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标本留取要求测试题及答案

培养标本留取要求测试题及答案

培养标本留取要求测试题及答案
培养标本留取要求测试题及答案

培养标本留取要求测试题

及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培养标本留取要求测试题

姓名-----------分数-----------

1.血培养标本应在-----------时或-----------期,----------之前以无菌方法从患者肘静脉或股动脉采血。

2.血培养标本应从不同部位采集,一次采集------套。一套表示一个穿刺点的标本注入一个----------瓶和一个---------瓶。

3.静脉穿刺消毒方法:-------------------------------------。

4.采集相关导管做培养时,要求采集导管长度约为-------,采集后的导管应置于-----------内及时送检。

5.采集脑脊液标本最好在----------------前采集,培养标本的量不少于---------。

6.胸腹水标本采集应在抗生素应用之前或停止使用抗菌药物后------天采集标本,标本采集量一般为-------。

7.尿液标本采集时应清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留取中段尿于无菌容器内,尿量不少于------。

8.留取痰标本时,应嘱患者留取前刷牙,用清水漱口3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部分杂菌,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液不少于-------,每天一次,连续----天,送检时间不能超过-------。

9.粪培养留取标本时,应自然排便后,提取其---------部分2-3g,液体粪便取--------盛于无菌容器内送检,送检的粪便标本不得混入尿液。

10.骨髓标本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时,严格无菌操作。采集骨髓接种于血培养瓶中。

答案

1.寒战出现、发热初期、抗生素治疗

、需氧、厌氧

3.酒精30s--安尔碘30s--酒精脱碘。

、无菌试管

5. 抗生素治疗、

、5-10ml

、3、2小时

9. 粘液脓血(可疑)、2-3ml

10. 寒战过后高热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得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得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得全过程进行全面得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与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得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就是一个最薄弱得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就是仪器、试剂、质控品与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得。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与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得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得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得变化。 2. 患者得饮食: 2.1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就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TG、ALT、ALP、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得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得大幅度增高。餐后采集得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得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与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体、脂肪酸与甘油得浓度会显著增加、禁食48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著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痰培养标本采集 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鹤壁京立医院痰培养 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SOP) (试行) 一、目的 正确采集、运送痰标本。 二、内容 (一)采集目的 一般可用于普通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 (二)一般原则 1 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 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三)采集方法 1 自然咳痰法与雾化导痰法 1.1 用物准备:无菌容器、生理盐水、化验单。 1.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1.3 无痰或痰量极少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5ml雾化吸入约5min后留取痰液。 1.4 如有可能,应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清晨第二口痰。嘱咐患者留取前摘取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置无菌容器内。应尽可能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样品,不应用纸巾包裹痰液。 2 经人工气道吸引法 2.1 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无菌容器、化验单。 2.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2.3 将患者头部转向操作者一侧。 2.4 进行手卫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拆开,连接吸引

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成人:40.0~53.3kPa;小儿:<40.0kPa)。 2.5 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去除,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2.6 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min)。 2.7 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入无菌容器内。 (四)运送与保存 应在2h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h。

检验标本采集运输指南

封面

前言 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及时、准确、可靠,就必须保证分析前标本的质量,这就要求广大医护工作者及就诊患者了解各类标本采集、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为此,医学检验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共同制订《检验标本采集运输指南》手册,供全院医务人员使用,以确保实验室分析前的标本质量,并真诚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在使用本手册的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宾阳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 2016年8月4日

目录 第一部分检验科各检测项目标本采集要求 (4) 第二部分检验标本采集运输要求 (5) 第三部分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6) 第四部分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6) 一、静脉血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6) 二、末梢血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8) 三、动脉血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9) 四、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0) 五、粪便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1) 六、前列腺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1) 七、精液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2) 八、脑脊液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3) 九、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4) 十、浆膜腔积液(腹水)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5) 十一、骨髓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6) 十二、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运输作业指导书 (18) 第五部分标本采集运输流程 (20) 第六部分检验标本的接收、拒收标准及流程 (21) 1 . 检验标本的接收标准: (21) 2 . 不合格标本拒收标准: (21) 3 . 检验标本接收流程: (22) 4 . 不合格标本拒收流程: (23)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手册

