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4.61 KB
- 文档页数:2
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
王平生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4(020)011
【摘要】@@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切断了小弯侧部分迷走神经,特别是胃小弯溃疡切除时致肝胃韧带游离过高,迷走神经胃前支被全部切断,导致术后胃壁张力减低,胃蠕动减弱,胃壁呈扩张状态.加之吻合口水肿,致术后胃的排空发生障碍,出现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反苦水但无阵发性腹痛.X线检查残胃呈扩张少蠕动等.中医辨证多属胃气虚弱,胃气不降上逆,脾胃升降失调所致.笔者运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本症患者18例,收到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1020-1020)
【作者】王平生
【作者单位】宕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甘肃,宕昌,748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
【相关文献】
1.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治体会 [J], 林楠
2.引起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J], 顾振卫
3.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临床分析 [J], 毛买田
4.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非手术治疗的综合护理 [J], 刘晓燕
5.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研究现状 [J], 郭鹏;马东红;黄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9例治疗体会【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残胃排空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是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胃大部切除术后排空障碍有人称之为无张力症,或胃术后暂时性梗阻或胃滞留以及输出袢综合征,目前大多数文献称之为胃排空障碍。
现将我院2000~2006年所做的胃大部切除497例患者,其中9例出现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B-Ⅱ式手术后,十二指球部溃疡2例,胃溃疡3例,胃小弯癌4例,术式分别是胃大部切除B-Ⅱ式,胃癌根治术R2B-Ⅱ式胃肠吻合术,丝线吻合3例,1例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均在胃大部切除术后腹部膨隆并恶心、呕吐,吐出物为所进食物,有时混有胆汁,吐后症状消失。
2 结果与讨论2.1 胃蠕动减弱胃蠕动最强的部位是胃窦及幽门部,胃体较弱,胃大部切除是把胃窦及幽门部切除,所以术后残胃就有张力和蠕动的减弱。
术后胃肠吻合口水肿被认为是这一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单纯的吻合口水肿并不足以引起残胃的排空障碍。
我们在此类患者的胃镜检查中从未发现有吻合口因水肿而完全堵塞者,事实上在行胃肠吻合的患者中,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口水肿,这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技巧有关。
胃大部切除术后,全部胃窦和大部分胃体被切除,使残胃的蠕动减弱。
正常胃内容的排出主要靠胃窦的收缩,胃窦被切除后,残留之胃底及部分体部运动能力自然减弱。
此种现象在所有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均应如此,难以解释仅发生在少数患者,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此类患者多发生在胃空肠吻合后,而很少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后。
2.2 其他手术因素手术本身是一种机械性损伤,术中脏器长时间暴露及灯光照射致温、湿度的改变,特别是丝线的异物反应及术后血浆蛋白降低,低钾、钠潴留等均可引起胃肠壁及其浆膜、网膜、腹膜的炎性粘连和吻合口水肿。
在行胃肠吻合时空肠之侧壁缝合内翻过多,或缝合针眼过大,手术时间过长,均可导致吻合口的水肿、粘连以及炎性肿块的产生,这不但可引起吻合口部的局限性肠麻痹,也可使空肠的输出袢产生痉挛或麻痹,致使胃内容物不能排出。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53例诊治体会
薛伟山;孙少杰;辛建军;历建田;韩博
【期刊名称】《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2(11)11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7~ 2 0 0 1年 12月发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5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5 3例中 11例因误诊为输出端机械性梗阻而再次手术。
本组无死亡病例 ,均治愈出院。
结论残胃和空肠上段的正常运动功能障碍是主要病因 ,可能与手术造成支配胃和空肠上段的自主神经损伤有关。
非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应尽量避免早期再次手术。
【总页数】3页(P665-667)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病理生理学;诊断;治疗
【作者】薛伟山;孙少杰;辛建军;历建田;韩博
【作者单位】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61
【相关文献】
1.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诊治体会 [J], 任彦鹏;李义春
2.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诊治体会 [J], 程章林
3.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体会 [J], 崔广喜
4.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体会 [J], 何军
5.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诊治体会 [J], 任彦鹏;李义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2 l临床研究 申国医药指南20l0年12月第g采第34期Guide ofChinaMedicine,December 2010,Vo1.8,No.34 表l 3纽PI 、FBG测定值和FBG计算值配对t检验及相关系数分析表( ±S,r)
