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辐射温度计检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提高辐射温度计检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提高辐射温度计检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提高辐射温度计检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提高辐射温度计检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9-05-27T10:51:22.5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作者:邱东凤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往的辐射温度计的测定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其的要求,因此急需一种合适的方式提高辐射温度计的检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从一些新的方面讨论提高其准确度的方法,用简单的方式,满足现代对于其的要求。

(苏州计量测试研究院 215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往的辐射温度计的测定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其的要求,因此急需一种合适的方式提高辐射温度计的检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从一些新的方面讨论提高其准确度的方法,用简单的方式,满足现代对于其的要求。

关键词:辐射温度计;准确度;检定结果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光电技术的掌握日渐成熟,特别是对于半导体材料合理化利用,使得对于辐射温度计得以研发,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其的制作成本,对于辐射温度计,其相对于普通的温度计有着更为广泛的测量范围,在国家的科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减小其测量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是国家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 通过规范光阑直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1.1规范光阑直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在使用辐射温度计测量的时候,应当注意到根据光阑的直径,确定其检测的距离,因为在对一个固定的辐射源进行测定的时候,由于温度,湿度,或者当时风力的影响,其本身就有着偏差,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对于光阑自身直径,减少对于辐射或者是热量的散失,进而使得辐射温度计可以更加灵敏的检测到相对应的数据,同时在增加数据准确性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能量的散失,进而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1.2适合的光阑直径

仅仅对于改善辐射温度计本身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小的方面,必须要能够考虑到容器本身的问题,容器本身因为其大小,形状的不同,可能对于测量的结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就光阑的直径对于测量的结果而言,如果对于不同的设备,有着不同的光阑的直径标准,那么其就测量的结果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每一个研究课题对于其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一个小小的偏差可能就会造成实验整体的失败,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样也是提高测量结果准确度的一个必要的方法,通过不停的研究和对比,筛选出最为适合的光阑直径,缩短测量所需要的时间,利用合理的测量的长度或者宽度,合理的规划和还变对于接下来光阑的测量宽度,对于以往的的设备进行替换。

2 通过减小温度计本身的温度,降低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1 辐射温度计本身自带的一些导体的性质

同时,由于受周遭环境的影响,辐射温度计本身自带的一些导体的性质,虽然周围的环境因素对于其影响并不大。但是在测量的环境中,因为极端的条件,对于其测量的准确性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我国已经通过对于辐射温度计材料的研发,改善用于制作温度计的半导体材料,通过与其他物质结合的放式,提高其相对于周遭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其在测量的过程中受到来自仪器内部的影响,或者通过一些辅助测量工具的研发,通过对于在测量过程中对于测辐射温度计的保护,进行降低结果的误差,提高其测量的准确度,同时,对两种方式进行合理的评估,针对不同的科研计划和科研的要求对于,其有着不同的实施办法。

2.2 温度计进行从内部的改变

辐射温度计本身就有着不同于普通温度计的灵敏的特性,对于普通的温度计其承载的知识面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但对于测辐射的温度计而言,其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投入了极大的物力,对于科学技术的要求也极高,现如今虽然我国初步掌握了这门技术,但是对于其缺少合理的创新和改进,在测量的过程中,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造成其有着附带的温度,这样就在测量的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误差,对于最后的结果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在对于温度计的制作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化学原料,通过结构变形,在化学试剂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的物理操作手段,对于温度计进行从内部的改变,进而降低其自身的温度,对于测量的影响。

3 改善瞄准的方法,进行科技上的创新

在对于辐射设备或者是物体进行测量的同时,要通过改变其瞄准的方法,增加对于其接触面积的控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使得辐射温度计能够更加准确的接触到测量的物体,例如可以在测辐射的温度计中加入红外线的系统对于测量的同时,划定合适的范围,在测量的同时可以更好的控制好测量的位置和角度,这样可以减少测量人员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应用光传导或者是电传导技术应用现如今发展火热的全自动技术,使得测量的过程能够脱离人为,使得机器能够全方位的加入到测量的过程中,通过孔洞定位的方法,进而在瞄准的过程中让辐射温度计与被测的物体能够有效的联系到一起,进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减少因为人工造成的误差

4.1 在整个的操作过程中,减少人为操作的成分

在测量的过程中,因为其过程繁杂,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测量工人在里面很容易造成失误,无论是在测量的过程中,还是对于最后结果的读取方面,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因此在进行相对应的测量之前,应当对于相关的测量人员,进行相对应的培训工作,使得在测量的过程中减少人为的误差,对于其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进行熟练的掌握,同时也可以对于同一个设备进行多次的测量,确保其最后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减少人为误差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整个的操作过程中,减少人为操作的成分,使得每个环节都用机械代替,人们主要起操作机器运转的作用。

