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2020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2020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2020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2020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10分)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__代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_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热爱。

二、诗词积累。(38分)

1.将诗题、作者、诗句连起来。(5分)

《示儿》杜牧但悲不见九州同

《梅花》陆游孤光一点萤

《清明》查慎行凌寒独自开

《舟夜书所见》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王安石牧童遥指杏花村

2.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7分)

(1)春种()粒粟,秋收()颗子。

(2)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5)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3.填花名,将古诗补充完整。(4分)

(1)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4)()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根据提示写古诗名句。(11分)

(1)高适有两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两句诗意思和它相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是对织女形象的完美诠释。

(4)《马诗》中诗人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诗句,品经典。王安石《元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祝福;郑燮《竹石》中“_____ 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了坚韧、顽强的精神;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1分)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3)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

(7)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

(8)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___。

(9)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知识积累。(16分)

1.小学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边疆战士、边塞风光的诗歌,善写这类诗的诗人

我们称为边塞诗人,下列哪位诗人称得上是边塞诗人?()(2分)

A.李白

B.王昌龄

C.杜甫

D.苏轼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和“__________”被人们喻为花中四君子。()(2分)

A.松、竹、兰

B.菊、竹、兰

C.菊、松、竹

D.兰、竹、荷

3.下列古诗表述的节日依次是()(2分)

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春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除夕

B.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清明节④春节

C.①寒食节②七夕③中秋节④春节

D.①元旦②七夕③中秋节④元宵节

4.与韩愈、柳宗元、苏家父子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是()(2分)

A.王安石杨万里欧阳修

B.曾巩杨万里欧阳修

C.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D.曾巩王安石杨万里

5.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2分)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6.填空。(6分)

(1)“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__________》《大学》《__________》《孟子》。

(2)在中国文学史上,《__________》是一部艺术成就最高的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______。

(3)成语“高山流水”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说说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五、阅读古诗,回答问题。(17分)

(一)绝句(11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描绘的是__________季的景色。(3分)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个字描绘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分)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表示颜色的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声音的字是__________;表示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表示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根据诗句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地点应是()(1分)

A.柳树下

B.窗前

C.西岭

D.门外河边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3分)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六、文言文阅读。(15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__________。(1分)

2.请将短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3.请用“/”划分朗读节奏。(2分)

思援弓缴而射之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4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2)思援.弓缴而射之。()(3)为是其智.弗若与?()(4)非然.也。()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

果却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参考答案

一、1.板桥清咬坚韧顽强遭遇的挫折与磨炼坚忍顽强

2.贺知章春天里柳树美丽的姿态春天和大自然

二、2.(1)一万(2)四百八十(3)四

(4)二(5)三千九

3.(1)桂花(2)荷花(3)杏花(4)桃花

4.(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千门万户曈曈日千磨万击还坚劲青春作伴好还乡

5.(1)白雨跳珠乱入船(2)天街小雨润如酥(3)出没风波里

(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5)当春乃发生

(6)松间沙路净无泥(7)但悲不见九州同

(8)直把杭州作汴州(9)一片冰心在玉壶

(10)时鸣春涧中

三、1.B 2.B 3.C 4.C 5.A

6.(1)中庸论语(2)西游记吴承恩

(3)伯牙(或俞伯牙)锺子期

四、1.夸张 2.比喻 3.设问 4.拟人

五、(一)1.唐杜甫春 2.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

3.黄、翠、白、青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B

(二)1.唐杜甫忽闻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

2.(1)√(2)×(3)×

六、1.孟子 2.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1)教导(2)引,拉(3)智力(4)这样

5.(1)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6.示例:因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另一个人却

三心二意,所以效果不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积累运用升学考试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积累运用升学考试总复习 【复习容】 以六年级上下期教材为主,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古诗词等进行梳理、积累和运用。 【复习目标】 1.了解一些名言警句、格言、对联、古诗词等, 感悟其中的生活道理、学习经验、科学思想、道德认识,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2.会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了解一些谚语、歇后语, 感受其中的生活哲理、生产经验、地理风物, 体味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3.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自己的积累。 【复习建议】 1.对教材中的名言警句、格言、对联、古诗词等一定要熟记于心。 2.对这些名言警句、格言、对联、古诗词等要大致理解其含义。 3.复习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类,这样更利于掌握。 4.复习的形式要新颖,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积累和运用,切忌死记硬背。【题型举例】 【成语】 1.按要求填空 写出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 写出AABC式成语:()()()() 写出四个字中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写出形容很专心的四字词语:()() ()() 写出表示神态的成语:()()()() 写出表示动作的成语:()()()() 神话成语:()()() () 寓言成语:()()() () 描写春天景象的成语:()()()()

