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溶解度》PPT课件

初中化学《溶解度》PPT课件

初中化学《溶解度》PPT课件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如果将大量的糖放入一杯水中,会产生什么

现象?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向里加入

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1、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

,向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不饱和

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

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

加溶质、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3、浓溶液与稀溶液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不同的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4、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

法)热溶液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小结: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它是受到温度、物质本身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等条件的影响。讨论: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何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在同一条件下,(相同温度,

一定量的水),它们在水中溶解的最多量接近相同,但是随着温度的上升,水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比氯化钠的质量要大得多。二、

溶解度1、

固体溶解度在下,某固体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

溶解的的质量。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一般指水)状态:饱和单位:克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的含义温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的质量200c31.6g100g

131.6g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200c/g)>10>1<1<0.0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

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通过绘制、观察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你得到什么信息?溶解度温度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查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还有可以知道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通过观察这两图可以知道有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氯化铵。只有少数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少,例如氯化钠。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例如熟石

灰。3、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如:在00C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即:在101KPa和温度为00C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回答以下问题找出答案。(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

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下列关于硝酸钾

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200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 水里,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B200

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C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

,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D200C 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水里,形成饱和溶液,

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D硝酸钾在600C时的溶解度是110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20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3

g,则在200C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钾_______g可达到饱和。33溶质溶剂

溶液110g100g210g11:10:215克氯化钠20

ml水再加5克氯化钠5ml水待溶解后氯化钠溶液操作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ml水,搅拌现象结论氯化钠晶体溶解氯化钠晶体不再溶解剩余的氯化钠晶体继续溶解最后消失20ml水5克硝酸钠5克硝酸钠硝酸钠溶液有固体剩余5克硝酸钠冷却硝酸钠溶于水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克硝酸钠,搅拌再加入5克硝酸钠,搅拌……加热再加入5克硝酸钠,搅拌冷却1.1000C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300C,滤去晶体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溶液(饱和、不饱和)。

2.把600C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冷却到100C,有氯化铵晶体析出,剩余溶液是:A.浓溶液B.稀溶液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3.200C时,要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下列措施中的:A.温度升高至600CB.加入硝酸钾C.加入水D.加入200C硝酸钾饱和溶液饱和CB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由此可得以下关系: 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 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 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根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防止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正确解法。 一、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 例1 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解;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 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 也可代入分式(2) 二、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2 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 解:设配制20℃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假设代入公式(1),列式为:

假设代入公式(2),列式为: 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 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三、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一定量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 例3 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从题意可知,在20℃时36g氯化钠溶于l00g水中恰好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设20℃时40g氯化钠配制成氯化钠饱和溶液需要水为xg 答:在20℃时,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111g。 四、计算不饱和溶液恒温变成饱和溶溶需要蒸发溶剂或参加溶质的质量 例4 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为31.6g,现有150g20%的硝酸钾溶液,欲想使其恰好饱和,应参加几克硝酸钾或蒸发几克水? 解:先计算150g20%的KNO3溶液里含KNO3的量为150×20%=30g,含水为150-30=120g,那么欲使之饱和,所要加进溶质或蒸发溶剂后的量之比与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比相等进行列式。 设要使20℃150克20%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参加x克KNO3或蒸发yg水,依题意列式: 答:要使20℃150g20%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参加KNO37.92g,或蒸发25.1g水。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初中化学《溶解度》是初中化学这一门科目的比较难学的知识点,整理了初中化学溶解度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 (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

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 b基本计算公式:若设溶解度为S,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溶剂质量为B,溶液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则有: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例:(4)溶解度曲线 A0t1t2t3NtSP80 (1)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B (2)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3)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 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C (4)t1℃时 A、 B、 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7)t2℃ 时

A、 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 (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初中化学《溶解度》PPT课件

初中化学《溶解度》PPT课件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如果将大量的糖放入一杯水中,会产生什么 现象?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向里加入 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1、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 ,向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不饱和 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 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 加溶质、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3、浓溶液与稀溶液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不同的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4、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 法)热溶液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小结: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它是受到温度、物质本身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等条件的影响。讨论: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何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在同一条件下,(相同温度, 一定量的水),它们在水中溶解的最多量接近相同,但是随着温度的上升,水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比氯化钠的质量要大得多。二、

溶解度1、 固体溶解度在下,某固体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 溶解的的质量。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一般指水)状态:饱和单位:克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的含义温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的质量200c31.6g100g 131.6g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200c/g)>10>1<1<0.0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 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通过绘制、观察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你得到什么信息?溶解度温度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查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还有可以知道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通过观察这两图可以知道有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氯化铵。只有少数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少,例如氯化钠。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例如熟石 灰。3、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如:在00C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即:在101KPa和温度为00C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回答以下问题找出答案。(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 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下列关于硝酸钾 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200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 水里,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B200 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C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

