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证据的概率解释方轻

科学证据的概率解释方轻

科学证据的概率解释方轻
科学证据的概率解释方轻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7卷第6期2012年6月

Vol.7No.6Jun.2012

科学证据的概率解释

方轻

(厦门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福建厦门,361008)

[摘

要]

在卡尔纳普之后,用概率的理念与方法研究科学证据和确证问题,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在此尝试对与科学证

据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从概率角度进行理解和解释,包括:证据陈述中出现的“比较级”问题、考虑到证据存在时假说的“可接受性”问题以及以信念为基础的相信假说的“合理性”问题。[关键词]科学证据;概率;正相关;高概率

[中图分类号]

OZ1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方轻(1979—),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

用概率的理念与方法研究科学证据和确证问题在卡尔

纳普之后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数学工具,用概率论的理念和陈述方式解释科学证据中的很多问题,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简洁、直观等优越性。

一、科学证据中“比较(级)”关系的概率解释

科学证据中的比较级即具有以下形式的证据陈述:

(1)e 对于h 而言比对于h'而言是更强的证据。(2)对于h 而言,e 比e'是更强的证据。从证据的概率定义出发,对于“比较(级)的”证据陈述的解释,存在“正相关”和“高概率”两种观点。

首先,以证据的“正相关”定义为基础,即以“e 是h 的证据当且仅当e 提高了h 的概率”的概率观为基础,可以认为,如果e 对于h 而言比对于h'而言是更强的证据,那么e 使h 提高的概率必须超过e 使h'提高的概率。形式化表述为:

(1')e 对于h 而言比对于h'而言是更强的证据,当且仅当p (h/e )-p (h )﹥p (h'/e )-p (h')。

同理,如果e 比e'是h 的更强的证据,那么e 使h 提高的概率必须超过e'使h 提高的概率。形式化地表述为:

(2')对于h 而言,e 比e'是更强的证据,当且仅当p (h/e )-p (h )﹥p (h/e')-p (h )。

其次,以证据的“高概率”定义为基础,即以“e 是h 的证据当且仅当e 使h 的概率超过1/2(或其他较高的概率值)”的概率观为基础,可以认为,如果e 对于h 而言比对于h'而言是更强的证据,那么就要求e 使h 达到的概率超过e 使h'达到的概率。这种解释可以形式化表述为:

(1")e 对于h 而言比对于h'而言是更强的证据,当且仅当p (h/e )﹥p (h'/e )﹥1/2。

同理,如果对于h 而言,e 比e'是更强的证据,那么就要求e 使h 达到的概率超过e'使h 达到的概率。同样,e 或e'必须首先满足各自是h 的证据,即满足p (h/e )﹥1/2和p (h/e')﹥1/2,并可形式化表述如下:

(2")对于h 而言,e 比e'是更强的证据当且仅当p (h/e )﹥p (h/e')﹥1/2。

我们只需通过简单计算,可知上述两种证据定义的概率观对“比较(级)的”证据陈述的解释存在着(1')=(1")和(2')=(2")的关系。这说明,虽然两种概率观对证据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将它们的思想用于解释同一证据与不同假说或不同

证据与同一假说之间的关系时,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因

此,这两种证据的概率解释在本质上是不矛盾的。

二、科学证据的“可接受性”的概率解释

当“可接受性”作为一个描述某种特征或属性的词语被

用于形容一个假说时,人们通常认为会有两种结果出现:假说具有可接受性或假说不具有可接受性。这种定性的描述尤其受到概率论者中倾向于“高概率”证据概率观的人的欢迎。因为,对假说进行“非是即否”的可接受性判断,暗示了一个概率的分界点(即高概率的起点)的存在。“高概率”的支持者会这样解释:如果证据使假说具有高概率,或者说使假说的概率超过了某个高概率的起点,那么假说被认为是稳固的,即具有了可接受性;反之,如果证据没有使假说具有高概率,或者说没有使假说的概率超过某个高概率的起点,那么假说被认为是不稳固的,即不具有可接受性。

“正相关”理论的支持者可能不喜欢“可接受性”的说法,因为他们不愿意或认为不可能在假说所具有的概率中找出一个用以定性的分界点。这些概率论者更欢迎一种相对模糊的说法——“可接受性程度”。他们的解释是:如果证据使假说的概率比没有该证据存在时更高,那么证据就使假说更稳固,或者说使假说具有了更高的可接受性程度;如果证据无法使假说的概率比没有该证据存在时更高,那么该证据就没有使假说更稳固,或没有使假说具有更高的可接受性程度(同样,此时这个证据的本身的确认也被否定)。

