在顺序运送中,减少混油量就成为重要技术之一[1]。
一、影响混油量的因素1.流态在油品顺序运送期间,会出现两种油在运输管道中交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混油量有很大影响的就是流态了,流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层流;二是紊流。
两种情况相比,在油品管道交替中紊流状态要比层流状态的混油量小得多,通常的油品顺序运送时的流态都控制在Re>12*103的范围内[2]。
2.油品切换速度如果有两种油品交替的顺序运送时,决定最终混油量的主要因素是初始混油量的多少,然而初始混油量的多少则是由输送油过程中首站油泵油品入口的油品切换速度来决定,所以在油品的输送工艺中就跟应该注意油品切换的速度。
油品切换速度的提高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油品在运送的过程中混油量。
3.其他因素油品输送的过程中混油量不仅仅是由流态和油品切换速度决定,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油品输送管道中附件的数量多少、管道特性的变化、输送过程中途停输、改变流速、输油管道之间的落差、油品出口的调节阀开度、切换机泵等。
浅析西部成品油的管道顺序输送混油控制【摘要】分析在顺序输送过程中不同的油品形成的混油机理并绘制出混油浓度与输送距离的关系图,得出其影响因素包括初始混油、流速的变化粘度差异和地形的起伏状况等方面,同时管道的不满流和流速的突然增减等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成品油的输送,为了克服地形起伏较大的恶劣条件,本文笔者还提出减压系统的设计和合理的安排顺序输送的次序等措施来减少混油量。
另外在成品油的输送过程中,混油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在管道设计与输送方案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尽大限度的降低,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混油段的科学切割来减少混油量进而提高输送的油品质量。
【关键词】西部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混油控制目前,我国西部成品油长距离管道输送都是采取顺序输送的方法。
其原理就是在同一条管道上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续输送二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成品油。
由于两种油品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不一样,就会在两种成品油的接触表面上形成混油层,并且这种混油层是不能够避免的。
这就会导致混油的质量指标达不到国家的要求而变成废油。
1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优化设计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与原油管道类似,也是在寻求管径、壁厚等主要参数的最佳组合,从而使管道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最低。
但其又不完全相同于原油管道的设计。
1.1 成品油顺序输送的简述由于我国的东西部地域面积比较大,成品油在输送的过程中只能够依赖管道的输送方式,在一条长距离的管道输送过程当中,顺序输送的重复的次数越少,并且在每一次输送的过程中输送量越大,那么就会有利于成品油的输送,同时在输送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混油量也就会越少,这样就会有效的减少成品油顺序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减少费用的开支。
成品油的顺序输送的管道设计是根据管道直径以及首末站、分输站等因数确定的,同时在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地形的起伏状况来制定不同的方案。
然后,在对于这些基础设施的确定后就要优化计算首末站的暂储量和分输油库等因素。
1.2 成品油顺序输送的优化措施成品油的顺序输送要求管道能够不定期的更换输送成品油。
成品油输送技术摘要: 文章对成品油的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沿海及内陆)和管道运输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针对国外成品油管道输送方面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成品油管道的技术现状,对我国成品油管道发展提出了建议,即今后我国成品油管道的发展一定要不断吸收国外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成品油管道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成品油管道的运输优势,降低运输成本,建设全国规模的成品油管道系统。
关键词:成品油管道技术发展趋势顺序输送工艺混油量措施1、成品油管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以及以柴油或汽油为燃料的机械和动力设备的增加,各地区的成品油消费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运输能力的提高和安全及时间保证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输送量的增大为发展和采用管道运输提供了可能。
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有助于制定更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成品油运输发展战略,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1.1、成品油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成品油的运输主要采取铁路、水路(沿海及内陆)、公路和管道运输四种运输方式。
