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72.50 KB
- 文档页数:10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简介创业的辉煌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正式创建于1978年,主要由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和微电子学等三个专业组成。
这三个专业又分别北京大学原数学力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建立于1955年)、无线电电子学系的计算机专业(建立于1959年)和物理学系的半导体物理专业(建立于1956年)发展而来。
1969年至1978年期间这三个专业设在是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
培养了程序专业学生140名;计算机专业学生226名;半导体专业学生200余名。
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师与738厂、石油部等单位合作,于1973年自行设计、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DJS11机(即150机),1974年又研制成功中型机DJS18机(即6912机),同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多道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的设计,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
为我国石油勘探、气象预报、军事研究、科学计算等领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半导体专业的教师、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展了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于1975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块三种类型大规模集成电路1024位MOS随机存储器。
这两项成果双双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教学、科研的实践,不仅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为该系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培育时代英才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拥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目前有教职员工20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授(研究员、正高工)3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49人,讲师(助研、工程师)67人。
这支队伍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基础课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是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很强、学风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与微电子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为我国计算机与微电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培养高质量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设有2个本科生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微电子学专业。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12020年4月19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二○一一年十二月目录1. 专业基本情况 (2)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5)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6)4. 培养方案 (7)4.1 本科阶段 (7)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7)5.1 校内学习阶段 (18)5.2 企业学习阶段 (20)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9)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36)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9)22020年4月19日1. 专业基本情况发展历史: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的最早专业院系之一,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办和建设能够追溯到1979年,是国内较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
198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方向研究生,1992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获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授予权,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当前已经过第一轮评审。
中北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的说明为便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执行,确保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现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中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1.基本原则1.1 培养方案的修订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号]、《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办(2000)1号]及《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8)等文件规定为依据,要充分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2 紧密结合我校发展战略,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围绕研究生素质拓展、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提升等基本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讨。
坚持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培养方案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
1.3 已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专业,统一按一级学科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但在一级学科下已具有较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专业,也按所属一级学科统一制定培养方案;对于目前只有一个二级学科授权的可暂按二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
对于某些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在两个学院分别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由各学院分别制定,最后由研究生培养处进行汇总。
2.课程与学分要求博士生培养方案在课程和学分设置方面进行调整和修改时,必须满足学校规定的最低要求。
2.1 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和外语课,是所有博士生必修的学位课,由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委员会依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总计8学分。
2.2 基础理论课基础理论课是指该学科门类中一级学科内各个专业博士生都必须修读的学位课,应体现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具备的宽度和水准,总计4学分。
2.3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指该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应体现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具备的宽度和水准。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应用经济学
专业名称区域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202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年4月3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专题研讨课等)
说明:(1)硕士阶段没有修过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须补修;(2)学生需要从上述选修课中至少选修3门课程;(3)选修课包括表内所有选修课和其他院内外课程。
6
Discipline: Speciality:
*.N—necessary; 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7
《高级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提要
《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提要
《文献研读》课程内容提要
《区位理论》课程内容提要
《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课程内容提要