事实上两种证据的概率观是不矛盾的,在对证据的定义中如是,对证据陈述中的比较级的理解如是,而在对证据导致假说的“可接受性”(或“可接受程度”)的理解上亦如是。

首先,概率论对“可接受性”(或“可接受性程度”)的解释通常可以从概率与可接受性(或可接受性程度)之间的关系上来把握。这一关系可以如图1所示直观地表现出来:

在图1中,横轴表示概率,并且0≦p ≦1;纵轴表示可接受性(程度);k 表示可接受性要求达到的概率起点(即高概率起点)。从图1中至少可以看出概率论对可接受性(程度)的以下几个解释要点:

(a )存在一个高概率的起点k。虽然(a )看上去似乎是“高概率”一派所主张的,而“正相关”一派不主张的。但是,对于高概率起点的要求,是概率论得以探讨类似“可接受性”这样的概念的潜规则。也就是说,

-

---37

证据法名词解释

证据法名词解释: 1、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 2、证据法:是指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等运用证据确定案件事实真伪时应遵循的法律规。 3、诉讼证明:是指在诉讼中依照法律运用证据来确认案件事实真伪的过程或结果。 4、证据法学: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和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证明和认定。案件事实或其他法律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的学科,是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和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证明和认定。案件事实或其他法律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的学科,是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诉讼证据: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的证据,能够拿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的证据。 6、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诉讼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人们主观猜测和虚假的东西。 7、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诉讼证据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有客观的联系。 8、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取得的事实材料。 9、物证:是以其存在状况、外部特征或属性来了挥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 10、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物品。11、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电脑和其他科学技术设备储存的电子音像信息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12、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在诉讼过程中就其感知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述。 13、当事人述:是指民事、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述。 14、被害人述:是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的人就其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述。 15、鉴定结论:是由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诉讼中所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后,所作出的结论性意见。 16、勘验笔录:是指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或尸体,由特定专门机关的办案人员依其职权和法定程序、进行勘察、检验而制作的实况记录。 17、检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生理状态而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检查和观察而制作的实况记录。 18、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对现场情况所作的笔录。 19、本证: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主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20、反证: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主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21、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地、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的证据。 22、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经过合理的推理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23、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未经中间环节传播的证据。 24、传来证据:是指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 25、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述形式来表现证据事实的证据。 26、实物证据:是指以客观存在的物品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表现形式的证据。 27、控诉证据:凡是能够证明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话的证据。 28、辩护证据: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未实施犯罪行为或虽然实施犯罪行为但具有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的证据。 29、证据概念: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 30、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收集证据必须依法进行,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31、最佳证据规则:以文字材料的容证明案情时,必须提交该文字资料的原件。

证据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证据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传闻证据规则 陈述主体将非亲身感知所得的事实运用以证明争议问题的陈述,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2、证明力 是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及证明作用如何。 3、举证时限 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制度。 4、举证责任倒置 指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由否认主张成立或否定其部分事实构成要件的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一种证明责任的分配方式。 5、沉默权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可以对有关官员的提问保持沉默或拒绝回答。不因此而受到强迫,也不因此而受到不利的推论;有关官员则有义务在提问之前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有享有此项权利。 6、法定证据制度 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对其证明力大小,以及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须据此作出判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 7、意见规则 证人只能就其凭知觉直接感知的事实提供证言。一般而言不发表依其直接观察得出的推断或意见。 8、反证 指一方当事人为了推翻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而提出的相反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9、本证 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出,用以证明他所主张的事实存在的依据、 10、证据能力 指某一材料能够用二严格的证明的能力或者资格,亦即能够被允许作为证据加以调查并得以采纳的能力或资格。 11、自白规则 只有基于被追诉的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自白才具有证据能力。缺乏任意性或具有非任意怀疑的口供,不具可采性。 12、毒树之果 通过违法证据取得的相关线索获得的证据。 13、司法自认 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事项为真实的意思表示,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和约束法院、当事人的效力。 14、自认 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者对他方的诉讼请求加以认诺的意思表示。 15、鉴定结论 指由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诉讼中所小腹的某些专门问题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后所出具的结论性书面意见。 16、证明对象

