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复习指南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复习指南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复习指南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复习指南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化学

复习指南

第1章生物化学基础

1、壹句话问题

1.生命形式虽然千差万别,在就化学本质而言,他们具有壹致性。

2.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体的四个基本特征。

3.有机体遵行热力学第壹定律,通过增大环境的无序而使得自身有序化。

4.生命体的信息流基本类同。

5.根据SSURNA序列细胞分为三类,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细胞。古细菌和真核细胞

更接近。

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通过内共生进入真核细胞。线粒体来源于紫细菌,叶绿体来源于

蓝细菌。

7.细胞和细胞器<--超分子复合体<----大分子<--单体

8.生物分子结构决定反应性、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也代表壹种信息。

9.细胞内是壹个水环境,水为细胞内生化反应提供了反应介质,甚至直接参和反应。

第2章氨基酸和肽

1、概念

蛋白氨基酸,非蛋白氨基酸,兼性离子pIParaloguesorthologuesPITCDNP

2、简答

1、写出20中氨基酸的三字母和单字母缩写,哪些属于酸性,哪些属于碱性,哪些含羟

基,哪些含硫元素。

2、什么是sanger反应,什么是Edman反应,它们在蛋白质测序过程中有何用途?

3、如何测定蛋白质的序列?亚基仍原解离,N末端确定,氨基酸组成确定,俩组之上

酶解,Edman降解确定每壹个小片段的序列,序列拼接,对角线电泳确定二硫键位置。

第3章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概念

肽键肽平面ψ角φ角超二级结构结构域

2、简答

1、如何确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它们结构特点如何,主要由那种最用了驱动。

3、驱动蛋白质形成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是什么?

4、四级结构的形成对蛋白质由何意义。

5、蛋白质中超二级结构主要有哪几种?

6、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和复性,蛋白变性后都能复性吗,细胞内有壹些蛋白质可辅助其

它蛋白质的折叠,它们是什么,如何起作用(分子伴侣,二硫键异构酶PDI,肽基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

第4章蛋白质功能

1、概念

氧饱和曲线BPGHbs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ELISAWesternblotFabFcHMC

2、简答

1、以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为例说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胎儿和成人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有何不同。

3、抗体分为哪几类,含量最多的是那种,它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4、什么是分子病,举例说明壹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关系。

5、参和肌肉收缩的俩种主要蛋白是什么,如何实现肌肉的收缩。

6、抗体是由那种类型细胞产生,为什么抗体的数目远大于人类基因的数目,对应于某

壹种抗原的抗体是如何产生的?

第5章蛋白质分离和纯化

1、简答

1、简述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凝胶过滤、疏水层析分离的原理及样品洗脱方法?

2、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方法有哪些,列举3种?

3、什么是蛋白质,研究蛋白组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4、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列三种)。

5、列举三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第6章酶通论

1、名词、符号、结构

单纯酶复合酶辅酶辅基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多酶体系活力比活力KcatKatUribozyme活化能诱导契合必须基团活性中心初速度

2、简答

1、酶促反应分为哪六类,EC1.1.1.1属于那类酶?

2、酶和化学催化剂相比,有什么特点?

3、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单体是什么,催化剂是什么,诱发剂是什么,如何对凝胶中

的样品进行染色。

第7章酶促反应动力学

1、名词、符号、结构

DIFPKsKmVmax

2、简答

1、举俩个例子说明抑制剂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2、可逆抑制作用分为哪几种,每壹种的动力学特征有何不同?

3、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米氏常数和酶和底物亲和力的关系,如何计算米氏常

数和最大反应速度。

第8章酶的活性调节

1、名词、符号、结构

酶原激活共价修饰别构酶变构部位正协调副协同同促效应异促效应齐变模型序变模型2、简答

1、列举酶活性调节的方式?

2、胰凝乳蛋白酶如何激活,如何实现催化?

3、如何研究酶的活性中心,哪些氨基酸残基组成活性中心?

4、什么是别构酶,催化有何特征。

5、蛋白酶根据活性中心和催化机制分为哪几类?那种酶的活性中心需要金属离子。

第9章辅酶和维生素

1、名词、符号、结构

TPPNADPHFMNFADCoAVcFH4

2、简答

1、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包括哪些,它们衍生的辅酶是什么,具有什么功能?

2、哪些辅酶为氢的传递体?

第10章核酸性质及结构

1、名词、符合、结构

mRNAcDNA超螺旋CDS

2、简答

1、核酸包括哪些种类,功能有何不同。

2、碱基和戊糖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核苷酸和核苷酸之间如何连接的。

3、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是什么?除B-DNA外仍有哪些形式。维持DNA双

螺旋的作用力有哪些。

4、DNA是遗传物质是如何被证明的。

第11章核酸性质及研究方法

1、名词、符合、结构

DNase,RNase限制修饰系统TmSouthern-blotNorthern-blotEBPCRddGTP

2、简答题

1)影响Tm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质粒电泳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3)DNA双脱氧测序的原理

4)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5)DNA复杂度和复性速度之间的关系。

6)核酸纯度鉴定方法?核酸分子均壹性的鉴定方法?