《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计算空间经济学》课程内容提要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题》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课程内容提要
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代码:120122专业简介本专业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该一级学科于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该一级学科博士点下增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博士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
本专业已形成了以信息化与管理创新、决策科学与技术、财务信息管理、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为研究对象~理论研究和区域性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特色。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进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灵活融合运用管理学原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或信息系统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1.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2. 财务信息管理3. 统计信息处理与应用4. 信息化与管理创新5. 决策科学与技术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3.5年,非全日制,在职,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4.5年。
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生可以提出提前或延迟毕业的申请。
提前或延迟毕业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四、培养方式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设副导师,各专业要成立博士生指导小组~加强集体指导。
副导师必须具有教授资格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高级职称。
2(博士生第一年以课程学习为主~辅以必要的科研训练。
学分修满后需进行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并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13(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要根据本学科专业的要求、学位论文的需要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学习有关课程,要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课程课内开课可选编号课程名称学分类别学时学期必修000090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50 2 1 必修0000911 英语(精) 80 2 1 必修0000912 英语(写作) 54 1 1 必修学位 2301901 信息系统技术 60 3 2 必修课 0704905 系统工程新方法 40 2 1 必修0711902 经济学前沿 40 2 1 任选一门 0711901 管理学前沿 40 2 1 学位课学分最低要求(经济学前沿与管理学前沿任选其一) 100711915 研究方法与文献阅读 40 2 2 可选0704911 第二外语 40 2 2 可选0704903 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级专题 40 2 2 可选0704912 技术创新经济学 40 2 2 可选2301916 高级创新管理 40 2 1 可选2301917 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研究 40 2 2 可选2301918 高等教育问题与政策专题研究 40 2 2 可选1403901 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理论前沿 40 2 2 可选0711908 复杂系统理论 40 2 1 可选0711904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40 2 2 可选0711905 系统仿真技术 40 2 2 可选非 0711909 财务信息管理 40 2 1 可选学 0711916 数据挖掘原理与技术 60 3 2 可选位 2301906 电子政务专题 40 2 1 可选课0716902 宏观经济信息处理与应用 40 2 1 可选0711912 现代资产定价理论 40 2 2 可选2301908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60 3 2 可选2301904 供应链管理 40 2 1 可选1402903 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 40 2 1 可选1402906 物流配送与运输规划 40 2 1 可选0711906 物流系统工程 40 2 2 可选0718904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40 2 2 可选0718905 随机过程 40 2 1 可选0711913 连续时间金融 40 2 3 可选0718906 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 40 2 2 可选20718910 金融制度与金融监管 40 2 2 可选0718907 高级金融经济学 40 2 2 可选0718908 公司重组与并购 40 2 2 可选0711910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40 2 3 可选0711917 高级计量经济学(2) 40 2 2 可选0711918 高级宏观经济学(2) 60 3 2 可选0711919 高级微观经济学(2) 60 3 2 可选0711922 信息化工程顶层设计 40 2 可选 20711923 现代信息服务业 40 2 2 可选非学位课学分最低要求 8学术活动学分要求:2学分。
计算机学院Computer School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78年由原武汉大学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系,是全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系之一。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现有四个系: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系、信息安全系,一个实验中心,三个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所;三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八个硕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数字影视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六个博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是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两个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实验中心是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学科构架完整、科研平台齐全,包括有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互操作性测评中心、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湖北省多媒体网络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等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99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89人。
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使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智能计算、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网络与分布处理、生物信息、建模与仿真、安防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力量。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of Wuhan University7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二、专业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素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过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初步训练、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与通信、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博士)上海大学2011年4月目录1 培养目标 (2)2 培养标准 (3)3 实现矩阵 (5)4 课程体系 (5)5 企业培养方案 (6)1上海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将隶属于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该学院集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软件工程为特色,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含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授予点。
实现了学科领域内博士、硕士、本科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全覆盖。
1990年以来,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连续四次被上海市列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计算机学科被学校列为“211工程”重点发展学科。
