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西涝口矿区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第23卷第4期西安工程学院学报Vol.23No.4 2001年12月 JOU RNA L OF XI AN EN GIN EERI NG U N IV ERSIT Y Dec.2001胶东乳山金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周 军1,刘建朝1,杨正华1,王瑞腾2,张洪山2,张振开2,张可海2(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山东省乳山市金洲集团,山东乳山264500)[摘要] 英格庄金矿以相对富As、Co、N i而三甲和铜锡山金矿则以相对富Cu、Pb、Zn、Ag为特征。
聚类分析显示,英格庄金矿具Bi+Hg、A s+Sb+Co与Pb+Zn组合,三甲金矿具Bi+Hg+A s+Sb+Co、Pb+Zn与A g+Cu+Au组合,而铜锡山金矿则显示Bi+Hg+Sb+Pb+Ag、Cu+Au+Zn+As及Mo+N i组合。
结合N i、Co、M o与A g、Hg、As、Sb等的相关特征,认为上述三个金矿均有成矿头尾晕叠加现象。
Au、A g、Cu、Pb、Zn、As、Sb、Bi、Hg、M o等元素垂向变化规律显示,英格庄金矿在-200m标高以下、三甲金矿在-500m标高以下尚有成矿富集段存在。
其中,所确定的英格庄金矿的靶位在16勘探线附近,三甲金矿的靶位则在16~20勘探线间。
[关键词] 胶东半岛;金矿;原生晕;成矿预测;靶区;乳山金矿区[中图分类号] P6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955(2001)04-0016-12[作者简介] 周军(1957-),男,副教授,从事结晶学及矿物学、大地构造与区域成矿、GIS在地质中的应用等教学与科研工作。
乳山金矿区位于胶东半岛东部乳山县境内,属牟(平) 乳(山)近南北向金矿成矿带的南半部。
区内主要有金青顶、唐家沟、英格庄、初家沟、胡八庄、铜锡山、三甲、东峒岭等金矿,金矿点星罗棋布(图1)。
研究工作主要限于乳山市金洲集团所辖金矿(未包括唐家沟与东峒岭)及其周边区域。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控矿要素及找矿靶区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是云南省澜沧县境内的一处重要矿产资源。
其矿体主要由银、铜、锌、铅等矿物组成,矿化物主要分布在石英脉、石英闪长岩固体等岩石中。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要素及找矿靶区。
一、地质特征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主要分布在澜沧县东北部的三道水、巴弄等地段。
该矿床属于花岗岩-闪长岩带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岩石通常为深色闪长岩,石英脉和石英脉固体等构造固体是矿产的主体,矿物包括银矿、铅矿、锌矿、铜矿等。
二、控矿要素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的控矿因素主要包括构造、岩石层位和热液成矿作用。
其中,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矿床岩石层位较规则,呈伸展构造组构样式。
矿化作用与构造演化有关,主要分布在断层、剪切带和脉状构造中,断层控制作用显著。
三、找矿靶区在寻找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的靶区时,应注意寻找具有较完整的脉状构造体、处于构造节理和断层带中的石英脉固体,以及与石英脉固体相伴的岩石中的矿物等。
凭借着局部构造的勘探附近就曾经发现强烈的热液作用足迹,揭示了区内热液成矿的潜力,是靶区的快捷定位方式之一。
此外,还可以结合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物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探,提高勘探效益。
综上所述,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要素都比较显著,找矿靶区的方法也比较明确。
但是,在实际的勘探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找矿的影响,以提高勘探效益。
通过对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矿床的特点和潜力。
一、地质数据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主要分布在澜沧县东北部的三道水、巴弄等地段,属于花岗岩-闪长岩带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成矿岩石为深色闪长岩。
矿床形态具有典型的脉状构造控制,矿化体主要分布在石英脉、石英闪长岩固体等岩石中。
银矿、铅矿、锌矿、铜矿矿物的含量较高,其中银矿石为最主要的金属矿物之一。
二、矿产数据澜沧老厂银铅锌铜矿床是一处比较重要的金属矿床,在矿藏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52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省静宁县樊家大庄一带铜多金属矿矿化成因、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分析王薪淇(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甘肃 平凉 744000)摘 要:从区城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对樊家大庄铜多金属矿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为樊家大庄铜多金属矿矿化成因为岩浆后期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指出地层岩性和构造蚀变带是区内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和工作重点是寻找矽卡岩型铁铜矿和构造热液型铜、金、硫、钴矿,并初步圈定了下一步工作靶区。
