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地区 教案

西北地区 教案

西北地区 教案
西北地区 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

掌握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

1.西北地区的位置: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和宁夏及甘肃的北部。

2.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

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原上开阔坦荡,起伏和缓,既有碧野千里的草原,也有沙浪滚滚的荒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是较大的沙漠。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分别位于天山南北两侧,属于南疆和北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居于盆地内部,是我国最大沙漠。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内陆盆地,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

3.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严寒而干燥,有时有暴风雪天气。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夏季全国最热——吐鲁番盆地)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

4.河流:

河流数量少,多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西北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

5.农业: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①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②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

③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

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

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

③地表植被差,荒漠化严重。

④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6.工业:

(1)工业发展条件:

①农业基础良好

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北疆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②交通运输便利

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③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

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

(2)工业部门:

包头的钢铁工业,伊敏河、霍林河、准格尔、元宝山、东胜的采煤工业,白云鄂博的稀土工业,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业,金昌的有色金属工业,酒泉的航天工业。

7.生活:

(1)食:牛、羊肉和乳制品最常见食品

广袤的大西北地区居住着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由于本区畜牧业比较发达,牛、羊肉、乳制品是人们主要的食品,蒙古民族的手把肉、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手抓面别具特色。

(2)住:向定居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过去牧民一般居住在易于拆卸的毡房、蒙古包中。如今,牧民们在水草条件好的地方建立起定居的牧民新村,建设人工草场,培育优良牧草分区轮流放牧。西北各少数民族人们粗旷豪放,十分好客,能歌善舞。

课堂练习:

读下图,回(1)~(3)题。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材料: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问题。(4)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5)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6)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BDACA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