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简答题全解

公共政策学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

(1)基本特征: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

①阶级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服务的,超阶级的公共政策是不存在的。

②目标性:在公共政策中,目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追求。

③强制性:公共政策作为社会公共权威所选择或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有

其合法性基础并且具有权威性,因而它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目标团体具有

约束力和强制力。

④相对稳定性:只有保持政策一定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特定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和

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但是其稳定性又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

调整。

(2)本质属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判一切公共政策的基准性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①阶级性和社会性:这两方面是紧密相联的,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②超前性

③系统性:即公共政策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应是一个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是一个整体

④合法性:这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要求。

(3)基本功能:指公共政策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功效与作用。从其对社会

所起到的基本积极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公共政策学产生的背景:

公共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公共政策作

为一门学科而出现,既是当代世

界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与战后美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密切

相关。虽然导致公共政策学科产

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更直接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问题的压力;政府管理的需要;政治科学的发展;其他学科的发展。

4、经验决策模型的基本观点: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非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变迁。决策者要依据现有方案,通过与以往政策的比较,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适,逐渐把一项旧的政策转变成一项新的政策。

①决策者不必企图调查与评估全面的政策方案,其只要着重于那些与现存政策只具有渐进性的差异者就可以了。

②决策者只要考虑几个有限的政策方案就行。

③决策者对每个方案,只评估几个可能产生的重要后果而已。

④决策者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在重新的界定。渐进主义斟酌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调适,其结果使得问题较易处理。

⑤社会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透过分析与评估的过程,永无休止地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指正。

⑥渐进决策是补救性的,其适应于减轻现行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但较少着重于将来社会目标的增进。

5、传统公共政策过程模型的成就与局限:

(1)过程模型的主要贡献

首先,过程模型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

其次,过程模型带来了众多关于公共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的成果,加深了人们对政策过程的认识,丰富了政策科学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第三,过程模型为全面了解现实的政策运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概念框架,尤其是它与常识相一致,易于被接受、把握和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四,对于政策过程的强调,使研究不再严格地依附政治科学中逐渐增多的公共行政和制度的研究,以及在经济学偏好中的准市场研究。

(2)对过程模型的主要批评

第一,“阶段模型并非真正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也就是说,它并不适合预测,或者甚至指示一个阶段怎样导致另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模型并没有为经验假设检验提供一个明确的基础”,因此,它不适于证实、改善和虚构。

第三,“阶段隐谕法会经受条文主义和自上而下关注等困扰”。

第四,“启发法的阶段在构建一系列的阶段时存在描述不严谨的问题”。

第五,“阶段隐谕法不适当地将政策周期强调为暂时的分析单元。”换句话说,它忽视了政府间关系系统的概念。

6、公共政策系统模型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1)基本内容:

伊斯顿认为,政治系统的政治决定源于环境的要求与支持,而公共政策的制定正是政治系统对要求和支持的反应。公共政策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会对政治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与支持,政治系统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因此,公共政策实质上就是政治系统与其环境中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反映。同时,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与环境的作用,是一个互为影响的动态过程,在两者的循环中产生公共政策。(2)评价:

积极评价:

1)强调了公共政策过程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

2)强调了环境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

3)强调了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

系统模型受到的批评:

1)伊斯顿对于政治系统的理论概括,看成是对实际政治系统运作方式的准确描述是错误的。

2)它强调转换过程和决策黑箱的重要性,但是与要求和支持的详尽分析相比,对转换过程的关注相对较少。

3)系统尤其是在黑箱中过程发生的方式,可能本身就是政治行动的目的。

7、公共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p116-120

(1)目标性原则:

(2)明确性原则:

(3)统筹兼顾原则:

(4)预测原则:

(5)评估原则:

(6)合法性原则:

(7)集体决策原则:

(8)连续性原则:

(9)信息原则:

(10)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11)可行性原则:

(12)择优原则:

8、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的影响:p70

(1)公共政策的经济环境要素是指制定与实施某一项具体政策时,可能面对的和能够加以利用的总的经济状态。它包括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与运行状态,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的总和。

(2)社会经济状况或发展水平是公共政策的最重要的依据。政府要想制订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它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原则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任何超越或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经济环境因素是制定、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

第三,经济环境会影响公共政策的经济目标和方向;

第四,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依据。

9、当下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性因素:

巴拉克和巴拉兹将扼阻性决策定义为:“当意图改变既得利益者之分配,以及社群中之特权者时,可能在手段尚未提出之前即遭受阻碍或被隐藏,或是在进入相关决策过程之前加以封杀,甚至在上述方法皆失败时,可以在政策过程之决策执行阶段加以破坏。”——James P lester, Joseph Stewart. JR. 《公共政策——演进研究途径》

当前我国政策执行阻滞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

第一,敷衍性执行政策。第二,曲解性执行政策。第三,附加性执行政策。

第四,替换性执行政策。第五,截留性执行政策。

当前我国政策执行中导致政策执行阻滞的原因也是多重的:

第一,政策本身的原因:(1)政策缺乏科学性(2)政策缺乏稳定性(3)政策缺乏公平性

第二,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1)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2)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不高

(3)政策执行机构的不合理化。

第三,政策环境的原因:(1)政策执行资源不足(2)政策执行对象的负面影响(3)政策监控机制的不健全。

解决政策执行阻滞问题的几点对策: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第二,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第三,完善政策执行的管理体制

第四,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第五,优化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

10、公共政策议程设定中的多元流分析模型(金登):

金登认为,一项政策议题的设定是问题流(problem strem)、政策流(policy strem)、以及政治流(political strem)汇集的产物,只有当这三者汇合,并借助于政策企业家(policy entrepreneurs)的运作,政策之窗(policy window)才会打开。

金登多源流分析理论的建构是建立在阶段式政策模式基础上的,尽管金登的理论是以“垃圾桶模式”为蓝本,但是他并没有完全否定政策的多阶段,而是将主要的分析集中在问题界定、议程提出以及方案选择这三个阶段上。

金登在对政策议程进行分析时提出,问题的界定与政策议程的建立都是在民主政府的前提下完成的。多源流分析的另一个前提就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大多数政策,并不是由政府组织和计划,而是由公共政策的子系统来完成,这个子系统是由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甚至个人组成的多元集合。

金登的政策议程的多源流分析理论在很多地方值得称道。

首先,他非常重视偶发因素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他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拓展细化了政策过程中的行动主体的范围,他不仅包

