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统计学部分题库

卫生统计学部分题库

卫生统计学部分题库
卫生统计学部分题库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病例对照研究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A.χ2增大,P值减小

B.χ2减小,P值也减小

C.χ2增大,P值也增大

D.χ2减小,P值增大

E.视数据不同而异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比较两个率有无差别的无效假设为。

A.μ1=μ2

B.π1=π2

C.μ1≠μ2

D.π1≠π2

E.b=c

四格表χ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A.n>40且T>5

B.n<40且T>5

C.n>40且1<T<5

D.n<40且1<T<5

E.n>40且T<1

两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效的t检验公式中,位于分母位置上的是。

A.两样本均数之差

B.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

D.两样本均数方差之差

E.两样本均数标准误之差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α的关系为。

A.P值越大,α值就越大

B.P值越大,α值就越小

C.P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P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E.P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一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

A.均数大的样本

B.均数小的样本

C.标准差小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E.标准误大的样

以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宜采用。

A.抽样误差估计

B.点估计

C.参考值范围估计

D.区间估计

E.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

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

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作χ2检验不必校正______.

A.T>1且n>40

B.T>5或n>40

C.T>5且n>40

D.1

E.T>5且n<40

两个样本率判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

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

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

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

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

行×列表χ2检验应注意。

A.任一格理论数小于5则要用校正公式

B.任一格理论数小于5则要用校正公式

C.任一格理论数小于5则将相应组合并

D.任一格实际数小于5则将相应组合并

E.以上都不对

用于计量资料假设检验的检验统计量是。

A.

B.s

C.s

D.t

E.X2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作单侧检验的问题误用了双侧检验,可导致。

A.统计结论更准确

B.增加了第一类错误

C.增加了第二类错误

D.减小了可信度

E.增加了把握度医

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A.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

B.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

C.不清楚哪一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变化

D.已知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高于普通肺炎

E.两组白细胞计数值的总体方差不相等

标准误表示的是。

A.总体中各样本均数分布的离散情况

B.样本内实测值与总体均数之差

C.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之差

D.表示某随机样本的抽样误差

E.以上都不是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

A.α

B.1-α

C.β

D.1-β

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

t分布是对称分布,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

A.中心位置左移

B.中心位置右移

C.分布曲线峻峭一些

D.分布曲线平坦一些

E.以上都不是

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则_____.

A.b无统计学意义

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b有统计学意义

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

E.a有统计学意义

R×C列联表χ2检验的自由度为()

A.R-1

B.C-1

C.R+C-1

D.R×C-1

E.(R-1)(C-1)

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得到此差别具有统计意义的结论是指。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有显著性

D.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它的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是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

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

E.拒绝H0时所犯的错误

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可()

A.减小Ⅰ型错误

B.减小Ⅱ型错误

C.减小抽样误差

D.提高检验效能

E.以上均正确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相关分析一般是研究。

A.两组观察单位的两个相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B.两组观察单位的两个相同指标间的差别

C.两组观察单位的两个不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D.一组观察单位的两个相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E.一组观察单位的两个不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χ2检验应用范围不包括。

A.两个或多个率的差别

B.两个或多个构成比的差别

C.小样本配对设计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

D.两种属性间的相关分析

E.检验频数分布的似合优度

当样本例数相同时,两组计量资料的成组t检验与配对t检验相比,一般情况下为。

A.成组t检验效率高一些

B.配对t检验效率高一些

C.两者效率相等

D.大样本时两者效率一致

E.与两组样本均数的大小有关

两小样本比较假设检验。

A.用t检验

B.用秩和检验

C.t检验或秩和检验均可

D.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和条件

E.直接比较两样本统计量的大小

在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

A.二者均反映抽样误差大小

B.总体标准差增大时,总体标准误也增大

C.样本例数增大时,样本标准差也标准误都减小

D.可信敬意大小与标准差有关,而参考值范围与标准误有关

E.总体标准差一定时,增大样本例数会减小标准误

配对t检验的无效假设(双侧检验)一般可表示为。

A.μ1=μ2

B.μ1≠μ2

C.μd=0

D.μd≠0

E.两样本均数无差别

在假设检验中与是否拒绝H0无关的因素为。

A.检验水准的高低

B.单侧或双侧检验

C.抽样误差的大小

D.被研究事物有无本质差异

E.所比较的总体参数

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下述错误的叙述是________.

