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ACS)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IACS)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IACS)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IACS)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IACS)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一、基本的网络信息安全考虑

网络信息安全的观念是关于保护网络基础架构本身;保护用于建立和管理网络功能的网络协议。这些关键概念用于解决方案的所有层次和区域。这些步骤帮助用户保护IACS网络和IACS应用,防止多种方式的攻击。下面内容是信息安全基线的关键区域:

●基础设备架构-对网络基础架构访问的信息安全管理;

●交换基础架构-网络访问和第2层设计考虑;

●路由基础架构-保护网络第3层路由功能,防止攻击或误用;

●设备的弹性和可存性-保护网络的弹性和可用性;

●网络遥测-监视和分析网络行为和状态,对问题和攻击做出识别和反应。

这些实践可应用于不同的层、区域和相关的网络架构。

二、IACS 网络设备的保护

这个概念描述了保护关键IACS端点设备本身的实践,特别是控制器和计算机。因为这些设备在IAC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信息安全是要给予特殊关照。这些概念包括下面内容:

●物理安全-这个层限制区域、控制屏、IACS设备、电缆、控制室和其他位置的授权人的访问,以及跟踪访问者和伙伴;

●计算机加固-这包括补丁程序管理和防病毒软件,以及能够删除不使用的应用程序、协议和服务等;

●应用信息安全-这包含鉴定、授权和审核软件,诸如用于IACS

应用的FactoryTalk的安;

●控制器加固-这里指处理变更管理和限制访问。

三、单元/区域IACS 网络信息安全

应用于单元/区域的关键信息安全观念包括下面的部分:

●端口信息安全,密码维护,管理访问单元/区域网络基础架构;

●冗余和不需要服务的禁用;

●网络系统信息登录,使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和网络信息监视;

●限制广播信息区域,虚拟局域网(VLAN)和网络协议的种类;

●计算机和控制器的加固。

四、制造IACS 网络的信息安全

制造区域的设计考虑和实施要在早期阶段讨论,特别要考虑关键的单元/区域。另外,应用这些考虑,用于制造区的关键信息安全考虑包括下面内容:

●路由架构的最佳实践,覆盖路由协议成员和路由信息保护,以及路由状态变化记录;

●网络和信息安全监视;

●服务器信息安全覆盖端点信息安全;

●FactoryTalk应用信息安全。

五、隔离区和IACS防火墙

DMZ和工厂防火墙是一个保护IACS网络和IACS应用的基本措施。结合防火墙和DMZ的概念是用于IACS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的纵深防

御的方法。DMZ和工厂防火墙的设计和实施指南的关键特性和功能包括以下方面:

●部署工厂防火墙管理在企业和制造区之间的信息流。一个工厂防火墙提供了下面的功能:

- 在网络区之间,通过指定的信息安全层建立的通信模式,比如建立隔离区DMZ;

- 在不同区域之间所有通信状态包的检查,如果在上面允许的情况下;

- 从一个区域企图访问另一个区域的资源时,强制执行用户鉴定,比如从企业层企图访问DMZ的服务;

- 侵入保护服务(IPS)检查在区域之间的通信流,设计成能够识别和阻止各种潜在的攻击。

●不同区域之间的DMZ中的数据和服务能够安全地共享。

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办法设备保全处湖云设〔2016〕1号 湖南云峰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规定1 目的 为规范和加强弋阳海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日常管理,保障公司生产的顺利进行,使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建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根据公司《计算机管理办法》、《报警值修改管理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从调研、选型验收、安装、使用直至更新全过程的管理。本规定中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公司内工业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系统、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系统。 3 系统管理 3.1 设备保全处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的维护与运行工作、技术资料管理及各种备件管理,并根据运行状况制订系统检修计划及方案; 3.2 各使用部门严格按操作规程及维护规程使用与维护;确保系统使用运行环境,监控运转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设备保全处联系;并积极配合专业维修人员分析处理系统故障; 3.3 设备保全处应在操作站设立严格的口令管理制度,严格区分维护、操作使用权限。系统管理员应设两人,拥有除用户权限设臵外的所有权限,用户权限设臵口令由保全处分管领导掌握:

3.4 一般情况下系统管理员需了解、熟悉系统设臵及程序时不得在系统操作站和工程师站上进行,以防止不慎错误的修改、下载程序。 3.5 严禁擅自在计算机根目录下删除或存放私有文件,严禁擅自移动系统程序、应用程序的文件和文件夹; 3.6 用户禁止将本岗位口令泄漏给他人,不得擅自修改系统程序、应用程序、控制系统的硬设定及软设定; 3.7 操作或使用人员负责日常清灰、保持清洁;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搬动机房内的设备或变更电源系统,不得将设备随意借出;不得擅自打开微机设备修理,设备运行过程中若发生硬件或系统软件故障,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3.8 严格禁止在操作站上使用非系统所带可移动存储媒体(软盘、U盘、光盘等),确保系统的软件安全,杜绝病毒的入侵; 3.9 操作人员严禁在操作站上使用非工艺过程管理软件,严禁在操作站上读写、删 除文件、自行复位、关闭操作站; 3.10 控制系统中生产线控制系统、工控微机及单机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由设备保全处负责巡检维护,并负责生产期间内系统正常运行,排除运行过程中发现的设备故障; 3.11 控制系统在线控制时,一般不允许修改软件及报警值等相关数据;特殊情况下,须遵照《报警值修改管理规定》,经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办理相关会签手续后,自动化系统管理人员方可修改,修改时应保证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致性; 3.12 对控制程序属于技改性质较大的修改,报专业部