1.1.1 铁路运输(1)铁路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且,铁路与管道相比需要占用的土地较多;(2)铁路运输在地面运行,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和破坏,事故率较管道高;此外,受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路基塌陷等的影响也相对较大)(3)成品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铁路运输操作环节较多,容易受操作条件和外界环竟的影响,运输过程需要采取更多的安全防范措施;此外,由于车体运动和密封性等原因,在运输过程中会散逸出油气,发生油品损耗;(4)目前我国大部分主要铁路能力的利用率都已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成品油运输持续稳定增长的需求将给铁路运输带来较大压力,由于成品油运输要占用铁路双倍能力(油罐车回空),将会造成铁路运输更加紧张和影响其他物质的运输。
1.1.2 水路(沿海及内陆)运输(1)水路成品油运输主要是利用已有的自然航道,节省了线路基础设施的投资,随着较大吨位宽体船舶的采用,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运输本身耗能较少;(2)水路运输受航道网的限制,只能在沿海和沿江河地带运行,适用的服务范围较小,同时能够承担的运量还受航道通行能力的限制;(3)水路运输受气候、风浪和季节(枯水)以及航道繁忙程度的影响较大;成品油水路运输需要有较高的安全性,一旦发生事故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摘要本文介绍了顺序输送的特点及顺序输送管道的水力特性。
分别从沿程油、局部混油、意外混油三方面对顺序输送管道混油机理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影响混油的因素进行了相关讨论,总结了当今世界上使用范围较广的几种混油界面检测方法。
针对现有顺序输送混油模型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利用流体紊流特性提出了混油模型的简化方式,利用简化模型及费克定律推导出了混油浓度的基本方程,给出了管道终端混油浓度的高斯-勒让德计算方法。
经过推导给出了混油量的计算公式,并分别讨论了混油量计算的理论公式与经验公式,同时对理论公式的浓度适用范围的修正系数作了介绍。
本文还重点分析了用混油浓度方程确定管道终点的浓度切割方法,以及对混油进行处理的方法;针对其影响混油的因素,提出了减少顺序输送管道混油量的相关预防措施。
关键词:顺序输送管道;混油机理;混油量;混油浓度;预防措施AbstractThis thesis is about the speciality of sequential transportation and the waterpower speciality of sequential transportation pipeline.Expatiate compeletely from three aspects: confused oil along the line、partly confused oil、accidently confused oil,discuss ab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ing the confuse,summarize nowadays widely used methods on mesuring the interface of the confuesed oil.Aimed at the problems exists in the methods of former calculating of sequential transportation at the present,put forward the predigest ways of the confused oil former by using disorderly current speciality of fluid,enduce the essencial equation of confused oil's consistence by using the simplied ways and the Feck Law,present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consistence at the end of the pipeline which is called the Gauss-Lerang method.Present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quality of the confused oil after enducing,and discuss the theory and experience formulas respectly of calculating the quality of the confused oil,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 the modified quotiety of the theory formula's consistence extension applied.And the thesis emphasized method about how to confirm the terminal of pipeline which is called cuting consistence method by using the equation of confused oil 's consistence,as to the method how to deal with the confused oil.Aimed at the factors affect the confusing,present the measures to preventing the confuse in sequentiality pipeline.Key words:order pipeline;mixing machinasm;mixing volune;contaminaied concentration目录第1章概述 (1)1.1国内外成品油管道的发展现状 (1)1.2管道顺序输送的目的 (3)1.3研究顺序输送的意义 (4)第2章混油过程 (6)2.1混油过程简要描述 (6)2.2 混油段的发展 (7)2.3 混油处理 (9)第3章混油计算 (10)3.1 混油机理 (10)3.2 混油浓度 (12)3.3管道终点混油量的计算 (20)3.4 变流速情况的混油计算 (25)3.5 管道终点油罐内的允许混油量 (26)3.6 终点混油段的切割 (28)3.7 混油界面的跟踪 (30)3.8 混油界面的检测 (31)第4章影响混油的因素及减少混油量措施 (37)4.1 顺序输送产生油损失的原因 (37)4.2 减少混油量措施 (42)结论 (47)参考文献 (48)致谢 (50)第1章概述石油、石油产品作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在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柱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石油储运体系的不健全,尤其是成品油储运结构的不合理,在国际石油市场冲击下十分被动,严峻的现实迫使我国把发展石油储运业放在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石油工程建设2008年6月张红兵,卢亚萍(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85)摘要:成品油管道通常采用顺序输送方式输送各种油品,沿途设有多个分输站。
随着油品分输,流量呈阶梯状递减,管径也随之发生变化。
针对成品油管道的特点,在对其工艺方案优化设计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优化变量为管材、管径、设计压力、出站压力和顺序输送周期等,约束条件主要有水力约束、强度约束、泵站特性约束等,建立了长输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的最优准则是:管道在设计寿命期内所需要的总费用现值最小。
总费用现值包括管道初始投资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现值和能耗费用现值。
关键词: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设计;工艺设计;数学模型;动态规划中图分类号:TE9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206(2008)03-0020-05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优化设计研究!!!!!!!!!!!!!!!!!!!!!!!!!!!!!!!!!!!!!!!!"!!!!!"!!!!!!!!!!!!!!!!!!!!!!!!!!!!!!!!!!!!!!!!"!!!!!"0引言长输成品油管道通常具有距离长、输量大、输送油品种类多、输送工艺复杂等特点,管道的建设往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环境等[1-2]。
因此,合理制定长输成品油管道的工艺设计方案,对管道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热油管道的优化设计及优化运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对成品油管道的优化设计及优化运行研究还较少。
长输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优化的目的是保证所设计的管道在计算期内满足给定的输量要求,同时使其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长输成品油管道投资巨大,其方案优化的经济潜力也大。
笔者针对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优化设计,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计算参数选取、分输方式、分输流量计算等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优化设计是在满足各种设计约束的前提下,寻求最优的管材、管径、管壁厚度、设计压力、操作压力、泵站数目、泵站位置、油品输送顺序、顺序输送周期及批量、混油处理方案、管道首站、末站及分输站的各种油品储罐设置等因素的最优组合,使所设计的管道在规定的计算期内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量控制浅析成品油管道正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经形成枝状、环状、甚至网状的复合型成品油管网。
管网规模的发展和里程的增加都十分迅速,现已覆盖各个国家级中心城市。
管网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变化大,因此管网内输送工况多工艺复杂,导致制定的管网运行计划十分复杂。
大管网对运行计划提出更高的精度要求,必须要精确到分秒。
鉴于此,本文对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量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标签:管道输送;油品切割;混油量控制引言成品油顺序输送社会经济效益大,技术相对成熟可靠,利于安全环保。
混油量的控制是个综合过程,需要考虑输送的各个环节,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制定合理的方案,使其满足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保证其质量要求。
1成品油管道输送运行的特点1.1成品油必须贯穿于整个管道在目前看来,成品油大多都是采用密闭式输送的方法,所以当管道中有一定的空隙时,会对应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就会使整个成品油管道都遭到破坏。
因此,在进行成品油输送的过程中应将成品油贯穿于整个成品油管道,为避免类似事情发生。
1.2成品油的需求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成品油管道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成品油管道经过众多流程促使成品油输送到市场中进行消费,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成品油管道进行广泛使用。
2影响混油量的因素2.1输送次序对混油的影响油品交替输送时,黏度小的油品顶替黏度较大的油品产生的混油量大于交替次序相反的混油量。
这是因为在相同输送条件下,黏度较大的油品在管内壁上附着的油层厚,粘滞力也较大,管壁上附着的前行油品较多,随着后行油品的不断冲刷,产生较大的混油。
2.2停输对混油量的影响在油品输送过程中,管道的事故工况或计划内的维修工作都会造成管道的临时停输。