对北祁连加里东构造带东段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的铜多金属矿床将会起到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床;矿化成因;控矿因素;找矿方向及靶区风析;甘肃平凉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9-0052-3Analysis on the Mineralization Genesis, Control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Fanjia Dazhuang Area of Jing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WANG Xin-qi(Gansu Coalfield Geological Bureau 146th Brigade,Pingliang 744000,China)Abstract: An analysis and study were conducted on the Fanjia Dazhuang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mining area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preliminarily believ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of the Fanjia Dazhuang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due to the middle and low temperature tectonic hydrothermal type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he later stage of magma.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tratigraphic lithology and structural alteration zone are the main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he area, The next direction and focus of ore exploration have been proposed to search for skarn type iron copper deposits and tectonic hydrothermal copper, gold, sulfur, and cobalt deposits, and the next target areas have been preliminarily delineated. The search for hidden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loess covered area of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North Qilian Caledonian tectonic belt will play a guiding role.Keywords: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Mineralization genesis; Mineral control factors; Prospecting direction and target area wind precipitation; Pingliang, Gansu收稿日期:2023-08作者简介:王薪淇,男,生于1989年,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内蒙古镶黄旗那仁乌拉矿区钨铋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以及找矿方向张志超(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6000)摘 要:本文在地质勘探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成因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矿物共生组合关系,成矿远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综合研究,总结了该地区钨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控制条件及成矿规律,并开展成矿预测。
关键词:那仁乌拉钨铋银多金属矿;中高温岩浆热液型矿床;围岩蚀变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6-0094-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w-bi-ag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in narenwula mining area, Xianghuang Banner, Inner MongoliaZHANG Zhi-chao(The ninth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Xilin Gol 026000,China)Abstract: The stud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ore deposit genesis analysis, ore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re-finding indicators and mineral association, ore-forming prospect and ore-finding direction of the study area,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forming controlling conditions and ore-forming laws of tungsten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study area, and carries out ore-forming prediction.Keywords: narenwula tungsten bismuth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medium high temperature magmatic hydrothermal deposit; wall rock alteration截止201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共发现中型钨矿3个,小型钨矿11个,矿点21处[1],那仁乌拉钨多金属矿的发现结束了内蒙古自治区没有大型钨矿的历史,几乎同时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乌日尼图矿区亦发现了大型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型钨、钼多金属矿,赤峰维拉斯托矿区发现大型锡多金属矿,以及对白音诺、红岭等矿床的研究,显示出一个区域性的岩浆热液型锡、钨多金属矿成矿系统,脉状铅、锌、银矿可能是矽卡岩型、岩浆岩型矿化的外围分带,成矿作用与深部酸性侵入岩有关,可能并不发育同时代的火山岩或与火山作用无直接联系。
文章编号:1006-6616(2000)03-0217-07收稿日期:2001-05-25基金项目:原地质矿产部定向研究基金(地科定96-21)作者简介:陈柏林(1962)),男,研究员,从事区域构造、矿田构造和成矿预测研究。