7)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步骤及应用。

8)Southernblot的基本流程。

第12章糖化学

1、名词和符号

单糖果糖多糖杂多糖同多糖仍原糖非仍原糖Glc(glucose葡萄糖)Fuc(Fucose岩藻糖)Fru(fructose,果糖),Gal(Galactose,半乳糖)Man(Mannose(甘露糖)Rib(Ribose,

核糖)Xyl(Xylose,木聚糖)Ara(arabinose,阿拉伯糖)

2、简答题

1)淀粉、纤维素、几丁质、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单元和连接方式。

2)糖和蛋白质连接的俩种主要方式是什么,主要和那些氨基酸残基连接。

3)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第13章脂化学

1、结构名词和符号

卵磷脂脑磷脂鞘磷脂鞘氨醇豆蔻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

2、简答题

1)细菌和古细菌的细胞膜组成有什么不同。

2)脂质根据化学本质分为哪几类。

第14章生物膜

1、名词和符号

外周蛋白内在蛋白膜锚定蛋白相变温度flippasecaveolin通道载体泵uniportsymportantiport

2、简答题

简述细胞膜的生物功能。

简述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模式,什么实验能够证明膜是流动的,膜流动的

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模式。

膜的流动性和那些因素有关?

第15章代谢总论

1、名词符号

Chemoheterotrophicphotoautotrophin-vivoin-vitro厌氧生物需要生物

2、简答

1)如何控制同壹细胞中的合成和分解代谢。

2)如何研究代谢过程,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ATP和辅酶在代谢中作用。

第16章糖的分解代谢

1、名词符号

PEP糖酵解

2、简答

1)图示EMP途径的基本流程,列出其中主要的调控部位,说明2,6而磷酸果糖如何

调控EMP途径,而它自身又如何调控。

2)图示TCA循环的步骤,为什么说TCA是物质代谢的中枢

3)什么是PPP途径,PPP途径分为哪俩个阶段,PPP途径意义何在。

4)哪些酶参和了淀粉和合成和分解。

5)1分子葡萄糖彻底分解需要经历那些过程,可产生多少ATP分子。

第17章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链

1、名词

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F1F0-ATP酶复合体能荷

2、简答

1)图示电子传递链和组成,电子传递链如何偶联ATP的生成。

2)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主要的抑制剂及抑制位点。

第18章糖类合成

1、结构、符号和名词

RUBPUDPGADPG光反应中心光反应暗反应光合磷酸化环式光合磷酸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碳三循环碳四循环糖异生糖醛酸途径

2、关键酶

RubiscoPSIPSII

3、壹句话问题

1)光反应阶段水被光解产生氧气,水的光解和PSII相关。

2)PSII被700nm的光激发,而PSI被680nm的光激发。

3)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伴随着H离子从叶绿体基质到基粒片层中的运输,导致H离子梯

度的形成。

4)同位素示踪C3循环的实验室体内实验(invivo)。

5)C3循环的第壹步是RUBP和rubisco的催化下羧化形成不稳定的6碳中间体,迅速

降解为俩个3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

6)Robisco由8个大亚基和8个小亚基组成,大亚基有叶绿体基因编码,而小亚基由

和基因编码。

7)碳四植物的二氧化碳固定发生在叶肉细胞,而C3循环主要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

叶肉细胞想将CO2固定为草酰乙酸,然后以苹果酸形式运送到维管束鞘细胞。

8)糖醛酸途径和肝脏的解毒过程相关,和Vc的代谢相关。

9)寡糖和多糖合成过程中糖需要先活化为UDPG或ADPG形式,如糖原合成时,活化

的糖为UDPG,而淀粉合成时ADPG是糖的活化形式。

4、简答题:

1)简述光合作用俩阶段发生的反应,俩者如何联系起来。

2)图示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组成。

3)比较EMP和糖异生的中反应的异同。

第19、20章脂类代谢

1、结构、符号和名词

ACPBCCPPLA1PLA2PLBPLCPLDHDLLDLVLDL肉毒碱苯基标记卵磷脂脑磷脂鞘氨醇神经酰胺二酰基甘油HMG-COAMVA

2、关键酶

脂肪酸合成酶系、乙酰COA羧化酶

3、壹句话问题

10)脂肪酸氧化分解主要包括三种模式、a-氧化、b-氧化和w-氧化。

1)长链脂肪酸要进入线粒体需要肉碱转运系统。

2)细菌脂肪酸合成酶系包括ACP和种6酶蛋白形成的复合体,其中有俩个-SH非常关

键壹个是ACP上的-SH,壹个是KS上的-SH。

3)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

4)植物细胞中、脂肪酸的氧化主要发生在乙醛酸体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的合成发生

在叶绿体,而其它真核细胞的脂肪酸氧化主要发生在线粒体,而合成发生在细胞质。

5)脂肪酸分解前,脂肪酸先形成活化的脂酰COA,而脂肪酸合成前,乙酰辅酶A先活

化为丙二酸单酰COA,甘油参和三酰甘油脂的合成时,首先形成磷酸甘油的活化形

式。

6)脂肪酸碳链的延伸发生在线粒体和内质网,而去饱和发生在内质网。

7)卵磷脂的合成过程中胆碱先活化为CDP-胆碱。

8)胆固醇合成过程中形成的异戊二烯活化形式为异戊烯焦磷酸。

9)胆固醇合成中关键的调控部位是HMW-COA仍原酶的调控,胰岛素促进该酶活性。

4、简答题:

1)壹分子棕榈酸彻底分级经历那些过程,产生多少ATP。

2)以硬脂酸为例,比较脂肪酸合成和分级的异同。

3)简述脂肪酸beta-氧化的四个步骤的反应模式及催化的酶。

第21章蛋白质降解氨基酸代谢

1、结构、符号和名词

SAMPLPGOTGPT尿素鸟氨酸瓜氨酸生酮氨基酸生糖氨基酸必须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泛素