东()西()()言()色()前()后左()右()()()相觑()()寸光坐井()()熟视()()()()共睹白()成()()()开朗标()立()群()群()()故()新()本()末余音()()曲()和()独具()()()()人口古()古()长途()()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物名,组成成语。 ()飞()舞()()混杂杯弓()影()心()肺()()升天()目寸光()背()腰()()心肠()假()威()死()悲()()为奸亡()补牢()立()群心()意()趋之若()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专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两句诗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具体情境。() 2.《七步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3.《江畔独步寻花》押的韵是“i”。() 4.《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石灰吟”就是吟咏石灰。() 5.《鸟鸣涧》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春山空寂、幽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 二、诗句意思理解。(9分) 1.“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的意思是() A.煮豆子用来做成美味的食物,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B.把煮好的豆子淋上汤汁做成美味的食物。 C.煮豆时拿着羹,把豆子做成汁。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思是() A.嬉戏流连的蝴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和谐、动听。B.蝴蝶在“我”身边飞来飞去,自由自在的黄莺在“我”走过来时正好啼叫起来,好像在欢迎“我”。 C.非常喜欢蝴蝶游戏飞舞和娇莺自由自在地啼叫。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思是()

A.再看妻子哪还有什么忧愁呢,她正随意地收卷着书籍,高兴得到了极点。 B.再看看妻子和儿女们哪还有什么忧愁呢,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卷好,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C.但是看看妻子一点也不愁,她和我把书和诗稿卷好,高兴得快疯了。 三、默写填空。(18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2.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读诗词感作者。(9分) 从“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从“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诗人不怕牺牲的意愿、洁身自好的品质;从“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我们体会到诗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五、诗词中的童年。(9分) 童年充满着童真童趣,童年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让我们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放风筝的天真,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运用练习题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若是好朋友分离,依依惜别,我们可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3、一般用(形影不离 )成语来形容朋友之间关系亲密。 4、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每当看到春光将桃、、梨的花一夜间催开时,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 6、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 10、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可以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11、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2、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13、同学们,当你们的朋友在学习浪费时间,有所松懈时,我们可以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名句来劝告他。 14、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15、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赞美他们。 16、《白雪歌送武判断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形容。 19、轼名词《明月几时有》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0、生活中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这正如孔子《论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九月九日忆兄弟》一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 孙权劝学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课外古诗词背诵 竹里馆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语言积累与运用专项(有答案) ∣教科版

【语言积累与运用专项】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22分) 1.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3.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壮工夫老始成。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7.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二水中分白鹭洲。 9.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10._________________,故穿庭树作飞花。 1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填空。(27分) 1.________________,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法国) 2.诚实和勤勉,_____________________。——富兰克林(美国) 3.______________在一种意义上是增益的生活准备,一个人要停止了他的游玩的兴趣,__________________,以至于死。——李大钊 4.任何名胜,游览一次有一次的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梁实秋 5.旅游是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好媒介。——麦金托什(美国)

6.____________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毛泽东 7.__________________,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宋) 8.业精于勤而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三、连线。(8分) 《游园不值》xx 《xxxx晚景》xx和 《渔歌子》xx 《xx》xx 四、先解释加点词,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12分) 1.xx始觉有人来。 .. 始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知此事要躬行。 .. 躬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亩方塘一鉴开。 . 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寒食【唐】韩翃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迢迢牵牛星长歌行汉乐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诗三首 马诗【唐】李贺石灰吟【明】于谦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诗词十首 1、采薇(节选) 2、春夜喜雨【唐】杜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杜甫【唐】韩愈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6、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9、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六年级语文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毕业升学专项复习卷(四)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你一定很喜欢古诗文吧,现在,就请你来检测一下自己吧!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10分)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__代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_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热爱。 二、诗词积累。(38分) 1.将诗题、作者、诗句连起来。(5分) 《示儿》杜牧但悲不见九州同 《梅花》陆游孤光一点萤 《清明》查慎行凌寒独自开 《舟夜书所见》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王安石牧童遥指杏花村