北山地区金矿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陈柏林1,吴淦国2,叶德金3,刘晓春1,舒 斌1,杨 农1(1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31甘肃酒泉地调队,甘肃酒泉735009.)摘 要:北山地区金矿床分布广,主要类型有韧性剪切带型、岩浆热液型和海相火山岩型。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和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
除基底变质岩和石炭系火山岩外,其他层位赋矿选择性不明显。
成矿流体以岩浆来源为主,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和动力变质热液。
构造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区域大地构造控制成矿岩系分区,二级构造控制成矿带和成矿岩体的分布,主要赋矿构造形式有韧性剪切带、低角度推覆构造和岩体构造裂隙。
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
金矿有利找矿远景区是小西弓外围地区、白墩子-石板墩地区、金窝子-照壁山地区,拾金坡-南金滩地区、马庄山-南金山外围地区和古堡泉-老金厂地区。
关键词:金矿床类型;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甘肃北山中图分类号:618151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北山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西邻新疆、北接蒙古,处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西段。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北山地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聚合部位。
地层及岩石由3个构造层组成:(1)长城系和前长城系中-深变质岩系。
包括敦煌群、白湖群、原勒巴泉群部分和太古宙及早元古代侵入岩类等。
主要为片麻岩、片岩类为主;(2)青白口系)下古生界中-浅变质岩系。
岩性主要有浅变质杂砂岩、浅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千枚岩、大理岩以及浅变质火山岩等;(3)上古生界)中生界构造层。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北山造山带南部小西弓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张 慧(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摘 要:小西弓金矿床位于北山造山带南侧,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背景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巨大。
研究表明:小西弓金矿床明显受控于区域性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的断裂破碎带,伴随韧性变形特征;矿体在空间上呈平行状展布,以脉状矿体为主,单个矿体规模不大,矿石品位变化较大,矿化蚀变较发育,硅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床属于造山带型金矿床,控矿因素以构造为主,与岩浆作用无明显的成因联系。
关键词:小西弓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0-0100-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Xiao-xigong Gold Depositin the Southern Part of Beishan Mountain BeltZHANG Hui(The fourth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ansu Province,Jiuquan 735000,China)Abstract: Xiao-xigong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on the southern side of Beishan mountain belt, the regional tectonic-magma activity is strong, the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background conditions are good, and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is hug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Xiao-xigong gold deposit is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the fractured fractured belt of the regional north-west-south east-east spread,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ghness deformation; Ore taste changes greatly, mineralization erosion is more developed, siliconization and yellow iron ore mineralization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Keywords: Xiao-xigong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features; mine control factors北山造山带处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汇部位,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地质背景复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已发现数处金矿床,如花牛山、新金厂、老金厂、长流水和小西弓等,显示出巨大的找矿前景[1]。
第30卷第4期2008年8月甘 肃 冶 金G ANS U MET ALLURGYVol.30 No.4Aug.,2008文章编号:167224461(2008)0420039204甘肃西成铅锌矿田秦岭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谈应范1,2,谢洪春1,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2.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106队,甘肃兰州730046)摘要:西(和)成(县)铅锌矿田秦岭型铅锌矿床主要有两种成因类型:热水沉积型及热水沉积改造型,热水沉积型主要受同生断裂与断陷滞流盆地控制;热水沉积改造型主要受礁硅岩套及同沉积褶皱控制。
