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输电线路绝缘子污闪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绝缘子污闪事故也逐年增多,这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尽管国内外学者通过对绝缘子污闪特性的进行了一定研究,但绝缘子污闪事故仍时有发生,而据统计,电网中发生的事故次数中,虽然绝缘子的污闪事故次数少于雷电所引起的绝缘闪络,但其所造成的损失却是最严重的。
因此对绝缘子表面污秽引起的闪络还需做进一步研究,这对准确地指导外绝缘配置的选择以及进一步优化防污闪措施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绝缘子;污闪;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措施引言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也日趋严重,大气污染不断恶化。
输电线路绝缘子长期暴露于各种不同的复杂环境中,极易发生污闪事故,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电网的安全。
因此,绝缘子的防污闪对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污闪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1 污闪形成机理分析防污闪要从污闪形成机理分析,针对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根本性治理的目的。
输电线路长期处于露天下运行,绝缘子在外加电压后对周围的污染源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其表面会粘附周围空气中的各种污秽物质。
这些污秽物质在天气干燥时其导电性能并不强,不会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但一旦遇上大雾、晨露、毛毛雨、雨夹雪等潮湿天气,污秽层中的电解质湿润后,绝缘子表面的电导率将急剧上升,这时,绝缘子表面会有泄漏电流流过,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能也随之大大降低。
在电流热效应的作用下,污秽层表面被烘干并沿着干带产生沿面放电,最终导致整个绝缘子串闪络[1]。
绝缘子污秽闪络发生的原因及机理非常复杂,并不是简单的空气间隙的电击穿过程,而是一种与电能、热能、化学及时间等因素有关的热击穿过程。
在正常运行电压下,只有绝缘子表面堆积一定量的污秽、外部环境温度及湿度达到某定值时,才可能发生污闪。
总的来说,绝缘子污秽闪络放电是涉及电、热和化学现象的复杂变化过程。
输电线路污闪原因分析及防污闪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电路建设规模的增长,污闪事故的发生更加频繁。
污闪直接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其原因主要包括绝缘子质量问题、鸟粪堆积、大气污染、气候影响、海拔过高等。
因此,供电单位应明确输电线路的污秽等级,全面提升输电线路的防污能力,定期开展线路清扫,并对周围环境实施综合管理。
【关键词】输电线路;污闪;原因;防闪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电路建设规模不断增长,同时污闪事故的发生也更加频繁。
造成输电线路污闪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既与输电线路本身的结构、质量有关,还与气候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污闪会给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并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供电单位应综合分析输电线路污闪的原因,并制定科学的防污闪措施。
一、输电线路污发生闪的危害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绝缘表面会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当污染物遇到潮湿条件时,其可溶物溶于水后,会在绝缘表面形成导电膜,导致绝缘子的绝缘水平降低,并发生弧光闪络,即为污闪。
近年来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用电需求迅速增长,通过采用高压输电,不仅输送容量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减少输电损耗,实现成本节约。
但在输电过程中,输电线路需要跨越不同地区,并受到各种污染源的影响。
当发生污闪时,较轻微的影响是线路保护跳闸。
而当污闪发生在有裂纹的绝缘子串上时,其危害更为严重,短路电流会引起受潮裂纹中的气体急剧膨胀,进而发生炸裂,导致绝缘子断串,引发停电事故。
由此可见,污闪会直接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将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采取有效的防污闪措施至关重要。
二、输电线路发生污闪的原因污闪放电是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形成,首先是输电线路的绝缘表面受到污染,其次是污秽层受潮,进而发生局部放电,最终造成沿面闪络。
所以绝缘子表面积污、潮湿条件以及工作电压是引发污闪的三个主要因素。
线路运行过程中,绝缘子表面会受各种外部因素影响,使表面积累污秽物。
输电线路的有效防污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电路建设规模不断增长,同时污闪事故的发生也更加频繁。
造成输电线路污闪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既与输电线路本身的结构、质量有关,还与气候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污闪会给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并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供电单位应综合分析输电线路污闪的原因,并制定科学的防污闪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一、输电线路污发生闪的危害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绝缘表面会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当污染物遇到潮湿条件时,其可溶物溶于水后,会在绝缘表面形成导电膜,导致绝缘子的绝缘水平降低,并发生弧光闪络,即为污闪。
