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349.66 KB
- 文档页数: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植入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植入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
方法:在20XX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拔取4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治疗组,对比组20例患者采纳基础的护理方法,治疗组20例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纳精细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带膜支架植入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并分析讨论。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治愈率高于对比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比组对比组中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带膜支架植入围术期采纳基础的护理方法。
基础护理方法为,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和节奏进行观察,还有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血压凹凸的变化都需要护理人员紧密注重。
如患者心跳过快,对患者采纳β受体阻滞剂,使患者的心跳频率可以降为60~70次/min;如患者出现血压过高的症状时则可使用高效血管扩张剂对其进行扩张,并使用微量泵进行严格的操纵,按照患者的血压反应对药物用量进行及时调整,使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维持在40~60 mm Hg,并且对患者的心脏、脑和肾等重要器官维持在灌注的最低水平。
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严格指导,嘱咐患者注重卧床休息,幸免出现用力过猛的动作,用力过猛的动作包罗排便时用力、咳嗽剧烈时用力。
对患者平时的进食和在床上排便、翻身等动作进行辅助;如患者感觉排便困难则给予帮助排便的药物,保持肠道通畅,预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一步的撕裂。
1.2.2 治疗组治疗组的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则在基础护理的方法上采纳精细的护理方法。
除了基础护理不测,分别添加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患者具有的疼痛感和压迫症状的护理。
(1)术前护理。
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由于部分患者在病情症状发生时才忽然得知,导致患者因缺乏对此病的知道产生担忧和惧怕心理,手术前应让患者知道此种病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为患者讲解成功案例,按照患者巴望健康的心理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治疗病情过程中的注重事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疾病的信心,使其在心理状态上完全可以迎合治疗情况。
Ⅲ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护理经验作者:张晓妍杨春洁张欣梅【关键词】主动脉;手术前护理;手术后医护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临床常见的主动脉疾病,病情复杂、危险。
其病因与高血压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近年来血管覆膜支架置入的应用,为AD的治疗开创了一条微创而有效的治疗途径[1,2]。
围手术期的护理也十分重要。
2003-09—2006-06,我们护理了接受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AD 患者17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均为本院心内科DebakeyIII型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全部经多排螺旋CT检查确诊。
男10例,女7例;年龄48~73岁;合并高血压病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AD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距离0.5~5.0 cm,夹层动脉瘤直径42~76 mm。
1.2 治疗方法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术。
数字血管造影机监视下手术。
硬膜外麻醉,穿刺桡动脉,应用猪尾导管行升主动脉造影,选择合适的覆膜支架送入Aegis覆膜支架系统,精确定位,释放支架,覆盖破口。
支架释放后主动脉造影,观察破口是否封闭,有无内漏。
1.3 护理方法1.3.1 术前护理情志护理由于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患者了解较少,常有许多顾虑,担心给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影响。
我们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计划,因人施教。
通过看图片、宣传栏再配合录像讲解专业性知识,与手术成功的患者交谈等方式对患者情志进行干预,消除紧张情绪,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生活护理①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良刺激。
②测四肢血压1次/h,使血压控制在12.0~13.3/8.0~9.33 kPa,降压同时密切观察神志、心率、尿量、疼痛等情况。
③护士用诱导法、温水热敷下腹部等方法训练患者床上小便。
④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大便2日未行者,潘泻叶1~3 g,1次/日,水冲服,以避免屏气用力排便。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目的深入探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经系统的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护理结果达到预期。
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是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标签: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护理从已有研究资料来看,主动脉夹层指的是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从内膜处进入主动脉中膜,进而使中膜分离最终形成血肿,是临床上一种危险性极高的血管急症,死亡率较高。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在该疾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从临床实践来看,科学有效的护理对该治疗方法的影响巨大。
基于此,我院就以实际病例分析的方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有效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53.1±2.2)岁;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经心脏彩色超声确诊为主动脉夹层Ⅲ型。
1.2方法1.2.1术前护理由于该疾病具有发病急、发展迅速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要将患者安置到安静的病房内,并准备好急救物品和器械以被应急,然后迅速建立1~2条经脉通路,以保证危急情况下能够顺利给药。
1.2.2疼痛护理疼痛是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尤其是胸背部疼痛更为明显。
为避免疼痛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进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应尽快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指导其使用镇痛药;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程度及生命体征变化,并以此为基础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1.2.3心理护理从临床实践来看,由于患者缺乏相应的病理知识,再加上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情绪,这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8-09T13:20:11.55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作者: 唐晓艳 王帅
[导读] 现总结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 R6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456-0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
主动脉壁二层分离状态[1]。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
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进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是临床上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此疗法具有
