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志刚工作室贵州镇远旅游发展策划全案附件三(策略篇

王志刚工作室贵州镇远旅游发展策划全案附件三(策略篇

王志刚工作室贵州镇远旅游发展策划全案附件三(策略篇
王志刚工作室贵州镇远旅游发展策划全案附件三(策略篇

附件三:蚩尤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

关于举办“中国蚩尤文化节”活动总体构想方案(讨论稿)

一、“中国蚩尤文化节”的依据和目的

1举办“中国蚩尤文化节”的依据

苗族是一个跨国而居的世界性迁徙民族。全世界现有苗族人口1000多万其中,中国大

陆800多万,散居于长江以南七省区的270多个县市。大陆800多万苗族人口呈半多居住在贵州省。贵州400多万苗族人口中近一半聚居在黔东南州各县市。黔东南州是苗族最后

一次大迁徙、大撤退、大决战的中军决策指挥中心,中国大陆和港、澳、台苗族及迁徙于世界各国的苗族历来把黔东南视为“大本营”。1999年8月通过省级评审的《黔东南州(1999—2015年)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确定把黔东南州建设成为世界苗族风情旅游中心和寻根问祖的故乡。在黔东南地区以镇远旅游最具潜力、最具历史厚度和传奇色彩,而且镇远作为黔东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达700年之久,理所当然成为世界苗族文化的中心。

1、举办“中国蚩尤文化节”的目的

通过“文化节”的举办,对苗族文化中关于蚩尤文化的基因和民族大迁徙的密码进行全面解读,站在中华文明的源头的高度,对苗族文化进行一次系统化、品牌化的梳理,使之形成极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并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旅游成为一次寻根问祖的

价值非凡的活动,让旅游成为一次解读密码、发现秘境的充满创造体验的过程。

二、关于举办“中国蚩尤文化节”的构思

1、活动构想

通过文化节,将苗族风俗放在蚩尤文化的超级平台上进行解读、演绎和包装,使之整

合成为一场富有魅力、盛况空前的民族文化大会。

1)千年东方圣水迎取活动到涿鹿县参拜蚩尤神位,迎取象征农耕文化的

圣水,然后经大迁移路线南下,将圣水送抵镇远,存于蚩尤神位处和龙池。举办龙舟大赛庆祝圣水的成功迎取。

2)世纪大祭典——向东方迎取蚩尤神像;千人角抵戏展现牛图腾崇拜的文化;以百牛阵祭祀祖先英灵。

3)天地战神祭——在明长城顶端设祭台,并竖立中国第一军事罗盘的模型,在青溪铁厂附近建远古时期冶金作坊和蚩尤像。活动从象征蚩尤发明冶金术和兵器的青溪铁厂出发,经府城和卫城到四官殿,最后到长城祭台向天地祭拜.

4)千人芦笙战舞——以芦笙配上表现战争的舞蹈的全新形式,将苗族芦笙中的

“赶路调”“开辟道路”、“蚯蚓滚沙”、“上楼梯”、“通江调”、“倒立”、“旋风吹”、“点兵调”

等表现苗族在黄河北岸大平原筑城御敌情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最后,以“打戛祭祖调” 和“欢腾调”表现苗族经过长途迁徙后定居下来,祭祀祖先和欢庆新生的场景。

5)“万里沧桑入胸襟——中国古长征服饰文化大解码”

