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能元件答案

储能元件答案

储能元件答案

【篇一:电工技术习题答案】

1.5.9)在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如图所示,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i1 = - 4 a i2 = 6 a i3 = 10 a

u1 = 140 vu2 = - 90 v u3 = 60 vu4 = - 80 vu5 = 30 v

(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

是否平衡?

【解】 (1) 电路中各电流、电压的实际极性如图所示;

(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负载电阻R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试求:(1)额定工作状态

下的电流和负载电阻;(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

【解】 (1) in = pn/un = 200/50 = 4 a

(3) 电源短路电流is = e/r

s = 52/0.5 = 104 a

4、试求图示电路中

a点的电位。

i = e1/(r

va = vb-1 = 6-1 = 5 v

a

【解】已知 u = 30 v,则 i = 30/15 = 2 a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i’= 5 + i = 5+2 = 7 a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

6、(1.7.5)计算图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的电位va。【解】(1)开关s 断开时, 先求电流i: i?12?(?12)?0.89ma

(2) 开关s闭合时:

12?0??20?10.04v 20?3.9

a点电位为:va = 12-10.04 = 1.96v

7、(1.7.6)右图(a)所示电路,求: a点的电位.va。

【解】改画电路为图(b),

i1、i2、i3方向如图,

由kcl,对节点a有:i3?i1?i2 , 已知:va?i3r3

1.7.6 图 (a)

1.7.6 图 (b)

由kvl有:对回路○1:e1?i1r1?va,对回路○2:e2?i2r2?va

i3?i1?i2

i3?i1?i2

因此,联立求解:e?ir?v?ir?(i?i)r 代入数据: 50?30i?20i

111a1112312

e2?i2r2?va?i2r2?(i1?i2)r3

50??20i1?25i2

得:i1?45a,i2?50a, va?(i1?i2)r3??5?20??100??14.3v

7777

第二章习题

等效电阻。 r1

【解】开关 s 断开时:

r?(r1?r3)//(r2?r4)//r5

?(300?300)//(300?300)//600?200?

开关 s闭合时:

r?[(r1//r2)?(r3//r4)]//r5

?[300//300?300//300]//600?(150?150)//600?200?

2.3.5 在图示的电路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解】由kcl,电阻r1上电流:

i?i2?i1?2?1?1a

左边电流源:

端电压(其与r1并联,电压相等): u1?ir1?1?20?20v 功率

ps1?i1u1?1?20?20w

右边电流源:由kvl可得端电压 u2?ir1?i2r2?1?20?2?10?40v 功率 ps2?i2u2?2?20?40w

2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pr1?i12r1?12?20?20w,pr2?i2r2?22?10?40w 2.3.9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中

【解】对电路作等效变换,有:

2v

32v

计算电流:i?

8?2

?1a

2?2?2

2.4.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求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载电阻

【解】对节点a,由kcl有:i1?i2?10?i 对回路,由kvl:

120?0.8i1?4i

116?0.4i2?4i

联立求解得:i1=9.38a,i2= 8.75a,i=28.13a,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

2

pe

1?e1?i1?i12?0.8?1055w, pe2?e2?i2?i2?0.4?984w,

pis?uab?is?irl?is?4?28.13?10?1125w

负载电阻rl取用的功率:pis?i

2rl?42?28.13?16?28.13?3164w pl=3164w 。

2.6.5 电路如图(a)所示,e = 12v,r1 = r2 = r3 = r4,uab = 10v。若将理想电压源除去后〔如

图(b)〕,试问这时uab等于多少?

(b)【解】根据叠加原理,图(a)可分解为图(b)和图(c)

的叠加,

有:uab?uab ?uab

由图(c): uab?

e12

?r3??3v

r1?r2?r3?r44

所以:uab?uab?uab?10?3?7v

【解】作出戴维宁等效电路、有源二端网络和无源二端网络,

12?6

由有源二端网络可得:e0?6?()?3?2?1?6?2?2?6v,

3?6由无源二端网络:r0?3//6?1?1?4?由戴维宁等效电路:i?

2.7.6下图是常见的分压电路,试用戴维宁定理计算负载电流il。 e06

??1a r0?24?2

【解】作出戴维宁等效电路、有源二端网络和无源二端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

有源二端网络

由有源二端网络可得:i?

u220

??2.2a

r1?r250?50

e?u0?ir2?2.2?50?110v

由无源二端网络:r0?r1r2?50?50?25? r1?r250?50

b

【篇二:电路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正弦量的最大值、和。

2、反映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最大值;反映正弦量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它的频率;确定正弦量计时始位置的是它的初相。

4、正弦量的有效值等于它的瞬时值的平方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的开方,所以有效值又称为方均根值。也可以说,交流电的有效值等于与其热效应相同的直流电的数值。

5、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不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不存在相位差的概念。

6、实际应用的电表交流指示值和我们实验的交流测量值,都是交流电的有效值。工程上所说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数值,通常也都是它们的有效值,此值与交流电最大值的数量关系为:最大值是有效值的1.414倍。

7、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在相位上是关系;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相位存在正交关系,且电压超前电流;电容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相位存在正交关系,且电压滞后电流。

8、的电压和电流构成的是有功功率,用p表示,单位为电压和电流构成无功功率,用q表示,单位为 var 。

9、能量转换中过程不可逆的功率称功率。能量转换过程不可逆的功率意味着不但有交换,而且还有消耗;能量转换过程可逆的功率则意味着只交换不消耗。

10、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的阻抗z;电感元件上的阻抗z;电容元件上的阻抗z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建议每小题1分)

4、电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产生无功功率。(∨)

5、从电压、电流瞬时值关系式来看,电感元件属于动态元件。

(∨)

三、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2分)

1、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瞬时值伏安关系可表达为( c )

2、已知工频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380v,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

达式为( b )

a、u?380sin314tv

b、u?537sin(314t?45?)v

c、u?380sin(314t?90?)v

3、一个电热器,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

的最大值为( c )

a、7.07v

b、5v

c、10v

5、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

电路中电流将(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6、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

电路中电流将(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7、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b )。

a、最大值

b、有效值

c、瞬时值

9、在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伏安关系表示错误的是( b )

a、u?ir

b、u=ir

c、u?ir

a、50ma

b、2.5ma

c、250ma

12、周期t=1s、频率f=1hz的正弦波是( c )

??