通过控矿因素的分析,在以后找矿过程中应注重岩性、岩相、地层厚度变化部位,与背斜伴生的向斜构造以及现有矿床的深部地段。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2;P618.4文献标识码:AGansu Xi cheng Lead2zi n c M i n e Fi eld Qi n li n g Lead2zi n c M i n e Bed Geologi cal Feature and Prospecti n g D i recti onT AN Ying2fan1,2,X I E Hong2chun1,2(1.Chinese Geol og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2.Gansu Col ored Geol ogy Iinvestigati on Bureau106Team s,Lanzhou730046,China)Abstract:Xicheng lead2zinc m ine field Q in L ing lead2zinc m ine bed mainly t o have t w o kind of genetic types:The hotwater deposit and the hot water deposit transf or mati on,the hot water deposit with is br oken mainly the singleness break falls the lagging current basin contr ol;Hot water deposit transf or mati on mainly reef quartzite set and with depositi on fold contr ol.Thr ough contr ols the ore fact or the analysis,should pay great attenti on gl ott ol ogical,the litchi fancies,and the stratu m dep th change s pot in the later p r os pecting p r ocess,and with anticline ass ociated syncline structure as well as existing ore deposit dep th porti on land sect or.Key W ord:lead2zinc m ine bed;geol ogical feature;p r os pecting directi on1引言 甘肃西成铅锌矿田属秦岭铅锌矿带的一部分,拥有十余个中型至超大型铅锌矿床和数十个小型铅锌矿床及矿点,是我国重要的铅锌资源基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理论预测法-蓬家夼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蓬家夼金矿位于乳山市北西部35km 处的蓬家夼村南,其地理坐标为121°15′09″~121°18′08″E,37°04′47″~37°05′30″N,为一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是乳山市的黄金支柱产业之一。
蓬家夼金矿于1986 年由民采发现,1989 年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三院”)受矿山妥托进行勘探工作,1994 年提交勘探报千,圈定了2.5t 储量。
金矿化主要产于中生代胶莱分地莱阳组砾岩与荆山群古老变质杂岩的接触部位、荆山群副变质岩系之层间滑动角砾岩系中,由于该金矿发现较晚,只有少数研究都在研究胶东区成矿时对其进行少量的工作。
提出了几种认识;受与鹊山变质核杂岩有关的拆离断层控制的金矿化(孙丰月,1997;孙丰月等,1995);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的金矿化(赵伦山等,1993);产于中生代胶莱盆地底部的碳质岩系中,为与碳质岩系有关的金矿(聂爱国,1997)。
1996 年至1999 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乳山金矿课题级根据乳山黄金局和金华集团公司的要求,以成矿预测为目的,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解剖,从矿床产出地质背景、含矿构造带特征、矿化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提出该矿床受荆山群副变质岩中层间滑动角砾岩系的控制,并称其为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指出该新型矿床具有不同于其它矿床类型的5 大特征:①矿庆赋存于晚元古变质岩系特定的层位中,矿体厚度与大理岩、含石墨片岩、片麻岩呈互为消长的关系;②矿床产于区域性拉张盆地的形成过程中,矿体的产出严格受盆边缘层间滑动构造带这一特定构造环境的控制;③控矿构造具有先拉、后张、再剪切的独特演化过程,每期构造都具有特定的矿矿学意义;④矿体的形成和定位受控于区域性拉张-挤压-走滑应力场,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呈轴向协调、大小不一的各种透镜体;⑤矿体具有浅埋藏、低、大矿量、。
个旧卡房成矿区断裂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方向周永恒;李国伟;李奕【摘要】结合个旧卡房成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断裂构造成因机理、断裂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区内断裂构造控矿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卡房成矿区成矿作用特点鲜明,老熊硐断裂以北成矿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下,在卡房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主要产出以锡、铜为主的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小;老熊硐断裂与龙树脚断裂之间自地表往下均有成矿,主要产出层状铅、锡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大;龙树脚断裂及其周围的次级断裂中主要产出锡、铅、银矿体,其中锡、铅矿体规模相对较小;②成矿区的断裂构造形成主要是由地区构造应力、风等自然作用力等因素耦合作用所致;③区内矿体类型主要有层间矿体、断裂带矿体、花岗岩接触带矿体及花岗岩蚀变带矿体;④断裂与地层(互层)交切处、断裂转折端处、断裂交汇锐角挟持带及断裂扎根处为成矿区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⑤成矿区断裂构造的控矿模式为多元-时空耦合控矿模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卡房成矿区深部(地表以下500~1 500 m)隐伏矿体分布区为该区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并划分出黄泥硐断裂挟持带生勘区(Ⅰ #区)、蒙子庙断裂构造透镜体生勘区(Ⅱ#区)、老熊硐断裂构造透镜体详查区(Ⅲ#区)、仙人硐断裂分支复合普查区(Ⅳ#区)、龙树脚断裂转折端详查区(Ⅴ #区)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找矿靶区.