停输时,如果混油段还在管道内,这时管内液体的紊流脉动消失了,被输送液体之间的密度差成为产生混油的主要因素。
某成品油管道工艺设计方案研究一想到成品油管道,那些密密麻麻的管线、复杂的工艺流程就浮现在脑海。
经过十年磨砺,我早已将这些细节烂熟于心。
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阐述这个“某成品油管道工艺设计方案研究”吧。
我们得明确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这个项目是为了提高成品油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确保安全环保。
所以,我们的设计方案要紧紧围绕这三个核心目标展开。
1.工艺流程优化(1)重新布局管线,减少不必要的弯头和阀门,降低输送阻力。
(2)更新输送设备,提高输送效率,降低能耗。
(3)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操作人员的熟练度。
2.自动化控制系统(1)实时监控输送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流量、压力、温度等。
(2)自动调节输送设备,确保输送过程稳定。
(3)故障预警和自动切换,降低事故风险。
(4)数据采集和存储,便于后续分析和优化。
3.安全环保措施(1)采用先进的防腐蚀材料,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2)设置泄漏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事故。
(3)采用高效环保的输送设备,降低能耗和排放。
(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施工和验收(1)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2)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
(3)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管道铺设质量。
(2)设备安装质量。
(3)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
(4)安全环保措施。
5.项目实施和后期维护(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
(2)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3)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定期检查管道和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维护能力。
这个“某成品油管道工艺设计方案研究”项目,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的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安全环保措施的加强,以及施工和验收、后期维护等方面的细致规划,有望实现提高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确保安全环保的目标。
希望这个方案能为我国成品油输送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浅析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特性及优化运行方案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应在保障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尽量节约管道输送运行费用和投资费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混油的经济损失。
根据成品油管道输送特性,结合最优化理论,全面分析多种影响因素,构建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模型,提高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稳定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水力特征,分析了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产生混油的原因,阐述了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方案,以供参考。
标签: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近年来,我国成品油管道输送快速发展,其顺序输送主要是按照合理顺序,在一条管道中输送不同油品,在整个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中会产生人工费用、管道维护费用、混油贬值损失、电费等,因此应加强顺序输送优化分析研究,减少成品油管道输送的经济损失。
1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水力特征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应考虑到输送单一油品和不同种类油品管道顺序输送的水力特性。
在实际的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往往需要经常更换不同种类的成品油,使得成品油管道中流体的密度和粘度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成品油管道系统形成不同的工作点,因此成品油管道设计时,应考虑到高温季节输送低粘度成品油和低温季节输送高粘度成品油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按照全年最低月平均地温度,合理设计高粘度油品管道输送,按照全年最高月平均地温度,仔细校核低粘度油品管道输送[1]。
