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3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怎样配制电镀锌三价铬钝化液一:配方组成1.1 三价铬离子(主成膜剂):硫酸铬、硝酸铬、氯化铬1.2 络合剂(产品稳定剂):各大生产商所使用的络合剂不外乎两体系三种原料:有机酸体系-草酸、柠檬酸(通常所用的紫红色药水都是这个体系);氟体系-氟化钠,氟化铵,氟化氢铵(通常所用的绿色透明药水都是这个体系)。
1.3 氧化剂:硝酸根离子。
1.4 其它金属离子 目的是为了提高耐蚀性并调整钝化膜的颜色。
用的最多的有钴、镍及一些稀土元素。
1.5 其它阴离子 与金属离子的性质差不多,也是一种成膜促进剂。
二:钝化原理 水溶液中Cr3+通常都以[Cr(H2O)6]3+存在,水的络合能力很弱,在发生钝化反应时,体系不稳定,因此需要一些相对较强的络合剂。
这与电镀添加剂的本质基本相同。
加入络合剂后,铬离子以以下结构式存在:[Cr(H2O)6-XFX](3-X)+ 0≤X≤3或 [Cr(H2O)6-2X(C2O4)2X](3-2X)+ 0≤X≤1.52.1 金属锌在氧化剂硝酸的作用下溶解为锌离子。
Zn+H+--àZn2++H22.2由于H+的消耗,使金属的表面pH升高2.3随着pH升高,络合离子稳定降低,解离出的氢氧根离子进攻络合离子,使铬离子及溶液中的锌离子形成Cr(OH)3和Zn(OH)2,沉淀在锌表面上形成钝化膜;同时,作为络合剂的C2O42-也被解离出来与Co2+形成不溶性的C2O4Co沉淀在钝化膜表面。
C2O4Co是非晶态的固体,其能极大的提高钝化膜的抗蚀性能。
这样反复进行,真到钝化膜生长起来。
当然,钝化膜的成份并不只是这么简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定论,但这只是科学家的事。
三.配方设计 3.1 一度市场上卖的很火的兰白钝化粉配方研究CrCl3 8~12g/L NaF 6g/L HNO36ml/L这个配方主要特点:蓝度高,光亮好,发蓝速度快。
但其盐雾效果极差,只适合低端市场。
这一配方还有一致命缺陷,在使用或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能用。
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简介三价白铬电镀工艺,所沉积的镀层同样是纯金属铬,故仍具金属铬的特性,如硬度高、耐磨性及耐蚀性俱佳等,其镀液以三价铬化合物提供金属铬的来源,并以低金属铬含量操作,是新型环保产品,不含六价铬,废水处理简单。
电镀时断电不会有不良后果,沉积速度较六价铬快。
1、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 操作条件最佳值控制范围开缸盐320 克/升290-310 克/升铬盐130 克/ 升120-150 克/ 升稳定剂110 毫升/升100-130 毫升/升湿润剂 4 毫升/升2-4 毫升/升络合剂 3 毫升/升2-4 毫升/升金属铬(分析值) 22 克/公升20-24 克/升PH 2.8 2.6-3.0温度32? 30-38?比重26 25-292 2 阴极电流密度15A/dm10-30A/dm 阳极材料专用阳极过滤连续过滤搅拌中等程度机械或空气搅拌加热钛、铁佛龙阳极面积比阴极面积 1.5-2 比 1 沉积速度0.16-0.3um/ 分钟霍氏槽打片条件: 8A 、1分钟、32?搅拌2、设备要求:A) 镀槽:PVC、ABS、聚乙烯衬槽B) 阳极: 采用专用阳极及钛钩C) 温度控制: 采用钛加热管及钛冷却管装置D) 整流器:9,15, ,提供直流电,为使镀液稳定建议配置安培小时积累计3、原料的功能及控制:A) 开缸盐: 用于提高镀液的比重,最佳值为26,每提高一个单位需加22克/ 升开缸盐,浓度过高会引起镀液结晶,使阳极钝化及打气管出现堵塞,浓度太低时,会影响镀液导电性能。
B) 铬盐:补充镀液所消耗的铬离子,补充量为400-500 克/1000 安培小时。
由于铬盐的溶解度较低,加入时须缓慢地逐少量加入,加入,克,升的铬盐,可提高0.15 克/ 升的铬含量。
C) 稳定剂: 与三价铬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可去除镀层上的黑纹使镀层光亮、提高镀液的深度能力,浓度过高会影响走位,过低出现黑色条纹镀层,消耗量为1500-2000 毫升/1000 安培小时。
第1篇一、玻璃电镀工艺原理玻璃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金属薄膜。
具体过程如下:1. 电解质溶液:将玻璃制品放入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如硫酸铜、氯化镍等。
2. 电源:将电解质溶液与电源连接,电源的正极接玻璃制品,负极接金属电极。
3. 电化学反应: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离子在玻璃表面发生还原反应,沉积形成金属薄膜。
4. 固化:金属薄膜在电解质溶液中固化,形成一层稳定的金属薄膜。
二、玻璃电镀工艺过程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玻璃制品、电解质溶液、金属电极和电源。
2. 清洗:将玻璃制品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杂质和污垢。
3. 预处理:对玻璃表面进行预处理,如酸洗、碱洗等,以提高金属离子在玻璃表面的沉积速率。
4. 电镀:将预处理后的玻璃制品放入电解质溶液中,接通电源进行电镀。
5. 固化:电镀完成后,将玻璃制品取出,放入固化炉中进行固化。
6. 后处理:对固化后的玻璃制品进行清洗、干燥等后处理,以提高金属薄膜的质量。
三、玻璃电镀工艺特点1. 金属薄膜均匀:玻璃电镀工艺可以在玻璃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金属薄膜,提高玻璃制品的耐腐蚀性能。
2. 附着力强:金属薄膜与玻璃表面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不易脱落。
3. 透明度高:玻璃电镀工艺不会影响玻璃的透明度,适用于光学领域。
4. 环保:玻璃电镀工艺使用电解质溶液,对环境污染较小。
5. 适用性强:玻璃电镀工艺适用于各种玻璃制品,如平板玻璃、玻璃瓶、玻璃管等。
四、玻璃电镀工艺应用1. 光学领域:玻璃电镀工艺可应用于制作光学仪器、显示器、眼镜等,提高光学性能。
2. 电子领域:玻璃电镀工艺可应用于制作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外壳,提高抗腐蚀性能。
3. 建筑领域:玻璃电镀工艺可应用于制作玻璃幕墙、玻璃窗等,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4. 装饰领域:玻璃电镀工艺可应用于制作艺术玻璃、装饰玻璃等,提高玻璃制品的装饰效果。
5. 医疗领域:玻璃电镀工艺可应用于制作医疗器械、玻璃瓶等,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024年电镀工序质量控制1全过程控制镀件质量特性受全过程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影响,如低氢脆受酸洗、电镀及驱氢等分工序的影响。
