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作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阅读作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阅读作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读写研究

阅读作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潘雅频肖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些话有力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写作牢牢植根于阅读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以读作底,丰厚底蕴

这里的“底蕴”包括情感底蕴、言语底蕴和文化底蕴。需要厚实底蕴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老师。厚实底蕴,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量阅读。

1. 丰富情感,滋养心田

凡是爱写作的人,会写作的人,必有丰富细腻的情感。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孩子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一颗敏感的心。有敏感的心才能把细微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活的林林总总,去汲取和倾吐美好,发现和警惕邪恶。然而,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情趣又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它需要教师有“细雨沾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般的熏陶,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提高审美素养。

我充分利用每周自主晨会课时间,师生共读一个情感故事。有《感动小学生的一百个故事》,有《智慧背囊》中的哲理小文。读的故事在选择上既要注意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又要具有较强的听觉冲击和情感教育功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底蕴,值得人们去思考和品味。

这些文章如美酒,似香茗,越品味道越浓,越浓越有兴趣。其次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5分钟,琅琅诵读古诗文。每天30分钟的午间阅读,和学生一起读《亲近母语》,敞开心扉交流读后点点滴滴的感受:可以是对文中某个人物的感受,可以是对一处细节描写的看法,可以是一段文字给心灵的震撼……在阅读的浸润和引领中,师生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碰撞激起一层又一层美丽波澜,孩子们的感悟愈发细腻而深刻。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坚持为学生朗读,让学生阅读,让文字所包含的音韵美、神韵美、情感美滋润他们的心田,使孩子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丰富细腻起来,生活会在不知不觉中丰盈充实起来。

2. 积累语言,润泽心田

阅读既要博采众长,又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只有不断阅读,才能在写作中旁征博引,内引外联,才能起承转合,运用自如。限于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极为有限,所以必须把学生的阅读面进行有效的拓展,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为写作教学的进行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中年级是学习积累的黄金时期。教学每篇课文我都把积累语言作为重要的教学板块精心设计。譬如词的积累,不仅对文中的词语进行归类整理,并拓展同类词语,如《天安门广场》一课。先归类:表示建筑物华丽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金碧辉煌;表示颜色多的——姹紫嫣红、五光十色、五彩斑斓;表示人多的:热闹非凡、水泄不通、人头攒动。然后分类进行拓展,诵读积累。如此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的词语积累更系统化。更重要的是,天长日久,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积累的习惯。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去听说读写。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才会更精彩。

当然,积累语言,不仅要积累好词佳句,更要注重语感的积累。因为积累的目的除了写作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更重要的是让文章的韵味、节奏、气势在不知不觉中积淀在文字中,融合在孩子的表达里。

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孩子的语文素养就在点点滴滴的阅读积累中悄然得到提升。

二、厚积薄发,读能促写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贤们关于写作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得语感,才能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文修养,提高写作能力。

1. 取文本之源,水到渠成

每篇课文都可以作为写作的例文。教材上的课文哪篇不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把书本“吃”透,也就用不着整天为作文而苦恼,去“啃”作文书了。我经常教导学生巧用文本,学以致用。

在指导学生写《春天的发现》一文时,有的学生观察了桃花,但语屈词穷,也不知怎样把它写具体,写美。此时教师即可相机引导巧用《荷花》一文中的语言。如:春天,桃花开了,一朵有一朵的美丽,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这样的引导定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原来习作可以这样进行表达,原来课本就是最好的“作文书”。

在批改学生习作时,我发现这样运用教材中的语言进行重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恰当的运用往往能给学生的文章锦上添花,巧用教材中的语言在习作中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 走模仿之路,落笔生辉

