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第六讲拟声、拟态词及成语的翻译

一、关于拟声、拟态词

拟声词是表达事物、人、动物的声音的词;拟态词是用声音化的手法形象地将事物状态和样子表达出来的词。

日语的拟声词一般用片假名来书写,因为片假名比平假名更具有表音性。拟态词一般用平假名来书写。特别强调时,也用片假名书写。

拟声拟态词中,有很多是二拍词词根的重复,如:“ぴかぴか/闪闪发光”,“つるつる/光滑貌”。也有的是重复近似音,如:“あたふた/慌慌张张”,“てきぱき/麻利,干脆”。也有的是在词根后加上“っ”“ん” “り”。如“ぴかっと/闪(一下)”,“ぐるり(と)/迅速回转,急骤变化”,“ぺたん(と)/咚地(坐下)”。

拟声词,也是日语的一大特点。例如:“チン”原来是金属器皿撞击时发出的声音,如寺院的钟声,盲人的铃铛声等,悠远深长。中文相应的声音有“叮――”“当――”。

但是近年来出现的电子音,也可以用“チン”来表示,因此有时转化成微波炉的加热行为。有句食品广告词:“チンして五分”,意思是加热5分钟就能吃了.

再有用拟声词表达感觉,也是翻译的难点。即使你找到了感觉,即使你翻译了出来,也只能达到与原文的近似而已。例如所有日语初学者第一课就要学到的“はひふへほ”,每个音符都是一种笑声:

“はは”豪放、爽朗、无所顾忌的笑,因此这么笑的人应该是男性,或者是性格豪爽的女性,译成中文是“哈哈”;

“ひひ”是小声、小心的笑声,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发音“嘻嘻”;

“ふふ”是想忍没有忍住的笑声,这种笑法是女性才可以拥有的特权,中文里有“噗得笑出声来”的形容;

“へへ”则是幸灾乐祸,或者带有几分歉意的笑声,男性用的比较多,如果哪本书上让它发自于某位女性之口,则可判断这位女性一定是个反面角色了,中文里也有“嗨嗨”的声音,恐怕含义不尽相同;

“ほほ”在日语里是最有品位的笑声,因此是有教养的女性的专用笑声,如果有男性这么笑,你可以毫不犹豫地确定他的性倾向。中文里也有“呵呵”“嗬嗬”等近似笑声,但是似乎应该由一位忠厚长者发出才合适。

拟声词不仅是一种声音,它具有表达性质,形状,程度等的功能。如:ころころ

�D�D小而轻的东西滚动时的声音,轻轻巧巧的样子

ごろごろ――大而重的东西滚动时的声音ヒュ�`ヒュ�`�D�D小而急的风声ピ

ュ�`ピュ�`――疾风的啸音ビュ�`ビュ�`――飓风的啸音

拟声词拟态词的音象征效果

(1)日语母音、子音的象征效果

金田一春彦先生对日语语音中的母音、子音的象征效果作了如下的阐述:母音

a表示大而粗暴剧烈的东西,如ザ-ッ(大量的液体和沙状、粒状物一次猛地流淌、落下、散落声及样子)、ガバッ(迅速有力地进行某种动作的样子)。母音o与a的效果

差不多。如:

卒�I。先生との�eれを惜しんで男子生徒もおいおいと泣く。/毕业,与老师惜别,连男学生也哇哇地哭。句中的オイオイ表示大声地哭。

母音i有小而弱的感觉,如チンマリ(小小地团成一块的样子),チビチビ(一点点,零零星星)等。

母音e不受人喜欢,用例较少,总给人以没有品位的感觉,以エ段开头的拟声词拟态词,

几乎没有褒扬别人的,如

ゲ�`ゲ�`こみ上げ、吐きそうで吐かないのは苦しいものだ。/哦哦地一直往上涌,想吐又吐不出来,真难受。这里的ゲ-ゲ-表示胃中的东西欲吐出来的声音或样子。

�馓迓眯肖稀�セカセカト日程に追われてつかれやすい。/团体旅行被日程赶得慌慌张

张的很容易疲劳。这里的セカセカ表示说话、动作、态度等的慌乱。

阿刀田稔子先生所编的「�M音�Z�M�B�Z使い方辞典」中,在1664个词条中,

以エ段音开头的词只有125个(其中以へ、ぺ、ベ开头的共71个),约占总数的7.4%。日本的法语学者太宰施门把日语的母音进行比较,觉得ア音高大,イ音尖细,ウ音暗钝,

エ音明亮、平滑,オ音圆重。

不仅在拟声词拟态词中有如此的音象征效果,就是在一般词中也多少存在这样的情况。形容词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表示量少的、小的以有母音i的音节开头(小さい),表示量