自控系统集成总体方案

自控系统集成总体方案 本项目智能化集成系统由一个平台、五个系统组成,包括:智能化集成 平台、能源 站监控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电力监控系统、 CCTV 视频监控系 统、门禁系统。 能源站监控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电力监控系统、CCTV ffl 频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 分别为功能完全独立的子系统,通过分布式计算机网络集成到智能 化集成平台。智能化系统配置冗余数据服务器,保存历史数据,与监控中心 工作站构成C-S 结构,工作站直接从服务器读取数据,远端客户机通过外网 访问服务器,浏览系统数据和运行工况。 系统架构及数据传递 1、 系统架构 本项目的独立功能的子系统集成到智能化系统平台,底层采集和控制的 子系统具备 高可靠性和高速性能,而智能化系统作为管理层,需具有强大的 集成能力和大容量的存贮容量以及高速、可靠的通讯能力。本项我们设计的 系统架构如下图: 智能化系统平台 TCP/IP 协议,工业以太网,网络带宽为 1000Mbps 理层、自动化控制层、现场层。三个层上的设备均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 1.1 管理层 即中央监控系统,本项目中央监控系统设在能源站监控室内。配备有:能 耗数据服务器、磁盘阵列、工作站、能耗分析工作站、计费计量工作站、电力 监控工作站、视频监视硬盘录像机、视频监视工作站、大屏幕、一卡通工作站、 报表打印设备、核 系统构成 能源站监控系统 S7 CONNECT 协议 能耗管理系统 OPC 协议 OPC 协议 OPC 协议 OPC 协议 电力监控系统 CCTV 视频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

心交换机、在线UPS不间断电源等,并可通过路由器等路由设备在其他外部网络上通过登陆授权,采用WE昉式进行远程实时监视。 管理层设计为冗余主干网,配置二台高性的核心交换机,采用TCP/IP 协议,工业以太网,网络带宽为1000Mbps。 1.2自动化控制层 控制层指控制器间的通信层,本项目是指能源站主控制器(CUP414)北 区能源站主控制器(CUP414)换热站主控制器CUP412之间的通讯网络;以及工作站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网络等。 自动化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网,采用TCP/IP协议,网络带宽为1000Mbps各能源站交换机与中央监控室核心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 具备设备联动控制、操作优先次序选择、时间表操作控制和模式控制功能,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有秩序的监控,方便现场编程。通过一定的计算来实现最优控制。 1.3现场层 现场层指能源站PLC控制器至现场设备间的网络和设备,以及带有RS485通信接口设备间采用RS485通信标准;能源站PLC控制器之间采用开放的国际标准协议Profibus-DP通信方式,通讯速度最高达12Mbps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至被控设备动作时间w 0.1秒。 各能源站分别配置一套西门子的高端冗余PLC S7-414H控制器以及多个分布式I/O 系统,采用Profibus-DP协议通讯,通讯波特率12M分别设一套换热站及计量主站S7-412控制器,用于与各能源站所供换热站监控从站PLC的监控, 主从站采用Profibus-DP 协议光纤通讯,通讯波特率185.75k。 现场层共采用了多套分布式I/O ,将分散的设备集中控制,为降低施工中布线、敷设桥架等的难度。通过末端空调机房计量系统及网络采集末端最不利

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 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神华集团公司煤制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明确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和安全注意事项、自动化控制系统备品备件及UPS的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点检的内容以及外委检修、点检的批准。 第三条各单位应加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安全平稳状态下运行。 第四条各单位应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方法和检维修技术,不断提高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水平。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ESD)、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及在先进过程控制(APC)和优化过程控制(OPC)系统中使用的上位计算机等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公司机械动力部职责:

(一)对各单位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软件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及点检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外委检修、点检的审批,承包方选择 及点检、检修的组织工作。 第七条各单位职责: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管理及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程序、网络文件管理,软件及相关数据修定管理; (三)UPS电源及网络机房管理; (四)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 (五)自动化控制系统备品备件的管理; (六)自动化控制系统档案的管理; (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点检管理。 第三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管理 第八条各单位仪表维护单位应按装置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软、硬件设备档案及台帐,档案、台帐应实行微机管理。台帐应说明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制造厂、出厂日期等。档案对单台设备而言,其内容包括应用装置和投用时间、通讯速度、安装地点、运行情况、发生的故障、原因、处理和检修经过及结果等。 第九条各单位维护单位根据不同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各自特点,做好自动化控制系统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及紧急故障处理等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doc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系统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备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自适应控制 系统木疗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白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3.顺序控制 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使控制动作逐次进行的控制。 4.VR技术 是一种故有效模仿人在白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5.FMS 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丁?屮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屮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6.物流系统 对工件、工具和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移动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7.产品柔性 系统能经济而迅速地转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及转产能力。 8.自学习控制系统 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和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來愈好,这样的控制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9.AGV 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H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10.在线检测 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稈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11.H动化制造系统 在较少人工宜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T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稈和装配过稈中实现工艺过程白动化。 12.程序控制 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则这种控制称Z为程序控制。 13.制造过程检测白动化 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14 ?闭环控制 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15.结构丁艺性 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木低的

过程自动化系统介绍

PLC控制系统 PLC监控系统包括装有WINCC的上位机及CPU、I/O模块和通讯电缆组成,用于对分散在现场的模拟量信号进行精度测量,系统中现场采集的各路测量信号进PLC系统,PLC系统考虑防爆问题安装在中控制室并通过一根总线电缆和上位机相连。上位机系统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各种显示、记录、并同时具有系统诊断等各种功能。上位机与PLC系统之间实行严格的电气隔离,具有较高的传输电平和噪声容限,抗干扰能力强。 作为操作站,其主要功能包括: 画面显示功能 操作站均设有以下几类画面: 1)菜单画面 画面菜单按工艺分区组织,鼠标点击相应的菜单切换到相应的画面或画面组。 2)流程图画面 以类似用户的流程图的形式,显示过程信息,并设有操作窗口,可以对任意控制回路进行操作。系统配有标准符号库,可以根据需要指定符号的颜色、闪烁及显示方式等。支持动态符号,可自定义符号库。组态软件提供编辑工具,通过画面编辑器可编辑用户需要的工艺流程画面。 流程图上显示的过程信息可达20000多条,信息的最低刷新速度<1秒 3)控制分组画面 以类似常规调节表或指示表的形式显示回路和测量指示点的信息,如变量值、设定值、输出值、控制方式(手动/自动)和高低报警限值等。变量可每秒更新一次。分组可任意进行,切可以重叠。每一变量带有16个字符的位号名和80个字符的说明。操作员可从分组画面调出任意变量(数字或模拟)的信息。对模拟回路,可以对设定值、输出值、控制方式等进行操作和切换。对数字回路,可对两状态设备发出开启/关闭命令,或启动/停止顺序,画面应显示出命 令状态和实际状态。 4)回路参数画面

显示出任一指定控制点的全部信息,如变量值、设定值、输出值、操作方式和历史趋势,以及整定参数、报警值、算法类型等由工程师修改的参数。从参数画面也应可以对模拟回路和数字回路进行操作。 5)趋势图曲线显示画面 操作站可用不同的颜色和时间间隔在一画面上显示至少四个变量,变量可以任意选择组合,并放有放大和卷动功能。趋势画面包括有一个移动光标和数据区,显示各趋势曲线与光标线相交处的数字值。趋势画面的X、Y坐标可选择自适应和设定两种,相邻分辨点的时间可设定为1秒,最大趋势记录时间可在一年。趋势图有平均值显示、最大值显示、最小值显示等多种数据形式。 可显示单个或同时显示多个测点的实时趋势和历史趋势。 可显示8小时、24小时、1周、1月、半年等历史趋势。 趋势图上设置拖动功能,可详细显示某时刻具体值。 同一趋势图上不同的测点可以不同的颜色区别。 6)报警汇总画面 包括全部的报警点,并按时间顺序列出最近的所有报警,每条报警信息包括报警信息、位号、确认状态、报警日期、时间、恢复正常的如期时间等。未经确 认的报警点显示鲜艳的红色并闪烁。 操作站具备窗口功能,可同时显示多种窗口,以上几类画面可任意组合。 操作站所有操作画面和显示画面均为全中文显示。 报警功能 系统可以产生以下几类报警: ● 工艺过程报警:包括绝对值报警、偏差报警、变化速度报警等 ● 故障报警:包括诊断报警和后备硬件故障报警等 ● 连锁动作报警 ● 紧急停车报警:当发生紧急情况按紧急停车按钮时报警

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办法

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办法 2019年10月3日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以下简称自动化系统)的管理,维护和使用。为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主管科室及时、准确的判断和排除故障,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节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管理职责划分 一、公司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部门为机动部的自动控制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 1、为所有自动化系统设备(包括备用设备)设立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卡片。卡片内容应包括设备编号、安装位置、型号、性能参数、主要用途、上岗时间、生产厂名、维护历史。并在维护历史内详细记录维护原因、时间、方式、验收人、上岗或报废原因。 2、根据自动化设备现场损耗情况及时提出备件计划; 3、为保证现场设备持续可靠的运转,相关部门必须保持设备环境卫生(包括变电所内和现场控制箱内部)。每一年为现场设备离线清洁一次,做到设备内外无积灰,无污渍。检查和紧固接线,做到接线可靠,归整。检查和整理设备和线路标识,保证清晰,准确;