4.2 对于测量结果的记录都有相对明确的要求

另外在人工测量的过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因素,对于人体也有着极大的伤害,要注意保护人身安全,在测量之前,要制定相对应的测量的标准,例如对于测量时间的把控,对于测量结果的记录都有相对明确的要求,这样在统一的标准下可以有效的减少对于在人工测量下的主官误差。

5 关于减少其他因素对于在测量中对于准确性的影响

在测量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也会对测量完成误差,这样对于辐射温度计准确性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测量的时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

常规电磁辐射监测方法 1.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方法 1)环境条件 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2)测量仪器 可使用各向同性响应或有方向性电场探头或磁场探头的宽带辐射测量仪。采用有方向性探头时,应在测量点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测量点最大辐射电平。 测量仪器工作频带应满足待测场要求,仪器应经计量标准定期鉴定。 3)测量时间 在幅射体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4)测量位置 测量位置取作业人员操作位置,距地面0.5、1、1.7m三个部位。 辐射体各辅助设施(计算机房、供电室等)作业人员经常操作的位置,测量部位距地面0.5—1.7m。 辐射体附近的固定哨位、值班位置等。 数据处理 出每个测量部位平均场强值(若有几次读数)。 根据各操作位置的E值(H、P d)按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或其它部委制定安全限值”作出分析评价。 2.环境电磁辐射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应符合待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测量高度: 离地面1.7~2m高度。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测量高度。 测量频率: 电场强度测量值>50 dBμV/m的频率作为测量频率。 测量时间: 本测量时间为5:00~9:00,11:00~14:00,18:00~23:00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高峰期。 24小时昼夜测量,昼夜测量点不应少于10点。 测量间隔时间为1h,每次测量观察时间不应小于15s,若指针摆动过大,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2)布点方法 典型辐射体环境测量布点

温度计校准方法

温度计校准方法 1、目的:确保温度计精度 2、范围:适用数显温度计、玻璃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精度校准。 3、校准方法 3.1校准周期:数显和玻璃温度计6个月、双金属温度计1年 3.2校准条件:20±5℃ 3.3校准用标准器:恒温炉、F200数显温度计 3.4外观检查: 3.4.1开机时显示屏幕应清晰,电池电量应充足。 3.4.2探头应无损伤、凹痕、氧化锈蚀及其它附着物。 3.4.3玻璃温度计的玻璃棒及毛细管粗细应均匀笔直,感温泡和玻璃棒无裂痕,液柱无断节和气泡。 3.5精度检查: 3.5.1可根据现场适用范围选择50℃、100℃、150℃、200℃等测量点(至少3个点)。 3.5.2让恒温炉开机半小时以上,达到设定温度直至温度变化小于0.1℃/min 3.5.3将被检探头及F200数显温度计探头分别插入相匹配的恒温炉孔内,要使探头全部插入孔内,待显示稳定分别读取温度计和F200数显温度计的显示值。 3.5.4玻璃温度计浸没深度不小于75mm,双金属温度计感温泡应全浸。 3.5.5校准时观察玻璃温度计液柱不得中断、倒流,上升时不得有显

见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时不得在壁管上有液滴或挂色,双金属温度计升温时指针平稳,无跳动、卡住等现象。3.5.6待温度稳定后分别读取标准值与被测值,读数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 3.5.7若示值超差,应对显示器和探头单独校准。 3.6允许误差: 3.6.1热电偶热电阻允许误差:±(设定值×0.5%+0.5)℃,必要时可根据说明书或实际要求。下表是热电偶及热电阻允许误差,必要时可作依据。(t为设定值) 3.6.2玻璃温度计允许误差:

3.6.3双金属温度计允许误差=精度等级%×F.S,必要时参照其说明书上之要求。 3.7注意事项: 3.7.1感温头要防止冲、撞。 3.7.2保管时应注意通风干燥和无腐蚀环境中。 3.7.3不用时,尽量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液腐蚀仪表。 3.7.4温度高时应防止烫伤,表头勿近水。 4、表单记录 4.1校正记录表