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不知如何把事物写具体,往往对事物的颜色、形状等“视而不见”,只是“好看极了”“漂亮极了”简单笼统的叙述,很少作精彩的描写。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对文中的相关描写进行反复品味,让学生读通读透,并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练习仿写,进而学会运用。通过扎实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些描写的方法,让他们在写作中对事物进行细致刻画时不再紧咬笔头,举足无措,而且还能让他们学会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譬如学习《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第五册),文中对秋天的天空描写得极为传神,读读背背是不够的,布置一项观察作业,模仿文章的总分结构,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写秋天的天空,既是积累,学习,更是表达,创造,孩子的笔下会流淌出无限的精彩:秋天的天空真美啊!瓦蓝瓦蓝的天空,高远、洁净,宛如蓝水晶一般透明。天空上飘着几片薄薄的云朵,雪白雪白的,如棉絮一样的轻柔。风一吹,云朵就开始变魔术了,一会儿变成可爱的小狗,一会儿变成奔腾的骏马,一会儿变成一根梳理过的羽毛,一会儿变成一朵美丽的白玉兰。我心想,要是我能变成一朵白云,那该有多好呀!这样我就可以随着风姑娘去我想去的地方,还可以跟蓝天姐姐一起尽情地聊天。

秋天的晚霞也很美。傍晚的时候,太阳公公快要回家了,把它的余晖送给了天空。天空犹如一幅绚烂多彩的油画,一片蓝,一片金,一片红,一片黄。一只小鸟飞来,它挥动着翅膀,划破天空,它一定是被这灿烂的晚霞所吸引,想去亲吻天空。

读写结合,读能促写,这是一条宝贵的教学经验。文本蕴含着丰富的习作资源。不同的篇章有着不同的习作训练点:可以侧重词句,可以侧重细节描写,可以侧重开头结尾训练,可以侧重段落篇章……只要我们潜心研究文本、活用文本,以读促写,定能让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3. 拨情感之弦,文思泉涌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优秀的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闪动着真纯的情趣,流淌着浓浓的情感。平时的积淀给了学生底蕴,当时机一到,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发生碰撞时,将闪现耀眼的火花。

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让学生抓住“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流连忘返”这些关键词自主感悟瀑布的雄伟,并读出其气势的震撼人心。适时抓住契机,通过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再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当年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恢宏壮观气势的景象,配上瀑布垂直而下时震耳欲聋的声音,把学生带入情境,使之深深震撼。学生个个面带笑容,道出心中的兴

奋、激动、喜悦……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我话锋一转,问:“今天,当我们站在它的脚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什么情景?”(出示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画面)“看着现在的瀑布,你想说什么?”学生深情地道出了心中的感慨。“是谁害得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此悲惨?”答案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人类!这时再出示另一组画面:人类乱砍滥伐树木、工厂污水肆意排放、随意倾倒垃圾。学生看着,神情凝重,感情一下从刚才的美好氛围中掉到了失望、难过、痛苦的冰窖中。这情感的落差,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是引发习作倾吐的动力和源泉,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有了情感落差还要创设一个突破口,让学生借助一个载体去喷发这种情感。于是,我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都倾诉进自己帮菲格雷特总统写的演讲辞里。

“言为心声,情动辞发”是习作的应然之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营造情境,找准动情点,拨动学生心弦,激活学生倾吐的欲望,于是学生动情勃发,文思泉涌,畅快地走上习作的天地。

三、写中促读,提高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作基础,要写出好文章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阅读对写作有促进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事实上,写作对阅读具有反作用,它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首先,写作能让学生对各类情感有一种亲身的体验,在阅读相关的文章时,更能激发其与作者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这就好比人的两条腿,缺了一条腿走路就要受到影响。文章是凝固的思想,阅读文章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如果没有亲身写作的实践作为基础,没有对文章的逻辑机制的真切了解,就无法破译文章中通往心灵的密码,那么,这种阅读也往往不可能是心领神会,很多情况下则可能是人云亦云,偏听偏信。这也就是说,写作能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缩短,更能去体会作者的心情及其借助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等,更能激发其与作者的共鸣。