4、有些处理模块,线性可调,自动化管理部门须每年进行一次统一标校,并填写相应的标定记录。 5、自动化管理部门根据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和使用部门的要求定期制订优化计划,对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进行优化和升级,保证工控系统软件运行最优配置。 使用部门的职责 1、操作员站的微机外表必须用干净、干燥的抹布擦拭。保证机箱和显示器外壳无积灰、无污渍; 2、操作员站微机除进行过程控制操作(或控制组态)外,不得做其他任何应用。尤其不允许在自动化系统上作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第二节自动化图纸资料管理 一、自动化系统相应的各种图纸、各种软件和硬件资料自动化控制办公室专人统一编号保管,保证图纸资料整洁完备以; 二、自动化系统如有改动或扩展,必须由自动化管理部门根据变动情况出具相应的模块安装位置图、网络结构图、外部接线图、控制回路图和变化后的程序逻辑图等,并由自动化负责人验收审核后与原图一同存档。 自动化图纸资料借阅必须填写记录,按时归还,如有缺残,必须原样补还。

自动化控制系统DCS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88894 自动化控制系统DCS安 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自动化控制系统DCS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DCS系统规程 一、操作要求: 1、必须熟练掌握生产工艺、懂得了解电脑一般操作知识;对工艺流程上关键的设备、测量点遇到故障时,如何采取紧紧避险措施。 2、严格禁止登录超越自已使用的权限(仪控工的权限:用户名和密码:OPS1)。 3、时刻掌握上位机数据刷新情况。 4、仔细分析报警内容:分清工艺测量点超限数据或设备故障报警还是DCS硬件报警。 5、每翻开一页,最好只选中一个目标(变量、位号),发出所需的指今后,关闭该目标弹出的所有窗口,然后再选中下一个目标。对于调节阀,需改变阀门开度(指:手动),最好多使用调节器面板上的递增、递减键。 6、掌握UPS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1: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步骤应为()。 1.先主环,后副环 2.先副环后主环 3.只整定副环 4.没有先后顺序 2:仪表的精度等级指的是仪表的() 1.误差 2.基本误差 3.允许误差 4.基本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3: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回路各有一个控制器。副控制器的给定值为() 1.恒定不变 2.由主控制器输出校正 3.由副参数校正 4.由干扰决定 4:用K分度号的热偶和与其匹配的补偿导线测量温度。但在接线中把补偿导线的极性接反了,则仪表的指示() 1.偏大 2.偏小

3.可能大,也可能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5: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时得到的TS值是什么数值() 1.从控制器积分时间旋纽上读出的积分时间 2.从控制器微分时间旋纽上读出的积分时间 3.对象特性的时间常数 4.是4:1衰减曲线上测量得到的振荡周期 6:当高频涡流传感器靠近铁磁物体时() 1.线圈的震荡频率增加 2.线圈的电阻减小 3.线圈的电感增大 7:某容器控制压力,控制排出料和控制进料,应分别选用的方式为()。 1.气开式;气开式 2.气关式;气关式 3.气开式;气关式 4.气关式;气开式 8:准确度等级是仪表按()高低分成的等级。 1.精度 2.准确度