电磁辐射考试题与答案

1、手机信号强度和电磁辐射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0分) A手机信号越强,手机辐射越小 B手机信号越强,手机辐射越大 CCDMA2000 DTD-LTE 正确答案:A 2、我国《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规定通信领域应用范围内的辐射强度标准限值功率密度为() (2.0分) A20微瓦/平方厘米 B30微瓦/平方厘米 C40微瓦/平方厘米 D50微瓦/平方厘米 正确答案:C 3、基站和手机,哪一个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影响相对较大?() (2.0分) A基站 B手机 正确答案:B 4、下面哪种电磁辐射体需环境评估通过后方能建设?() (2.0分) A陆上、海上移动通讯设备 B步话机 C额定功率20W基站 D功率较小的室内分布系统 正确答案:C 5、下面哪种辐射属于电离辐射?() (2.0分) A基站辐射 B核辐射 C电视机辐射 D微波炉辐射 正确答案:B 6、基站环评验收时,需选取多少基站进行站址现状环境测试?() (2.0分)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B 7、下面哪种设备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小?() (2.0分) A电热毯 B电视机 C移动基站 D收音机 正确答案:C 8、我国在30-3000MHz这一通信领域应用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比欧美工业化国家要更加严格,其中美国的标准是我国的()倍? (2.0分) A2 B5 C15 D25 正确答案:D 9、下面哪个方式可以查询苹果手机的信号强度?() (2.0分) A呼叫*3001#12345#* B呼叫*3002#12345#* C呼叫*3003#12345#* D呼叫*3004#12345#* 正确答案:A 10、经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多年来对省内数万座基站的现场监测,所有基站都符合电磁环境安全的要求,而且95%以上的监测点的数据小于(),远低于40微瓦/平方厘米的国家标准。 (2.0分) A1微瓦/平方厘米 B5微瓦/平方厘米 C10微瓦/平方厘米 D15微瓦/平方厘米 正确答案:A 11、下面哪种辐射属于电离辐射?() (4.0分)

[如何预防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检测方法

[如何预防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检测方法技的进步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电磁污染。什么是电磁污染?电视、电冰箱、电脑、手机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就是电磁辐射。今天,为你带来了如何预防电磁辐射的方法。 卧室:“床头音响”勿放床头 床铺大概要算是测量家中电磁场的重头戏。如果长期睡在高磁场的地方,可以想见这影响有多大。由此也可以知道所谓的“床头音响”是不应该放置在床头的。原则上任何的电器用品都应该远离你的床铺。游人总抱怨睡眠质量不好,其实很可能就是宾馆的床铺附近放置了电暖器、电风扇、空气清新机、空调等电器作怪,要知道,一个小型电暖器的磁场就可以高达200mG以上。 微波炉:对小男孩伤害大 一些微波炉的磁场极高,与其他家电用品不同的是,即使仅是插着电没有使用它,有的机型前方按键板的磁场仍可高达30~60mG,使用时的磁场则超过200mG。另外,研究显示,这些泄漏的微波对男性生殖系统的伤害尤其大,因此小男孩更应避开。 冰箱:把散热管上灰尘吸掉

电冰箱是厨房中一个高磁场的所在,特别是在冰箱正在运作、发出嗡嗡声时,冰箱后侧或下方的散热管线释放的磁场更是高出前方几十甚至几百倍(冰箱前后范围测得1~9mG,后方正中央可高达 300mG)。如果冰箱的效率不高,嗡嗡声就特别久,也特别大,如果用吸尘器把散热管线上的灰尘吸掉,就会提高冰箱的效率,也减低家中的磁场。 非照明用的小型灭蚊灯 可别小看它,其磁场也可以超过500mG,应该把它放在墙角。 很多家长让孩童在电视前玩耍,或是靠得太近观看,要知道发育中的小孩受磁场的干扰比成人更大。 电脑:液晶显示器辐射较小 如果你的电脑桌太小,迫使你与屏幕的距离太近,不妨将显示器尽可能向后退,当然,换成液晶显示器,辐射就相当小了。至于电脑主机,一般人也容易忽视而常常放置在腿边的位置,以方便插入磁盘。主机前方磁场可超过4mG,越靠后面磁场越高,所以能放远一点

二等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

二等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

作者:日期: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二等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有利于本公司的计量校准能力的提升,开展工业铂、铜热电阻的校准工作,满足本单位及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使用要求。 、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将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与被检的工业铂、铜热电阻按规定的要求插入恒温槽中。恒温槽温度分别设定在0℃、100℃,待温度稳定并达到热平衡后,用电测设备分别测量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与被检工业铂、铜热电阻的电阻值,再根据相应公式进行换算、计算,由此即可计算出被检热电阻的R0 、R100 、W100 等值,并根据检定规程对被检热电阻是否合格或是否符合相应等级进行判断。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编号:HT-PB-ZY-2012-32 1.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产品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水银温度表(精度0.1℃). 4.环境条件 校准必须在室内进行;温度:室温;室温波动不得超过±3℃/h;湿度不大于75%;5.校准步骤 5.1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 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 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5.5 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6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水银温度 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5.7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 量,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8 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5.6、5.7相关步骤。 5.9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6.温度计校验周期: 每6个月1次 7.相关记录 7.1内校记录表。 内部校验记录表 编号:HT-JL-048-2012-01 序号:

标准铂电阻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

北京奥维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北京奥维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院2号楼3D 电话:(010) 传真:(010) 邮编:100085 述------------------------------------------------------ 3 2.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结构---------------- 3 3. 主要技术指标------------------------------------------5