《证据法学》练习题一答案

《证据法学》练习题一答案 名词解释 1、传来证据 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即经过转、述、传抄、复制的第二手以及第二手以下的证据,是传来证据,也叫“派生证据”或“衍生证据”。如证人从他人处得知案件事实的证言、书证的副该、音像资料的复制品等都是。 2、书证 书证是指以其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有关情况的文字材料。凡是以文字来记载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采用各种符号、图案来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对待证事实具有证明作用的物品都是书证。书证从形式上来讲取决于它所采用的书面形式,从内容上而言取决于它所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涵与案情具有关联性,因此能够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对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也就是说,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证据,将其作为定案的证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自由心证制度 所谓自由心证制度,是指“证据之证明力,通常不以法律加以拘束,听任裁判官之自由裁量”。近年来,“自由心证”制度在我国有渐进之势,民事案件中用自由心证审案也见诸报端。围绕自由心证能否成为我国法官判断证据的标准,我国法学界一直颇多争议。但是,实践中自由心证的运用,以及目前进行的庭审改革,将庭审由原本法官的职权主义模式变为当事人对抗主义模式,都为自由心证的运用提供了土壤。 5、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最初是德国民事诉讼法的术语,后经日本传入中国。其基本含义是,在诉讼中,应当由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予以证明,若诉讼终结时根据全案证据仍不能判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真伪,则由该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 6、直接证据 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一般说来,直接证据的可靠性大,证明效力强。是依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这里所说的证明关系,是指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是以直接证明还是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6、物证 物证是指以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情况的实物或痕迹。 8、鉴定结论 证据的一种。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称为鉴定。进行这种鉴定活动的人,称为鉴定人。鉴定人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的结论,称为鉴定结论。有的国家称为鉴定意见。 9、口供 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所作的口头供述(包括对其他人的揭发检举)。在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口供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一种证据。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10、证据为本

吉大19春学期《证据法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 A: 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 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差异和共同点的方法 C: 将若干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的方法 D: 审判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对有关的物品、场所和人身进行识别的方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该条规定确立了 A: 意见证据规划 B: 相关证据规则 C: 最佳证据规则 D: 补强证据规则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 A: 德国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甄别法是指 A: 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 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 C: 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相互之间是否相互呼应、协调一致的方法 D: 执法人员组织有关的人员对有关的物品、人身和场所进行识别的方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检查的对象是 A: 尸体 B: 物品 C: 活人的身体 D: 现场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在调查收集证据的各种方法中,直接提取实物的方法是指 A: 通过制作笔录提取证据材料 B: 通过照片、录音、录像等手段提取证据材料 C: 提取与案件有关的便于移动的物品和痕迹载体 D: 通过制作模型提取证据材料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下列各项权利中,不属于证人权利的是 A: 人身安全受到保障的权利 B: 经济上得到补偿的权利 C: 对司法机关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行为可以提出控告的权利 D: 提起反诉的权利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在一宗机动车买卖合同诉讼中,卖方要求买方支付合同价款,而买方则主张卖方在缔约过程中隐瞒了车辆已经设定担保的事实,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担保合同书。该担保合同书不属于 A: 派生证据 B: 最佳证据 C: 直接证据 D: 实物证据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在我国,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是 A: 违法行为 B: 犯罪行为 C: 不属于违法行为 D: 法院可以对证人予以罚款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通说上的诉讼证据的基本属性不包括 A: 直观性 B: 关联性 C: 合法性 D: 真实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11: 下列不属于当事人陈述特点的是 A: 当事人陈述以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真切感知为内容 B: 当事人陈述是全面的、真实的 C: 当事人陈述与当事人的其他诉讼行为并非完全一致 D: 当事人陈述是在诉讼过程中形成的证据 正确答案: (单选题)12: 下列关于证明责任倒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证明责任倒置以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则为前提,是一般原则的例外情形 B: 所谓证明责任倒置,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应由一方当事人证明的要件事实转由另一方当事人证明是真实的 C: 证明责任的倒置与转移之间存在一些差别,例如证明责任倒置是一次性的,而证明责任的转移则可能多次发生

证据法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1.名词解释 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张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 证据法:是指司法机关和诉讼中依照法律运用证据来确认案件真伪是应遵循的法律规范。诉讼证明:是指在诉讼中依照法律运用证据来确认案件真伪的过程或结果。 证据法学:是专门研究诉讼证明问题的法律科学。 2.简答题 (1)简述证据法的功能。 答:1证据法保障当事人的平等诉讼主体地位。2证据法约束法官的遗志,确保法官正确对待当事人,并依法行使审判权。3证据法为裁判提供政党的依据和内容。 (2)简述证据法与宪法的关系。 答:宪法是证据立法和运行的根本法律依据。证据法受宪法指导,首先是指证据法目的的设立是在宪法所确立的框架内进行的,或者说证据法的目的在于激励保障宪法所确立目的或价值。这一点须始终贯彻证据的立法和证据法的运作之中。其次是指宪法在承认国民主权的同时,也保障国民享有自由、诉讼权、财产权及生存权。而证据法就是通过具体的证据规则在其中范围内竭力保障上述基本权的实现。 (3)证据法与诉讼的关系是怎样的?P 答:证据法的具体运作环 境是诉讼,其立足点和宗旨直接在于为诉讼裁判提供事实根据。诉讼基本构造与证据法在内容和特征上紧密相关。诉讼法关涉诉讼的整个方面,除了规范证据的运用或诉讼证明活动外,还包括诉讼管辖、当事人、诉讼程序等,而后一部分的内容通常不包含于证据法范畴。 (4)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3.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比较的方法。5.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5)如何发展我国的证据法学。 答:第一要处理好“怎样在我国实现诉讼证明和证据制度现代化”这个问题,至少从三个方面着手。1我们必须探究诉讼证明和证据制度现代化的涵义、内容和特征究竟是怎样的。2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法律传统文化进行知识性的探究,对其内容、特征、发展和诉讼证明中所起的作用等进行详尽的描述和分析。3我们好药对中西证据制度和诉讼文化在碰面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进行哲学、文化和社会学方面思考。第二在看待和研究证据法的价值理性和价