另外,在油品交替时输送管道系统的管道特性和泵站特性会发生一些变化,管道特性随着输送油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其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泵站特性变化主要受到泵站混油段长度和泵站位置的影响。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若管道口径较大并且输送距离很长,就需要管道必须具有非常的溶剂,并且整个管道输送线上经常有几种油品,而由于各个泵油站的成品油管道输送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输送管道最大流量受到管道输送高粘度油品能力的影响,而不同泵站之间输送低粘度油品的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会加大下一站的进站压力,若中间泵站之间的管道输送不同粘度的油品,需要及时调整泵站运行状况,将出站压力控制在输送管道强度和承载力允许范围内,进站压力控制在最低进站压力允许范围内。
以此确定了主要岩性的测井参数(表1)。
表1 X油藏主要岩性测井参数统计表岩性AC NG GR us/m条件单位uR/h白云岩200~210 1.5~1.8 1.0~2.0石灰岩210~220 1.8~2.2>2.0硬石膏180 3.0~4.00.5~1.03.2 沉积特征区域沉积资料表明,伏尔加-乌拉尔盆地自晚石炭到二叠纪形成石灰岩和白云岩的浅海环境,盆地西高东低,东南部变厚,沉积物源来自西北部。
早二叠世分为两个阶段。
前阶段包括萨克马尔组和亚丁组,沉积的几乎都是碳酸盐岩,后阶段孔谷组沉积了石膏、硬石膏和白云岩。
晚二叠世沉积砂岩和泥岩,主要为陆相和少量海相沉积。
区域地质资料表明,研究区在目的层沉积时期为陆表海沉积背景下的浅海潮坪沉积体系,通过对7口取芯井岩芯观察,储层主要岩性为膏岩沉积背景下发育的石灰岩和白云岩,表明目的层储层主要为台地内发育的滨岸和近岸盐湖沉积。
3.3 储层特征岩芯分析表明,目的层孔隙度值范围为10%~28%,渗透率范围集中在0.1mD~10mD,其中,P4层平均孔隙度值为18.6%,平均渗透率值为4.9mD;P5层平均孔隙度值为16.6%,平均渗透率值为4.2mD;P6层平均孔隙度值为14.0%,平均渗透率值为3.6mD。
从P4、P5和P6层岩芯分析储层物性图可见,岩芯平均孔隙度值自P4~P6逐渐变小,岩芯平均孔隙度值由18.6%下降为14.0%。
研究区自上而下共发育6套储层,分别为P2、P3、K3、P4、P5和P6,其中含油层共5套,分别为P2、P3、P4、P5和P6。
储层在研究区范围内广泛分布,厚度变化不大。
从X油藏1330井~102BTK井东西向储层对比图可见,储层厚度分布较稳定,其中,P2和P3储层位于上部,厚度较小,K3、P4、P5和P6层储层厚度较大。
从X油藏799井~407井南北向储层对比图可见,储层分布较稳定,P2、P3、K3和P4层储层厚度变化不大,而P5和P6层储层厚度变化大。
成品油管道试运投产流程研究分析站内试运站内试运的目的是在整个管道系统试运之前,使站内单体设备均处于完好状态,并确保管道洁净、畅通。
具体内容包括:各站场内的工艺管道、储罐、泵、各类阀门(包括泄压阀、干线紧急切断阀)、计量系统(包括流量计、密度计、成分分析仪、体积管标定)、消防设施、电力系统(包括备用电源)、仪表自动化系统(包括站控系统、全线控制系统联调、全线水击保护程序模拟调试等)、通讯系统、清管器收发装置、阴极保护、生活设施等的试运。
沿线各线路阀室各类阀门的可靠性、严密性及灵活性确定,自动截断阀、减压装置远控及高点压力监测站的可靠性验证。
末站混油处理装置(包括混油监控系统、混油切割系统、混油处理系统)的调试。
输水联合试运(包括各种设备启停、切换、故障状况、水击保护)。
全线输水联合试运目的:进一步对管道进行冲洗和清扫,确保投油后管道中的油品质量不受影响;进一步检验输油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检验管道全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检验管道在各种水击工况下的承压能力及全系统自动调节和自动保护的灵敏性、可靠性;选择不同运行状况进行全线联运,使操作人员进一步熟悉管道整个系统及站内工艺流程,为投油做准备;在输水期间完成各种正常运行工况和事故保护工况试验,以充分暴露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试运期间降低可能存在的爆管、跑油风险,为日后安全平稳输油奠定基础;根据输水试运结果,对管道系统(包括硬件、软件)进行整定调整。
内容及程序:油罐储水及补水→投水外输→各站进行清管流程试运,各站间完成一次清管作业→自动调节系统整定调试→全线停输再启动试运→水击试验。
试验工况包括:各站输油主泵和备用泵切换试验;减压站故障关断试验;减压站主减压阀故障关闭后,备用减压阀自动投运试验;干线紧急截断阀关闭试验;分输泵站输油泵试运。
试运条件:除了满足管道充水扫线试压应具备的条件外,还需具备:全线清管扫线完毕且达到规定的清管标准;管道变形检测完毕且达到检测标准;全线站间试压完毕,符合试压标准且试压记录及报告完整;全线各站单站试运合格,通信自动化系统联调完毕,站控及中心控制能够实现设计文件规定的输油工艺系统操作及控制的范围和功能。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形成混油的机理程林清(天津港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天津市300271).痊题登蕉脯要]针对管道顺序输送两种能相互溶解的油品形成混油的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形成的混油和混油段,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从而克服管道输送不同油品时。
带来的相应问题。
[关键词]顺序输送管道;混油机理;混油处理1混油过程简要描述两种油品在管内交替时,产生混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管道横截面沿径向流速不均匀,使得后行油品呈楔形进入前行油品中:管内流体沿管道径向、轴向造成的紊流扩散作用。
紊流扩散过程破坏了楔形油头的分布,使两种油品混合,在一定程度上使混A油段油品沿管子截面趋于均匀分布。
对于紊流程度不大或层流流动的管内流体,横截面上油品的混合过程主要是分子扩散作用。
当管中流体层流流动,管中心液体的流速比平均流速大一倍,后一种油品B会进入前一种油品A形成楔形油头,在横截面上两种油品的分布很不均匀,中心部分B油的浓度很高。
由于油品的密度差,这种楔黢由头可能偏离管中心,并随改输由时间的延续愈来愈大,直至管道终点。
在A、B油品浓度差的推动下,A油分子将通过楔形界面进入B油,B油分子将通过楔形界面进入A油,这种分子扩散使界面邻近区域内的久B油农度趋于均匀。
不难看出层流流态下,管道截面上流速分布的不均匀是造成混由的主要原因。
这种澎由量大得惊人,可能达到管道总容积的若干倍。