括当选官员、任命官员、利益集团、研究机构和大众媒体,而且还有总统和国会

的办事人员、竞选者、政党和公共舆论。

最后,多源流分析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性。

当然,多源流分析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多与其最具特色的

分析有关。

首先,多源流分析对政策缺乏预测。

其次,政策议程设定过程中的模糊性既是其理论的一大特色,也成为其他政策学

者们批判的一个焦点。

再次,多源流分析中问题、政策以及政治溪流的彼此独立也值得怀疑。

金登的政策理论不仅适应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及政治体制,而且对中国的政

策制定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在对偶然性事件或者突发性事件的态度上,政府可以更为开明。

其次,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多元的政策参与既有利于群策群力从而保证政策的合

理性,同时也有利于政策各方利益的均衡与妥协,保证政策为各方所接受从而提

升政策的合法性。

再次,要重视政策的“软化”过程。

最后,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平衡政策被采纳的各种标准。

11、新闻媒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政策问题提出阶段:大众传媒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在引起公众关注的同时,也促使社会问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制定阶段:媒体促使公众议程走进政府议程。

政策决策执行阶段:大众传媒为决策执行创造良好的舆论支持,舆论是传媒影响决策

的途径,也是决策者利用传媒的重要原因。

此外,决策者还可以使用媒体对基层组织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12、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p184

①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现实中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变动性以及政策制定者

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政策目标常常难以明确,

因而也很难测定。

②公共政策影响的广泛性:在所有影响之中,有些因素难以测定,甚至是根本无法测

定的,同时各种影响因素也难以用同一个计量标准来进行

衡量,这就给政策评估带来了障碍。

③公共政策资源的混合性和公共政策行为的重叠性:公共政策资源的混合性,是指投入到不同公共政策的资源彼此纠结在一起,分不清某项资源的支出究竟是属于哪一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行为的重叠性,就是指不同的政策系统基于各自的权责或利益,对相同或相似的政策问题都制定并实施政策,造成各项相关的政策同时作用于某一政策对象。

④政策对象的抵制:政策运行的各有关人员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而阻挠或反对政策评估的进行。

13、广博理性模型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1)基本观点:在选择政策时,决策者必须做到:

1)知道社会上所有的价值取向及其各自分量;

2)知道所有可行的政策选择;

3)知道每一项政策选择产生的社会后果;

4)对每一项政策选择计算成本受益比;

5)选择最有效的政策。

(2)评价:缺陷部分

1)社会上没有经常一致的价值存在,可能只有特殊团体与个人的价值,况且许

多价值彼此间是相互冲突的。

2)许多相互冲突的价值并不能比较或权衡。

3)决策者的环境,尤其是权力与影响力体系,致使决策者无法观察或正确权衡

许多社会价值。

4)决策者的动机往往难以捉摸。

5)决策者有时并未积极寻求最大化其目标,只是寻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就行。

6)决策资料难以获取,尤其是关于未来的资料,且寻找成果太高。

7)沉淀成本的存在阻止决策者重新考虑其他的政策或方案的机会。

8)现有学科发展所形成的预测力还不足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每一政策方案所可能

产生的影响

9)在批判广博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决策模型:有限理性

决策模型和渐进主义决策模型。

1、简述公共政策的功能。(P9)

(1)指导功能(2)控制功能

(3)协调功能(4)分配功能

2、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环境(P95-98)

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之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在政策执行时的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经济实力和经济体制两方面。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治状态。

(3)文化环境。政治执行中的文化环境包括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公民素质等。

3、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方法。(P124-126)

(1)前后对比法(2)对象评定法

(3)专家判断法(5)自我评定法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答:(1)它是有关民主主义的学问。(1分)(2)逻辑实证主义是它的哲学基础。(1分)(3)它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1分)(4)它是学者与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l分)(5)它是以社会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1分)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2、答:(1)管制功能。(2分)(2)引导功能。(1分)(3)调控功能。(1分)(4)分配功能。(1分)

3、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3、答:(1)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3分)(2)意义:

①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1分)②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1分)

4、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4、答:(1)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l分)(2)向决策者提供新思想观念。(l分)(3)评估政策结果,提供有关信息。(1分)(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专家与官员、(l分)(5)对公众进行公共政策教育。(1分)

5、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答:主要原则:(1)突出主题。(1分)(2)充分重视并讨论各种意见与建议。(l分)(3)改进并综合提出的方案。(l分)(4)创造自由讨论氛围。(1分)(5)发言简炼,即席发言,(1分)

三、简答题

1、简述小组意识的特征。

答:一致性思维;有倾向性的选择信息;极端化的盲目情绪;对群体的过分自信;很强的群体凝聚力;群体成员的共同性。

2、政策终结的措施有哪些?

答: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抵触情绪;树立新的观念,营造改革气氛;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更多支持;废旧立新并举,缓解终结压力;作出必要妥协,减少终结代价。

3、政策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答:信息原则;系统原则;预测原则;客观原则;智囊原则;优化原则;效益原则;可行原则;兼听原则;时效原则。

4、简述德尔菲法的一般程序?

答:第一轮把意见征询表寄给专家小组的成员,请他们填写意见;第二轮,将第一轮得到的相对集中地意见再反馈给每位专家,要求他们以此为参考,重新填写意见;第三轮,将第二轮统计结果及有些专家的陈述理由告知每位专家,请他们

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预测。

二、简答题:

1.公共政策决策有哪些原则?(1)政治性与公共性原则

(2)导向性与预见性原则

(3)合法性与权威性原则

(4)目标性与层次性原则

(5)参与性与程序性原则

(6)过程性与动态性原则

(7)选择性与满意性原则

(8)调节性与平衡性原则

(9)功能性与可行性原则

(10)稳定性与创新性原则

2.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有哪些?