因此,应建立自材料供应、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成品检验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
2控制点从通用的镀件质量特性分析着手,在工序流程中找出影响镀件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反复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建立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明确规定控制项目、内容和方法。
一般在原材料进厂检验、浸蚀、电镀、驱氢、钝化环节设立控制点。
3工艺文件不同的电镀零件要根据其特性分别编制合适的工艺文件。
对不同的工艺流程,处理液和电镀液的成分、配比,电镀的工艺参数(电流密度、工作温度、时间、PH值等)、操作方法等应积极进行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工艺方案,提高工艺水平,积累成熟工艺经验。
4工艺材料4.1对工艺用的化工原料、金属阳极等原材料必须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明确规定原材料规格、牌号、纯度级别、杂质允许的最高含量等内容。
当市售的原材料纯度满足不了质量要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详细的纯化方法和质量要求。
4.2原材料的变更或代用应经技术部门小试、中试及小批量试验合格后,由技术科长审核并由总工程师或主管厂长批准,才能投入使用。
4.3采购进厂的原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证明文件的验收和取样分析检验,验收合格才能入库。
4.4应根据原材料性质分别保管,不同规格、不同纯度的原材料不能混放。
易燃、易爆的化工原料要由专门的管理制度和隔离存放制度,存放库应有合乎要求的通风散热条件,并备有相应的消防措施。
电镀中使用的剧毒品要存放专门的剧毒品库,一定要双人双锁制管理,其中一人为厂保卫部门的分管人员,应建立严格的入库、保管、领料制度。
5镀前处理5.1待镀零件应按镀覆前的技术要求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予拒收。
5.2为减小由于机械加工、研磨、成型、冷矫正等工序产生的残余应力,防止电镀时开裂,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034Mpa的黑色金属零件,镀前必须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处理温度必须低于该种材料的回火温度(一般至少低于回火温度30?C),但不能低于消除应力的温度。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一、电镀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
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
二、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地检查设备。
三、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
四、在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
五、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
六、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
不准站在酸,碱及其它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七、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4/5;碱要储存在封闭的铁筒内。
八、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
认真检查酸桶,无裂纹时再小心搬运和使用。
九、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
十、电镀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
防止将带有氰化物的零件送往加工单位。
十一、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并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能排放。
废水及废酸桶、槽引流时,要用吸筒、漏斗,禁止用嘴吸引流。
十二、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应统一管理,严禁到处乱扔。
十三、氰化镀槽的操作人员,下班时应用消毒液对手、脸各部进行消毒。
未经消毒处理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准带到其它场所。
十四、工作完后,要切断电源气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做好清洁,将工件堆放整齐。
十五、电镀生产中碱性溶液应用较多,如化学除油、电解除油、氧化及有色金属精密件去氧化等。
碱液对人的皮肤和衣服有较强的黏附性及腐蚀性,腐蚀时有灼热的感觉。
在生产中使用碱溶液时,应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识。
1、操作温度(除氧化溶液外)一般不宜超过80℃,以免碱液蒸汽雾粒外逸,影响操作环境和伤害工人的皮肤和衣服。
2、操作时,工件进出溶液的速度应缓慢,严防碱液溅出伤害人体。
3、氧化,发黑溶液升温时,用铁棍将其表面硬壳破碎,防止内压作用溅出的碱液伤人。
4、碱液粘在皮肤或衣服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皮肤可用2%左右的醋酸或2%的硼酸溶液中和清洗干净,待皮肤干燥后涂以甘油、医用凡士林、羊毛脂或橄榄油等。
电镀知识园地1、什么是电镀溶液的分散能力?分散能力是指电镀溶液形成的镀层在零件上厚薄分布的情况,又叫做均镀能力2、影响分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几何因素:主要是指镀槽的形状、阳极的形状、零件的形状以及零件与阳极的相互位置、距离等因素造成的尖端放电、边缘效应、阴阳极的距离不同等,从而影响电镀的电流分布。
电化学因素:主要是指极化作用、电流密度、溶液的导电度以及电流效率等。
一般来说,提高阴极极化作用,可改善分散能力;提高电流密度,能增加阴极极化作用,改善分散能力;当提高溶液的导电度不严重降低阳极极化作用时,可提高分散能力;电流效率若随电流密度升高而降低时,降低电流效率可提高分散能力。
3、怎样才能取得均匀的镀层?取得均匀镀层的方法,除了选择合适的溶液配方外,通常使用的方法有:①冲击电流:开始用较大的电流(比正常电流大2~3倍)进行短时的冲击电镀。
②合理装挂零件:使零件处在最佳的电流分布状态下,同时使析出的气体不停滞在零件的盲孔、低洼部分。