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指南 一、医生申请 ?遵循有效性、时效性、经济性的原则正确填写相应的检验申请单?申请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标本种类、申请医师姓名、日期、检验项目 ?临床医生正确填写申请单,字迹清晰 二、患者采集前准备 ?患者状态:一般要求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晨起是大部分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 ?饮食:多数试验要求采血前禁食8-12h ,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餐后血液中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 ?药物:化学影响和物理影响 三、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 ?尽量采集早晨7-9时的空腹血。 ?采血管上正确标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科别等信息,切勿混淆。?采静脉血避免止血带结扎过久,结扎时间过久可导致某些指标产生变化,如血浆总蛋白、胆固醇、胆红素等

?避免溶血,溶血影响多项检测项目的结果,会使血清中钾、ALT、AST、LDH等升高,钠、氯、钙等降低。 ?要特别注意不能在输液的同侧采血,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输注脂肪乳,6小时内影响检验结果。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2、常规尿液标本的采集 ?晨尿:即清晨第一次尿,适合住院病人,较浓缩、条件恒定,能真实地反映肾脏病情况。 ?随机尿:适于门诊、急诊病人,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形成分的浓度较低。 ?24h尿:适于代谢产物24h定量测定,如尿蛋白、钠、钾、等。应准确的收集24h尿液送检,根据检验目的加入适当防腐剂。 尿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注意事项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收集尿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混入异物 ?尿常规与一般定性检查留取量至少要在尿标本收集管的中间刻度线以上。 ?尿常规标本应尽量在1小时内送检;尿液红细胞形态标本尽量在2小时内送检;其它项目标本应在留取后尽快送检,不能超过4小时。 3、粪便标本的采集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检验标本采集

大庆市第二医院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第一版) 主编:刘然李惠 编订日期:

使用说明 接着《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相关标准及要求,大庆第二医院检验科对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及处理等相关内容整理编辑,出版2015年(第一版)《大庆市第二医院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用于指导临床护士、医生、病人正确采集、留取、运送及处理检验标本,实现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该手册内容包括各种检验标本容器说明、追加检验项目原则、“危急值”报告原则及常见问题指导说明。同时提供了检验科目前开展的检验项目于等相关信息,供临床医生、护士、护理员及病人参考。

目录 第一章:分析前质量控制-------------------------------------------------4 第二章:各类才学容器使用说明---------------------------------------5 第三章:检验标本采集作业程序---------------------------------------7 1、静脉采血程序 2、一般尿液标本 3、一般粪便标本 4、脑脊液标本的采集 5、胸腔液、心包膜液及腹腔液等检验标本的采集 6、关节液采集 7、精液标本的采集 8、痰液标本采集 9、各类细菌检验标本采集 10、骨髓标本采集 第四章:检验标本的包装、运送及核对----------------------------17 1、检验标本的正确包装 2、检验标本运送实效和保存条件 3、各单位检验标本运送作业流程 4、检验标本拒收退检原则 5、假阳性结果 6、追加检验项目原则 第五章:主动通知项目---------------------------------------------------21 1、“危急值”主动报告流程 2、特殊检验项目主动报告 3、急诊报告时限及项目 第六章:检验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4 生化检测项目 免疫检测项目 临检检测项目 微生物检测项目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精编WORD版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和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的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的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2. 患者的饮食: 2.1 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TG、ALT、ALP、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的大幅度增高。餐后

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和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体、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会显着增加。禁食48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着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2.3 素食者:长期素食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都会偏低,总脂质和磷脂浓度也会减少,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浓度可能只有杂食个体的三分之二。 2.4 咖啡因:咖啡、可乐、茶、以及多种药物都含有咖啡因,它是一种温和的刺激物和微弱的利尿剂。能刺激肾上腺髓质,促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轻微上升、甘油三脂上升;但是血清胆固醇浓度会下降。 2.5 乙醇: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会上升,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中度酒精量会伤害骨骼肌细微结构,因此会使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上升。有报道喝酒会使ALT和AST测定值上升,不过少量饮酒的影响效应很低。 2.6 吸烟:吸烟者会引起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增加、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抽烟者血浆β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浓度高于未抽烟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未抽烟者。 3.药物的影响:

临床检验基础习题集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检查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标准型) 1.静脉采血法的采血部位首选: A. 肘部静脉 B. 手背静脉 C. 内踝静脉 D. 股静脉 E. 颈静脉 2.WHO推荐成人皮肤采血部位为: A. 无名指指端内侧 B. 中指和无名指指端内侧 C. 中指指端内侧 D. 耳垂 E. 大拇趾 3.血细胞分析中最常用的染色法为: A. 吉姆萨染色 B. 瑞氏染色 C. HE染色 D. 罗氏染色 E. PAS染色 (二)、A1型题(否定型) 3. 下列那一种抗凝剂不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 A. EDTA-K2 B. 草酸钠 C. 草酸铵 D. 肝素 E. 枸橼酸钠

四、论述题 1. 试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及PH值对其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型) (二)、A1型题 四、论述题 1. ①瑞氏染色法的原理:瑞氏染料是 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兰组成的复合染料。瑞氏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兰和带负电的伊红。由于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不同,因此染色后呈现不同的色彩。如血红蛋白和嗜酸颗粒为碱性可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红色。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兰或天青结合染成紫蓝色或蓝色。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兰均可结合染成紫红色。此染色过程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②PH值的影响:细胞各种成分均为蛋白质组成,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值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兰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标准型) 3. 以N表示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则红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计算式应为: A. N×5×10×104×200 B. N×5×10×105×200 C. N×25/5×10×106×200 D. N×5/25×10×106×200 E. N×25×10×106×200 5. 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 A. 沙利法 B.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C. 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D. 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E. 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6. 国内推荐哪种方法作为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 A. 沙利法 B. 血气分析法 C. 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D. 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E. 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7. 血红蛋白测定法中基本淘汰的是: A. 沙利法 B. 血气分析法 C. 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D. 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E. 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8. 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所用波长:

检验科样本采集手册

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这些检验结果及病人的临床情况来区分疾病的不同阶段,观察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或观察疗效。所以分析前阶段样本的质量保证是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能否真实客观地反应患者当前病情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病人准备 1.病人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由于劳累或受冷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的增高。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运动的影响可分暂时和持续性两类。暂时性影响如使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氨酸、乳酸含量增高。持续性影响,如激烈运动后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有些恢复较慢,如ALT在停止运动1h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 2.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1) 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以引起血中的尿素氮(BUN)和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会出现浑浊,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甚至喝代咖啡的饮料,可引起淀粉酶(AMY)、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升高。但空腹时间过长,会使GLU,蛋白质降

低,而胆红素升高。 (2) 高脂餐后2~4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O型或B型兼为Le+分泌型者增高更为明显。 (3) 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 (4) 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5) 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6) 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增加,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亦较不饮酒的病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 吸烟: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烟者为高,血液学方面亦有变化,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 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在采样检查之前,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庆大毒素、氨苄青毒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维生素C 可使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严重降低。 4.体位 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

痰标本采集(文书特制)

痰标本采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排痰情况及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分层、气味、粘稠度和有无肉眼可见的 异常物质等。 (二)操作要点。 1.自行咳痰采集法:晨痰为佳,用冷开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 道深部痰液,标本量不少于1ml,痰量少或无痰患者可采用10%盐水加 温至45℃左右雾化吸入后,将痰液咳出。 2.难于自然咳痰、不合作或人工辅助呼吸患者的痰液采集法:患者取适 当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然后将集痰器与吸引器连接,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3.气管镜采集法:协助医生在气管镜引导下,直接采集标本。 4.24h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集痰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 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日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 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正确留取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痰标本留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中。 (四)注意事项。 1.除24h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痰培养的标本应立即送检。 3.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液 (五)评分标准 项目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分值 评分等级 ⅠⅡⅢ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要求 5 5 3 1 评估1、查看医嘱及化验单:患者床号、姓名、痰标本 种类、留痰注意事项 完整、正确 5 5 3 1 2、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诊断、治疗等评估准确 5 5 3 1