当在紊流状态下交替输送油品时,沿管道截面的速度分布比层流均匀,紊流核心部分中流体的最大局部流速随雷诺数的增大而接近于液体的平均流速,一般是平均流速的1.18—125倍。
由于激烈的素流扰动,使混油各截面上的油品浓度较为均匀,观察不到楔形油头的存在。
对流传递不显著,仅在层流底层。
由于局部流速不均匀而存在扩散.传递过程成为影响混油形成的主要原因,紊流中的涡流扩散引起一个附加的扩散在径向上,该附加扩散比分子扩散大很多。
大大加强了径向分子扩散作用,使得紊流时的混油大大小于层流。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与调节成品油進行管道运输时,需要遵照批量以及次序来进行运输,而这种连续不断的对不同种品类的油品进行输送的方式,被称为顺序输送。
对于成品油运输来讲,采用顺序输送这种方式,经济效果以及安全效果是最优质的。
在成品油顺序运输过程中,混油段移动导致输送管道内的输量出现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成品油管道运输的运输量以及能耗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
所以在本文中将对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过程进行优化和调节,提高管道顺序输送的运输料,同时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标签:管道运输;成品油;顺序;优化1.前言对于成品油运输来讲,并不只单一某品类的油品运输,而是对具有不同密度以及年度的油品进行运输。
所以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因为油品之间存在密度以及粘度差异,所以输送过程中的泵送压力以及管道摩擦和升举压力都具有很大差别。
而在顺序输送过程中,混油段在经过泵站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扰动,所以在本文中将着重以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混油控制为中心进行顺序输送的优化与调节研究。
2.成品油管道运输顺序输送优化设计2.1成品油顺序输送内涵因为我国东西部地域面积巨大,跨度很大,所以在进行成品油输送时,只能够依赖进行远距离铺设的管道,这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顺序输送。
在顺序输送过程中,如果顺序输送重复的次数变低,而且在变低的过程当中输送量变大,那么对于成品油运输工作来讲,则实现了在运输过程中降低混油量出现的目的,而且也使在重复运输过程中成品油所产生的损失和经济开支降低。
在对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根据管道直径和顺序输送的首站以及末站和分输站等因素,共同进行优化。
除此之外,也需要将管道铺设的地形考虑在优化设计方案当中。
2.2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优化措施在进行顺序输送过程中,成品油管道所输送的油品种类是非常多样化的,因此需要管道能够承受不定期进行成品油输送种类更换的压力。
在运输油品不断变换的过程中,成品油运输管道的年度以及密度都会出现显著变化,所以对于管道系统工作点来讲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扰动。
原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管理与技术分析探讨
原油管道顺序输送是指将原油从一个地点输送到另一个地点时,通过管道系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输送的一种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原油输送的效率,还可以降低成本,并且能够保证原油质量的稳定。
本文将对原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管理与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探讨。
原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来实现。
在建立计划时,需要考虑原油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管道的容量、原油的质量、输送的起止时间等因素。
在制定操作流程时,需要确定原油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原油从起始位置输送到终止位置。
还需要考虑管道的清洗和维护等工作,以确保输送过程的顺畅和安全。
原油管道顺序输送的技术可以通过优化管道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输送设备来实现。
在管道设计上,需要考虑管道的直径、壁厚、材质等参数,以及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防腐涂层等因素。
在选择输送设备时,需要考虑输送的距离、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以及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维护性等因素。
还可以利用现代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对管道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提高管道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原油管道顺序输送还需要考虑原油质量的稳定性。
由于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混合、分层、分解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导致原油的质量发生变化。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原油质量的稳定,例如安装混合设备、控制输送速度、控制温度和压力等。
还需要对原油进行实时的质量监测和分析,以及及时处理和调整原油管道输送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原油质量的稳定和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