其次,写作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了较强的语言能力之后,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意,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

妙处。

言语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表现,是心理结构的外化。把握了课文的语言,同时也就把握了课文的内容、中心或主题。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总是需要锤炼自己作文语言,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种对字、词、句的感悟实践,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对文章的文旨文脉文风的感受力,提高他们对文章的感情倾向、感情色彩的感受力。在再次进行阅读时,就更容易从文章的语言中了解文章的内容及其运用的特点,从而更能够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一切。

再次,写作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从心理上来说,思维具有缜密性、敏捷性和清晰性的特质。而这“三性”都可以通过写作来培养。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平时考虑的东西在头脑中的往往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断,一旦将它写下来,则需要涉及更多的内容,进行周密的思考,合理进行谋篇布局。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因为写作是一个人的内在思想的外化行为,要把飘忽不定的思想通过语词形式定型化,这本身就是梳理思想和修正完善思想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原先的模糊会变得清晰,原先的不严密会变得严密。在写的过程中,还会由此及彼,由点而及面,由浅而趋深,由单一而多元,不断闪现灵感的火花,使思想在外化的过程中具有活性,触角灵敏,提高在应变场合的思维敏捷性。在写作中,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培养,在进行阅读时,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问题,体会作者的用意。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的,就如一对比翼鸟,如影随形。