四、简答题(建议每小题3~5分)

1、电源电压不变,当电路的频率变化时,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发生

变化吗?答:频率变化时,感抗增大,所以电源电压不变,电感元

件的电流将减小。

3、你能说出电阻和电抗的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吗?它们的单位相同吗?

答:电阻在阻碍电流时伴随着消耗,电抗在阻碍电流时无消耗,二

者单位相同。

4、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有什么区别?能否从字面上把无功功率理解

为无用之功?为什么?

答:有功功率反映了电路中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可逆的那部分功率,

无功功率反映了电路中能量转换过程中只交换、不消耗的那部分功率,无功功率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无用之功,因为变压器、电动机

工作时如果没有电路提供的无功功率将无法工作。

5、从哪个方面来说,电阻元件是即时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为动态

元件?又从哪个方面说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是储

能元件?

答:从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关系来说,电阻元件电压电流为欧姆定

律的即时对应关系,因此称为即时元件;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电流

上关系都是微分或积分的动态关系,因此称为动态元件。从瞬时功

率表达式来看,电阻元件上的瞬时功率恒为正值或零,所以为耗能

元件,而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

只进行能量的吞吐而不耗能,所以称为储能元件。

6、正弦量的初相值有什么规定?相位差有什么规定?

7、直流情况下,电容的容抗等于多少?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直流情况下,电容的容抗等于无穷大,称隔直流作用。容抗与

频率成反比,与电容量成反比。

8、感抗、容抗和电阻有何相同?有何不同?

答:感抗、容抗在阻碍电流的过程中没有消耗,电阻在阻碍电流的

过程中伴随着消耗,这是它们的不同之处,三者都是电压和电流的

比值,因此它们的单位相同,都是欧姆。

9、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能否串联使用?答: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是不能串联使用的,因为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同,而这两盏灯由于功率不同它们的灯丝

电阻是不同的:功率大的白炽灯灯丝电阻小分压少,不能正常工作;功率小的白炽灯灯丝电阻大分压多容易烧损。

10、如何理解电容元件的“通交隔直”作用?

答: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对直流呈现的容抗为无穷大,阻碍直流

电通过,称隔直作用;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对交流呈现的容抗很小,有利于交流电流通过,称通交作用。

五、计算分析题(根据实际难度定分,建议每题在6~12分范围)

1、试求下列各正弦量的周期、频率和初相,二者的相位差如何?

(3sin314t是工频交流电,周期为0.02s、频率是50hz、初相是零;

(i=38.9sin314ta,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值应为27.5a,p=6050w;

当电源频率增大一倍时,电压有效值不变时,由于电阻与频率无关,所以电阻上通过的电流有效值不变)

3、某线圈的电感量为0.1亨,电阻可忽略不计。接在u?2sin314tv

的交流电源上。试求电路中的电流及无功功率;若电源频率为

100hz,电压有效值不变又如何?写出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8分) 4、图3.5.4所示电路中,各电容量、交流电源的电压值和频率均相同,问哪一个电流表的读数最大?哪个为零?为什么?

(a) u ac (c) (b) 图3.5.4

(图b电流表计数为零,因为电容隔直;图a和图c中都是正弦交

流电,且电容端电压相同,电流与电容量成正比,因此a3电流表读

数最大)

第2章试题库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与正弦量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复数电压、复数电流称之为。最大

值模对应于正弦量的最大值,有效值相量的模对应正弦量的有效值,它们的幅角对应正弦量的初相。

2、单一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

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jxz= -jx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

z= r+jx电阻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r-jx电阻电感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r+j(xl-x)。

3、单一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导纳复导纳y= -jb;电阻

电感电容相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导纳y= g+j(bc-b。

4、按照各个正弦量的大小和相位关系用初始位置的有向线段画出的

若干个相量的图形,称为相量图。

5、相量分析法,就是把正弦交流电路用相量模型来表示,其中正弦

量用r、l、c电路参数用对应的表示,则直流电阻性电路中所有的公

式定律均适用于对相量模型的分析,只是计算形式以复数运算代替

了代数运算。

6、有效值相量图中,各相量的线段长度对应了正弦量的之间的夹角

对应正弦量的初相。相量图直观地反映了各正弦量之间的数量关

系和相位关系。

7系,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不是相量图,因此它们只能定

性地反映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8、r、l、c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性;若

复阻抗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容性;当电路复阻抗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阻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压和电流相量在相位上呈同相关系,称电路发生串联谐振。

9、r、l、c并联电路中,电路复导纳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性;若

复导纳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感性;当电路复导纳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阻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电压相量在相位上呈同

相关系,称电路发生并联谐振。

【篇三: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 (1)】

、单相选择题

1.三相对称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应彼此相差( b )

2. 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c ) a、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 b、三相负

载对称的电路;

c、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d、三相电源对称和三相负

载均不对称的电路。

3. 有“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

流电源,其亮度情况是( b )

a、100w灯泡最亮;

b、25w灯泡最亮;

c、两只灯泡一样亮;

d、100w和25w都不亮。

4. 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已知作星形联接的三相负载中u相为纯电阻,v相为纯电感,w相为纯电容,通过三相负载的电流均为10安培,则中线电流为( a )

a、30安;

b、10安;

c、27.32安。

5. 在某对称星形连接的三相负载电路中,已知线电压 uab=2sin?t v,则

?

c相电压有效值相量 uc 为( a )

??

a、 220?90 v b 、380?90 v

?