本专业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国家及地方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开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应用、云计算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海量信息处理、多媒体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等。
学院研究力量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在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高性能计算和容错计算以及网络与多媒体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卓著。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技术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多次获得部、市科技进步奖,经费充裕。
目前每年除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外,在有关研究方向上联合培养了一批外国留学生,还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签有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每年有十多名在读研究生被推荐出国攻读学位。
与国内外多家著名IT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和培养基地。
1 培养目标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或企业培养具有领导和组织企业研究院开展创新预研、领导或组织制定大规模或超大规模应用研究课题的高层次人才。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中科院硕博连读是中国科学院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制定的一项培养方案。
该项目针对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提供无缝连接的培养计划,使其直接进入博士阶段,缩短博士学习时间,为其未来的学术和科研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对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进行介绍。
一、招生条件1.本科生:应届本科生或已获得本科学位并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科学研究基础。
2.硕士研究生:应届硕士研究生或已获得硕士学位,且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科学研究基础,以及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取得优秀成绩和研究成果。
二、培养方案1.学科方向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专门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打造,因此招生学科方向以科学研究为主。
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学卫生、社会人文等领域。
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
2.培养时限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主要是为了缩短博士学习时间,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因此,培养时限通常为5年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上课学习外,学生还要积极参与实验室、课题组等科研活动,注重学术创新和科研成果。
3.学习形式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教学时采用导师制、课程制、研究生与科研团队共同探讨问题等教学方法。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课题,并在总结、发表论文等方面得到指导和帮助。
在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遵循科学道德和诚信原则。
4.课程安排通过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学生通常需要修读一定的学分,其中包括学科专业课和跨学科学科综合课。
在学科专业课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课程;而在跨学科学科综合课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和课程学习,提高自己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5.论文要求学生在完成硕士、博士研究课题的基础上,需要撰写论文,该论文需要在校内或其他相关机构进行评审,在完成评审后方可毕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学科名称、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2.专业与学科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前身是创建于1972年的郑州大学计算技术专业,是河南省最早的计算机专业,其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于1992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是1994-1996年度和1997 -1999年度河南省重点学科,并在2000年被确定为2001-2003年度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学科,2003年再次确定为2004-2006年度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另一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授权点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授权点,2008年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积累,该学科已具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和学术积淀,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较强,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队伍。
3.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自由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本专业以培养能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开创型、复合型高层次软件与理论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要求学生宽口径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先进实验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能胜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科研、软件系统开发等工作,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硕士学位学术水平。
4.修业年限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为4年,即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到校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其学位论文的时间为4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船舶与大海构造物设计制造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船舶与大海构造物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6〕大海环境载荷与构造响应〔 2〕船舶与大海构造物制造工艺技术〔7〕“绿色〞船舶与大海工程(3〕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流体力学性能(4〕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构造性能与安全性(5〕新式船舶与大海构造物及深海资源开发系统设计研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30B02基30B03础30B04理01B01论01B02课01B0301B04学位课程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实变函数论高级统计学高等应用数学现代工程数学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高等水动力学〔流体力学选讲〕高等构造力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3621542154213622543136213621备注任选其一一致任选其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专业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方向(1〕新式船舶水动力研究与应用(2〕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应用研究(3〕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操控与控制(4〕船舶阻力性能研究与应用学位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1实变函数论30B02高级统计学础30B03高等应用数学理30B04现代工程数学论01B02高等水动力学〔流体力学选讲〕课01B01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14431542136215421542154313622备注任选其一一致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专业固体力学主要研究方向(1〕断裂力学(2〕弹性颠簸理论及应用(3〕本构理论(4〕岩土力学(5〕构造优化与靠谱性(6〕实验力学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2B01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3621础02B02弹性波衍射与动应力集中3621理02B04固体本构理论3621论02B05高等断裂力学3621课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核能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1)核动力装置性能(2)核动力装置安全靠谱性(3)核动力装置控制与测试(4)核动力装置运转与仿真(5)核动力装置设施(6)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03B06高等反应堆物理362203B07核动力安全性3622基两相流体力学3622 