证据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证据能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即相关性或关联性。 3、【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 4、【可采性】:是指证据必须为法律所容许,才能作为证明案件中特定事实的依据,也称为证据能力。 5、【物证】:是指以其内在属性、外部形态、空间方位等客观存在的特征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痕迹。 6、【书证】:是指在诉讼前形成的,以文字、符号、图形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文件或者其他物品。 7、【清白证人】:本身没有罪错也没有犯罪嫌疑的证人。 8、【污点证人】:是指犯罪活动的参与者为减轻或免除自己的刑事责任,与国家追诉机关合作,作为控方证人,指证其他犯罪人犯罪事实的人。 9、【电子证据】: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电磁记录物。 10、【证据保全】:是指对于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主动依职权采取一定措施先行加以固定和保护的诉讼行为。11、【证据开示】:也称证据披露,是指在开庭审判前,控辩双方应将自己获得的证据材料展示给对方,使双方互相了解各自掌握的证据内容,为出庭参加诉讼做好准备的制度。 12、【质证】:是指在法庭的主持下,诉讼双方针对对方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 13、【认证】:是指法官对庭审中经过质证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依据规则、经验和逻辑确定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一种诉讼活动。 14、【推定】: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断未知的推定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予以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 15、【司法认知】:是指对于应当适用的法律或某一待认定的事实,法官依申请或依职权直接予以确认,而无需当事人对其予以举证证明的认证方式。 16、【证明标准】:是证明必须达到的程度和水平,是衡量证明结果是否合格的准则和标尺。 17、【证明责任】:是指证明主体为了使自己的诉讼主张得到法院裁判的确认,所承担的提供和运用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以避免对于己方不利的诉讼后果的责任。 18、【证明对象】:也称案件事实、待证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由当事人提出的,需要由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它是司法机关裁判的基础。特征:是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及诉讼性质密切相关,证明对象是需要证明的待证事实。意义:是诉讼证明的出发点和归宿、有利于司法机关正确处理案件、有利于当事人针对性的进行证明。 19、【司法推定】:是指法官在审判中,依据已查明的事实,运用经验法则,推认特证事实是否存在的活动。

《证据法学》在线作业一

《证据法学》在线作业一 问答题 1、什么是神誓法?其使用方式有几种? 答: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双方的陈述相互矛盾、发生冲突时,裁判这便要求双方分别对神灵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对神宣誓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以为不敢选手的一方败诉,而为如果双方都敢宣誓,则需要助誓人的帮助。 2、为什么说神示证据制度的出现和长久存在,却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 答: (1)绅士证据制度在某些情况下也确实能够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2)神示证据制度提高了人类司法判决的权威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3)神示证据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4)神示证据制度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违法者和犯罪人的惩罚,而且表现为在适用过程中对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能力; 3、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答: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主要有: (1)审查判断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 (2)审查判断物证是否伪造、变造和有无发生变形、变色、变质的情况; (3)审查判断物证与案件中有无客观联系,有何客观联系? 审查判断物证地方主要有: (1)辨认法; (2)鉴定法; (3)实验法; (4)质证法; (5)比较和验证法; 4、证明对象有哪些特征? 答:证明对象必须具备以下的特征:首先,能够成为证明对象的事实必须是与审理案件有关联的事实,只有与案件有关联的事实,对于当事人和人民法院来讲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即对于认定案件事实能够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如果某一事实与案件无关联或对于当事人无法律上的意义的话,就不能成为证明对象;其次,作为证明对象的事实必须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也就是说,该事实存在与否必须由证明主体进行证明,以消除真伪不明这一状态。可见,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的关系相当紧密。最后,证明对象的确定与实体法律规范中的要件事实有着密切的关联系。当事有关罪犯人要使自己的诉讼请求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必须就自己主张的事实与实体法规中抽象的要件要相一致,才能获得该法规的相应效果。 5、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 答: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即待证实书或者要证事实,指诉讼中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明对象主要有: (1)有关罪犯构成要件的事实; (2)作为从重、加重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 (3)被告人个人情况以及犯罪后的表现; (4)程序事实; (5)证据事实。 案例分析 1、案例:2008年4月22日,海口某公司财务科保险柜内所藏的20万元人民币现金被盗。其中有100张钞票是连在一起的。被盗前,这100张钞票中还有43张是从不同的每扎100张的钞票扎中取出来的。侦查人员发现保险柜并没有任何的损伤和撬过的痕迹,仅仅在保险柜的侧面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指纹。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该指纹与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的左手中指指纹相同。侦查人员在侦查中进一步发现:黄某某过去曾经因为盗窃而被判除3年有期徒刑,半年前刚好刑满释放;黄某某现为该公司临时工,案发前曾经到财务科领取过工资,并在保险柜前抽过烟;当天上午,黄某某曾经到商场购买物品若干,其中用于付款的钞票中有3张百元的连号票,号码正好在失窃的l00张钞票的号码范围内;证人何某某、李某某证明在案发的当天黄某某曾经到过公司。根据上述事实,公安机关拘留了黄某某,但黄某某拒绝承认犯罪。 请你根据所学回答,能否依据上述证据认定黄某某盗窃20万元的犯罪行为成立? 答:不能说明黄某某就是到财务科进行盗窃。总的来说,本案的证据尚未达到认定黄某某有罪的程度,使能认定黄某某是盗窃公司20万元的犯罪分子。 具体而言,首先,本案中侦查人员查明,黄某某曾经在三年前因盗窃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证据和事实,与本案没有关联性,只能说明黄某某有前科,不能对黄某某是否盗窃公司的20万元产生证明作用。 其次,黄某某在购买物品时所使用的3张连号钞票,并不能说明,这三张就是失窃的钞票。而且,尽管有两个证人证明黄某某在案发当天到过公司,但并不能说明黄某某就是到财

