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77.66 KB
- 文档页数:6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元话语话语标记研究摘要话语交际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人与人之间能否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决定着人们之间的交际能否顺利完成。
无论话语交际的形式如何,交际中的话语都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话语,另一个是元话语。
通过说话人对元话语使用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说话人对听者而言是亲密还是疏远,说话人希望听者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自己的意图,以及说话人自己的态度是明确的还是有所保留的,等等。
本文试通过对尤金·奥尼尔的剧作《榆树下的欲望》中元话语话语标记的分析,考察剧中人物的心理,从而揭示出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元话语话语标记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话语交际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话语交际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人与人之间能否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决定着人们之间的交际能否顺利完成。
多数学者认为话语有两个层面:一是基本话语,二是元话语。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据,vande kopple(1985)认为基本话语发挥命题功能,而元话语发挥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即前者提供主题信息,扩展命题内容;后者促使受众对命题内容作出反应,帮助指导他们组织、诠释和评价命题内容。
语篇是交际行为,语篇的意义是命题成分和元话语成分的结合。
意义不是“内容”的同义词,而是语篇各种成分的结合,在某个修辞语境下的元话语手段在另一个语境中可能是在表达命题(杨信彰,2007)。
为了向听者表明自己的意图或态度,为了向听者传达出更加准确明晰的信息,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话语的交际时,不仅仅要注意基本话语中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更要注意使用元话语去帮助听者理解和阐释话题内容,只有这样说话人才能让听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意图。
由此可见,元话语能够使说话人站在听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就是说话人具有强烈的听者意识,这对于语言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元话语概念于1959年由zellig harris提出,指理解语言使用,表示语篇生产者引导受众理解语篇的一种方法。
汉语言中话语标记的意义及其功能一、引言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是话语交际中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近年来已成为国外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20世纪70年代,随着语用学这门新学科的出现、确立和发展,学者们开始了对话语标记的语用研究。
但上述研究基本上是在连贯理论的框架下进行,只涉及到话语标记语在形式上对话语的衔接与连贯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研究与讨论。
Blakemore则首先从认知一语用的角度出发,对话语标记的作用进行研究,其理论依据就是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从而开辟了话语标记研究的一个新的途径。
本文运用了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赖斯的含意理论,对话语标记的语义和语用意义进行了初步地探讨。
二、话语标记语的概念、特征及类型话语标记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和相对固定的术语。
Jucker&Ziv认为,话语标记语指称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的语言成分。
Risselada&Spooren说“话语标记语可以定义为自然语言表达式,其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听话者对语句之间,交际情景中各种因素之间连贯关系的理解过程”。
Fraser认为,句子的意义可分为两部分:命题意义(propositional meaning)和非命题意义。
命题意义是指“发话人意欲引起受话人注意的世界状态(a state of the world)”,是句子的字面内容;非命题意义是指发话人隐含的交际意图,是话语的超符号意义亦即话语的语用含义。
话语标记就是指那些能使话语产生语用含义,使发话人准确向受话人传递语言信息的语言形式。
Fraser明确指出,只有那些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的词语才能叫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就是点名或是突出同一语篇中两个话语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两个部分可以是比邻的,也可以是分离的,可以是同一个人的话语,也可以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对话;话语标记不能创造语义关系,因为没有话语标记,这种语义关系其实也是存在的,使用话语标记的目的是为了让听话人准确识别出这种语义关系。
话语标记语研究概述【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不断增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对话语标记语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取得显著成就。
本文着重介绍目前国内外研究话语标记语的方法与研究方向,并对研究成果加以总结。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研究概述;研究方法;研究成果随着Schiffrin的《话语标记语》的出版,话语标记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