A.参数数目不同

B.t分布中的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曲线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为单峰分布

D.对称轴位置在0

E.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

当统计分析结果是差别无显著性,但所求得的检验统计量在界值附近时,下结论应慎重,是因为。

A.如果将双侧检验改为单侧检验可能得到差别有显著性的结论

B.如将检验水准α=0.05改为α=0.1可得到差别有显著性的结论

C.如改用其它统计分析方法可能得到差别有显著性的结论

D.如提高计算精度,可能得到差别有显著性的结论

E.如加大样本含量可能得到差别有显著性的结论

假设检验中的可信度表示。

A.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的概率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的概率

C.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的概率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的概率

E.1-β

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其检测假设H0是。

A.ρ>0

B.ρ<0

C.ρ=0

D.ρ=1

E.ρ≠0

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A.r>0时,b<0

B.r>0时,b>0

C.r<0时,b>0

D.r和b的符号毫无关系

E.r=b

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中,若散点图的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则。

A.r=1

B.r=-1

C.|r|=1

D.a=1

E.b=1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

A.增大了第一类错误

B.减小了第一类错误

C.增大了第二类错误

D.减小了第二类错误

E.以上都不正确

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______.

A.t检验

B.方差分析

C.χ2检验

D.秩和检验

E.u检验

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______.

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

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

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

E.以上都不对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可以是负值,是由于下列哪式可出现负值。

A.∑(X-X)2

B.∑(Y-Y)2

C.∑XY-(∑X)(∑Y)/n

D.∑Y2-(∑Y)2/n

E.∑(X-X)2/n

对同一双变量(X,Y)的样本进行样本相关系数的tr检验和样本回归系数的tb检验,有。

A.tb≠tr

B.tb=tr

C.tb>tr

D.tb<tr

E.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0.05,则。

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

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

C.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

D.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

E.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四格表χ2检验的自由度为1,是因为四格表的四个理论频数()

A.受一个独立条件限制

B.受二个独立条件限制

C.受三个独立条件限制

D.受四个独立条件限制

E.不受任何限制

相关系数r的假设检验,其自由度为。

A.n

B.n-1

C.n-2

D.2n-1

E.以上都不是

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χ2>χ20.01(2),可以为。

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

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

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

直线相关分析中,若总体相关系数ρ>0,则从该总体中抽取的样本。

A.r>0

B.r<0

C.r=0

D.r可大于0,等于0或小于0

E.r=1

|r|>r0.05(n-2)时,可认为两变量X与Y间。

A.有一定关系

B.有正相关关系

C.一定有直线关系

D.有直线关系

E.不相关的可能性5%

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与T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χ2的条件为。

A.A≥5

B.T≥5

C.A≥5且T≥5

D.A≥5且n≥40

E.T≥5且n≥40

样本的两变量(X,Y)的相关系数r=0时,说明。

A.两变量不存在任何关系

B.两变量间不存在直线关系,但不排除存在某种曲线关系

C.两变量间存在相互关系的可能性很小

D.两变量必然存在某种曲线关系

E.两变量间的关系不能确定

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下述错误的叙述是_____ A.参数数目不同 B.t分布中的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曲线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为单峰分布 D.对称轴位置在0 E.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可() A.减小Ⅰ型错误 B.减小Ⅱ型错误 C.减小抽样误差 D.提高检验效能 E.以上均正确

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 A.率 B.构成比 C.频率 D.相对比 E.频数 构成比用来反映。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E.上述A与C都对 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______.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 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任意分布

卫生统计学题库48145

考核分为3部分: 1. 平时成绩,主要以到课情况为依据。一般占总成绩10%左右。 2. 上机SAS软件操作考试。一般占总成绩的20%~40%。 3. 期末卷面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50%~70%。 下面的统计学试题供同学们参考: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三章正态分布 第四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第五章方差分析 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七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第八章χ2检验 第九章秩和检验