220??90? v d、380??90 c 、

6.星型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上,线电流与相电

流之比为( c )。

a、3

b、2

c、1

d、

3

3

7. 额定电压为 220 v 的照明负载接于线电压为380 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时,必须接成 ( a) 形。a 、?

b、 ?

c、y和?都可以 d 、y和?都不可以

8.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

ubc?2sin(?t?180)v,则相电压uc? ( d )。 a、2sin(?t?30)v b、2sin(?t?30)v c、 2sin(?t?120)v d

、?t?30)

9.有一对称三相电动势,若u相电动势为uu?311sin(314t??)v则v 相和w相电动势分别为(a) a、uv?311sin(314t?b、

uv?311sin(314t?c、uv?311sin(314t?d、uv?311sin(314t?

?

3

)v)v)v)v

uw?311sin(314t?uw?311sin(314t?uw?311sin(314t?uw?311sin( 314t?

?

3

)v )v )v )v

?

3

?

3

?

6

?

6

?

6

?

6

10.在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堆成负载星形连接,三个线电流均为4a,则中线电流为(a )。

a、0b、4ac、8a d、12a

二、填空题

1.我国民用三相交流电的相电压是相位关系上看,相电压滞后线电压30度。

?与相电压u?的关系是u?= u?,2.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电路中,线电压uabaaba?的关系是i?与相电流i?

线电流iaabab

?

ia?30 3.对称三相负载作y接,接在38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此时负载端的相电压等于

1 倍的线电流;中线电流等于

5.为了防止中线断开,中性线上不允许装设 6.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已知线电流的有效值为10a,三相有功功率为6kw,则电路中的相电压为 220 v,相电流为 103 a,功率因数为,三相负载的阻抗为

。 319

8.电力工程上常采用、u、v、w三相。

三、计算题

解:电路为三相对称电路,所以只要求出一相,即可知其他相。已知线电压幅值为380v,所以设ua?220?0,则uab?380?30

?

?

ipa

uua220?0?

???36.67?0?ila?a?3?36.67??30??63.51??30?

rr6

2.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接有两组电阻性对称负载,如下图所示。试求线路上的总线电流i和所有负载的有功功率。

解:由于两组对称负载都是电阻性,所以计算较简单。

380

ily?ipy?

up3

??22ry10(a)

il??3

upu380?3l??17.32r?r?38(a)

il?ily?il??22?17.32?39.32(a)

也可以用相量法进行求解。

由于三相负载对称,所以可以选用一相进行计算。

?

设uab?(v)

则ua?220/0?(v)

星接时的线电流和相电流相等,则

?

?u220/0???iay?ia?a?22/0?ry10(a)

三角接时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相等,则

?u380/30??iab?ab?10/30?r?38(a)

由角接时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知,

??3i?/?30???10/30??30??17.32/0?il?ab(a)

所以il?ily?il??22/0??17.32/0??39.32/0?(a)

即 il=39.32(a)

???

解:因三相交流电动机是对称负载,因此可选一相进行计算。三相负载作星接时

ul?p

由于ul=380(v),il=2.2(a)

则 up=220(v), ip=2.2(a),

z?

upi

?

p

由阻抗三角形得

220

r?zcos??100?0.8?80xl?

2

z?r2?2?802?60

储能元件

第六章 一阶电路 ◆ 重点: 1. 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 2. 三要素法 3. 阶跃响应 ◆ 难点: 1. 冲激函数与冲激响应的求取 2. 有跃变时的动态电路分析 含有动态元件(电容或电感等储能元件)的电路称为动态电路。回忆储能元件的伏安关系为导数(积分)关系,因此根据克希霍夫定律列写出的电路方程为微积分方程。所谓“一阶”、“二阶”电路是指电路方程为一阶或二阶微分方程的电路。 本章只讨论一阶电路,其中涉及一些基本概念,为进一步学习第十五章打下基础。 6.1 求解动态电路的方法 6.1.1 求解动态电路的基本步骤 在介绍本章其他具体内容之前,我们首先给出求解动态电路的基本步骤。 1.分析电路情况,得出待求电量的初始值; 2.根据克希霍夫定律列写电路方程; 3.解微分方程,得出待求量。 由上述步骤可见,无论电路的阶数如何,初始值的求取、电路方程的列写和微分方程的求解是解决动态电路的关键。 6.2.1 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一、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分析 初始条件为)()0()()(t f t t f δ=δ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Bw Ax dt dx =- 的解)(t x 由两部分组成:)()()(t x t x t x p h +=。其中)(t x h 为原方程对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 )(t x p 为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特解。 二、)(t x h 的求解

由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求出特征根p ,直接写出齐次方程的解pt h Ke t x =)(,根据初始值解得其中的待定系数K ,即可得出其通解。 三、)(t x p 的求解 根据输入函数的形式假定特解的形式,不同的输入函数特解形式如下表。 由这些形式的特解代入原微分方程使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方程中的常数Q 等。 四、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的求取 ) () ()()(t x Ke t x t x t x p pt p h +=+= 将初始条件00)(X t x =代入该式: 000)()(0X t x Ke t x p pt =+= 由此可以确定常数K ,从而得出非齐次方程的解。 6.2 电路的初始条件 从以上有关的高等数学知识的复习我们知道,求解微分方程时,n 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中含有n 个待定的积分常数,它们需要由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来确定。而描述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是指方程中输出变量的初始值及其1~n 阶导数的初始值(对于一阶电路,仅指输出变量的初始值)。 6.2.1 几个概念 1.换路(Switching )——在电路分析中,我们把电路与电源的接通、切断,电路参数的突然改变,电路联接方式的突然改变等等,统称为换路。 2.过渡过程——电路在换路时将可能改变原来的工作状态,而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工程上称为过渡过程(暂态过程)。 如果电路在0t t =时换路,则将换路前趋近于换路时的瞬间记为-=0t t ,而将换路后的初始瞬间记为+=0t t 。一般来说,为方便计算与分析,往往将电路换路的瞬间定为计时起点0=t ,那么+=0t 和-=0t 表示换路前和换路后的瞬间。 6.2.2 换路计算的规律 根据电容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可知,在有限电容电流(有限电感电压)的条件下,电容的电压(电感的电流)不能跃变,也就是说在有限电容电流(有限电感电压)的条件下,电容的电压与电感的电流这两个电量在电路换路瞬间保持不变,这是我们计算分析电路的