03B08础大系统理论3622 04B01理自然循环流动和传热3622 03B09论核反应堆设计3622 03B10课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研究、3622 03B16设计、制造和维修03B17核动力装置动力学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105所719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轮机工程主要研究方向(1〕船舶动力装置整体性能与系统剖析(2〕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3〕船舶热能机械气动热力学研究(4〕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与测试(5〕船舶特种动力装置(6〕机船控制一体化技术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基03B01础03B02理03B03论03B04课03B0503B11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3621计算流体力学3622热力系统剖析3622工程循环剖析3622振动噪声控制3622机船控制根基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动力机械构造与设计〔6〕特种动力机械与装置〔 2〕热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排放〔7〕机电型一体化技术〔 3〕动力机械自动控制与测试技术〔8〕热力机构传热与热强度〔 4〕动力机械气动热力学〔9〕焚烧理论〔 5〕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课第一外国语903130B0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03B12高等热力学3621一致基03B02计算流体力学3622础理03B13热力机械建模与控制3622任论03B14现代实验方法3622选课03B05振动噪声控制3622其03B15热片机械原理理论与数值模拟3622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应用〔 6〕船舶运动综合控制技术〔 2〕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7〕潜器与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 3〕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 8〕船舶特辅装置与系统〔 4〕鲁棒控制理论〔 9〕工业自动化〔 5〕船舶与大海工程仿真技术〔 10〕机器人技术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04B01基04B02础04B14理04B03论04B04课04B0504B0604B07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大系统理论3622一致非线性系统的几何理论3621非线性控制系统3621任随机信号剖析3621选鲁棒控制理论3622其多刚体动力学3622一变构造控制理论3622沟通电机暂态过程3621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主要研究方向〔 1〕惯性导航与定位技术〔6〕传感器技术与建模〔 2〕组合导航技术〔7〕智能化仪器及测控技术(3〕信息办理与计算机仿真(4〕导航系统自动化技术(5〕捷联技术及数字控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04B03基04B08础04B09理04B10论04B11课04B1204B13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随机信号剖析3621一致信息工程论3622现代惯性技术3622任最优化理论3622选现代组合导航理论3622其信息交融技术3622一故障诊疗与容错技术3621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精细仪器及机械主要研究方向(1〕仪器仪表测试及建模(2〕智能化仪器(3〕惯性仪表理论设计及应用技术(4〕惯性仪表先进制造技术(5〕传感器技术及丈量系统学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1实变函数论础04B03随机信号剖析理04B10最优化理论论04B12信息交融技术课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36213622362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 `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水声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线性声学及大海声信道〔6〕图象与信通技术〔 2〕水下噪声及减振降噪〔7〕矢量声学(3〕声纳与水声抗衡技术(4〕信号办理(5〕换能器与声系统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基30B02础30B03理30B04论05B01课05B02课程编号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高级统计学3621高等应用数学5421现代工程数学3621水声学专题3621现代水声技术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备注任选其一一致一致备注必修环节〔 4 学分〕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智能〔6〕指控系统技术〔 2〕数据库和知识库应用系统〔7〕软件开发环境与应用系统集成〔 3〕计算机网络〔8〕容错技术应用〔 4〕计算机图像办理〔9〕计算机协助测试(CAT)〔 5〕计算机协助工程与CIMS〔10〕仿真支撑平台研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4基06B01础06B02理06B03论06B04课06B05学位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现代工程数学计算机科学数学机器学习理论计算机网络理论及技术软件系统构造现代计算机系统构造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5422362236223622362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709 所一开课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C3I 原理3622软件开发环境3622容错计算技术362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709所开课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资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资料学主要研究方向〔 1〕构造资料及强度〔 7〕合金钢脆化机理及脆性断裂控制〔 2〕功能资料合成与制备〔 8〕热喷涂技术及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理论(3〕腐化与防备(4〕特种光学资料性能表征及应用(5〕纳米资料微构造及性能(6〕构件的无效剖析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7B06资料设计学3621础07B07资料强度理论 II3622理07B08功能资料3622论07B09光学资料与偏振光学3622课07B10腐化与防备理论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方向(1〕机械强度与设计(2〕机电系统及测控技术(3〕现代设计及制造理论与方法(4〕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5〕机械工程资料和资料强度(6〕光纤智能构造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7B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3621础07B02人工智能技术3622理07B03机械 CAD 与仿真技术3622论07B04资料强度理论 I3622课07B05光纤智能构造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二级学科、专业通讯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方向〔 1〕宽频带系统的信号检测、办理与辨别〔 6〕通讯系统与网络技术〔 2〕宽带数字通讯系统〔 7〕通讯系统与网络技术〔 3〕信息办理与抗衡技术〔 8〕声信息检测与目表记别〔 4〕军事通讯系统工程〔 9〕空间阵列信号办理系统〔 5〕通讯信号办理与调制解调技术〔 10〕水下声通讯信号办理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任30B02高级统计学3621选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其30B04现代工程数学5421一础08B03数字通讯系统理论3621〔1〕~〔7〕一致理08B02现代电子战导论3621论〔1〕~〔7〕任选其一08B07电子抗衡技术3621课05B04水声通讯原理362205B05空间阵列办理原理3622〔8〕~〔10〕一致05B03现代信号办理理论与技术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二级学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办理主要研究方向〔 1〕通讯信号办理技术〔 4〕轻微信号检测〔 2〕光电信息与宽带数字通讯〔 5〕水声信号办理〔 3〕现代智能信息与图象办理技术〔 6〕图象办理与计算机视觉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30B02高级统计学3621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30B04现代工程数学5421础08B04信号办理新理论及应用3621理08B053621论非安稳信号剖析与办理08B06非线性信号办理3621课05B06现代信号办理理论362205B07信号办理专题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任选其一〔1〕~〔3〕一致〔1〕~〔3〕任选其一〔4〕~〔6〕一致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不设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经济管理与战略研究〔5〕管理信息系统〔 