③调节阴、阳极之间的距离,缩小阴极不同部位(即零件的凹凸部分)与阳极之间的距离比。
④利用“象形”阳极来改善电流分布。
⑤利用保护阴极和屏蔽保护来降低零件电力线集中部位的电流密度。
4、什么是电镀溶液的覆盖能力?覆盖能力是指电镀溶液在零件各部位镀上金属层的情况,而不研究其厚度分布情况,又叫做深镀能力。
一般来说分散能力好则深镀能力也好,改善分散能力也同时可以改善深镀能力。
5、什么是电镀溶液的电力线?电镀溶液中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轨道,叫电力线。
6、什么是尖端效应?在工件或极板的边缘和尖端,往往聚集着较多的电力线,这种现象叫尖端效应或边缘效应。
尖端效应会造成电镀零件烧焦或阳极钝化。
7、什么是电流密度?电镀生产中工件表面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电流叫电流密度,通常用安培/分米2作为度量单位8、什么是电流效率?电流效率是电极上实际沉积或溶解的物质的量与按理论计算出的析出或溶解量的百分比,通俗讲就是镀出金属的电流与通过镀槽的总电流的百分比。
第1篇一、总则为保障电镀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程。
所有从事电镀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二、安全防护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工作服、胶鞋、手套、防护眼镜等。
2.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工具、电源等是否正常,确保安全。
3. 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饮食。
4. 工作场所应配备应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5. 工作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三、生产准备1. 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熟悉电镀工艺流程、设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工装、夹具是否齐全完好。
3.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所需镀液、添加剂等。
四、电镀前处理1. 对工件进行除油、除锈、清洗等前处理,确保工件表面清洁。
2. 检查工件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3. 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划痕、凹凸不平,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五、电镀过程1. 根据工艺要求,调整镀液值,确保镀液在工艺范围内。
2. 将工件挂入镀槽阳极,确保工件与阳极接触良好。
3. 控制电流密度、镀液温度、镀液配比等工艺参数,确保镀层质量。
4. 观察镀层颜色、厚度,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六、电镀后处理1. 镀层形成后,进行水洗、钝化等后处理。
2. 检查镀层外观、厚度,确保镀层质量。
3.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处理。
七、设备维护1.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并处理。
八、产品质量1. 严格执行自检、首件三检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2.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
3. 定期对产品进行理化分析,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九、环境保护1. 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法规,对电镀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2. 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污染排放。
3. 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十、附则1. 本规程由电镀生产部门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电镀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镀作业,保障人员安全,保证环境卫生和生产质量,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电镀车间及相关人员,包括员工、管理人员和访客。
第三条所有电镀人员必须展开电镀作业前,必须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守本制度。
对不遵守规定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条电镀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电镀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有相关证书或资质。
第五条电镀车间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以提高人员素质和实施安全管理。
第六条禁止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电镀车间或接触电镀设备,以避免事故发生。
第七条除非经过许可,禁止私自更改或修理电镀设备,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第八条电镀车间应设立专门安全检查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管和事故报警。
第二章作业规范第九条电镀人员进入车间后,首先要穿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第十条电镀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随意操作或忽略安全规定。
第十一条电镀液的配制和投料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禁止擅自调整或添加其他物质。
第十二条电镀作业前,要对电镀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电镀作业过程中要保持车间内的通风良好,避免电镀液蒸气对人体造成伤害。