第十章回归与相关 第十一章常用统计图表 第十二章实验设计 第十三章调查设计 第十四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第十五章寿命表 第十六章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 附录: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参数(parameter) 2. 统计量(statistic) 3. 总体(population) 4. 样本(sample) 5. 同质(homogeneity) 6. 变异(variation) 7. 概率(probability) 8.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二、单选题 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 E.以上都对 2. 变异是指: 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E.以上都对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 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是 5.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 A.能消除系统误差 B.能消除随机测量误差 C.能消除抽样误差 D.能减少样本偏性 E.以上都对 6.统计学上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抽样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A.均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E.只有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7.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计、调查、审核、整理资料 B.收集、审核、整理、分析资料 C.设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 D.调查、审核、整理、分析资料 E.以上都不对 8.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

卫生统计学部分题库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病例对照研究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A.χ2增大,P值减小 B.χ2减小,P值也减小 C.χ2增大,P值也增大 D.χ2减小,P值增大 E.视数据不同而异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比较两个率有无差别的无效假设为。 A.μ1=μ2 B.π1=π2 C.μ1≠μ2 D.π1≠π2 E.b=c 四格表χ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A.n>40且T>5 B.n<40且T>5 C.n>40且1<T<5 D.n<40且1<T<5 E.n>40且T<1 两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效的t检验公式中,位于分母位置上的是。 A.两样本均数之差 B.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 D.两样本均数方差之差

E.两样本均数标准误之差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α的关系为。 A.P值越大,α值就越大 B.P值越大,α值就越小 C.P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P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E.P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一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 A.均数大的样本 B.均数小的样本 C.标准差小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E.标准误大的样 以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宜采用。 A.抽样误差估计 B.点估计 C.参考值范围估计 D.区间估计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 【答案】E ?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卫生统计学题库 (1)

第一章绪论 二、单选题 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 E.以上都对 2. 变异是指: 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E.以上都对 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 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是 5.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 A.能消除系统误差 B.能消除随机测量误差 C.能消除抽样误差 D.能减少样本偏性 E.以上都对 6.统计学上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抽样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A.均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E.只有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7.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计、调查、审核、整理资料 B.收集、审核、整理、分析资料 C.设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 D.调查、审核、整理、分析资料 E.以上都不对 8.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 A.调查或实验设计 B.整理分组 C.收集资料 D.审核资料 E.分析资料 9.欲研究某种药物对高血压病的疗效,临床观察300名病人的血压情况,确切地说,研究总体是: A.这300名高血压患者 B.这300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 C.所有的高血压患者 D.所有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 E.这种药物 10.抽样误差是由: A.计算引起 B.测量引起 C.抽样引起 D.采样结果不准引起 E.试剂、仪器未经校正引起 11.抽样误差指的是: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 ) 愈大,s愈大 愈大,s愈小 愈大,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愈小,与总体均数的距离愈大 愈小,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2.对于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 ) A.μ-σ~μ+σ B.μσ~μ+σ C.μσ~μ+σ ∞~μ+σ ~μ+σ 3.设x符合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作u=(x-μ)/σ的变量变换,则 ( ) 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不变 符合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不变 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和标准差都不变 符合正态分布,但均数和标准差都改变 不符合正态分布 4.在比较两个独立样本资料的总体均数时,进行t检验的前提条件是( ) A.两总体方差相等 B.两总体方差不等 C.两总体均数相等 D.两总体均数不等 E.以上都不对

5.在同一总体中作样本含量相等的随机抽样,有99%的样本均数在下列哪项范围内 ( ) A.± B.± C.μ± D.μ± E.μ±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 ( ) A.均数要小 B.均数要大 C.标准差要小 D.标准差要大 E .均数和标准差都不相同 7.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C.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D.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 E.以上都不是 8.要评价某市一名8岁女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 A.用该市8岁女孩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E.以上都不是 9.若正常人尿铅值的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现测定了300例正常人的尿铅值,以尿铅过高者为异常,则其95%参考值范围为( ) A. lg - 1(x x lg ± S lg x )