他们从不同方面对话语标记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主要的研究焦点在于话语标记语的定义、分类、功能等等。
截止到目前,学术界对于话语标记语的定义、特点及功能仍没有达成共识,存在一些分歧。
由于研究角度与出发点不同,对于话语标记语的称谓也有所不同,例如:语义联系词(semantic connectives),语句连接词(sentence connectives),语用连接词(pragmatic connectives),语用标记语(pragmatic markers),话语小品词(discourse particles)等等,从这些称谓中便可以看出研究者研究的角度,有的从语义角度,有的从篇章连贯的角度,有的从语用角度,也有的从话语角度进行研究。
学术界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于话语标记语的定义也略有不同。
Rederker (1990)认为话语标记语是一些语言表达结构,它们指示出一句话与其相近的话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功能也即为引领听话者的注意力到与其相近的语境之中。
在此,他用了语言表达结构这个词,这样就可以把单词以及短语等都划入这个范围,他也强调了话语标记语在邻近话语间所起的重要作用。
Fraser(1996)把话语标记语视为语用标记语的一个分支,它在各个信息之间起到连接作用,并具有指示顺序关系的意义。
Levinson(1983)认为话语标记语在上下文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它可能是前一句话的回答,也可能是前一句话的补充或延续。
根据对诸多学者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总的来说话语标记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话语标记语往往由副词(anyway, incidentally)、连词(and, but)、插入语(you know, I mean)以及一些固定化的短语(to sum up, returning to my point)等等来充当;(2)从位置上来说,话语标记语多出现在句首;(3)话语标记语的存在不影响话语的真值条件,但它们与上下文紧密结合,与说话的情景相关,并有助于听话者对整个话语以及对说话者意图的理解;(4)话语标记语具有表达功能或情感功能,但不具备指称功能、指示功能或认知功能。
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1.引言: 话语标记语是我们在口语和书面语篇中常用的一种话语成分, 充当这种成分的可以是单个的词语, 如连词“ and”, 副词“actually ”, 感叹词“ w ell ”等, 前人对话语标记语的界定一直没有取得共识。
人们对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的作用也一直存在分歧。
Holker (1991) 指出,话语标记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不对话语的真值条件产生任何影响; 不会增加话语的命题内容; 与说话的情景有关; 具有一定的情感功能或表达功能。
2.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2.1表示礼貌Lakoff(1997) 曾指出, 语用功能包括两条规则要清楚; 要礼貌。
它们对语言或非语言交际起着制约作用,当人们遵守一定的礼貌规则时, 就容易被对方理解。
说话人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听话人,让对方自己做出选择。
因此, 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应该通过一定的礼貌机制,比如借助“ well ”, “er”, “ah” 等话语标记语, 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犹豫, 或缓和说话语气(冉永平2002) 。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 它的作用就是调节人际关系, 降低威胁面子的力度。
当说话人或听话人的面子受到威胁时, 这些表缓和语气的话语标记语就会派上用场。
2.2作为一种反馈信号根据Clancy(1996) 等人的定义: 反馈信号是指“当别的会话参与者取得发言权时, 主要是充当听话人角色的会话参与者所发出的简短的言语反应信号, 如“ ng”, “啊” , “对”等对于会话的互动过程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是使会话参与者的共同活动过程得以顺畅进行的重要因素。
Clancy 等人的定义实际上是从两个方面对反馈信号进行界定:其一, 反馈信号是由会话中充当非主要说话人角色的会话参与者所使用的; 其二, 反馈信号的形式一般是比较“简短”的。
另外, 反馈信号不应该包含新的实质性的命题内容, 因为反馈信号的功能是非主要说话人针对主要说话人传递的信息做出的反映, 本身并不传递新的信息内容。
话语标记“看样子”的语用分析
话语标记“看样子”是一个常用的口语表达,通常用于表示说话人通过眼观察或者根据某些迹象判断出,说话人认为某种情况或某种事物的情况。
在语用分析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看样子”的用法:
1. 语用功能:
“看样子”通常用于表示主观推测或者根据观察得出的结论。
它可以用来表达说话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的判断、推测和评价。
例如:“看样子他生气了。
”、“看样子天要下雨了。
”、“看样子他们俩不太合适。
”。
2. 句法位置:
“看样子”通常出现在句子的开头或者中间,用来修饰句子的主语或者谓语,并且一般都需要跟上一个动态动词或者是状态性动词。
例如:“看样子他生气了。
”、“看样子天要下雨了。
”。
4. 语境依存:
“看样子”通常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在不同的语境中,“看样子”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推断。
在谈论天气的时候,“看样子天要下雨了。
”可以理解为对天空和气温的观察,并基于此判断出天气即将变化。
在谈论别人的情绪时,“看样子他生气了。
”可以理解为根据对对方表情、语气等的观察,认为对方感到生气。
理论·综述其三,有些词语既是普通语文生活中常用的,又是专科概念,二者的所指对象和能指范围不尽相同,而且它们的专科概念义也已进入普通语文生活(或者说是以专科义身份进入普通语文生活的)。
对于这样的词语,释义时就要注意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可混淆,也不可偏废。
如“夜”,在日常生活中指从天黑到天亮的这段时间,因四季之别,“这段时间”是有变化的;而在气象学中,“夜”则是恒定地指当天的20点到次日的8点。