近年来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用电需求迅速增长,通过采用高压输电,不仅输送容量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减少输电损耗,实现成本节约。
但在输电过程中,输电线路需要跨越不同地区,并受到各种污染源的影响。
当发生污闪时,较轻微的影响是线路保护跳闸。
而当污闪发生在有裂纹的绝缘子串上时,其危害更为严重,短路电流会引起受潮裂纹中的气体急剧膨胀,进而发生炸裂,导致绝缘子断串,引发停电事故。
由此可见,污闪会直接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将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采取有效的防污闪措施至关重要。
二、输配电线路发生污闪的主要原因分析污闪系绝缘子表面污秽导致绝缘子闪络,是雾期、雨雪期因空气湿度较大,且带有大量导电介质和尘埃微粒雾团、雨雪而造成的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发生闪烁事故。
要解决污闪问题,有必要对污闪机理进行研究,进而掌握并分析污闪发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1、空气湿度大,是污闪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空气湿度大且无风或微风的自然条件下,绝缘子的绝缘水平降低,表面的泄露电流增大。
此时,污闪是引起输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因素。
2、设计计算泄露比距不够计算泄露比距采用额定电压与实际运行电压不符。
在污闪季节,系统电压高出额定电压的10% 左右,也就是说,计算的泄露比距比实际低 10% 左右,故污闪必然会出现。
输电线路污闪的有效防范方法思考摘要:当输电线路中发生污闪现象时,不单单会影响绝缘子的绝缘水平,还会产生大面积停电问题。
想要确保供电的安全可靠性,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降低污闪现象的发生几率。
因此,本文对输电线路污闪防治措施展开详细研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污闪现象;防范方法前言当输电线路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就会导致绝缘子受到一定的污染,导致表面出现弧光闪络,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如何有效防范污闪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1输电线路中污闪的概念和危害1.1概念当输电线路处于运行状态时,绝缘表面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的污染,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污染物的可溶物与水之间相溶,有助于导电膜的形成。
该导电膜会覆盖在绝缘表面,不仅会对绝缘子的绝缘水平产生影响,而且会致使绝缘子闪络发生,即污闪。
1.2危害当污闪现象发生之后,线路会出现保护跳闸现象,当污闪出现在具有裂纹的绝缘子串上时,增加绝缘子串出现断串的几率,从而导致停电事故的发生。
另外,当过程中会产生污闪短路电流,该电路会导致积污、受潮的裂纹中气体快速膨胀,并出现炸裂问题,以此来影响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2输电线路出现污闪的原因2.1雷电和操作过电压雷电和电气操作过程中会产生过电压,导致污秽绝缘子出现闪络问题,由此可知,雷电和过电压是产生部分闪络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设计输电线路时,要妥善完成设备防雷和防止操作过电压等技术措施。
2.2绝缘子质量和结构问题绝缘子的防污能力会直接影响污闪的发生频率,在对绝缘子进行选择时,不单单要确保绝缘子表面的光滑性,还要保证形状以及材质的合理性,以此来和规定要求保持一致。
当绝缘子表面的光滑度不足,并且材质和形态都具有缺陷时,就会大幅度增加污闪出现的几率。
除此之外,绝缘子结构、爬距与污闪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2.3气候影响绝缘子闪污的出现和雨雪天气存在密切关联,当绝缘子受到污染以后,再处于雨雪冰霜等环境下,就会发生冻结现象,致使耐受电压出现明显的降低,从而出现闪络。
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防污闪原因分析与措施的应用摘要:由于制造缺陷原因或外界的作用,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会呈不断降低的趋势而劣化,当绝缘电阻降低或为零时称为低值或零值绝缘子,“污闪”是指电气设备绝缘子外表面附着的污秽物在潮湿条件下,可溶物质逐渐溶于水,在绝缘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使绝缘子的绝缘性能降低,在电场力作用下出现污闪性放电现象。
关键词:绝缘子;绝缘性能;污闪放电1.污闪产生的机理与原因运行在户外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子,受到尘土、烟尘和工业排放物污染,在瓷表面上形成污秽层;在雾、露、雪、毛毛雨等气候条件下,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层受潮溶解,污秽层中的盐分等高导电率溶质溶解,绝缘子的表面绝缘电阻降低,在电压作用下,流经绝缘子表面受潮污秽层的泄漏电流显著增加,泄漏电流产生热量加热污秽层。
污秽层沿绝缘子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使绝缘子表面各部分的电流密度不一样,所有污秽层的受热也是不均匀的。
出现沿面闪络,简称污闪。
在干燥状态下,绝缘子发生闪络的可能性并不大,污闪放电是电、热和化学现象的复杂变化过程。
污闪为绝缘表面附着积污、绝缘表面的湿润,其污秽物与潮气或水分结、局部产生放电和局部放电发展导致两端击穿的事故过程。