实用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3.抽签的方法属于D单纯随机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计量资料 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该资料的类型是:D有序分类资料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 23 6 3 1 6.样本是总体的C有代表性的部分 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整理资料 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系统误差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交叉的原则 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B几何均数 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 M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 6 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变异系数 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 X±1.96S 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18.正态分布是以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23.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 9 24.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着性 25.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D分母不宜过小 26.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B标准误逐渐减少 27.t<t0.05(v),统计上可认为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着性 28.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B μ1=μ2 29.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Sx 30.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C前者大于后者 31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5%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 32.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C t值减小 33.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34.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C一定等于1 35.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C为了便于比较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三章正态分布 第四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第五章方差分析 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七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第八章χ2检验 第九章秩和检验 第十章回归与相关 第十一章常用统计图表 第十二章实验设计 第十三章调查设计

第十四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第十五章寿命表 第十六章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 附录: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参数(parameter) 2. 统计量(statistic) 3. 总体 (population) 4. 样本(sample) 5. 同质(homogeneity) 6. 变异 (variation) 7. 概率 (probability) 8. 抽样误差 (sampling error) 二、单选题 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 E.以上都对 2. 变异是指: 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E.以上都对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 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是 5.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

卫生统计学题库13-1-8

卫生统计学题库13-1- 8

问题: [单选,A1型题]某医院用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肝炎,观察疗效为:无效、好转、显效和痊愈。比较两种方案疗效之间的差别,应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χ2检验 B.t检验 C.方差分析 D.秩和检验 E.相关回归分析

问题: [单选,A1型题]计算简单相关的相关系数的要求是()。 A.因变量是正态变量,自变量可以不满足正态 B.自变量是正态变量,因变量可以不满足正态 C.两变量都要求满足正态分布 D.两变量只要求是数值变量指标 E.两变量只要求是分类变量指标

问题: [单选,A1型题]对某地小学生近视进行调查,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可选用的统计图为()。 A.线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构成图 E.散点图 线图表示的是连续性资料的发展变化;直条图表示相互独立指标的大小,用于按质量分组的资料;构成图用于全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散点图用于表示两事物间的相关关系;直方图用于表示连续性变量的频数分布或频率分布,年龄是连续性变量,描述患者的年龄分布的统计图应为直方图。 (广东11选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a14828275.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两所等级和规模均相同的医院,比较某年疾病的治愈率时发现:两医院的总治愈率相差很大,其原因应该是() A.两所医院对预后的诊断标准不一致 B.两所医院各型病人构成相差悬殊 C.两所医院医疗技术相差悬殊 D.两所医院医疗设备相差悬殊 E.两所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同 两所等级和规模均相同的医院,比较疾病的治愈率时,病人的严重程度不同和病人的年龄构成不同是总治愈率相差很大的原。因此当两医院的总治愈率比较时,应该调整严重程度和年龄构成,用标准化治愈率比较本题两医院的总治愈率相差很大的原因为两所医院各型病人构成相差悬殊。

卫生统计学试题汇总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 2、样本 3、随机抽样 4、变异 5、概率 6、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7、参数 8、统计量 9、算术均数 10、中位数 11、百分位数 12、频数分布表 13、几何均数 14、四分位数间距 15、方差 16、标准差 17、变异系数 18、标准正态分布 19、医学参考值范围 20、可信区间 21、统计推断 22、参数估计 23、标准误及 24、检验水准 25、检验效能 26、率 27、直线相关 28、直线回归 29、实验研究 30、回归系数 二、单项选择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样本 B.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个体 E.观察指标 2.总体是由( )组成。 A.部分个体 B.全部对象 C.全部个体 D.同质个体的所有观察值 E.相同的观察指标 3.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总体统计量 E.研究特殊个体的特征 4.参数是指( ) 。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中研究对象的总和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 E.总体的统计指标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机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E.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 6.反映计量资料平均的指标是()。 A.频数 B.参数 C.百分位数 D.平均数 E.统计量 7.表示总体均数的符号是( ) 。 A.σ B.μ C.X D. S E. M 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A.均数 B.中位数 C.百分位数 D.几何均数 E.众数 9. (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 E.正态分布 10.一组某病患者的潜伏期(天)分别是:2、5、4、6、9、7、10和18,其平均水平的指标该选()。 A.中位数 B.算术均数 C.几何均数 D.平均数 E.百分位数末端有确定数据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卫生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1.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 )。 A)标准差B)方差 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 2.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B )。 A)标准误增大B)标准误减少 C)标准误不改变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 3.均数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C )。 A)系统误差越大B)可靠程度越大 C)抽样误差越大D)可比性越差 4.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 mmHg,后者反映的是( A )。 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 C)总体均数不同D)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 5.配对计数资料差别的卡方检验,其备择假设是( D )。 A)p1=p2 B)p1≠p2 C)B=C D)B≠C 6.下列关于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论述是正确的,除了( C )外。 A)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 B)总体均数可信区间所求的是在一定概率下的总体均数范围 C)求出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后,即可推断总体均数肯定会在此范围内