(1)生产力标准

(2)效益标准

(3)效率标准

(4)公正标准

(5)政策回应度

3.简要回答公共政策资源的类别。

(1)人力资源。

(2)物力资源。

(3)财力资源。

(4)制度资源。

(5)权威资源。

(6)信息资源。

4.简要回答公共政策的目标构成。

(1)效率(effciency)。

(2)公平(equality)。

(3)秩序(order)。

(4)发展(development)。

5.简要回答公共政策议程本质。

公共政策议程实质是列入政府或其他社会主体讨论的问题清单。公共政策议程是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政府与社会之间存在特定的互动,人们要争夺公共官员的注意力,官员也要对问题进行筛选列表。公共政策议程在政策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首先,公共政策议程是政策过程的第一环节;其次,公共政策议程是政府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配置的基础。因此,研究公共政策的人与制定公共政策的组织都需要认真讨论与解决与公共政策议程相关的问题。

6.简要回答政策终止的主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及时地终止失效或无效的政策,就可以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配备到新政策实施上去,让有限政策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公共管理部门要对社会公共领域实施最有效的管理,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公正的调节,不可能指望通过一两个政策的实施就能实现这一目的。它必须运用政策运行的周期性特征,不断地将绩效变得低下的旧政策适时地淘汰、更换、废止,让新的政策发挥出效能。通过政策的这种周期性的循环,可以保持较高的政策绩效。

第三,有利于促进政策优化。只有将无效的、过时的政策,通过废止、合并、分解、缩短,才能使政策系统不断地优化,从而更能与环境相适应,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6.福莱特思想在行政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第一,为早期正统行政管理理论向行为主义行政学说的转变架起了桥梁。第二,系统深入研究了行政管理中人的问题。第三提出了全新的行政管理观念。第四,理论观点有待系统化。

7.公共政策有哪些特征?

(1)公共性

(2)整体性

(3)动态性

(4)规范性

(5)目的性

(6)多样性

8.简要回答公共政策分析的构成要素。

(1)问题

(2)目标

(3)备选方案

(4)政策效果

(5)政策标准

(6)政策模型

(7)政治可行性

9.确定公共政策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一,注重目标的针对性。政策目标要针对实际问题,切中政策问题的要害。

第二,注重目标的可行性。一般来说,目标应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既要高于现实水平,又必须是在现有条件下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即具有可行性。

第三,注重目标的系统性。政策所要解决的总是常常是比较复杂的大问题,因而政策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目标的有机结合。

第四,注重目标的规范性。政策目标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

第五,注重目标的具体性。政策目标的语言表达必须明确、具体、清晰,政策目标应包括实现目标的明确的时间期限,政策目标应有明确的约束条件和适应范围。

10.公共政策变迁的动因主要有哪些?

(1)政策环境的改变。

(2)政策主体(政府)的个人偏好。

(3)公共政策失灵。

(4)公共政策执行的无效率。

11.公共选择决策模型具体内容是什么?

公共选择决策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论是决策者还是投票者,都是在自利动机的引导下选择对其最为有利的行动方案。第二,决策活动中的每

一个角色都是“经济人”。第三,交易性决策活动带来的后果是导致“政府失败”,包括政府公共决策失误、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政府扩张以及.政府寻租活动。第四,必须改变选民需求显示不充分的状况以更新决策方式。由于决策者与选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行政决策往往被某一特殊利益团体操纵而成为他们谋利的工具。因此,采取新的决策方式以改变选民需求显示不充分的状况,使政治家、官员的决策与选民两者之间的理性偏好达到较为接近的程度。

12.公共政策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公正性原则

(2)普惠性原则

(3)协调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5)连续性原则

13.影响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政策工具自身的特征。

第二,政策目标。

第三,社会环境。

第四,执政党。

第五,资源因素。

第六,意识形态。

14.影响公共政策创新的因素哪些?

(1)制度安排

(2)政策资源

(3)路径依赖

(4)利益集团益集团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答:(1)它是有关民主主义的学问。(1分)(2)逻辑实证主义是它的哲学基础。(1分)(3)它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1分)(4)它是学者与政

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l分)(5)它是以社会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1分)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2、答:(1)管制功能。(2分)(2)引导功能。(1分)(3)调控功能。(1分)(4)分配功能。(1分)

3、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3、答:(1)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3分)(2)意义:①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1分)②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1分)

4、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4、答:(1)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l分)(2)向决策者提供新思想观念。(l分)(3)评估政策结果,提供有关信息。(1分)(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专家与官员、(l分)(5)对公众进行公共政策教育。(1分)

5、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答:主要原则:(1)突出主题。(1分)(2)充分重视并讨论各种意见与建议。(l分)(3)改进并综合提出的方案。(l分)(4)创造自由讨论氛围。(1分)(5)发言简炼,即席发言,(1分)

1.公共政策目标的定义和两大特征是什么?P242

答: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政策目标一般主要具有如下两大特征:

(1)问题的针对性。任何政策目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几乎都建立在对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关怀之上。

(2)未来的预期性。政策目标的出发点是针对有关社会问题,最终的落脚点也是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行动在未来实现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因而必然存在对未来的预期性。

?

2.公共政策执行的规定性有哪些?P275

答:公共政策执行的规定性和特点有这样几点:

(1)目标的导向性。公共政策的执行行为具有很强的目标性与针对性,整个执行过程必须反映和实现公共政策所规定的目标,并且为达到目标而采取一系列行动。

(2)内容的务实性。公共政策执行是由一系列环节所组成的动态运作过程,它包括试验、总结、推广、计划、沟通、协调乃至追踪决策等许多内容。要取得好的政策执行效果,就必须牢牢把握政策目标,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3)实施上的灵活性。在现实社会中,公共政策(特别是中央政府决策)大多属于战略性的决策,主要是着眼于宏观性、全局性的社会问题,通常不涉及具体的操作细节。因此,在执行政府决策的过程中,须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切忌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求收到良好的执行效果。

(4)时间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非常复杂,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既要着眼于最终目标,又要立足于近期目标,并把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有机联系。

(5)影响的广泛性。公共政策执行需投入巨大的资源,涉及众多的因素和变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系统的、深远的影响。

1通常情况下,哪些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

2.最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者

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绝大多数

2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界定包含那几层内容

1.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

2.分配得到内容是价值

3.分配时面向全社会的

4.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

3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有哪些?

答:系统原则、预测原则、协调原则、分解综合原则、民主原则

4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

(1)政策目标的确定(2)备择方案的设计(3)政策方案的评估(4)政策方案的优选

5、简述造成行政机构低效率的原因有哪些?

答:(1)、与企业相比,评估行政机构绩效往往非常困难,其结果是,我们往往缺乏监督

和激励行政机构并促使其改进效率的手段:

(2)、与企业相比,行政机构缺乏竞争也是其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3)、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相比,行政机构的公务员体制往往比较僵化,从而制约了

行政机构的活力。

6、政府途径的优势有哪些?

答:表现在两个方面:(1)、其权威性的广泛性,即除非遇到特殊障碍,其权威性一般能够遍及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地域和人群:(2)、政府是唯一能够合法地使用强制力的组织。

7、市场不完美造成效率的损失主要有几个方面?