输、变电设备绝缘子表面出现污闪性事故,不能启用自动重合闸装置,事故的特点是时间长,事故容易扩大,造成大面积停电,检修恢复时间长,给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可靠、可持续的运行。
沿绝缘子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叫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爬距,按照不同的污秽程度,重污秽地区一般采用绝缘子的爬距为31mm/kV。
污闪外观特征,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子表面,受到固体的、液体的和气体的导电介质的积污,在雾、晨露和毛毛雨等湿润溶解时,积污延绝缘子外表面的电导率增大,产生泄漏电流造成绝缘子外表面局部“噼噼啪啪”的放电声和闪电火花,出现绝缘击穿性的故障跳闸,绝缘子上有黑烟雾垢;强力电弧会导致绝缘子、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出现断线的事故。
浅谈绝缘子防污闪技术【摘要】污闪是架空线路运行中常见的故障,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污闪事故整理出的绝缘子污闪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污闪机理 ;影响因素 ;防污闪1前言架空线路一般分布较广,长期露天运行,遭受尘土尘土、盐碱污秽、海水盐雾和鸟粪等自然污秽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烟囱排出的气体、液体和固体污秽的双重影响,运行环境比较恶劣。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电网容量和电压等级相应提高,工农业发展也使得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的污闪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
我国跨市跨地区的电网污闪事故首先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1971~1980年我国输电线路发生的污闪事故1126 次,变电所设备的事故有761次,1981~1990年,输电线路发生的污闪事故 1907次,变电所设备的事故达695次,20世纪90年代的1990年、1996年和 2001年发生了3次大面积电网污闪事故。
污闪事故造成的直接电能损失以及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
1976 年2月上海闸北电厂一次事故,就减少发电1013万kW·h ,导致上海北部地区大面积停电。
20世纪 90 年代,我国的华东、华中、华北、西北等地区发生的跨省市的大面积污闪事故,都造成地区网络的几度解列。
开展电力系统中污闪机理研究以及做好防污闪工作对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2污闪的成因在潮湿污秽的绝缘子表面,在电压作用下,流经绝缘子表面污秽层的泄漏电流使污层加热。
由于污染物在绝缘子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也由于绝缘子的结构复杂,造成了各部分电流密度不一样,污层的加热也是不平衡的。
在电流密度最大且污层较薄的部分,水分迅速蒸发、变干,电阻也就增大,沿面电压的分布随之改变,大部分电压降落在这些部分。
结果这些部分就可能出现火花放电通道,形成局部电弧。
由于火花放电通道的电阻低于原来干燥部分的表面电阻,使泄漏电流增大,从而使污层进一步干燥。
输变电设备的防污闪范文防污闪是输变电设备的重要技术措施,其作用是防止设备表面污秽导致的不正常闪络现象,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防污闪技术,下面就防污闪的原理、应用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防污闪的原理污闪是指设备表面积聚的污物在气候条件或电场作用下, 使设备表面绝缘电阻迅速减小, 导致绝缘击穿的现象。
当输变电设备表面出现大气污染物时,这些污染物会吸附水分, 形成一层形状不均匀的覆盖物,在这些覆盖物上形成微小短路通道。
当空气湿度增加或绝缘体表面发生电场集中时,覆盖物上的微小短路通道就会形成导电通路,引起污闪和闪络,甚至导致设备失效。
防污闪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 增加绝缘面积:通过增大设备的绝缘面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场强度,减少绝缘击穿的可能性。
2. 提高绝缘材料的等级:选择材料等级高、抗污闪能力强的绝缘材料,可以防止绝缘材料表面形成导电通道,抵抗污闪和闪络的发生。
3. 预防污染:通过加强污染物的防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对设备表面的污染,从而降低污闪和闪络的风险。
基于防污闪的原理,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手段,来实现对输变电设备的防护。
二、防污闪的应用防污闪技术广泛应用于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子、导线、接头以及绝缘铠装电缆等部位。
具体应用如下:1. 绝缘子:绝缘子是输变电设备中最容易受到大气污染影响的部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污闪措施来提高其绝缘性能。
常见的防污闪措施包括使用耐污染性能好的绝缘子、增加绝缘子串数、采用降低电场强度的支柱绝缘子等。
2. 导线和接头:导线和接头是输变电设备中电流传输的重要部位,表面污染会导致电流集中,从而引发短路故障。
为了防止污闪和闪络的发生,需要保持导线和接头的清洁,定期清除积聚的污物,避免导电通道的形成。
3. 绝缘铠装电缆:绝缘铠装电缆的外皮是输电过程中绝缘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主要防护层。
为了防止污闪和闪络的发生,可以采用多层绝缘和防水层设计,增加绝缘面积,同时定期清洁绝缘铠装电缆外皮。