D)95%是指此范围包含总体均数在内的可能性是95%,即估计错误的概率是5% 试题来源:【2016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宝典免 费下载】 小编教你如何快速通过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查看其他试题,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 题库手机版详情咨询 7.总体率可信区间的估计符合下列( C )情况时,可以借用正态近似法处理。 A)样本例数n足够大时B)样本率p不太大时 C)np和n(1-p)大于5时D)p接近1或0时 8.正太近似法估计总体率95%可信区间用( D )。 A)p±1.96s B)p±1.96σ C)p±2.58σD)p±1.96sp 9.统计推断的内容( C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总体指标B)假设检验 C)A和B答案均是D)估计参考值范围 10.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 )。 A)检验假设是对总体作的某种假设 B)检验假设是对样本作的某种假设

卫生统计学题库56025

最佳选择题 1. 收集资料的方法是:E A. 收集各种报表 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 C.进行专题调查 D. 进行科学实验 E.以上都对 2.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D A. 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 B.收集资料、审核资料、 分析资料 C. 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以上都对 3. 在抽样研究中样本是:D A.总体中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C.总体中典型部分 D. 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4.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C A. 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B. 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C. 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 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 以上都不是 5. 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 D :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构成比直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条图 6. 直方图可用于: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各现象的比较 C.某现象的比较 D. 某现象的频数分布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7. 统计图表的要求是: A.简单明了 B.层次清楚 C.说明问题明确 D.避免臃肿复杂 E.以上都对 8. 在列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 A.5-10 B.8-15 C.10-30 D.15-20 E.> 20 9. 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分组资料 D.调查资料 E. 以上都不对 10. 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常用指标是: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以上均是 11. 确定正常人某个指标正常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健康达到了要求的人 C.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D.只患过小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 E.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12. 标准误: A.与标准差呈反比 B.与标准差呈正比 C.与标准差的平方呈反比 D.与标准差平方呈正比 E.以上都不对 13. x是指: A.所有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某一个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 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某些样本均数对 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卫生统计学题库5597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最佳选择题 1.收集资料的方法是:E A.收集各种报表 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 C.进行专题调查 D.进行科学实验 E.以上都对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D A.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 B.收集资料、审核资料、分析资料 C.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以上都对 3.在抽样研究中样本是:D A.总体中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C.总体中典型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4.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C 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B.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C.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以上都不是 5.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D :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构成比直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条图 6.直方图可用于: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各现象的比较 C.某现象的比较 D.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7.统计图表的要求是: A.简单明了 B.层次清楚 C.说明问题明确 D.避免臃肿复杂 E.以上都对 8.在列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 A.5-10 B.8-15 C.10-30 D.15-20 E.>20 9.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分组资料 D.调查资料 E.以上都不对 10.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常用指标是: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以上均是 11.确定正常人某个指标正常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健康达到了要求的人 C.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D.只患 过小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 E.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12.标准误: A.与标准差呈反比 B.与标准差呈正比 C.与标准差的平方呈反比 D.与标准差平方呈正比 E.以上都不对 13.是指: A.所有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某一个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某些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所有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x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 1985年某省农村3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下:51.6 54.1 54.0 56.9 57.7 55.5 58.3 55.4 53.8 57.7 51.3 53.8 57.3 54.8 52.1 55.3 54.8 54.7 53.4 57.1 53.1 55.9 51.4 54.6 56.1 61.8 59.3 56.8 59.8 53.9 (1)试编制以上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 (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对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如下资料,试作如下分析: (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 (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计算总负担系数;