4.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 4.1温度计的检查--------------------------------------- 5 4.2温度计的检定--------------------------------------6 4.3温度计的测量--------------------------------------6 4.4测量结果的计算------------------------------------7 4.5计算方法举例---------------------------------------- 10 4.6温度计的维护与保管---------------------------------- 10 5.温度计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10 6. 参考文献-------------------------------------------------12 附录一:0℃~720℃温区参考函数表 ----------------------------------13附录二:- 200℃~0℃温区参考函数表 ---------------------------------22 1. 概述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是1990年国际温标(ITS-90)规定的内插仪器,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测温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好的测温仪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是传递国际温标的计量标准器具。在检定各种标准水银温度计、精密温度计、工业铂、铜热电阻时作为标准器使用,也可直接用于高准确度的温度测量。 在我国,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石英外护管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广泛应用于各级温度计量实验室的量值传递和精密测温。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有二种外护管,石英外护管及金属外护管。石英外护管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和金属外护管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各有其优缺点。具体选择哪一种温度计,要根据用户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定范围在-100℃~600℃的棒式和内标式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定。本规程不适用于外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计。 文件依据:JJG130-2011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1.术语 1.1 刻度线 scale line 印刻在玻璃棒和刻度板上用于只是温度值的刻线。 1.2 刻度值 scale value 印刻在玻璃棒和刻度板上用于只是温度值的数字。 1.3 刻度板 scale plate 内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计内印刻刻度线、刻度值和其他符号的平直、有色(如乳白色)的薄片。 1.4 主刻度 main scale 测量范围部分的刻度。 1.5 主刻度线 main scale line 带有数字的刻度。 1.6 分度值 division value 两相邻刻度线所对应的温度值只差。 1.7 辅助刻度 auxiliary scale 未检查零点示值所设定的刻度线和刻度值。 1.8 展刻线 expanded scale 温度计测量上限和测量下限以外的刻度线。 1.9 浸没标志 immersion mark 局浸温度计用以表示浸没位置的标志线或浸没深度。 1.10 感温泡 bulb 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感温部位,位于温度计的最下端,可容纳绝大部分感温液体的玻璃泡。 1.11 中间泡 contraction chamber 毛细管内径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容纳部分感温液,以缩短温度计长度。 1.12 安全泡 expanded chamber 毛细管顶端的扩大部位,起作用时当被测温度超过温度计上限一定温度时,保护温度计不受损坏,还可以用来连接中断的感温液柱。 1.13 全浸式温度计 total-immersion thermometer 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全部感温液柱浸没在被检介质内,且感温液柱上端面与被测介质表面处于同一水平时①,才可以正确显示温度示值的玻璃液体温度计。注:①在实际使用时,感温液柱的上端面可露出被测介质表面10mm以内,以便于读取示值。 1.14 局浸式温度计 partial-immersion thermometer 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感温液柱的规定部分浸没在被检介质内,才可以正确显示温度示值的玻璃液体温度计。 1.15 露出液柱 exposed-liquid column 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露在被测介质外面的液柱。 1.16 线性度 linearity 玻璃液体温度计相邻两检定点间的任意有刻度值的一个温度点实际检定得到的示值误差与内插计算得到的示值误差的接近程度。玻璃液体温度计的线性度主要由玻璃温度计毛细管均匀性及刻度等分均匀性综合影响。 2.通用技术要求 2.1 刻度和标志 2.1.1 温度计的刻度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垂直。刻度线、刻度值和其他标志应清晰,涂色应牢固,不应有脱色、污迹和其他影响读数的现象。 2.1.4 内标式温度计刻度板的纵向位移应不超过相邻两刻度线间距的1/ 3.毛细管应处于刻度板纵轴中央,不应有明显的偏斜,与刻度板的间距应不大于1mm。 2.1.5 每隔10~20条刻度线应标志出相应的刻度值,温度计上、下限也应标志相应的刻度值。有零点的温度计也应标有零点的刻度值。 2.1.6 温度计应标有以下标志:表示摄氏度的符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制造年月。全浸式温度计应标有“全浸”标志;局浸式温度计应有浸没标志。 2.2 玻璃棒和玻璃套管 2.2.1 玻璃棒和玻璃套管应光滑透明、无裂痕、斑点、气泡、气线或应力集中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玻璃套内应清洁,无明显可见的杂质,无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 2.2.2 玻璃棒和玻璃套管应正直、孔径均匀,无明显的弯曲现象。 2.2.3 玻璃棒和玻璃套管中的毛细管应正直,粗细均匀,清洁无杂质,无影响读数的缺陷。内壁正面观察温度计时,液柱应具有最大宽度。毛细孔(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及安全泡连接处均应呈圆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2.2.4 棒式温度计刻度线背面应熔入一条带颜色的釉带。正面观察温度计时,全部刻度线的投影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试题 一、填空题: 1、在复现两相平衡固定点时,由于温度计的差异或不能精确地得到所需,将会发生对于给定温度有小的偏差。 2、冰点温度和水三相电温度之间约差0.01℃的原因是由于所含 和所处不同引起。 3、根据定律来定义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标一般是采用来实现的。 4、温度是反应分子的激烈程度。 温标是描述的表示方法。 二、选择题: 5、标准铂电阻温度计采用四线制形式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外界干扰造成的误差; (B)消除引线电阻和杂散电势带来的误差; (C)减小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D)配合专用电测仪器使用。 6、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物质可以不经过液相而直接从固相变为气相,这种转变叫做。 (A)沸腾(B)汽化(C)蒸发(D)升华 7、水三相点瓶制备好后的最初几小时中,温度计阱中测得的温度可能是。