2、关键酶

固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泛素连接酶E326S蛋白酶体谷氨酸脱氢酶精氨酸酶

3、壹句话问题

1)固氮酶系统主要包括固氮酶和仍原酶,固氮酶为钼铁蛋白,而仍原酶称为铁蛋白,

固氮酶对氧高度敏感。

2)谷氨酰胺和丙氨酸是游离氨固定和转运的俩种主要形式。

3)PLP是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

4)尿素循环发生在肝脏,部分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部分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5)26S蛋白酶体又20S的19S俩个亚基组成,其中20S主要负责降解。

6)尿素循环的主要调控在于氨甲酰基磷酸合成酶的调控。

7)生物体内壹碳单位载体主要有三种生物素、SAM和FH4。

8)和壹碳单位代谢相关的氨基酸包括Gly、Ser、Thr、Met、His。

9)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前提是PEP和4-磷酸赤藓糖。

4、简答题:

1)联合脱氨基作用的俩种基本模式是什么。

2)试述尿素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3)氨基酸分解C骨架汇入EMP-TCA途径的5个的入口是什么。氨基酸合成途径主要

起始物有哪些。

4)自然界中N元素如何循环?。

5)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蛋白质选择性降解如何实现有何意义。

第22章核酸的降解及核苷酸代谢

1、结构、符号和名词

IMPXMPPRPP尿酸痛风别嘌呤醇乳清酸5-氟尿嘧啶

2、关键酶

黄嘌呤氧化酶APRTHGPRTTK核苷酸仍原酶

3、壹句话问题

1)核苷酸脱氨可发生在核苷酸、核苷和碱基三个层次上。

2)人类嘌呤代谢产物为尿酸,其它物种的代谢产物为?。

3)黄嘌呤氧化酶可催化次黄嘌呤到黄嘌呤、黄嘌呤到尿酸俩种反应。

4)痛风是由于核苷酸代谢障碍,尿酸钠的累积所致。

5)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的自杀性底物。

6)尿嘧啶降解前先仍原为二氢尿嘧啶。

7)核苷酸合成包括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途径。

8)核糖核苷酸仍原为脱氧核糖核苷酸主要发生在核糖核苷二磷酸水平。

9)Asp羧甲基转移酶(ATCase)是嘧啶合成的关键调控位点,该酶为别构酶。受CTP

抑制和ATP的激活。

10)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首先形成IMP然后生成AMP和GMP。

4、简答题:

1)嘧啶和嘌呤分解的产物是什么?不同的物种嘌呤分解产物有什么不同。

2)画出嘌呤和嘧啶环的基本结构,指出每壹个C和N原子的来源。

3)简述核糖核酸仍原酶的结构特征及其其它参和的蛋白和辅因子。

4)比较嘧啶和嘌呤从头合成过程。

5)为什么四氢叶酸本身合成受阻或四氢叶酸类似物会影响核苷酸的合成。

第23章代谢整合和激素调节

1、结构、符号和名词

cAMPcGMPDGIP3TSHACTHRIAELISAHREBMRGlucagonInsulinCaM肾上腺素第壹信使第二信使.

2、PKAPKCPLCPDEAcaseG-protein

3、壹句话问题

1)G蛋白三聚体的三个亚基是不同的,其中beta和gamma亚基结合紧密,alpha亚

基和其它俩个亚基的结合于GTP和GDP的结合有关,alpha亚基和GTP结合alpha

亚基和其它俩个亚基解离,当GDP和alpha亚基结合时三个亚基结合形成三聚体。

Alpha亚基具备GTP酶活性。

2)cAMP和cGMP均为第二信使,它们的合成依赖于Acase和Gcase而分解主要由

PDE完成。

3)20碳烷酸衍生物属于壹种自泌性信号分子,主要影响邻近组织细胞的功能。

4)激素的分泌收到多层级调节小丘脑-->垂体-->肾上腺、胰腺、性腺-->靶组织,其

分泌收到反馈调节。

5)酶活力调节的俩种基本方式是共价修饰和别构调节。

6)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性和胰岛素不依赖型。

7)cAMP的产生不只是由于肾上腺素的刺激产生,事实上多种激素作用均会引起

cAMP浓度的升高,cAMP也不知调节糖的分解和合成,其效应的下级靶分子是多样的。

8)内质网膜上具有IP3受体,其属于离子通道型的受体,IP3和其结合后会导致内质网

中钙离子向细胞质的流动。

9)细胞质中Ca离子浓度比细胞外、内质网、液泡和线粒体均要低很多。

10)受体主要的四种类型是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蛋白激酶型受体、和蛋

白激酶偶联的受体。

11)PKA受cAMP激活,而PKC受DG和Ca离子激活。

4、简答题

1)代谢调控主要从那些层次调节,如何调节。

2)试述乙酰辅酶A在代谢网络中的重要性。

3)激素可分为哪几类,脂溶性激素和水溶性激素作用方式有什么不同?