大的则以有母音o或a的音节开头(如多い、大きい)。

カ行音有干、硬的感觉,如:カン、カツカツ、キ�`ン、ギ�`、カタカタ等,这些

词都表示坚硬的物体因碰撞而发出的声音。

サ行音有爽快、时而有潮湿的感觉,如:サッ、サッサ、サラリ、スカッ、スイスイ、スラスラシ等,这些词都有迅速、快、顺利的意思。

タ行音有强大、男性化的感觉,如:タッタッ(步伐急而有力)、テクテク(大步走)等。ナ行音有粘乎的感觉,如:ニチャニチャ、ヌラヌラ、ネチネチ、ネトネト、ネバ

ネバ,这些词都表示粘乎乎的样子。

ハ行音有轻而无阻的感觉,如:ヒラヒラ、ヒラリ、フンワリ等,都有一种轻飘飘的

意思。マ行音有圆滑、女性化的感觉。

ヤ行音有轻柔、软弱的感觉,如:ヤンワリ(柔和、温和)、ユサユサ(摇晃)、ユ

ックリ(慢慢)、ヨタヨタ(摇摇晃晃)、ヨボヨボ(老态龙钟)。ワ行音有脆而易坏

的感觉。

另外,清浊音的对立也是比较明显的。清浊音在音响上给我们的感觉是清音轻、浊音重。因此作为清音的对立而使用的浊音,若是无生物的声音则表示重、钝、大,动作状态

则表示强、大、重、粗暴等倾向。另外,这种浊音在听觉上给人以不好的印象,因此表示

不快的声音,在动作状态上也会产生消极的意义,这尤多见于拟声词拟态词。

二、拟声词拟态词的用法特点及翻译方法

拟声词拟态词在用法上也是多种多样,以ピカピカ为例,就有ピカピカ光る、ピカピ

カだ、ピカピカになる/する、ピカピカの靴、ピカピカめがね等用法。

在日语词典里多把拟声词拟态词作为副词或者形容动词、体言等对待。可作修饰语、

谓语、主语等使用。

(1)作副词:拟声词拟态词作为副词时,多与助词と一起修饰动词。部分词可不接と,有一部分也可与に一起修饰动词,如:彼はカンカンに怒った。

一家はバラバラに�x散した。

但接に或と在意义上有些不同,用に时,表示事已发生,着重于其结果,用と则着重

于表示事物发生的过程。

(2)作动词、形容动词:拟声词拟态词也可作谓语,这时它可以有几种形式: A「?

する」的形式,如:→翻译成动词

この党も党�Tの�зV�Xぎでがたぴししている。/这个党也因党员受贿问题而搞

得松垮垮的。

B「?だ」的形式。如:

この��はここもかしこもがたぴしだ。/这辆车到处都是毛病。

C 派生形

像ガタ、コラ之类的能形成叠音的拟声词拟态词的基本要素后续「つく」「めく」

「ばる」等接尾辞而成为动词。这种形式的词数量相当多。如:ぐらつく、うろつく、が

たつく、きらめく、ゆらめく、へたばる、いらだつ、かちあう等。在这些接尾词中,

「つく」带有不太好的意思,像キラキラ/ギラギラ、ハタハタ/バタバタ这样的有清浊

音对立关系的词的基本形,清音后一般接「めく」,浊音后一般接「つく」。也有可采用

两种形式的,比如:「ざわめく」「ざわつく」,这两者相比较,「ざわつく」含有消极

的意思。另外,还有许多形容词被看作拟声拟态词的派生形。(3)作名词→ 翻译成

名词

拟声词拟态词表示事物的声音或样子,而有些词有时转而表示事物本身,这在幼儿语

中颇为多见。如:ワンワン指狗,ブ-ブ-指猪或汽车,ニャ-ニャ-指猫,モ�`モ�`

指牛,シュッシュッポッポ指火车,ポンポン指肚子。但这种词的特点是全部为叠音形式。在幼儿语之外也能见到这种情况,有一种菜名叫「しゃぶしゃぶ」,这是由肉在锅里「し

ゃぶしゃぶ」(在液体中反复地翻滚的样子或声音)地翻滚而得来的。更为普通的词中也

有这种情况,现在日本许多人称遥控器为「クチンクチン」「クッチン」这是从摁遥控器

时发出的声音得来的。还有虫的名称如キリギリス、ガチャガチャ等都是由其叫声而得名的。汉语也是一样,如:“汪汪”指狗,“喵喵”指猫等。一些普通动物的名称如:蝈蝈,蛐蛐,知了等都是其叫声的转用。

翻译方法

(1)拟声词的直译成汉语的拟声词、或“拟声词+量词”。如:しくしく泣く“ぴ

かっと/闪(一下)”、(2)译成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动词、成语ぬるぬるぴか

ぴか;こっそりそっと;

トンネルをぬけたら、景色ががらりと�浃铯盲浚�ぐずぐずしないでうっかりして;

じろじろ彼はカンカンに怒った。一家はバラバラに�x散した。注意

(1)一词多义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根据日本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等创造出来的。比如拟声词ひたひた,《日汉词典》上的解释是是河水拍击河岸的“哗啦哗啦”声,

但在日本人的理解中,这个词也可以表示其它物体相互碰撞的声音如:

兵士たちはひたひたと�长侮�地に攻め�zんだ。士兵们发出枪支、弹药互相碰撞

的声音,攻入敌人的阵地。

(2)、注意清、浊音与拟声、拟态词的意义变化

另外,有清浊音相对的两组拟声拟态词,浊音往往给人以重的感觉,清音往往用于表

示较轻地、软软地。如:“ころころ”是指小的球状物体滚动貌,“ごろごろ”是指重而

坚硬的物体滚动貌。

(3)近义拟态词的感情色彩及用法区别

わらう

にこにこほほえむようす笑眯眯、笑嘻嘻。→�Sしい、うれしい、幸せ

表示愉快、高兴或幸福的感觉。

にやにやいやらしい、�莩证沥���い笑い方表示令人讨厌、使人不舒服的笑。→(��いことを)考える、思い出す考虑或想起不好的事情时发

出的笑。くすくす��こえないように、小さく笑うかくれて笑う

哧哧窃笑。表示小声地、不让人察觉的笑。

→会�h中、授�I中开会或上课时发出的笑。げらげら声を出して

大きく笑う放肆地大笑。

→マンガを�iんでげらげら笑った。边看漫画边哈哈大笑。なく

えんえん(小孩)哇哇地泣き声〈子ども〉え�`んえ�`ん→迷子迷

路的小孩。

おいおい(成人、小孩)泣き声〈おとな、子ども〉呜呜地哭。声を

出して泣く

しくしく抽泣、抽抽静かに泣くすすり泣くようす搭搭地哭。→

若い女性、子ども姑娘、小孩。

めそめそ哭哭啼啼、�荬�弱い泣き方啜泣

→泣き虫爱哭鼻子的人。◇おぼえてみましょう

妹えんえん、にいさんおいおいねえさんしくしく、弟めそめそ

对于拟声词、拟态词的翻译,我们必须在充分理解词义的前提下进行翻译。如果不知

道词义,则务必查阅原文词典,中文辞典上的译义只能作为同行先辈们给我们的参考而已。

ある男が引っ越して、二�L�gぐらいたった日の夜のことです。ドアをトントン…とたたく音がしたので出てみると、�lもいません。�g�`いだろうと思って部屋に

��ると、また、トントン…。

子供のいたずらかもしれないと思って、そのまま布�猡巳毪辍�うとうとしたとき

です。女の人がしくしく泣いている声が��こえてきたのです。目を�_けると?人が

座っているのが��えました。�Lい��の女の人でした。男を��ると、真っ赤な口

を�_けて、げらげら笑いはじめたのです。…

その日から����、夜になると�浃胜长趣�起きました。たとえばがやがや��

す声がしたり、家がぐらぐらゆれたり、白いものがふわふわ�wんだりして、全然寝ら

れません。男の人は始めとても恐くて、布�猡沃肖扦证毪证胝黏à皮い郡韦扦工�、

だんだん�Tれてくると腹が立ってきました。大家さんに文句を言いました。すると?大家さんは「やっぱり?出ましたか…。�gはあの家の下は昔墓�訾坤盲郡螭扦埂!�でも、秘密を知られてしまったから、あなたにも墓の中に入ってもらわなければ…ひひひ」…。その後、その男の人を��たという人は�lもいないそうです。

(参考译文:这事发生在一男子搬家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晚上。他听见门上有嗵嗵的敲

门声,就过去打开门,外面却没有人。他想,可能谁敲错门了吧?可是刚回到屋里,门上

又“嗵嗵”地响了起来??。他想也许是小孩子闹着玩,就没理它,钻进了被窝,迷迷

糊糊要睡着了。正在这时,他听见一个女人抽抽哒哒地哭泣声,睁眼一看,眼前坐着一个人。一个长发女人。她看见男子醒来,就长开血盆大口,嘎嘎地大笑起来。那天之后

每天晚上,只要一到夜里,就会发生怪事。比如,有时是叽叽嘎嘎地说话声,有时整个房

间摇摇晃晃,有时满屋飘着白色的物体,让人无法睡觉。该男子一开始还很害怕,在被窝

里吓得直抖。可是日

复一日习惯了以后,却生起气来,就去向房东提意见,于是,房东说:“不出所料,

又来了??。告诉你实话吧,那座房子建在从前的坟场上了,?。不过,既然你已经知道了

这个秘密,我就不得不请你也去一趟坟墓了??嘿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日拟声拟态词对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919052877.html, 中日拟声拟态词对照 作者:毛蕊 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2期 摘要:拟声词能生动地描摹出动物或人等发出声音,以及自然界中,生物或物体所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拟态词不仅可以用于描写动作神态,还可以表达感觉感受。拟声拟态词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与其他词汇相比更能传达出说话者的感受,引起对方共鸣。不仅在日常交流中,漫画作品、新闻报纸以及广告宣传等领域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拟声拟态词,成为日语的一大特色。汉语也存在拟声拟态词,并称之“象声词”。中日拟声拟态词虽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各自语言体系不同,而且日语拟声拟态词数量远远超过汉语,因此给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和从事翻译的工作者带来困扰。本文将从词汇构造、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对比研究中日拟声拟态词的异同,并考察几种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形式,帮助日语学习者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日语拟声拟态词。 关键词:中日拟声拟态词;词汇构造;句法功能;汉译形式 一、词汇构成 实际上,日语中的拟态词有一部分来自古代汉语,如茫茫,但现在日语母语者对是否来自汉语的意识越来越淡薄。日本根据自身语言特点和民族特征,丰富和壮大了拟声拟态词,因此本文考察对象定为中日两国现代拟声拟态词。 汉语是表意型文字,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日语是表音型文字,一个假名代表一拍。因此本文将不同的词汇构成要素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一个音节或一拍。 (一)汉语的“象声词” 根据音节数的不同,吴川(2005)将象声词分为4类,整理如下。 音节1:A型-当,咚,呼。 音节2:AA型-咚咚,嗡嗡;AB型-哗啦,扑。 音节3:AAB型-咚咚锵,叮叮当;ABB型-哗啦啦,咕噜噜。 音节4:ABBB型-轰隆隆隆;AABB型-噼噼啪啪;ABAB型-吧嗒吧嗒;A里(哩)AB型-哇哩哇啦;A里(哩)BC型-叽里咕噜;ABCB型-噼嗒啪嗒;ABCD型-丁零当啷。

日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

日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 拟声词和拟态词的定义 △母が履脱へ降りて格子戸の掛金を外し、ガラリと雨戸を繰ると、さっと夜風が吹込んで、雪洞の火がチラチラと靡く。 △教場に入る鐘がかんかんと鳴りました。僕は思わずぎょっとしてたちあがりました。拟声词:指的是摹似事物声响的词。“ガラリと”“かんかん” 拟态词:指的是直接摹形拟态的词。“さっと”“チラチラ”“ぎょっと” 有的词即可做拟声词也可做拟态词。 例如:ぽかぽか △こたつに入って勉強しようとすると、ぽかぽかしてきてつい眠ってしまうからだめだ。 △西瓜をそんなにぽかぽかたたいたら割れてしまうよ。 拟声词和拟态词的特征 1.利用声音的变化,使语言节奏明快、声音和谐悦耳,给人形象、生动、具体、真实的感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ふと耳に、潺潺、水の流れる音が聞こえた。そっと頭をもたげ、息を呑んで耳をすました。すぐ足もとで、水が流れているらしい。よろよろ起き上がって見ると、岩の裂き目からこんこんと何か小さくささやきながら、清水が湧き出ているのである。その泉に吸い込まれるようにメロスは身をかがめた。水を両手で掬ってひとくち飲んだ。ほっと長い溜息が出て夢から覚えたような気がした。 2.一部分拟声拟态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够直接表达喜爱、赞扬、亲昵、贬斥、厌恶、冷淡、轻蔑等感情。 むくむくころころくりくりでっぷりぶよぶよ すらりほっそりげっそり ふさふさもじゃもじゃ ありありまざまざ うようようじゃうじゃ “拟情词”——すっきり、びくびく、うきうき、わくわく、ぼんやり、むかむか、くよくよ、いらいら、さばさば、ほっと、むしゃくしゃ、むずむず、むらむら 3.拟声拟态词具体生动鲜明,直截了当,不晦涩含糊。并且还能表示程度的加重或减轻。 ①しくしく②ちくちく③ずきずき(ずきんと、ずきんずきん) ④ひりひり(ぴりぴり、ひりり)⑤きりきり⑥ちかちか ⑦がんがん⑧ちゃかちゃか⑨じいん(と)⑩ぎゅっ(と)、きゅーん(と) ②⑥⑧眼痛,①⑤腹痛,②⑤⑨⑩心痛,②⑤胃痛,③⑤⑦头痛 冷えたのか腹が(ひりひり?しくしく?きりきり)痛みだした。 ひりひり是被针刺痛的感觉,它只能表示表面的、外层的痛。如皮肤、伤口、舌、膝、烧伤、烫伤处。 しくしく是表示微弱的或阵发性痛的感觉。 きりきり是指被锥刺似的连续痛得感觉。