证据法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诉讼证明:是指在诉讼中依照法律运用证据来确认案件事实真伪的过程或结果。 2)证明主体:是指法律规定的负责诉讼证明的主体。 3)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证实的案件事实。 4)推定:推定是指法律规定或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前提事实推断未知的结果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 5)公证:是指国家法定的证明机构代表国家,依照法定程序证明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非讼法律活动。6)司法认知:是指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申请或依职权,以裁定的形式对特定事实的真实性直接予以确认的事实认定方法 二、简答题 1)简述诉讼证明的特征。 答:①存在于诉讼过程中,依存于诉讼,其直接目的是证实案件事实,为法院裁判提供事实方面的根据。②它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主体,即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等。③这的对象是案件事实,主要涉及本案的实体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事实。④它所运用的证据是法定证据,法律往往明确规定证据的种类、资格以及证明力等。⑤它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规则。⑥法律对诉讼证明设定证明标准,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简述证明的过程与方法 答:过程:①收集证据阶段。②审查判断证据阶段。③提出证据阶段。方法:①侦查和调查。②举证与发问。③质证和辩论。④推定和认定。 3)简述司法认知的特征。 答:①司法认知的主体是法院。②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③司法认知的非终局性。 4)简述司法认知的性质和意义 答:性质:司法认知既非诉讼证明方式,亦非法院认证行为,而是一种事实认定方法。 意义:①减轻一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②提高诉讼效率。 5)司法认知和免征事实的区别有哪些。 答:①性质不同。②行使或针对的主体不同。③司法认知的范围与免证事实并非完全一致。④运作状态不同。⑤体现的关系不同。

远程西安交通大学17年3月课程考试《证据法学》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3月课程考试《证据法学》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下列证据种类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所没有的法定证据种类的是()。 . 视听资料 . 勘验笔录 . 鉴定结论 . 现场笔录 标准答案: 2. 在一宗机动车买卖合同诉讼中,卖方要求买方支付合同价款,而买方则主张卖方在缔约过程中隐瞒了车辆已经设定担保的事实,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担保合同书。该担保合同书不属于()。 . 派生证据 . 最佳证据 . 直接证据 . 实物证据 标准答案: 3. 鉴定人享有的诉讼权利是()。 . 有权要求保密 . 有权申请回避 . 有权要求提供足够的材料 . 有权了解全部案情 标准答案: 4. 以是否依职权制作为标准,可将书证分为()。 . 文字书证、图形书证、符号书证 . 公文书证、私文书证 . 处分性书证、报道性书证 . 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译本等 标准答案: 5. 下列表述中能够正确反映证据能力与证据力之间关系的是()。 . 证据力是证据能力的简称,两者在内涵上是一致的 . 证据能力与证据力并不完全一致,证据力的内涵包括但又超出证据能力的内涵 . 证据能力与证据力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对诉讼证据的要求,前者决定证据资料可否作为定案依据,后者则决定证据资料对案件事实认定的影响力 . 证据能力与证据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法院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属实形成心证的根据,而后者则是指证据资料与待证案件事实之间关联性的强弱 标准答案: 6. 证据方法是()。 . 某种有形物在法律上可以作为证据方法的资格