4)以肾上腺素为例叙述激素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激素的产生、激素受体的结合、G-

蛋白作为介导、Acase的活化、PKA的激活、磷酸化酶激酶、磷酸化酶的激活、糖原合成酶的钝化,活化细胞核内的CREB,激活转录)。

5)试述IP3和DG信号转导的过程及其和钙信号系统的联系。

6)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如何调节代血糖浓度,饥饿状态下如何确保大脑的营养供给。

7)

生物化学在工业及环境方面的应用

生物化学在工业及环境方面的应用 化工10904 杨庆序号18 学号200903052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边缘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从早期对生物总体组成的研究,进展到对各种组织和细胞成分的精确分析。目前正在运用诸如光谱分析、同位素标记、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一级其他物理学、化学技术,对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进行分析,以期说明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多种多样的功能与它们特定的结构关系。 生物化学在发酵、食品、纺织、制药、皮革等行业都显示了威力。例如皮革的鞣制、脱毛,蚕丝的脱胶,棉布的浆纱都用酶法代替了老工艺。近代发酵工业、生物制品及制药工业包括抗生素、有机溶剂、有机酸、氨基酸、酶制剂、激素、血液制品及疫苗等均创造了相当巨大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应用更促进了酶工业和发酵工业的发展。70年代以来,生物工程受到很大重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贵重药物进展迅速,包括一些激素、干扰素和疫苗等。基因工程和细胞融合技术用于改进工业微生物菌株不仅能提高产量,还有可能创造新的抗菌素杂交品种。一些重要的工业用酶,如α-淀粉酶、纤维素酶、青霉素酰化酶等的基因克隆均已成功,正式投产后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据估计,全球发酵产品的市场有120~130亿美元,其中抗生素占46%,氨基酸占16.3%,有机酸占13.2%,酶占10%,其它占14.5%。发酵产品市场的增大与发酵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现代生物技术的进展推动了发酵工业的发展,发酵工业的收率和纯度都比过去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世界最大的串联发酵装置

已达75 m\许多公司对发酵工艺进行了调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如ADM (Archer Danie1s Mid1and)和Cargill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其发酵装置进行改造,将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的生产工艺改为以玉米粉为原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ADM公司生产的赖氨酸成本比原先降低了一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成倍地提高了酶的活力,而且还可以将生物酶基因克隆到微生物中,构建基因菌产生酶。利用基因工程,使多种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氨基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得到改造、克隆,使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得到提高,氨基酸合成的代谢流得以拓宽,产量提高。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的蛋白质工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巨大潜力和光辉前景。利用蛋白质工程,将可以生产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高级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的新型蛋白质,可以定向改造酶的性能,从而生产出新型生化产品。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处理环境污染的方法日新月异,近年来生物化学的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在生物化学技术发展的同时,污水化学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投资省、运行稳定、操作灵活、除磷效果好,但不能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出水水质也难以达到二级处理的排放要求,运行费用往往偏高。 当代污水处理技术的最重要发展趋势就是生物处理与化学处理的结合,二者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

附件2: 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促进计划 简介 壹、背景 2008年4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局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2008上,倡议成立“中国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会”。 2008年5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绿色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研讨会上,成立了“中国绿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37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加盟。 2008年6月22日,在长沙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和40余家工业生物技术企业建立了工业生物产业创新联盟伙伴关系,且签署了备忘录。 2008年8月2日,在常州举行的中国药物产业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上,45家医药研究机构和40多家企业成立了中国药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 工业生物技术科技创新联盟、绿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药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组成了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简称“创新联盟”),共募集意向性的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逾25亿元。目前,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政府的关注和支持,联盟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 在推动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基础上,2008年底,中国科学院启动《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促进计划》(简称“专项计划”)。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该计划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之壹,力争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二、中国科学院的生物技术概况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立科研机构,致力于解决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系统性的重大科技问题,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致力于支持和提升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科学院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发展迅速,近年来取得了壹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此同时,在农业、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形成了壹批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以来,中国科学院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促进我国生物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依托人口健康和医药创新基地、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全面推动生命科学的原始创新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研究。在新药创制、诊断试剂开发、农作物品种培育、生物农药研制、工业酶和大宗发酵产品开发等若干重要领域又形成了壹批关键核心技术,积累了壹批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有望产生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主要任务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国家资金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强强联合,使国内外生物技术创新成果不断向国内优势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转移转化,带动国家和地方生物产业发展。 1、探索高效的产学研结合技术转移模式,促使壹批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为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振兴,为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将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

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1.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目前关于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很多,而教科书和教学中 涉及的可能不够广泛,建议只让学生了解即可) ●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 ●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掌握肽键的特点 ●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 ●核苷酸的结构 ●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DNA的三级结构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 ●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了解microRNA的序列和结构特点(近年来针对非编码RNA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建议增加相关考核) 3. 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糖聚合物及其代表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掌握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用 ●理解旋光异构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糖的鉴定原理 4. 脂质与生物膜 考试内容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