220kV输电线路防污闪技术探析摘要:造成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污闪是影响输电线路健康运行的主要因素。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220kV输电线路防污闪技术不断进步,电力工作者制定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方案及防范措施,有效的保障了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输电线路;污闪原因;措施当前,220kV输电线路已经成为国内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担负着向全国各地输送电能的重任。
近些年,随着大气环境的持续恶化,220kV输电线路的污闪故障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输送电的质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亟需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防污闪措施降低污闪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1污闪事故的原因、特征及危害污闪事故的产生与大气环境的状况直接相关,输电线路长时间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空气中的粉尘等污染物附着在输电线路上,当遇到雨雪天气时,污染物的导电性增加,进而导致输电线路的绝缘性降低,造成绝缘子的闪络,进而引发输电线路事故。
污闪事故具有季节性、时间性、区域性等特征。
污闪事故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往往出现多条线路的污闪故障,导致区域大面积的供电中断,给事故检修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而且,污闪事故多发生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此类地区对电的依赖性较大,一旦发生供电中断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导致220kV输电线路发生污闪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2.1爬电比距选取不当合适的爬电比距是降低污闪事故的重要手段,对于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输电线路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到伴随地区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或对污染问题预估不足,导致设计的爬电比距等级偏低,对污闪问题的应对能力不足,导致污闪事故频频发生。
2.2气候潮湿从污闪事故发生的原理分析,污闪事故与恶劣天气存在紧密关联,大雾、降水等潮湿的气象环境时污闪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导致绝缘子的绝缘性大幅降低,使得输电线路在正常电压下出现闪络现象,影响电能的正常传输。
绝缘子防污闪分析与对策摘要:电力系统污闪事故造成重大国民经济的损失,大面积的污闪事故更是电网的灾难性事故,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城乡大气环境质量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还将日趋恶化。
防污闪工作是一件长期而重要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的发生,降低污闪跳闸率是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绝缘子污染防污闪前言对于大、中型变电站,绝缘子大约有几百支甚至上千支;而变电站的进线、出线也有几条至几十条。
在周围几十或上百平方公里的地区,大气的污染几乎是相近的,雾、露、毛毛雨等潮湿的气象条件也几乎是相同的,一旦一处污闪跳闸,则表明这个地区几乎相同的几百个或上千个绝缘子个体均处于临界污闪跳闸的边缘。
一处跳闸,重合闸动作,还会造成电网的振荡,使临界输变电设备又多承受一个操作过电压的作用,使设备处于更加不利的状态。
特别是较多设备的外绝缘抗污闪能力都低于实际承受的严酷污秽条件时,往往会造成区域性的大面积污闪事故。
1 污秽物的沉积绝缘子表面污秽是由空气中的悬浮物、液体、气体微粒的沉积而成。
它的集聚过程,一方面取决于污秽微粒运行拼接介质表面的作用力;另一方面与微粒保持条件(粘著力)有关。
假使微粒运行的作用力有风力、磁场力和重力,主要是风力、空气运动的速度和形成与绝缘子外部表面形状、憎水性决定著微粒的沉积。
在工厂污源附近,大的污秽微粒垂直降落,则污秽沉积严重。
可以发现清洁绝缘子起始污秽沉积缓慢,只有在形成薄膜后污层厚度迅速增加。
至于在运行电压方面,交流电场带电微粒做振动运动只是促使其中性微粒极化,指向电力线密集的一边,而在直流电场下,由于介质极化和静电吸尘,微粒沉积要比交流严重得多。
总之,污秽的沉积与污染源性质、气象条件、电压类型、绝缘子表面、性状及电场强度有关。
2 污秽物的形成2.1污秽的湿润:水分的湿润,将使绝缘子表面形成导电膜,使污层电导率增加,从而使绝缘子表面绝缘性能降低,泄漏电流增加,由此产生热量,引起闪络电压降低。
绝缘子污闪现象及其防治措施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使各地区的工业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发展使当地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电网的绝缘子污闪将会使绝缘子绝缘性能迅速下降,使电力系统跳闸故障频发。
绝缘子污闪现象的发生将会给一些类似于电气化铁路的用电需求迫切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的分析导致污闪形成的环境,对具体的绝缘子污闪进行分析,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标签:绝缘子污闪防治措施清洁技术涂料输电线路绝缘子在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以及长期运行电压下运行。
在绝缘子长久工作当中,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绝缘子表面会聚集一定的污秽颗粒,大量的污秽颗粒聚集会导致绝缘子的电气强度降低,从而而发生闪络现象,这就称之为绝缘子污闪现象。
由于污秽引起的绝缘子闪络现象可能导致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发生,其在电网总事故当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是电力企业稳定供电以及保障各方面用电需求的主要待解决问题。