第十四条电镀作业完成后,必须及时清洗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五条电镀废液和废水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严禁随意排放。
第十六条所有电镀废液和废水必须集中存储,禁止私自倾倒或外泄。
第十七条电镀废液和废水的处理和处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并定期接受相关检测。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八条车间内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十九条电镀车间内禁止吸烟,严禁使用明火或易燃物品。
第二十条电镀车间内必须设置紧急停电开关,并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
第二十一条电镀液的储存和使用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严禁使用易燃材料进行存放。
第二十二条电镀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识,明确作业区域和危险区域。
第1篇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塑料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塑料电镀作为一种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具有环保、高效、经济等优点。
本文对塑料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备与材料以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引言塑料电镀工艺是一种在塑料表面形成金属镀层的表面处理技术。
通过在塑料表面涂覆一层金属薄膜,可以赋予塑料材料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性。
塑料电镀工艺在电子、汽车、家电、日用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塑料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塑料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镀层。
具体过程如下:1. 塑料表面预处理:将塑料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提高塑料表面的亲水性。
2. 涂覆导电涂料:在塑料表面涂覆一层导电涂料,使塑料表面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
3. 预处理:将涂覆导电涂料的塑料工件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干燥等,为电镀提供良好的条件。
4. 电镀:将预处理后的塑料工件放入电镀槽中,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塑料表面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5. 后处理:将电镀后的塑料工件进行清洗、干燥、烘烤等后处理,提高镀层的性能。
三、塑料电镀工艺流程1. 工件清洗: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2. 表面预处理:对工件进行喷砂、喷丸、等离子清洗等表面处理,提高塑料表面的亲水性。
3. 涂覆导电涂料:在塑料表面涂覆一层导电涂料,干燥后形成导电层。
4. 预处理:清洗、干燥导电层,确保导电层与塑料表面结合牢固。
5. 电镀:将工件放入电镀槽中,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塑料表面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6. 后处理:清洗、干燥、烘烤等后处理,提高镀层的性能。
四、设备与材料1. 设备:塑料电镀工艺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电镀槽、电源、控制系统、搅拌器、加热器等。
2. 材料:塑料电镀工艺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导电涂料、电解质溶液、金属离子等。
五、应用1. 电子行业:塑料电镀工艺在电子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手机、电脑、家电等产品的塑料部件表面处理。
三价铬电镀讲议一三价铬电镀得以发展的原因:铬具有优良的装饰性和功能性,但六价铬危害巨大,因此RoHs及WEEE是禁止使用六价铬的,但是金属铬和三价铬是可使用的.另外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美国等越来越关注六价铬的危害,不断降低六价铬废水的排放标准.从1997年起,欧洲和北美规定:六价铬在空气中的最大含量为:0.001mg/l,电镀废水中每月日平均含量小于1.71mg/l. RoHs关于电子产品和电器产品有害物质禁令于2006年7月1日实施.这个禁令要求:所有输往欧洲的电子电器产品不可含有镉,铅,汞,六价铬,PBB及PBDE.含以上有害物质的产品,则不可输往欧盟成员国及禁止在市场上出售,违者要负上法律责任. RoHs标准的有害物质含量范围如下:禁止物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Lead Cadium Mercury HexavalentChromium PBB PBDE规定浓度 1000 100 1000 1000 1000 1000(ppm)以上是三价铬电镀得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面谈谈三价铬发展的内在原因: 其实最早开发电镀铬时,就是以三价铬作原料来电镀铬的,后来为什么又是用六价铬来电镀铬呢?有以下原因:3+1> 铬是一种多价态金属,而三价铬镀液中的Cr是中间态,较不稳定.02+3+6+2> 电镀过程式中,阴极可能还原成Cr, Cr,但阳极易使Cr氧气成Cr,难以控制.3> 三价铬电镀同样不可用铬作阳极,其理由同六价铬电镀.而使用不溶性阳6+极时,阳极附近会生成Cr,其对三价铬电镀极其有害.4> 三价铬电镀难得到较厚的镀层,因电镀时,阴极表面PH值升高,会形成Cr(OH)沉淀,阻碍铬的沉积. 3所以要发展三价铬电镀,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1> 抑制电镀生产时六价铬的产生.2> 选用合适的阳极.3> 怎样维持三价铬镀液的稳定性?4> 怎样提高三价铬镀层的质量?经过许多电镀研发者多年的努力,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但镀层质量:如致密性,硬度,等到方面还是没达到六价铬水平,也是目前许多功能要求较严的产品,如汽车配件,卫浴产品仍使用六价铬电镀的原因.1> 抑制电镀生产时六价铬的产生及选用合适的阳极.