(作者单位:江阴市实验小学)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指通过阅读来启发写作,通过写作来促进阅读的理念。这种 理念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适用于成年人的学习和职 业发展。本文将从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探讨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重要性,并提出一 些实践建议。 以读带写的理念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 到丰富的语言和知识,从中获取灵感,拓展思维,提高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 习到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文章,了解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这些都可以为学生 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经验,使他们在写作时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写作来促进阅读也是十分重要的。写作是对思维的整理和表达,是对所学知识的 运用和实践。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进行转化和表达,进一步巩固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查找资料,从中获取 所需要的素材和信息,从而促进了对书籍和资源的利用。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 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而写作则是对这些信息和知识进行整理和提炼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来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独立思 考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素材库,并在写作中将 这些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除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外,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理念也适用 于成年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在职场中,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和交流方式,良好的写作 能力可以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而阅读则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个人 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对于成年人来说,通过不断地阅读,可以获取到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知识,了解到各种 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理论成果。而通过写作,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进行输出,形成自己 的专业观点和见解,从而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实践中,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进行落实。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和书籍,包括文学、科普、新闻等,从中获取灵感和写作素材。学校和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表达 能力。 对于成年人来说,可以通过定期阅读相关行业的书籍和期刊,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 理论成果。也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或者公众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和见解,提升自己的专 业形象和思维深度。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通过读书来激发写作能力,然后通过 写作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这种学习方式经常被教育者和学习者采用,因为它能够加深 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以读带写意味着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将阅读中的新知识和思想用 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我们通常会在脑海中构建出作者 的观点和论证思路。当我们将这些观点和思路自己用笔写下来时,我们会更加深入地理解 和消化这些内容。通过书写,我们能够把阅读中的关键信息整理得更加系统化,加深理解 和记忆,同时也提高了写作的能力。 以写促读意味着通过写作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当我们开始写作时,我们往往会遇 到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选取恰当的词汇和句式等。这时,我们不得不 重新阅读已有的文本,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会 发现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对相关知识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种写作促进了 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开始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进一步提 高了阅读能力。 实际上,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方式。读与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读书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和思路,写作可以帮助整理和加深对读书内容的理解。这种 学习方式能够提高我们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读书来激发写作欲望,通过写 作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我们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能力,培养我们的综合运用 知识的能力。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自主学习中,采用这种学习方式都会带来丰硕的成果。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勇于读,勇于写,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精品文档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中条块分割教学模式是不可忽视的弊端之一。所谓条块分割教学模式,是指将语文教学分为语知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三块并进行独立传授。这对中专学生今后的发展相当不利。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必须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的条块分割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对如何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进行探讨。 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读是信息的输入,写是信息的输出。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不能只集中在“输出”这一环节上,而忽视了指导学生进行“信息输入、储存、加工”的研究,这样就会让学生无话可写、不知该如何写。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写作的全过程,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感受、阅读与思考中采集、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解决学生“信息输入、储存、加工”的问题。多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博采众家之长,增加积累素材,从而使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有充足的资料来进行输出。所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今,中专生的语文学习现状是:学生读书太少,积累不足,很难形成具有一定见解的思想认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积极开展“读写互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读书和写作紧密相连,学以致用,并构成一套独特的读写一体的作文教学链条,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以读带写 读书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更需要一定的激情和感动,因此,我们教师应鼓励学生全情投入和主动积淀。例如,教材中有众多的诗歌、散文,如果学生不能够全情投入,那么就很难体会到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很难有所积累。那么,从学生作文的角度思考,中专学生要怎样读书,才能够真正实现文思泉涌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去“虔诚优雅地阅读,积极主动地阅读,有借鉴有创新地阅读”;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阅读状态,教师就必须开设“读写互动课”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以写促读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我们必须对学生的阅读状态进行指导。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成功的阅读者也许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写作者,但是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写作者就必须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阅读者。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让学生能够形成“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状态。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及时地把读、写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读与写的互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读促写,是指通过阅读来激发写作灵感和素材,帮助写作者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读写结合,则是指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通过写作来巩固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下面,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读促写和读写结合来提高中文写作水平。 首先,通过读促写能够激发写作灵感和素材。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比如小说、 散文、诗歌等,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阅 读一些具有启示性的文章,如名人传记、历史材料等,也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以阅读为基础,通过观察、思考和感悟,将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思考融入到写作中去,从 而展现出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个性。 其次,通过读写结合能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消化。阅读本身是一种从外部获取 信息的方式,但写作则是一种将内心情感和思想转化为文字的过程。通过写作,我们可以 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阅读内容,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在写 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思考,还要注重表达,不断地推敲语言,找到最佳的表达方式,使自己的文字更加地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十足。 最后,读写结合还能够提高中文写作的技巧和水平。通过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 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提高语言的准确性、流畅度和表现力。同时,阅读和写作 的相互促进还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中文写作的秘密,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 和风格,从而让自己的写作更加出彩。 综上所述,读促写和读写结合是提高中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不断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阅读的内容,提高自己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在写作之前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使自 己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书,又要教学生作文。