日汉互译3-8章预习笔记

词语的翻译 第三章:普通词语的翻译 首先,翻译的要点,简言之,就是时时刻刻结合语境考虑选字用词。 1.当词语有多种意思时,就要根据语境正确地选择译词。 比如日语中“けち”在字典中会有吝啬,寒酸,卑劣等多种意思,所以在具体翻译时,到底该用哪种意思就要根据具体语境了。 例如:九段坂の最寄にけちな飯屋がある。此处的けち既不能译成卑鄙也不能译成吝啬,根据句子的意思译成简陋,寒酸最为合适。 再如:お前は実にけちなやつだ。けちな奴だということが俺にもだんだんわかってきた。お前は強そうな人間の前へ出たら散々ぺこぺこして、弱い奴の前では威張り散らすようなやつだ。在此句话中,けち一词到底是吝啬的意思还是卑鄙的意思,我们从后面的描述知道句子中的对象恃强凌弱的特性,故此处けち为卑鄙的意思。 2.相比于多义词,在翻译单义词时更需注意,为了达意传神,也需要根据语境,对词义进 行或多或少的变化。 例如:南アメリカの地形は、北アメリカと似ており、西部の太平洋岸には、高くて険しいアンデス山脈が火山をともなってほぼ南北にはしり……此句话中的ともなう一词,在词典中的意思是随着,跟着的意思,若按此意思直译的话,就会让人弄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不知道的会以为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前后耸立着安第斯山和火山两列山脉,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此词在翻译时需做一定的推敲,改变译法。若译作在太平洋沿岸,陡峭高耸,火山错列的安第斯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 综上所述,在翻译词语时,无论是单义词还是多义词,都需要结合一定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意思进行翻译。 第四章:同形汉字词的翻译 在日汉翻译中,由于汉语和日语语言的特点,日语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汉语中同样会有的字或词,切不可不加思考,直接照搬。虽然,其中有些词的意思大致相同,但还是有不少词在语义、修辞色彩、文体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例如:「無心」一词在汉语日语中都有,在汉语中大概就是不注意或没有什么什么的打算的意思,然而在日语中意思却完全不同,所以在句子中遇到这个词时就不能照搬汉语意思了。例如:確かになには、日本土産が料理屋で無心したはしー本という極端な「けち」もいう。此句话中的「無心」的意思是不客气的讨要,这个意思在汉语中就没有。 再如:無心の勝利、無心に遊ぶ分别译成无心的胜利和一门心思地玩。此处的「無心」就是无欲、无心、无杂念的意思。 再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日语中有一个词「勉強」,我们都知道是学习的意思,而汉语中就是能力不足或心中不愿而强为之的意思。 综上所述,日汉互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同形汉字的译法,绝不能把它们在日语和汉语中的

中日拟声词拟态词对照

中日拟声词拟态词对照 拟声词和拟态词是语言中一类非常有趣的词汇,它们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声音和描述事物的状态传达意思。中日两国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这些词汇有时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但也有许多差异之处,这种差异反映了中日文化的独特性和相互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日拟声词的对照。中文和日语中都有许多拟声词,这些词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声响来传达意思,如“喵喵”、“汪汪”和“叽叽喳喳”等。然而,在日语中,拟声词的使用更为频繁,且形式变化更加丰富。例如,日语中的“カーカー”和中文的“嘎嘎”都表示鸭子的叫声,但日语中还有许多其他类似的拟声词,如“ニャーニャー”表示猫的叫声,“ワンワン”表示狗的叫声等。 接下来是中日拟态词的对照。拟态词主要用于描绘事物的状态或动作,中文和日语中都有一些常用的拟态词。例如,中文的“慢慢走”和日语的“ゆっくり行く”都表示走路慢的意思。然而,日语中的拟态词变化更为丰富,表达方式也更为细腻。 日语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是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它们通过模仿自然声音和描述事物状态的方式,生动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意图。这些词语的使用使得日语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和形象。本文将从日语

拟声词和拟态词的特征及其汉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日语拟声词的特征及其汉译 1、特征日语拟声词通常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如动物的叫声、物体的碰撞声、液体的流动声等。这些词语的使用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所描述的场景和氛围。一般来说,日语拟声词有以下特点:(1)形式简单,节奏感强,易于记忆。(2)通过使用拟声词,可以更加生动地描述人物、动物或物体的形象和状态。(3)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拟声词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2、汉译在翻译日语拟声词时,需要考虑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翻译:(1)直接使用相应的汉语拟声词进行翻译。例如,“ニャー”( nya)可以翻译成“喵”。(2)使用汉语中的象声词进行翻译。例如,“バン”( ban)可以翻译成“乓”。(3)对于一些日语特有的拟声词,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ヨーイ”( yoi)可以翻译成“哟一”。 二、日语拟态词的特征及其汉译 1、特征日语拟态词主要用于描述人物、动物或物体的形态、状态、动作等。这些词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准确性,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共3篇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共 3篇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1 近年来,日语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欢迎。日语作为一种表现主張偏向运动性动作的语言,其独特之处就是日语多用拟声、拟态词来表达事物。这些词汇贴近人们生活实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事物的声音、形态、姿态等,甚至把感受融入其中,更是使得日语拟声、拟态词受到了广泛关注。 拟声词,就是模拟或拟仿声音表达感觉、音响、声音的词汇。日语中有很多的拟声词,有人说它们比其他语言的拟声词更加生动自然,更能够真实地表达物体自身特性。比如日本著名作家青山七惠的小说《波士顿回忆录》中,青山采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如雨中噼里啪啦的声音、鞋子溅起泥浆的哗啦声、满口食物的啧啧声等等,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了场景和人物的动态。 拟态词是模拟或拟仿形态、样子表达的感觉、姿态、状态等词汇。与拟声词相似,拟态词也同样是在表达自然景色或人物的命运时特别常用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他在描述男主角的朋友食指缓慢下沉时,使用了“轻轻、缓缓地探入了茶水中”这一拟态词,让人可以更加感受到食指下沉的缓慢而温柔。 拟声、拟态词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比如日常坐车,当车辆冲过水洼发出“喀嚓喀嚓”声时,我们就可以用拟声词“噼