注:*.K,f-c.P<0.0I;Am(正常组:FBG值2~4mg/L组); B组(异常组:FBG值FBG<2mg,lJ组);c组(异常组:FBG值FBG>4mg门L组) 3组Prr、FBG测定值和F13G计算值配对矸佥验及相关系数分析见表l。 fJClauss法测定FBG,标本黄疸、溶血、乳糜血浆有影响 。 2.1 A、B、C 3组标本PT值与FBG测定值 ̄flFBG计算值配对作相关性 检验,JD<O.01,无相关性。3组FBG测定值和FBG计算值配对作相关 性检P>O.05,有相关性。 2.2 A、B、C 3组标本FBGi ̄J定值和FBG计算值配对t检验,A组无显 著性差异,P=0.582>0.05;B C组有极显著显著性差异,P<0.O1。 3讨论 血浆纤维蛋白即凝血因子I,是肝脏合成的一个带有双重三条多 肽链的对称二聚体结构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方法很多。由于自动 化仪器的使用,以及美国的影响,现目前检测纤维蛋白原用最多的是 Clauss法,此法是美国国家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推荐的纤维蛋白原常 规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敏感、方便、快速,但对凝血酶试剂的 要求高,不能长时间保存于玻璃器皿中,并且试剂价格较贵,所以, 临床实验室应用PT导出纤维蛋白原值,简称PT-Der法。PT测定是在 受检血浆标本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腩、胎盘及肺组 织等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 原变成纤维蛋白。当PT测定完成时,全部纤维蛋白原均变成纤维蛋白 (相当于Clauss法血浆中加入了凝血酶),其形成的浊度与纤维蛋白 的含量成正比,这也是自动分析仪在 ̄0PTfl9同时报告纤维蛋白原的理 论依据”l。但PT值的变化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无相关性。 本仪器PT-Der ̄是用PT的浓度套纤维蛋白原值,在正常范围内成比 例关系,高值或低值不成比例关系。当纤维蛋白原含量在正常范围时, PT-Der ̄与Clauss法测定值无显著差异,P>0.05;当FBG值FBG<2rng/L 时,P<0.叭,有极显著差异,计算值结果偏低;当FBG值FBG>4 mg/L 时,P<0,01,有极显著差异,计算结果偏高,这与国外报道一致 。应 作为测定值与计算值相关性检验,3组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 O.90,户>0.05。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出血、DIC、应激 有关,而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有关 】。抗凝剂 浓度过大,血中存在副蛋白和纤维降解产物(FDP)也影响检测结 果。因此,在试剂工作中不能只追求简单、方便、经济效益,保证检 测质量是最重要的。在结果不在正常范围时,应该实测FBG值,有条 件的应该用酶免或放免等检测手段验证。 参考文献 【l】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标准化:附纤 维蛋白原测定方法和淘汰过时的凝血时间建议【J】.中华医学检 验杂志,l998,2l(5):308. 【21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H30・Apoc- edu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ibrinogen in plasma,Approved Guideline[M].Pennsylvania:NCCLS,1999:99. [3】Lawrie AS,Mc Donald SJ,Purdy Q,et a1.Prothombin time derived fibrinogen determination on Sysemx CA一6000TM[J].Clin Pathol, 】998,5 1(6):462-466. 【4J 张金霞.孕娠期凝血四项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J.中外医药,2008, 27(151:138-139. 【5】张加立.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探讨及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 临床,2008,5(23):1438-l439. 【6】巫向前.临床检验结果的评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 (1):236—23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临床分析 王 军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射阳县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诊治的 12例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倒患者发生在术后6 ̄12d,表现为术后已恢复肛门排气,进流质食或不易消化食物后 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呕吐为溢出性,呕吐物为所进食物,呕吐后症状暂时缓解,胃肠减压抽出大量液体,每日800 ̄3500mL。查 体上腹有轻深压痛,肠鸣音正常或稍弱,无气过水音。15例均经稀钡或75%泛影葡胺口服检查;行胃镜检查4例。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 3%高渗盐水洗胃、胃肠外静脉营养、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胃管内注入莫沙比利;使用抑酸药,生长抑素。12 ̄25d胃管引流量明 显减少至200mL/d以下,拔除胃管,正常进食。结论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属功能性疾患,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由于恢 复时间较长须尽早明确诊断,综合治疗。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6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 94(2010)34--0082--02
随着科学发展,外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机械 性排空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仍困扰着临床工 作者,是胃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射阳县人民医 院l 5例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报 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射阳县人民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lO年6月共术后发生残胃功能
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24300) 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l2月第8誊第34期Guide ofChinaMedicine,December 2010,Vo1.8,No.34 性排空障碍15例,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33-78岁,平均(54.74± 8.96)岁;胃大部切除或胃癌根治术6例,胃空肠吻合术2例,胰十二 指肠切除术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例,脾脏切除、贲门周 围血管离断术l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结肠造瘘1例,肠粘连松解 术1例。 1-2临床表现 发生在术后6-12d,拔除胃管9例患者中有2例进流质食当天出现, 另7例是由流质食改半流质时发生,主要表现为术后已恢复肛门排 气,进流质食或不易消化食物后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呕吐为 溢出性,呕吐物为所进食物,呕吐后症状暂时缓解,胃肠减压抽出大 量液体,每日800-3500mL。查体上腹有轻深压痛,肠呜音正常或稍 弱,无气过水音。 l-3辅助检查 本组l5例均经稀钡或75%泛影葡胺口服检查,提示残胃扩张,对 比剂停留在残胃,少量进入输出端,胃蠕动波减弱或消失;行胃镜检 查4例见吻合口水肿,胃镜能顺利通过,输出袢通畅。 1.4治疗 本组病例均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3%高渗盐水洗胃、胃肠外静 脉营养,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胃管内注入莫沙比利;使用抑 酸药,生长抑素。 