3.限度 9:不属于工程上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是() 1.动态特性法 2.稳定边界法 3.衰减曲线法 4.比较法 10:最常见的控制结构除了反馈控制结构外还有。() 1.串级控制 2.前馈控制 3.单回路控制 4.多回路控制 11: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结构形式与串级控制系统相同,它与串级控制系统有区别也有相同的地方。相同是() 1.系统构成目的 2.对主、副参数的要求 3.参数整定顺序、投运顺序 4.干扰补偿方式 12:工业现场压力表的示值表示被测参数的()。 1.动压 2.全压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一般用于监控生产流程或生产环境。这些自动化系统不断从生产线上的传感器接收连续数据(电荷耦和传感器相机),然后在通过客户专用的图像识别算法之前过滤这些数据。这些图像识别模块允许自动化系统识别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状态。例如生产线上没有产品或者是存在缺陷的产品。这些信息被传送到主机。由主机控制加速或者减慢生产线速度,或在生产线上对特定部分生成产生阻碍。 图1显示了一个典型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包含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IP)核的Altera器件,可以帮助减少开发所需的成本、增加设计的灵活性并且缩短工业自动化应用的开发周期。设计工程师还可以轻松的放置32位的Nios? 软核处理器于Cyclone?器件中,可以帮助他们灵活的实现应用中所需的外设功能。并达到所需要的内核性能。工程师可以灵活的配置系统的成本和性能,以获得一个低端、低成本的从系统或是一个在速度和外设需求上经过优化的高端的、高性能的系统。 图1.典型的工业自动化系统 注释 1. FIR = 有限脉冲响应 2. UART = 通用异步收发器 Cyclone器件能够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实现多种不同的应用。32位Nios嵌入式处理器可以作为控制器组件应用,减轻主机系统的任务。根据系统的要求实现各种接口控制系统,例如以太网媒体存储控制器(MAC)、局域网控制器(CAN)或是Profibus控制器。用Altera提供了IP来实现10/100M以太网媒体存取控制(MAC)和局域网控制器,更进一步的缩短了设计周期。Cyclone器件中的M4K M-RAM块可以实现缓冲器功能应用,并且应用Cyclone器件中的Altera的IP核可以实现FIR过滤器和UART功能,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设计工程师可以应用Altera的IP核结合Nios来加速他们的设计使他们可以花更多精力去关注在系统设计的其他部分。除此之外,将独立器件的功能集成到单一的Cyclone器件中还可以减少电路板上的独立器件的数量,减少开发时间,而且有效的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Cyclone器件凭借其高效的器件结构在对成本敏感的工业应用中达到了性能和成本的统一。Cyclone系列器件和Altera的其一系列功能互补的产品和方案为工业应用的设计师提供了用超低价格来实现超高性能应用的可能性。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信息平台设计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信息平台设计 文章首先分析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集成硬件的设计措施,分别从集中监控、远程监控与总线监控三个方面,对工业信息化控制系统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工业信息化控制系统的集成软件设计方案,可以作为信息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参照。 标签:工业自动化控制;集成信息平台;平台开发设计 一、工业信息化控制系统的集成硬件设计 1、集中监控 工业信息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首先需要针对集中监控硬件进行构建,工业信息化控制系统在硬件集成中,通过集中监控,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的远程控制。集中监控需要构建数据反馈系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根据所反馈得到的数据信息判断集中监控对象的运行状态。随着生产任务不断深入进行,在工业信息化控制过程中,也能通过硬件之间的集成,构建形成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集中监控不仅简单、便于操作,同时由于监控系统形成一体化,一旦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也能通过维修方法进一步强化解决。 2、远程监控 远程监控,同样是工業信息化控制系统中最常使用的技术手段,集成硬件设计期间,对于步入同模块的硬件组织采用远程监控措施。远程监控系统中最明显的优势是,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能够在运行过程中,随着自动化控制系统完善,实现远程数据信息捕捉,并将其反馈自动控制中心,形成对基层信息平台的综合控制。远程监控对于信息的控制,明显优势在于能够完成远程数据反馈,但在反馈过程中如果网络存在延时,会导致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因此,对于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构建,需要重点在集成过程中加强网络传输速度,确保数据信息的更新情况能够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3、总线监控 总线监控是针对质疑成系统设置总线进行全面监控,对系统运行使用过程中的各类故障已运行状态集成反馈。总线监控无论是在总线控制还是各类故障的整合,均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也大幅度提升了工业自动化生产的监管控制速度。总线监控技术手段选择后,能够将多种不同监控手段整合成为一个集体共同作用,在集成信息的软件平台中,并对软件使用过程中不同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一旦发生故障后,反馈得到的数据信息将会出现误差,此时表示设备运行使用存在严重问题。 二、工业信息化控制系统的集成软件设计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多年质保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我们人类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有一定的限制,正常为8小时工作制,在有些工业生产领域,人工工作速度赶不上生产需要,但是机器可以不停歇的工作,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因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逐步完善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接下来由安徽泰珂森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为您简单介绍其应用,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1,过程自动化:石油炼制和化工等工业中流体或粉体的化学处理的自动化控制。一般采用由检测仪表、调节器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过程控制系统,对加热炉、精馏塔等设备或整个工厂进行最优控制。采用的主要控制方式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最优控制等。 2,机械制造自动化:这是机械化、电气化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结果,处理的对象是离散工件。早期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是采用机械或

多年质保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电气部件的单机自动化或是简单的自动生产线。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出现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自动化仓库等。研制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型式的柔性制造系统(FMS)。以柔性制造系统为基础的自动化车间,加上信息管理、生产管理自动化,出现了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 3,管理自动化:工厂或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生产、办公等业务管理的自动化控制,是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电子计算机、通信系统与控制等学科。一般采用由多台具有高速处理大量信息能力的计算机和各种终端组成的局部网络。 安徽泰珂森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集机械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