(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 某地人口构成情况年龄组(岁)男(%)女(%)年龄组(岁)男(%)女(%) 0~ 4.2 4.0 45~ 2.4 2.7 5~ 3.2 3.1 50~ 2.1 2.4 10~ 4.4 4.2 55~ 1.2 2.2 15~ 5.5 5.3 60~ 1.3 2.4 20~ 5.1 5.2 65~ 1.1 1.4 25~ 6.0 6.1 70~ 0.8 1.2 30~ 4.3 4.5 75~ 0.5 0.9 35~ 3.2 3.3 80~ 0.2 0.5 40~ 2.3 2.5 85~ 0.1 0.2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1.假定虚症患者中,气虚型占30%。现随机抽查30名虚症患者,求其中没有1名气虚型的概率、有4名气虚型的概率。 2.某溶液平均1毫升中含有大肠杆菌3个。摇均后,随机抽取1毫升该溶液,内含大肠杆菌2个和低于2个的概率各是多少? 3.某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数为14 4.00cm,标准差为 5.77cm,试估计(1)该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集中在哪个范围? (2)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95%和99%参考值范围;??????? (3)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低于140cm的概率;(4)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超过160cm的概率; 第五章参数估计基础 1.某研究表明新研制的一种安眠药比旧安眠药增加睡眠时间。某医师从已确诊的神经衰弱病人中随机抽取了两份样本,一份样本是20例病人服

《卫生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1、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得统计指标就是( C )。 A)标准差B)方差 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 2、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B )。 A)标准误增大B)标准误减少 C)标准误不改变D)标准误得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 3、均数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得样本均数( C )。 A)系统误差越大B)可靠程度越大 C)抽样误差越大D)可比性越差 4、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得收缩压得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 mmHg,后者反映得就是( A )。 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 C)总体均数不同D)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 5、配对计数资料差别得卡方检验,其备择假设就是( D )。 A)p1=p2 B)p1≠p2 C)B=C D)B≠C 6、下列关于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得论述就是正确得,除了( C )外。 A)总体均数得区间估计就是一种常用得参数估计 B)总体均数可信区间所求得就是在一定概率下得总体均数范围 C)求出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后,即可推断总体均数肯定会在此范围内

D)95%就是指此范围包含总体均数在内得可能性就是95%,即估计错误得概率就是5% 试题来源:【2016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宝典免 费下载】 小编教您如何快速通过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查瞧其她试题,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 题库手机版详情咨询 7、总体率可信区间得估计符合下列( C )情况时,可以借用正态近似法处理。 A)样本例数n足够大时B)样本率p不太大时 C)np与n(1-p)大于5时D)p接近1或0时 8、正太近似法估计总体率95%可信区间用( D )。 A)p±1、96s B)p±1、96σ C)p±2、58σD)p±1、96sp 9、统计推断得内容( C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总体指标B)假设检验 C)A与B答案均就是D)估计参考值范围 10、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个就是正确得( A )。 A)检验假设就是对总体作得某种假设

实用卫生统计学全部练习题

实用卫生统计学全部练习题

实用卫生统计学 第1、2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小题,共75分) 题目1 下面有关病人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 性别 B. 脉搏 C. 血压 D. 年龄 题目2 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正负误差可以相互抵偿,误差的平均值将逐渐趋向于零,是指哪种误差?()

A. 系统误差 B. 抽样误差 C. 以上全部的误差 D. 随机测量误差 某护士记录了50名婴儿出生体重的测定结题目3 果,小于2500克15人,介于2500克和3999克的有25人,大于4000克的有10人,此资料属于()。 A. 分类变量资料 B. 二分类资料 C. 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题目4 某医院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治疗结果见下表,请问该资料的类型是?() A. 数值变量资料