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和死亡率低等优点。现总结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入院护理
1.1入院当日立即入住重症监护室,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降压等对症处理。
1.2待病情稳定,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管床医生、病区环境、作息时间以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对我们产生亲切
感和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采取合适的方法讲解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相关治疗方案。还可以介绍成功的病例,以此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或者安排手术
成功患者现身说法,减轻患者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术前护理
2.1术前访视:导管护士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和必要性,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选择不同
的解释方法,使晦涩难懂的专业名字口语化,可采取图文并茂的绘本进行宣教,或者使用多媒体教育,还可以组织同类病友进行交流,使
之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更容易接受和配合。
2.2完善相关检查,常规做心电图,协助进行超声心动图、胸部正位片及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输血前八项等。
2.3了解双侧股动脉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双手的Allen试验。检测手部尺桡动脉之间的吻合情况Allen试验阳性,表明手掌侧支循环
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介入治疗。
2.4术前清洁皮肤备皮,清除皮肤上的微生物,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皮肤准备一般在术前一天进行。备皮的范围需要大于
预定的切口范围。术前行碘过敏试验,有助于预防或减少造影剂反应的产生。
2.5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活动受限,术前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要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加以训练。同时禁止用力排便诱发夹层分
离加重,甚至破裂猝死。
2.6为方便术中医师操作和静脉给药,左侧肢体留置静脉针。
2.7严密进行心电监护,控制血压、心率,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及时进行处理,充分镇静、有效镇痛。
3、术中护理
3.1安置患者取平卧位,连接心电、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正确接管、校零、连接有创血压监护。动作轻巧敏捷,尽量减少患
者身体裸露时间,力争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诊治。操作前给与必要的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不适感,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在
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量协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注意生理舒适度。
3.2术中随时观察病人反应和监护数据。听取患者主诉,经常安抚病人,并避免不良语言的刺激。对有孤独和恐惧感的患者,可针对不
同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背景等采取适当的、个性化的触摸式沟通,使其感到心理舒适。
3.3术中避免闲谈和讨论患者隐私,手术开始后以平静、亲切的口气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适时告知患者手术进展情况,以免患者过分紧
张。
3.4配合医生供给术中所需物品,确保检查顺畅、安全的进行,测定各部位的压力,留取标本等。
4、术后护理
4.1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的变化。为避免再次夹层分离,应严格控制血压,同时测量四肢血压,以
健侧肢体血压为真实血压作为临床标准[2],使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心率在60-70次/分。但注意维持循环稳定保证心、脑、肾等重
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同时预防低血压。
4.2患者术肢拔出鞘管后要加压包扎6-8小时,制动12小时。密切观察四肢末梢循环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
液,定时消毒换药。适当给予腰背部的按摩可缓解因肢体制动而引起的不适。
4.3、术后由于局部假腔血肿及带膜支架的刺激,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应给予体温监测,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体温
≥38.5℃可予物理或化学降温。
4.4、指导患者术后适当增加饮水量500-1000ml,必要时输液、利尿,促进对比剂的排出[3]。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发现异
常如头晕、恶心、烦躁、视物模糊、低血压等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4.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常见的并发症有再次夹层分离出血、截瘫、脑梗死、肾功能衰竭、穿刺点出血、假性动脉瘤形成、支架移
位、感染。
4.5.1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截瘫,它可在支架放置后不久即出现,脊髓前角血供来源于肋间动脉及腰动脉后分支所形成的脊髓前动脉,
其中跟大动脉是脊髓前动脉的主要滋养动脉,血管保留是避免截瘫的关键[3]。因而术后需要密切注意患者下肢的感觉和肌张力及腱反射,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4.5.2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瘤体附壁斑块脱落或者动脉血栓形成。护理中密切观察上、下肢肢体运动情况,是否有麻木感,皮肤颜色、
温度及是否肿胀,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作相应处理。
4.5.3腔内隔绝术后综合征通常表现为“三高两低”,即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5℃),白细胞计数升高和C反应蛋白升高;同时红细胞
和血小板程不同程度的降低。主要因为覆膜支架的异物反应、瘤腔内血栓形成后的吸收、覆膜支架对血细胞的机械破坏及造影剂和X线辐射
的影响等综合因素所致。预防该综合征的根本措施是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准备越充分,术中处理越完善,发生率越低,症状越
轻[3]。
5、出院指导
5.1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稳定,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情绪激动;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5.2进优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戒烟限酒,忌浓茶、咖啡、汽水等刺激性饮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
惯,勿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
5.3让患者熟悉并掌握心率、血压测量方法,指导遵医嘱患者正确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5.4适当锻炼,根据自身病情制定活动计划,逐步增加活动量。
5.5门诊随访,半年内3个月1次,1年后每半年1次。
6.小结
主动脉夹层起病急,来势凶险,病死率高,未及时治疗的患者中25%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74%的患者死于发病后2周内,90%发
病后1年内死亡[4]。发病时疼痛和濒死感给患者带来剧烈的心理冲击,疼痛的刺激,濒死的恐惧对患者心身都是极大的损伤,因对疾病知识
的缺乏所带来的心理、康复问题对手术预后也有直接影响。在围手术期间总结护理心得,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疗、
护理及预后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预防疾病的再发,促进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93-1597.
[2]郭家强,吴春玉.心脏外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19-835.
[3]马长生等主编.介入心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3,746.
[4]Palam JH,de Souza JA,Rodrigues Alves CM,et al,Self expandable aortie stent grafts for treatment of descending aortic
dissections,Ann Thorac Surg,2002,73:1138-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