附件2: 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促进计划 简介 壹、背景 2008 年4 月18 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局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2008 上,倡议成立“中国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会”。 2008 年5 月23 日,在北京举行的绿色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研讨会上,成立了“中国绿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37 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加盟。 2008 年6 月22 日,在长沙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和40 余家工业生物技术企业建立了工业生物产业创新联盟伙伴关系,且签署了备忘录。 2008 年8 月2 日,在常州举行的中国药物产业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上, 45 家医药研究机构和40 多家企业成立了中国药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 工业生物技术科技创新联盟、绿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药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组成了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简称“创新联盟”),共募集意向性的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逾25 亿元。目前,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政府的关注和支持,联盟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 在推动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基础上,2008 年底,中国科学院启动《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促进计划》(简称“专项计划”)。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该计划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之壹,力争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二、中国科学院的生物技术概况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立科研机构,致力于解决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系统性的重大科技问题,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致力于支持和提升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试题库完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题库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编制 2004年7月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下面的哪一种情况?( ) A、氨基酸种类的数量 B、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 C、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D、多肽链的形态和大小 E、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2.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多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骨架链原子的空间排布 3、学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后,我们认识到错误概念是()。 A、蛋白质变性是肽键断裂所致 B、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C、肽键的键长较单键短,但较双键长 D、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E、蛋白质活性不仅取决于其一级结构,还依赖于高级结构的正确 4、通过“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认为错误的概念是()。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维系其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 C、蛋白质变性后可以恢复,但DNA变性后则不能恢复 D、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者组成GSH E、蛋白质亚基具有三级结构,而tRNA三级结构呈倒L形 5、“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一章学习,告之我们以下概念不对的是()。 A、氢键不仅是维系β-折叠的作用力,也是稳定β-转角结构的化学键 B、活性蛋白质均具有四级结构 C、α-螺旋的每一圈包含3.6个氨基酸残基 D、亚基独立存在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的 E、肽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 6、关于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 B、呈右手螺旋

(完整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总结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和 S。 2.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g %)=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 6.25×100 3.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均属于L- -氨基酸氨基酸 4.可根据侧链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类 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5.脯氨酸属于亚氨基酸 6.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 280 nm 附近。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7.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 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1)一级结构定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主要的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二硫键。 2)二级结构定义: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

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的化学键:氢键 ?蛋白质二级结构 包括α-螺旋 (α -helix) β-折叠 (β-pleated sheet) β-转角 (β-turn) 无规卷曲 (random coil) 3)三级结构定义: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主要的化学键: 8. 模体(motif)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是由二个或 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 9.分子伴侣(chaperon)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 颗粒表面电荷、水化膜 10.蛋白质的变性: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 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由于空间结构改变,分子内部疏水基团暴露,亲水基团被掩盖,故水溶性降低。由于变性蛋白质分子不对称性增加,故粘度增加。由于变性蛋白质肽键暴露,易被蛋白酶水解。

生物化学应用

生物化学应用简述 而在本世纪,与生物化学有关的最重要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 机体自身调控的分子机理; (4) 生化技术的创新与发明; (5) 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 (6) 分子育种与分子农业(工厂化农业); (7) 生物净化; (8) 生物电子学; (9) 生化药物; (10)生物能源的开发等。 二、生物化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生物化学就是在医学、农业、某些工业与国防部门的生产实践的推动下成长起来的,反过来,它又促进了这些部门生产实践的发展。 医学生化 对一些常见病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生化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进行预防、诊断 与治疗。如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电泳图谱用于诊断冠心病、转氨酶用于肝病诊断、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等。在治疗方面,磺胺药物的发现开辟了利用抗代谢物作为化疗药物的新 领域,如5-氟尿嘧啶用于治疗肿瘤。青霉素的发现开创了抗生素化疗药物的新时代,再加上各种疫苗的普遍应用,使很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控制或基本被消灭。生物化学的 理论与方法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产生了医学生化的许多领域,如:研究生理功能失调与代谢紊 乱的病理生物化学,以酶的活性、激素的作用与代谢途径为中心的生化药理学,与器官移植与疫苗研制有关的免疫生化等。 农业生化 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涉及大量的生化问题。如防治植物病虫害使用的各种化学与生物杀虫 剂以及病原体的鉴定;筛选与培育农作物良种所进行的生化分析;家鱼人工繁殖时使用的多 肽激素;喂养家畜的发酵饲料等。随着生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可望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 获得新的动、植物良种与实现粮食作物的固氮;而且有可能在掌握了光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使整个农业生产的面貌发生根本的改变。 工业生化 生物化学在发酵、食品、纺织、制药、皮革等行业都显示了威力。例如皮革的鞣制、脱 毛,蚕丝的脱胶,棉布的浆纱都用酶法代替了老工艺。近代发酵工业、生物制品及制药工业包 括抗生素、有机溶剂、有机酸、氨基酸、酶制剂、激素、血液制品及疫苗等均创造了相当 巨大的经济价值,特别就是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应用更促进了酶工业与发酵工业的 发展。70年代以来,生物工程受到很大重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贵重药物进展迅速,包括一些激素、干扰素与疫苗等。基因工程与细胞融合技术用于改进工业微生物菌株不 仅能提高产量,还有可能创造新的抗菌素杂交品种。一些重要的工业用酶,如α-淀粉酶、纤维素酶、青霉素酰化酶等的基因克隆均已成功,正式投产后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国防方面的应用 防生物战、防化学战与防原子战中提出的课题很多与生物化学有关。如射线对于机体的损伤及其防护;神经性毒气对胆碱酯酶的抑制及解毒等。 三、生物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1.生物制药 生物药物就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与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模式生物