【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6页(P52-56,64)【关键词】断裂构造;成因机理;控矿特征;控矿模式;找矿靶区【作者】周永恒;李国伟;李奕【作者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卡房成矿区位于云南省个旧市南部178°方向,直距约14 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云南省个旧市卡房镇管辖。
区域地质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系与兰坪—思茅褶皱系三大地质构造单元汇聚地带东南隅。
锑矿矿床地质特点及其找矿方向探索作者:曹毅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13期摘要:本文将会根据湖南安华桃江地区的锑矿为分析对象,结合本地区的地质勘探成果,对区内的锑矿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湖南安化—桃江地区整体长是180km、宽是80km。
直到2011年该地区发现了有13处矿产,锑金矿有19个,其中Sb资源的储量则是39.77万t,Au约是11.50t。
该地区的锑矿资源非常丰富,根据近几年的勘探来看,该地区依然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所以,本文将会对该地区的锑矿地质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找矿方向。
1 矿床的地址特征1.1 板溪式石英的脉型锑矿床板溪式石英的脉型锑矿床的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种,每种型的矿床矿体都有1~48个不等。
主要的矿体长度在35~1100m,宽度大概是0.7~300m,埋深是10~880m,倾角是47°~88°厚度是0.47~2.53m。
主要的矿体资源量是总资源储量的14.22%~95.01%.这样的矿体矿床形态主要有:串珠状、薄板状、短脉状、层间细脉集合状、大脉状、板柱状透镜状等。
而大中型的矿体主要呈现柱状,还有“入”和“帚”字型的富集,很多矿体的走向都是沿倾向延伸,有一些是沿走向延长,而矿体的延深比矿体的延长要大3倍以上。
锑矿石中含有的金属矿物有很多种,主要有:自然金、闪锌矿、毒砂、黄铜矿、辉锑矿、锑华、方铅矿、白钨矿等。
其中包含的非金属有:绿泥石、磷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重晶石、磷灰石、绢云母等。
一般矿石的结构有:花岗变晶结构、针状结构、压碎结构、自形和半自形粗晶质粒状的结构、锯片双晶结构、揉皱结构、他形晶粒结构、格状结构等等。
在地表中不同的矿脉在深处都有一个深度为2~15m的氧化带,主要表现有:铁锰土、硅化体、似铁帽、褪色化带等。
1.2 矿床深部的演化特点(1)矿体的侧伏规律。
本文分析的这个地区相关的矿床普遍都是沿倾向发育的,同时也具有侧伏成矿的特点。
2020年 7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93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探析甘肃厂坝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丁 宁(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西秦岭地区物产丰富,是我国最为主要的铅锌矿产区域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多个大中型铅锌矿床,具有非常大的找矿潜力。
甘肃厂坝铅锌矿床主要包括厂坝、小厂坝、李家沟铅锌矿等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已经提交不同类型铅锌资源储量超过了1000万吨,对于甘肃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以厂坝铅锌矿床为对象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希望能够对类似区域地质分析及找矿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4-0093-2Analysis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angba Pb Zn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DING Ning(Lanzhou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 The West Qinling area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ead-zinc mineral areas in China. So far, many large and medium-sized lead-zinc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which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prospecting. Changba Lead-zinc deposits in Gansu Province mainly include Changba, xiaochangba, Lijiagou lead-zinc deposits, etc. since the 1960s, the reserv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ead-zinc resources have exceeded 10 million tons, which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ansu Provinc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angba Lead-zinc Deposit,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similar regional geological analysis and prospecting.Keywords: lead zinc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收稿日期:2020-07作者简介:丁宁,女,生于1989年,满族,黑龙江鸡东人,本科,地矿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乳山市西涝口矿区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本文概述了西涝口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研究了地层、断裂、裂隙构造等方面的控矿条件,总结了找矿标志,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