里啪啦”以及拟形词“颠簸”,来形象地描述这一情况。又如吃饭时,用筷子夹菜“啪嗒”掉到餐巾上时,我们可以使用拟声词“啪嗒”来描绘出这一个情境。再比如描写宜人和美丽的自然景色时,我们可以运用大量拟声、拟态词,比如日本国宝级诗人北原白秋的《塞园》中,“花低深浅、青山翠黛,变幻无穷、千姿百态,深秋蝉鸣、渐秋风起,一片声色清绝,赛过康桥之美”,满是用拟声、拟态词来表现出深秋的景色和感受,让人彷佛身临其境。 然而,由于中日两种语言的差异,日语拟声、拟态词中有些无法与中文直接对应。为了表达同样的效果,有时需要寻找更合适的中文翻译。比如日语中有一种拟声词“ズバリ”,是形容切中要害、准确无误的意思,这个词在中文中可能用“一针见血”或“直戳要害”来表达。又比如,日语中有一种拟声词“キラキラ”,是形容光芒四射、波光粼粼的意思,这个词在中文中或可用“闪闪发光”或“光彩夺目”等来表达。 总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是充满挑战和趣味的。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拟声、拟态词都能用传统的中文翻译,但带着一颗热爱和敬畏之心去探究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奥妙和特点,不仅能够增长自身的语言能力,更能深入了解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和联系 中日两种语言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但是拟声、拟态词却是两种语言共有的珍贵财富。通过探究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和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日本文化,同时也能够丰富和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能力。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拟声拟态词(汉语又称之象声、摹状词)。前者是摹拟听觉的,后者是摹写视觉的。一般说来,拟声拟态词不是客观世界声音、情状的简单再现,而是根据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声音、情状进行一番改造的结果。换句话说,拟声拟态词是客观世界的声音、情状所固有节律、形象和一些语言所独具的特点相结合的产物。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比汉语丰富而细腻。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信手拈来《平凡》中的 一段即可见其一斑。 首を揚げて、ミイミイと乳房を探している所へ、親犬が余処から帰ってきて、その側 へドサリと横になり、片端から抱えこんでベロベロ舐ると、小さいから舌の先で他愛なくコロコロと転がされる。転がされては、大騒げして起き返り、又ヨチヨチを這い寄って、ボッチリと黒い鼻面でお腹を探り廻り…… (译文)正在仰着脑袋寻找妈妈奶头的时候,母狗从外面回来了,一下子躺在小狗身边,把它们都搂在怀里,就用舌头慢悠悠舐,因狗太小,就被舌尖一骨碌推倒了,被推倒后就边叫唤着爬起来,又蹒蹒跚跚地爬过来,用圆圆的黑鼻尖在妈妈的肚子上各处寻找着……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不但量多,而且拟声摹状也颇细致。如“枝などが折れる”的拟 声词就有:“ボキン、ポキン、ボキ、ポキ”等,而汉语通常都笼统译为“嘎巴”。日语中的 “ボ”和“ポ”相对应,有“ン”和无“ン”能表达出折断时有无弹性。一个“嘎巴”是无从表达这种细微区别的。再如,表示金属制品、磁器等相碰时的声音,日语有“ガチン、カチン、ガチッ、カチッ”等等,“ガ”和“カ”相对应,有清脆与浑厚之别,“ン”和“ツ”相对应,有余音袅袅与嗄然而止的不同。汉语一般只能译为“哐啷”。在直接拟音上,汉语是 不够灵活的。其一是它受到音节固定的限制,其二是浊音少,无促音,拗音。当然,汉语并非没有表达的方式,它同样能绘声绘色把客观事物形容得淋漓尽致。如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比喻方式,就使我们体味出声音是我么清脆。再如,老舍的“她眼里打着闪,口中响着雷……”(《四世同堂》),我们读来,能感受到大赤包的气势汹汹。可见,汉语为了弥 补音节不足,多用间接描写来拟声绘色。因此,拟声拟态词汉译时,有一大部分需要由“直接摹拟”转换成“间接描写。” 另外,我们知道,拟声拟态的运用,是为了使谈吐或文章有声有色,生动逼真,如前面 所举《平凡》中的那段文字,读来宛然亲临其境,耳如闻其声,目若视这状。所以,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在选词上,不论用什么形式表达,都要尽量选择生动、形象的字眼。笔者根据汉语拟声拟态的表达特点,参照翻译各家的译著,归纳整理几种译法,介绍如下。 一、译成汉语里的相应的象声摹状词 1.三吾は蒿束のようにカサカサ乾しからびて動けなくなってしまった。/三吾瘦得活象 一捆唰唰作响的干柴,已动弹不得了。 2.かさこそと落葉を踏む足音がして、植村つながやってくる。/一阵沙沙踏着落叶的脚 步声,植村的母亲走来了。 3.泥だらけの長靴をがたがたならして歌の中へ入ってきた。/穿着满是污泥的高筒皮靴,咯达咯达地向歌声走来。 4.汽車がすさまじい音を立てて停車場に入ってきたときにほんとうに私はがたがた体 がふるえました。/当火车气势汹汹地冲进车站时,我确实浑身哆哆嗦嗦直打战。 5.若者たちひとまず神輿を安置して、がぶがぶと勢いよく冷酒を口甲るのだ。/年轻人 都暂且安置下神轿,咕嘟咕嘟大喝起冷酒。