2.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7分) (1)春种()粒粟,秋收()颗子。 (2)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5)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3.填花名,将古诗补充完整。(4分) (1)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4)()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根据提示写古诗名句。(11分) (1)高适有两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两句诗意思和它相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是对织女形象的完美诠释。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

古诗词背诵 序号:时间: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学 ⒈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⒉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⒊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⒈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⒉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⑴“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⑵“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⑶“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⑸“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⑹《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⑺“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⑻《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⑽《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教学反思:

第二板块 序号:时间: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联想到: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 咏物言志诗── 《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 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 《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 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完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本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2.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3.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4.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5.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7.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诗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8.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皋)人,一说高邮人。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9.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书法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 考点二:古诗词理解 1.《采薇(节选)》是一首写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 2.《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3.《春夜喜雨》全诗没有一个“喜”字,但句句洋溢着喜悦之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春雨的特点和品性的描写生动、细腻。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前两句细致描写了初春的小雨和草色的朦胧美,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这一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5.《江上渔者》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泊船瓜洲》借景抒情,借身边的“山水、春风、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积累运用、课文理解》复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积累运用、课文理解》复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背诵。 1.知识积累。 (1) 下列对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 B.《匆匆》——直抒胸臆 C.《那个星期天》——心理活动描写细腻 D.《腊八粥》——环境烘托 (2) 下列作品、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要是( ) 。A.《腊八粥》——沈从文——中国B.《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C.《匆匆》——朱自清——中国D.《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法国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B.《那个星期天》选自《务虚笔记》,作者是肖复兴 C.《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D.《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李星华,与李大钊的关系是父子 (4) 下面课文的主要人物与课文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大钊——《十六年前的回忆》 B .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C.孟子——《两小儿辩日》D .老班长——《金色的鱼钩》 (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曾巩、苏轼、苏洵、苏辙__________ 被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下面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杜甫、杜牧 B .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C.王安石、杜甫、李白 D .欧阳修、杜甫、李清照2.名句背诵。 (1) 昔我往矣, ___________ 。今我来思, __________ 。(《采薇》) (2) 好雨知时节, _________ 。(杜甫《春夜喜雨》 ) (3) 最是一年春好处, 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4) 劝君更尽一杯酒, _________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5) 江上往来人, _________ 。(范仲淹《江上渔者》 ) (6) __________ ,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 (7) __________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 (8) 欲问行人去那边? ___________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9) __________ ?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10) __________ ?除非问取黄鹂。(黄庭坚《清平乐》) (11) 春城无处不飞花, __________ 。(韩翃《寒食》) (12) 良药苦口利于病, __________ 。 (13) ___________ ,子欲养而亲不待。 (14) 常将有日思无日, __________ 。 (15) 书到用时方恨少, __________ 。 (16) 大漠沙如雪, _________ 。(李贺《马诗》) (17) ___________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18) 千磨万击还坚劲, ___________ 。(郑燮《竹石》) (19) 有意栽花花不发, 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人教版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zhì]与人。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漉菽】lùshū漉:滤。菽:豆类的总称。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xiè](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huàn】溪沙 宋苏轼 游蕲[qí]山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溪流。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bào]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六年级古诗词积累运用

六年级古诗词积累运用 六年级古诗词积累运用 1、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唐杜甫)2、描写夏天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 3、描写秋天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4、描写冬天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宋柳宗元)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 5六年级古诗词积累运用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地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6、描写边塞风光: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唐李贺) 7、含哲理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唐杜甫)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 8、描写友情(离别、送别)的诗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 白) 9、描写山川景物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10、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 11、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 行。 (宋陆游)

12、爱国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 淹)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 祥) 13、描写心情的诗句: (悲伤)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宋陆游) (高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14、歌颂母爱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5、含讽刺的诗句: 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唐杜甫)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唐张俞) 16、勤奋学习的名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一鲁迅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一一爱迪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7、珍惜时间的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8、说明谦虚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9、谚语: (气象)(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农业谚语)(1)、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学习谚语):(1)、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劝诫谚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0、对联: (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师联):桃李满天下,四海皆学子。 (春联)爆竹一声除旧岁,梅花数点接新春。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 (格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做人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1、歇后语:

(完整word版)部编本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

七年级下册 目录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木兰诗 3、卖油翁(欧阳修) 4、陋室铭(刘禹锡) 5、爱莲说(周敦颐) 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7、望岳(杜甫) 8、登飞来峰(王安石) 9、游山西村(陆游) 10、己亥杂诗(龚自珍) 11、河中石兽(纪昀) 12、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初,权谓wèi 吕蒙曰:“卿qīng 今当dāng 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cí 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gū岂qǐ欲yù卿qīng 治经为博士邪y é!但当涉shè猎liè ,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shú若ruò孤gū?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yì 。” 蒙乃始就学。及鲁lǔ肃sù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 ēng 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 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

(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jī杼zhù声,唯wéi 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yì无所思,女亦yì 无所忆。昨夜 见军帖ti ě,可kè汗hán 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ju àn 卷ju àn 有爷名。阿爷无 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ān 马,从此替tì 爷征。 东市买骏jùn 马,西市买鞍ān 鞯jiān ,南市买辔pèi 头tóu ,北市买长鞭。旦dàn 辞cí爷娘去,暮mù宿s ù 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ji ān 溅ji 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 y ān 山胡骑j ì 鸣啾啾。 万里赴fù戎róng 机jī,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chuán 金jīn 柝tuò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cè勋xūn 十二转zhuǎn ,赏shǎng 赐cì 百千

六年级:六下语文《积累运用四》教案(示范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六下语文《积累运用四》 教案(示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六下语文《积累运用四》教案(示 范文本) 《积累?运用四》 教学目的: 1、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对联。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培养想象能力。 3、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4、学会做社会调查。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对联) 什么是对联?

2、了解对联的大意。 (1)第一副对联是带有比喻句的对而句。“删繁就简”对“领异标新”,“三秋树”对“二月花”。“删繁就简”是指去掉一些繁杂的文辞,使文章简明、精练,“三秋树”,深秋的树,黄叶枯枝落了,更显枝干苍劲。“领异标新”是与众不同,富有新意,“二月花”指早春的花。这副对联可以理解为:文章去掉多余的文辞,简明、精练就如深秋的树;与众不同。富有新意就像二月里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 (2)第二副对联是歇后联。前文像谜面,后文像谜底。“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用“稻草捆秧”“竹篮提笋”形象的点明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 (3)第三、第四副对联描写了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富有情趣,且用字准确、贴切。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先读,再指名读,并对易读破的地方进行指点。 (4)熟读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练习背诵。 2、学生进行朗读并进行背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六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寒食【唐】韩翃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迢迢牵牛星长歌行汉乐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诗三首 马诗【唐】李贺石灰吟【明】于谦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诗词十首 1、采薇(节选) 2、春夜喜雨【唐】杜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杜甫【唐】韩愈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6、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9、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019年六年级古诗词积累试题

2019年六年级古诗词积累试题 一、按要求把古诗填写完整。 1、填数字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下扬州。 毕竟西湖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朝辞白帝彩云间,里江陵日还。 2、填颜色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遥望洞庭山水,银盘里一螺。 3、填动物 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泥融飞,沙暖睡。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上时。 二、把诗句补充完整。 1、,早有蜻蜓立上头。 2、,春风不度玉门关。 3、,复照青苔上。 4、,可爱深红爱浅红? 5、,独钓寒江雪。 6、一水护田将绿绕, 7、儿童散学归来早,。 8、九州生气恃风雷,。 9、千锤万凿出深山,。10、不要人夸好颜色,。 11、绿遍山原白满川, 12、应怜屐齿印苍苔,。 13、梅子金黄杏子肥, 14、,村庄儿女各当家。 三、古诗对对碰(把相关内容用横线划起来,并写出诗句出自哪首古诗,并写出作者 景物特点季节诗句诗题作者 红叶似火春停车坐爱枫林晚《》 ( ) 银装素裹夏千山鸟飞绝《》 ( ) 东风拂面秋草长莺飞二月天《》 ( ) 阳光炽热冬梅子金黄杏子肥《》 ( ) 四、下面这些称号分别指哪位诗人?请写出他们的姓名。 大杜:()小杜:()香山居士() 诗圣:()诗仙:()东坡居士() 五、根据意境学过的古诗句。 1、古代诗人善于诗句来表达心情,表达孤寂的诗句, , ;表达欢欣的诗句,,。;表达愤怒的句,,。 2、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诗人赞美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