当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信息平台设计

当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信息平台设计 摘要: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在高速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在不断地完善,随着 我国工业化程度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工业和以老式机械控制为主的工业生产都会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经无法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目前的自动化控 制系统在运营管理、软件规划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有关工业自动化控 制系统的集成信息平台设计,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上述背景,对当代工 业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信息平台进行设计,为当代工业过程提供更多的技 术支持。 关键词: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信息平台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民众 的重视。随着我国工业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快,集成信息平台作为一种使用c语言 构件的分布式框架,在当代工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可以有效推 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1控制系统的多元化 1.1现场总线的崛起 多年以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过程控制体系历经基地式仪表控制系统、电动 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等4代过程控制系统,当前我国工业自动化的主流水平即处于以PLC为基础的DCS系 统阶段。与早期的一些控制系统相比,DCS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有了很大进步, 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装置级、车间级的优化和分散控制,但其仍然是一种模拟数 字混合系统,从现场到PLC或计算机之间的检测、反馈与操作指令等信号传递, 仍旧依靠大量的一对一的布线来实现。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的全数字化、实时、双向、多节点的数字通信系统。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的CPU置入传统的测控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数字计 算和通信能力,即所谓“智能化”,采用可进行简单连接的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作 为联系的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多个现场级测控仪表连接成网络,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使现场测控仪表之间及其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 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多种适应实际需要的控制系统。 1.2现场总线的新动向 长期以来的标准之争,实际上已延缓了现场总线的发展速度。为了加快新一 代系统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一个新的动向是从现场总线转向Ethernet,用以太网作为高速现场总线框架的主传。以太网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 的网络技术,在IT领域已被使用多年,已有广泛的硬、软件开发技术支持,更重 要的是启用以太网作为高速现场总线框架,可以使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 术的主流技术很好地融合起来。为了促进Ethernet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国际上成 立了工业以太网协会,开展工业以太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2当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信息平台硬件设计 2.1集中监控设计 为了将系统的各个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各个系统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因此设计了集中监控方式。集中监控方式的目的在于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全 部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以保证各个生产环节的有序进行。并且这种集中监控系统 运行简单,便于维修,以最小的投入实现各个设备的统一管理。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全集

02211自考自动化制造系统全集(附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 2、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3、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4、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5、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6、模型:系统的抽象形式。 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8、RGV:有轨导向小车。 9、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10、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1、AGV:自动导向小车。 12、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 13、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4、NC:数控机床。 15、MC:加工中心。 16、FMC:柔性制造单元。 17、FMS:柔性制造系统。 18、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9、CNC:计算机数控。 20、FTL:柔性自动线。 21、A TC:自动换刀装置。 22、AE:声发射。 23、FAS:柔性装配系统。 24、AI:人工智能。 25、ES:专家系统。 26、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7、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8、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29、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30、仿真: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31、制造(狭义和广义):是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和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狭义:生产车间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32、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围的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33、加工中心:是在一般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增加刀库、自动换刀装置甚至零件更换装置而形成的一类更复杂,但用途更广,效率更高的数控机床。 34、柔性制造系统

不同控制系统的集成

不同控制系统的集成 发布时间:2011-05-10 作者:Jeanine Katzel 摘要:以前,工厂中的自动化功能都是独立的——组件、设备和系统相互独立地运行,管理和功能模块也都互不相关。虽然以太网本身并不能协同工作,但是他的衍生产品却有助于自动化领域内的集成整合作业。对于当今时代的生产制造环境来说,更像是通过协议、网络和标准作为纽带,使我们得以互联和相互通讯。这些工具正在茁壮成长,以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方式将我们的工业操作整合为一体,使生产效率得到前所未有地提升。 正如一首流行歌曲中唱到,是爱让我们在一起。然而,对于当今时代的生产制造环境来说,更像是通过协议、网络和标准作为纽带,使我们得以互联和相互通讯。这些工具正在茁壮成长,以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方式将我们的工业操作整合为一体,使生产效率得到前所未有地提升。 以前,工厂中的自动化功能都是独立的——组件、设备和系统相互独立地运行,管理和功能模块也都互不相关。这种情况下,过程系统运转缓慢,而且很难优化,同时性能、维护计划和利润率等相关数据也很难获得。 那么今天工业推崇的互联性是如何实现的呢?EtherCAT Technology Group公司的北美代表、项目管理专家和项目工程师Joey Stubbs说道:“众多的技术进步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与10年前具有天壤之别的自动化和制造业的世界。实际上,今天的技术能够克服几乎所有的网络壁垒。例如,你可以安装一个带有EtherCAT的DIN导轨计算机,与多种协议通讯。虽然这可能并不是最有效的系统,甚至不是最便宜的系统,但是它确实可行。” OPC基金会总裁兼执行董事Thomas J.Burke补充道,科技继续以创纪录的速度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所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供应商和最终用户也期待这种发展的到来。“今天的经济发展以及一切与其相关的事物——从楼宇自动化、安保到智能电网概念,都在表达一种对开放式工业系统的渴求,期盼真正的跨领域信息整合。” 多种多样的网关、路由器和终端设备使制造商做到了多个不同系统之间的整合。 其中包括Beckhoff Automation公司下一代以太网终端,它可以提供清晰、开放的通讯通道。 此部件为不同设备提供了与EtherCAT I/O节点的直接接口,包括Profibus、DeviceNet和 CANopen。 如何整合 确实,当前有很多理由将不同的生产制造系统进行整合,甚至有很多种实现的方法。现代生产制造使用迥异的设备实现各种各样的过程控制(如果想要在全球化竞争中占得一席之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四、选择题 1. 当执行制造过程的(C)均由机械(机器)来完成,则可以认为这个制造过程是“自动化”了。 A. 基本动作 B. 控制动作 C. 基本动作及其控制机构的动作 D. 辅助动作 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B)自动化技术等。 A. 机械加工与物料储运过程 B. 机械加工、装配、质量控制和物料储运过程 C. 机械加工与装配 D. 机械加工与质量控制 3. 用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效益在于可以有效缩短零件(A)的无效时间,从而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A. 98.5% B. 50% C. 15% D. 1.5% 4.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一般地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主要有(D)等部分所构成。 A. 加工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 B. 加工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 C. 加工系统和刀具支撑系统 D. 加工系统、工件支撑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 5. 刚性自动化生产线是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A)零件加工的复杂大系统。 A. 单个 B. 多个 C. 组合 D. 二个 6. 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常用于(B)的零部件的自动化制造。 A.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 B.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