3、向患者解释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采集时间及配合要点,取得合作解释到位、交 流自然 5 5 3 1 4、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和咽部情况:如痰的颜色、量、性质、能否自行咳 出,并观察患者有无口腔黏膜溃疡、糜烂,询问患 者进食时有无咽部疼痛等不适感 评估准确 5 5 3 1 操作前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正确 5 5 3 1 2、物品准备:①依痰标本种类和患者情况选择盛 痰容器、漱口液;②对不能自行排痰者应备吸痰装 置及物品1套;③化验单、笔 按需备齐 5 5 3 1 操作中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患 者取合适体位 核对完整、正 确,卧位舒适 5 5 3 1 2、指导能自行排痰患者留取痰标本: (1)常规痰标本:患者晨起未进食前用清水漱口, 在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第一口痰,盛 于痰盒内,加盖 (2)痰培养:患者晨起先用漱口液漱口后,再用 清水漱口,最后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 第一口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加盖 (3)24h痰标本:患者从晨起漱口后(7am)留 取第一口痰起至次晨(7am)漱口后第一口痰止, 将24h的全部痰液吐入广口集痰器(加一定量的清 水,记录总量时应减去清水量)内,加盖 指导正确,采 集标本合乎要 求、无污染 30 30 25 20 3、在化验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并签名;及时 送检 记录完整、正 确,送检及时 5 5 3 1 4、留痰后再次漱口或做口腔护理 操作正确、 熟练 5 5 3 1 5、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区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感谢患者的配合 卧位舒适,尊 重患者 5 5 3 1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对采用吸痰操作所用物 品,按吸痰技术操作后物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处 理 用物处理方法 正确 5 5 3 1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加入日期:2008-09-23 1.目的: 为保障送检标本质量,使送检标本具有代表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标本采集的准备 3.责任人: 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 4.程序:标本采集,这是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关键的一步。要重视下列环节的控制: 4.1采样时间的控制,选择最佳采样时间的原则是: 4.1.1最具“代表性”的时间: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其主要原因有: 4.1.1.1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许多血液成分昼夜间变换很大,如血钾数值,在高峰值期比低值期增加5%~10%,血红蛋白增加8%~15%,促甲状腺素增加5%~15%血管紧张素可增加120%~140%。为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使不同患者间,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早晨空腹时采集标本; 4.1.1.2病人处于平静状态,减少病人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并减少饮食的影响; 4.1.1.3易于与正常参考范围作比较;

4.1.1.4便于组织日常工作。 4.1.2检出阳性最高的时间:如细菌培养应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尿常规检查应采集早晨第一次尿;早孕试验应在孕后35天后送检,此时阳性率达高峰。 4.1.3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如急性心肌梗死时,cTnL或cTcT的测定在发病后4~6小时采样较好:病毒性感染抗体检查,在急性期及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清检察对诊断意义较大;药物监测应根据药物峰值效应,在药物分布结束后监测(通常在药物输液结束后2~4小时进行,而地高辛、毛地黄毒甙在输液后6~8小时进行)。 4.2采取具代表性的标本如大便检查应取脓、血部分:脊髓穿刺、脑脊液穿刺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进入;留取痰标本应防止唾液的混入,静脉采血时,患者的姿势(卧位、坐位或立位)及止血带的松紧都可影响某些监测结果,通常规定患者卧位或是坐位采血,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见回血后立即松开,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4.3采取最合乎要求的标本主要控制下列三点: 4.3.1抗凝剂的正确应用:血标本如需抗凝,究竟用何种抗凝剂(EDTA)、草酸钠、拘橼酸钠、肝素等),根据监测要求而选定。抗凝剂的用量与血标本的比例必须准确无误; 4.3.2防溶血、防污染要防止由于容器不洁、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细菌培养时,非病原菌的污染。有时还需防止标本接触空气(如血气分析、厌氧菌培养等)在生化测定中溶血、乳靡及黄疸是影响准确性三个常见的主要因素。其中尤以溶血最为常见,许多物质在红细胞内和血浆中的含量不一样,某些物质,如钾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124.236.7.* 质量手册目录 01质量手册说明 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 03科室简介 04授权书 05批准令 06公正性申明 07修改记录 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09组织和管理 10投诉地解决 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 12纠正措施 13预防措施 14内部审核 15管理评审 16人员 17设施和环境 18检验前程序 19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目录 001 程序文件目录 002 批准令 003修改爷 01 文件控制程序 02计算机管理程序 03 合同评审程序 04 医疗咨询控制程序

05 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06 不合格项控制程序 0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0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9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0 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 11 仪器管理程序 12 仪器校准程序 13 样本管理程序 14 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 15 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 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19、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 21 新检测项目建立程序 22、满意度监测程序 23、标识控制程序 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25、质量保证程序 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 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 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 29、试剂管理程序 30、结果报告程序 作业指导书 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 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 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 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医院资料)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检验申请 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 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不同标本类型最好分开申请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 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对于不合格检验申请单和不合格送检标本按照“医学检验工作制度”进行登记、处理。对于漏填或错填申请科室的检验申请单,检验科一律禁止发送检验报告,必要时送交医务科处理。 二、病人准备 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 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一) 控制饮食 (1)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 (2)肝功、血脂、凝血等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三天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