这就要二者兼顾,均要提及:【夜】yè名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昼”相对);气象学上指当天的20点到次日的8点(示例从略)。
其四,进入普通语文生活的百科性词语,有的产生了语文词语的新义项,有的则没有演化成语文词语,更没有产生语文词语的新义项。
对此,要在大量语用调查的基础上,作出准确判断,进行不同的处理。
如:【概率】,虽确已进入普通语文生活,但没有演化成语文词语,更没有产生语文词语的新义项,所以释文应是对这个百科性词语的特定内涵予以简释;而【几率】,不但已进入社会语文生活,而且产生了语文应用中的泛指义,这就应该予以反映。
因此,二者的处理明显不同:【概率】ɡài lǜ名某一类事情在相同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例如,把一个硬币抛到空中落地,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二者的概率都是1∕2。
旧称几(jī)率、或然率。
【几率】jī lǜ名概率的旧称;泛指某一类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点滴体会未必为是,恳盼指正、商榷。
(钮葆 尤克勤 北京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课题组 100010)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话语标记语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引起了国外一些学者的兴趣,进入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在此后的五六十年中,话语标记理论被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虽然在很多问题上人们至今也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但就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国外的话语标记语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各研究阵营也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①。
汉语广角·汉语理论一、引言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有“想”、“猜”“考虑”“知道”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单音节心理动词“想”重叠后可以和第二人称代词“你”结合,形成话语标记。
我们将基于收集的语料系统探讨话语标记“你想想”的演变过程、个性特征及语用特点。
本文语料来自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料库(网络版)及《我爱我家》的台词转写。
二、话语标记“你想想”分布为了更全面地分析话语标记“你想想”的句法特征,我们考察了“你想想”的后接句,分析了后接句的句子类型。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作为话语标记的“你想想”后面的句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1.你想想+陈述句(1)不过,老胡,实在对不起,饭庄饭我吃得寒心了;你想想,我从前那个东家,我那样子替他卖力,弄到临了,翻脸不认人。
(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2)然而直言不讳的宇文所安教授却对我说:单纯考据使人受不了。
你想想,像你这样花这么大工夫才解释了《楚辞》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宇,而这句话、这个字又有十来种解读法,而且争执不休,不知道听谁的好;整个《楚辞》,整部《全唐诗》,都如此这般地考证、争论起来,那是连电子计算机也吃不消的啊。
(CCL语料库)陈述句是用来向听话人报道一件事情,陈述句的语调平直,句尾略降,在书面上用句号表示停顿。
例(1)中的“你想想”并不是说话人真的想让听话人去思考,后面的陈述句是说话人对听话人分析事情的内容即说话人认为东家对他翻脸无情,表达的是说话人寻求听话人对其想法的认同。
例(2)中“你想想”后面的陈述句也是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分析和建议,是对听话人用不合适的方法考察《楚辞》这种行为的提醒。
总的来说例(1)、(2)“你想想+陈述句”语气并不是特别强烈,这与“你想想”后面的陈述句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陈述句是用平直的语调向说话人陈述一件事。
2.你想想+疑问句(3)你想想,他对于作品的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又怎么会认同你的作品呢?(CCL语料库)(4)他太坚强了,你想想,一个比鸭蛋还要大的肿瘤硬块,哪能不疼?(CCL语料库)反问句当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反诘句,这种形式是说话人心目当中已经对某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有明确的态度。
英语口语话语标记语习得研究论文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并不是为了表达任何意义或者意思,它的作用是为理解谈话的意思提供一些信息标记。
话语标记语的作用是 ___语篇功能、人际谈论功能和元语言功能。
中国学生的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明显低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中国学生在使用标记语时,常出现错误使用、胡乱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话语标记语,让学生勇敢地尝试利用话语标记语去和同伴交流,不断扩展和延伸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方向和范围,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话语标记语(一)语用标记语的概念我国著名的学者冉永平在他的文章中写道:“语用标记语的使用并不是为了表达任何意义或者意思,它的作用只是为了方便理解谈话的意思提供一些信息标记而已。
”[1]这里的语用标记语即话语标记语。
(二)话语标记语的作用话语标记语的首要作用是为了交流。
虽然各学者的表述不同,但是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___语篇功能,即话语标记语能够用来作为 ___语言的一部分内容、构建人际交流所需要的语境,使得谈论的话语意义更加连贯、有条理;第二,人际谈论功能,即人际功能,说话人可以借助和利用标记语来引起倾听者的注意力,使话语正常进行,可以协调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第三,元语言功能,简言之,标记语能够表明说话人当时的感情与态度。