可见读和写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教学中只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才能使读写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一、善读课文,以读带写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写”的训练则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从低年级的写句子、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断,以至高年级写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是学生多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反映,然而写什么、怎样写,这是每位教师和每名学生都必须面对探讨的一个困难话题。 我们知道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中吸取养分。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培养辩证的思想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读可以帮学生见到由于种种限制而造成的难以亲自耳闻目睹的东西,使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样式和品种,它们能为写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鉴。更何况有的文章就是在传授写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诉读者写作的规律和途径,把这些巨人的肩臂,作为向更高目标攀登的阶梯,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所以在读写教学中应该注重以读带写。 以读带写,关键是善读,重心是摹写。拿《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来说。首先我们要对这一文章进行熟读,感知语言文字。通过读接触到文中的字、词、句、段。然后,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就会有所认识。作者写故乡的杨梅是为了抒发他眷恋家乡,对家乡一草一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 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 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发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如:模仿练笔、拓展练笔等都是“读写结合”的常用策略,它为学生 构建了对话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能力的提高。 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方法,拓展练笔比较适合他们。练笔的形式很多,有补白类的,包括补充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扩写类的;情感升华、主题提升类等。如:课文精彩处的合理拓展与改写。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也相当丰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进行低层次的语言积累,还要充分发掘教材进行拓展。针对教材中的课文,改人称、该题目,改文体都能激发学生写的热情。可对一些叙述严谨、语句优美、情浓理强的课文进行恰当的“改写”,学习 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改写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而采用不同的地方。此外,诗改文也是好办法。 还有续写练笔。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假如教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如在学习了《狼和小羊》后可以引导学生写《当狼扑向小羊》;学习了《狐狸和乌鸦》后可以写《乌鸦被狐狸耍了之后》等。续编故事是要足够多时间的,但费时但又不省心的写话,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会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练笔可以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高度统一。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读书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书能够激发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写作则是将这些思维和想象力转化为文字的过程。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我们才能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既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写作,但实际上,读书和写作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首先说说读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扩展我们的视野。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和观点,这些都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灵感和素材。通过不断地阅读,我们会学习到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这对我们的写作水平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阅读也能够培养我们的语感和修辞能力,这对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读书是写作的基础。 而写作对于读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写作,我们会发现自己对于某些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并不够透彻,于是会主动去查阅相关的书籍或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写作也能够帮助我们总结和归纳所学到的知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写作也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所读的书籍。 读书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读书和写作的结合,通过读书来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来促进阅读,从而达到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目的。 那么,如何实现读写结合呢?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当我们阅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写读书感想等方式来总结和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所受到的启发。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书籍。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所读书籍中的知识和观点,从而使我们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在学校里,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读书笔记、读书感想等作业来促进学生们的读书和写作结合。也可以组织一些读书分享会、写作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们通过读书和写作来提升自己。 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地阅读一些和工作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于工作中的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读写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读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感,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写的过程可以加深对已读内容的印象,并通过实践加强写作能力。本文就如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指导写作进行探讨。 一、以读促写 读写是相互促进的。在学习写作前要多阅读,通过阅读来进行启发思考,帮助自己理解文体、结构、语言的运用。我们不妨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拓展词汇量。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查找不认识的单词的意思,扩展自己的词汇量。这样一来,写作时就可以更加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2、提高语感。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感受整篇文章的语气、语义,从而提高我们的语感,在写作时更加娴熟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3、拓展知识面。在读过的文章中,有些是关于历史的,有些则是关于科技、人文等的,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拓展知识面,充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在写作时有更多的素材可用。 4、加强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时,我们不仅要理解其表面意思,还要深究文章背后的深层内涵,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读写结合 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需要密切结合。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与自己写作方向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要写作的内容。 2、多加思考,尝试写作。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加思考,思考作者为什么使用这样的句子、这样的修辞,以及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在我们思考过后,可以尝试将自己的思考转化为文字,进行小规模的写作练习,这样可以加强写作的能力。 3、找到优秀文章进行模仿。我们可以从优秀的文章中寻找一个与自己所要写作风格相近的,然后多读几遍,对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进行研究,从而寻找写作的技巧与突破点,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运用。 三、指导写作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作者:黄菁婧 来源:《天津教育·中》2022年第05期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精神强、综合类的学科,其中,阅读和写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文字理解、运用的基本途径,对其他学科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阅读和写作关联性很强,二者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阅读与写作课程的相互促进展开阐述,讲述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几点教育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小学生思维发展快、学习能力强,是能力和意识建立的关键期。而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点组成部分,阅读内容能丰富学生语境,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情,加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而写作内容,要求学生利用文字表述的方式,在内容中渗透情感,加强对文字的运用和使用能力,可以说二者相辅相成,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一不可。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关联性 小学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阅读和写作作为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阅读课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和材料,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画面和意境,从而加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水平。而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文字书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考查对文字的理解、运用、组织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写作和阅读有很强的关联性,都是利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文字的理解。由于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读、写水平,二者在语文课程中呈现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两项教学内容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积累好词好句,丰富学生文学素养 阅读作为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教学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引导其对课文中的内容展开积累,使用划线、誊写、记录的方式,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利用课上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