(4)在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之前,待检者应禁食肉类3天,不饮咖啡和茶,停用利尿剂,实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足量的水。(二)避免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或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相关检验人员。 举例:降血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等可影响血脂检验结果;应根据药物特性,在作血脂检验前停药数天至数周。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及检验结果的影响。(三)避免运动影响 (1)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能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后再抽血。 (2)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 (四)注意生理差异 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与必要指导。

标本采集手册

*****医院 *******附属医院 检验科 标本采集手册 编制人:*** 审核人:***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1日实施日期:2015年06月1日

【重要提示】 检验结果,至关重要的是必须依赖于检测标本的高质量。 所以我们要将每一份标本视为无法重新获得的唯一标本,必须小心细致地采集、保存、转运、检测。 依据医学实验室(ISO15189:2007)认可文件分析前程序定义:按照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申请单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开始前的全过程: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从定义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工作都是患者、医生、护士、运输人员在实验室外完成的,对于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为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 获得高质量标本: 临床医生:主动明确告知患者如何进行配合。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采集标本。 运输人员:及时安全转运、送达标本。

前言 随着检验医学快速发展、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的针对性、可靠性、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从而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了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对检验的需要。同时检验分析前的各种影响或干扰因素相对增多,对检测标本的留取与收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向医护人员提供以下标本采集规范。而患者也必需了解留取标本的基本知识,遵照医嘱,配合医护人员,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有效地服务临床工作。我们真诚的希望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共同解决。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手册》与临床交流沟通,不断地改进检验科各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使标本的采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检验分析前各类影响因素的最小化,为临床医护人员、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医院 (*****附属**医院)检验科 2015年6月

检验科考试试题

检验科考试试题 1、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的血液标本,应保存在(D) A.4℃ B.-20℃ C.-80℃ D.室温 2.正常人晨尿PH参考范围是(B) A.PH4.5~5.5 B.PH5.5~6.5 C.PH6.0~6.5 D.PH6.5~7.5 3.脑脊液标本采集后,进行细胞计数应在(D) A.20分钟 B. 30分钟 C.40分钟 D.1小时 4.在静脉采血时操作错误的是(D)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皮肤 B. 进针时将针头斜面和针头刻度向上 C.穿刺皮肤进入血管,见回血后立即松压脉带 D.取血后带针头将血液直接注入容器 5.关于血沉测定概述错误的是(B)

A.血沉是红细胞下沉力与血浆阻力的结果B.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膜表面具有正电荷相互排斥C.正常情况下血沉较慢 D.血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6 、临床上称Rh阴性是指红细胞不含(C)A.d抗原 B.E抗原 C.D抗原 D.e抗原 7、采用一点法测定的项目是(D) A.CK B.LD C.ALT D.Glu 8、下列实验中血标本受溶血影响最小的是(C) A .钾离子测定 B.血清铁的测定 C.钠离子的测定 D.AST的测定 9、室内质控图中,警告线为(D) A.X±1s B.x±3s

C.x±4s D.x±2s 10、HIV抗体确认实验为(D) A.酶联免疫法 B.乳胶凝集法 C.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D.免疫印迹 简答题 一、尿沉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①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上皮细胞、异形细胞等; ②管型:透明﹑细胞﹑颗粒﹑蜡样﹑脂肪﹑混合及宽大管型等; ③结晶:磷酸盐﹑草酸钙﹑尿酸结晶和药物结晶等; ④细菌﹑寄生虫(或虫卵)﹑真菌﹑精子﹑粘液等; ⑤临床医生特殊要求的其他成分. 二、乙肝两对半的含义 1、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代表已感染乙肝病毒 2、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表示疾病已逐渐恢复,对乙肝病毒有 了抵抗能力 3、e抗原(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 4、e抗体(抗-HBe):阳性表示乙肝病毒在肝组织内的复制逐渐减 少,肝组织的炎症也常由活动变成不活动,传染性也降低 5、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表示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1、制定《标本采集手册》,对检验、医护、运送等相关人员 进行教育和培训,避免由于标本采集、运送、管理等因素而影响检 测质量及生物安全。 2、标本采集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减少因运动、过度空腹、饮食、饮酒、吸烟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3、采集时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容器、抗凝剂选择、采集量等,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 采集合格的标本。 4、标本采集后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检,避免因暂存环 境和时间延缓等因素,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能及时送 检的标本,要按规定的贮存条件及方式妥善保管。 5、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接收标本时须 认真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标本量、容器、标识、检验目 的等,对不符合采集规范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做好记录。不合格标本不得上机检测,更不能 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和患者 安全。 6、标本接收后应及时处理,防止标本中被测成分降解或破坏。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善保存。 7、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专人负责并有