(A)降得相当快,下降约万分之几开; (B)很快稳定下来; (C)升的相当快,上升约万分之几开; (D)有升有降,起伏变化; 8、热力学温标通常是用来实现的。 (A)基准的铂电阻温度计; (B)气体温度计; (C)基准光学高温计; (D)基准铂铑10-铂热电偶。 9、温度计在使用时都要有足够的插入深度,其主要目的室为了 (A)消除导热误差;(B)避免外界干扰; (C)稳定杂散电势;(D)消除辐射误差。 10、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它定义为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 。. (A)1/100;(B)1/273.15; (C)1/273.16;(D)1/273。 三、问答题: 11、什么叫自热效应?简述在铂电阻温度计复现定义固定点时自热效应的形成情况。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

常规电磁辐射监测方法 1.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方法 1)环境条件 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2)测量仪器 可使用各向同性响应或有方向性电场探头或磁场探头的宽带辐射测量仪。采用有方向性探头时,应在测量点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测量点最大辐射电平。 测量仪器工作频带应满足待测场要求,仪器应经计量标准定期鉴定。 3)测量时间 在幅射体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4)测量位置 测量位置取作业人员操作位置,距地面0.5、1、1.7m三个部位。 辐射体各辅助设施(计算机房、供电室等)作业人员经常操作的位置,测量部位距地面0.5—1.7m。 辐射体附近的固定哨位、值班位置等。 数据处理 出每个测量部位平均场强值(若有几次读数)。 根据各操作位置的E值(H、P d)按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或其它部委制定安全限值”作出分析评价。 2.环境电磁辐射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应符合待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测量高度: 离地面1.7~2m高度。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测量高度。 测量频率: 电场强度测量值>50 dBμV/m的频率作为测量频率。 测量时间: 本测量时间为5:00~9:00,11:00~14:00,18:00~23:00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高峰期。 24小时昼夜测量,昼夜测量点不应少于10点。 测量间隔时间为1h,每次测量观察时间不应小于15s,若指针摆动过大,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2)布点方法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上海辐射环境监督站

各国工频电磁场限值的有关情况汇总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工频电磁场暴露限值的IEC标准或其他国际标准,只有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了一个电场和磁场辐射限值的导则:《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300GHz以下)导则》,其中推荐以5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限值标准,100μT作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限值标准。 目前我国所有相关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中,涉及环境中工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限值的只有《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其原文是:“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根据我国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送电线路设计规定和参考各国限值,推荐以4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100μ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待相应国家标准发布后,以其规定限值为准。”很明显,该推荐限值就是以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导则为基础的,并且电场强度的限值更严格。 世界上其他各国或学术组织关于工频电场和磁场的限值情况见下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欧洲议会1999年7月发布了一个一般公众电磁场暴露限值的推荐标准。这是一个供欧洲各国制定标准的框架,目前已有许多欧洲国家准备接受这一标准。这个标准建立在ICNIRP导则基础之上,同样是以目前已经得到确认的效应作为