标签:控矿因素找矿方向西涝口西涝口矿区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北西约8km的西凤凰崖一带,地理坐标:东经:121°10′00″—121°15′00″;北纬:37°02′30″—37°06′45″。
先后有山东省地质三院、乳山市黄金公司和我部在此开展岩金普查工作。
历经多年,皆因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未能实现突破,随着近几年找矿思路的拓展,新方法新理论的运用以及周边新类型矿床的发现和已知矿床深部找矿的突破,给该区找矿带来了转机。
综合分析该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笔者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礦前景。
1区域地质背景西涝口矿区位于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胶东隆起带上,胶莱断陷盆地东北缘,牟乳金成矿带西侧。
(图1)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荆山群、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
荆山群地层为一套中深度变质岩系,其岩性主要为黑云片岩、石墨片岩、大理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等,主要分布在鹊山岩体周围,与岩体呈渐变过渡接触,在岩体内荆山群地层多以残留体出现。
中生界地层主要为陆源碎屑沉积岩和基性—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前者分布在胶莱盆地中,后者沿郭城—即墨断裂及桃村断裂分布。
中生界地层与荆山群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该区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并与金成矿关系密切。
断裂按走向分为两类:北东向和近东西向。
(1)牟平—即墨断裂带:属华夏式构造,集中分布于牟平—即墨一带,断裂带走向NE40—50°,倾向不一,倾角较陡,全长大于100km,宽40—50km。
断裂带发育在胶东岩群、荆山群、中生界白垩系莱阳群、青山群、王氏群及燕山晚期的岩体中。
断裂带由一系列大致互相平行、间距近似相等的压扭性断裂组成。
由西向东有:桃村—东陡山断裂、郭城—即墨断裂、朱吴—店集断裂、海阳—青岛断裂。
断裂带对区域地质构造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简要特征如下:a. 断裂带由一系列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压扭性特征显著。
b. 断裂带左行平移特征显著。
c. 断裂带内的主干断裂,具有等间距性,间距10—20km左右。
d. 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2)胶莱盆地北缘滑脱构造:胶莱盆地是中生代晚期形成的断陷盆地。
其长约280km,最大宽105km,面积2000km2。
盆地形状为北东向的似菱形,盆地边界多为平直倾角20—50°缓倾的正断层,构成了似地堑式构造。
滑脱构造是在沉积盆地伸展过程中,沿盆地北缘荆山群石墨片岩和大理岩等软弱润滑层或先期的拆离断层带,由构造作用和重力作用形成一系列铲式的顺层滑脱断层。
以胶莱盆地东北缘的蓬家夼层间滑脱断层为例,简述其特征如下:该断裂东起河西村,西至东井口村,长4km左右,宽60—730m,其西部走向NW290°至NE10°,倾向SW,其东部为NEE75—90°,倾向SE,倾角5—50°,是一种多期次多成因的叠加构造,沿石墨片岩、大理岩等较脆弱的润滑层以及先期的拆离断层带发育,平面上表现为弧形构造,剖面上多呈上陡下缓的铲式构造出现,蓬家夼金矿就赋存于该构造带内。
该区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主要形成两种类型花岗岩:一种类型为晚元古代经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壳源同熔型花岗岩(如鹊山岩体),其主要岩性为弱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在区内大面积出露,与地层呈渐变过渡接触;另一种类型为中生代燕山期壳幔混合源同熔花岗岩(如院格庄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主要分布在院格庄一带,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前者与金成矿关系密切。
该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金,其次为铜、铅、锌、硫化铁、建材等。
牟乳成矿带及两侧赋存有金青顶、邓格庄、下雨村等大中型金矿及一系列中小型金矿,牟乳成矿带西侧、胶莱盆地北缘赋存有蓬家夼、辽上、发云夼、土堆等大中小型金矿(图1)。
2矿区地质2.1地层区内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荆山群变质岩、中生界莱阳群、青山群沉积岩。
荆山群变质岩分布较广泛,主要岩性为大理岩、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片岩等,中生界莱阳群与荆山群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主要为厚层砾岩夹砂岩、砂砾岩等,在区内大面积出露,青山群与莱阳群呈不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安山质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安山岩、流纹质火山岩等,在矿区西北部少量出露。
荆山群地层中的大理岩多呈透镜体产出,根据其物理化学特性,如易碎性、渗透性、活泼性,有利于矿液的运移与赋存。
2.2构造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矿区位于北东向的郭城—即墨断裂与朱吴—店集断裂之间,郭城—即墨断裂在本区部分出露,是本区的主干断裂,分布于矿区西北部,区内长约1500m,宽10—50m,走向NE45°,倾向NW,倾角60°左右。
该断裂早期显张性,中期具压扭性,晚期复显张性,具多期活动的特点。