笑着掌握日语拟声词

笑着掌握日语拟声词、拟态词 第一课 1.「おろおろ」 *呜咽哭泣貌,抽抽搭搭地(哭) ?おろおろと泣く *坐立不安,惊慌失措 ?子供が迷子になってしまった。母親はおろおろするばかりです。 2.「わいわい」 *吵吵闹闹(的声音) ?サラリーマンが、わいわい騒いでいる。 *喋喋不休地催促 ?わいわいせきたてる。喋喋不休地催促 3.「ひらひら」 *飘落 ?桜の花びらがひらひらと舞い落ちる。 *飘动,飘扬 ?ハンカチをひらひらさせる。 *(蝴蝶等在空中)飞舞。 4.「ぱくぱく」 *口一张一吅的样子

?ご飯をぱくぱくと食べている。 *物件的接缝处裂开、一张一吅的状态 ?靴の底がぱくぱくする。 5.「ころころ」 *(小物品滚动的状态和声音) ?おにぎりがころころと転がっていってしまった。 6.「ちらちら」 *瞟视,眼睛多次迅速向某个方向看 ?隣の食べ物が美味しそうなので、気になってしまいちらちらと見ている。 7.「ゆらゆら」 ?ちょうちんが風でゆらゆらと揺れている。 8.「ふらふら」 *晃动貌,轻轻摇动貌 ?酔っ払ってふらふらだ。 9.「げらげら」 *大笑不止,笑的前仰后吅的。 ?げらげら笑う。 10.「きょろきょろ」 *提心吊胆,惊恐万分 ?仲間を探して、きょろきょろしている人。 11.「ごくごく」 *咕噜咕噜地,在喉咙中发出响声喝水的样子。 ?ビールをごくごく飲む。 12.「えーんえーん」 ?迷子の男の子がえーんえーんと泣いている。

第二课 1.「こっそり」 *悄悄地,偷偷地,暗暗地 >教室にこっそり入る。 2.「びりびり」 *刺啦刺啦,将纸、布等撕破的声音。 >紙をびりびり破る。 3.「くすくす」 *窃笑貌,偷笑貌。 >後ろの席で女の子がくすくす笑って話している。 4.「すやすや」 *睡得安稳香甜状。 >授業中すやすやと居眠りをしている。 5.「じーっ」 >配られたプリントをじーっと見る。 6.「かりかり」 *咀嚼硬物的声音,也指又硬又脆的样子。 >えんぴつで書くとかりかりと音がする。7.「くしゃくしゃ」 *起皱,皱皱巴巴的,也指头发等乱蓬蓬 >プリントをくしゃくしゃにする。 8.「ひひひ」 >隣の男の子が居眠りをしているので、いたずらしている。ひひひっと小さな声で笑う。 9.「こっくり」 *打盹,瞌睡 >授業中、こっくりこっくりと居眠りをしてしまった。 10.「ぼーっ」 >ぼーっと外をながめている。 11.「つんつん」 *板着面孔,神气十足,也指直挺挺地。 >隣の子がぼーっとしているので、つんつんとつついて注意した。

日语拟声拟态词

日语拟声拟态词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完成人姓名 杜诗萌系别外语系 专业日语班级 2021级14班指导教师齐金铃 完成日期 2021年11月25日 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 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 杜诗萌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 摘要:拟声词、拟态词是日语中不可缺少的语言成分,它在日语中的地位独特。尤其是拟态词的用法非常复杂。在日本语言学界,拟声词拟态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拟声词拟态词的翻译以及在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着手,对拟声词和拟态词的特点以及它的中文译法的理解,对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中文译法进行了阐释。关键词:拟声词;拟态词;翻译 一、引言 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数量上也远远高于汉语的拟声词。由于这个特点,在对它们进行汉译时,就会产生无法与汉语一一对应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书本的知识.并结合自己对拟声拟态词的了解,对翻译拟声拟态词做出了分析。 二、拟声拟态词的定义(一)拟声词的定义

日语中的拟声词是模仿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词,将动植物或事物的声音将之文字化、语 言化的形容词或修饰词,是一种幼儿语化的修辞法。也就是说拟声词就是用于确切的描述 现实世界中自然界、动植物以及人类自身发出的声音的词语。它包括人物的嘻笑怒骂, 动物的鸣叫,还有些是自然界本身发出的声音。汉语中称之为象声词。日语的拟声词大 多表现为叠词形式,有很多能在汉语中找到。 1 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 (二)拟态词的定义 拟态词是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动作、状态、样子等通过声音描写或象征地表现 出来的词。用于形容事物、动作的形象或状态的词。也就是利用文字把人和事物的某种状态、人的心理状态、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心境、心情给表达出来的一种词汇。拟态 词也可细分为三类,即表示无生物状态的拟态词、表示生物状态(动作容态)的拟容词和表 示人类心理状态的拟情词。 三、拟声拟态词的翻译问题(一)拟声拟态词的语言任意性 1. 拟声词由于要摹拟声音,受摹拟对象的影响,如:昔のミシンはカタカタ足で踏ん で�pうものだ。句中的カタカタ是表示踏缝纫机的声音的,若用リンリン之类的来表示 那就不伦不类了。鸭的叫声是ガアガア,说成コケコッコ-便变成鸡叫了。但这种影响是 相对的,并无必然性,甚至也不是摹拟得越像越好。鸭的叫声,在日语中是ガアガア,在 汉语中是“呷呷”,在英语中是quack-quack,在法语中是can-can,在德语中gack-gack。很难说哪种语言的拟声词更像自然的声音。如果跟口技比较,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如 口技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们对拟声词的要求并不是非像不可。 2. 人的社会心里习惯,文化传统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说不同语言的人总好议论谁的语言更合理,对拟声词来说则看谁的更像。我们中国人 认为公鸡叫是“喔喔喔”,好多人就接受不了日语的コケコッコ-,刚刚接触日语拟声词 时甚至以为中国的鸡与日本的鸡叫声可能不一样,要不然怎么会コケコッコ-地叫呢。同 样日本人也很难理解中国的公鸡怎么会是“喔喔喔”地叫。其实不管是哪种语言,其使用 者 2 浅析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及汉译方法