基准。 美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一些学术组织制定了自己的标准,许多州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标准。 日本并没有公众工频磁场暴露限值的明确标准,1993年,日本一个政府研究机构的报告中提到,居住环境中产生的工频磁场场强比WHO和类似组织的标准中的限值要低得多,认为没有必要制定工频磁场标准。 英国NRPB(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在1993年制定了自己的电磁暴露标准。 澳大利亚,德国这两个国家分别在1989年,1996年出台了自己的电磁场暴露标准。 瑞典根据住在高压输电线附近,儿童白血病和年磁场电平影响的相关性,提出工频磁场2mG(0.2μT)作为输电线路通过居民区的导则。 瑞士规定工频磁场强度限值为1μT。 综观上述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标准,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电场标准目前比较一致,磁场标准差异较大。公众工频电场暴露限值在安全系数的选取上各有不同,这里边既有技术上的因素,也和各国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差异有关,和标准出台的时间也有关系,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磁场标准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各国对磁场长期暴露效应的看法不同。 (2)ICNIRP导则已得到相当多国家的认可。 相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同类限值,我国的《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中推荐的限值从数值上是居中的。在针对磁悬浮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评价和监测中,只要正确地引用上述限值就无不妥之处。 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 二○○八年一月十八日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编号:HT-PB-ZY-2012-32 1.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产品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水银温度表(精度℃). 4.环境条件 校准必须在室内进行;温度:室温;室温波动不得超过±3℃/h;湿度不大于75%; 5.校准步骤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 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水银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 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相关步骤。 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6.温度计校验周期: 每6个月1次 7.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内部校验记录表 编号:HT-JL-048-2012-01 序号: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常规电磁辐射监测方法 1.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方法 1)环境条件 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2)测量仪器 可使用各向同性响应或有方向性电场探头或磁场探头的宽带辐射测量仪。采用有方向性探头时,应在测量点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测量点最大辐射电平。 测量仪器工作频带应满足待测场要求,仪器应经计量标准定期鉴定。 3)测量时间 在幅射体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4)测量位置 测量位置取作业人员操作位置,距地面、1、三个部位。 辐射体各辅助设施(计算机房、供电室等)作业人员经常操作的位置,测量部位距地面—。 辐射体附近的固定哨位、值班位置等。 数据处理 出每个测量部位平均场强值(若有几次读数)。

根据各操作位置的E值(H、P )按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d 8702—88)或其它部委制定安全限值”作出分析评价。 2.环境电磁辐射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应符合待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测量高度: 离地面~2m高度。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测量高度。 测量频率: 电场强度测量值>50 dBμV/m的频率作为测量频率。 测量时间: 本测量时间为5:00~9:00,11:00~14:00,18:00~23:00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高峰期。 24小时昼夜测量,昼夜测量点不应少于10点。 测量间隔时间为1h,每次测量观察时间不应小于15s,若指针摆动过大,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2)布点方法 典型辐射体环境测量布点 对典型辐射体,比如某个电视发射塔周围环境实施监测时,则以辐射为中心,按间隔45°的八个方位为测量线,每条测量线上选取距场源分别30、50、100mm等不同距离定点测量,测量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温度计校正简易方法

温度计校正简易方法: 水银温度计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水银具有热导率大,比热容小,膨胀系数均匀,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体积随着温度的变化呈直线关系,同时不润湿玻璃、不透明而便于读数等优点,因而水银温度计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较准确并且测量范围大的温度计。 然而,当温度计受热后,水银球体积会有暂时的改变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原来体积。由于玻璃毛细管很细,因而水银球体积的微小改变都会引起读数的较大误差。对于长期使用的温度计,玻璃毛细管也会发生变形而导致刻度不准。另外温度计有全浸式和半浸式两种,全浸式温度计的刻度是在温度计的水银柱全部均匀受热的情况下刻出来的,但在测量时,往往是仅有部分水银柱受热,因而露出的水银柱温度就较全部受热时低。这些在准确测量中都应予以校正。 (1)温度计读数的校正 将一支辅助温度计靠在测量温度计的露出部分,其水银球位于露出水银柱的中间,测量露出部分的平均温度,校正值Δt按式下式计算,即: Δt = 0.00016 h (t体- t环) 式中:0.00016一水银对玻璃的相对膨胀系数; h—露出水银柱的高度(以温度差值表示); t体一体系的温度(由测量温度计测出); t环一环境温度,即水银柱露出部分的平均温度(由辅助温度计测出)。 校正后的真实温度为:t真= t体+ Δt 例如测得某液体的t体=183℃,其液面在温度计的29℃上,则h = 183 -29 =154, 而t环= 64℃,则 Δt =0.00016×154×(183℃-64℃)=2.9℃ 故该液体的真实温度为:t(真) = 183℃+ 2.9℃= 185.9℃ 由此可见,体系的温度越高,校正值越大。在300℃时,其校正值可达10℃左右。 半浸式温度计,在水银球上端不远处有一标志线,测量时只要将线下部分放入待测体系中,便无需进行露出部分的校正。 (2)温度计刻度的校正 温度计刻度的校正通常用两种方法: A.以纯的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为标准来校正。其步骤为:选用数种已知熔点的纯有机物,用该温度计测定它们的熔点,以实测熔点温度作纵坐标,实测熔点与已知熔点的差值为横坐标,画出校正曲线,这样凡是用这只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均可在曲线找到校正数值。 B.与标准温度比较来校正。其步骤为:将标准温度计与待校正的温度计平行放在热溶液中,缓慢均匀加热,每隔5℃分别记录两只温度计读数,求出偏差值Δt。 Δt = 待校正的温度计的温度- 标准温度计的温度 以待校正的温度计的温度作纵坐标,Δt为横坐标,画出校正曲线,这样凡是用这只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均可由曲线找到校正数值。