. 证据资料在认定案件事实方面的影响力 . 认定案件事实的人或物等客观对象 . 法院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属于形成心证的原因 标准答案: 7. 在刑事诉讼中,质证的主体不包括()。 . 公诉人 . 辩护人 . 自诉人 . 法官 标准答案: 8. 下列证据中,法院一般应当确认其效力,而不必进一步审查的是()。 . 某县民政局提供的书证 . 当事人提供的书证 . 公务员贾某提供的证言 . 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书证 标准答案: 9. 我国诉讼立法中,没有明确将视听资料规定为独立的证据种类的法律是()。. 《民事诉讼法(试行)》 . 《行政诉讼法》 . 《律师法》 . 《刑事诉讼法》 标准答案: 10. 下列不属于当事人陈述特点的是()。 . 当事人陈述以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真切感知为内容 . 当事人陈述是全面的、真实的 . 当事人陈述与当事人的其他诉讼行为并非完全一致 . 当事人陈述是在诉讼过程中形成的证据 标准答案: 11.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对比作出认定结论的是()。 . 甄别法 . 辨认法 . 比较印证法 . 同一认定法 标准答案: 12.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 . 应当老实回答 . 应当如实回答 . 可以保持沉默 . 有权拒绝回答 标准答案: 13. 下列有关证据规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证据规则就是证明规则,是有关证据资格和证明力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一定没有证明力

2016年春季《证据法学》 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证据法学》 ---沈子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传来证据 答: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是理论上对证据材料的一种分类。区别的标准不是是否变更意思表示,而是其来源。 2、书证 答:书证是指以其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有关情况的文字材料.凡是以文字来记载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采用各种符号、图案来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对待证事实具有证明作用的物品都是书证。书证从形式上来讲取决于它所采用的书面形式,从内容上而言取决于它所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涵与案情具有关联性,因此能够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源自于英美法,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当今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大都制定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它通常指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行为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采纳的规则。“ 4、自由心证制度 答:所谓自由心证制度是指“证据之证明力,通常不以法律加以拘束,听任裁判官之自由裁量”自由心证是以证据的存在为前提,而不是以单纯的“自由”心证而认定事实。所谓允许心证者,不是证据的能力即何种资料具有证据的资格,而是证据的证明力即证据的价值。证据证明力的有无及大小,允许法官自由判断、选择、舍去,而不法律形式上的约束,以利于发现案件的实体真实。法官根据法庭审理过程中形成的内心信念自由裁断证据证明力的大小。因为,证明力只能由法官根据长期裁判活动中形成的经验,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而无法由一条一般性的规则事先规定。 5、证明责任 答:所谓证明责任,是指诉讼当事人通过提出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有利于自己的事实,避免因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而承担不利诉讼后果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神示证据制度?神明裁判有没有科学性?它为什么能够存在? 答:(1)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判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曾普遍存在于亚欧各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神宣誓、水审、火审、决斗、卜筮是神示证据制度中典型的神意表达方式。 (2)神示证据制度是非科学、非理性的司法证明制度。如:鳄鱼审 (3)存在的原因: a.政治上实行神权统治 b、神示证据制度提高了司法判决的权威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缺乏战胜自然的力量,普遍愚昧无知. 2、证据学理上的分类有哪些? 答:根据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提供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本证与反证;根据诉讼证据是否能单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证据法 2、证据法学 3、证据制度 4、神示证据制度 5、法定证据制度 6、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7、物证 8、书证 9、证人证言 10、免证权 11、被害人陈述 12、当事人陈述 13、当事人承认 14、鉴定结论 15、勘验笔录 16、检查笔录 17、现场笔录 18、视听资料 19、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20、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21、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22、证明对象 23、证明主体 24、证明责任 25、举证责任 26、证明要求(证明标准) 27、推定 28、证据规则 二、判断 1、证据法属于程序法范畴。(√) 2、判例不属于证据法的研究对象。(×) 3、决斗属于神示证明方法。(√) 4、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又称内心确信证据制度,它延生于英国。(×) 5、最佳证据规则只适用于书证。(√) 6、就书证来说,原件必须是正本。(×) 7、在法国,民诉中书证优于人证。(√) 8、证据种类是法律上对证据所作的分类。(√)