电工技术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习题解答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含有电感或电容储能元件的电路,在换路时会出现暂态过程。本章研究了暂态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规律。 主要内容: 1.暂态过程的基本概念。 2.换路定则:在换路瞬间,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的情况下,电容电压 和电感电流在换路前后的瞬间保持不变。 3.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4.RL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5.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一阶线性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全响应零、 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都可以用三要素法τt e f f f t f -+∞-+∞=)]()0([)()(来求出。 6.暂态过程的应用:对于RC 串联电路,当输入矩形脉冲,若适当的选择参数 和输出,可构成微分电路或积分电路。 [练习与思考]解答 3-1-1什么是稳态?什么是暂态? 解:当电路的结构、元件参数及激励一定时,电路的工作状态也就一定,且电流 和电压为某一稳定的值,此时电路所处的工作状态就称为稳定状态,简称为稳态。 在含有储能元件的电路中,当电路的发生换路时,由于储能元件储的能量的变化,电路将从原来的稳定状态经历一定时间变换到新的稳定状态,这一变换过程称为过渡过程,电路的过渡过程通常是很短的,所以又称暂态过程。 3-1-2什么是暂态过程?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是什么? 解:含有储能元件的电路从一个稳态转变到另一个稳态的所需的中间过程称为电 路的暂态过程(过渡过程)。暂态过程产生的内因是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外因是电路发生换 路。 3-2-1 初始值和稳态值分别是暂态过程的什么时刻的值? 解:初始值是暂态过程的+=0t 时刻的值,稳态值是暂态过程的∞=t 时刻的值。 3-2-2 如何求暂态过程的初始值?

储能元件答案

储能元件答案 【篇一:电工技术习题答案】 1.5.9)在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如图所示,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i1 = - 4 a i2 = 6 a i3 = 10 a u1 = 140 vu2 = - 90 v u3 = 60 vu4 = - 80 vu5 = 30 v (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 是否平衡? 【解】 (1) 电路中各电流、电压的实际极性如图所示; (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负载电阻R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试求:(1)额定工作状态 下的电流和负载电阻;(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 【解】 (1) in = pn/un = 200/50 = 4 a (3) 电源短路电流is = e/r s = 52/0.5 = 104 a 4、试求图示电路中 a点的电位。 i = e1/(r va = vb-1 = 6-1 = 5 v a R 【解】已知 u = 30 v,则 i = 30/15 = 2 a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i’= 5 + i = 5+2 = 7 a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 6、(1.7.5)计算图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的电位va。【解】(1)开关s 断开时, 先求电流i: i?12?(?12)?0.89ma (2) 开关s闭合时: 12?0??20?10.04v 20?3.9 a点电位为:va = 12-10.04 = 1.96v 7、(1.7.6)右图(a)所示电路,求: a点的电位.va。 【解】改画电路为图(b), i1、i2、i3方向如图,

储能知识竞赛题库

储能知识竞赛题库 1.为了适应于不同场合的应用,人们开发了多种新型储能技术,在电力调峰、电能质量改善和稳定控制等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以下属于新型储能技术的包括:()。 2.以下哪种场景不是新型储能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 3.飞轮储能与其他形式的情能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4.()既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它所释放的能量可供机体完成各项生理活动。 5.电阻是耗能元件,电感、电容都是储能元件。 6.电感在某一时刻的储能取决于该时刻的电感电流值,且总为正值。 7.电阻是耗能元件,而电感和电容是储能元件。 8.尽管电容的瞬时功率可正可负,但储能总为正值。 9.含有两个储能元件的电路是: 10.目前中国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方式不包括() 11.飞轮是储能元件,安装在高速轴上,速度波动调节效果更好。 12.安装飞轮的实质就是增加机械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由于飞轮转动惯量很大,在系统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容量很大的储能器。当系统出现盈功时,它将多余的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并使系统运转速度的升高幅度减小;反之,当系统出现亏功时,它可将“储存”的动能释放出来以弥补能量的不足,并使系统运转速度下降的幅度减小。

13.换路前,储能元件中已经储有原始能量。换路时,若外激励等于零,仅在动态元件原始能量作用下所引起的电路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14.仿豹跑跳机器人的第四级减震系统为柔性嵴柱,其采用反向双螺旋快速主动调整机构和可正反弯曲的弹簧钢片,建立跑跳型机器人储能机制,嵴柱实现()。 15.某0.001F的电容,某时刻两端电压为0V,则该电容此时的储能为()。 16.RC电路初始储能不为零,而由初始时刻施加于电路的外部激励引起的响应称为()响应。 17.RC电路初始储能为零,而由初始时刻施加于电路的外部激励引起的响应称为()响应。 18.RC电路外部激励为零,而由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响应。 19.含有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的电路所列写的回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20.某0.1F的电容,某时刻两端电压为1F,则该电容此时的储能为()。