温度计校准作业指导书

目的: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相关控制点的温度关键限值被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温度计的校准,保证温度计准确性。 3 职责: 质检部负责制定温度计校准规程和具体实施。 4 有关基准 4.1 校准频率:根据质量管理计划的有关要求,其校准频率为每周一次。 4.2 校准时,要按仪器或设备使用时的条件或接近此种条件。 4.3 允许误差:±0.5℃。 5 校准方法: 5.1 用标准(计量局校准合格)数显温度计与被校准温度计进行对比测定。具体方法是将两者一起放入热水浴中,1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读数; 5.2将所记录的标准温度计的数值减去被校准温度计的数值,所得差值为误差。 5.3如果误差较大又不能调节时,则该被校准温度计不得使用;如果误差较大能调节时(如热电偶温度计),调整后若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可正常使用。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可以正常使用。 5.4每年生产前须由官方计量局对所有温度计进行校准。校准不合格的温度计不得使用。

1.0目的: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0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温湿度计。 3.0校准依据: 3.1 CSB/QP-13《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3.2 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3.3 GB/T11605-2005《湿度测量方法》 3.4 GB6999-1986《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 3.5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0职责: 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相关使用部门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 5.1校准项目及要求? 序号项目指标要求 1 外观符合要求 2 温度示值误差±2℃ 3 相对湿度示值误差±5?RH 4 温度重复性≤0.5℃ 5 湿度重复性≤2?RH 5.2校准条件与设备: 5.2.1校准条件 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5%RH?. 5.2.2校准用标准器: 恒温鼓风干燥箱1台,0~100℃温度计2只. 5.3校准过程: 5.3.1外观?采用目视观测。 5.3.1.1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5.3.1.2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等。 5.3.1.3读数部分? a.刻度板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清晰均匀。 b.湿度刻度范围不小于30~95%RH,最小刻度不小于2%RH.。 c.温度刻度应不小于5~40℃,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 d.指针应平直,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5.3.2. 温度示值误差 5.3.2.1温度校准点:28℃.将恒温鼓风干燥箱的温度调节至28℃. 5.3.2.2放入所要校准的温湿度计,恒温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恒温干燥箱的温度,再读温湿度计的温度,以后每隔5min读一次,重复读三次,取平均值. 5.3.2.3结果计算: 应符合表1要求 T平均=T1+T2+T3/3 温度示值误差△T=T平均-T标准

电磁测量测量基本知识

电磁辐射的测量基础知识 电磁辐射的测量基础知识 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通常与测量点位和辐射源的距离有关,即,所进行的测量是远场测量还是近场测量。由于远场和近场的情况下,电磁场的性质有所不同,因此,要对远场和近场测量有明确的了解。 1、电磁场的远场和近场划分 电磁辐射源产生的交变电磁场可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电磁场能量在辐射源周围空间及辐射源之间周期性地来回流动,不向外发射,称为感应场;另一部分电磁场能量脱离辐射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称为辐射场。 一般情况下,电磁辐射场根据感应场和辐射场的不同而区分为近区场(感应场)和远区场(辐射场)。由于远场和近场的划分相对复杂,要具体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测量目的进行划分,一般而言,以场源为中心,在三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通常称为近区场,也可称为感应场;在以场源为中心,半径为三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也可称为辐射场。 近区场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l 近区场内,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即:E1377H。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的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 l近区场的电磁场强度比远区场大得多。从这个角度上说,电磁防护的重点应该在近区场。 l近区场的电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变化比较快,在此空间内的不均匀度较大。 远区场的主要特点如下: l在远区场中,所有的电磁能量基本上均以电磁波形式辐射传播,这种场辐射强度的衰减要比感应场慢得多。 l在远区场,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有如下关系:在国际单位制中,E=377H,电场与磁场的运行方向互相垂直,并都垂直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l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 近区场与远区场划分的意义: 通常,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近区场辐射的电磁场强度较大,所以,应该格外注意对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对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首先是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的人员的防护,其次是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而对于远区场,由于电磁场强较小,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 对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从短波段30MHz到微波段的3000MHz的频段范围,其波长范围从10米到0.1米。 例:具体辐射源的近场(感应场区)与远场(辐射场区)(l = c / f) 频率(f)波长(l)界限(3l) 50 / 60 Hz电力6000 / 5000 km18000 / 15000 km 50 kHz电焊 6 km18km 27 MHz CB 广播, 透热疗法11.1 m33.3 m 100 MHz FM 广播 3 m9 m 433 MHz 工业应用0.7 m 2.1 m