另据资料[1]:在岩体与荆山群地层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发育两条层间滑动构造带,北为土堆—龙口层间滑动构造带,南为前夼—后夼层间滑动构造带,构造带变形较强,与围岩界线不清。
强变形表现为角砾岩带、片理化带、碎裂岩带等;弱变形表现为构造透镜体等,构造带具低角度正断层特点,其产状上陡下缓。
由于受四者共同作用的影响,区内发育有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四组断裂构造,前三者最为发育。
17、18、20号脉均产于北东向断裂构造中。
2.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主要为晚元古代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弱片麻状中细粒含石榴石二长花岗岩,又称鹊山-牧牛山岩体。
该花岗岩属同熔型花岗岩、钙碱性铝过饱和系列岩石。
花岗岩在区内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分布于矿区中部,普遍含“地层包体”,“包体”岩性为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斜长角闪岩等。
花岗岩颜色为浅灰白色,中粒、中细粒结构及块状-片麻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钾长石40%,斜长石20%,石英39%。
两侧为荆山群变质岩地层,二者呈渐变过渡接触。
区内脉岩发育,主要为燕山晚期的煌斑岩和闪长玢岩。
煌斑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
3控矿因素分析3.1地层控矿区内矿脉的产出与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地层关系密切。
17、18、20号脉即赋存于荆山群陡崖组大理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中。
其原岩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岩和化学沉积岩夹中基性火山物质的沉积岩系。
据文献资料[2]:金的高值岩性不是大理岩,而是透辉岩、透辉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其原岩为一套含钙镁质沉积物的基性火山岩、中基性火山岩),金集中于该类岩石组合中或分布于他们的相关岩石互层带内。
荆山群地层金的平均丰度值为3.40×10-9[3],其中野头组金含量平均值为6.11×10-9[2],高于地壳平均水平,说明在荆山群地层形成的过程中,金已得到初步富集。
荆山群地层应为该区的初始矿源层。
(表1)3.2断裂构造控矿区内的土堆—龙口、前夼—后夼层间滑动构造带控制了区内荆山群地层和牧牛山岩体的分布,两条层间滑动构造带之间、及两侧发育一系列次一级的断裂构造,该类构造走向与层间滑动构造带走向大致平行或斜交,走向多为NE、近EW 向,多数倾向SE,个别倾向NW,倾角一般为45°-80°。
该类次级断裂构造由早期的压扭性到后期的张性,表现出了明显的多次继承性变动,形成了低压扩容带,为含矿热液活动,矿化的叠加和富集沉淀,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位置,最终形成了矿化体或矿体。
本区的多条矿脉均产于该类张性次级断裂构造中。
3.3裂隙破碎带控矿区内构造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四组,其中前两组最为发育,其次为近东西向。
因受构造应力影响,岩石易碎形成碎裂岩(带),从而形成有利的容矿空间,易于蚀变及含矿热液的渗透、交代或充填,最终形成矿体。
该类裂隙破碎带形成于次级断裂的旁侧,其规模一般较小,形成的矿体也多为小透镜体、小矿囊、小矿柱等次要矿体,局部形成品位较高的富矿包。
4找矿标志4.1地层标志西涝口地区地层为元古宇与中生界地层,特别是元古宇荆山群中的大理岩层位是构造的薄弱地带,往往形成滑脱构造带,加上碳酸盐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使金矿液在此沉淀,发育金矿化;岩体内有小的元古宇残留体部位,也是构造的薄弱部位,有利于金的富集。
所以,元古宇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带部位,特别是发育蚀变大理岩的地段,是找金的有利地段。
4.2构造标志北东向及近东西向构造分布区是该区找矿的一个主要标志。
构造的规模控制了矿体的规模,构造交汇复合转折部位以及构造面的凹凸部位是金成矿的有利地段。
另外,两层间滑动构造带之间的张性断裂裂隙亦是金成矿的有利部位。
4.3露头标志该区地表风化强烈,岩石破碎,矿脉内金属矿物多氧化淋滤形成黑色或红褐色的具蜂窝状露头,风化大理岩则为红褐色,野外观察明显。
5找矿方向通过对该区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的研究,笔者认为该区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区内多组构造的复合部位为找金的有利部位,如北东向构造和近东西向构造、北东向与北西向构造的复合部位等。
构造复合部位往往都是低压扩容带,有利于金的沉淀富集。
矿區外围黄草场地区在莱阳群地层与荆山群地层的接触带附近,见有灰白色砂砾岩,该类岩石较破碎,蚀变较强,发育硅化、褐铁矿化。
通过取样分析,有弱的金矿化显示,品位0.14-0.17×10-6,本区在接触带附近同样可见到灰白色砂砾岩,因此,莱阳群地层与荆山群地层接触带附近的灰白色砂砾岩可作为找金的有利部位。
另外,在区内莱阳群地层中的Dη-5号物探异常,通过作地化剖面,在该处金丰度值为173×10-9,显示该处具弱的金异常,从区域的遥感解译图上分析,在该处存在一NNE向断裂,与该异常的长轴吻合较好,因此,该处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区内层间滑动构造带是找金的有利部位。
层间滑动构造带发育于荆山群地层与牧牛山岩体的接触带附近,由一系列的强变形域和弱变形域组成。
金矿化蚀变多沿强变形域发育。
该类构造为含金热液的流通和沉淀提供了重要条件。
另外层间滑动构造带之间的张性断裂裂隙亦是找金的有利部位。
根据钻探资料,18号脉矿体,通过钻孔原生晕分析,其深部显示头尾晕叠加特征,深部15线向北东沿倾向由浅到深,有厚度变大,品位变高的趋势,而从0线到31线,破碎带明显变宽,蚀变程度增强,31线见到12层矿化体,破碎带达150 m。
因此,西涝口18号脉矿体深部,尤其是15线向北东,成矿潜力较大,远景较好。
参考文献[1]高长亮,张春池,王星远,等.海洋东刘家金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J].山东地质,2001,17(3-4):77-81[2]林文蔚,赵一鸣,赵国红,等.荆山群的地层结构及野头组含金性研究[J].山东地质,1998,14(4):42-48[3]刘玉强,刘殿浩,于志臣,等.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主要类型与找矿远景评价[J].山东地质,2000,16(1):29-38[4]杨忠芳,徐景奎,赵伦山,等.胶东区域地壳演化与金成矿作用地球化学[M].地质出版社,北京,199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