日语拟声拟态词

じっと◎③副詞?自サ 解: 形容停止动作或行动,静静地等待着,或一直维持某个姿势动作的模样。常用意思如下: (1)凝视;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的模样。 (2)一动也不动的状态。 (3)一直。 例:彼は何かを考えているようで、じっと頭を下げたままにしてい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あの母親はじっと事故で亡くなった子供の帰りを待っていた。 那个母亲一直等待着因意外已去世的孩子的归来。 じろじろ①副詞 解: 形容不管他人的感觉,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人或某物看的模样 例:課長は新入社員を上から下までじろじろ見てい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见二楼,仅限男生,女生请跳过。哈哈 きょろきょろ①副詞?自サ

解: 形容找人或找物品时,犹豫不决时,不知如何是好时,四处张望的眼神及模样。 例:不審な男が周りをきょろきょろ見てい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女の子はどうしていいのか、きょろきょろしている。 那女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地四处张望着。 ちらちら①副詞?自サ 解: (1) (小而轻的东西)纷纷落下的模样。 (2) 形容光线一闪一闪的模样。 (3) 形容人、事物若隐若现的模样或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些消息的状态。 (4) 形容视线瞄来瞄去的模样。 例:先生がこっちをちらちら見ている。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富子さんが日本に戻ってくる噂をちらちら聞いている。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关于富子要回日本的流言。 とんとん①副詞◎③形容動詞 解:

1.副词 (1) 轻轻敲打的模样。 (2) 指事情进行得顺和的样子。 2.形容动词 (1) 形容较劲的双方势均力敌的状态。 (2) 形容账面上收支平衡的状态。 例:孫が私の肩をとんとんと敲いてくれ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今年の損益がとんとんになった。 今年的损益刚刚好打平。 ぽかぽか①副詞?自サ◎形容動詞 解: (1) 形容(身体·心情等)暖洋洋的状态。 (2) 形容(头部·身体等)被劈里啪啪地连续捶打的模样。 例:父にぽかぽかと頭を叩かれた。 请翻译这句话。奖励50HY。 例:体中がぽかぽかする。 全身暖洋洋的。 ぱちぱち①副詞?自サ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第六讲拟声、拟态词及成语的翻译 一、关于拟声、拟态词 拟声词是表达事物、人、动物的声音的词;拟态词是用声音化的手法形象地将事物状态和样子表达出来的词。 日语的拟声词一般用片假名来书写,因为片假名比平假名更具有表音性。拟态词一般用平假名来书写。特别强调时,也用片假名书写。 拟声拟态词中,有很多是二拍词词根的重复,如:“ぴかぴか/闪闪发光”,“つるつる/光滑貌”。也有的是重复近似音,如:“あたふた/慌慌张张”,“てきぱき/麻利,干脆”。也有的是在词根后加上“っ”“ん” “り”。如“ぴかっと/闪(一下)”,“ぐるり(と)/迅速回转,急骤变化”,“ぺたん(と)/咚地(坐下)”。 拟声词,也是日语的一大特点。例如:“チン”原来是金属器皿撞击时发出的声音,如寺院的钟声,盲人的铃铛声等,悠远深长。中文相应的声音有“叮――”“当――”。 但是近年来出现的电子音,也可以用“チン”来表示,因此有时转化成微波炉的加热行为。有句食品广告词:“チンして五分”,意思是加热5分钟就能吃了. 再有用拟声词表达感觉,也是翻译的难点。即使你找到了感觉,即使你翻译了出来,也只能达到与原文的近似而已。例如所有日语初学者第一课就要学到的“はひふへほ”,每个音符都是一种笑声: “はは”豪放、爽朗、无所顾忌的笑,因此这么笑的人应该是男性,或者是性格豪爽的女性,译成中文是“哈哈”; “ひひ”是小声、小心的笑声,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发音“嘻嘻”; “ふふ”是想忍没有忍住的笑声,这种笑法是女性才可以拥有的特权,中文里有“噗得笑出声来”的形容; “へへ”则是幸灾乐祸,或者带有几分歉意的笑声,男性用的比较多,如果哪本书上让它发自于某位女性之口,则可判断这位女性一定是个反面角色了,中文里也有“嗨嗨”的声音,恐怕含义不尽相同; “ほほ”在日语里是最有品位的笑声,因此是有教养的女性的专用笑声,如果有男性这么笑,你可以毫不犹豫地确定他的性倾向。中文里也有“呵呵”“嗬嗬”等近似笑声,但是似乎应该由一位忠厚长者发出才合适。

翻译研究初态 拟声拟态词

翻译研究初探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拟声词是以近似的语言来摩仿表达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各种声音和音响的词。拟态词是用象征性的语言表达生物、无生物及自然界事物、现象、变化、动作、成长等状态、样子的词。在日语中有着大量的拟声拟态词,使用拟声拟态词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更有感染力。促音、拨音、拗音等形式的变化,表达的意思就有所不同。比如:“ころ”一词表示反转,“ころっ”则表示刚开始转动,“ころん”表示弹跳着转动,“ころり”表示停止不转。在汉语中,也存在着拟声拟态词,或者称为象声词,但数量却相对较少。本文从三个方面了解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一、日语拟声拟态词翻译的现状 濑户口律子在「日中両国語に於ける擬音語?擬態語について」在提到,大部分日语拟声词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形容词或熟语。并且汉语的象声词具有多义性。① 武田みゆき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声音和外界音为中心,分析了汉日拟声词的词汇度,并指出汉语中的“~地”句式和“AABB型形容词”虽然起到了拟态词的作用,但汉语在语法上不存在日语拟态词相当的词。② 张秀华《日汉拟声、拟态词及翻译方法探讨》一文,通过比较鲁迅和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拟声拟态词使用特点,揭示了日汉拟声拟态词的摹状表达和抽象表达两种译法。③ 王海燕根据拟声拟态词的语法功能将其分为连用修饰、连体修饰、谓语,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汉译方法。如连用修饰功能的拟声拟态词多译为汉语的副词、四字短句、副词式叠词、一+助数次;连体修饰功能的拟声拟态词多译为形容词+补语、形容词、形容词+补语;做谓语的拟声拟态词多译为动词、四字短句、动 ①濑户口律子,日中両国語に於ける擬音語?擬態語について,大東文化大学紀要第20号,1982,89-92 ②武田みゆき,中国語にみる共感覚比喩についての考察ーー擬音語の擬態語化をめぐって,ことばの科学 ③张秀华,《日汉拟声、拟态词及翻译方法探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伊豆的舞女》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