举办千年苗族服饰展览会,将数千年来苗族服饰文化中反映大迁移历史的文化密码全面解读,同时配上关于五次大迁徙的可读性文本和路线图。

2、景观构想

1)神道:从古城到长城修建台阶作为祭祀参拜的的通道。

2)战神殿:设蚩尤像,陈列兵器,涿鹿大战的壁画

3)祭奠堂:单檐歇山顶建筑,三开间或五开间。

4)功绩馆:陈列蚩尤之功绩的文字与图片。

5)陈列馆:苗族历史文化实物与图片。

6)蚩尤殿(享堂):重檐歇山顶建筑,五开间。内设蚩尤神龛及坐像。

7)展览馆:苗族优秀文化展览,主要是实物,辅以文字与图片。

8)碑坊、碑亭和碑林。碑园四壁为蚩尤功绩图与苗族迁徙图石刻壁画。

9)蚩尤坟:在蚩尤殿后建蚩尤坟冢。前立“中华始祖蚩尤墓”墓碑亭。

10)苗族服饰展览馆

11)绿化:在神道两旁和蚩尤陵四周种植几行枫树、榆树、银杏树、松树、竹子

等。枫树是苗族的神树,与蚩尤战死的传说紧密相连;松树是万古常青之意,在涿鹿称为蚩尤松。

松树为古蚩尤城的护城树。竹子象征高风亮节,后继有人之意。

12)在祭奠堂等建筑群围墙之外广植枫、松、柏、银杏和竹等,有计划分布,数

年后,绿树成荫,形成景观。

13)斗牛场

三、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苗族和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两大苦难的迁徙民族之一。5000 年前“涿鹿之战”,苗族祖先九黎之首蚩尤部落被炎黄联盟战败后,被迫撤离开发耕耘的冀豫平原,举族进行世界上历时最长的“古长征”。为了逃避讨伐,进行了五次大迁徙,使苗族逐渐形成现在的三大方言和数百个支系,多数居住深山僻壤环境恶劣,贫困落后面很大。通过创办“中国蚩尤文化节”正视炎、黄、蚩三始祖共创中华的文明史,符合苗族传统习惯,有助于消除历史误解,促进民族大团结,并最终实现各民族政治上共同进步、经济上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同时,还能对遍及全世界的苗裔后代产生重大影响,对推动寻根问祖活动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其社会效益十分巨大。

2、经济效益

湖南省炎陵县于1984 年在财政极困难的条件下,该县县委、政府根据当地老百姓的传统祭奠活动,决定恢复建设炎帝陵,到98年为止,总计投资2600 万元。进入90年代以后,该县因祭祖活动每年平均旅游人数为30 万人左右,并在1996年后每年

按30% 的速度增长,每年旅游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财政收入上百万元。据该县县委周副书记介绍,当年恢复建设炎陵时,意见纷纷,举步维艰,但恢复后,“一棋投下,满盘该活”。今年5 月,炎陵县海内外祭祖旅游人数聚增,各宾馆暴满,村寨农居成为贵宾接待房。今年农历九月九日,炎陵县人民政

府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将举办

“中华世纪龙年九九重阳‘龙的传人'祭祖大典”,特邀贵宾5000 人,计划募捐5000万元以上。由祭祖大典活动给旅游业所带来的收入预计也在1000 万元以上。炎陵县委

和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在介绍炎帝陵修建后给该县带来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无不喜形于色,津津乐道。河北涿鹿市四套班子行成共识,自1997 年建炎、黄、蚩三祖堂以后,前往观光旅游的人数逐年猛增,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均十分可观。凯里在2000 年6 月筹建“蚩尤陵”时曾作过一个保守统计,即每年如果有海外20 万人,国内100 万人来“蚩尤陵”祭祖,在贵州境地内旅游,其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按照现行消费标准,每年可给贵州或黔东南州增加外汇收入 1.2 亿美元和增加国内旅游

收入2.4 亿人民币。与之相比,镇远“中国蚩尤文化节”不仅将祭祖与大型文化活动相结合,而且与镇远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相映成趣,其收益必将大大超过凯里“蚩尤陵”。因此,兴办“中国蚩尤文化节”,其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3、引爆效应

在当今媒体泛滥的时代,全球平均每天有10 万本新书上市,人们平均每天要接触上万条信息,游客被淹没在这旅游信息的海洋里。镇远旅游历经数十年的奋争发展到了今天,如何打开局面,引爆镇远,充分发挥此次策划的威力?已成为镇远上上下下万众关注的焦点,镇远旅游可谓成败在此一举!如果我们还只限于利用传统媒体来进行传播,那么很可能花大力办小事,一颗小石子扔进水里,最终仍改变不了死水微澜的局面。因此,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事件行销,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巨大的注意力,彻底引爆镇远。中国蚩尤文化节的举办,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话题——中华民族是定位于狭义的炎黄文明?还是定位于广义的华夏文明更能整合各级社会力量?在提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其势必引起广泛的认同。另外,它能把丰富多彩的苗文化提升到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形象和高度,同时,赋予苗族伟大的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的机遇,使流散到全世界的苗文化的各种旁支后裔们勃发出万流归宗的寻根热潮。以此作为镇远和贵州走向世界的名片,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更有可能成为申遗的重头戏,因此,举办中国蚩尤文化节,其对镇远及贵州旅游的形象和传播非常有意义,是极具引爆力和示范效应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