9、根据物证的存在状态可以将物证划分为实体物证和痕迹物证。(√) 10、书证是指记载文字的证据。(×) 11、被告人的讯问笔录是书证。(×) 12、书证原件的证明力大于复印件。(×) 13、在我国,小于十岁的人不能作证人,因为他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4、不可替代规则和优先规则只适用于证人作证。(√) 15、鉴定结论只能是书面形式。(√) 16、鉴定结论只解决专门问题,不解决法律适用问题。(√) 17、对尸体的检查属于勘验。(√) 18、现场笔录是行诉中特有的证据类型(√) 19、被害人陈述、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刑诉中特有的证据类型。(√) 20、副本的效力导源于正本。(×) 21、证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 22、已死亡的被害人,如死前就受害情况向办案人员作过的陈述,是被害人陈述。(√) 23、已死亡的被害人,如果死前对其亲属作过陈述,这些人向办案人员的转述属于被害人陈述。 (×) 24、被害人的陈述可以由单位作出。(√) 25、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陈述属于单位犯罪主体的陈述。(√) 26、诉讼外的承认、默示的承认均是无法律效力的承认。(√) 27、当事人承认不得反悔。(×) 28、我国尚不承认测谎仪的证据作用。(√) 29、指纹是终身不变的。(√) 30、我国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未将检查笔录列为独立的证据。(√) 31、人身检查的范围不包括证人。(×) 32、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的特有证据。(√) 33、手机短信属于视听资料。(√) 34、证据分类是理论上对证据的分类。(√) 35、凡是第一手资料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 36、凡是能直接证明案件情况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 37、没有直接证据不能定案。(×) 38、间接证据也可以用来定案,但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形成一个证据锁链。(√) 39、与案件有直接联系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 40、与案件有间接联系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 41、在现场发现的凶器“斧头”就是直接证据。(×) 42、补强证据就是补助证据。(×) 43、程序法事实不能成为证明对象。(×) 44、证据事实本身不能成为证明对象。(×) 45、凡举证不足者均应承担败诉的后果。(×) 46、当事人双方主张的事实分别是积极事实和消极事实的,双方当事人均举证不足的,原则上 主张消极事实的当事人应承担举证责任的风险。(×) 47、在双方当事人对同一待证事实主张各异的情况下,主张盖然性高的待证事实的当事人应负 举证责任。(×) 48、刑诉中,被告人原则上不负举证责任。(√)

证据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312)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证据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证明力 2.证明标准 3.自认 4.神示证据制度 5.法定证据制度 6.自由心证制度 7.直接证据 8.证据规则 9.最佳证据规则 10.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 11.免证事实 12.法律真实 13.证明对象 14.物证 15.书证 16.鉴定结论 17.证人 18.推定 19.举证 20.证明责任 二、判断题: 1.直接证据比间接证据的证明力要强。 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优于法定证据制度的证据制度。 3.未成年人一律不能担任证人。 4.没有确切根据的道听途说不能作为证据,因为它不符合证据的客观性特征。 5.我国证据制度所坚持的客观真实的原则,是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6.诉讼证明的主体仅限于当事人。 7.原始证据可以对案件事实起直接证明作用。 8.所有书证的载体都是纸张。 9.视听资料是一种物证。 10.法定证据制度是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 断的证据制度。 11.证据制度对于诉讼制度而言是被动和消极的。 12.我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法定证据制度。 13.搜查是三大诉讼法中收集、调取物证的共同方法。 14.凡是未成年人所作的证言,均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15.鉴定结论属于证人证言。 16.证明对象是指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 17.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18.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高度的盖然性”。 19.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国证据规则的表述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0.我国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统一的。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借款5万元,为证明这一事实,原告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书写的“借据”;被告则主 张“借款已经清偿”,并向法院出示了原告交给他的“收据”。关于原、被告双方的证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借据”是本证,“收据”是反证 B.“借据”是本证,“收据”也是本证 C.“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是间接证据 D.“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也是直接证据 2.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 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该条规定确立了 [ ] A.意见证据规划 B.相关证据规则 C.最佳证据规则 D.补强证据规则 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需要保全证据的情况有 [ ] A.证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 B.法院依职权主动采取 C.证据可能灭失 D.证据在将来难以取得 4.在一起重大交通肇事案中,除当事人外,在场的目击证人不能作证人的是 [ ] A.盲人章某 B. 聋哑人赵某 C.8岁的小学生小明 D.精神病人李某 5.无须证明的事实有 [ ] A.一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 B.自然定理 C.预决事实 D.推定