(三)话语标记语习得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和教育家开始对话语标记语产生兴趣,并且开始研究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其中以下学者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
何安平和徐曼菲两人在xx年共同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小品词的使用情况。
经过研究有以下几点新的发现:第一,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使用频率上来说,中国学生的小品词的使用都明显低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第二,即使是相对简单的“二字语”小品词,比如Isee、Imean、Ithink等,其使用频率与以英语为母语者相比也仍存在较大的距离,特别是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前后使用富有变化性这一方面。
现代汉语中“然后”的话语标记功能研究摘要:话语标记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的使用中,其研究是近二十多年来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已经得到话语分析、语用学、历史语言学以及语法化等学科研究学者的共同关注。
”然后”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常用词,虚化程度高,已经形成了话语标记功能。
本文在对”然后”的语义语法功能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讨”然后”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在口语语料中的话语标记功能。
关键词:”然后” 话语标记功能一、引言话语标记语是在话语层面表现话语前后单元关系的词或短语,它标示话语结构,对话语的理解起着导向的作用。
Schiffrin(1987)给出的定义是:话语标记语是指说话人用来表示言语(或文本)的后承单元,是如何与当前的话语状态相联系(即形成连贯关系coherence relation)的一类语言手段。
随着“然后”的高频使用,在会话中已出现了标记化倾向。
“然后”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功能复杂,其话语标记功能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
二、“然后”的基本语义及语法功能纵观汉语的发展,古汉语中的“然”与“后”经过了不断融合的过程在魏晋时期逐渐凝结成了“然后”一词,使用至今已经有数千年历史。
参阅各类词典,“然后”一词的词性在各类词典的标注中并不完全相同。
在《精选英汉汉英词典》之类双语类词典中,“然后”大多被定义为副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之类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然后”大多被定义为连词。
然而,在实用型词典如《应用汉语词典》中,“然后”则大多被定义为连词兼副词的兼类词。
根据屈承熹(2005)所说,现代汉语中真正意义上的连接词除去“和”、“跟”、“与”、“同”等,其他所谓连接词其实同时也是副词,大多数的连接词的连接功能都是由副词衍生而来的。
基于此及对“然后”相关语料的考察,本文将“然后”归为兼类词,其基本语义及语法功能表现在:1.“然后”表示关联“然后”可作为关联副词。
副词在句子可以存在于句首亦可以存在于主语和动词之间。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是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为使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语句之间以及交际情景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连贯关系,从而实现成功言语交际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结构上看这些表达方式不仅限于单词,还包括短语或结构组合,它们体现的不只是形式上的特点与功能,应该被视为话语信息的一部分,其作用不是局部的,主要是从整体上对话语的构建与理解产生影响,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
日常言语会话中存在很多类似you know、you see、see,say,listen,oh、I mean、that is to say、in the other words、well、however 等常见的言语表达形式,这些话语标记语近似于汉语中的“你知道”、“我的意思是”、“我想说的是”等插入语,其中you know 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而且语用功能十分丰富的话语标记语。
2话语标记语“you know”“You know”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最早对话语标记语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Ostman 研究的第一个话语标记语。
Ostman 认为此话语标记语可以帮助听话者理解说话者所隐含传递的各种态度和情感及与语境有关的必要信息。
作为一个常用的话语标记语,“you know”大致有四种语用功能:第一,信息提醒功能“you know”的信息提醒功能指的是言语交际中的说话人通过使用you know 这个话语标记语,突显其与听话人彼此之间共享的信息。
例1:A:Can you help me with my forthcoming interview?It is said you have much experience.B:No problem.You should make a good impression on the interveners,you know,your qualities are very important,including your physical appearance,energy,rate of speech,pitch and tone of voice,gestures,expression through the eyes.Others form an impression about you based on these.此例中,you know 显然是提醒对方应该知道的常识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