(生物科技行业)模式生物

生命研究中的明星——模式生物 李璐冰2009044020123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0901班,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模式生物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随着功能基因组计划的开展,数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获得,模式生物在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发育遗传学以及对人类疾病机理模型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以微生物大肠杆菌、植物拟南芥和动物斑马鱼这几种经典的模式生物为例,介绍了模式生物的概况。 关键词:模式生物,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发育遗传学 正文: 模式生物(Modelorganism)是人们研究生命现象过程中长期和反复作为实验模型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对这些物种的科学研究来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遗传现象,模式生物的种类有很多,如果蝇、小鼠、拟南芥、大肠杆菌等,主要应用于遗传学和发育遗传学早在二十世纪初期,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现象难题能够得到部分解答。因为简单生物的细胞数量少,分布相对单壹,更容易进行实验操作,变化也较好观察。由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许多生命活动的方式在不同物种的生物见具有同壹性,这是通过模式生物来研究更复杂生物的方法能够有效且成功的基础。尤其是当在有不同发育特点的生物中发现共同形态形成和变化特征时,发育的普遍原理也就得以建立。因此对模式生物的研究能够帮助探索和理解生命的壹般规律,在生命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87年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和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ofEnergy)联合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

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大纲

804微生物学 一、基础: 1.了解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根本任务。 3.了解微生物发展史上和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 二、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了解细菌的形态、大小、结构与功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含物和核质体这些一般构造,芽孢,糖被,鞭毛,菌毛和性毛等特殊构造)、繁殖方式、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细菌的菌名和用途。 2.理解G+和G-菌细胞壁的组成、构造及革兰氏染色的机理;溶菌酶与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了解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 3.理解液态镶嵌模型、芽孢的耐热机制。 4.了解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菌落特点和有重要用途放线菌的菌名和用途。 5.了解古生菌的主要类群,在进化途径和细胞结构上的特点。 6.了解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的主要特点。 三、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了解菌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的范畴;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及原核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不同。 2.了解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酵母菌的菌名和用途。 3.了解霉菌菌丝和菌丝体的类型、特化结构、霉菌的繁殖方式、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霉菌的菌名和用途;熟悉根霉、毛霉、梨头霉、青霉、曲霉的菌体形态和菌落形态。 四、病毒和亚病毒: 1.掌握病毒的特性;了解病毒粒的构造、成分、对称机制;病毒核酸的类型。 2.熟悉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 3.理解病毒的复制周期(烈性噬菌体的裂解性生活史);一步生长曲线3个时期的特点,潜伏期、裂解量的计算;病毒基因组表达与复制的特点;噬菌体效价的测定方法。 4.理解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溶源性细菌的特性和溶源转变的现象和本质。 5.了解噬菌体侵染与异常发酵。 6.了解病毒多角体的实际应用。 7.了解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五、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了解微生物所需营养物的种类及功能(六大营养要素;生长因子的种类)。 2.了解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以能源和碳源来划分)。 3.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原则;了解四大类微生物常用的培养基、培养基的分类(根据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分类;根据物理状态分类;根据用途分类:选择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理解选择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应用原理及在特定微生物筛选、鉴别中的应用。 4.了解特定微生物的筛选方法(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条件) 5.了解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4种方式的特点。 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理解化能异养微生物产能方式和微生物发酵类型的多样性。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环境保护与生物技术

(生物科技行业)环境保护 与生物技术

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 壹、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经贸合作中的壹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目前环境状况十分严峻。近年来虽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壹,从城市到乡村,我国的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贵阳、重庆、北京、兰州等五个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壹级标准的不足1%。全国范围的酸雨危害的程度和区域日益扩大。全国每年污水排放达360亿吨,仅10%的生活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得到处理,其中约有壹半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其他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我国的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据统计,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中,属4类和5类水体的占3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且呈进壹步恶化的趋势,136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属4类、5类和超过5类标准的高达76.8%;约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大淡水湖如滇池、太湖和巢湖等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剧;壹些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和日俱增,工业废弃物累计堆积量已超过66亿吨,占地超过5万公顷,使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严重的生态破坏,加重了1998年的长江洪水灾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及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壹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人卫版