答:(1)、垄断与效率的损失:(2)、公共物品与效率的损失:(3)、外部效应与效率的损失;(4)、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8、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P96-98)

答:(一)政治因素分析:首先表现在政策的特性上;其次,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再次,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二)行政因素分析:1、政策执行机构;

2、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3、政策执行的资源。(三)沟通因素分析: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其次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第三要做好政策执行中的交流。

9、系统分析包括哪些作业?

答: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括:系统模型化、最优化分析和综合评价。

(1)系统模型化,通常在构成模型时要考虑四类变量:决定变量、环境变量、结果变量与评价变量。模型化过程的好坏,对系统分析的效率有重要影响。

(2)系统的最优化分析,是指依据模型求解,所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最理想的。这种最优化的分析,往往体现在政策目标上,是“效益(或效率)为最大”“费

用为最少”“时间为最省”之类的。

(3)系统的综合评价。利用模型和各种资料,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对比各种可行方案,考虑成本与效益间的关系,权衡各方案的利弊得失,从整体性出发,综合分析问题,选择可行的优化方案,这是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途径。

10、决策树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1)它构成了简单的决策过程,使决策者有序、有步骤地进

行决策。

(2)它比较直观,使决策者按照逻辑推理去周密地考虑各有关

因素。

(3)它对于较复杂的决策,尤其对多级决策比较有效。

11、在制度分析中,旧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有什么样的不同?

答:(1)旧制度主义关注的更多是制度的属性,以及制度如何使个人行为变更好。而新制度主义把制度当成一个变量,并着重探讨不同的制度安排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是如何的不同。

(2)旧制度主义忽略个人活动与制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新制度主义把个人行为的解释元素纳入到了制度分析的视野。

(3)旧制度分析途径停留在政府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层面,并没有系统地探讨制度对公共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而新制度主义着力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4)旧制度主义是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倾向,而新制度主义是以社会为中心进行研究

(5)旧制度主义是一种静态的制度分析,而新制度主义是一种行动的、动态的制度分析。

12、价值评价的主要原则包括哪些?

(1)合规律和合目的的性的统一。

(2)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

(3)兼顾与急需的统一。

(4)择优与代价的统一。

13、政策规划的特征是什么?

(1)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 (2) 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3)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4)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4)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

14、简答阶段模型的缺陷。

(1)阶段模型根本上不是一个因果模型。

(2)不能提供验证假设的明确基础。

(3)对议程设置到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及政策评估的发展进程的描述不充分、不准确。

15、政策执行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1.、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

2.、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

3.、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

16、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

答: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

17、简述阶段模型有哪六个缺陷?

第一,阶段模型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一个因果模型。

第二,由于缺乏因果机制,阶段模型不能提供验证经验假设的明确基础。

第三,阶段模型对从议程设置到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及政策评估的发展进程的描述是不充分,不正确的。

第四,阶段模型固有的注重心在于条文主义和自上而下的要素。

第五,阶段模型把政策周期作为时态的分析单元,这是不恰当的。

第六,阶段模型无法有效对政策分析和政策导向的学习进行整合。

18、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是什么?

①政策问题的关联性

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

③政策问题的人为性

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

19、试简述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

①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体主动,政府只是有限介入

②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团体或个人只是有限介入

③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

④政府与个人、团体都不主动介入

20、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阻碍包括哪些?

答:1)心理上的抵触; 2)组织的持久性;3)反对势力的联盟;

4)法律上的障碍;5)高昂的成本。

土力学简答题

何谓最优含水量影响填土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在一定功能的压实(或击实、或夯实)作用下,能使填土达到最大干密度(干容量)时相应的含水率 (1)含水量对整个压实过程的影响;(2)击实功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3)不同压实机械对压实的影响;(4)土粒级配的影响 地基土分为几大类各类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 根据《地基规范》作为建筑地基上的土(岩),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及曲率系数C C 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从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形态上、C u 及C C 数值上评价土的工程性质答:P16 简述渗透定理的意义,渗透系数k 如何测定动水力如何计算何谓流砂现象这种现象对工程有何影响答:土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只要有水头差,就会发生流动,水透过土孔隙流动的现象称为渗透, 反应无黏性土密实度状态的指标有哪些采用相对密实度判断砂土的密实度有何优点而工程上为何应用得不广泛答:相对密实度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几个哪些是直接测定的如何测定 答: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土的密度(通过环刀法测定)、土粒相对密度(通过比重瓶法测定)和土的含水量(通过烘干法测定)、土的干密度、土的饱和密度、土的有效密度、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等。 土的自重应力分布有何特点地下水位的升降对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如何计算 答:均质土的自重应力沿深度呈线性分布;非均质土的自重应力沿深度呈折线分布;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自重应力的变化,使地基中原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土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从而造成地表大面积附加下沉;地下水位上升,使原来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体处于地下水位之下,会使这部分土体压缩量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引起附加沉降;地下水位以上土层采用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土层采用浮重度 如何计算基底附加压力在计算中为什么要减去基底自重应力 答: 基底附加压力:由于建造建筑物而新增加在地基表面的压力,即导致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的那部分基底压力 d P P 00γ-=因为一般基础都埋置于地面下一定深度,该处原有自重应力因基坑开挖而卸除,因此,在计算由建筑物造成的基底附加压力时,应扣除基底标高处土中原有的自重应力后,才是基底平面处新增加于地基的基底附加压力 简述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 答:(1)土的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2)土的有效应力控制了土的变形 简述均布矩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答:(1)、σz 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之外相当大的范围之下,这就是所谓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分布。(2)、在距离基础底面不同深度z 处的各个水平面上,以基底中心点下轴线处的为σz 最大,随着距离中轴线越远越小。(3)、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任意点垂线的σz 值,随深度愈向下愈小,在荷载边缘以外任意点沿垂线的σz 值,随深度从零开始向下先加大后减小。 压缩系数a 和压缩指数C v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a 是否为一个定值工程中为何用a 1-2进行土层压缩性能的划分答:P69压缩系数v a 是指单位压力增量所引起的空隙比改变量,即e~p 压缩曲线的割线的坡度,

