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径流污染问题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雨径流污染问题研究

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控制,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点源污染的严重性.国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即使将点源污染降低到零,污染依旧存在.未加控制的地表径流就相当于污水.

非点源污染是指在降雨径流的冲刷和淋溶作用下,大气、地面和土壤中的溶解性

或固体污染物质(如大气悬浮物,城市垃圾,农田、土壤中的化肥、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进入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等水体而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黄虹2004,2,13).该定义说明了降水是非点源污染的动力因素,而地表径流则是非点源污染的载体.

在城市中,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第二大因素.它的污染物按作用大小依次为地表沉积物,大气沉降物,水土流失物和下水道沉积物及合流制排水系统溢出来的污水.地表沉积物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乱丢的垃圾,路上的粉尘以及汽车排出的尾气.大气沉降物指降尘以及降雪降雨降雾等湿沉降.研究表明!在屋顶产生的径流里10%~25%的氮、25%的硫和不到5%的磷来自降雨!而在街道商场的停车场!商业区和交通繁忙街道产生的径流中几乎所有氮、16%~40%的硫和13%的磷来自降雨(陈玉成 2004,6).水土流失物来源于人们对于地表的破坏.原地貌的消失又加速了地表的侵蚀. 在一年内,至少有20%的降水径流污染来自排水系统,而对于次降雨,特别是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排水系统对径流污染的贡献可能达到50%以上(李立青 2006,3).

影响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因素有降雨,土地利用方式,地面清扫情况和城市排水系统.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有很大的差异. 降水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有淋洗作用,一般污浊的空气经过一场雨后都会非常的清新.所以降雨的时机就影响了径流初次冲刷后的污染物浓度.同时,降水又对污染物有稀释的作用,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共同决定了雨量.降雨强度还影响着对于地面冲刷的程度.土地利用方式决定着污染物的类型和总量.一般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的污染要相较于居民区严重一些.非点源污染物以晴天积累、雨天溶出的方式在降雨径流的挟带、运移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进人受纳水体(郑涛 2006,2),地面清扫的频率就会影响晴天所累积的污染物总量.目前的清扫设备对粒径<3.2ram的尘土效率很低或根本无效。尽管如此,清扫时提高水质的效果还是明显(庄源益 1994,10)的.城市排水系统有五类的,他们的截污量有很大的不同.

城市地表径流存在随机性以及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相结合的特点.这是因为影响他的因素有很多,任何一点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体的变动.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积迅速增大,城市径流(特别是暴雨径流)挟带大量的工业生产污染物、生活废弃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左良平 2008,12).为了减少地表径流的污染,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行削减政策,分别是体积,浓度和由此产生的污染总量.

一、减少径流量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地表径流系数减少径流量.例如采用透水地面像嵌草砖、多孔沥青路面等铺筑地表.增大绿地面积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城市还可利用屋顶集水、道路人工湖集水和增加城市滞洪水面的方式.

二、降低污染物浓度通过扩大清扫范围和频率减少地面沉积物;防治水土流失,增大绿化面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 设置雨水调节池.

三、总量削减建立网格化管理,设定每一条河的水质控制目标.

由于影响城市降水径流污染的因素多而随机,所以径流的污染过程与负荷过程时空变化复杂,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与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李立青2006,3).

近年来,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均已达富营养程度鄱阳湖洞庭湖目前虽然维持在中营养水平但湖水磷氮的含量偏高处于向富营养的过渡阶段(俞兴东 2006,1).而形成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表径流.在农村,为了提高产量,农民们大量使用氮肥和钾肥,而真正被植物吸收的只有很少的部分,大多数因降雨流失.据统计,我国含P脱脂剂和民用洗涤剂的年产量已在500万t以上,每年有数十万t的P元素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江河l湖泊和近海海域,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顾琦 2002).为了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我国推行了生态农业工程.国外已有研究证实,拦截草带是控制氮磷径流流失最有效的方法,设置拦截草带可以有效地吸收和截留来自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中的氮磷养分(李国栋 2006,8,15).

我国对于城市降雨所造成的地表径流污染研究地比较晚,他本身所存在的随机性又给污染的监控和数据的收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这条研究的道路上,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蔡新源.农村面源污染的特点和控制.科技资讯,2009:NO.11.

(2)李国栋,胡正义,杨林章,王彩绒,林天, 金峰.太湖典型菜地土壤氮磷向水体径流输出

与生态草带拦截控制. 生态学杂志,2006,25(8):905~910.

(3)庄源益,陶志宁,戴树桂,金朝晖.降雨面源污染及其模型研究近况.环境科学进

展,19994年10月.第2卷第5期.

(4)王文华,刘俊华,彭安.降水引起的地表径流中汞来源的研究. 农业环境保

护,2001,20(5):297~301.

(5)王艳秋,杨晓丽.哈尔滨市降水形势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稀释的影响.自然灾害学

报,2007年10月.16卷5期.

(6)俞兴东,水体富营养化与防治对策.中国水运( 理论版·自然科学),2006

年1月.第4卷第1期.

(7)郑涛,穆环珍,黄衍初,张春萍,刘晨.木质素类聚合物对土壤降水渗透性的影响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4):780~783.

(8)顾琦,刘敏,蒋海燕.上海市区降水径流磷的负荷空间分布.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

第21卷第4期.

(9)郑涛,穆环珍,黄衍初,张春萍. 降雨促渗对地表径流污染物负荷影响模拟试验研究.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 0 0 6年2月. 第7卷第2期.

(10)蒋海燕,刘敏,顾琦,侯立军,许世远. 上海城市降水径流营养盐氮负荷及空间分

布.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年2月. 第15卷1期.

(11)黄虹,邹长伟,陈新庚. 中国非点源污染研究评述. 生态环

境,2004,13(2):255~257.

(12)陈玉成,李章平,李章成,许红艳.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及其全过程削减. 水土保持学报.

2004年6月. 第18卷第3期.

(13)李立青,尹澄清,何庆慈,孔玲莉. 城市降水径流的污染来源与排放特征研究进

展. 水科学进展.2006年3月.第17卷第2期.

(14)孟春红,赵冰.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因素与防治. 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6月.第26卷

第3期.

(15)左良平. 城市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城市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

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008年12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