生化名词解释 1、肽键(peptide bond)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2、模体(motif):模体是蛋白质分子中具有特定空间构象和特定功能的结构成分。 3、结构域(domain):三级结构中、分割成折叠较为紧密且稳定的区域,各行 使其功能。结构域也可看作是球状蛋白质的独立折叠单位,有较为独立的三维 空间结构。 4、蛋白质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5、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6、亚基(subunit):四级结构中每条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7、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分子中半胱氨酸的巯基是该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基团。 8、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的结合能力,称为协同效应。若是促进作用则称为正协同效应(positive cooperativit);若是抑制作用则称为负协同效应(negative cooperativity). 9、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由蛋白质分子发生变异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10、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会导致DNA双链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使DNA 双链解离为单链。这种现象称为DNA变性。 11、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一个脱氧核苷酸3'的羟基与另一个核苷酸5'的α-磷酸基团缩合形成磷酸二酯键。 12、核小体(nucleosome):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小体,它是由DNA和H1、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 实践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酶的研究和应用 (10江苏卷)25.右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剐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和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B.图1中X溶液为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和酵母菌充分接触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了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操作过程。熔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和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A项错误;图1中氯化钙溶液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B项正确;图2中要进行搅拌以使培养液和细胞充分接触,C项正确;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要以过洗涤再移到图2装置中,D项正确。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0新课标)37.【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列是和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壹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壹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原因是。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的地方,目的是。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答案】⑴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不是;玫瑰精油随水蒸气壹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2)蒸馏温度在壹定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壹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3)下降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4)较低减少挥发;(5)a;(6)能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而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壹同蒸馏,所以次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评析】选修I没有考微生物的培养部分的内容,有点意外,也有点情理之中的事情,在和壹些老师交流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把重点放在了微生物部分上,而高考就是这样的让你抓不住,越是认为能考的,就越可能不考。精油的提取是我的老本行,大学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杜香馏液制取和利用,而对于学生来说,选修I的内容考的可不简单。 (10新课标)38.[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能够保持品种的,繁殖种苗的速度。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常考名词解释总结!!!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若干肽单位,各自沿一定的轴盘旋或折叠,并以氢键为次级键而形成有规则的构象,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 肽单位:肽键是构成在分子的基本化学键,肽键与相邻的原子所组成的基团,成为肽 单位或肽平面。 结构域是位于超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间的一个层次。结构域是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内 的独立折叠单元,其通常都是几个超二级结构单元的组合。在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中, 由于多肽链上相邻的超二级结构紧密联系,进一步折叠形成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致 密的三维实体,即结构域。 超二级结构又称模块或膜序是指在多肽内顺序上相邻的二级结构常常在空间折叠中靠近,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二级结构聚集体。 三级结构具有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或结构域的一条多肽链,由于其序列上相隔较远的氨基酸残基侧链的相互作用,而进行范围更广泛的盘曲与折叠,形成包括主、测链 在内的空间排列,这种在一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和基团在三维空间的整体排布称为三 级结构。 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四级结构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的方式聚合所形成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增色效应增色效应或高色效应。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称增色效应,也就是 变性后 DNA 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 固定化酶不溶于水的酶。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酶与水不溶性大分子载体结合或把酶包埋在水不溶性凝胶或半透膜的微囊体中制成的。 脂肪酸的β氧化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β位C原子发生氧化,C 链在α位C原子与β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两个C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脂肪酸的β氧化。 脂肪酸的β-氧化基本过程:丁酰CoA经最后一次β氧化:生成2分子乙酰CoA 。故 每次β氧化1分子脂酰CoA生成1分子FADH2,1分子NADH+H+,1分子乙酰CoA,通过呼吸链氧化前者生成2分子ATP,后者生成3分子ATP。 尿素循环肝脏是动物生成尿素的主要器官,由于精氨酸酶的作用使精氨酸水解为鸟氨酸及尿素。精氨酸在释放了尿素后产生的鸟氨酸,和氨甲酰磷酸反应产生瓜氨酸,瓜 氨酸又和天冬氨酸反应生成精氨基琥珀酸,精氨基琥珀酸为酶裂解,产物为精氨酸及 延胡索酸。由于精氨酸水解在尿素生成后又重新反复生成,故称尿素循环。 操纵子指启动基因、终止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原核生物大多数 基因表达调控是通过操纵子机制实现的。操纵子通常由 2个以上的编码序列与启动序列、操纵序列以及其他调节序列在基因组中成簇串联组成。启动序列是RNA聚合酶结合并起动转录的特异DNA序列。多种原核基因启动序列特定区域内,通常在转录起始

生物化学在应用化学中联系与应用

生物化学在应用化学中联系与应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与技术更新周期明显加快,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学科领域相互渗透,学科界限已趋模糊。这些变化与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社会面貌。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要掌握全面的知识,会全面处理复杂的学科交叉的实际问题。这些天我通过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一些关于我们本专业和生物化学之间的联系与应用。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以各门学科为基础,尤其是化学知识。细胞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细胞代谢又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由此可见,只要是生物体就离不开化学反应,化学知识的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更是不可或缺。 一、生物教学中对化学分子学知识的应用 1. 关于元素的异同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与化学教材中的相关元素有何异同?在讲到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引申到化学教材中有关化学元素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体内组成化合物的元素和自然界中的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之间的区别。如在介绍“元素含量差异”时,列举出碳元素在生物细胞干重中占55.59%,而碳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只有0.087%的事例,就能让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元素有清晰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做到深刻记忆。

2. 关于化合物的异同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时,可通过自然界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引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也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但生物体内的化合物种类远远没有自然界的多。化学中无机化合物大致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而生物体内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两类。化学中根据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和醇、醛、羧酸、酯等,根据有机物分子中的碳架结构,可分为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三大类;而生物中有机化合物分为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四大类。另外在含量上两者也有显著差异。这就说明了生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两者有统一的一面,同时又存在着差异性。 3. 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异同 生物大分子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当讲到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与化学分子进行比较。以蛋白质为例,化学中讲解了蛋白质的知识,如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组成单位氨基酸、结构、性质、变性等,但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化学中的蛋白质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组成单位氨基酸,在化学中只要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就称为氨基酸,而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它们都是α—氨基酸。在结构上要特别强调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有特定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一旦被破坏,蛋白质就不是原来的蛋白质。在性质上要强调蛋白质的生物性,就是一旦失去生物活性,就不能完成生物体的各项功能。在讲到蛋白质的变性时,可通过化学中讲到的变性条件,物理因素可以