土力学习题集及超详细解答

土力学习题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习题 绪论 一、填空题 1.就与建筑物荷载关系而言,地基的作用是荷载,基础的作用是荷载。 2.地基基础设计,就地基而言,应满足条件和条件。 3.土层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的地基被称为地基,埋深小于5m的基础被称为基础。 二、名词解释 1.人工地基 2.深基础 3.基础 4.地基 第1章土的组成 一、填空题 1.若某土样的颗粒级配曲线较缓,则不均匀系数数值较,其夯实后密实度较。 2.级配良好的砂土是指不均匀系数≥且曲率系数为的土。 3.利用曲线可确定不均匀系数Cu;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Cu值较的土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 4.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水和水。 5.影响压实效果的土中气是与大气的气体,对工程性质影响不大的土中气是与大气 的气体。 6.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法。 7.粘性土越坚硬,其液性指数数值越,粘性土的粘粒含量越高,其塑性指数数值越。 8.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称为粒径,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称为粒径。 二、名词解释 1.土的结构 2.土的构造 3.结合水 4.强结合水 5.颗粒级配 三、单项选择题 1.对工程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土的构造为: (A)层理构造 (B)结核构造 (C)层面构造 (D)裂隙构造 您的选项() 2.土的结构为絮状结构的是: 粉粒 碎石 粘粒 砂粒 您的选项() 3.土粒均匀,级配不良的砂土应满足的条件是(C U为不均匀系数,C C为曲率系数): C U< 5 C U>10 C U> 5 且C C= 1へ3 C U< 5 且C C= 1へ3 您的选项()

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2009.4~2013.7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著作之一是 A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政治人物 D.政府部门 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A.边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 D.层次分析 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A.正式议程 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 D.系统议程 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南开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南开13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答案

————————————————————————————————作者:————————————————————————————————日期: 2

南开13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公共政策学属于() A. 自然科学 B. 人文科学 C. 社会科学 D. 文化艺术 正确答案:C 2. 划分公共政策类型的途径包括() A. 根据内容划分 B. 根据形式划分 C. 根据范围划分 D. 根据内容和形式划分 正确答案:D 3.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行为效果偏离()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A. 领导意图 B. 预定目标 C. 民众期望 D. 舆论要求 正确答案:B 4. 政策研究组织指的是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 A. 政策成本核算 B. 政策依据 C. 政策收益核算 D. 政策资助 正确答案:A 5. 广义的制度包括() A.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B. 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

C. 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D. 正式 E. 所有法律 正确答案:C 6. 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评估程序的第一步是认定() A. 利益诉求 B. 利益相关者 C. 利益范围 D. 利益重要次序 正确答案:B 7. 政策执行是实现()的重要途径 A. 领导意图 B. 政策目标 C. 政府部门意图 D. 民众意愿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包括() A. 政策信息资料 B. 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 C. 政策目标 D. 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 正确答案:ABCD 2. 政策变动的原因包括() A. 决策者的变动 B. 政策环境的变化 C. 政策资源的现值 D. 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正确答案:ABCD 3. 政策网络可分为() A. 利益型政策网络

土力学简答题全解

1、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的一门力学,它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及长期稳定性的一门学科,总的来说就是研究土的本构关系以及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2、地基与持力层有何区别 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分为天然地基(浅基、深基)、人工地基。直接承受基础传来的荷载,并分散传至地壳的土层叫地基的持力层。持力层以下叫下卧层,地基包括持力层和下卧层。 3、何谓土粒粒组土粒六大粒组划分标准是什么 工程上各种不同的土粒,按粒径范围的大小分组,即某一粒径的变化范围,称为粒组。划分标准:黏粒<<粉粒<<砂粒2mm<角砾<60mm<卵石<200mm<漂石 4、粘土颗粒表面哪一层水膜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为什么 弱结合水,它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5、土的结构通常分为哪几种它和矿物成分及成因条件有何关系各自的工程性质如何 分类(1)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的单粒结构。(2).蜂窝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状结构(3)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隙较大的絮状结构。工程性质:密实单粒结构工程性质最好蜂窝结构与絮状结构如被扰动破坏天然结构,则强度低、压缩性高,不可用作天然地基。 6、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哪些指标是直接测定的

土的比重s G 、土的重度γ、土的含水量w 可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余指标可根据土的三相比例换算公式得出。 7、液性指数是否会出现IL>和IL<0的情况相对密度是否会出现Dr>和Dr<0的情况 可以,小于0为坚硬状态,大于0为流塑状态。 不能。 8.判断砂土松密程度有几种方法 无粘性土最重要的物理状态指标是土的密实度Dr。用孔隙比e为标准的优点:应用方便;缺点:由于颗粒的形状和配对孔隙比有极大的影响,而只用一个指标 e 无法反映土的粒径级配的因素。用相对密实度为标准的优点:把土的级配因素考虑在内,理论上较为完善。缺点:e,emax,emax都难以准确测定。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为标准的优点:这种方法科学而准确;缺点:试验复杂。 9.地基土分几大类各类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岩石是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碎石类土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砂类土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0%,粒径大于的颗粒含量超过50%的土。 粉土是粒径大于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0%,塑性指数I p小于或等于10的土。 粘性土是塑性指数I p大于10的土。 由人类活动堆填形成的各类土,称人工填土。 10.何谓土的级配土的级配曲线是怎样绘制的为什么土的级配曲线用半对数坐标 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