储能技术习题答案3

3-1简述压缩空气储能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答:压缩空气储能就是采用压缩空气作为能量载体,实现能量存储和跨时间、空间转移和利用的一种能源系统,其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空气透平膨胀机两大能量转化设备及高压空气储气装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储能和释能两个基本工作过程:储能时,电动机驱动压缩机由环境中吸取空气将其压缩至高压状态并存入储气装置,电能在该过程中转化为压缩空气的内能;释能时,储气装置中存储的压缩空气进入空气透平中膨胀做功发电, 压缩空气中蕴含的内能和势能在该过程中重新转化为电能。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外部机械能驱动空气压缩机,或使空气膨胀机直接对外输出机械能。 3-2简述压缩空气储能和抽水蓄能在工作原理上的相似之处。 答:和抽水蓄能一样,压缩空气储能也是一种采用机械设备实现能量存储和转移的物理储能技术。根据工作流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常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空气透平膨胀机两大能量转化设备,其功能分别和抽水蓄能中的水泵和水轮机相类似。此外,类似于抽水蓄能具有的低位水库和高位水库,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还包括由大气环境和储气装置形成的开放式低压气库和封闭式高压气库。 3-3下列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不是采用盐穴储气方式的是(C) A、Huntorf电站 B、McIntosh电站 C、TICC-500电站 D、江苏金坛电站 3-4德国ADELE项目属于哪种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线?简述该项目终止的主要原因。 答:德国ADELE项目属于高温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线,由于超高温压缩和超大容量的高温高压固体填充式蓄热技术难以实现,受限于上述技术瓶颈和超预算的设备研发制造成本,该项目最终终止。 3-5下列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线中,不适宜建设大容量储能电站技术的是(C) A、传统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 B、中温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储能技术习题答案1

第1章习题答案 1-1简述广义的储能方式与狭义的储能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解: 联系:广义的储能方式包含狭义的储能方式。 区别:广义的储能方式包括基础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二次燃料(氢、煤气和太阳能燃料等)、电能和热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存储;而狭义的储能方式通常指储电和储热。 1-2简述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的区别。 解: 能量密度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储能系统所具有的有效储存能量,又称比能量,包括质量能量密度(质量比能量)与体积能量密度(体积比能量),常用单位分别为Wh/kg或Wh/Lo 功率密度功率密度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储能系统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又称比功率, 包括质量功率密度(质量比功率)与体积功率密度(体积比功率),常用单位分别为W/kg或W/Lo 1-3简述储能技术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 解: 根据各历史阶段储能使用的不同特点,可以把整个储能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步探索期、多元发展期和高速发展期。 初步探索期:以电力储能技术为代表的多种储能技术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中,电化学储能和抽水蓄能的发展相对较快,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氢储能也得到了初步的探索, 并在少数领域中得到了使用。 多元发展期: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多种储能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些新的储能技术,如压缩空气储能、超导磁储能和热储能逐渐登上了储能的历史舞台。 高速发展期:新能源的推广使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储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其中,抽水蓄能储能技术发展较为成熟,装机容量大幅提升;电化学储能逐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超级电容储能、超导磁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发展迅速,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热储能和氢储能也展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应用前景。 1-4简要对比分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储能的工作特性。 解: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上、下游两个水库。负荷低谷时段抽水蓄能设备工作在电动机状态, 将下游水库的水抽到上游水库保存;负荷高峰时抽水蓄能设备工作于发电机状态,利用储存

储能技术习题答案4

第4章习题答案 4-1铅酸电池的原理是什么?请写出它的反应方程式。 解: 传统铅酸电池的电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采用硫酸溶液。在充电状态下,铅酸电池的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放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放电时,正极的一氧化铅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和水,负极的铅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充电时,正极的硫酸铅转化为二氧化铅,负极的硫酸铅转化为铅。 铅酸电池反应如下。 正极: PbO2+3H'+HSO;+2e^PbSO4+2H2O 负极: Pb+HSO;<=>PbSθ4+H,+2b 总反应: Pbθ2÷Pb+2H2SO4<=>2PbSθ4+2H2O 4-2请简述铅酸电池的工作方式。 解: 铅酸电池主要有充电放电制和定期浮充制两种充电方式。 充电放电制是指铅酸电池组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分别进行的一种工作方式,即先用整流装置给铅酸电池组充满电后,再由铅酸电池的负载供电(放电),然后再充电、再放电的一种循环工作方式。充电放电制主要用于移动型铅酸电池组。例如,汽车摩托车启动用铅酸电池组、铅酸电池车辆用铅酸电池组等,当有两组相同型号的固定型铅酸电池组,一组工作, 而另一组备用时,一般也采用这种工作方式。 定期浮充制就是整流设备与铅酸电池组并联并定期轮流向负载供电的一种工作方式。也就是说,由整流设备和铅酸电池组所构成的直流电源,部分时间由铅酸电池向负载供电;其他时间由整流设备浮充铅酸电池组供电,即整流设备在直接向负载供电的同时,还要向铅酸电池充电(浮充),以补充铅酸电池放电时所消耗的能量以及因局部放电所引起的容量损失。 4-3简述铅酸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解: 铅酸蓄电池充电曲线如下图所示,其内部反应如下:

交流及暂态练习题(带答案)