2〕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6〕系统工程〔 3〕管理决议支持系统与仿真〔7〕管理科学〔 4〕跨国经济管理〔8〕工业工程学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2高级统计学础09B08经济学理论理09B03家产经济管理论09B04决议支持系统课09B06跨国公司经济学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543190313621一致3622一致3622〔1,2〕3622〔3,5,6,7,8〕3622〔 4〕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Petri 系统3621C3I 系统专题3621海战略与谋略3621论知识工程3621开海军装置与海军技术12021课标准与标准3621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104 授工学学位)为加强博士研究生的管理和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经研究生院批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自1997年9月起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经过培养实践,特修订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方面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全面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现状、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前沿;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及先进的研究手段;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或解决工程重大技术课题的能力,并在本学科取得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研道德;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1.计算机视觉与应用2.模式识别与精确制导技术3.多谱成像与遥感图像处理4.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5.集成电路及系统芯片的研究与设计6.微纳光学与光学图像处理7.医学成像与医学图像处理三、学习年限与学分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4年。
可提前答辩,但最少不得短于2年半;亦可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
总学分要求≥31学分;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至5年。
总学分要求≥54学分。
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四、课程设置:见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五、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其它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现导师全面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对博士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课程的课程指“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的专业课程以外的研究生课程,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专题研讨课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本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专题研讨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个专题研讨得2个学分。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字体:大中小】考研书店一.基本情况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 年9 月。
学院由12 个研究所和中心组成:基础实验教学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量子电子学研究所、光子和通信技术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网络和信息系统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所、微电子学研究院、信息科学中心。
学院覆盖了4 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电子科学和技术、信息和通信工程、物理学),11 个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和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使用技术;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磁场和微波技术、电路和系统;通信和信息系统、信号和信息处理;无线电物理、声学)。
其中5 个二级学科在2002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和理论、计算机使用技术、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信和信息系统)。
学院教学研究实力雄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 人( 含双聘 1 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教授70 余人,博士生导师50 余名。
学院拥有3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视觉和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 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区域光纤通信和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5 个部委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和国际著名公司、科研机构组建的若干联合实验室。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年平均科研经费约一亿元),每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高水平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0 多篇。
北京大学的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 年代数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业。
几十年来,北京大学在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20 世纪70 年代我国第一台百万次数字计算机150 的研制,80 年代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系统的研制和使用,90 年代纳米电子学、量子电子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微电子技术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领先的指纹识别系统等等,都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乃至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年6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号:0812学科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素质,是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领导人的后备人才。
二、研究方向1.高可靠计算与容错计算2.移动计算3.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4.海量数据计算5.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6.自然语言计算技术7.企业计算与服务计算8.生物计算与生物信息技术9.多智能体机器人技术10.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11.信息融合技术与应用12. 计算理论13. 社会计算14. 机器学习三、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时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原则上为二年。
对于学术研究型(以下简称系列1)的硕士生,重点培养其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为攻读博士学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系列1硕士生原则上应以推荐攻博的方式取得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
对于应用研究型(以下简称系列2)的硕士生,重点培养其计算机及应用工程实践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系列2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课题,其学位论文阶段可以根据课题情况及学生意愿在相关企业中完成,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在延长期间,学校不收取学费,生活费由相关企业或导师及学生共同负担。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博士生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博士生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一)博士生培养工作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第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本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二)博士生的培养主要通过研究实践来进行,重点是培养创造性地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和优良的学术作风。