目前有以下方法:3+ <1> 采用离子树脂膜设立阳极区和阴极区:这种半透膜可阻止Cr进入6+阳极区,避免Cr产生.但此法造价高,且操作麻烦.所以推广较困难,目前几乎没人使用.<2> 使用催化阳极:如麦德美的钛铱合金阳极.可阻止六价铬产生.另其阳3+极表面还涂有一层膜,也可阻止Cr进入阳极金属表面.但其造价较高.<3> 采用高纯度紧密石墨作阳极,在三价镀液中加入抑制剂或还原剂,例6+于溴化铵等,抑制溶液中Cr产生.反应式如下:-+3+2- CrO+6Br+14H?2Cr+3Br+7HO 2273Br+2NHBr?N?8HBr 242--虽然Br对镀层外观没有直接影响,但仍是主要成份, Br主要是能够6+抑抑制Cr产生.同时也能够抑制氯的产生.2> 怎样维持镀液的稳定性及增加三价铬镀层质量:三价铬电镀液是一种络合剂型电镀液,镀液中的三价铬离子与络合剂产生配位离子比较稳定,难以在阴极析出,致使电镀生产时阴极表面有大量氢气析出,结果造成阴极表面附近镀液的PH迅速升高,甚至超过8.在此条件下,在阴极表面三价铬离子形成新的多聚配合物或生成胶体物质,使镀层结晶不致密,疏松,甚至脱落无法增厚.经过许多科研工作者多年的研究现得以解决,有以下两个途径:<1> 选用合适的络合剂(如EDTA,尿素,主要是有机胺之类).<2> 加入良好的缓冲剂(主要是硼酸).三价铬镀层比六价铬镀层颜色要暗,呈不锈钢色.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通过改良工艺,加入光亮剂,三价铬镀层已很接近六价铬镀层颜色. 二三价铬电镀的主要优点:1> 毒性低:据报道:三价铬电镀的毒性只有六价铬电镀的1%.除使用的原料毒性低外,三价铬电镀还不会有铬酸雾产生.2> 废水处理较容易:一般六价铬废水通过加入还原剂(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等,将六价铬还原成微毒的三价铬,然后调节废水的PH值,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分离出去.三价铬废水直接调PH值沉淀即可,其处理费用只有六价铬的20%左右.3> 相对于六价铬镀液,三价铬镀液有较好的分散力和覆盖能力,可以电镀形状较复杂的工件.24> 三价铬电镀可使用的电流密度范围很宽(1-100A/dm),在高电流密度下不会烧铬.5> 温度因各体系不同而不同.6> 可二次电镀,电镀过程停电不会影响电镀层质量,也不会影响镀层间的结合力.7> 三价铬镀层是一种微孔铬镀层,但其孔是没有穿底的.8> 三价铬镀液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没六价铬镀液强,因此可在铜,铜合金,锌合金上直接电镀.9> 三价铬电镀的沉积机理较间单,与一般的络合电镀一样.2 阴极电流密度(A/dm)六价铬镀液阴极极化曲线三价铬镀液阴极极化曲线阴极电位V三三价铬电镀的缺点:1> 三价铬电镀对杂质特别敏感,这是它的一大缺点.尤其是对6+3+2+2+2+Cr,Fe,Cu,Ni,Zn等离子及有机杂质(如铜,镍光剂及其分解物).我6+2+2+司是只有塑胶电镀,因此平时这些杂质主要是: Cr,Cu,Ni等离子及有机杂质(如铜,镍光剂及其分解物).当铜,锌,镍在三价铬镀液中累积达到20mg/l时,镀层质量开始下降,镀层不能任意增厚,当厚度超过0.5um 时,镀层会发朦,发白.三价铬镀液对杂质容忍限量如下表:金属杂质最高容忍限量六价铬 100 PPM镍 200 PPM铁 50-100 PPM锌 20 PPM铜 10 PPM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杂质的带入:<1> 生产过程中,工件电镀三价铬前没清洗干净,一般要求:电镀镍后与电镀三价铬之间至少要有5道水洗+1道酸活化+1道水洗.并且水洗缸中要有打气和喷淋,以便清洗工件肓孔,装配孔中殘留的镀液.<2> 电镀生产之前要严格检查挂具是否有破损.避免带入杂质.<3> 生产环境要通风良好,另三价铬镀槽要远离粗化,六价铬镀槽及钝6+化槽等,避免带入Cr.<4> 生产时要避免不需电镀位沉上化学镍现象(如绝缘位),因三价铬镀液是酸性,会将不导电的镀层溶解.形成杂质.<5> 挂具的设计要合理,要确保工件固定牢固,导电良好.避免工件溶解. 另若操作不当,致使工件掉缸要及时打捞.2> 生产时需开启打气,并最好有阴极摇摆.会增加生产成本和设备投资.3> 镀液开缸,运作成本,阳极远远高于六价铬电镀.<1> 开缸:(按缸体积2800升计)A 上马公司盐酸型三价白铬:a 镀液费用:工作液单价30.7元*缸的体积2800升=85960元.b 阳极费用:64块*1200元/块=76800元.(碳阳极,易老化,需更换.)合计:162760元.B 麦德美公司硫酸型三价白铬:a 镀液费用:242928元—优惠60000元=182928元.b 阳极费用:20块*10300元/块=206000. (钛铱合金包胶阳极,不易老化.)合计:388928元.C 六价铬:a 镀液费用:0.29kg/l*2800l*34.5元/kg=28014元.b 阳极费用也低得多.<2> 运作成本(1000A*hr添加量):A上马公司盐酸型三价白铬:开缸盐: 51元/kg*2.5kg=127.5元铬盐: 51元/kg*1kg=51元稳定剂: 48元/升*2.2升=105.6元湿润剂:38元/升*0.2升=7.6元络合剂: 38元/升*0.04升=1.52元合计:293.22元.其它:调片还要添加较多稳定剂,铬合剂和湿润剂.每天的运作成本(按3000A电流,每天生产23小时计)=3000*23*293 =20217元B 麦德美公司硫酸型三价白铬:Part I: 0.7升*180元/升=126元Part II: 0.7升*110元/升=77元湿润剂:0.03升*110元/升=3.3元合计:206.3元.其它:导电盐分析加料.每天的运作成本(按3000A电流,每天生产23小时计)=3000*23*206=14214元C 六价铬:每天差不多只加50kg铬酐每天的运作茧成本=50*34.5=1725元. 4> 镀液的维护管理:较六价铬困难,要安培小时加料,加料频繁,困难.5> 镀层的硬度,致密性,耐酸性,耐盐雾性,耐磨性都不如六价铬层.6> 三价铬产品较六价铬易发霉.三价铬产品发霉是困扰电镀产家的一个大难题,现还没有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7> 三价白铬镀液的阳极电流密度有严格的要求,每个公司的要求可能不2一样,一般要求不能超过8A/dm.这是因为:随着阳极电流密度的升高,镀液中的抑制剂也好,贵金属钛铱阳极包裹膜也好,都无法阻止阳极附3+6+近发生如下电化学反应:Cr--3e?Cr.6+6+ 也就是说:阳极会达到Cr的析出电位.随着镀液中Cr的累积,三价铬镀液将很快无法使用.四三价铬电镀液中除杂的方法:既然三价铬镀液中杂质的产生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它除掉,避免杂质积累:下面介绍常用的三种方法:1> 低电流电解法:这是电镀生产很常用,很传统的一种除杂方法,其原理是: 利用铜,锌,镍的电位较正,通电时更易析出的原理:一般使用的阴极电2密在2-4A/dm左右.阴极采用瓦愣型不锈钢网.有效面积越大越好.操作时最好2小时以内更换一次.优点是操作方便,简单.缺点是:除杂效率低, 镀液损耗大.能耗高.2> 采用除杂水除杂:(是由专用的螯合剂和络合剂组成)除杂水中的螯合剂和络合剂会对金属杂质进行封闭,并通过电镀共沉积出来.但这是镀层质量变差,颜色变暗.有一部份也可过滤除去.这种除杂方法比较经济实惠,效率也高,但除杂时段产品质量会有一定影响. 