溶液和溶解度 溶解度的定义 关于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及其计算 溶解度的定义 四要素 溶解度的含义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饱和溶液的定义判断方法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曲线 气体的溶解度 ★ ★★★★★★★★★★ ★★★★ ★★★ 溶液的组成 溶解中的现象 1.溶液、溶剂、溶质的含义和溶解现象。 2.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 物质的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 2. 溶液和浊液 3. 乳化 难度:★★★难度:★★难度:★ 难度:★★难度:★难度:★ 知识框架 溶液的形成和溶解度

板块一、溶液的组成 1.什么是溶液? 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溶液中任意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如密度).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为溶液,一般习惯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溶质,液体看作为溶剂. 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把量多的看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为溶质. 【注意】(1)溶液不一定无色透明,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3)物质在溶解时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如CaO溶于水的溶质是Ca(OH)2不是CaO. 【总结】(1)溶液一定是混合物.因为它至少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2)溶液是均一的,也就是说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 (3)溶液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溶液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分离.(假设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 (4)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5)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 (6)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当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的量是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就是水溶液.比如医用消毒酒精是含酒精70~75% 的溶液,它的溶质就是酒精,溶剂是水. 板块二、溶解中的现象 1.物质溶解伴随热量变化 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温度不变):如NaCl. 知识点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 2.掌握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 3.理解并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学习重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课前预习: 1.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D.结晶 2.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水 B.不断搅拌 C.升高温度 D.加入氯化铵晶体 3.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4.下面是四位同学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溶液质量变大 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 5.20 ℃时,将一瓶KNO3饱和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的晶体得到甲溶液,将另一份溶液加热至60℃得到乙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份溶液都仍是饱和溶液 B.甲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乙溶液的质量减少 D.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 6.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溶液;溶解度人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溶液;溶解度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七章 (一)溶液 1.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并能分辨溶质和溶剂。 2. 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 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区分浓溶液和稀溶液 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三)溶解度 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 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概念的计算 二. 重点、难点: 1. 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 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概念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 溶液 1. 概念: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均一是均匀的意思,稳定意味静置后不会产生沉淀和分层的现象。 2. 在溶液里,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例如,CuSO4溶液中,水是溶剂,CuSO4是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3. 注意事项 ⑴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受到分子间的间隔影响。 ⑵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例如,将锌与适量稀硫酸反应,锌逐渐溶解,但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而不是锌。也就是说,形成的溶液是硫酸锌的水溶液,而不是锌的硫酸溶液,。又如,碳酸钙溶于稀盐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还有将蓝矾(胆矾)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而不是胆矾。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 (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 b基本计算公式:若设溶解度为S,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溶剂质量为B,溶液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则有: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本部分内容包括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内容,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时要注意抓住概念的特点,注意去理解概念的内涵,要注意对相似概念进行比较学习,如对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对比去理解。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人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 但是,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4、溶解度的含义: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影响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②温度。

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种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②压强: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5、溶解度曲线: 当溶质一定、溶剂一定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图像法(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6、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该物质已知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曲线上的点即该物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按其数据配成的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若按曲线下面的任何一点的数据所配溶液,均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按曲线上面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数据配制溶液,溶液中均含有未溶解的晶体,所配溶液为饱和溶液。 ②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主要有三种情况:“陡升型”,该类物质(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缓升型”,这类物质(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下降型”,它(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的大小。 ④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常见考法 通常进行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程度的考查,对影响溶解度因素的分析和认识的考查,对于溶解度曲线的认识与利用能力以及看图、识

九年级下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化学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溶 解度不仅反映了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 有关。本文将围绕九年级下化学学习中的溶解度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 大量。溶解度通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反映了溶质在不同温度下 的溶解能力。溶解度受温度、压力和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1. 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增加。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溶液的分子动能增加,使得 间隙处的溶质分子能更容易逃离晶体表面,进入溶液中。 2. 压力的影响: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主要适用于气体溶解度。 根据亨利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 而增加。这是因为增加压力可以增加气体分子与溶液分子的碰撞 频率,从而促进气体的溶解。

3. 溶剂性质的影响:不同溶质和溶剂之间有着不同的溶解度。极性溶质通常更容易溶解于极性溶剂,而非极性溶质则更容易溶解于非极性溶剂。这是因为极性物质间有电荷引力相互作用,增加了溶质和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是反映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的图表。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也有一些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出现异常的现象,比如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在0°C至30°C范围内呈现“V”字形,这是因为溶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溶解度。 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一定值时,便达到了饱和状态。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与温度、压力无关,只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三、溶度和溶质的质量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全解

《溶解度》知识全解 课标要求 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2.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初步学会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 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知识结构 100g ⎧⎧⎧⎨⎪⎪⎩⎪⎪⎪⎪⎧⎨⎪⎪⎪⎪⎨⎪⎪⎪⎪⎩⎩⎪⎪⎧⎧⎪⎪⎪⎪⎨⎪⎪⎪⎪⎨⎨⎩⎪⎪⎧⎪⎪⎨⎪⎪⎩⎩⎪⎧⎨⎩ ⎩ 浓溶液按一定量溶液中溶质多少稀溶液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按给定温度、溶剂的量不饱和溶液定义:温度、溶剂、饱和状态、溶解溶质的质量固体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溶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解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度定义: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压强蒸发结晶混合物分离方法——结晶降温结晶⎪⎪⎪⎪⎪⎪⎪ 重难点突破 1.通过实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说明饱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转化关系、结晶方法。 2.结合实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从而引出溶解度的概念,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然后利用表格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和应用溶解度曲线、比较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的区别、体会列表法和作图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作用。 3.结合生活实际,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的密切关系。 教法建议

