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及构成
- 格式:pptx
- 大小:54.72 KB
- 文档页数:11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或组织所有者对其所拥有资源净值的权利,是衡量企业或组织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所有者权益的准确核算对于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将对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过程进行探讨。
一、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与组成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或组织的净资产,是企业资产净值与外部债权人权益之差。
它由企业初始的所有者投入资金和后期盈利以及从业务活动中积累而成。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和留存收益两个方面。
1. 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其他方式融资形成的所有者权益。
股东权益包括股本和资本公积等。
2. 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未分配利润,也包括其他各类留存收益,如一定比例留存的准备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方法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权益的价值和变动。
1. 权益的价值:权益的价值由企业资产净值和外部债权人权益共同构成。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所有者权益 = 资产净值 - 外部债权人权益其中,资产净值等于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
2. 权益的变动:权益的变动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即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和减少。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可以由以下因素引起:新投资、利润增加、资本公积增加等。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可以由以下因素引起:提取留存收益、亏损、分派利润等。
三、所有者权益的核算过程所有者权益的核算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资料:收集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相关的原始凭证和账务资料。
2. 统计数据:将原始凭证和账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计算企业的总资产、总负债和资产净值。
3. 核算权益:根据资产净值和外部债权人权益,计算所有者权益的价值。
4. 分析变动:分析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如盈利、亏损、投资等。
5. 录入账簿:根据所有者权益的核算结果,将数据录入企业的账簿和财务报表。
6. 汇总报告:根据核算结果和分析,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总结和分析。
所有者权益管理制度一、引言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反映了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为了规范和加强对所有者权益的管理,保障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1、实收资本(或股本)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股本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将许多个别资本联合为集团资本的一种资本形式。
2、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
3、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
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1、实收资本(或股本)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应按照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确认实收资本(或股本)。
以货币资金投入的,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入账;以非货币资产投入的,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资本公积的确认和计量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应在企业收到投资者的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时确认。
其他资本公积应在相关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动或其他特定情况下确认。
3、盈余公积的确认和计量法定盈余公积应按照净利润的 10%提取,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 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任意盈余公积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提取比例。
4、未分配利润的确认和计量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历年净利润分配后的余额,其金额等于年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本年度已分配的利润。
四、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管理1、增资和减资企业增资应按照法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减资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履行必要的程序,如通知债权人、公告等。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概述1.概念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
2.特征(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3.分类【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资本溢价B.计提的盈余公积C.投资者投入的资本D.应付高管人员基本薪酬【答案】D【解析】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选项D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第一节实收资本一、实收资本概述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应通过“实收资本”科目,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本”科目核算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二、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一)接受现金资产投资1.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接受现金资产投资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所占份额)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溢价)【例题▪计算题】甲、乙、丙共同投资设立A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甲、乙、丙持股比例分别为60%,25%和15%。
按照章程规定,甲、乙、丙投入资本分别为12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
A公司已如期收到各投资者一次缴足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200贷:实收资本—甲120—乙50—丙302.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现金资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时,既可以按面值发行股票,也可以溢价发行(我国目前不允许折价发行)。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例题▪计算题】B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5元,股款5000万元已全部收到,不考虑发行过程中的税费等因素。
所有者权益分析报告一、什么是所有者权益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三、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性四、所有者权益增长的原因五、所有者权益下降的原因六、管理所有者权益的方法一、什么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所有者对企业或组织资产的所有权利。
它是企业或组织的净值,反映了企业或组织的投资者对其资产所拥有的权益。
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所有者权益由股东权益和留存盈余组成。
股东权益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所拥有的企业资产的所有权益。
留存盈余是指企业未分配的利润,包括公司积累的留存收益和盈余公积。
三、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性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或组织的资金来源,反映了企业或组织经营的效益和发展的潜力。
所有者权益的增长代表着企业或组织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增长,是投资者对企业或组织的认可和信任的体现。
四、所有者权益增长的原因1. 盈利能力提升:企业或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能够创造更多的利润,从而增加所有者权益。
2. 资产增值:企业或组织的资产价值不断增加,如土地房产升值、设备技术进步等,都能够提升所有者权益。
3. 资本注入:投资者增加对企业或组织的投资,向其注入更多的资本,可以使所有者权益增长。
4. 资本收回:企业或组织从合作伙伴或股东手中回收资本,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
五、所有者权益下降的原因1. 经营亏损:企业或组织经营不善导致亏损,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
2. 资产贬值:企业或组织的资产价值下降,如市场波动、资产损耗等,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 资本损失:企业或组织的投资没有获得预期的回报,导致资本损失,减少所有者权益。
4. 资本取出:企业或组织的股东取出部分投资回报,减少其对企业或组织的投资,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
六、管理所有者权益的方法1. 提高盈利能力:通过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等手段,增加利润,提升所有者权益。
2. 保护资产价值:有效管理资产,降低损耗和风险,确保资产价值稳定增长。
3. 加强财务管理:制定合理的财务策略,控制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增加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股东权益和利润留存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股东权益和利润留存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所有者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和拥有的经济利益的权益。
它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款。
所有者权益主要由股东权益和利润留存构成。
股东权益是指股东对企业资产和利润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利润留存则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未分配给股东的部分。
一、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是企业最基本的所有者权益形式,也是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所享有的权益。
股东通过购买公司的股票而获得股东权益,股票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
股东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股本:股本是指股东以现金或实物出资所形成的单位权益。
股本可以分为普通股本和优先股本。
普通股本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普通所有权,而优先股本则享受了一定的优先权,如优先分红权等。
2. 增资:当企业需要扩大规模或实施重大投资时,股东可以以出资的方式增加股本,从而增加其在企业中的所有权份额。
3.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股票发行过程中,超过股票面值的部分所形成的公积金。
资本公积是企业吸纳外部投资的重要方式,可以作为企业未来发展和扩大的资金来源。
4. 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企业在盈利过程中累积下来的未分配利润所形成的公积金。
盈余公积是企业自留资金的一种形式,可以用于企业未来的投资和运营。
5. 专项储备:专项储备是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而进行的留存资金,用于特定的用途,如企业发展基金、员工福利基金等。
二、利润留存利润留存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盈余未分配给股东的部分。
企业可以将利润留存作为自留资金,用于企业未来的投资、发展和运营。
利润留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留存盈余:留存盈余是指企业将利润留存下来,用于未来的发展和经营活动。
企业可以将留存盈余作为自有资本,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和抵御风险。
2.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盈利过程中未分配给股东的部分。
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于企业的再投资、偿还债务以及发放红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