记录,医院其他科室使用检验标本从事科研时,必须征得专业主管、科主任同意,并作详细记录备案。 8、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9、标本采集、运送及检验人员须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使用合格的标本输送箱,加盖封闭运送,检验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接触标本时须佩带防护手套,工作完毕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感染。 10、废弃标本应严格按照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和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

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 1目的 规范临床标本的验收、登记和保存程序,及时发现标本采集、处理和送收过程中的不符合项,保证标本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受理的标本。 3职责 3.1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验收和登记。 3.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组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4工作程序 4.1标本的核收 4.1.1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必须明确本科室接收标本的范围,非本科室接收范围内的标本不予受理。 4.1.2标本接收人员将标本收集人员收集来的标本进行检查和验收,并仔细检查标本的标识、容器、抗凝剂、标本量、标本状态(如凝块、溶血等)是否符合有关检测要求,以及标本是否与检验申请相符。 4.1.3对标本信息不详,或标记错误,或使用抗凝剂和采血管不当,严重溶血或脂血,或与检验申请单不符的标本视为不合格标本。对不合格的标本,标本接收人员应填写《不合格标本记录表》,并录入l.IS系统中即可立即将此信息传给护士站,以便及时做出快速处理,必要时电话通知相关采样人员。必要时发回检验申请单,标本保留检验科,标本做好醒目的不符合标记。 4.1.4如果接收了不合格临床标本,应在检验报告中说明问题的性质,如果必要,在解释结果时也应说明。 4.1.5标本的核收登记 送到检验科的标本交给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接收人员进入l。IS系统标本接收模块,通过扫描送检清单上批次条码,l。IS系统列出本批次所有标本。接收人员再扫描每一个标本的条码,l。IS系统会自动与清单上的标本进行核对,当不一致时会给出提示。然后,点击确认,l。IS系统自动记录接收人和接收时间。如果是来自住院患者的标本同时传送记账信息给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护工需要将送来的急诊标本在《急诊标本核收登记表》上登记,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与注意事项试题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与注意事项试题 姓名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静脉穿刺是实验室试验获取()样本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体液 B.血液 C.脑脊液 D.尿液 2、采血对象取坐位或卧位,手臂伸直平放在床边或台面,腕下垫枕上,暴露穿刺部位,找好合适采血静脉后,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紧压脉带,捆绑时间不应超过()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3、采样前消除采样对象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做好晕血晕针者的()。在采血过程中,与其谈话等尽量分散其注意力,随时观察其变化,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A.思想工作 B.准备工作 C.心理护理 D.身体护理 4、采血后发生晕厥或眩晕,可让其()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针刺(或拇指掐)人中及合谷等穴位;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注葡萄糖或口服糖水即可,如有其它情况,应立即找医生共同处理。 A.坐卧 B.斜卧 C.平卧 D.站立 5、对使用过的医疗用品严格按()规定处理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B.《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C.《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D.《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 6、血标本采集时哪项不妥() A.肝功能标本需饭后抽血 B.全血标本均需一针见血,充分混匀 C.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先告知病人 D.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防污染 7、需生化试验应取真空采血管的() A .红色或黄色 B.紫色 C.黑色 D.蓝色 8、凝血测定时取真空采血管的() A.蓝色 B.红色 C.紫色 D.黑色 9、紫色的真空采血管是() A.血常规 B.生化检测 C.凝血测定 D.红细胞沉降率 10、生化检验的血标本应在什么时候采集() A. 清晨空腹 B.餐前 30 分钟 C.餐后 2 小时 E.没有时间限制 11、以下哪项不是采集血标本的注意事项() A. 根据化验目的计算血量 B. 生化标本应清晨空腹抽取 C. 血清标本应防止溶血 D. 女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取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可在同侧肢体采血 B.应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 C.采血时尽可能延长止血带的结扎时间 D.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可用力震荡 13、对于采血部位瘀斑青紫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嘱咐24小时内局部()、24小时后湿热毛巾热敷。 A.热敷 B.按摩 C.冷敷 D.不处理 14、对于()样品应做好登记工作,确定复查时间 A.合格 B.所有 C.不合格 D.部分样品 15、下列哪项不属于标木采集的原则() A.随时观察 B.充分准备 C.严格查对 D.定时送检 16、以下采血顺序哪项是正确的() A.血培养→黄→红→兰→黑→绿→紫 B.紫→黄→红→兰→黑→绿→血培养 C.血培养→黄→红→绿→黑→兰→紫 D.黄→紫→红→绿→黑→兰→血培养 17、紫色管内抗凝剂成分为() A.肝素钠 B.无抗凝剂 C.3.8%枸橼酸钠 D.EDTA-K2