土力学简答题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就是土的颗粒级配?什么就是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2、土中水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3、土就是怎样生成的?有何工程特点? 4、什么就是土的结构?其基本类型就是什么?简述每种结构土体的特点。 5、什么就是土的构造?其主要特征就是什么? 6、试述强、弱结合水对土性的影响。 7、试述毛细水的性质与对工程的影响。在那些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8、土颗粒的矿物质按其成分分为哪两类? 9、简述土中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的关系。 10、粘土的活动性为什么有很大差异? 11、粘土颗粒为什么会带电? 第1章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答】 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曲线(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称为颗粒级配曲线,它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就是否良好。 3、【答】 土就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与一般建筑材料相比,土具有三个重要特点:散粒性、多相性、自然变异性。 4、【答】 土的结构就是指由土粒单元大小、矿物成分、形状、相互排列及其关联关系,土中水的性质及孔隙特征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基本类型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粒径0、075~0、005mm)、絮状结构(粒径<0、005mm)。 单粒结构:土的粒径较大,彼此之间无连结力或只有微弱的连结力,土粒呈棱角状、表面粗糙。 蜂窝结构:土的粒径较小、颗粒间的连接力强,吸引力大于其重力,土粒停留在最初的接触位置上不再下沉。 絮状结构:土粒较长时间在水中悬浮,单靠自身中重力不能下沉,而就是由胶体颗粒结成棉絮状,以粒团的形式集体下沉。 5、【答】 土的宏观结构,常称之为土的构造。就是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与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其主要特征就是层理性、裂隙性及大孔隙等宏观特征。 6、【答】 强结合水影响土的粘滞度、弹性与抗剪强度,弱结合水影响土的可塑性。 7、【答】 毛细水就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土中自由水从地下水位通过土的细小通道逐渐上升。它不仅受重力作用而且还受到表面张力的支配。毛细水的上升对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防潮措施与地基特的浸湿及冻胀等有重要影响;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中的可溶盐随毛细水上升后不断蒸发,盐分积聚于靠近地表处而形成盐渍土。在粉土与砂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8、【答】 (1)一类就是原生矿物:母岩经物理风化而成,如石英、云母、长石; (2)另一类就是次生矿物:母岩经化学风化而成,土中次生矿物主要就是粘土矿物,此外还有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与可溶盐类等。常见的粘土矿物有蒙脱石、伊里石、高岭石;由于粘土矿物颗粒很细,比表面积很大,所以颗粒表面具有很强的与水作用的能力,因此,土中含粘土矿物愈多,则土的粘性、塑性与胀缩性也愈大。 9、【答】 粗颗粒土往往就是岩石经物理分化形成的原岩碎屑,就是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生矿物颗粒;细小土粒主要就是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矿物颗粒与生成过程中有机物质的介入,次生矿物的成分、性质及其与水的作用均很复杂,就是细粒土具有塑性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很大。 10、【答】 粘土颗粒(粘粒)的矿物成分主要有粘土矿物与其她化学胶结物或有机质,而粘土矿物就是很细小的扁平颗粒,颗粒表面具有很强的与水相互作用的能力,表面积(比表面)愈大,这种能力就愈强,由于土粒大小而造成比表面数值上的巨大变化,必然导致土的活动性的极大差异,如蒙脱石颗粒比高岭石颗粒的比表面大几十倍,因而具有极强的活动性。 11、【答】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公共政策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以下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中不属于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有() A. 公共政策问题的特性 B. 公共政策的正确性 C. 公共政策的具体明确性 D. 公共政策资源充足性 正确答案: 2. 从公共政策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来看,知识分子政策是属于() A. 政治政策 B. 社会政策 C. 文教政策 D. 科技政策 正确答案: 3.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 一党制 B. 两党制 C. 多党制 D.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正确答案: 4. 方案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A. 方案设计和方案选优 B. 问题界定、目标设计、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和方案抉择 C. 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和方案抉择 D. 方案设计 正确答案: 5.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中介性环节,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政策评估、公共政策终结的中间环节 B. 它只是整个公共政策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C. 它为公共政策的不断修正提供依据 D. 它对于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6. 公共政策失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 决策者 B. 参与决策的专家 C. 决策的过程与程序 D. 体制 正确答案: 7. 研究公共政策周期的目的是() A. 促进公共政策优化

B. 提高公共政策效率 C. 缩短公共政策周期 D. 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正确答案: 8.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渊源于() A. 公共政策主体的合法性 B.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C. 公共政策的强制性 D. 公共政策的进步性 正确答案: 9. 在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着核心功能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正确答案: 10. 公共政策执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是() A. 行政手段 B. 法律手段 C. 经济手段 D. 思想诱导手段 正确答案: 11. 在方案抉择时,应该遵守的最重要的标准是() A. 有利于元公共政策的实现 B. 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政策目标 C. 尽可能少地消耗公共政策资源 D. 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小 正确答案: 12. 公共政策评估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障碍是() A. 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B. 公共政策影响的广泛性 C. 公共政策资源的混合和公共政策行为的重叠 D. 有关人员的抵制 正确答案: 13. 公共政策问题是() A. 某一公共政策所要解决并能够解决的社会问题 B. 指目前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C. 政府或大多数人所觉察到的一种和原有的价值、规范或利益相冲突的情况 D. 属于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已经纳入公共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土力学简答题全解

1、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的一门力学,它研究土体的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及长期稳定性的一门学科,总的来说就是研究土的本构关系以及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2、地基与持力层有何区别? 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分为天然地基(浅基、深基)、人工地基。直接承受基础传来的荷载,并分散传至地壳的土层叫地基的持力层。持力层以下叫下卧层,地基包括持力层和下卧层。 3、何谓土粒粒组?土粒六大粒组划分标准是什么? 工程上各种不同的土粒,按粒径范围的大小分组,即某一粒径的变化范围,称为粒组。 划分标准:黏粒<<粉粒<<砂粒2mm<角砾<60mm<卵石<200mm<漂石 4、粘土颗粒表面哪一层水膜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为什么? 弱结合水,它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5、土的结构通常分为哪几种?它和矿物成分及成因条件有何关系?各自的工程性质如何? 分类(1)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的单粒结构。(2).蜂窝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状结构(3)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隙较大的絮状结构。工程性质:密实单粒结构工程性质最好蜂窝结构与絮状结构如被扰动破坏天然结构,则强度低、压缩性高,不可用作天然地基。 6、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哪些指标是直接测定的? 土的比重s G 、土的重度γ、土的含水量w 可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余指标可根据土的三相比例换算公式得出。 7、液性指数是否会出现IL>和IL<0的情况?相对密度是否会出现Dr>和Dr<0的情况? 可以,小于0为坚硬状态,大于0为流塑状态。 不能。 8.判断砂土松密程度有几种方法? 无粘性土最重要的物理状态指标是土的密实度Dr。用孔隙比e为标准的优点:应用方便;