数字温度计校准规程

1 目的 规范数字温度计校准的操作,确保数字温度计的校准结果真实、可靠。 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温度测量范围为(‐80~+300)℃、温度传感器外置且具有100mm以上信号传输线缆(测量杆)的以数字形式显示被测温度值的数字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的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 职责 工程设备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数字温度计的校准及校准记录的管理。 4 定义 4.1 温度计由温度传感器和指示仪表所组成,用于温度测量。 4.2 温度传感器主要有热电偶、热电阻、半导体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等。 4.3 温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传感器感受被测温度的变化输出一个电信号值,经信号处理后由数字显示器指示出被测温度值。 5 内容 5.1 计量性能要求 5.1.1 示值误差:Δt=±a%.; 式中:Δt—温度计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 a—准确度等级,它常选用的选取值为、、、,也可按照制造厂的规定; .—仪表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上、下之差(℃)。 5.1.2 回差:温度计的回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5.2 外观 5.2.1 温度计外形结构完好,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或允许基本误差、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年月、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及编号等应有明确的标记。 5.2.2 温度计的数字显示器应显示清晰、无缺笔划、闪烁等影响读数的缺陷,数字显示不应出现间隔跳动的现象,小数点、极性和过载的状态显示应正确。 5.3 校准条件 5.3.1 标准器 5.3.1.1 从提高校准能力出发,标准仪器及配套设备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校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相比应尽可能小。 5.3.1.2 选用标准器如下: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30~+300)℃,过程校准仪。 5.3.1.3 配套设备如下:恒温槽。 5.3.2 环境条件 5.3.2.1 环境温度:(20±5)℃; 5.3.2.2 环境湿度:45%~75%; 5.3.2.3 除地磁场外无其他外界电磁干扰; 5.3.2.4 无腐蚀性气体。 5.4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5.4.1 外观 5.4.1.1 检查温度计的外观,标志应符合的要求。 5.4.1.2 在示值误差校准时,同时观察温度计显示器的显示状态应符合的要求。

温度计校准

某某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产品综合检测站 温度计自校规程 文件编号:RITQTSC002 (第A版第0次修改)第1页共3页1.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编写依据 温度计使用说明书 3.校准用基准设备 1).数显温度表(精度0.1℃) 2).透明容器盛 3).冰、水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5.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得出结果再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0.1℃。 5.6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数显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5.7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得的结果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数±1.0℃。 5.8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5.6、5.7相关步骤。 6.判定依据 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7.校准周期 一年校准一次 6.相关记录 6.1内校记录表 RITQTSD/C00201 内校记录表

编号:RITQTSD/C00201 校准人:校准日期:审核:

电磁辐射测量的基础知识

电磁辐射测量的基础知识 1.电磁辐射传播区域的分类 电磁辐射传播区域可分为近场区和远场区两大范围,因此电磁辐射测量首先要考虑测量点和辐射源/天线之间的距离,即确定所进行的测量是近场测量还是远场测量。近场区通常指靠近天线或其他辐射源的区域,在此区域内,电场和磁场不具备完全的平面波特性,点和点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近场区又进一步分为感应近场区(Reactive Near-field Region)和辐射近场区(Radiating Near-field Region)。 1)最接近辐射源/天线的是感应近场区,相对于辐射近场区,这里感应场占支配地位,它包含大部分或者几乎所有的储存能量。无线电发射机供给发射天线以电荷和电荷的变化,对于任一瞬间, 这种电荷可以看作是由静止电荷和变化电荷所组成。其变化电荷即电流又可以看作是由恒定电流和变化电流所组成。静电荷产生静电场, 恒定电流产生恒定磁场, 变化电流产生交变电磁场。因而近场区分布不但具有交变电磁场成份, 而且更具有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的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在靠近辐射源/天线的地方,感应场强度与R2至R3成反比,因此随着距离R的减小,感应场强度急剧增加。感应近场区的电磁场强度比其它区域大得多,电磁辐射防护的重点应该在这里。 2)当测量距离增大到R1=λ/2π时(λ为电磁波波长,λ=c/f,c为光速,f为频率),感应场强度与辐射场强度相当,即为感应近场区和辐射近场区的分界线。进入辐射近场区后,相对于感应近场区,这里辐射场占支配地位。电磁能量基本上均以电磁波形式辐射传播,辐射强度的衰减比感应场要慢得多。但这里的电磁场仍不具备平面波特性,即辐射场强度角分布与距天线的距离有关。 3)当测量距离增大到R2=2D2/λ时(D为天线的最大物理性尺寸),就进入了远场区,电磁波辐射具备平面波特性,即辐射场强度角分布基本上与距天线的距离无关。此时可利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来测量计算电磁辐射强度的衰减(参见后面章节)。例:天线最大尺寸为1m,载波频率为900MHz(λ=c/f=0.33m),远场区距离是多少?答:R = 2(1)2/0.33 = 6m 一般认为,当测量点与辐射源的距离大于3λ时,就可忽略感应场的成份,认为处于远场区,电磁场强度相对较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