C. 产品比较单一、加工批量特别大 D. 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 7. 数控机床用来完成零件(C)的自动化循环加工。 A. 一个工艺 B. 多个工艺 C. 一个工序 D. 多个工序 8. 数控机床是用代码化的(D)来控制机床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机床各部分的运动。 A. 模拟量 B. 标量 C. 复合量 D. 数字量 9. 柔性制造系统内部一般包括两类不同性质的运动,即(A)。 √A.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B.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 C. 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D. 一类是系统的工具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10. 自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而引发工业革命以来,自动化技术就伴随着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大约经历了(C)发展阶段。 A. 二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11.(B)是零件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实现零件加工自动化的基础。 A. 物流供输的自动化 B. 加工设备的自动化 C. 刀具的自动化 D. 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12. 只有实现了加工过程自动化,并且有(D)能力的设备,才能称为自动化加工设备。 A. 自动检测 B. 自动装配 C. 自动监控 D. 自动装卸 13.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在(A)工艺基础上实现机床自动化。 A. 先进的 B. 相对落后的 C. 落后的 D. 固定的 14. 由自动车床组成的自动生产线可用于加工(A)工件。

#a0020-设备设施、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检测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检测管理制度 为了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过程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证公司财产和职工生命的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一、设备检维修可分为:计划检修和非计划检修二种: 1、计划检修包括设备大修、中修等有计划的维修。 2、非计划检修是因特殊情况(如管道泄漏、机器突然损坏等)而作出临时检修决定。有短期检修,局部检修、日常维修,事后检修等。 二、设备检修维修提出和实施 1、大修、中修计划由各岗位提出,生产部汇总、编制维修计划,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届时实施,并在安环部备案。 2、短期检修、局部检修、日常维修和事后检修由生产主管提出和实施,并报安全主管备案,以便监督,确保检修能顺利进行。 3、装置停车大修应参照《装置停开车管理制度》进行,必须做到事项 1)大修由生产部作为检修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等相关人员进行实施,负责搞好项目落实,材料的准备,安全施工方案的确立及劳力的准备等工作。 2)对大修实施方案和大修作业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应安全、可行、可靠、合理。 3)大修时,做到由检修项目负责人统一指挥,面向现场,分工负责,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 4)特种设备检修必须由具备相应检修资质的单位进行。 5)设备大、中修要填写竣工验收报告单,对设备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设备设施检修安全规则

1、加强检修工作小组领导,做到安全组织、安全任务、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四落实“。 2、一切检修项目应根据检修计划都应到安全、生产部门处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 3、凡在厂区内需要动火、入罐、动土、高处作业、抽堵盲板、吊装作业等都应到安全主管办理相关的作业票证,电气作业应到生产主管处办理电气作业票。检修单位应严格执行行业标准AQ3026-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检修作业安全规范》,并检查和落实安全措施。 4、检修传动设备或传动设备上的电气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拨掉电源熔断器),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牌或上安全锁卡。 5、使用移动电器应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6、安环部和检修单位应检查检修中所需的防护器具、消防器材的准备情况,若准备不完全,安环部有权阻止检修单位对设备的检修。 7、安环部和检修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应对检修现场的爬梯、栏杆、平台、盖板等进行检查,确定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现场检修施工。 8、检修人员在检修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听从现场指挥人员和安环部有关人员的指导,检修人员不得任意更改施工方案及作业证指定的范围、方法、步骤。 9、在禁火区内施工,要严格执行禁火区内相关规定,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他防爆措施,防止产生火花。 10、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岗位检修时,要经常与生产部联系,确保检修安全,一旦生产发生故障,出现突然排放或紧急停车等情况时,应先停止检修作业,迅速撤离现场。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