《伊豆的舞女》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 摘要: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提起拟声拟态词,不难想到汉语的象声词。日语的拟声拟态词与汉语的象声词,无论是在概念、词性分类以及数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此可见,日语的拟声拟态词在译成汉语时,只有少部分可以译成汉语的象声词。因此,本文将以《伊豆的舞女》的高慧勤译本、叶渭渠译本、林少华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总结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方法。 关键词:拟声词;拟态词;《伊豆的舞女》;汉译;策略 当今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大多是从词义转换、语法、修辞等角度展开的。吴侃(1)从语法角度指出拟声拟态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词义扩大现象。杜海怀(2)从修辞角度指出由于中日文化差异,对于同一声音或状态的模拟可能存在差异。张秀华(3)通过对比鲁迅与川端康成作品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特点,总结出了抽象表达与具体表达两种转换方法。由此可见,对文学作品中的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并不是很多。 一、拟声词的翻译策略

(一)译成汉语象声词 《伊豆的舞女》中的部分拟声词与汉语的象声词发音相似,但还是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拟声词具有社会性,一个时期对于同一声音或状态的模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 しかし、二人が?氦?五月?Kべをやっていると、女たち?颏蚨嗓盲皮嗓螭嗓蠖Aヘの上がってきた。 高译本采用了省略译的策略,根据语境,结合汉语的语言特点,将原文直接译为“一路爬上了二楼”,虽未直接对译,却能将女孩儿爬楼梯的焦急状态表现出来。叶译本将其对译为汉语的象声词“嘎嘎地”,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林译本将其译为“咚咚”,与「どんどん」发音相似,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原文。 (二)省略 与日语中的拟声词相比,汉语的象声词数量较少,并不能一一对应。因此,在省略该词对文意表达无影响时,大多采用省略译法。例如, 二人が?し出したのを?て、うしろから女たちばたばた走り寄ってきた。 高译本和叶译本均采用省略译法,通过汉语的语言特点来再现原文的情景;林译本则将其对译为AABB 式象声词“啪啪哒哒”,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体

日语拟态词的汉译研究——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为基础

日语拟态词的汉译研究——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为基础佟玲 【摘要】以天昭宁编著的《擬音語·擬態語辞典》为基础,对《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收录的日本文学作品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检索,然后参照田守育啓·ローレンス·スコウラップ的统语标准,对检索出的日语原文中的拟态词按统语特征进行分类,同时参照刘月华等的词性分类标准对相应汉语译文的词性进行分类,并将以上的分类结果,经过整理、统计及分析后,总结出文学作品中的日语拟态词汉译后在词性方面体现出的特点. 【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19)001 【总页数】5页(P121-125) 【关键词】日语拟态词;汉译;语料库;文学作品 【作者】佟玲 【作者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系,辽宁大连116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6 日语的拟声词、拟态词分别有各自的定义,根据天昭宁编著的《擬音語·擬態語辞典》(1982)[1]中的解释,拟声词是指人们哭、笑、吐口水、喝饮料和拍打时发出的声音及无生物在自然状态下或受外力作用下发出的声响,也叫做“写生词”;拟态词是指对包括人在内的有生物、无生物及自然界中事物的状态、现象、变化、

动作和生长等用描写、象征的手法加以表现的词语,也叫做“拟容词”。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从词性角度来看,基本属于副词,从统语角度来看,又可以细分为副词用法、动词用法、形容词/形容动词用法、名词用法、引用用法和文外 独立用法[2]等。所谓统语,就是规定词语的顺序,以形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 反过来说,就是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对语序的要求。 与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概念相对应,在汉语中有“象声词”这一概念。根据刘月华等的解释,“象声词是用语音来模拟事物或自然界的声音以及描写事物情态的 词”[3]。张谊生(2000)[4]曾提到“拟声词”这一概念,是指“模仿事物、自然界的声音”,但尚未查到拟态词这一概念。而且汉语的象声词在词性划分上自成一类,与副词、形容词等地位相当。本研究参照《基礎日本語文法》[5]及《实用现 代汉语语法》对日语拟声、拟态词与汉语象声词的词性进行了对比(图1)。 此外,从数量比较上来看,山口(2012)[6]指出,根据乾亮一的调查,英语的拟声、拟态词仅有350种,日语中达到了1200种,是其三倍之多。而小岛义郎通 过对广辞苑收录的词条进行统计后得出日语拟声、拟态词数量是英语的五倍,因此,拟声、拟态词确实是日语的一大特色。与之相对,本研究所能查到的资料范围内尚未找到关于汉语象声词数量的相关统计,对《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7]中 收录的73897个词汇,随机抽取10000个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象声词仅有12个。由此可见,日语的拟声、拟态词与汉语的象声词在概念、词性和数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无法一一对应。正是这些差异给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带来了一定困难。特别是拟态词,“不但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意义及用法极其丰富”[8]。因此,以下将以拟态词为研究对象,对其汉译处理方法进行重点分析与 论述。 (一)翻译理论相关研究 Nida指出,“每一个词,都不仅表达某一个含义,而是具有一个较为宽泛的语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