浅谈“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浅谈“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那么如何在学生读书与写作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读与写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写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摸索和尝试,我发现“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是一条省时、快捷、易行的训练渠道,有助于实现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课程总目标。 “以读促说、以说促写”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读书。阅读的过程,是每一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促进表达,是学生从生疑到解疑的过程!面对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求。目标要有思考或探究的价值,而且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这样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也就是说,教会孩子学习方法,获得他们的认同感。勤于阅读的学生才能把平时所读到的东西变为己用。读的多了,见识广了,才能更愿说,更愿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才能激发创新的意识和灵感。心里的想法多了,就乐于把他们写出,这样也就做到了文思泉涌,源源不断,真正的达到了:“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的目的。就像学习《蜜蜂》一文时,当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给学生确定这样一个目标:作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假如是你,你怎样做这个试验?通过学生

认真地读,大胆的想,然后用自己的话叙述给同学听。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知道“为什么读,想读出什么”产生了表达的欲望,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恰恰在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表达心声的平台,学生由读到悟,由读到说,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语文课堂要成为学生们表现自我的天地。“言为心声”教师要像节目主持人一样,运用多钟手段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懂得不断的引导和诱发,随时观察学生的表情,从而读懂他们的想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加以鼓励。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学生通过初读、精读,引导他们发现课文的写作顺序,并适时点拨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学生各抒己见,或读选段,或用自己的话表达。等把课文的脉络基本理清之后,教师给予适度的引导。运用单方的表达方法,学生能把家乡的美丽,校园的美丽描述给同学们听。由于表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是他们所熟悉的,学生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美丽的家乡,美丽的校园一一展现在面前。 “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要注意读写相结合。以往写起作文,学生常常会搜肠刮肚,总是“无话可写”。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体验不深,可写的素材少之外,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作文思路没有打开,不懂得审题,不懂得立意,不懂得根据作文的要求去搜集题材。而在语文课程中写是读的目的之一,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已成为定论。然而,落实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上,往往是读写分家,难以有机结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中,探明了一条新路一一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以读促写:这里主要是把大家认为较为难教的独立阅读课(三类课文)改为“阅读评赏课” ,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论、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地去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以促进写作。同时,写作反过来也会促进阅读。 为了说明“阅读评赏课”课堂教学结构,现结合《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述之于后。 这篇独立阅读课文描写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阅读评赏此文,不但要引导学生明确杨梅树是什么样儿、杨梅果有哪些地方特别惹人喜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层次清楚地表达这种感情的。 一、明确标准 1、复习本组课文训练重点:中心明确,段落分明。