证据法考试范围

证据法考试范围 名词解释 1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依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形式条件。(形式要件) 2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和可靠性。(实质要件) 3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定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4法定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做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5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中,任何收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后总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之人。 6直接言词原则: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合并而来。 7证据概念,种类: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材料电子数据 8物证: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具有客观性强较容易查实,哑巴证据,往往不能成为直接证据的特点 书证: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物品,具有诉讼外形式,稳定性,物质性,思想性的特点 9证据分类的概念,是指在理论研究上将刑事证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 10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简答 1什么是证据力和证明力 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所以只有具备证据合法性条件的证据,才能有证据力。 所谓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证明作用。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2混合式诉讼和自由心证的关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对封建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有条件的否定。资产阶级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出发,继承和建立了检察制度、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提出了保障被告人人身权利和诉讼民主化的原则,实行三权分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诉讼制度,即混合式的诉讼制度。混合式的诉讼制度与轻视人权的纠问式的诉讼制度截然相反,它是建立在主张人的个性解放的基础上的。因此,它实行的是诉讼双方权利对等的诉讼制度,按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由法院。被告、控诉人三方共同进行诉讼活动,根据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不同国度的情况,按其法系之不同,各国的诉讼制度又有所区别,但一般分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类。当事人主义主要盛行于英美法系国家。其特点是:(1)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他们认为,只有当事人双方地位平等,双方在法庭上互相抗衡,激烈辩论,才能揭露出事实的真相,达到诉讼公正的目的。(2)充分尊重嫌疑人即被告人的主体性,重视保护被告人的权利,不能对被告人进行歧视。被控诉的被告人在审理中作了有罪的陈述,只要其不是在威胁的情况下做出的,审理程序便告结束。(3)法官扮演着仲裁者角色,保持中立,处于被动地位,主动权操纵在当事人手里,因此,庭审不是必经程序。法官处在被告与控诉人两方面之间,没有收集调查证据的权力,双方可以进行辩诉交易。

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在证据法课程上,王教授希望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将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及其适用的具体环境与其他国家地区相应的制度及其适用的具体环境作对比。这体现的证据法学学习方法是( C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B.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 C.比较的方法 D.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2.2009年6月23日,某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滥用职权罪逮捕该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原党委书记、副指挥吴某。若法院最终判决吴某罪名成立,应达到的证明标准是( C ) A.排除合理怀疑 B.证据确凿 C.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D.清晰的、有说服力的证明 3.关于物证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是指以自身所反映的内容或存在的状态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或痕迹 B.是指以自己的属性、特征或存在的状态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或痕迹 C.是指以自己所具有的质量、重量、材料、成分、结构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 D.是指以自己的所处的位置、所占的空间、时间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 4.关于书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对于公文书证记载的事项,不允许加以推翻 B.报道性书证本身也可以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 C.特殊书证仅基于法律的规定才可产生 D.文字书证是最为常见的书证 5.关于视听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视听资料不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B.视听资料是以静态的文字、符号或图像等所体现的内容来再现案件事实 C.视听资料是以动态和直观的音像来再现案件事实的发生、发展和消灭过程 D.以录音方式录制的证人证言属于视听资料 6.关于电子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我国已经就电子证据问题做了专门的立法 B.电子证据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产物 C.目前世界上尚没有国家制定有关电子证据的专门法律 D.理论界对于电子证据的概念内涵做出了周延的界定

证据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证据法学 一、名词解释: 1. 神示证据制度 2. 自由心证制度 3. 法定证据制度 4. 形式证据制度 5. 证明力 6. 直接证据 7. 举证 8. 证据规则 9. 最佳证据规则 10. 证明标准 11. 免证事实 12. 法律真实 13. 证明对象 14. 物证 15. 书证 16. 鉴定结论 17. 证明责任 18. 推定 19. 自由心证制度 20. 证据制度 二、判断正误: 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没有直接证据只有间接证据不能定案。 2. 无论是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在诉讼证据上都采用自由心证原则,凭法官的良心、理性判断采用证据。 3. 证据法学是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4. 没有确切根据的道听途说不能作为证据,因为它不符合证据的客观性特征。 5. 我国证据制度所坚持的客观真实的原则,是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6. 诉讼证明的主体仅限于当事人。

7. 原始证据可以对案件事实起直接证明作用。 8. 所有书证的载体都是纸张。 9. 视听资料是一种物证。 10. 法定证据制度是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 11. 证据制度对于诉讼制度而言是被动和消极的。 12. 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法定证据制度。 13. 搜查是三大诉讼法中收集、调取物证的共同方法。 14. 凡是未成年人所作的证言,均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15. 鉴定结论属于证人证言。 16. 证明对象是指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 17.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18. 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高度的盖然性。 19. 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国证据规则的表述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0. 我国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统一的。 三、选择填空: 1. 我国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由[ ]承担。 A.被告人 B.被告人和公检法机关 C.被害人 D.司法机关 2. 在一起重大交通肇事案中,除当事人外,在场的目击证人不能作证人的是[ ] A.盲人章某 B.聋哑人赵某 C.8岁的小学生小明 D.精神病人李某 3.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需要保全证据的情况有[ ] A.证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 B.法院主动采取 C.证据可能灭失 D.证据在将来难以取得 4.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该条规定确立了[ ] A. 意见证据规划 B. 相关证据规则 C. 最佳证据规则 D. 补强证据规则 5. 诉讼证明的构成环节包括[ ] A. 证明对象 B. 证明种类 C. 证明主体 D. 证明责任 6.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代理律师[ ] A. 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 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C. 经被告委托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D. 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7. 诉讼证据法学研究的对象和具体内容有:[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