土力学简答题全解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研究地主要内容有哪些?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地一门力学,它研究土体地应力、变形、强度、渗流及长期稳定性地一门学科,总地来说就是研究土地本构关系以及土与结构物地相互作用地规律. 、地基与持力层有何区别? 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地那一部分地层.分为天然地基(浅基、深基)、人工地基.直接承受基础传来地荷载,并分散传至地壳地土层叫地基地持力层.持力层以下叫下卧层,地基包括持力层和下卧层.b5E2R。 、何谓土粒粒组?土粒六大粒组划分标准是什么? 工程上各种不同地土粒,按粒径范围地大小分组,即某一粒径地变化范围,称为粒组. 划分标准:黏粒<<粉粒<<砂粒<角砾<<卵石<<漂石 、粘土颗粒表面哪一层水膜对土地工程性质影响最大,为什么? 弱结合水,它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土地结构通常分为哪几种?它和矿物成分及成因条件有何关系?各自地工程性质如何? 分类()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地单粒结构.().蜂窝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地蜂窝状结构()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地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隙较大地絮状结构. 工程性质:密实单粒结构工程性质最好蜂窝结构与絮状结构如被扰动破坏天然结构,则强度低、压缩性高,不可用作天然地基.p1Ean。 、在土地三相比例指标中,哪些指标是直接测定地? 土地比重、土地重度γ、土地含水量可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余指标可根据土地三相比例换算公式得出. 、液性指数是否会出现>和<地情况?相对密度是否会出现>和<地情况? 可以,小于为坚硬状态,大于为流塑状态. 不能. .判断砂土松密程度有几种方法? 无粘性土最重要地物理状态指标是土地密实度.用孔隙比为标准地优点:应用方便;缺点:由于颗粒地形状和配对孔隙比有极大地影响,而只用一个指标无法反映土地粒径级配地因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5.0 分)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得分:5 (5.0 分)2. 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得分:5 (5.0 分)3. 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得分:5 (5.0 分)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得分:5 (5.0 分)5.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分析 得分:5 (5.0 分)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得分:5 (5.0 分)7.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得分:5 (5.0 分)8.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得分:5 (5.0 分)9.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孔子 C.孟轲 D.荀况 得分:5 (5.0 分)1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得分:5 二、多选题 (6.0 分)1. 3、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替代

土力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讲解

名词解释:一14 。、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 1、可塑性指标:是指黏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用来描述土可2 14 塑性的物理指标。、渗流力:水流经过时必定对土颗粒施加一种渗流作用力,而单位体积土颗粒所受到的314 渗流作用力为渗流力。14 4、变形模量: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土的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应力路径:对加荷过程中的土体内某点,其应力状态的变化可在应力坐标图中以应力 514 点的移动轨迹表示,这种轨迹称为应力路径。13 6、弱结合水:是指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而形成的结合水膜,亦称薄膜水。符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 7、塑性指数: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13 范围。13 8、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地基固结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所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913 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或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砂土液化:当饱和松砂受到动荷载作用,由于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孔隙水压力不断增1013 加,就有可能使有效应力降到零,因而使砂土像流体那样完全失去抗剪强度。12 、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受剪强度。1112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12作用在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13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11 14、地基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10 15、塑限:土由半固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用符号W 表示。10 p 16、毛细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09 17、压缩系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力增量的比值。 08 18、弹性模量: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瞬时压缩的应力应变模量。07 19、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中任意点的总应力总是等于有效应力加上孔隙水压力;或有效应力总是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此即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07 20、土的压缩指数: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竖向有效压应力常用对数值增量的比值。07 21、临塑荷载:是指基础边缘地基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的荷载,它相 1 当于地基土应力状态从压缩阶段过渡到剪切阶段时的临界限荷。07 22、临界荷载:是指允许地基产生一定范围塑性区所对应的荷载。07 23、先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在历史上受过最大的固结压力(指土体在固结过程中所受的最大有效应力)。07 24、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荷载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特性。05 25、塑性变形:是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当施加的外力

最新土力学简答题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2.土中水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3.土是怎样生成的?有何工程特点? 4.什么是土的结构?其基本类型是什么?简述每种结构土体的特点。 5.什么是土的构造?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6.试述强、弱结合水对土性的影响。 7.试述毛细水的性质和对工程的影响。在那些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8.土颗粒的矿物质按其成分分为哪两类? 9.简述土中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的关系。 10.粘土的活动性为什么有很大差异? 11.粘土颗粒为什么会带电? 第1章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答】 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曲线(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称为颗粒级配曲线,它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是否良好。 3. 【答】 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与一般建筑材料相比,土具有三个重要特点:散粒性、多相性、自然变异性。 4. 【答】 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大小、矿物成分、形状、相互排列及其关联关系,土中水的性质及孔隙特征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基本类型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粒径0.075~0.005mm)、絮状结构(粒径<0.005mm)。 单粒结构:土的粒径较大,彼此之间无连结力或只有微弱的连结力,土粒呈棱角状、表面粗糙。 蜂窝结构:土的粒径较小、颗粒间的连接力强,吸引力大于其重力,土粒停留在最初的接触位置上不再下沉。 絮状结构:土粒较长时间在水中悬浮,单靠自身中重力不能下沉,而是由胶体颗粒结成棉絮状,以粒团的形式集体下沉。 5. 【答】 土的宏观结构,常称之为土的构造。是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性、裂隙性及大孔隙等宏观特征。 6. 【答】 强结合水影响土的粘滞度、弹性和抗剪强度,弱结合水影响土的可塑性。 7. 【答】 毛细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土中自由水从地下水位通过土的细小通道逐渐上升。它不仅受重力作用而且还受到表面张力的支配。毛细水的上升对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防潮措施和地基特的浸湿及冻胀等有重要影响;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中的可溶盐随毛细水上升后不断蒸发,盐分积聚于靠近地表处而形成盐渍土。在粉土和砂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8. 【答】 (1)一类是原生矿物:母岩经物理风化而成,如石英、云母、长石; (2)另一类是次生矿物:母岩经化学风化而成,土中次生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此外还有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可溶盐类等。常见的粘土矿物有蒙脱石、伊里石、高岭石;由于粘土矿物颗粒很细,比表面积很大,所以颗粒表面具有很强的与水作用的能力,因此,土中含粘土矿物愈多,则土的粘性、塑性和胀缩性也愈大。 9. 【答】 粗颗粒土往往是岩石经物理分化形成的原岩碎屑,是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原生矿物颗粒;细小土粒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矿物颗粒和生成过程中有机物质的介入,次生矿物的成分、性质及其与水的作用均很复杂,是细粒土具有塑性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很大。 10. 【答】

近几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与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10-12 〖次〗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土力学简答题