而污闪事故的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雷害事故,只有做好绝缘子污闪的防治处理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力企业输配电的优势,保障我国生产生活的稳定供电。
一、绝缘子污闪的形成造成绝缘子污闪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绝缘子表面的污秽集聚、污秽受潮湿润以及电压作用。
形成绝缘子污闪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于海洋、沼泽、土壤等环境当中水分和污物的影响,农田尘土、空气尘雾、鸟类排泄物、盐碱物质以及空气当中特殊气候形成的浮冰都会导致绝缘子污闪现象发生。
在气候变化方面,干燥或者大雨天气都不会导致绝缘子污闪现象的发生,而雾天由于空气深度增强,污物无法被水分冲刷,导致绝缘子表面污物受潮,在绝缘子表面形成电解质覆盖膜,导致绝缘子的绝缘性严重下降,其表面泄露电流量增加,随着泄露电流的增加,绝缘子污闪现象发生几率也大大增加。
2.工业生产的影响工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在于各项工业生产产业需要消耗煤、铁等金属矿物,其矿物的燃烧造大量粉尘聚集在空气当中,在相关电网当中负荷到配电线路当中,进而造成绝缘子上污物聚集,进而导致绝缘子污闪现象发生。
110kV 线路绝缘子的使用经验及防污闪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031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用电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致力于研发更高效的供电装置,以期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然而,也正是由于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糟糕,才致使众多输电线路绝缘子的污闪事件频繁发生,这类事故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会造成如:输电线路不通电、局部电网失效、大面积或长期停电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会重创相关企业单位。
所以,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输电线路绝缘子发生污闪情况的重要性,积极对其进行研究,争取尽快找到高效的防污闪对策。
关键词:110kV线路;绝缘子;使用经验;防污闪文章首先带领我们了解了污闪事故形成的机理,接着重点分析了110kV线路绝缘子污闪事故的具体原因,进一步提出多项针对性解决措施,本文整体的目的在于从根源出发找到应对线路绝缘子污闪事故的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案应用于实践。
另外,最重要是的希望人类能从中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希望在未来全部的人类都可以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为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尽献力量。
1污闪的形成机理污闪是发生在绝缘体表面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由堆积在绝缘体表面的污渍或者潮湿的空气引起的,堆积的污渍会在工频运行电压长期的作用下在绝缘体表面进行发电,对绝缘体原本所在的线路通电造成一定的影响。
线路绝缘子日常会接触的污秽之物有多种类型,分别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也因为它们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导致它们对于110kV输电线路的危害程度不尽相同。
一般情况下,110kV输电线路绝缘子容易接触到的污秽物质类型有:空气中的灰尘、工业粉尘、煤炭中的硫和氧化铝、水泥灰尘和氧化硅、盐雾中的氯化钠等等,这些物质因为不同的性质对于输电线路绝缘子的影响力度存在差异。
如果输电线路绝缘子表面只有普通空气中的细小灰尘,那么它对于绝缘子正常的使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可以很容易就被除去。
输配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的选择与防污闪措施摘要: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用户对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输变电系统中,混有污闪的绝缘子,不但会对输电、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设备产生一定的威胁,而且还会对电力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和可靠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雾霾、冰雪等气象条件下,由于积污,输电线路绝缘子表面电场强度发生畸变,并发生沿面闪络,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极大的风险。
文章就输电、配电系统中的复合绝缘子污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其选用及防止输配电线路污闪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复合绝缘子;选择与防污闪措施引言:随着国家对输配电改革的深入推进,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导致交流系统陶瓷绝缘子机械强度低、耐污染能力差等缺陷,而且,输配电系统在发生污闪现象后,短路或接地电流的重复合闸比例非常小,容易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断电。