2、出示阅读评赏要求: (1)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2)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写这几个方面的变化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是怎样层次清楚、段落分明地表达这种感情 的? 二、阅读评赏我们要指导学生对照标准自己阅读,讨论分析,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动笔圈点画批,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评赏本文的写作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1、熟读课文; 2、对照标准边读边圈点画批; 3、小组讨论评议。 三、汇报交流让学生对照标准,汇报自己阅读后的见解, 要按“整 体一一部分一一整体”的顺序叙述。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 见解,展开讨论,使其更加深入细致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写作技巧。 通过讨论、汇报,要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先总后分,总起高度概括,引起下文;次要材料略写,写得简要精彩;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读书来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然后通 过写作来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当然,这一方法的实现需要正确把握好各个环节,下面就 来详细地介绍一下。 首先,读书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我们需要通过书籍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尤 其是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课本、百科全书、小说、历史书籍、杂志、报纸等不同类型的书籍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专注于文章 的结构、用词、语法、内容等多个方面,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之后,可以进行复述、总结、提问等不同形式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语言。 其次,通过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 还要关注词句的表达方式、句子的结构、想法的组织方式等方面,在接下来的写作中就可 以运用这些技巧和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写作能力: 1.写作计划: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进行写作计划,明确写作的目的、内容和结构, 通过提纲或草稿的方式确定好自己要写的内容,并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 2.多样化的文章结构: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有一种合理的组织方式。可以从过程式、描述性、比较性、解释性等不同的角度来组织文章,使文章结构多样化、有条理。 3.用词准确:用词准确是写作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注意词语的搭配、音义转换等,提 高用词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4.句型多样:句型多样化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可以运用不同的句式,如简单句、 复合句、并列句、独立主格句等,使文章丰富多彩。 5.逻辑严密:写作应该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从整体上告诉读者论点,再具体展开, 这样能够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最后,要通过写作来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文章写作的目的、内容和结构,将所读内容理解为自己的思想和表达方式。同时,还要注意写作的表达 清晰度,选择合适的语言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 总之,读写结合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阅读和写作,可以相互促进,使学 习更加丰富和有意义。只要坚持不懈,练习不断,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与写作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他们都是学生向外输出信息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在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读写结合的指导原则,引导学生们坐到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1培养指尖助读习惯,强化专注能力 指尖助读可以简要理解为:引导小学生培养“用指尖追随阅读内容”的良好阅读习惯。科学表明,指尖助读法能有效集中人的阅读专注力,助推人在阅读中的思考行为。小学生阅读方法意识习惯相对薄弱。向学生渗透简单易行的指尖助读方法,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涣散、信息摄入片面等问题,以此强化学生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效率。而阅读效率的提升将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学生在指读语篇的同时,高度集中地复习生字、词的书写方法,能提升自己掌握程度,降低提笔忘字频率,深化阅读记忆。 例如,在小学语文《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过程中,该课文以童真的语言描绘了有关鲜花的温暖童话。以创造美、了解美、分享美的故事情节激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学生提升审美意识,培养“分享”宝贵品质。本篇课文为二年级教学内容,学生识字量、阅读通顺程度和理解能力均停留于浅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指尖助读法展开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圈出课文中出现的课后必会生字、词。指读阅读法能对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带来积极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指读,能快速甄别陌生字词和课后实际生字,使文章断句更通顺流畅。在指尖助读习惯培养的作用下,初步接触短篇阅读的学生阅读能力能获得阶段性提升。

以读悟写,以写促读子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琴)

“以读悟写,以写促读”子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礼乐中心小学区顺琴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一直以来,我在阅读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作不懈的努力。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寻找读写结合点,拓宽训练途径。 经过学习、借鉴和探索,我总结出了一个在阅读教学中拓展习作训练的基本模式:通读课文,感知课文→找准重点,以读悟写→读写迁移,以写促读→课外拓展,形成能力。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获得对事物感受,让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让书本的语言化为学生头脑里的内部语言。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语文的了解、对事物的认识、感受,把头脑中鲜明的形象说出来,让内部语言化成外部语言。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抓文章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第三个环节,以写作为手段,在习作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训练作文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第四个环节,紧扣读写联结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述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深理解,使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还做到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接合,如:“读与看相结合”“读与思相结合”“读与说相结合”“读与演相结合”“读与画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在多方位的训练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指导他们将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转化为自己的,以便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 二、扩大要求,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为了使课题研究不断深入,我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读写特点,在读写结合训练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重背诵、善积累、炼口语、乐习作”的延伸性训练。 1、重背诵 背诵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丰富写作知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背诵的指导。 1)课内为主,加强对背诵的指导、训练、评价。课堂上提出背诵任务,交给记忆

“阅读、写作”以读为本,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写作”以读为本,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写作”以读为本,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内容摘要】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所以,加强阅读是重要的,从读中学写更是重中之重。注重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阅读与写作就是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写作作文能力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所以,加强阅读是重要的,从读中学写更是重中之重。注重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就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确定作文题目 作文教学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悉心体会,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练习写自然和社会,练习写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熟悉的事物,学习用自己的话准确地抒发自己“胸中”的“意思”和“情感”。可是,作文教学中有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做法却反其道而行之。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命题作文,过分强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