1、何谓附加应力?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分布有何特点?答: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增加的应力称为附加应力。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分布有一下规律:(1)在地面下任意深度的水平面上。各点的附加应力非等值,在集中力作用线上的附加应力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2)距离地面越深,附加应力分布的区域越广,在同一竖向线上的附加应力随深度而变化。超过某一深度后,深度越大,附加应力越少。 3、土体中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是不是剪应力最大的平面?在什么情况下,剪切破坏面与最大剪应力面是一致的?当土的莫尔破坏包线与轴平行时剪切破坏平面与最大剪应力面是一致的。 4、比较三轴试验的优缺点。答:优点:(1)试验中能严格控制试样的排水条件,准确测定试样在剪切过程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从而定量获得土中有效应力的变化情况;(2)与直剪试验相比,试样中的应力状态相对地较为明确和均匀,不硬性指定破裂面位置;(3)除抗剪强度指标外,还可测定,如土的灵敏度,压力系数、孔隙水压系数等力学指标。缺点:(1)试样制备和试验操作比较复杂;(2)试样中的应力与应变仍然不均匀。 (3)试验一般都是在轴对称的应力应变条件下进行5、何谓先期固结压力?如何根据先期固结压力来判断天然土层固结状态? 答:先期固结压力:上层土在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应力σp。土层目前承 受的上覆自重压力等于σp,这种土称为正常固结土;如果σp大于土层目前承受的上覆自重压力则称为超固结土;如果σp小于土层目前承受的上覆自重压力,则称为欠固结土。 6、简述产生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条件?产生主动土压力的条件为:挡土墙向前远离填土的方向移动或转动,由转动或移动量达到一定值,土体内潜在滑动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则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压应力最小,即为主动土压力Ea。产生被动土压力的条件:挡土墙受外力作用向着填土方向移动时,墙后一部分土体产生向上滑动趋势。当墙移动至一定位置时,土体内潜在滑动面上的剪应力也达到抗剪强度值。此时,土体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压力达到最大值,即被动土压力Ep。 7、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主要有:(1)理论公式计算:用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或按控制地基中塑性区发展范围。(2)按地基规范承载力表:按野外鉴别,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贯试验锤击数与轻便触探试验贯入击数查表确定。(3)原位试验: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贯试验,旁 压试验等。 8、有效应力原理的要点: (1)饱和土体内任一平面上受到的总应力可分为有 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两部分,其关系总是满足:σ= σ′+ u σ――总应力(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 σ′――有效应力,粒间应力;u――孔隙水压力。 (2)土的变形(压缩)与强度的变化都只取决于有 效应力的变化。土中孔隙水压力为中性压力,不能使 土发生变形和强度的变化,但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将直 接引起有效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土体的体积和强 度发生变化。 9、简述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中三种条分法的主要区 别。答:瑞典条分法不考虑条块间作用力或认为条块 间作用力对整体土坡的稳定性无多大影响,它不满足 各条块的静力平衡条件,只满足整体土体力矩平衡条 件。比肖普法考虑了条块间侧向力作用,满足整体 力矩平衡条件,各条块满足力的多边形闭和条件,但 不满足条块力矩平衡条件,它只考虑条块间法向力不 考虑切向力。简布法考虑条块间的作用力,并规定 水平作用力位置,它满足整体力矩平衡条件和各条块 力、力矩平衡条件。 11.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各自在地基中的分布特点。 自重应力的分布特点:(1)自重应力曲线为一折线, 在各土层层面与地下水位处发生转折,在各层中为直 线;(2)自重应力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变化不大;(3) 自重应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附加应力的分 布特点:(1)附加应力曲线为一曲线;(2)附加应力 在水平方向上一般是荷载作用的中心处最大,向周围 不断变小,有一定的影响范围;(3)附加应力的大小 一般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 12. 试比较库仑土压力理论与朗肯土压力理论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两种理论均适用于填土表面 为水平,填土为无粘性土,墙背光滑且直立,计算结 果一致。不同点:库仑理论基于滑动楔体法,适用 于填土面为任意形状且只限于无粘性土;而朗肯理论 基于极限应力法,适用于填土面为水平面或倾斜的平 面,对粘性土与无粘性土均适用 侧限渗压模型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转换 过程? 答:侧限渗压模型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均是 时间的函数当t=0时,超孔隙水压力u=σ,而有效 应力σ′=0,总应力全部由水承担。当t>0时,σ′>0, u>0,u+σ′=σ,总应力由土骨架和水共同承担。当 t=∞时,σ′=σ,u=0,总应力全部由土骨架承担。 14. 简述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中整体圆弧法和条分 法的主要区别。 答:整体圆弧法分析时,认为滑动土体饶圆心发生转 动,把土体作为刚体分析,土体的重力产生下滑力矩, 土的内聚力和重力的反力产生抗滑力矩,抗滑力矩和 下滑力矩的比值为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只适用于υ =0的情况。条分法是假设滑动面为一圆弧面,将土 体分为若干土条,设每个土条为刚体,求出每一条的 抗滑力、力矩和下滑力、力矩,不同的条分法按不同 的公式求滑动土体的稳定安全系数。 试简述分层总和法的假设及其计算步骤。 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假设:1)地基土的一个分层为一 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空间弹性体。(2)地 基沉降量的计算部位,取基础中心点土柱所受附加应 力进下计算。(3)地基土的变形条件假定为完全侧限 条件。(4)沉降计算深度工程上计算至某一深度(称 为地基压缩层)即可。 计算步骤:(1)用坐标纸按比例绘制地基土层分布剖 面图和基础剖面图;(2)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3) 计算基础底面接触压力;(4)计算基础底面附加应力; (5)计算基础中的附加应力分布;(6)确定地基受 压层深度;7)沉降计算分层;8)计算各土层的压缩 量;9)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何谓先期固结压力?如何根据先期固结压力来判断 天然土层固结状态?先期固结压力:上层土在历史上 曾经受过的最大应力。土层目前承受的上覆自重压力 等于,这种土称为正常固结土;如果大于土层目前 承受的上覆自重压力则称为超固结土;如果小于土 层目前承受的上覆自重压力,则称为欠固结土。 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主要有:(1)理论公式 计算:用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或按控制地 基中塑性区发展范围。(2)按地基规范承载力表: 按野外鉴别,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贯试验锤击 数与轻便触探试验贯入击数查表确定。(3)原位试 验: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贯试验,旁压试验。 简述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中三种条分法的主要区别 瑞典条分法不考虑条块间作用力或认为条块间作用 力对整体土坡的稳定性无多大影响,它不满足各条块 的静力平衡条件,只满足整体土体力矩平衡条件。比 肖普法考虑了条块间侧向力作用,满足整体力矩平衡 条件,各条块满足力的多边形闭和条件,但不满足条 块力矩平衡条件,它只考虑条块间法向力不考虑切向 力。简布法考虑条块间的作用力,并规定水平作用力 位置,它满足整体力矩平衡条件和各条块力、力矩平 衡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