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重点笔记

微生物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细菌学、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真细菌和蓝细菌之间的差别;原核生物的六大类:三菌三体; 第二章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比较 1、形态特征、大小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胞结构(酵母菌、霉菌重点把握,细胞器水平)相区别之处 细菌细胞结构: 细胞壁的组成、结构、G+和G-细胞壁的区别(重点)。G染色重点掌握,G染色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G+菌-------溶菌酶 常见菌的G分类(大肠杆菌、枯燥芽孢杆菌等);及其染色结果。 细胞壁缺陷的几类细胞,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重点) 3、细菌的外部结构:荚膜(成分、染色方法)、鞭毛(观察方法:拴菌、穿刺) 芽孢(抗逆性强、抗热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筛选方法:80度水浴芽孢的结构 芽孢染色:孔雀绿;G染色(结果不染色) 细菌(100*10)、酵母菌(40*10)、霉菌(10*10或40*10)的观察方法。 4、繁殖方式: 细菌:二分裂放线菌(产生抗生素):产生无性孢子、菌丝断裂 酵母:有性-----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 无性-----芽殖;裂殖;产生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霉菌:有性-----担子菌(担子) 无性-----根霉(孢子囊孢子)、毛霉(孢子囊孢子)、青霉(分生孢子)、曲霉(分生孢子) 酵母:单倍-----八孢裂殖酵母 双倍-----路德类酵母 单、双倍-----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的生活史(重点) 5、菌落特征(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区别) 6、典型工业用菌,拉丁名,功能: 枯草芽孢、E.coli、酿酒酵母、乳酸菌、黑曲霉、黑根霉、桔青霉、总状毛霉、犁头霉 补充: 抗生素------链霉菌属; 霉菌菌丝的种类与构造; 菌丝体功能及特化形式(菌核、厚垣孢子); 三体的差别; 蓝细菌-----异形胞------功能(固氮) 第三章病毒 噬菌体:即原核生物的病毒,包括噬细菌体、噬放线菌体和噬蓝细菌体等。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摘要: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农业生物技术的疫苗、工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生物技术领域重点攻关课题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现状与趋势 1 前言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为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而言,生物工程技术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生物技术、农作物的分子育种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重要疾病的生物治疗等。当前,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正在促使生物产业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1]。 现代生物技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Gene-Tech的诞生(1976)年为纪元[2]。此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至此,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技术上的革命带动了现代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现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再生性,可以循环利用生物体为操作对象,在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方面有巨大的潜力,而且投资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大,并且没有污染。他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方面已经取得并将取得更大进展,对促进社会经济诸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 全球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产值继续增长 2013年,全球生物工程药品市场规模为2705亿美元,2014年增长至3051亿美元。基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对重组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以及DNA测序技术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生物技术市场预计以%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0年全球

应用生物化学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生物体中的必须元素有哪些?哪些是微量元素? 必须元素:C、H、O、N、P、S、Ca、K、Na、Mg、Cl、Mn、Fe、Co、Cu、Zn、Se、I、Cr、Si、V、F、B、Mo、Sn、Ni、Br 微量元素:Mn、Fe、Co、Cu、Zn、Se、I、Cr、Si、V、F、B、Mo、Sn、Ni、Br 2.简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别。 3.简述生命的特征。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生命具严谨有序的结构;生命能自我繁殖;生命的繁殖存在遗传和变异;生命会生长发育;生命需新陈代谢;生命有应激反应;生命存在进化。 4.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水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水分子是很强的极性分子,具有沸点高、比摩尔热容大、摩尔蒸发热大以及能溶解许多物质的特性,这些特性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5.糖的D-,L-, α-,β-型是如何区别和决定的? 以甘油醛为参照物,用互为镜像的“对映体”——D型和L型表示: 醛糖与酮糖的构型是由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上的羟基方向来决定的。 异头物的半缩醛羟基和羟甲基临近的羟基在碳链同侧的称α型,在异侧的称β型。 6.单糖的氧化、还原成脎反应? (1)单糖的氧化 以葡萄糖为例: ①在弱氧化剂(如溴水)作用下,醛基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②较强氧化剂(如稀硝酸)作用下,醛基和伯醇基同时被氧化,生成葡萄糖二酸; ③生物体内,在专一性酶作用下,伯醇基被氧化,生成葡萄糖醛酸。 另外,单糖在碱性溶液中,醛基、酮基烯醇化变成非常活泼的烯二醇,具还原性,能还原金Cu2+、Ag+等,而其本身则被氧化成为相应的糖酸。 (2)单糖的还原

醛糖被还原成糖醇。酮糖被还原成两种同分异构的糖醇。 (3)单糖的成脎反应 单糖游离羰基能与3分子苯腙作用生成糖脎。 7.什么是变旋现象?如何区分左旋右旋? 一个有旋光性的糖溶液放置后,它的比旋光度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变旋现象。 具有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溶液能使偏振光平面旋转,即具有旋光性。使偏振光平面发生顺时针方向偏转,称为右旋,用d或(+)表示;发生逆时针方向偏转的,称为左旋,用l 或(-)表示。 8.蔗糖、乳糖和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有何异同? 9.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有何异同?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课件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本文综述了我国与国际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我国与国外在生物产业上的优势和差距,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引言】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生物产业的雏形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形成,各国都逐渐将发展生物产业放到重要地位。发展中国家更应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传统工业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已形成较大差距,而今天生物技术的发展却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发展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已拥有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已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的研究条件。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改善环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已有2万人,每年还有约4600

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加入这一行列。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研究队伍。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已经与9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与150多个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与亚太地区各国在涉及农业,医药、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重点合作。二、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集中化程度低,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产业。2000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相对于美国2000年的200多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差距很大。全球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出现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芯片/组织芯片、基 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②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病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③跨国公司平均R&D 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已超过10%,创新型重磅产品不断涌现,美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2000年销售收人为24亿美元,净利达6亿多美元。④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企业愈来愈大,协作型竞争已成为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主流;1998年以来,世界生物制药业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市场排名前五强中四席是重组的结果,二十强的市场集中度高达67.8%。⑤小型企业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在生物制药行业尤其明显。如Amgen公司、Genentech公司、Celera公司、Isi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