3> 离子交换法(特定型号的专用螯合树脂):这种螯合树脂对金属杂质具有很强的亲和能力,对三价铬离子的亲和能力很低.当镀液通过树脂时10-90%的金属杂质被吸附.当树脂吸附饱和后,活化再生即可.其优点是:高效,无污染,操作方便,适合连续生产;缺点是:一次性投次大.2800升的三价白铬槽,除杂需投资近30000元.以上是金属杂质的除去方法,有机杂质采用活性C吸附的方法. 五三价铬镀液的组成:三价铬镀液组成中包括:1> 主盐:三价铬的硫酸盐或盐酸盐.2> 络合剂:主要有:有机羧酸(C小于10个)及其盐类,有机胺其盐类类,硫氰酸盐等.3> 导电盐:导电盐是由碱金属和盐酸及硫酸之类的强碱盐构成,常用的有+++Na,K,NH的氯化物和硫酸盐. 46+4> 抑制剂:其作用是抑制镀液中Cr的产生.如NHBr等. 45> 缓冲剂:为保持镀液PH的稳定,硼酸是优良的PH缓冲剂.6> 光亮剂:可提高镀层的光亮性.如丙三醇等.7> 表面活性剂:可降低镀液的表面张力,更好地润湿工件表面,避免针孔的产生,促使镀层光泽均匀一致.8> 少量的催化剂:有采用铁的,也有硫化物的.其作用是降低三价铬电解成六价铬的电极电位,加快其沉积速度.三价铬镀液根据其铬盐的不同可分为:盐酸体系三价白铬,硫酸体系三价白铬,混合型三价白铬.各种体系的三价白铬根椐其发展过程(如选用改良的络合剂,催化剂),又分一代,二代,甚至三代.根椐其镀层颜色又分为:三价白铬和黑铬:以下将分开讲解: 盐酸体系三价白铬,硫酸体系三价白铬,混合型三价白铬,三价黑铬.上马三价白铬电镀工艺本产品是新型环保产品,不含六价铬,废水处理简单,色泽均匀,美观,具有良好的覆盖能力和均镀能力,适合各类塑胶,五金,装饰物品等的电镀,是盐酸型三价白铬.1.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原料及操作条件范围最佳TVC-BC开缸剂 400-450g/L 425g/L TVC-CAT稳定剂(就是络合剂) 55-75ml/L 65ml/L TVC-MS湿润剂 2-5ml/L 3ml/L TVC-EXT络合剂(铁催化剂) 1-2ml/L 1ml/L 三价铬 20-24g/L 22g/L PH 2.5-3.0 2.8温度 28-35? 32?0比重(Be) 24-26 25 阴极电流密度 8-16A/dm? 12A/dm?阳极电流密度 3.5-5.5A/dm? 4.5A/dm?阳极材料 TVC三价铬专用阳极(C阳极)过滤连续过滤搅拌中等程度机械式或空气搅拌加热采用纯钛加热管冷却采用纯钛冷却2.设备要求:a) 镀槽:PVC、PP、ABS、聚乙烯衬槽.b) 阳极:采用TVC专用阳极及钛钩.c) 温度控制:采用钛加热管及钛冷却管装置.d) 整流器:要求配置安培小时积累计.(波纹系数小于10)e) 阴、阳极导电排使用钛包铜材料.3.原料的功能及控制:a) TVC-BC开缸剂:用于开缸和槽液补充,提供铬离子和导电盐,可以通过对镀液的比重来控制TVC-BC开缸剂含量,镀液比重最佳值是25,每提高1个单位需加22g/L TVC-BC开缸剂,浓度过高会引起镀液结晶,浓度太低会影响镀液导电性能.b) TVC-CC铬盐:用于补充镀液中电镀所消耗的铬离子,补充量为400-600g/1000安培小时,或根据分析补充.c) TVC-CAT稳定剂:作用是与三价铬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浓度过高会影响走位,浓度过低易出现黑色条纹镀层,消耗量2000-2500ml/1000安培小时. d) TVC-MS湿润剂:是一种防雾剂,能提高走位,浓度过少会出现黑色镀层, 过量一般无影响,消耗量60-100ml/1000安培小时.e) TVC-EXT络合剂:可增大电流密度范围,开缸时添加通常不需补加,视情况适量添加,过多会增加镀层黑度.f) PH值:最佳PH值为2.7-2.9,可用浓盐酸或浓氨水调整PH值,每加入2ml/L浓盐酸镀液PH值降低0.1,每加入2ml/L浓氨水镀液PH值提高0.1, 加入盐酸或氨水之后需搅拌2-4小时才可用PH机测试镀液PH值,PH过高三价铬会沉淀,因此要准确计算加入量.g) 温度:镀液温度太低有沉淀析出,温度太高严重影响镀层的覆盖能力. h)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请填写好记录表,按记录表计算平衡添加各种添加剂, 以便能长期获得良好正常的电镀效果4.金属杂质控制及影响,最好配备树脂处理装置吸咐金属杂质: a) 铜离子<10PPM,镀液受铜污染时,高电流区黑暗,过多时整个电流区暗. b) 锌离子<20PPM,镀液受锌污染时,中位电流会出现白色污渍. c) 镍离子<100PPM,镀液受镍污染时,中低电流区会有棕黑色镀层. d) 铅离子<10PPM,镀液受铅离子污染时,低电流会出现白斑. e) 当镀液受金属污染时,可用2-4A/dm?电流扯片,直至杂质去除为止,阴极用镀镍不锈钢板.5.电镀故障及处理:原因故障处理1.PH值高镀层有黑色条纹 1.调整PH值C-MS湿润剂少 2.添加TVC-MS湿润剂C-CAT稳定剂少 3.添加TVC-CAT稳定剂4.铬离子少 4.分析添加TVC-CC铬盐1.金属铅污染镀层有白色斑点 1.扯片处理2.前处理不良 2.加强处理1.镍层钝化结合能力差 1.加强活化2.铅杂质污染 2.扯片处理1.PH低走位差 1.调整PH值2.比重低 2.补充TVC-BC开缸剂3.锌、铅杂质过多 3.扯片处理4.打气过快 4.减小打气速度慢 1.PH高 1.调整PH2.搅拌慢 2.提高搅拌速度C-CAT稳定剂少 3.添加TVC-CAT稳定剂缸边有结晶 1.温度过低 1.调整温度2.比重过高 2.调整比重黑色镀层 1.温度高 1.调整温度2.PH值高 2.调整 PH值3.金属杂质污染 3.扯片处理TVC-三价铬候氏槽试片现象及解决一.黑色条纹现象:低位有“S”形黑色条纹,是TVC-CAT稳定剂少的现象,补加TVC-CAT稳定剂即可.二.镀层分层,即与后面颜色不统一现象:1.镀层分层色泽变蓝朦.主要分为.a.金属污染.特别是铜.C-EXT络合剂不够.C-CC铬盐不够.2 解决方法: a. 用2-4A/dm小电流电解扯片,时间视情况而决定b. 补充TVC-EXT络合剂,用量看候氏槽试片决定.c. 补充TVC-CC铬盐,用量以候氏槽试片决定.2.镀层分层色泽偏黄.主要为金属镍杂质污染.解决方法.补TVC-02添加剂20.5-1ml/L或用2-4A/dm电解2-4小时. 三.镀层低位收尾不清晰现象:镀层低位收尾不清晰,主要分为:a.有机物,镍光剂污染.C-CAT稳定剂偏少.c.PH值偏高.解决方法: a.加3-5g/L碳粉,进行碳处理.b.补加TVC-CAT稳定剂.c.调PH值到标准范围.四.中电位不上镀层只有少许镀层,呈棕黄色泽. 现象:镀层中电位没有镀层或只有少许镀层.主要分为: C-BC开缸盐不够..C-MS湿润剂不够.c.有金属杂质和有机杂质污染.(主要是镍杂质)d.PH值过高.C-CAT稳定剂少.解决方法:a.补充TVC-BC开缸盐.b.补充TVC-MS湿润剂.c.进行小电流电解处理或加TVC-02添加剂0.5-1ml/L,如果是有机物污染,则进行碳处理.d.调PH值至范围内.e.补充TVC-CAT稳定剂.五.整片色泽偏黑. 现象:镀层色泽偏黑,主要分为:C-EXT络合剂过量. C-02添加剂过量.解决方法:电解处理,消耗TVC-EXT络合剂或稀释镀液. 六.镀层覆盖度差,即走位差. 现象:镀层走位能力差,主要分为: a.PH值偏低.b.锌,铅杂质过多.c.打气过快.d.比重偏低.e.硼酸过高.C-CAT稳定剂过量.g.温度偏高.解决方法: a.调整PH值.b.小电流电解扯片处理或加TVC-02添加剂0.5-1ml/L.c.减少打气.d.补充TVC-BC开缸盐.e.分析并调整.f.扯片处理.g.降低温度.