交流及暂态练习题 一.储能元件 1.两个电容C 1=3μF,C 2=6μF 串联时,其等效电容值为__D __μF A .9 B .3 C . 6 D .2 2.电 容 器 C 的 端 电 压 从 0 升 至 U 时,电 容 器 吸 收 的 电 能 为 A 。(A.12 CU 2 B.2CU 2 C. U C 2 ) 3.电感L 是 BC 元件,流过电感的电流 F ,电感上的电压 E 。(A. 耗能 B.储能 C.记忆 D.无记忆 E.能跃变 F.不能跃变) 二.暂态过程 1.求三要素法的初始值时,应用换路定律应将 B 作为电压源,将 A 作为电流源,电路结构不变,求出其他初始值+y(0)。 (A. L +L -S i (0)=i (0)=I B. C +C -S u (0)=u (0)=U ) 2求三要素法的稳态值∞y()时,应将电感L B 处理,将电容C A 处理,然后求其他稳态值。 (A.开路 B.短路 C.不变) 3.时间常数0τ越大,表示瞬变过程 B 。 (A.越快 B.越慢 C.不变) 4. RC 电路初始储能为零,而由初始时刻施加于电路的外部激励引起的响应称 为___C ____响应。 (A.暂 态 B. 零 输 入 C. 零 状 态)

5、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0(+c u 等于( B A.2V B.3V C.4V D.0V 6.图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电压)(∞c u 等于( D ) A.2V B.4V C.6V D.8V 7.图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 A.2S B.3S C.4S D.7S 8、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t i 等于(C ) A.t e 25- A B.t e 5.05- A C.)1(52t e -- A D. )1(55.0t e -- A 9.1Ω电阻和2H 电感并联一阶电路中,电感电压零输入响应为___A____ A.t L e u 2 )0(-+ B.t L e u 5.0)0(-+ C.)1)(0(2t L e u -+- 2V 6V + - c u Ω F 15i 1H

电力电子第二章、第九章、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2-1与信息电子电路中的二极管相比,电力二极管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才使得其具有耐受高压和大电流的能力? 答:1.电力二极管大都采用垂直导电结构,使得硅片中通过电流的有效面积增大,显著提高了二极管的通流能力。 2.电力二极管在P区和N区之间多了一层低掺杂N区,也称漂移区。低掺杂N区由于掺杂浓度低而接近于无掺杂的纯半导体材料即本征半导体,由于掺杂浓度低,低掺杂N区就可以承受很高的电压而不被击穿。 2-6 GTO 和普通晶闸管同为PNPN 结构为什么 GTO 能够自关断而普通晶闸管不能? 答:GTO和普通晶闸管同为 PNPN 结构,由 P1N1P2 和 N1P2N2 构成两个晶体管V1、V2 分别具有共基极电流增益α1 和α2,由普通晶闸管的分析可得,α1 + α 2 = 1 是器件临界导通的条件。α1 + α 2>1 两个等效晶体管过饱和而导通;α1 + α 2<1 不能维持饱和导通而关断。 GTO 之所以能够自行关断,而普通晶闸管不能,是因为 GTO 与普通晶闸管在设计和工艺方面有以下几点不同: l)GTO 在设计时α 2 较大,这样晶体管 T2 控制灵敏,易于 GTO 关断; 2)GTO 导通时α1 + α 2 的更接近于 l,普通晶闸管α1 + α 2 ≥ 1.5 ,而 GTO 则为α1 + α 2 ≈ 1.05 ,GTO 的饱和程度不深,接近于临界饱和,这样为门极控制关断提供了有利条件; 3)多元集成结构使每个 GTO 元阴极面积很小, 门极和阴极间的距离大为缩短,使得 P2 极区所谓的横向电阻很小, 从而使从门极抽出较大的电流成为可能。 2-7与信息电子电路中的MOSFET相比,电力MOSFET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才具有耐受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能力? 1.垂直导电结构:发射极和集电极位于基区两侧,基区面积大,很薄,电流容量很大。2.N-漂移区:集电区加入轻掺杂N-漂移区,提高耐压。 3.集电极安装于硅片底部,设计方便,封装密度高,耐压特性好。 2-8试分析IGBT和电力MOSFET在内部结构和开关特性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答:IGBT比电力MOSFET在背面多一个P型层,IGBT开关速度高,开关损耗小,具有耐脉冲电流冲击的能力,通态压降较低,输入阻抗高,为电压驱动,驱动功率小。 2-11试列举你所知道的电力电子器件,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电力电子器件进行分类。目前常用的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有哪些? 答:1. 按照器件能够被控制的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1)半控型器件:晶闸管及其派生器件 (2)全控型器件:IGBT,MOSFET,GTO,GTR (3)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 2. 按照驱动信号的波形(电力二极管除外) (1)脉冲触发型:晶闸管及其派生器件 (2)电平控制型:(全控型器件)IGBT,MOSFET,GTO,GTR 3. 按照器件内部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的情况分为三类: (1)单极型器件:电力 MOSFET,功率 SIT,肖特基二极管 (2)双极型器件:GTR,GTO,晶闸管,电力二极管等 (3)复合型器件:IGBT,MCT,IGCT 等 4.按照驱动电路信号的性质,分为两类: (1)电流驱动型:晶闸管,GTO,GTR 等 (2)电压驱动型:电力 MOSFET,IGBT 等 常用的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电力晶闸管,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9-1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电路对整个电力电子装置有哪些影响? 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电路是电力电子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接口,是电力电子装置的重要环节,对整个装置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性能良好的驱动电路可使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比较理想的开关状态,可缩短开关时间,减少开关损耗,对装置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对电力电子器件或整个装置的一些保护措施也往往就将近设在驱动电路中,或者通过驱动电路来实现,这使得驱动电路的设计更为重要。