这种情况不但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由于复合绝缘子的抗污闪性能比较好,所以经常优先选择应用于输变电线路,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一、输配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的应用现状复合绝缘子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能很好地适应,目前国内的电力市场上的需求已经达到了三百万台,而在东部污染严重的区域,其用量远远超过了西部。
华东、华北电网1989年至1990年间、1996年底至997年初长江中下游电网以及2001年华北电网3次大规模污闪事件的直接影响,所有采用复合绝缘子的输电线路极难出现闪络故障,使得当地电力系统在新的输电线路(含交、直流)500 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中大量应用。
例如兰州东南地区一官亭750 kV架空输电线,是西北电网的主要网络,复合绝缘子已经中标选用。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复合绝缘子的使用情况比较少见[1]。
选择依然基于陶瓷绝缘子。
它的应用范围为Ⅱ和Ⅲ级以上的污染区域,其泄漏的范围通常比陶瓷绝缘子要小20%。
浙江以南,北靠太湖,东靠东海,以高耸的山区为主体,这里的山区高达一千多米,分布着众多的沿海海岛,这里的气候是湿润的,盐雾浓重,经常受到雨雪和飓风的袭击。
330kV输电线路防污闪技术探讨摘要:造成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污闪是影响输电线路健康运行的主要因素。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330kV输电线路防污闪技术不断进步,电力工作者制定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方案及防范措施,有效的保障了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分析了污闪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330kV输电线路防污闪措施。
关键词:330kV 输电线路;防污闪;措施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更大。
就330kV输电线路运行现状来看,存在比较严重的污闪故障,对线路的正常运输存在较大的威胁。
为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需要结合当地运行环境特点,对造成污闪故障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产生原因来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争取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效果。
1 330kV 运输线路污闪故障原因分析1.1 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是造成污闪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大雾、降雨等。
输电线路运行环境气候比较潮湿,如果在加上温度偏高,受到湿气流影响,将会形成大范围的平流雾。
第一,大雾天气会降低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例如常见的标准悬式绝缘子为例,干净干燥的绝缘子干闪电压为75kV,而湿闪电压为45kV,脏污绝缘子污闪电压更是低于10kV。
第二,脏雾湿沉降会增加输电线路表面脏污程度,对绝缘子串的外绝缘强度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湿度高并且静风情况下,会增加绝缘子表面积污率,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输电线路绝缘子表面盐密度。
第三,大雾酸化对绝缘子串外绝缘强度造成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湿沉降水酸化情况加剧,增大了雾水电导率,绝缘串污闪电压则会随着酸雾酸性的减小而降低。
1.2 设计因素。
设计因素是330kV 输电线路污闪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330kV 输电线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进行预见性和可持续性的考虑,所以只考虑了建设当时的污染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影响到线路比距和污染区的划分。
浅析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技术
摘要在输电线路运行中,绝缘子污闪有着其独特的原理、特征,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污闪措施。
以此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关于防污闪技术的交流,对于绝缘子喷洒的防污涂料,清扫绝缘子表面的积污,充分发挥了防污闪技术的价值,从而有效解决了污闪问题,提高了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所以,为了能够在根本上发挥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技术的作用,可以将文中的技术方式应用在日常的工作中。
关键词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技术
1 输电线路绝缘子污闪机理与监测特征量
1.1 机理分析
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其长期处于户外的环境中运行,所以无法避免其受到污染。
在环境干燥的条件下,空气中尘埃的电阻较高,所以并不会影响绝缘子的安全运行;在环境较为湿润的条件下,空气中的尘埃也会变得湿润,此时其电阻较小,受外加电压的作用,积污的电导、电流都会明显增加,最终导致绝缘子发生污闪问题。
实际上,绝缘子发生污闪的过程包含四个阶段,主要为:①绝缘子的表面被污染;②绝缘子表层的积污,变得湿润;③形成干燥带、局部电弧;④局部电弧贯穿两极,最终产生闪络现象,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1.2 特征量的选择与应用