麦德美硫酸体系三价白铬III 1.组份和操作条件:KAH 操作条件配槽浓度耗用量组份300g/L TriMacIII导电盐分析 TriMacIII Part 1 18% 700ml TriMacIII Part 2 700ml TriMacIII Part 30.1% TriMacIII 促進劑1.0% TriMacIII起始剂0.3% 30 ml TriMacIII湿润剂0.1% TriMacIII除杂剂2.设备要求:a> 镀槽:PVC,PP衬槽.b> 阳极:采用钛铱专用双面阳.c> 温度控制:采用钛,钛合金,铁氟笼加热管.(无需冷水系统)d> 整流器:要求配置安培小时积累计.e> 阴、阳极导电排使用钛包铜材料,阴阳极面积比1:2.f> 使用连续过滤.(装棉芯和C芯)g> 双排空气搅拌.3.组份的功能及控制及镀液维护:TriMacIII,Part 1和Part 2的濃度應使用安培自動添加裝置來維持.鉻和導電鹽的濃度應定時分析和調整.槽液應通過分析,保持在以下的參數範圍內:TriMacIII Part1 Part 1是用來維持槽液中鉻的濃度,添加量可依電鍍時間和帶出量來調整.千安培小时添离加700ml.添加12.25ml/L的Part 1將使鉻濃度升高到1.0g/L,增加鉻濃度將會提高電鍍速率. TriMacIII Part 2 千安培小时添离加700ml.Part2 係用於維持鍍層的顏色和電鍍效率. (含光亮剂,催化剂)Part 2的添加量过高,則電鍍速度越快,然而過多的Part 2會導致高電流區鍍層發霧. TriMacIII Part 3 TriMacIII Part 3 是三價鉻鹽的絡合劑.它存在於TriMacIII Part 1 中,而且在大多情況下是不要求直接使用的.4 mL/l 之TriMacIII Part 3 含有 1 g/l 之絡合劑.絡合劑與鉻之最佳的比例爲1.3:1.如果需要添加Part3來保持絡合劑與鉻的比例,應以每次1ml/l的添加量來補充,過多的添加可能導致電鍍效率降低. TriMacIII 起始劑 TriMacIII 起始劑:可交由麥德美技服人員進行分(也叫光亮剂,在Part 2析.在開槽時需要10ml/L之起始劑以保持最佳的槽中含有,双氧水可除去) 液性能.然而在操作時,TriMacIII 起始劑只需保持在5ml/L.建浴之後,操作濃度高,並無助益. TriMacIII 導電鹽 TriMacIII 導電鹽,只有帶出消耗,依分析補充. TriMacIII促進劑:(主要在經一段時間停産之後,需要添加1 mL/l 之是催化剂)是不饱和物,可TriMacIII,並以每次0.25ml/L方式逐次添加,用以被双氧水除掉,可增加沉保持最佳槽液特性.积速度,副作用走位差,在注意:過多的添加此種添加劑會導致鍍層發霧.Part2中含有.如果槽液表面張力高於40mN/m.可添加0.5到1.0ml/L,TriMacIII 濕潤劑使表面張力恢復正常.少时中低区有黑条纹. (影响镀层色泽均一性)pH值TriMacIII 槽液的pH值應該維持在3.2到3.8之間.在一般的生產操作過程中,槽液的pH會有下降的趨勢.可在強烈攪拌下,緩慢加入10%的氫氧化鈉到工作槽體中來調整pH.如果出現pH值上升到3.8以上的不正常情況,可用10%的硫酸進行調整.任何調整pH的動作都應該在強烈攪拌槽液時緩慢加入. 如果pH值高於3.8,將會使電鍍效率降低.溫度溫度應該保持在50-60?之間,溫度增高,會增進電鍍效率.電流密度增加陰極電流密度將提高電鍍速率.限制因素是:不要超過建議使用的陽極電2流密度(5A/dm),否則會造成高電流區燒灼的情況.镀液维护在長時間的停產之前,建議使用稀釋的硫酸將TriMacIII 槽液的pH值降至2.0.在重新生產之前,槽液應加溫至工作溫度至少24小時,這樣能確保任何沈澱出來的固體都被重新溶解.接著用25%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來恢復pH至其額定值. 同時建議在重新起鍍前,用正常操作時的電流密度將TriMacIII 進行短時間電解並添加不高於1ml/L的TriMacIII 催化劑(促进剂),使槽液恢復其最佳狀態.4. 除雜金屬雜質帶入TriMacIII槽液中的金屬雜質可能爲鎳和銅.這些金屬可通過以下的一種(或多種)方法被清除:沈澱此方法爲添加TriMacIII除雜劑XD7247,它可沈澱金屬雜質,並通過過濾清除.1. 添加1 ml/L 之TriMacIII雜質劑並將槽液攪拌一整夜.2.持續過濾4小時,將槽液中的所有固體雜質濾出,然後更換濾芯. 3.如果過濾器爲清潔的,添加1.5ml/L之30%質量比的雙氧水並使槽液在操作溫度和空氣攪拌下反應至少12個小時.4.添加不高於1 ml/L 之TriMacIII 促進劑,(每次添加0.25 的量),直到哈氏槽測試(5A/7分鍾)顯示的走位達到75% -85%,槽液現在可進行電鍍了. 注意,如果未按上述的除雜程式操作,可能會導致對槽液的重新汙染,因爲金屬雜質會重新溶解.離子交換這種方法是將槽液在離子交換樹脂中循環,用以去除汙染物.槽液通過樹脂的速率約爲20體積每小時(例如:如果所使用的樹脂爲30L,槽液的循環速度應爲600L/h).這種方法只能在需要去除金屬汙染物時使用,因爲如果無汙染物存在,使用此種方式將對鉻鹽濃度有所影響.電解與其他的電鍍溶液相同,金屬雜質可通過低電流電解而去除.建議使用的電流密度爲5A/dm2.經過30分鍾之後將鍍層剝離並重新使用新鍍的鎳板作爲陽極板並重新進行電解.有機物偶爾需要使用碳芯過濾器,以去除從鎳槽帶入的有機汙染物,特別是在鎳鉻間之水洗不良時,有機汙染物可導致鍍層顔色變深或深鍍能力變差.罗门哈斯混合型三价白铬混合型三价白铬和硫酸型,盐酸型三价白铬大致相同,其主盐主要是盐酸盐,还有少量硫酸盐.它兼有盐酸型三价白铬沉积速度快,和硫酸型三价白铬白的特点.但三价白铬颜色白处决于许多因素,不能绝对说:硫酸型三价白铬镀层肯定比盐酸型三价白铬镀层白.当镀液杂质含量高和络合剂量含量高时镀层会发暗. 盐酸型三价白铬镀液中稳定剂含量高时,络合剂偏低时镀层也会比较白. 一.镀液的组份和操作条件:操作条件配槽浓度最佳值组份375-450g/l 40g/l Chrome Gleam 3C开缸盐20-24g/l 22g/l Chrome Gleam 3C铬盐50-70ml/l 60ml/l Chrome Gleam 3C稳定剂2-5ml/l 3ml/l Chrome Gleam 3C湿润剂1-2ml/l 1ml/l Chrome Gleam 3C铬合剂2.设备要求:a> 镀槽:PVC,PP衬槽.b> 阳极:采用精致石墨阳极.c> 温度控制:采用石因或纯钛加热管和冷却管.d> 整流器:要求配置安培小时积累计,波纹系数小于10%.e> 阴、阳极导电排使用钛包铜材料,阴阳极面积比1:2以上.f> 使用连续过滤.g> 双排空气搅拌.3.组份的功能,控制及镀液维护:a> Chrome Gleam 3C开缸盐:内含导电盐和铬盐,铬盐生产时会电镀消耗和带出消耗,导电盐只带出消耗.它的添加是由镀液的比重控制.比重值的测量必须是在其它组份含量正常的情况下,它的最佳控制值是1.210kg/l,每添加22g/l Chrome Gleam 3C开缸盐,镀液比重值升高0.01kg/l.b> Chrome Gleam 3C铬盐:提供电镀所需的铬离子,由安培小时控制添加.每1000A*小时需补充370-400克.要求4000A*小时添加一次.也可作化学分析,要求在加开缸盐之前添加.c> Chrome Gleam 3C稳定剂:实际上就是铬的铬合剂,它与三价铬离子形成一种稳定的络合物,确保镀铬成功.没有它是镀不出铬.它是混合物,不能作分析,需候氏槽试验调节, 平时安培小时添加.每1000A*小时需补充1400ml, 要求4000A*小时添加一次.d> Chrome Gleam 3C湿润剂:能影响镀层的分布能力,浓度太低,镀层表面易起渍,另候氏槽试验中位没镀层.含量高没影响, 每1000A*小时需补充28-55ml, 要求4000A*小时添加一次.e> Chrome Gleam 3C铬合剂:是一种铁的络合物,电镀铬时起催化作用,能扩充电镀铬的电流密度.平时不需添加,可分析添加.过多时镀铬走位会变好,因镀层铁量高,镀层颜色变暗,镀层质量变差.f> 温度(30-40):0 镀液的温度控制在32C最佳.这时镀层的性能最好.温度太低,镀液会有结晶现象:温度太高,镀层的覆盖能力变差,镀层变暗.g> PH值(2.5-3.0):镀液的PH值会影响镀液的沉积速率,低电流区的覆盖能力.PH值偏低,沉积速度加快,但覆盖能力变差:PH值偏高, 沉积速度加慢,但覆盖能力变好.镀液PH值控制在2.7-2.9较好,可用盐酸或氨水调节,并开有打气功搅拌,避免产生局部浓度过高或过低现象.22 h> 电流密度(阴极电密:5-20A/dm;阳极:3-5A/dm)。