电气元件 练习题及答案

1:在开关电源中驱动电路一般都具有(2.放大)作用。 2:对于理想器件,阻抗不随频率变化的器件4.电阻 3:下列被动元件那个属于储能元件1.电感 4:下列那种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1.金属膜电阻 5:下列哪项不属于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主要用途4.储能 6:熔断器主要由()、熔断管及导电部件等组成。3.熔体 7:电磁兼容设计中,()滤波器用得最多1.低通滤波器 8:下列器件那个不属于被动元件4.存储器RAM 9: Q为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越(),曲线越陡越 ( ),选频特性越好。1.大,窄 10:增加共模扼流圈的匝数可以减小()的阻抗1.高频 11:EMI即指(),主要是检查被测设备运行时产生的EMI信号电平。2.电磁干扰 12:下列器件那个不属于被动元件4.运算放大器 13:电容器容量与电荷关系是2.电容量越大,存储电荷越多 14:无源器件论述正确的1.自身消耗电能 1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1.多子扩散)而成。 16:下列器件应用中是并联于电路中的是3.压敏电阻 17:下列那种情况会造成严重后果2.电流互感器副边开路 18:电容器上面标示为107,容量应该是2.100μF 19:在应用中常串联于电路中的器件是1.差模电感 20:理想运放的两个重要结论是2.虚断与虚短 21:三极管超过()所示极限参数时,必定被损坏3.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22:交流电器的铁心通常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其重要目的是1.减少铁心发热程度 23:下列器件应用中是并联于电路中的是3.压敏电阻 24:下列哪器件具有单向导电性1.发光二极管 25:各种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只有2.两种 26:开关电源模块的寿命是由模块内部工作()所决定,其高低主要是由模块的效率高低所决定。3.温升 27:浪涌保护主要指(1.防雷保护)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掉设备电路上因感应雷击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到安全地线上,从而保护整个设备 28:压敏电阻器特性不正确的为1.电压与电流遵守欧姆定律 29:单端反激变换电路一般用在()输出的场合。1.小功率 30:电压比较器是一种能够比较两个()大小的电路。1.模拟量 1:下列被动元件那个属于储能元件2.电感 2:交流电器的铁心通常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其重要目的是1.减少铁心发热程度 3:一个回路的电流与其回路的电阻乘积等于4.电压 4:那种电阻不遵守欧姆定理1.压敏电阻 5:关于安规电容的论述不正确的为4.Y电容抑制差模干扰,X电容抑制共模干扰 6:电容是一种常用电子元件,下列哪项不属其应用场合3.过电流保护 7:下列器件那个不属于被动元件4.存储器RAM 8:电容器的电容量与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1.成正比 9: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3.反向击穿状态 10:下列那种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1.金属膜电阻 11:下列器件应用中是并联于电路中的是3.电解电容 12:干扰滤波器中的电感一般使用()做磁芯。1.铁氧体材料

《储能技术》 第9章习题答案[8页]

第9章习题答案 9-1 在储能投资方案评价和选择中,只要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贴现率,方案就是可取的,这个结论对吗?为什么? 解: 不对。在一般情况下,各种方法具有一致的结论,但当项目方案的计算期不同或项目方案原始投资规模不同时,分别使用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率法,其结论可能会不一致。因此在应用评价方法对方案进行比选时,不仅要注意保持各个方案的可比性,而且要注意选用恰当的评价依据。 9-2 某储能项目的计算期为10年,经计算其内部收益率恰好等于基准收益率,问该方案的净现值和动态回收期各为多少?为什么? 解: 结合公式(9-13)和公式(9-14): NPV(i0)=∑(CI−CO)t(1+i0)−t n i=0=∑(CI−CO)t(P/F,i0,t) n i=0 ∑(CI−CO)t n i=0 (P/F,IRR,t)=0 可得净现值NPV(i0)=0,动态回收期为10年 9-3 简述储能在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应用情况。 答: 在发电侧,储能主要有两种应用情景:一是与火电联合运行,二是与可再生能源联合运行。将储能与火力发电联合运行,作用如下:1)提高火电机组的灵活性不足的短板,“火储”作为整体参与调峰、调频服务;2)避免火电机组的频繁启停,减少机组损耗并降低其维护成本;3)增加系统在高峰时刻的供电能力,延缓新建电厂甚至避免新建电厂。储能与可再生能源联合运行,作用如下:1)使原本难以控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可控,进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2)作为整体参与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获取额外收益;3)可减少可再生能源场站所需备用容量,并节省并网通道建设投入。 在电网侧配置储能,作用如下:1)在动态逆变器等外部设备的辅助下,可以调整线路的无功功率,实现动态补偿;2)储能可以双向调节系统的功率,提高系统的调峰、调频能力;3)可以优化系统潮流,降低调度周期内的电网损耗;4)在故障情况下,储能可以提供无功电压支撑,并作为事故后备电源,全面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在负荷侧配置储能,作用如下:1)可以利用储能的“低储高发”性能降低整体用电成本;2)可以减小用户用电功率的最高值,进而降低容量费用;3)安装了储能的用户,在发生停电故障期间,仍可利用储能进行电力供应,提高供电可靠性;4)可以在短期故障的情

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

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 介绍 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是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用于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它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工作原理 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通过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输入电流控制:通过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的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入直 流电流的调节和控制。这种控制通常基于电流反馈回路,使得输入电流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进行调整。 2.DC/AC逆变:逆变是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将直流电转 换为交流电,通过采用高频开关器件(如MOSFET、IGBT等)来实现,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3.输出电流控制:逆变器储能元件在输出交流电流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通 过对逆变器的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出电流的调节和控制,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4.储能与释能:通过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储 存和释放。储能过程是将电能从输入端储存到输出端,释能过程则是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到负载上。 应用领域 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 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太阳能和风能等直流能源转换为交流能源,实现对电网的接入。 2.电力调峰与储能系统: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可以将低负荷时的电力储存起 来,在高峰时段释放,实现电力的平衡和调节。它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交通运输领域: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系统中,电流型逆变器储能元件被用于 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实现电动汽车等的充电功能。它对于电动交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电路与电子技术董毅第二章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董毅第二章答案 1、单选题: 电阻元件的性能有() 选项: A:记忆性 B:惯性 C:耗能性 D:储能性 答案:【耗能性】 2、单选题: 一个电热器从220V的电源吸取1000W的功率,若将此电热器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吸收的功率为() 选项: A:2000W B:1000W C:500W D:250W 答案:【250W】 3、单选题: 220V、40W白炽灯正常发光(),消耗的电能为1KW·h。 选项: A:20h