工业自动化软件系统技术及其发展 分类:工控杂谈工控仿真图形2008-12-23 09:24 259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1,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工业自动化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自动化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大型复杂系统中,如大型工业生产过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流程对象控制系统等,具有多种形式的复杂性,在整体结构上表现为非线性,不确定性,无穷维,分布式及多层次等;在被处理信息上,表现为信号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不完全性,图象及符号信息的混合等;在计算机上,表现为数量运算与逻辑运算的混合;随着管理的深化和细化,表现为管理方式的日渐扁平化等等,可见对复杂大系统不但在系统辨识,分析,设计等方面与常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系统建模,控制策略方面也有不同.设计系统着重点在于以全软件方式实现管理与控制的一体化 .由于复杂系统结构复杂,变量众多,信息交错,按什么原则将大系统科学合理地分解为相对小的子系统,而子系统之间又如何协调,才能保证系统的优化运行和控制,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也是控制工程界热切关注的焦点,许多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复杂大系统控制对工业自动化软件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供更加有效的先进软件系统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自动化软件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飞速发展,复杂大系统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在网上实现复杂系统的优化控制与管理已经不是遥遥无期,而是指日可待.本文从软件系统技术发展角度对此作某些探讨. 2,监控组态软件系统 2.1 组态软件的主要功能 "监控"是对被控过程的监视与控制,从工业自动化控制角度一般将监控软件称为工业组态软件或组态控制软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诞生至今,组态软件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应该说组态软件作为一种应用软件,是随着PC机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80年代的组态软件,像Onspec,Paragon 500,早期的FIX等都运行在DOS环境下,图形界面的功能不是很强.自1987年Wonderware公司开发出第一套基于微软的Windows下的工业及过程自动化领域的人机视窗界面组态软件InTouch以来,以Intouch为代表的人机界面软件开创了Windows 下运行工控软件的先河,并随作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基于PC及其兼容机的组态软件的不管是功能和还是其性能都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目前的InTouch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业自动化组态软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更具有高性能的图形界面功能,因而Wonderware公司也因此称InTouch为过程可视化软件,这样命名也似乎更为确切.监控组态软件是面向监控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的软件平台工具,具有丰富的设置项目,使用方式灵活,功能强大.监控组态软件最早出现时,HMI(Human MachineInterface)或MMI(Man Machine Interface)是其主要涵,即主要解决人机交互图形界面问题.组态软件系统包含有实时数据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库接口,对I/O设备的驱动等容.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监控组态软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容,在社会信息化

控制系统集成技术专题设计.

天津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 专题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集成技术专题设计 啤酒线灌瓶机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12-自动化卓越二班 姓名常涛 学号20120607 指导教师贾超 自动化学院 2015年12月

一、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二.设计任务 三、设计进度计划

课程设计正文 一.总体设计方案 1、啤酒线生产的工艺流程 自动化啤酒罐装部分是指在不直接进行人工处理的情况下, 自动地完成啤酒的理瓶、洗瓶、灌装、旋盖、贴标的系统, 它以传送带和伺服电机机械手为主体, 以成套灌装设备为基础, 是集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机电技术于一体的高效率、大容量灌装机构。自动化啤酒罐装的出现, 实现了啤酒罐装功能从多人工、长工时向高效率,高质量的转变。用PLC控制的自动化啤酒罐装生产线达到灌装技术的全面自动化。 啤酒罐装部分基本由以下部分组成: 理瓶机:主要用于对杂乱摆放的啤酒瓶进行整理,并使其有次序有方向的排列在输送带上,高速高效的经传送带输送到下一个工段。 冲瓶机:通过成套冲瓶机设备,由电机带动通过机械方式对空瓶进行翻转冲洗,然后空行滴定,排除瓶内的残留水分。 灌装机:灌装机通过贮液缸内的压力高于瓶中压力即压力差的原理,使液体靠压差流入啤酒瓶内。 旋盖机:主要用于对灌装好的啤酒瓶进行旋盖或者压盖,本次毕业设计是采用安全可靠地瓶口带螺纹的塑料瓶进行啤酒罐装,所以采用旋盖方式进行封装。 贴标机:主要用于对灌装旋盖好的啤酒瓶进行圆周贴标,是啤酒罐装部分的最后一道工序。 输送带系统:是啤酒灌装部分重要的外围设备,负责将啤酒瓶运送到各个单独工段。输送机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履带输送机,辊道输送机,链条输送机,升降台,分配车,提升机,皮带机等。 自动控制系统:驱动啤酒罐装部分各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目前以采用现场总线方式为控制模式为主。 组态控制系统: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组态,能够实现对自动化设备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它能从自动化过程和设备中采集各种信息,并将信息以图形化等更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显示,将重要的信息以各种方式传给有关人员,对信息进行有关的存储和处理,并发出控制指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