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格式:pptx
- 大小:30.63 MB
- 文档页数:23
四个全面的本质是什么引言: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四个全面,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建设中迈向新的征程的总体目标和行动指南。
本文将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解析这四个全面的本质。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制定的基本目标之一。
这个目标的本质是让全体人民享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康,更涵盖了文化、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1. 经济的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实现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不只追求GDP 的增长,更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贫困地区的脱贫、产业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只有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全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2. 教育的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普及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才能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拥有更多的发展选择。
3. 文化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文化的全面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保护和发扬民族的历史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才能让人们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而提出的重要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是在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破除陈规陋习、激发创新活力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
1. 体制机制改革的本质: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体制机制改革。
通过改革,打破积重难返的体制机制束缚,推动市场资源的更好配置,释放创新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竞争力。
2. 科技创新的本质:全面深化改革还需要推动科技创新。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动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四个全面七步法摘要:1.四个全面的概念和内涵2.四个全面的发展历程3.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4.四个全面的意义和价值5.四个全面的实践和应用正文:一、四个全面的概念和内涵“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战略布局,旨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四个全面的发展历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这一战略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在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
三、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旨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全面深化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体制机制进行全面改革,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
3.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4.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四个全面的意义和价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它有助于我们全面推进国家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助于我们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我们维护国家稳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与路径【摘要】本文探讨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及路径。
在强调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
在讨论了加强政治引领、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绿色发展和实现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在指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成功实施将为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路径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强调了各项工作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与路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政治引领、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国家发展、路径、方向、配合1. 引言1.1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谈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法治、全面从严治党为总抓手,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在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
这一战略布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引领我国发展的总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蓝图。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挑战,我国必须全面推进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为国家繁荣稳定、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将其贯彻到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为我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 正文2.1 加强政治引领,确保“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推进加强政治引领,确保“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推进,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政治引领是指党的领导地位和指导思想在国家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只有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指导思想的牢固性,才能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效实施。
四个全面、四个意识、五位一体、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容: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3.“五大发展理念”即: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4.四个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四个意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
三个支撑: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
两个走在前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中国共产党员必须知道的“四个必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四个坚持: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四个坚持:第一条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第二条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第三条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第四条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四个自觉:第五条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第六条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第七条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第八条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内容: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3.“五大发展理念”即:“十三五”的新发展格局,将在“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下,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
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思维、大战略、大格局、大智慧,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平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4.四个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四个意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名词解释一、中央1、“四个全面”: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体现了党中央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大思路。
2、“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发展、新要求,是习总书记对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与完善。
二、浙江省3、“八八战略”: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浙江省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
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4、“工作十法”:“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统筹兼顾法: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讲究工作的先行后续,找准节奏、分配力度,避免抓点丢面、抓小丢大、抓枝节丢大局、抓小势丢大势。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重点突破法: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强大声势,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
2015年第11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指导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并且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是统领中国发展的总纲。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顾名思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到21世纪中叶建国百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曾引领了世界发展潮流。
在以“和”为精髓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和能兴家、和能兴业、和能兴国。
历史上,郑和七下西洋,送去的是友善、和平、科技;而西方殖民者发现新大陆,送去的是殖民掠夺。
文化基因的不同,使我们的文化理念与西方殖民主义截然不同。
基于此,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一直延续至今,灿烂辉煌。
在“和”的影响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才能独领风骚。
所以,走和平发展之路不仅是民族复兴之路,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五位一体”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性目标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相协调,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
这一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相继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专题研究,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顶层设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个“全面”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下面,着重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充分认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5个方面39项监测指标,采取百分制。
截至20XX年末,我市11项指标已经完成,13项指标接近完成,11项指标需要倍加努力,4项指标暂未纳入评价体系。
预计20XX年我市得分79.7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20.3分差距,需要逐项对照指标差距,精准聚焦,倍加努力,加快进度攻坚克难。
对已达标指标要继续巩固,防止波动;对未达标指标要强化措施,量化责任,狠抓落实,使薄弱环节有较快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经济发展方面看,9项监测指标中3项已完成、2项接近完成,其余4项指标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居民消费支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到47%、36%、2.5%和3.5件,我市实际完成目标的62.34%、59.61%、9.6%和14.57%。
对此,要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进融资方式多元化,着力稳定经济运行。
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创新能力建设。
三、全面坚持小康社会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人民生活方面看,14项监测指标中4项已完成、7项接近完成、2项未纳入评价体系,1项指标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元,目前我市实际值为*****元,完成目标的58.07%。
对此,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十个全覆盖”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环境方面看,7项监测指标中1项已完成、1项接近完成、1项未纳入评价体系,其余4项指标任务为单位gdp能耗、水耗、建设用地占用分别小于0.6吨标准煤/万元、110立方米/万元、60公顷/亿元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达到100%,目前我市实际完成任务的58.25%、69.84%、43.67%和42.64%。
四个全面是指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并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这表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正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内涵,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所在。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社会发展是一个继往开来、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下,一个社会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低级阶段为高级阶段不断积累基础和条件,高级阶段在新的层次上解决低级阶段所带来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基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僵化保守和故步自封,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不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确保我们的改革发展,使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在有法可依的法治轨道内有序进行,从而避免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基本法治保障。
我国是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
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
“五位一体”:、、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全面”:即、、全面、全面从严治党。
相对于“五位一体”总布局来说,“四个全面”是在一个较为短暂历史时段中的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的方向性质和目标任务涵盖着“四个全面”,做到“四个全面”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内在要求。
五个方面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建设,统筹发展而言的。
四个全面针对的是突出问题和突出矛盾,解决的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性问题;
体现的是全面、系统、科学性,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的问题。
四个全面”也是一种根本性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
它紧密联系于“五位一体”总布局,并且来自这个总布局。
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相互相成、承上启下、经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治建设与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有着相互推进。
、不仅仅覆盖面而要求提升建设的深度。
也看出决心及部署。
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明确什么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指出:“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
其中在“五位一体”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政治理论应知应会1.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6.“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7.“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8.“四风”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9.“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0. “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11. 政治规矩就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党章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法律也是规矩。
1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国梦。
13.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即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14.党员的“四个合格”即政治合格、执纪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15.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6.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即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17.党内政治生活“四性”即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18.“一带一路”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19.党的“六大纪律”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