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竹笛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竹笛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竹笛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竹笛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竹笛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研究

作者:涂田静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9期

摘要:竹笛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竹笛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独特的魅力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听觉享受,陶冶听者情操。自古以来,竹笛与传统诗书礼乐、宗教和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竹笛的发展又离不开演奏手法,曲调创作的进步,本文将从以上各方面分析竹笛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特色。

关键词:竹笛;礼乐文化;诗词文化;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7-0118-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80

在中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音乐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竹笛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在中国传统乐器中一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河南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我国最早的乐器“骨笛”,可见,早在八千前古人已用骨笛演奏美妙的旋律,随着文化的兴盛与社会的发展,竹笛以其特有的音色和极强的表现力,受到世人广泛的追捧与青睐,它别具一格的音乐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代人,同时推动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竹笛的文化内涵

(一)竹笛与礼乐文化

礼乐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开始倡导礼乐文化,并提出“立于礼,成于乐”作为为人的标准。自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乐便成为举国上下都必须遵从的制度。战国曾候乙墓出土的编钟可称之为先秦礼乐文化之典范,其中与编钟一同出土的篪,足以证明竹笛在浩荡大成的礼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汉《风俗通》有言:“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于世人眼里竹笛之声亦有涤荡邪气、弘扬正义的寓意。同时竹笛在中国封建雅乐演奏中占有突出地位。竹笛在历代礼乐乐队编制中所占数量同样非同小可,史料记载,唐朝著名的宫廷曲《霓裳羽衣曲》演奏中,笛属乐器在搭配其他乐器的同时在乐曲开始部分期到了带领作用。在宋元明清时期,竹笛同样参与到宫廷和军队仪仗音乐所用的鼓吹乐队中。竹笛是礼乐文化中重要的乐器之一,它见证了中华灿烂文明,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