2结果 12-25d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至200mL/d以下,腹部症状消失,复查 上消化道造影见胃蠕动恢复,对比剂可正常排空,夹闭胃管ld,无恶 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不适,提示胃动力恢复,拔除胃管,正常进食。 3讨论 3.1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 ,并非某一确切因素所决定的。有 学者认为腹部手术后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胃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或其他抑制性物质直接与胃肠平滑肌细胞膜上的a和p受体结合,阻 止胃肠平滑肌中的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抑制胃的肌电活 动,延缓胃的排空;而且胃大部切除术切除了运动最活跃的幽门和胃 窦,阻断胃窦-幽门一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使残胃功能相对减弱;在 一定程度上还与精神因素、术后腹腔感染、全身营养状况、低蛋白血 症、电解质紊乱、食物甚至药物等因素有关【3】;早期吻合口水肿使吻 合El相对狭小,阻碍了残胃内食物按重力方向经吻合口流入输出袢, 另外术前患者营养不良、贫血等均可加重吻合171水肿和延迟残胃张力 的恢复。 3l2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 诊断的关键是判断是机械梗阻还是功能性排空障碍,确诊功能性 排空障碍的主要依据包括 I: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功能已恢复,进食 后发生胃潴留而需行胃肠减压者;无吻合口及肠道机械性梗阻征;造 影表现为残胃蠕动弱或消失、扩张,对比剂潴留,对比剂一般呈线状 通过吻合下排;胃镜检查见吻合口存在不同程度水肿,但均通畅,胃 镜能顺利通过吻合口。本组1 5例患者均依据临床表现和行稀钡造影后 被诊断,其中有2例经保守治疗2周后仍未恢复,行胃镜检查示吻合口 水肿,但能顺利通过胃镜,后继续治疗l周后得到恢复。 3.3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因此缺乏针对病因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但资料表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临床研究I 83 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①本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与不良心理反 应有关 】,而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有利于预防胃瘫发生和促进胃瘫 恢复,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动态、连续地做好心理支持,解释胃瘫 的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消除其紧张情绪,调动其主观 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②一般治疗:严格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使 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应用3%高渗温盐水洗胃,减轻胃黏膜水肿可使残 胃得到充分休息,减轻吻合口水肿,利于胃排空功能的恢复。③营养 支持: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在治疗上需长期禁食、胃肠减压,导致大 量消化液丢失,且手术创伤又形成了应激性高代谢,使机体对能量、 蛋白质、水分及无机盐的需求明显增加。营养支持,可以补充足够的 热量、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纠正负氮平 衡,补钾4~6g/d,防止低钾致胃肠平滑肌张力低下,改善患者的一般 状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近来肠内营养为更多人推崇 】,它 更接近正常人生理性营养方式,容易促进激素分泌,恢复胃肠功能, 且有氮利用率高,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完整,防止肠道内细菌易位及 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作用。④积极治疗伴发和并发病,如慢性肝病、低 蛋白血症、急性胃黏膜病变、腹腔残余感染等。本组术前低蛋白血症 2例,贫血l例,术后发生急性胃黏膜病变l例,积极治疗后胃动力短 时间内均有明显恢复;⑤使用促胃动力药物,可选甲氧氯普胺、多 潘立酮、莫沙比利、红霉素等,莫沙比利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可 加快胃排空和胃肠协调运动,疗效确切 。使用生长抑素,主要用于 胃瘫早期,减少消化液分泌及丢失,同时可一定程度上减轻胃壁水 肿。应用皮质激素有利于减轻胃黏膜和吻合口水肿,促进胃肠遭功能 恢复。⑥关于手术治疗问题。国内绝大多数学者和我们临床经验均认 为除非不能排除机械性梗阻因素,一般是不必手术治疗,二次手术对 功能性排空障碍往往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有时手术反而延长恢复时 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本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获缓解,因此 再次外科手术须谨慎 J。 综上所述,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一种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 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属功能性疾患,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 效果。但由于恢复时间较长且不确定,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和医师造 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必须尽早明确诊断,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l】刘凤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fJ】.腹部外科,2008,2l(4): 2l6-2l7. 【2】秦新裕,刘凤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J】.诊断学 理论与实践,2006,5(1):13-15. 【3】赵同刚,牟洁,孙栋等.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1.中国现代 普通外科进展,2009,l2(2):149—152. 【4】崔文军,王兵,崔小兵.胃瘫综合征的I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 疾病杂志,2009,l2(20):72-73. 【5】 闫保功.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09,3(3):35. 【6】曾兆林,彭威,迟强.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营养支持和临床治疗【J】. 临床外科杂志,2008,l6(I1):1758-l760. 【7】宋瑞,陈学谦,姜占武.手术后胃瘫综合诊治进展[J].中围现代普 通外科进展,2009,12(6):5 l1-5 l 3. 【8】Gumaste Baum J.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an update[J].Diges- tion,2008,78(4):1 73.1 79.