检验科2016年质控计划

质控计划 本年度为了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检验科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要求。近年来,随着我科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了“管理年”检验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本检验科将根据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从体系文件的编写、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人员素质的提高、检验全过程(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室间质评及管理评审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求真务实,不断探索,持续改进,在检验科中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各实验室严格执行已编写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质量小组和各实验室组长要定期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持续整改措施。 二. 管理层要高度重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绝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有效的运作必须是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因此,科内质量监督员,生物安全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三. 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到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人员培训是有效的手段。各实验室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工作的复杂性、转岗

等不同情况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和三基三严训练,提升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形式灵活多变,可采取科内业务学习、科外培训、请专家授课的形式。为保证培训质量,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授权制度,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的主动局面。 四. 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检验工作自检验申请单的开出、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标本的接收、标本的检测直至检验报告单送抵申请者(或患者)手中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节的工作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均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对其全程控制。为保证有效性,将检验全过程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独立环节进行管理,使其独立性得到强化、突出。 1 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前过程指从申请单的开出至标本送到检验科的过程。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所用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实际上许多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抱怨和投诉与标本的质量有关,并不是检测过程的原因。因此,对检验前过程的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检验前过程大多发生在检验科外,容易被忽视且不易控制,这造成了该阶段成为三个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检验科可利用全院的业务学习、邀请医护人员参加科内学习、检验通讯、印制发放原始标本采集手册等方式,对临床医护人员讲解宣传检验前过程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其了解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的不同要求、注意事项及检测结果的受影响因素等知识,严格按规定正确规范地采集标本或监督病人正确留取标本。此外,还应对标

标本采集运输 试题

科室姓名考试时间成绩……………………………………密…………………封………………………线……………………………………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输试题 填空每空2分共100分 1、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2、一般需在▁▁▁下采集标本,因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如激烈运动后使 ▁、▁、▁、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有些恢复较慢,如ALT在停止运动1h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 3、使用抗凝剂要注意血与抗凝剂的比,如血沉取106mmol/L的枸橼酸钠0.4ml黑色 管,抽▁▁ml血;凝血机制取0.2ml蓝色管,抽▁▁ml血,其抗凝剂是▁▁▁;血常规用▁▁▁抗凝管抽1.5ml血;血生化用▁▁▁抗凝管抽3ml血等;上述抽血后注意▁▁▁▁▁轻柔混匀5-8次。 4、婴儿可取自______两侧处,一般不取手指,采血中不可________,以免组织液混入 血液,使血液易于凝固和稀释,出现____。 5、采静脉血时止血带______,可引起误差。结扎3min与结扎1min的样本结果相比较 血浆总蛋白、胆固醇可增加__%,铁增加6%,胆红素增加8%,____则不能使用止血带。 6、血清标本应避免____,并及时分离血清。 7、采血用针头过细会使血___升高。 8、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因输液成分会 影响检测结果或使钾、糖____,或使血液稀释结果____。 9、血气和pH值测定的血液以____血为原则,且不可漏气。细胞培养的样品要采用___ 技术,防止污染。 10、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帖上检验________、住院病人应有___、___、 ____,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11、根据采集时间可分为___、____、____。___为住院病人留尿的主要方法,早晨起床 后收集第一次尿,可用尿常规检验;_____多为门诊就诊病人的留尿检验方法;____为收集进餐后__h尿,主要用于了解葡萄糖代谢情况,用以筛查隐性糖尿病或轻症糖尿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