在分析绝缘子表面特征量的过程中,等值盐密法成为主要的方式之一,在进一步加深污秽绝缘子表面放电的基础上,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将这一方式应用在污闪测量之中。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已经有很多国家将支持向量机法、神经网络法、多元统计线性回归分析法、量纲分析法等应用在绝缘子污闪测量之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对绝缘子测量参数的实时监测,便于及时发现漏电的现象,有针对性的解决绝缘子污闪问题,保证输电线路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
所以,为了能够掌握污闪的相关参数,就需要技术人员将合理的特征量的方式应用在工作中[1]。
2 浅析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的技术形式
2.1 重视技术交流
在应用防污闪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部门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从而绝缘子防污闪工作渗透在各个环节之中,所以就应该重视技术的交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技术监督。
依据当前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行的状态,建立关于绝缘子污闪的台账,从而能够更加详细的记录关于绝缘子配置的相关信息。
同时,在设计输电线路的过程中,必须以分布图为基础,并以高一级的水平配置防
污技术方式,满足线路稳定运行的实际需求。
②技术合作。
在电网的长期发展中,防污闪技术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各个企业部门之间的技术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防污闪技术的性能,各个部门之间就应该进行技术合作,提高技术共享的程度,从而全面强化电网的性能。
③绝缘子的选择。
为了能够将防污闪技术应用在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选择使用防污绝缘子,同时适当增加爬距。
同时,在应用防污绝缘子的过程中,其母线线路应该使用防污吊瓶,同时将防污套管安装在开关、主变中,从而达到防污闪的效果。
④应用新技术。
具体而言,在铁帽下安装复合材料的防污环状薄片,从而避免帽檐的根部发生电晕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改善当前的电场,优化绝缘子的性能,实现防污闪的目的。
2.2 喷涂防污涂料
为了能够有效发挥防污闪技术的价值,技术人员还可以在绝缘子的表面喷洒涂料,从而强化绝缘子的性能,提高数据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就喷涂防污涂料的技术方式而言,电瓷表面属于高能面,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所以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绝缘子的表面就会生产一层导电水膜,從而导致污闪问题的发生。
对此,技术人员将防污涂料喷涂在电瓷表面,是因为其具有显著的憎水特征,那么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堆积在绝缘子表面的水分就会形成水珠,即无法形成一层完整的水膜。
在这样的技术方式下,绝缘子表面就会有较高的电阻,从而限制电流泄露的程度,避免污闪问题的发生。
但是,由于输电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防污涂料又会长期暴露在环境之中,所以在后期很可能会发生开裂、起皮等不良的现象,同时其自身的憎水性能也会随之下降。
因此,为了能够优化防污闪的效果,还需要技术人员加大对防污涂料的研究力度,提高其稳定性。
2.3 清扫表面积污
对于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一旦其表面产生积污,就会严重影响其自身的性能,导致污闪的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清扫其中的积污,从而全面提高绝缘子的整体性能,避免污闪问题。
实际上,对绝缘子积污进行清扫,能够有效消除其自身的闪络条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绝缘的能力,目前已经成为防污闪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如今,在我国的电网中,绝缘子现行爬距的标准还没有达到可以清扫的程度,所以对绝缘子表面的清扫工作仅能够在防雷实验的环节中进行,使得清扫的周期过长,其效果并不显著。
在清扫的过程中,常见的方式包括带电高压水冲洗、绝缘机械带电清擦、停电人员清擦三种[2]。
3 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总体的用电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供电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输电线路中,绝缘子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只有在长期运行、内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的环境中才能够发挥出来。
但是,由于当前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绝缘子污闪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将会影响绝缘子的实际性能,降低供电的质量。
同时,在污闪的状态下很可能会
造成停电问题,从而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王安海.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技术研究及预防措施[J].电子制作,2014,(22):17.
[2] 于之敏.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技术研究及预防措施[J].通讯世界,2013,(0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