1.本课题中的实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是教学高效展开的重要基础,因此,如果条件许可,可采取学生随堂实验的方式进行。 2.本课题概念较多,注意处理概念的相互关系,如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关系、溶液的浓稀和饱和不饱和关系、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图的优缺点。 3.注意联系实际,引发学生兴趣。 学法建议 1.本节课概念较多,学习时要善于抓住其本质,这是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同时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形成网络体系。 2.注重过程,学会探究。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探究的过程中应注意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在探究中思考。 3.注意图示的分析。本课题内容利用图示或图像的题目较多,要理解图示的含义,清楚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的意义,加强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初中化学 溶解度

初中化学溶解度 1. 什么是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通常用溶质在 100g溶剂中溶解的质量来表示。溶解度是描述物质溶解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2.1 温度 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溶质分子的热运动加剧,使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增强,溶质更容易溶解在溶剂中。 2.2 压力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与溶质的物理状态有关。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对于固体和液体溶质,溶解度与压力无关。 2.3 溶剂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也会影响溶解度。溶剂的极性越大,对极性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溶剂的非极性越大,对非极性溶质的溶解度越大。 2.4 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溶解度有重要影响。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溶质更容易溶解在溶剂中。 3.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可以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和体积分数等方式表示。 3.1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 * 100% 3.2 摩尔分数 摩尔分数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摩尔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摩尔分数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总摩尔数) * 100%

3.3 体积分数 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总体积) * 100% 4.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通常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以下几种形态: 4.1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曲线 这种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常是由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吸热较大,导致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度增大。 4.2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曲线 这种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通常是由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放热较大,导致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度减小。 4.3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曲线 这种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通常是由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既有吸热又有放热,导致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 5. 溶解度的应用 溶解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1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溶液来进行清洁、消毒、煮食等操作。了解溶解度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溶液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5.2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溶解度的控制对于合成反应、晶体生长、药物制备等过程至关重要。合理控制溶解度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6. 总结 溶解度是描述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能力的重要指标。温度、压力、溶剂的性质以及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会影响溶解度。溶解度可以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和体积分数等方式表示。溶解度曲线可以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溶解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溶解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解现象。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一.溶液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是制溶液**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 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四。结晶的方法: (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五溶解度知识点 概念: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 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 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如今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溶解度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溶解度》实验与探究教学案例

探究物质溶解认识影响因素 ---《溶解度》实验与探究教学案例 一、教学背景 《溶解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下册的内容。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后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于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在前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对溶解和溶液的组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质放到溶剂中的一些状况,接着提出溶解有没有极限的问题,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二、目标定位 溶解度是“溶液”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进一步研究溶解的最大限度----溶解度,从而使“溶解性”具体化、量化。 1.知识目标:知道物质的溶解性;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它们的转化关系;掌握固体的溶解度的含义,以及温度对它们的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氯化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以及溶解度的实验探究,掌握烧杯实验,加热的操作;(2)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分析,让学生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认识定量研究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感受科学探究的

意义和乐趣;培养学生的互相协作意识和习惯。 三、方法阐述 本课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导入---活动探究---建立概念---巩固运用。因为本课题是按照“饱和溶液---溶解性---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顺序安排的,其核心是固体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解性是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基础,对下节课溶解度曲线的学习则是溶解度应用的体现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导入课题,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和思考,是认识在实践和论证中不断深化,通过学生身边的一些事例进行科学的探究,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走进课堂,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实验验证过程中对实验条件的选择和控制,使学生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从而有效的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实验仪器:烧杯2个(各装20ml蒸馏水)、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透明水槽、试管、石棉网。 药品:氯化钠(预先称好两份5g氯化钠)、蒸馏水、硝酸钾(预先称好4包5g硝酸钾)、高锰酸钾。 其他用品:火柴。

化学九年级下册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知识讲解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2.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要点梳理】 要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 (1)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2)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要点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1.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因素: (1)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2)100g溶剂。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3)饱和状态。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4)单位: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教案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教案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 【交流回答】 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活动与探究1】 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中加入NaCl,向盛有40°C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 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比较NaCl与KN03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 2.向40g20°C水中加入NaCl,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比较它们溶质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 3.向100g20°C水中加入NaCl直到饱和,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配制成不饱和溶液。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归纳总结】 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溶质的质量。 【提出问题】 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资料。 【课件展示】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提出问题】

初中化学专题 溶解度

专题八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a 、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 4溶液为蓝色 FeSO 4溶液为浅绿色 Fe 2(SO 4)3溶液为黄色 b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 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 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质量不再减少,则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为该溶质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 4NO 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 溶解、浓H 2SO 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