B:45h C:25h D:40h 答案:【25h】 4、单选题: 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选项: A:125mA B:250mA C:2.5mA D:50mA 答案:【50mA】 5、判断题: 直流电路中,有电压的元件一定有电流。() 选项: 答案:【错】 6、单选题: 电路中发生瞬态过程的条件是()。 选项: A:有电源,电路中有储能元件。 B:有换路,电路中有储能元件。

C:有换路,有电源。 D:有换路,电路中有耗能元件。 答案:【有换路,电路中有储能元件。】 7、单选题: 图中电路换路前已达稳态,在t=0时断开开关S,则该电路() 选项: A:电路有储能元件L,要产生过渡过程 B:因为换路时元件L的电流储能不发生变化,所以该电路不产生过渡过程。 C: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D:其余选项都不对。 答案:【因为换路时元件L的电流储能不发生变化,所以该电路不产生过渡过程。】 8、单选题: 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的时间常数等于() 选项: A:1s B:4s C:0.5s D:2s 答案:【2s】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题与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在小型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中,下列哪个不是组成部分()。 A.贮能(正确答案) B.整流 C.滤波 D.稳压 2、PN结最大的特点是()。 A.导电性 B.绝缘性 C.单向导电性(正确答案) D.负足性 3、在硅稳压管稳压电路中,稳压管与负载()。 A.串联 B.并联(正确答案) C.有时串联,有时并联 D.混连 4、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A.截止状态、饱和状态和开关状态 B.饱和状态、导通状态和放大状态 C.放大状态、截止状态和饱和状态(正确答案) D.开路状态、开关状态和放大状态 5、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通过二管的平均电流等于()。 A.输出平均电流的1/4 B.输出平均电流的1/2(正确答案)

C.输出平均电流

D.输出平均电流的1/3 6、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等于()。 A.第一级输入电阻(正确答案) B.各级输入电阻 C.各级输入电阻之积 D.末级输出电阻 7、RS型触发器不具有()功能。 A.保持 B.翻转(正确答案) C.置1 D.置0 8、更好的抑制零漂,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大多采用()。 A.直接耦合电路 B.阻容耦合电路 C.差动放大电路(正确答案) D.反馈放大电路 9、构成计数器的基本电路是()。 A.与门 B.或门 C.非门 D.触发器(正确答案) 10、深度负反馈,可以使运放进入() A.非线性区 B.线性工作区(正确答案) C.截止区 D.饱和区 11、实际应用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属于()。

A.甲类放大器 B.乙类放大器 C.电压放大器 D.甲乙类放大器(正确答案) 12、硅稳压管稳压电路适用的场合()。 A.输出电流较大(几百毫安至几安)、输出电压可调、稳定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B.输出电流不大(几毫安至几十安)、输出电压固定、稳定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正确答案) C.输出电流不大(几百毫安至几安)、输出电压可调、稳定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D.输出电流较大(几百毫安至几安)、输出电压固定、稳定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 13、可实现有源逆变的电路为()。 A.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B.三相半控桥整流电路 C.单相全控桥接续流二级管电路(正确答案) D.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 14、只有当决定一件事的几个条件都不具备时,这件事才不会发生,这种逻辑关系为()。 A.与(正确答案) B.与非 C.或 D.或非 15、在()的情况下,或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A.全部输入是0 B.全部输入是1 C.任一输入是0,其他输入是1 D.任一输入是1(正确答案) 16、逻辑函数式A+A,简化后的结果是()。 A.2A

2017版储能原理与技术作业及标准答案

《储能原理与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章储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一. 名词解释: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储能 答: 一次能源:指早就“自然”存在着的化石能源,只需要支付采掘费用; 二次能源:指人造的能源,不但需要支付采掘费用,还需支付存储费用; 储能:乂称蓄能,是指使能量转化为在自然条件下比较稳定的存在形态的过程。 二. 简答题 1、储能技术的应用场合? 答: (1)削峰填谷,负荷调节; (2)紧急事故备用,系统安全; (3)节约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 (4)方便使用:汽车一一蓄电池; (5)降低污染、环保:氢能; (6)克服新能源利用中先天不稳定的缺陷:太阳能、风能 2、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答: (1)电力调峰 (2)计划内的暂时电能支撑; (3)改善电能质量,包括电流、电压和频率; (4)在电网运行状态恶化时支持电网运行; (□)可再生能源发电高渗透率接入下的电网平衡调节; (6)提高电力资产利用率。 3、请列出影响储能技术选择的几个关键技术性能和经济性指标。 答:

(1)投资费用 (2)能量和功率密度 (3)循环寿命 (4)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抽水蓄能电站 简答题 ①请配图说明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 答 水体 工作原理:利用可以兼具水泵和水轮机两种工作方式的蓄能机组,在电力负荷出现低谷时(夜间)做水泵运行,用基荷火电机组发出的多余电能将上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存储起来,在电力负荷出现高峰(下午及晚间)做水轮机运行,将水放下来发电。 2、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 答: 按与常规电站的结合情况分:纯抽水蓄能、混合式抽水蓄能 按调节性能分:日调节、周调节、季调节 按水头分:〈600m单级可逆式;>600m多级或三机式 按布置特点分:地面式、地下式 按机组类型分:四机式、三机式、两机式 3、抽水蓄能电站的功能? 答: (1)调峰填谷 (2)调频调相 (3)事故备用 (4)提高水(火、核)电站的综合利用率 (5)降低系统的能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