(三)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博士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三条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身体健康。
第四条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4年。
可提前,但最少不得短于2年半;亦可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6年。
硕—博连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至5年。
第五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及其博士生导师可招收、培养博士生。
学术水平较高、科研经费充足且其所承担的课题适合于做博士论文的教授或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经资格审查通过后可以在博士生导师的支持下以副导师的身份培养博士生。
在培养期间博士生导师连续出差或出国讲学、进修,所在系、室应及时落实指导教师外出期间的指导力量,凡离校时间达六个月以上者,均应在离开前办好交接手续,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六条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要充分发挥博士学科点所在院、系、所、室在培养博士生工作中的作用,把集体培养与导师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业务培养统一起来,为博士生创造良好的学术和育人环境。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12 授 工学 学位)
一、培养目标
1. 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
科学研究的能力;
2.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 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1.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
(1)海量存储系统与技术 (2)并行分布式计算
(3)计算机网络 (4)多核与虚拟化技术
(5)新型存储技术与器件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1)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2)中间件理论与技术
(3)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 (4)计算优化理论与技术
(5)移动实时计算 (6)系统软件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1)多媒体信息处理 (2)人工智能
(3)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 (4)嵌入式系统
(5)普适计算
4.信息安全专业
(1)鉴别与授权管理 (2)密码理论与技术
(3)网络安全 (4)信息隐藏
(5)数字取证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
为4-6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页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 普通博士研究生
总学分 ≥53学分 ≥29学分
修课
学分 ≥34学分,其中:高水平或国际化或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 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工科)1学分; 硕士一外2学分; 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 ≥10学分,其中:高水平或国际化或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 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 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分,其中:
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硕士专业课4 学分 (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 (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 (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 (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
环节
≥19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19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
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
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
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注: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
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
共
必
修
课
程
408.6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
生阶段必
修≥6学
分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校级公共选修课程 1
408.81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必修
≥
4学分
411.800 英语论文写作 32 2
秋 外国语学院
一
级 011.500 矩阵论 48 3 秋 数学与统计学院 必修≥ 8学分
011.503
随机过程 48 3 秋 数学与统计学院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页
学 科 基 础 课 210.501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高水平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矩阵
论、随机
过程任选
一门)
(硕士研究
生阶段)
210.502 现代计算机网络 (高水平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03 并行处理(高水平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54 现代数据管理理论与技术(高水平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55 多媒体基础(高水平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二
级
学
科
基
础
课
210.504 信息存储理论与技术 (高水平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限定选修
≥
4学分
(硕士研究
生阶段)
210.511 计算机系统分析与性能评价(国际化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56 软件工程方法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25 人工智能(高水平国际化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36 计算的基本理论(高水平课程) 48 3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57 密码学与访问控制理论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硕
士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210.505 计算机系统设计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4
学分
(硕士研究
生阶段)
210.506 操作系统分析与设计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07 移动网络与普适计算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08 流媒体技术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09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与结构(国际化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10 片上系统(SOC)设计方法 (国际化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50 多核操作系统实践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14 可计算与计算复杂性理论 48 3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17 计算智能 40 2.5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19 软件构件化理论与技术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20 并行程序设计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22 数据库安全理论与技术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13 面向对象方法学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49 数据压缩 (高水平国际化课程) 16 1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74 启发式优化(高水平课程)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24 程序设计方法学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26 嵌入式系统设计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
210.527 分布式系统与中间件 32 2 秋 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