电铸起源
电铸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装饰性电镀(以镀镍-铬、金、银为代表)、防护性电铸(以镀锌为代表)和功能电镀(以镀硬铬为代表). 电铸是利用电镀法来制造产品的功能电镀之一。
据称电铸始于1838年。
当时,苏联的Jacoli在石膏母型上涂敷石腊,通过石墨使其表面具有导电性,然后表面镀铜,镀后脱模,以此制成铜的复制品。
日本昭和初年,京都市工业研究所和大板造币司等单位就已积极开展了在石膏母型上铸铜,在绝缘体上电镀等方面的研究,并制作了许多精美的金属工艺品。
但是,以石膏或腊等作为母型模进行电铸时,不仅制造技艺要求高、操作麻烦,而且母型易破损,难以制出精致的复制品,所以电铸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
后来,由于塑料母型材料的问世以及电镀水平的提高,电铸技术也得到很大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制造那些采用其它方法不能制造的或加工有困难的急需产品。
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电铸用于制造宇航或原子能的某些零件,它已作为一种尖端加工技术而为人们所瞩目。
(此外通过电镀使金属与金属相结合的所谓“电结合技术”也进行了研究。
这种电结合的金属不会因热而改变金属材质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
)电铸特征与电铸制品
电铸法的优点:
1、能进行超精密加工(复制精度好)。
电铸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具有高度“逼真性”。
电铸甚至可复制0. 5微米以下的金属线。
例如:1英寸的宽度内,有2500根3.5微米的超细线的电视摄像机用的高精度金属网(超细金属网),就使用了电铸法进行生产的。
而香烟过滤嘴的纤维,也是使用纤维素通过超细金属网制成的,这是用其他金属加工法所不能达到的。
电铸复制的精度是非常高的。
高精度金属网的制造法,是在底板上用照相制板技术按需要涂上绝缘层(保护层),然后以此作为模板进行电铸。
2、能调节沉积金属的物理性质。
可以通过改变电镀条件,镀液的组分的方法来调节沉积金属的硬度、韧性和拉伸强度等。
还可以采用多层电镀、合金电镀、复合电度镀方法得到其他加工方法不能得到的物理性质。
3、不受制品大小的限制。
只要能够放入电镀槽就行。
4、容易制出复杂形状的零件。
电铸法的缺点:
1、操作时间长。
例如:用3A/dmm的阴极电流密度沉积3mm厚的镍层,需要25h20min。
即使用是小薄零件要镀厚层时,成本很高,但是电镀过程中可以无人管理。
2、要有经验和熟练技能的人员操作。
电铸装置是简单的,但在复制复杂形状的模型中要制造母模、导电层处理、剥离处理等,这些工序都要求有经验和熟练技能的人员才能操作。
3、必须有很大的作业面积。
即使是小制品,也需要有镀槽、水洗槽等平面布置,废水处理装置必须有相当大的作业面积。
4、除了要有电镀操作技术外,还必须有机械加工和金属加工知识。
电铸法并不是单用电镀操作而制出制品,还要进行衬底加工、研磨等机械操作,所以必须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电铸制品
1、制造复制品。
包括原版录音片及其压模、印模、粗糙度标准片、美术工艺品、建筑五金、佛具等金属五金类。
2、制造模具。
包括塑料成形模具、冲压模具、镍-钴-钨硬质合金电铸模具、印刷用字母等。
3、金属箔与金属网的制造。
印刷线路板用铜箔,各种金属网、平板或旋转过滤网(印染、电器及电子零件用)、特殊刀片等。
4、其它。
用于制造电火花加工电极、防涂装遮蔽板、金刚石锉刀、钻头、波导管,贮藏液态氢的球型真空容器,熔融盐电解制造钨等耐热金属的透平叶片,从非水溶液制造铝太阳能集热板等。
台湾是全球汽机车零组件主要的供应地,而车灯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车灯是汽车安全的守护神,在车灯的各项结构当中,反光片更扮演着提供汽车安全的关键角色。
在台湾,制造车灯反光片所需的电铸模仁技术,一向仰赖外国进口,而加拿大的DBM公司就是这项尖端技术的世界领导者。
1999年,加拿大DBM公司与国内知名的汽机车零组件制造集团,合资成立台湾迪比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引进第一流的电铸模仁技术,放眼台湾及日本、韩国、大陆及东南亚等亚洲市场,从事车灯反光片电铸模仁的设计制造与模修服务。
这项加拿大DBM公司引以为傲的电铸模仁技术,是从一支精密度高达1m的叁镜面六角钢柱的「pin」开始。
「pin」是专为制造反光片而设计的基本元件,电铸模仁就是依据车灯反光片所需的国际法规标准,将数以千计的pin经过精密的光学设计排列,再运用化学制程的电铸技术制造而成,其精密度绝非一般机械加工技术所及。
台湾迪比恩科技公司在反光片电铸模仁的设计制造技术,以及资讯、作业流程与软硬体设备方面,完全传承自30年来居於世界领导地位的加拿大DBM公司,人员训练更是远赴加拿大实地培养。
反光片电铸模仁的制造技术,涵盖光学设计、化学制程与机械加工等专业领域,其作业流程分为「前段母模设计制造、设计及夹治具制造」、「後段电铸加工成型」及「配光测试品管」等叁阶段。
在设计作
业阶段,首先依美国SAE、欧洲ECE及日本JIS等国际法规标准,以「整灯设计」的观念进行设计技术可行性分析,再与客户研讨确认设计方向,然後以DBM开发光学模具专用的Work Station等软体进行设计。
鉴於对电铸相关产品市场需求的了解与预期、迪比恩科技公司在立稳车灯反光片电铸模仁设计制造技术基础後,将进行制程改善,并开发前段母模的制造新技术,结合後段电铸制程技术,逐步发展其他产业系列产品,如汽机车零组件产品、光学制品与3 C 资讯、电子制品,并将市场扩展至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东南亚等亚洲地区。
此外,将秉持「品质、交期、价格要符合客户需求;创新、研发、落实是公司发展契机」的企业精神文化,有计画逐步拓展企业版图,向上整合模具及产品的制造,运用所开发的精密电铸模仁,策略联盟协力厂商与射出机厂商,生产最终产品,开拓更广大的商机。
综观全球产业高科技发展的趋势,台湾迪比恩科技公司的专业技术实力与团队,必能在电铸技术领域及电铸模仁产品上,开创出一条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