B. 分类变量资料 C. 二分类资料 D. 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题目5 测量6名健康男子,获得其血清总胆固醇(mmol/L)的资料是()。 A. 二分类资料 B. 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C. 数值变量资料 D. 分类变量资料 题目6 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 10,15,11,6,13,24,23,9,其中位数是? A. 13 B. 11

C. 14 D. 12 题目7 某组资料共5例,变量的平方和以及变量的和分别是190和30,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A. 6、1.58 B. 38、6.78 C. 6、1.29 D. 6.33、2.5 题目8 正常男子的血铅含量系偏态分布资料,对数变换后的呈正态分布。欲描述血铅含量的平均水平宜用以下哪种指标? A. 原始数据的中位数 B. 原始数据的变异系数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库

1.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 A、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B、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C、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D、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结论为 A、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B、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可认为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证明总体均数不等或不相等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理论上 A、F=1 B、F=0 C、F<1.96 D、F=1.96 正确答案:A 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了 A、随机误差

B、处理因素的作用 C、抽样误差 D、测量误差 E、个体差异 正确答案:B 方差分析中对数据的要求有 A、任何两个观察值之间不相关 B、每一水平下的观察值分别服从正态分布 C、各总体的方差齐性 D、只需B和C E、每组样本含量均较小 正确答案:ABC 职业病防治院测定了11名石棉肺患者、9名石棉肺可疑患者和11名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求得其均数分别为1.79L、2.31L和3.08L。能否据此认为石棉肺患者、石棉肺可疑患者和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不同? A、能,因3个样本均数不同 B、需对3个均数作两两t检验才能确定 C、需对3个均数作两两Z检验才能确定 D、需作完全随机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ANOVA才能确定 E、需作随机区组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ANOVA才能确定 正确答案:D

某研究者在5种不同的温度下分别独立地重复了10次试验,共测得某定量指标的50个数据。根据资料的条件,可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此资料。其组间的自由度是 A、49 B、45 C、36 D、9 E、4 正确答案:E 某医师用A、B、C三种方案分别治疗7例、6例和8例婴幼儿贫血患者。治疗1月后,记录Hb的增加量(g/L),求得其均数26.0,18.0,6.0。若ANOVA分析推断3种治疗方案对婴幼儿贫血的治疗效果是否不同,其检验假设H0为 A、3个样本均数不同 B、3个样本均数全相同 C、3个总体均数全相同 D、3个总体方差全相同 E、3个总体方差不全相同 正确答案:C 64只大鼠被随机地均分到4个不同的饲料组中去,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每只鼠的肝重比值(即肝重/体重),希望评价4种饲料对肝重比值的影响大小。如果资料满足正态的前提条件,正确的统计方法应当是 A、进行6次t检验

卫生统计学考试复习题库大全附答案

卫生统计学考试复习题库大全附答案 1 、统计推断的两个方面为 A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B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正确答案 ) C 、统计图表与假设检验 D 、统计图表与参数估计 E 、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 2. 总体的定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地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 A 、所有样本的全体 B 、观察单位的全体 C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 正确答案 ) D 、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E 、样本中同质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3. 计量资料的正确定义是指 计量资料又称数值变量,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A 、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绝对数的资料 B 、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相对数的资料

C 、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平均数的资料 D 、每个观察单位都有 1 个数值,无论该观测值是绝对数、相对数还是平均数的资料 ( 正确答案 ) E 、将每个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得到的资料 4. 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说法正确的是 总体:根据研究的目的所划定范围内的同质的个体构成的全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 样本: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的观测值的集合。 A 、总体的指标称为参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B 、样本的指标称为统计量,用希腊字母表示 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组成了样本 D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 ( 正确答案 ) E 、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 5. 欲测量某地 2002 年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值,其总体为 A 、该地所有成年男子 B 、该地所有成年男子血糖值 C 、 2002 年该地所有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 ( 正确答案 ) D 、 2002 年所有成年男子 E 、 2002 年所有成年男子的血糖值 答案解析:欲测量某地 2002 年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值,其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